514-613-1276
contact@mengchenghui.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00-17:00
热搜: 房产 留学 医疗
此时此刻 Left Is Right and Right Is Wrong attach_img
本文是林炎平博士写给孩子和孩子家长的一篇关于此次美国大选的社会政治科普读物。因为 right 一词的语义双关,难以在中文里体现,此文就不翻译成中文了。有兴趣和希望培养独立思考、逻辑思辨能力的读者请读英文原文。 Left Is Right and Right Is Wrong - Direction, Justice or Politics?林炎平 This article is intended to my two sons, Alexander 13 and Oliver 11. Close to the US election, they often came back from school uttering out some curses against Donald Trump, then the presidential candidate and now the president-elect of the USA. I did not know how to discuss with them on this issue. It seems that their usual tolerance towards almost everything at the school suddenly took the opposite direction. They knew little about US politics or election, let alone Trump. What they were criticizing Trump was exactly the replica of that of CNN and other so called “main stream media”. How could youngsters utter out such content full of hatred against someone they did not even know? Actually, I was not surprised, but deeply worried. Here is what I have to say to them. Hopefully some otherparents will find this useful in talking with their children in the similar topics. Dear Sons, I feel I have to talk with you in a serious way. Maybe writing you serves this purpose better. I want you to know that I am not only your father, but also, more importantly, your friend. I hope you regard me more as a buddy than a parent. I know Alexander likes debate and is a sharp debater. I also know Oliver has strong opinions with nice and polite disguise. I am usually so confident on your school that as long as your school teaches you, I don’t need to pay extra attention. This time, it is a bit different, because it is exactly what you brought back from the school that worries me. I here talk with you by written words, which serves as a reference that you can refer later to check its lasting correctness or incorrectness or as a target that you can criticise now and in future. The topicis about politics. Once you talk about politics, there is a spectrum constituted by different positions, from left to right. Yes, we are talking about left and right in the sense of politics. Somehow in the history of politics it came to this mutual reference: the left means the minds that are more liberal and want to change; and the right means the minds that are more conservative and want to preserve status quo. The Beginning of the Story Let us clarify the title of this article. What the heck is “left is right and right is wrong”? It sounds so wired. In the sense of direction, how can left be right? Or, in the sense of justice, how can something that is correct be wrong? It is ominously confusing and it can generate much misleading, just like what we found in our politics. Of course, it means more than just direction or justice. It can be politics and it is confusing just like politics. The story of its origin is a true one. It happened to me many years ago, when I took my road test for my driver’s license in Montreal. It was my second year in Canada after getting into McGill University to pursue my Ph.D. The monitor in my car for the test instructed me to turn left at the next corner. Somehow some road noise blurred his voice and I had to confirm: “turn left?” “Right.” replied him. Then at the corner I turned right. At the end of the test, the monitor told me that he should fail me, because I did not obey his instruction and turned opposite direction to his instruction. “I asked if it was left, you told me it was right!” I argued. “I said ‘right’ to confirm left.” He shot back with his detectable French accent. The arguing went nowhere, and at the end I thought I would fail the test anyway. “So, you meant left by telling me right? So, right means left?” “Yes. Left is right and right is wrong!” He concluded. “ Left is right and right is wrong? What the lousy language is this?" Realizing there were so many confusions and conflictions in this short sentence, I could not help but just let it go. “What did you say? Lousy language?” He looked amazed. I thought I said something gravely politically incorrect and so I was doomed. “Great! You are so right. It is indeed a lousy language! Anyway, your mistake was not that big and the rest was perfect. Go to the waiting area for your paper.” He smiled friendly and cunningly. Passed? I could not believe my ears. I knew, or I guessed I knew, the reason many months, if not years, later. I love Quebec and Quebecois. I love Canada and Canadian. This incident was just one of thousand reasons for me to understand, value and love this great nation. I indeed love both official language too. After all, which language does not have funny confusions? OK. “Left is right and right is wrong.” All the confusions are originated in the word “right”. Are we talking about direction or justice? This is the question. To go Right or not to go? To do Right or not to do? These are the questions and we are talking about them here, followed by politics. The Spirit of Criticism Is the Key Let us put this dilemma aside for awhile and talk about life and politics. Only those that allow you to criticize are worth being loved. I try very hard to apply this to myself because I want to be adorable. This is why I always allow you to criticise me. Remember the argument we had that day we had lunch together? I asked Alexander not to only eat rice cooked with pork and try something different. Alexander got annoyed: “You eat the same things that you like every time. I only eat my choice but you not merely eat your own same stuff, but try to persuade everyone to eat the same thing as you do.” This could get many parents angry, but I really saw the merits of Alexander’s argument and also appreciated his sharpness. Probably this was one the reasons that he got the highest mark at school debating. “You may eat the same foods all the time as long as you have enough variety.” This was my point. I want you to be critical on things. It is the basic principle of science and philosophy. For this reason, we all, including you, should face the criticism from other people with open mind and serenity. You both like chess. Criticism and debate are like chess games. The only thing you should dislike is your mistakes. Learn from them, improve and go on. You have very good logic ability and I really love to see that. Here I am going to have a discussion with you and it is based on logic. After all, we are going to talk about left, right and logic, which are huge part of the education you are having now. Let us refresh the opening dilemma: Left is Right and Right is Wrong. This time, not only direction and justice, but also politics. A Few Trump Questions It is not Trump that is the question, rather it is our prejudice that is. You came back from school, cursing Trump as a racist, sexist, xenophobe, gay hater and Muslim hater. You called him stupid. Calling names on politicians is the unique valuable right possessed by the citizens in the West. I often exercise my right too and I call B. Obama “useless” and J. Trudeau “stupid”. I called Trump “stupid” too when he verbally attacked the Muslim couple whose son died in Afghanistan as a brave serviceman, just because they criticised him in the Conference of DNC (Democratic National Committee). But what troubled me is that you showed unusual intolerance against someone whom you did not really know in the game that you understood little. The person is Trump and the game is politics. I am not sure whether what you said was from your fellow classmates or the school teachers. But either way, it is a worrisome issue, because either your school influenced you with such intolerance or did nothing when you were influenced by such intolerance. It is OK to call some or all politicians stupid and useless, but we have to admit that we are all useless and stupid somewhere and sometimes. In this sense, we are all equal. But, at the end, we have to justify what we claim. Is Trump of anything that is labelled on him as we just mentioned? There is no evidence. It is extremely unfair to charge some one with such fabricated titles. Let us look into another case. A convicted criminal called Barry was elected as the mayor of Washington DC, by mostly African American voters, which happened about 20 years ago. Media did not cry much or even did not cry, then and now. Barry was a drug dealer and he committed his crimes during his mayoral. To everyone’s surprise, he was re-elected as mayor in DC. He was black and the voters wereover 90% black. Marion Barry Did the media do anything to criticize him? Almost nothing! On the other hand, Trump does not commit any crime but he was portrayed as a criminal. If you don’t believe it, let us research this issue further. Anti-immigration – A Fiction Trump vowed to prevent illegal immigrants from entering the USA and get them out if they were already in. This was labelled as anti-immigrants. Since it is anti-immigration, it is racism. That is enough to prove Trump is a racist. It is pretty powerful logic, but it is only good for illogical fellows. How can stopping illegal immigrants be distorted into against immigrants? Huge number of people want to immigrate into the USA and they are requested to follow the immigration laws. What are the immigration officers of USA doing inside and outside the USA? They are working hard to let the ones meeting the requirements in and keep those who do not out. Are they anti-immigration? Of course, not. If they are not, why should Trump be labelled as one? We have to ask: since when the illegal immigration equals immigration? Would you consider someone uninvited by you entering your home something you should tolerate? If they are not invited, should you ask them to leave? If they do not leave, would you ask for the help from the police to force them to leave? Deporting the illegal immigrants is exactly like this. And deporting those who with criminal records is even urgent and legitimate. Some young students defend the interest of the illegal immigrants. They want their school to be the sanctuary to the immigrants. However, ask them if their parents want to live inside the neighbourhood of the illegal immigrants. Let us investigate which of them eventually choose to live in neighbourhood of illegal immigrants and refugees. Tax Evasion – without Substance Media also are loud on Trump’s tax return, calling him cheating on income tax. Their logic went like this: since Trump did not release his tax return, it is the proof that Trump committed tax evasion. But the reality should be: if Trump had violated the tax law, the taxman and police would have gone after him. Since Trump has not been in trouble with taxation,it can only mean one thing - he did not break the law. Then one can persist: why did not he release his tax return if he is clean? You have to understand that a person with business, especially with big business, usually has very complicated tax return. Also, they, like every one of us, want to pay as little tax as legally possible. It is wise for Trump not to release his tax return, because once he released it,it could be interpreted, by so called experts hired by his political opponents, in any way they want. The ordinary citizens do not and have little time to try to understand the legal details of his tax return, which would end up they have to buy or be influenced by the interpretations of these hostile experts. With the media doing the fanfare work, people would have no chance to distinguish which side is truthful. After all, there is no law to force a presidential candidate to release the tax return and there is the legal system dealing with tax crime, why should we be interested in Trump’s tax return? Clintons’ Problems – A Real Issue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a must to investigate Clintons’ foundation and Hillary Clinton’s using private email address to handle governmental affairs. Is not it strange that the dealing of Clinton’s private foundation was mixed with Clinton’s official position as secretary of state? There is an obvious and unexplainable question: How did Clintons become rich by running a foundation? We all know that when people made a lot of money, some of them, like Gates,establish a foundation to reciprocate the society. Foundation is a charity entity and you do not make money by running it. However, in Clintons’ case, it is totally contrary. They left White House, according to Hillary Clinton, virtually bankrupted. Then suddenly they started a foundation in their names, and then in a blink of eye, they became so rich. By what means can this be achieved? What is the mechanism for such amazing financial success? Everyone, who is not completely stupid or fanatic, knows there is a problem. This is a real issue in the presidential campaign, but most media conspicuously ignored this. (To be continued.)
最后发表: 此时此刻@ 2016-12-18 12:55 1356 0 2016-12-18
此时此刻 欧洲的观念 attach_img
欧洲的观念文:梁文道 1 割地的故事 正当中国为了南海问题和一些国家闹得不可开交,一大堆人要被逼着排队表态自己吃不吃肯德基的时候,我偶而看到了一个注定不会被太多人注意的国际花边新闻,原来芬兰在今年的12月6日就要庆祝它独立一百周年的大日子了,身为邻国,挪威打算送给它的邻邦一份非常特别的礼物。那是一座海拔一千三百二十四米高的山峰,正好就在两国边境附近,目前属于挪威领土,只要两国重划边界线,把它划给芬兰,那它立刻就会变成芬兰这个万湖之国的第一高峰了。这个想法来自一份挪威的政府测量师,他是个地质学家,上世纪七十年代他在考察国境北方的山脉环境时,发现挪威和芬兰的国界划得很不合理。一座大部份处在芬兰境内的山脉突出了一小块在挪威这边,而这一小块恰好是这座山脉的最高点,两个国家在这山脉上的边界则是一道与任何地质环境无关的抽象直线。他说:「这对芬兰来讲实在是太不公平了,目前它的最高点甚至不是一座恰当的山峰」。挪威政府接受了这个建议,正在研究相关法律问题,一旦厘清,挪威首相表示,他们就会割让出大概0.015平方公里的土地。他们希望这个友善的举动,会让芬兰人觉得开心,巩固他们两国的关系。 我说这个故事不是为了影射甚么,我要说的就是欧洲。 这种新闻也只有发生在欧洲,尤其北欧,大家才不会觉得它是大事,才会把它放进一个茶余饭后的空档里头,当成某个地方的小狗走失三天之后回到主人身边之类的新闻花絮。因为在我们所有人的心目当中,北欧那几个国家就是这个样子,发达、进步、文明、友善,而且乐于以和平姿态介入国际事务,一个北欧国家主动把一座山峰割让给邻邦,这又有什么好奇怪的呢?但假如它是发生在泰国和柬埔寨之间,发生在美国和墨西哥之间,甚至是中国和任何一个邻邦之间呢? 世界并不太平,尤其欧洲,人人都说它快完蛋了。英国公投退出欧盟,法国和德国遭遇几近无日无之的恐怖袭击,大量带着不同信仰的难民涌入这片大陆,更不要说从希腊开始的一连串足以推垮整个欧盟的债务危机了,这确实是个危机四伏的地方。或许是我太过天真,我始终觉得,越是在这种时刻,我越能欣赏作为一种理念的欧洲。 我是个念哲学的人,知道欧洲哲学总是伴随着一连串的现实问题,特别是在已知秩序面临崩溃的关键年代,就会有人提出一些也许得等到百年之后才有人懂得欣赏珍惜的重要观念。公元三世纪,西罗马帝国支解之势已成,圣奥古斯丁告诉大家不要只把目光放在俗世的帝国,因为还有一座能够透过普世教会体现出来的上帝之城。果然,在世上的帝国灭亡之后,是拉丁文和一座座的教堂与修道院分别在非物质以及物质层面勾勒出了今日欧洲的地景。 然后是宗教战争。现在的天主教徒与基督教徒实在无法想象,几百年前他们的先人怎么可能为了一尊圣母像或是一段经文的诠解而随意发生战争,放火把人活活烧死。如今游览德语地区,一切看起来古色古香,彷佛自天地初开就已经存在的城镇几乎都是十六世纪之后的遗物,因为此前的建筑大部份都毁于绵延数十年的教派冲突,不留片瓦。就是在这种时刻,笛卡尔和霍布斯绘出了现代科学和政治的基础原则,让人明白理性的思考是评断一切事物的准绳,建立在人民授权之上的主权国家之必要。 法国大革命爆发,家族治理的王朝天下宛如即将倾倒的大厦,革命战火燃遍全欧。很多人都必须抉择,自己应该站在什么立场,应该加入那一方势力,甚至是要不要逃亡。可是康德与晚他一辈的黑格尔却能抽离地把眼前局势当成一桩历史事件来思考,由此想象出世界历史的走向,乃至于一个覆盖整个人类的永久和平的理想国度。 最后是欧盟,我们天天在新闻上头看到它的坏消息,很容易就会忘记这是一场多么了不起的思想实验。这是一块直到二十多年前还被冷战分割的地方,一块直到七十年前还被仇恨和愤怒拖下地狱的战区,一个几乎从来没有停止过彼此争斗、屠杀,并且以武力殖民整个地球的暴力发动机。且看今天受益于「伊拉斯谟计划」(Erasmus Programme)的那几百万「伊拉斯谟世代」年轻人,他们在阿姆斯特丹骑着单车,用英语和法语交谈,喝自己水壶里装的水,计划未来在德国一家企业工作,又或者回到葡萄牙开一家小公司碰碰运气。没错,他们的前途未必光明,欧洲有大把国家的年轻人失业率达到百分之五十。但我想说的是,你能想象这批人会同意为了宗教,乃至于任何意识型态和国境的纠纷而发动一场战争吗?他们会同意针对信仰、种族,以及性取向的所有制度与非制度化的歧视吗?他们会认为人类造成的气候变迁是一种左派揑造的骗局吗?他们能够理解美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想让特朗普当上总统的原因吗? 这是现代国族主义的源生地之一,同时却又率先试着放弃国族主义。它是又一次的观念创造与冒险,但并不完全离地;因为没有国界,或者国界不重要的现实早就摆在眼前了。假如北欧的故事多少会因为北欧的独特条件而染上一层童话色彩,我们接下来再谈谈德法边境上的现实。 2 谁的雷司令 许多人以为「雷司令」(Riesling)这种葡萄酿的酒一定偏甜,这当然是偏见;更常见的误会,则是将它和德国划上等号,觉得这是德国专产的白葡萄酒。其实位处法国东部的阿尔萨斯地区一样有很好的「雷司令」酒,其中甚至不乏远比一般德国货更加出色也更加昂贵的名庄。假如我们在欧洲地图上面寻找阿尔萨斯,就一点也不会觉得奇怪了,因为你会发现这个地方根本就在德法边境,与德国那边的「雷司令」产区只是一河之隔而已。而酿酒用的葡萄,根本不用申领护照,也和现代主权国家的国界无关,真正决定它在什么地方落地生根的,就只是风土条件与耕种和酿制它的技术传统罢了。 既然说到传统,那就不妨再看一眼历史地图,阿尔萨斯简直就是个强权之间的战场和不断转手的战利品:「三十年战争」之后,它从神圣罗马帝国的属土变成了法兰西帝国的辖地;「普法战争」结束,它又被割给普鲁士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它被法国「光复」;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纳粹德国重新吞并这块历尽沧桑的宝地。二战终结之后,很自然地,它「回归」法国,直到今天。尽管主权随时变更,但酿酒的庄园却挺了下来,好些名庄甚至享有三、四百年的历史,要比号称「千年帝国」的政权长寿。尽管如此,管理这些庄园的家族到底还是会受到政治变动的影响。我就见过一个访问,受访的一个庄园老板口操流利法语,但他的父亲经过二战,所以年轻上学的时候学的是德语,战后却要学讲法文,而他的祖父,则是说德文的正宗普鲁士人。他这一家人祖孙三代,彼此沟通靠的既非德文也非法文,却是两者之间的阿尔萨斯地方方言。 阿尔萨斯的过去,就是欧洲历史的缩影,一段争战不断、血流成河的悲惨故事。它的「雷司令」酒,可说是乱葬岗里头长出来的果实,味道繁复,可堪陈年。名城史特拉斯堡是这个区域的首府,又有「欧盟第二首都」之称,因为它是「欧洲委员会」等多个欧盟重要机构的所在,见证了过去七十年的变迁,乃欧洲史上这段罕见承平岁月的结晶。今天在这座城市,主要的沟通语言当然是法文,不过德文一样通行,就连只能说英语的外国游客也不会遇上太大问题。除此之外,或许你还会听见意大利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等多种欧洲语言。 欧盟的问题太多,左右两翼都能各自找到一连串攻击它的标靶,这是人人都晓得所以也用不着重复的事实(比如它的集权,右翼会厌恶它伤害了民族国家的主权,左翼会抨击它剥夺了人民参与决策的政治权利)。可是身为一个中国人,一个「东亚人」(我怀疑有多少人会和我一样有这种古怪的身份认同),看到今天的史特拉斯堡,今天的阿尔萨斯,以及今天的欧洲,我实在不能不钦佩欧洲人的成就。 欧洲不像美国;后者时常把自己表述为一个纯粹由观念所缔造的国家,所以才会有所谓的「美国故事」与「美国梦」,所以我们才会在前阵子的美国民主党代表大会上头再三目睹他们怎样用一套观念去巩固己方攻讦对手。欧盟这场实验当然有它的观念根源,例如上次我罗列过的那些哲学论说。可是这些论说和观念并不协合,有时候还会彼此矛盾,无法形成一个宏大动人的叙述。可是欧盟好玩的地方恰恰也是这种矛盾,正如已故的德希达所言:「遗产永远不是被给予的,它永远是一项任务」,只能通过解构去分疏和批判其中种种相互冲突的可能性。于是「统一的欧洲」在观念上永不完整,永未完成,一直处在开放的争辩当中。 对于美国人而言,问题可能是「谁更能代表美国」,或者「什么样的主张才是真正美国式的主张」;至于「美国」本身,则从来不是问题。相反地,欧洲人要问的问题却是「欧洲」二字:「『欧洲』意味着什么」,以及「『欧洲』可以变成什么」。美国有一个神话般的建国时刻与一群备受推崇,半人半神的建国诸父;欧洲提出那些问题的背景则是近乎无始无终的历史现实。经历过数百年的宗教分歧与战争,他们好不容易地确立了现代政治俗世化的原则,而且比起美国还要彻底得多,以至为今日欧洲的社会共识。然而自从土耳其要不要加入欧盟的争论开始,到现在备受难民问题与恐怖袭击的困扰,欧洲人才发现自己又得重新面对宗教和俗世化的老课题。欧洲自有可以用来响应这种挑战的遗产,比方说宽容、平等,和自由;不过对这些遗产的解读却是矛盾的,而且挑战他们的力量并不一定会认同这些解读,随时会有把他们拖回古老的「西方vs东方」、「基督信仰文明vs伊斯兰文明」等黑白正邪大对决的危险。 说了那么半天欧洲,似乎早已假设有一个不仅只是地理疆域的,可以叫做「欧洲」的身份范畴;偏偏这还是个存有争议,甚且注定要争议下去的范畴;那么到底什么样的人是「欧洲人」呢?内部矛盾不断,彼此为了欧洲吵个不停的欧洲人究竟又认同些什么呢?过世没多久的意大利思想家艾柯曾经不满地说:「欧洲认同是很肤浅的」。可是,一贯戏谑的他又要补充:「谁晓得呢?也许『欧洲人』正在诞生」。他所谓的「正在诞生的欧洲人」,就是上次提过的「伊拉斯谟世代」与他们生下来的孩子。 英国公投脱离欧盟之后,伦敦有一大群支持留欧的青年上街示威,我注意到他们这些恋欧青年举的牌子上有这么一句口号:「我不是不列颠人,我是欧洲人」。我猜,这些和多半年纪比较大的「脱欧派」立场截然不同的年轻人里头,或许就有不少「伊拉斯谟世代」。受惠于欧盟其中一项最成功的政策,这批参与过「伊拉斯谟计划」的青年均有过在欧洲其他国家留学和生活的体验。过去只限于少数贵族和有钱人家子弟的「壮游」,现在是全欧洲大学生的权利。根据2014和2016年的「伊拉斯谟效应研究」(The Erasmus Impact Study),虽然「伊拉斯谟计划」可以为参与者带来更广阔的就业机会,但是许多学生的动机却是「认识新朋友」与「在海外生活」。换句话说,他们藉着欧洲成形的新现实,正试图丰富自己的社会网络和对世界的认识。又根据报告,这些去过其他欧洲国家,交往过其他地方的人的学子,会更加认同自己是欧洲人。 艾柯半开玩笑地把「伊拉斯谟计划」形容为「一场性爱计划」,其实他没说错,因为这个计划而相识相恋最后还要结婚的异国情侣已经超逾百万,再加上他们生下来的孩子,那就差不多是阿尔萨斯的人口了。阿尔萨斯人是在数百年的战乱中无奈学懂当欧洲人的必要,这些「伊拉斯谟世代」恋人却是自愿地把自己变成欧洲人。这种我们很少在耸人听闻的国际新闻上头读到的新现实,又会为欧洲开启一个怎么样的观念可能呢?
最后发表: 此时此刻@ 2016-12-17 17:23 902 0 2016-12-17
此时此刻 话说胡适与郭沫若的十项全能 attach_img
编者注:本文作于2011年12月17日,谨以此文纪念胡适先生诞辰125周年。话说胡适与郭沫若的十项全能 易道禅 今天是伟大的民主先驱者胡适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日。 著名学者、历史学家唐德刚先生曾在一篇悼念胡适的文章中说道: “胡适是中国学术史上的槃槃大材;是一位九项全能的专家学者。我为什么不干脆用通俗的体育名词‘十项全能’,而减掉一项呢?因为十项全能和‘万能’一样,除在体育场之外,只是个抽象的形容词,言其百能百巧而已。而我这‘九项全能’,则是经过适之先生生前自己认可的具体项目。他自己承认他在这九个项目里,都‘做了一些工作’。这九个项目是:一、哲学思想,二、政治思想,三、历史观点,四、文学思想,五、哲学史观点,六、文学史观点,七、考据学,八、红学的艺术性,九、红学的人民性。”前面才讲了九项全能的好处,最后唐德刚先生却忍不住说要给胡适再加上第十项,即“佛教禅宗批判”,结果还是“十项全能”。 我认为唐先生这十项并不准确,例如第八、九两项完全可以合为一项“红学批判”。如果以我来划分,胡适的十大全能项目应该是:一、白话文学开拓;二、哲学思想;三、历史观点;四、美学思想;五、哲学史观点;六、文学史观点;七、考据学;八、红学批判;九、禅宗批判,十、自由主义与民主观。我以为最不能忽视的就是第十项,因为胡适在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史上所作出的贡献,无论是理论建树或是实践行动,都独具非凡的意义,愈来愈为后人所理解所珍视。 无独有偶,郭沫若在世时,曾有人赞誉郭是十项全才,即在十大领域都作出了非凡成就,这十大领域是指:一、诗歌;二、戏剧;三、历史学;四、考古学;五、古文字学;六、先秦哲学;七、翻译;八、书法;九、社会政治活动;十、科学组织活动。前面九项都好理解,最后一项不知为何,莫非是指郭沫若担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和兼任中国科技大学校长? 但据说郭沫若当时还很有自知之明,颇为自嘲地说自己是十个指头按跳蚤,一个也没有按到。 不论是虚心还是心虚,郭的态度似乎证明他自己在这些领域还不算顶尖,能够这样自嘲,也说明郭还是有大家气度。平心而论,无论世人怎样痛斥和贬损郭沫若,他早期在文学、史学和古文字学的成就是无法一笔勾销的。 但是,如果我们把胡适与郭沫若这两位大家放在历史的天平上来考量,毫无疑问砝码的重量会朝向哪一边。胡适在历史剧创作、甲骨文研究和书法艺术方面比不上郭沫若,但在其它领域,我认为郭沫若则是无法追上胡适的。至少有三样东西,郭沫若更是不能和胡适相比,一个是思想,一个是人品,还有一个是治学态度。 新文化运动是胡适一生中最为辉煌的起点,从此以后胡适便一直笼罩在这种光环中,其它成就差不多在这之下成为了影子。新文化运动以思想启蒙为起始,胡适一出场就以启蒙思想家的地位占据了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史的第一篇章。不管是白话文学的理论与创作,还是《中国哲学史大纲》所阐发出来的观点,而今在大陆或台湾,现在几乎都不可否认胡适在其中所体现的开山意义和思想价值。 从五四起就提倡健全的个人主义精神,直到后来的对自由主义的阐释和对民主人权的呼吁,胡适的每一步都是那样地清醒透明,没有丝毫的含糊或卖关子。哪怕他在蒋介石身边周旋,也保持了自己的独立性。知识分子最看重的操守和气节,落到根本就是独立性和自由精神。他的《民主与极权的冲突》和《容忍与自由》,是他作为思想家最光彩的能量释放。胡适一生给我们的启示,就在于他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胁迫不能从,谩骂不能失,此谓文化人中大丈夫。现代中国有两个这样的大丈夫,一为胡适,另一为鲁迅。鲁迅是摧毁旧体制的破坏者,胡适却是对于新社会有远见的建树者,二者不尽相同,但均不失为真正的思想文化伟人。 郭沫若在思想上跟他早期的诗歌一样,狂热却很抽象。那个时候,创造精神以及泛神论,对于郭沫若对社会的认知还是起到积极向上的一面。郭沫若对于古代文化确有别开生面的见解,但一面临现实社会,就显得比较糊涂,特别是一旦与政治因素沾上边,他就失掉了曾经的自我。他以恩格斯的观点研究中国的古代社会,可以说不会有历史的真知,他以毛泽东的喜好研究李白与杜甫,更是扭曲了文化的价值。几曾有自己的思想? 郭沫若最具个人价值的东西,依我看是他的春夏秋冬四部历史剧,即《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英雄主义情结和反暴政反专制的思想贯穿始终。他的十篇历史小说,也有着对历史对现实异常清醒冷静的思考。然而遗憾的是,这位崇尚儒学的大儒,把儒家最糟粕的一面学到了手,仕途利益重于个人操守,逐渐陷入不能自拔的悲哀境地。要说晚年他不能自知自己的灵魂缺失,我未必相信,他其实很清楚自己将来的个人地位,但他已无能为力改变这一切。那样的社会机制,不可能产生鲁迅,更不可能产生胡适,只能产生郭沫若。建国二十多年了,一个掌管科学和文艺的大管家,却还在呼唤科学的春天和文艺的春天,实在是一场大悲剧,他不反思寒冬的根源,只动情地歌唱带来寒冬和春天的同一个体制。这个时候,虽有聪明的大脑,却毫无寸丁思想了。 公平地说,从文学创作上来看,胡适颇似一个旧文化人,郭沫若倒象一个新文化人;而从思想建树上来看,郭沫若却是一个旧文化人,胡适倒是一个新文化人。可惜郭沫若后来的创作就不能以新旧来论,简直是宦官讴歌文化集大成。而胡适后来的个人修为和思想境界,始终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和人文精神。这就不能不使人感慨,同样学富五车的大家,思想意识的高低为何如地平线与天际线那样分明?胡适与郭沫若都是十项全能者,但在同一个相近项上(胡适为“自由主义和民主观”、郭沫若为“社会政治活动”)的经历结果,就使得胡适成为现代圣人,而郭沫若则成为现代文丑,这不能说不是一部现代文化史上的世说新语或拍案惊奇了。 仅以此文纪念胡适先生120周年诞辰。胡适先生千古! ——作于2011年12月17日胡适先生诞辰纪念日
最后发表: 此时此刻@ 2016-12-15 16:44 979 0 2016-12-15
此时此刻 折射制度的电影——《我不是潘金莲》 attach_img
折射制度的电影——《我不是潘金莲》 文:曹立群 2016年多伦多电影节令人兴奋。听说有冯小刚导演、范冰冰主演的《我不是潘金莲》的首映式,在网上抢票抢到手软。电影节的首映票价格不菲($55/张),但是和其他票一样,不对号入座。因此许多影迷提前三四小时就去排队。鲁波、袁勋夫妇在市中心上班,他们下班、吃完饭就去排队。我们九点赶到电影院门前找到鲁波时,已是人头攒动,绕树三匝,火爆非凡。 我们问鲁波为什么这次如此积极。鲁波说,范冰冰的母亲是他的中学校友,高他两届。在那个只有八个样板戏没有其他娱乐的时代,他和范冰冰的母亲一起在中学宣传队演过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片段。当年范母演吴清华,他演洪常青的警卫员小庞。世界真小! 电影开场前,冯小刚首先登场,穿着打扮和往年一样,拘谨而老实地站在台上,和生活中的冯小刚判若两人。今年的女翻译,不如去年的翻译。和去年当演员不一样,这次,冯小刚讲到艺术创新,他谦虚地说他在这部电影中尝试了新的画面设置,但他不敢保证人人都会喜欢。他幽默地说,如果要骂,都冲着我来吧。 范冰冰领衔,其他演员一一上台。范冰冰长裙拖地,酥胸微露,讲起话来字正腔圆。她也提到她的艺术创新及戏中形象。说这是她第一次演下层人物,与她以前的戏路完全两样,离现实生活中的她本人相差很远。其他男演员,我都不认识。从前一排就坐的女孩的尖叫声中,我知道,这几个男演员也都是腕,只是我过时了。这几个青年演员很开放,大胆拿范冰冰开刷。 电影是根据刘震云的小说改编的,以冯小刚地道的北京画外音开场,娓娓描述一个平凡的故事,范冰冰扮演的李雪莲为了分房子跟丈夫秦玉河假离婚,结果弄假成真,秦玉河不要她了,娶了别的女人。所以李雪莲去告状,她要法院来确认她和秦玉河的离婚是假离婚,确定和秦玉河是夫妻后,再来一次真离婚。而法院根据离婚证和秦玉河的口述,认定离婚就是离婚。李雪莲不服,要认个理,从此走上坚持上访十年不辍之旅。 电影里面的其他角色,王公道,贾聪明,史为民,马文彬等都是官场中人,他们机灵、谋智过人,跟李雪莲、赵大头等野夫村妇相比,更显如此。在他们无法实现“案结事了胜败皆服”的时候,也面目可憎,却自始至终也没有完全泯灭人性。相反,影片中的他们受制于官场体制,推诿拖延,处处表现出政治思想家汉娜·阿伦特所说的“平庸”的恶,让人感到憋闷的愤怒,也不时怜悯、会心而笑。 这部电影的内容层次丰富。雨中山村从圆形画面展开,到方形城镇、再到宽荧幕、大气派的皇城根下,涉及社会面极广。影片里插播的那一段京剧“三岔口”,两个武生摸黑相斗,似乎隐喻人生及电影的主题:人心隔肚皮,谁也摸不清谁。在一个差序格局很大的社会里,人们彼此无法沟通。为了一桩鸡毛蒜皮的民间小事,闹了十几年,挖山不止,断送了一个又一个领导人的乌纱帽,从镇上,到县里,到市上,甚至到北京。 整个故事和水浒中的潘金莲没有一毛钱的关系。李雪莲的前夫说过一句:你是李雪莲吗?我咋觉得你是潘金莲呢?气得发昏的李雪莲要告诉大家:我不是潘金莲。这就是电影标题的来历。潘金莲不冤、冤的是李雪莲,以及想看潘金莲动作片的年轻观众。 这是每天发生在中国成千上万访民中的一个故事,却又不是一个含冤受屈的典型访民。荒诞戏里说现实,嬉笑声后品讽刺。电影外景拍得很唯美,但剪辑得不够简练,稍微有点拖拉。据说原小说里的结尾有点阴暗,表达对人性和社会的批判,但电影设计了一个光明结尾——李雪莲从闭塞的农村去人们梦寐以求的北京工作。 如果说作家是为人类的记忆与感受作笔录的人,那么导演和演员就是让记忆和感受重新再现的荧幕。小说是联想艺术,电影是视觉艺术。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一旦上市,就会有自己的生命。对小说、电影的不同解读引人而异。比如,主角李雪莲的身份。在各级官员眼中,她是专业上访户、刁民;在观众眼中,她是法盲;在前夫眼中,她是潘金莲;在李雪莲自己眼中,她则是被冤的窦娥。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以变以新为时尚,大家的生活环境有日新月异的感觉。城市的大楼,居家面积,装潢、家具、交通工具等都今非昔比。然而,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是所有人东西都在变,许多本质的东西,如所谓的“本土资源”自古以来就没有怎么变。 此话怎讲?在一个“熟人”社会,大家知根知底,没法骗人。李雪莲理解不了当代的“生人”社会与法制社会。为了占便宜,在镇上分一套房,结果被骗。当她醒悟时又发现:我这么冤枉、这么委屈,却没有一个人理解我,没有一个人帮助我。她的逻辑是一个旧时代的回轮。 类似的事件发生在过去,乡绅长老把各方召集到一起,本着家和万事兴的理念,要么冰释前嫌,要么老死不相往来,忍了、认了。如果发生在法制方式深入人心的社会里,无论当事人服与不服,法院的判决总是要接受的,所谓恶法也是法。而上访是一件带有中国本土资源式的“斗法”。 从李雪莲告状反映出中国社会在变革中形形色色的各阶层人民,有适应形势、跟上改革开放的。也有像李雪莲一样,难以理解现代社会,难以懂得“生人”社会必须依靠各种纸张和证书来支撑。在农村的“熟人”社会里,我是你妈,难道还需公证吗?难道法律公正比我站在你面前还有说服力吗?然而在大规模的“生人”社会,谁也不真正认识谁、了解谁,空口无凭,于是必须依赖各种“证明”。观众们看得明明白白,而剧中人却感觉 “芝麻变西瓜”般愈演愈荒诞。 再看现代官场,我们有法院,有县长,有市长,有省长,还有中央。好像我们生活和世界很接轨,生活在一个现代化全新制度的世界。然而,作为本土资源的中国式一元化领导,却又一直没变!这个故事,从李雪莲去法院打官司开始,就切入现行体制,讲的不再仅仅是李雪莲,而是朝廷文化的现代版,一个向上谄媚、向下威吓的世界。而正因为这样,这个故事才会如此引人入胜、顺理成章地荒唐下去…… 影片中法院院长被县长指着鼻子骂,战战兢兢畏畏缩缩不敢还嘴,比孙子还乖,让人唏嘘。这种本土资源的组织形式,和宪法一毛钱的关系也没有。宪法有规定一府两院差半级关系。然而电影里的县长,和过去县太爷的所作所为一模一样。外表上看上去和西方一样的法院制度,根本不独立,根本起不到监督行政大员的作用。 这部电影就是当今中国官场关系的写照。据说电影《秋菊打官司》曾被法学界的一帮人拿来说事,成为否定西方分权、普适价值的样本。如今中国官场如此腐败,不知道这帮法学家们如果利用本土资源把权力关进笼子?如何在没有分权、没有相互制衡的一元化的领导下的反腐?如何解释看上去、听上去像国外一样的东西,在本土资源的酱油缸里一建立,就变得和秦、清王朝一个样?难道这也是学西方的恶果?当然,这是一部虚构的故事片,我们的分析属于“后真相”,不能过分解读。 范冰冰饰演李雪莲,绝活,到位。电影里的范冰冰扮相并非惊艳,活生生被化妆成一个普普通通、满街可见到的人物。电影中的李雪莲,倔强,拧巴,百折不饶,宁折不弯,举手投足都是戏,人们看不到往日尤物般的范冰冰,眼里只有李雪莲。由此可见,女人的长相并不是最重要的。内心的幸福,内在的教养,反映在穿衣打扮上,显现在行姿上,吐露在女人的言笑之间,美就是这一切的完美组合。 电影要创新、要另辟蹊径,但必须接地气反映现实。在电影业一片欣欣向荣的尘嚣中,冯小刚的作品主题没有迷失在大国梦里,没有钻到钱眼里,没有蜕化成纯粹的娱乐、自恋。他锐利的眼光总能穿透人生的细微、日渐固化的社会分层让人感受到一股新清,总能让飘摇不安,不知何所去从的生灵感受到一丝暖心的共鸣,总能超脱那些困守在颓废中的自我心酸,总能为五味杂陈的观众开启更大思考、追寻的空间。说到底,我喜欢冯小刚的电影是因为这些电影里一直保持着悲天悯民的情怀。 冯小刚爱读小说,他从出道起的大部分作品都改编自成熟作家的小说。冯小刚爱读的是有批判性、启迪性、思考性,有阴暗情节、黑色幽默的故事。但是,他的电影却又总是改变原著的阴暗结局,不论是由张翎的《余震》而改编成的《唐山大地震》,还是改编刘震云的《一九四二》,每每留给人以希望。这或许就是他每次都能打擦边球,而不被禁的诀窍。
最后发表: 此时此刻@ 2016-12-10 22:25 1445 0 2016-12-10
此时此刻 一个民族需要仰望星空的人 attach_img
一个民族需要仰望星空的人 文:姚国华 关注天空,还是关注脚下? 中国到底有没有真正的大学?我的回答是,百年中国的绝大多数时候,尤其是近20多年来,并没有一所真正的大学。真正的大学是什么呢?我要讲远一点。 孔子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他建立了一个学校,通过它普及了一种理论,世世代代传下来。公元前5世纪前后,世界上有几大文明各自形成自己的经典,把各自民族的文化用文字传承下来,于是全球进入了轴心时代。今天,西方人之所以强大——他们后来超过其他所有的文明古国,尤其在全球化时代,一种强大的力量逼迫着其他文明去改变自己,去迎合它,这种力量从哪里来的?是从大学来的。 越是文明的社会,越是需要有一批专业学者来构造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成为所有社会成员的文化认同。而这些有智慧的知识精英形成的共同体,就是大学。 这样的大学从什么时候开始呢? 西方最早在柏拉图时代,就建立一个叫 AcaDemy 的东西,柏拉图的 AcaDemy 要干什么呢?西方人认为,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并不是最重要的,它背后有一个抽象的能够用数学、用逻辑、用语言精确表达的Logos,按今天的话,一种规律、一种规则,那才是万物的根本。只要把握了这个Logos,把握了万物的规律,你就把握了万物。这种柏拉图的信念,也就是古希腊哲学的基本精神。 这与其他思想不同,尤其与中国人注重直觉与感性思维不同。中国的农业文化相信,我们的直觉、感悟,我们在人和对象之间建立一种生动的、感性的、直觉的关系,这是中国人的特色。而在柏拉图时代,他鼓励他的学生去寻找万物背后的逻辑、数学、几何学,从这些抽象的理念、概念里探索万物的和谐秩序和规律。柏拉图的这种智慧,传到亚里士多德,传到亚历山大时期的科学,传到罗马时代的法律,一直传到中世纪的基督教神学。 公元5世纪奥古斯丁的基督教第一次大综合,把基督教由一个光是信仰的宗教,变成了一个理性的宗教,一个讲道理的宗教。基督教越来越能够讲道理,讲究严格的理论推理,于是就有了最早的大学。两个月前,我去了西方第一所近代意义的大学,就是意大利的博罗尼亚大学。这所最古老的大学,有近一千年历史,还力图保持老样子,那些房子已经非常老旧了,实在撑不住,才搞一根水泥柱把它顶上,一些残垣断壁也都很好地保护在街上。这些大学干什么呢,要寻找上帝创造这个世界时赋予的规律、规则,一种抽象的道理,要寻找万物背后的Logos。 博罗尼亚大学 我们知道,邓小平的一个伟大智慧是“不争论”:学任何东西,看任何书都要管用,没用的东西就不要搞。读马列也要管用,否则干什么呢?争论多了妨碍行动,所以提倡不争论。深圳那个小渔村怎么富起来的?靠的就是“做”而不是“说”,说了就搞不成了,先做了再说,打点“擦边球”没关系。甚至连“擦边球”也说不上,完全放开,不然为什么叫特区呢?结果,今天中国人都默认,说的东西往往不能做,做的东西往往不能说;闷声发大财,这是最大的聪明。 但是西方学院文明恰恰相反,先是靠说,而且说的东西还不管用,说的是些什么呢?针尖上能站多少个天使;上帝把亚当身上一根肋骨变成了夏娃,那男人身上是不是会少了一根肋骨;秃头复活以后,在天堂里面长不长头发;上帝可不可以是女人的样子;亚当和夏娃不是娘肚子里生出来的,有没有肚脐眼。这些问题看起来无聊可笑透顶,在我们看来毫无意义,但它具有另一种意义,它确立了一个信念:万物背后都有一个根本的道理,而且这个道理是可以推理、可以寻找、可以证明、可以争出来的。越争论,真理就越明白。最早的大学就开始干这些事情,把道理搞清楚了,什么事情都能够朝有序化、理性化的方向发展。所以,西方精英们从一开始就相信,社会必须有一种超越任何个人意志,超越物质外表的一种道理、一种规则、一种规律、一种秩序,它虽然抽象,却严格遵守逻辑、数学与实证的规则。这就是希腊理性思维,这就是柏拉图的Acaemy留下来的精神,这就是现代大学精神。 四大文明古国都是自然主义的文明,人们的生活完全依靠大地、天空,靠四季轮回、靠土地里面长出的东西来养活人,依靠自然生态的循环。 但是与柏拉图对应的希腊文明是另外一种文明。我两个月前去了希腊,这个地方在今天看来是不可能产生伟大文明的:山上光秃秃的,生态恶劣,水土容易流失。所以,希腊历史上经过几次反复,克里特文明,迈锡尼文明,总是几百年就不行了,可能都是这个原因。后来多利亚人崛起,当这块土地提供的粮食接近危险的极限时,他们受了腓尼基人贸易活动的影响,不再靠土地上的收获直接养活自己,而是靠航海、商业、还有手工业,与外部的生产分工和相互贸易来实现生活的供给。他们的山上能够种葡萄和橄榄,这两种作物不仅不造成水土流失,而且还能够保持水土,这两种作物不能当饭吃,但是可以酿成葡萄酒,榨出橄榄油,而他们又有非常好的航海条件。他们把葡萄酒和橄榄油拿去跟别人换,于是一种特殊的文明就产生了。 商人们航行在单调枯燥的海上,跟农民以感性的方式直接与大地接触不一样,他们看到的除了茫茫大海,就是太阳、月亮、星空,于是他们的天文学、几何学就很发达;商人总是盘算着数字比例关系,于是数学思维很发达,毕达哥拉斯主义就产生了;航海与贸易需要发达的手工业,而手工业制品通过商业推广又更加发达,手工业的发达导致了原子论的产生,机械唯物论的产生,导致了最初的分析式的自然科学的产生。 我们知道,今天西方人除了以科学作为改变世界的有力工具外,还有一个东西用在处理人和人的关系上,这就是法律。中国人怎么处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呢?通过面子,通过感情,通过人情关系,通过道德,最后通过权力来把握。而西方人主要通过法律,通过契约,通过社会公德,通过每一个人心中把握的客观尺度来约束所有人的行为。这种法理思维,跟自然科学思维如出一辙,相信所有个别事物之上,有一个抽象的规则、法则和规律在支配着一切,而且这种抽象的规则是能够以严格的逻辑和数学方式表达的。 今天西方人强大的奥妙,就是两个东西,一个科学,一个法律,都是从希腊哲学演变而来的。这两个东西看起来好象不一样,法律是管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律是管自然万物之间的关系的,但在西方语言中是一个东西,都叫Law。它们都是从柏拉图那里来的,相信万物背后有一个普遍的共性在起支配作用。这东西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能用人的理性思维去把握。 大学就是柏拉图的那个 AcaDemy 延续下来,到中世纪就是经院,近代就是University,执著追求万物背后的规则,相信道理越争论越明白。这种把求知当作最高追求的人生态度,几乎体现在每一位哲学家身上。 泰勒斯是代表希腊智慧的第一个人。他本是个商人,可是他不好好经商赚钱,老去探索一些没用事情,所以他很穷,有一点钱就去旅行花掉了。所以有人说哲学家是那些没用的人,赚不到钱的人。据说,泰勒斯有一年运用他的知识赚了一大笔钱,当然这个说法可能是杜撰的——他知道那一年雅典的橄榄会丰收,就租下全城所有榨橄榄的机器,乘机抬高垄断了价格,赚了一笔钱,以此来证明哲学家如果想赚,他是可以比别人赚得多的,但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有更乐于追求的东西。还有一个故事,一个晚上泰勒斯走在旷野上,抬头看着满天星斗,他预言第二天会下雨,正在他预言要下雨的时候,脚下一个坑,他掉进去了,差点摔死,别人把他救起来,他说谢谢你,你知道吗?明天会下雨啊!于是又成了一个笑话,哲学家是只知道天上的事情,却不知道脚下会发生的事情的人。两千年以后,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 谁都不代表真理 亚里士多德说: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西方大学与中国大学有个很不同的地方,我们的书特地选择拉斐尔的《典雅学派》与《孔子讲学图》对比做封面,显示看出两种大学的区别。《雅典学派》是非常著名的一幅画,在梵帝冈博物馆里,画面所有的人都在一个大厅里面,没有地位等级,大家各自干各的事情,或是在相互交流,亚里斯多德与柏拉图平列走在一起,争论得面红耳赤。谁都不代表真理,老师也不一定有真理;真理高于一切,在一个看不见的地方,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理性去领悟真理。可是中国的大学呢,一定是老师在台上,老师显得很大、在中央,学生画得很小、在旁边;学生什么都不知道,一个个在问老师,老师什么都知道,他是发布真理的。这是中国的大学。 拉斐尔油画《雅典学派》​ 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吃喝玩乐中间,柴米油盐酱醋茶中间,生活在世俗生活中间,但是如果只有这个的话,这个民族是不可能拥有最高的文明。近代欧洲城市里,总有一个中心是 Acaemy ,或者是University,它们在整个社会当中起着核心作用、灵魂作用。所以一个成功的现代国家是不可想象没有大学先立起来的。 我的结论是,西方现代文明是城市运动和大学运动,现实操作和理想引领,两个东西的呼应才产生的。事实也是这样,文艺复兴之前就有博罗尼亚大学,法国的崛起有巴黎大学,英国的崛起有牛津剑桥,美国的崛起有哈佛。十九世纪初德国要崛起的时候,就有柏林大学。当时德国四分五裂,被拿破仑打得呜乎哀哉,割地、赔款、求和,穷得不能再穷,窝囊得不能再窝囊了。一位最有远见的人物是洪堡,他影响了普鲁士皇帝,相信民族崛起的关键是民族的精神崛起,而精神崛起的最高手段就是大学。洪堡成为内阁当中最重要的人,他建立了柏林大学,柏林大学的首任校长就是哲学家费希特。 威廉·冯·洪堡 柏林大学(原洪堡大学) 中国20世纪最大的骄傲与不幸 美国之所以为美国,大家都知道,美国比拉丁美洲要富裕得多,今天仍是如日中天。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有所谓拉丁美洲现象,就是拉丁美洲被卡在一个无望的摆脱不了的陷阱里,为什么美国和拉丁美洲会有如此区别呢?因为拉丁美洲的开拓者就像我们深圳、海南的开拓者一样,只是去捞一把钱的人。其实当时中南美洲的条件比北美要好得多,北美连高级的印第安文明都没有,而中美和南美有辉煌的印加文明、阿兹特克文明,有玛雅文明。但什么导致了北美的强大呢?今天人们都知道北美最早移民是五月花号船上搭乘的103名清教徒,其实五月花到达北美时,那里已经有一千多移民了,可是所有美国历史书都从五月花开始写起的。为什么历史学家这样偏爱这103人呢?那是因为五月花上的人们的信仰,代表了美国精神的源头,形成了韦伯所谓资本主义的新教伦理。这些新教徒上岸后只有16年,还没有完全站稳脚跟,就建立了北美最早的大学,第二年以最大捐赠者名字命名为哈佛。由此看来,北美移民一开始就很特殊,其一,他们是清教徒,其二,他们建立了大学,这是美国今天这么强大的奥妙。清华大学著名学者秦晖也研究拉丁美洲和北美的区别,他认为美国之所以比南美优越,是因为有一个好的制度。我并不反对这种说法,但是我要强调,美国的制度八字还没一撇的时候,清教徒们一上岸就与伊比利亚人不同,他们只过了16年就建立了大学,160年后才建立了美国和美国宪法。你说文化重要还是制度重要?先有大学还是先有宪法? 今天以色列很强大,它建国只比新中国早一年,建国后第二天就开始打仗,它处在百倍的敌对人口包围之下,但今天几乎已经没有平级的对手了,没有一个国家敢主动向它挑战。凭什么以色列这么牛?因为以色列是有大学的,大学比什么都重要,在它还根本无法建国的时候,犹太智者就建立了希伯来大学,建校校长魏茨曼就是后来以色列的开国总统。希伯来大学比他们的国家还早25年。 再看看日本。这么一个小小岛国,自古笼罩在中国文化的阴影里面,可是今天它比中国强大。为什么它会有今天?1868年明治维新开始时,日本的水平远远不能与中国比,可是有一个关键人物叫福泽谕吉,今天日本钞票最大面额是一万日元,上面的那个头像既不是天皇,也不是任何政治军事人物,而只是一位只写了几本书,办了一份报纸,办了日本第一所大学的福泽谕吉,这样一个人成了现代日本民族的灵魂人物。他说,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改变三个方面,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与经济的改变。这三个方面的顺序,应该先是心灵,再是政治体制,最后才是经济。把这个顺序颠倒过来,表面上看是捷径,但最后是走不通的。近代日本基本上按福泽的路走的,它成功了。 日本钞票上的福泽谕吉 同一时期的中国,却走了一条福泽谕吉预言走不通的路。最早打开国门就是搞洋务运动,搞经济建设,把西方的坚船利炮买过来,再开始造,然后才发现还要政治体制变革。戊戌变法一百多天,一场闹剧结束了,甚至倒退。社会矛盾尖锐冲突,只好搞革命。辛亥革命以后,制度的除旧布新看起来已经没问题了,可是整个社会却陷入水深火热、军阀混战之中,打倒一个皇帝,出现无数个土皇帝。人们在绝望的时,才有梁启超发现日本人早就说出这条路走不通,梁启超才倡议新民运动,这可以说成为中国的20世纪全新的开始。文化立国,教育立国,我们知道,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中国或者说现代中国的真正开端。这个开端最具标志性的事件就是蔡元培手下的北京大学变成了一所真正的大学。 蔡元培从德国回来,以柏林大学模式拿来治理北京大学,只几年时间就把它变成一所真正的大学,变成整个民族精神的摇篮,从而开创了中国的20世纪。对此,我们无论怎么高的赞美都不为过。蔡元培可以说是20世纪中国真正伟大的一个人,甚至远远超过孙中山。蔡元培才是一个新时代的旗帜,虽然那个北大的崛起已经有点晚了,而且北大也没有办法按照蔡元培的理念发展多久,只有几年时间,整个国家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所以新文化运动马上就变成了政治运动。 蔡元培 北大的新文化运动变成了政治运动之后,于是出现了一种妥协,这就是黄埔军校。我们知道,孙中山一生本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屡战还屡败,一事无成。后来,他以列宁主义模式,以三民主义的意识形态,来改组国民党,建立了黄埔军校。黄埔军校跟军阀不一样,军阀是为了地盘,为了直接利益打仗,而黄埔军校是为了一种民族主义信念而打仗,有了一个比升官发财,吃喝玩乐更高的理念,凝聚一个集体,形成一个组织,建立一种制度。蒋介石一生的权威,都来自于他是黄埔军校的校长。 所以,在中国没有大学的时候,出现了一个准大学,介于大学与军阀之间,这就是黄埔军校。 共产党后来也是这样。毛泽东一生的奥妙都在延安,延安实际上就是一所军政大学校,当然也是一所准大学。毛泽东把共产主义理想变成了照耀每个人内心深处的这么一种信仰,在这个意义上,共产党倒更近似西方现代文明,所以共产党很快就取得了政权,在那么短的时间内迸发出巨大的力量。在这一点上,唯一能跟蔡元培相比拟的,把握中国最有力量人,第二个就是毛泽东了。毛泽东在延安那八年,深深地改变了中国。 八年抗战中在大后方组建的战时大学,以西南联大为代表,也包括当时的武汉大学、中央大学、交通大学、浙江大学,这五大名牌大学共同培育了抗战中一代民族精英。这是一些真正的大学,即使处在穷山恶水间,在漏雨的平房里,在破庙里,在茶馆里,却毋庸置疑地构成世界上最一流的大学。 在破庙里,在最简陋房子里的西南联大就是世界一流的大学。国民政府无论多么腐败,但在抗战八年间,它把仅次于军费的第二大财政开支放在教育上面,比政府的行政费用都高。这是什么概念呢?国家都要完蛋了,大学还能办吗?当时有很多人说,大学就不要办了,年轻人还呆在学校干什么?赶紧打仗去,救国家去。如果说要办大学的话,那也是化学系教造火药,物理系教造枪炮,力学系教造桥梁,外语系就培养翻译官,哲学系就培养政治教官吧。可是,当时蒋介石居然听从了少数人的意见,大学该怎么办还怎么办,在整个抗战时期,大学不仅没有萎缩,而且人数成倍增加,大批年轻人跑到大后方去上大学,巩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尽管蒋没有得到好处,大都被新政权收过来了,但他们造成了新中国之后的辉煌。 西南联大 我可以下一个结论,中国20世纪所有的骄傲,都归结到中国能够在最绝望的时候,有很少的一些中国人,他们能够办起几所大学或准大学,支撑起整个民族的文化。中国20世纪最大的骄傲都归结于北大、黄埔、延安,以及西南联大为代表的战时大学。而中国20世纪所有的不幸,所有的悲哀,所有的愚蠢,就在于在平常时期几乎完全没有真正的大学,没有完整人格的修养所,只有人才培训机构,只有培养工具,培养听话的螺丝钉的地方。 内心的崛起 如今,在我们中国一切都要有用的,大学也要有用的,所有的专业都要有用的,连人都要有用。可是,真正的大学是没有用的,因为大学是培养人的,人不是要为人所用工具,人本身就是目的。用俗气一点的话说,人是老板,人不是人才,不是打工仔。我说的老板,是自己知道该怎么做,而且能够指导别人怎么做的人。中国没有老板,有老板也是跟着别人跑的,最终来说仍然是人家的打工仔。所以中国今天没有在世界舞台上呼风唤雨的人物,没有领先的潮流的领域、品牌、标准。我们用尽了资源,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环境破坏,更大的破坏是人心灵的瓦解,内心世界自信心和创造力的完全丧失,只有依附于外部智慧,去换取满足欲望膨胀所需要的消费资料,换取GDP数字的增长。 这种接轨所造成的对西方依赖的程度是惊人的。中国没有什么东西能够在西方卖高价钱,在欧美,中国人在面对西方人是抬不起头的,因为中国制造是低劣的代名词,你做得再好,再漂亮,你也只能卖到别人价格的一个零头。 中国必须改变这条道路,必须要有自己的大脑,自己的智慧,要有自己真正的大学。未来中国的唯一出路是文化立国。世界上所有成功的现代国家都是文化立国的,在日本早就有文化立国,韩国都有文化立国。但中国大陆,这个声音还传不开来,因为无数蠢货占着舞台。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都熟悉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路。过了N年以后,终于有一批知识分子出来说,制度建设也是关键,制度建设比经济建设更重要。然而,中国人却无法能够接受内心深处的改变,而这是一切问题的真正关键。 所以,我说中华民族的崛起取决于大学的崛起,而今天中国大学的崛起还相当遥远。怎么办,我们能做的只有自己内心的崛起,现实中没有真正的大学,但我们可以做一个真正的大学生,在自己的心灵中,在自己行动中,营造健全的大学生活。真正的大学不在高楼大厦,不在权威讲坛,不在那些嚣张的东西,就在每个灵魂的生命里,就是独立的思考、自由的表达,就是超越的对话与交流,形成一种学术氛围,一步一步蔓延,把越来越多的人包裹在其中,真正的大学就形成了,很快就会变成了一场文化运动,就会有一批真正有智慧的精英起来,整个国家就有了希望。
最后发表: 此时此刻@ 2016-12-7 22:32 1637 0 2016-12-7
此时此刻 美国的宪法和中国人的洗衣房 attach_img
美国的宪法和中国人的洗衣房 文:曹青桦 益和—霍普金斯案 (Yick Wo v. Hopkins) 是我认为中国人都应该知道的案例。一个叫益和的中国人在美国旧金山开洗衣房,因违反市政条令被拘禁。他和市府对峙公堂,一直打到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尽管违反市政条令属实,却以胜诉告终。 案子要从旧金山的城市环境说起。旧金山是美国西部最美丽的城市,风景如画、气候宜人,吸引了很多人来此工作和居住。但是城市三面环水,面积无法扩大,因此人口密度大、房屋间距小。那时旧金山市区九成的房屋都是木结构(直到现在美国中西部大多数民房仍旧用木材建造),防火十分必要。洗衣房的洗涤和烘干设备产生大量热能,是火灾的隐患。旧金山市颁布了第156号市政令,其中第一条规定,未经市议会同意任何人不得在非砖石结构的建筑物内开设洗衣房。之前,益和等三百来个洗衣房已经在木结构房屋经营。条令发布后,益和向市议会提出申请遭拒绝。他继续经营,被发现后拒缴罚款,被逮捕入狱。他(由律师代理)便起诉市府对他非法拘禁,要求获释,一直打到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案审期间益和不是美国公民。益和的法律论据是,旧金山156号市政令,由于歧视华裔,应属违宪无效。有证据表明,旧金山当时有320家洗衣房,其中310家开在木结构的房屋里。这310家当中,益和等200多个华裔业主向市议会提出经营申请均遭拒绝,而其他80多个非华裔业主,除一人外,均获批准,尽管这些洗衣房的作业环境基本相同。最高法院在审理了有关证据并听取了双方辩论后认为:“…… 旧金山市政条令实际上并不要求市议会根据每个洗衣房的实际情作出决定,而是给了他们赤裸裸的武断权力,使他们可以不仅仅根据地点、还可以因人而异地决定是否批准申请。这样,即使申请人的条件都符合要求,市议会只须告诉申请人按法律他们有权批准也有权不批准其申请。他们既不需要给出理由也不需要承担责任。这种权力并不要求市议会依法做出决定,而是可以随意施加个人意志,纯属没有任何约束和指导的专断。 “…… 美国宪法第十四修正案并不仅仅限于保护公民。它规定:‘任何州政府不得未经正当法律程序剥夺任何人的生命、财产、和人身自由;也不得在其管辖范围内否定任何人受法律平等保护的权利’。”“…… 一个人的生命、谋生手段、或者任何享受生活的基本权利被迫屈从另一个人随意摆布,是任何一个自由国家所不能容忍的,因为它实质上就是奴役。” “…… 旧金山市议会针对某一个群体选择性执法这一事实使我们不得不下这样一个结论,即:不管颁发这些条令的旨意是什么,代表州政府的官员们以不平等的态度压迫性地实施些条令已构成了对益和等上诉人平等保护的否定;而享受平等保护恰恰是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四修正案所赋予上诉人的权利。旧金山市的这些条令尽管表面上看似乎公平合理,但是,一旦被官员们带着一只邪恶的眼和一双不公平的手去执行的时候就产生不公正的非法歧视,是宪法不允许的。” “……对益和等上诉人的歧视除了他们的种族和国籍以外没有其他理由,法律难容。公务人员实行歧视是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否认,是对宪法第十四修正案的践踏。因此,对益和的关押纯属非法拘禁,必须立即释放。”益和—霍普金斯案是第十四修正案有关平等保护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案例,被数不清的民权案参照和引用。美国法学院使用的宪法教科书都收录了此案。 每每读罢益和案都会思绪万千。谁都知道基础设施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殊不知,基础设施不仅仅是桥梁、铁路、港口,包括法律在内的上层建筑更是必不可少。益和案就清楚地说明,没有法律的保护连个洗衣房也开不成!当年我在旧金山读法学院的时候,学完了这个案例才发现判决日期竟然是1886年!(我本来想当然地以为这是二战后美国民权运动时期的案例。)我几乎不敢相信我眼前这些闪光的文字居然出自一个1886年的判决书。我不禁想到了中国的1886年,那是中国的清朝,那仍是“龙颜”一怒就可让千百人头落地的时代!记得改革开放伊始,报刊上的忧患文章惊呼我们在工业和科技上已经落后西方五十到一百年。直到我学了益和案,才发现我们还有更落后的地方,而且是更致命的地方。后来,我继续阅读法律历史,越看越吃惊。美国是普通法国家,其法律思想源于英国。很多重要的法律思想和理念,比如有名的“正当法律程序”(due process of law) 竟是出自1354年英国的《大宪章》(Magna Carter)。再往后追溯,又发现许多法律思想远在古罗马时期已经成熟,直到今天,不少法律术语仍然沿用原拉丁语。每想到这个差距我都万分压抑。我在上文《“大某”密苏里号》里为中国人不曾拥有“密苏里号”那样的坚船利炮叹息,为北洋水师悲吟。但我深知,我们没有“密苏里号”、我们的水师全军覆没,有根深蒂固的原因。当年民国创立,全国剪辫子。剪掉那根“猪尾巴”不再让人瞧不起。后脑勺上的辫子一刀就可以剪下,可脑子上那根“辫子”剪掉没有呢?益和案提到美国宪法不仅仅保护“公民”,而是保护每个“人”。这至关重要。(顺便说一句,咬文嚼字是做律师最起码的基本功。往往“一字之差”会成为“一槌定音”。)只要在美国的土地上,任何人,公民也罢、偷渡客也罢、罪犯也罢,都受宪法保护。宪法赋予的权利是任何人不能剥夺的。2001年9/11袭击后,美国发动了反恐战争,把在阿富汗抓获的大批俘虏关押在关塔那摩湾海军基地 (Guantánamo Bay),迟迟不敢把他们转移到美国本土。这倒不是出于安全考虑,而是法律的担忧。这些人一旦上了美国本土,美国政府的法律噩梦就锁定了。美国的民权律师们会挥舞着宪法大棒让许多俘虏获得自由,甚至会让法庭宣布美国政府对他们的关押是非法拘禁。这个险谁冒得起! 美国的另一个特点是,超前的思想、深刻的卓见,往往出自有话语权和统治权的政治家,如法官、国会议员和政府高级官员。他们可以把这些思想或者以法律的形式铸成统治性的理念,或者通过行政资源将其具体实施。他们确实起着“领导”作用。(益和案的思想并没有一帆风顺地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法律思想。美国后来出现过排华法案、二战期间囚禁日裔美国人以及对黑人的长期歧视。但平权思想最终占了上风。这段曲折的发展过程此处不赘述。)相比之下,没有地位的知识分子,其理念不管多么先进和正确,只能靠“公车上书”和仰仗明时。法学院毕业前,同学聚餐时,老师让每人要说出一件自己想做的事。我当时说,我希望把益和—霍普金斯案介绍给我的国人。好多年过去了,每天疲于案牍累累,几乎忘了这件事。现将本文草草写出与志同者分享。(本案原文很容易在互联网上找到。在搜索引擎输入Yick Wo v. Hopkins, 118 U.S. 356 (1886) 即可。本文的照片来自美国国家档案馆(National Archives of the United States),版权公共。)
最后发表: 此时此刻@ 2016-12-5 21:16 1038 0 2016-12-5
此时此刻 瓦尔登湖,梭罗的湖 attach_img
瓦尔登湖,梭罗的湖 文:何怀宏 一 想为一本寂寞的书打破一点寂寞,此愿巳久,这本书就是梭罗的《瓦尔登湖》。 这本书在一八五四年出世时是寂寞的,它不仅没有引起大众的注意,甚至连一些本来应该亲近它的人也不理解,对之冷落甚或讥评。它永远不会引起轰动和喧嚣,在它成为一部世界名著之后它也仍然是寂寞的,它的读者虽然比较固定,但始终不会很多,而这些读者大概也是心底深处寂寞的人,而就连这些寂寞的人大概也只有在寂寞的时候读它才悟出深味,就象译者徐迟先生所说,在繁忙的白昼他有时会将信将疑,觉得它并没有什么好处,直到黄昏,心情渐渐寂寞和恬静下来,才觉得“语语惊人,字字闪光,沁人肺腑,动我衷肠”,而到夜深万籁俱寂之时,就更为之神往了。 那么,为何要扰它?扰这寂寞? 书名:《瓦尔登湖》作者: [美]梭罗译者:王家湘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年1月 二梭罗是个法国血统的美国人,只活了四十五岁。他的挚友,年长他十四岁的爱默森在他死后曾对其人格特征作过一番栩栩如生的描述:梭罗喜欢走路,并认为走路比乘车快,因为乘车你要先挣够了车费才能成行。再说,假如你不仅把到达的地方,而且把旅途本身当成目的呢?但他几乎一辈子没有走出过他的家乡--马萨诸塞州的康科德及其附近的山水。他觉得他家乡那块地方包含着整个世界,他是能从一片叶子就看出春夏秋冬的人,他家乡的地图就在他的心里,那地图自然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不是固定的,而是活动的,云会从它们那儿带走一些东西,风又会把它们送来。 他曾在美国最好的大学(哈佛)受过教育,他也曾到当时荒凉的瓦尔登湖边隐居,像一个原始人那样简单地生活,他想试试一个人的基本生活需要能够简单到什么程度,想试试用自己的手能做些什么,他用很短的时间就动手造好了一个颇能遮风蔽雨的小木屋,这说明住房困难其实不难解决,即使胼手胝足用最原始的方式。如果我们现在变得这么难,那一定是在什么地方出了点问题。他曾经试制过一种新型铅笔,可是,在这铅笔真的可以为他带来利益时,他却又不想干这营生了。试制成功了对他来说就等于说事情干完了,大量生产而牟利并不是他的事。他生前也出了几本书,当时都并不引人注目,他遗下的日记却有三十九卷之多,里面自然有一些人们不感兴趣的东西。不过,他这个人确实挺有点意思,还有他那个湖。 三 梭罗性格中最吸引我们的可能就是那种与我们的性格最不同的东西,就是他整个人的独特性。他也许比别人更多地逃脱了概括,逃脱了归类。梭罗生活得有时像个隐士,他可能时常觉得那山、那水比那人更与他相投,山川草木均是他的密友,甚至他的一个朋友也说他:“我爱亨利,但无法喜欢他,我决不会想到挽着他的手臂,正如我决不会想去挽着一棵榆树的枝子一样。” 真的,他生活得像一棵树--我们可以从树的全部意义上去理解这句话:它的伞样的形状,它不断迸发的枝条、它的蓬勃向上、它的扎进土壤深处的根须和承受阳光雨露的绿叶,尤其是它的独立支持和独立性,对于梭罗,我们可以像惠特曼一样说: 在路易安那我看见一棵活着的橡树正在生长,它孤独地站立着,有些青苔从树枝上垂下来,那里没有一个同类,它独自生长着,发出许多苍绿黝碧的快乐的叶子。 然而,我们还是可以说,这树又不是孤独的,寂寞的、与世隔绝的。它与世界的联系和作用是通过它隐秘而深刻的根须、通过大地进行的。通过大地,它不仅和它的同类--其它的树木联系着,也和青草、鲜花、阳光、雨露和整个大自然联系着。联系干吗非要互相蹭在一起?“人的价值并不在他的皮肤上,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去碰皮肤。”不要模仿,而是表现你自己的独特性吧,你才配得上你的称号--人,你才可能和其他人发生一种真正的联系,才可能和真正伟大的大全和唯一发生一种联系。 四世界上有多少个窗口,就有多少种生活,所以,命题小说虽然难做,以“窗口”命题倒还不失为一个补救办法,就像前不久有人试过的。我们在大街上闲逛,特别是新到一个地方,有时会对某些窗口发生好奇:那里面在进行着什么呢?他们过着一种怎样的生活呢?想来会和我们有些不同。有的窗口对这种好奇心是敞开和欢迎的,有的窗口则在黑黑的帷幕下摆出一幅莫测高深的面孔。 这是站在窗外,调换一下,站在某个临街的窗口里面,我们有时也会注意底下熙熙攘攘的人群,凝视着某个我们感兴趣的面孔,她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有时我们自己的生活过腻味了,我们更想知道和我们自己的生活不同的另一种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一定还有另一些人,他们过的是另外一种生活--比方在契诃夫的小说里,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种想法变成了一种渴望、一种非常感人的东西--这正是契诃夫魅力的一个秘密。也许,正是这一种渴望和好奇,提供了我们第一节提出的问题的部分答案。 梭罗在《瓦尔登湖》中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追求完美的艺术家,有一天他想做一根手杖,他想,凡是完美的作品,其中时间是不存在的,因此他自言自语,哪怕我一生中不再做任何其它的事情,也要把它做得十全十美。他一心一意,锲而不舍,目不他视、心无他想,坚定而又高度虔诚,在这整个工作过程中,他的同伴逐渐离开了他,都死去了,而他在不知不觉中却保持着青春,最后当手杖完成时,它突然辉煌无比,成了梵天世界中最美丽的一件作品。 做好一件事--这就是他告诉我们的。专心致志于你所做的事--这就是他告诉我们的。为什么要急于成功?如果一个人跟不上他的伙伴,那也许是因为他听到的是生命的另一种鼓点,遵循的是生活的另一种节拍。 人啊,不要用世俗的成功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人吧。而你却要专心致志做好你要做的事--一辈子也许只是一件事。 而这就要使你的心灵单纯。生活越简单,宇宙的规律也就越简单,你要去弄清那些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而这往往是大自然慷慨提供给每一个人的。不要以复杂的方式来解决简单的问题,不要以多余的钱和精力去购买多余的东西。 五 读《瓦尔登湖》中梭罗的流水帐就像读一首诗。他计算了自己造那间小木屋的支出,总共是花了28块1毛2分5;他也计算了他在一段隐居期间的饮食费用及其它支出,得出了收支相抵后的差额。我觉得,读这些看来枯燥的数字就像读一首诗。梭罗的手不仅拿笔,也拿斧子,梭罗的眼睛不仅看书,也看绿树、青草、落日和闪动着波光的湖水。他的脑子自然也在思考,是在接近思维之根的地方思考,在那里大概也埋着感觉之根、情感之根。 梭罗认为:美的趣味最好在露天培养,再没有比自由地欣赏广阔的地平线的人更快活的了。说梭罗是“大自然的挚爱者”也许还不够,他常常和大自然融为一体,他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他踏在地上的脚印常常是深的,那意示着一个负重者。他不把花从枝子上摘下来,但把汗洒进土里。 六 我们总是过于匆忙,似乎总是要赶到那里去,甚至连休假,游玩的时候也是急急忙忙地跑完地图上标上的所有风景点,到一处“咔嚓、咔嚓”,再到一处“咔嚓、咔嚓”,然后带回可以炫示于人的照片。我们很少停下来,停下来听听那风,看看那云,认一认草木,注视一个虫子的爬动。 我们有时大概真得这样,——就像战时英国为节约能源而在火车站设置的宣传牌:“你有必要做这一次旅行吗?”——我们要这样询问一下我们自己:“你有必要做这样一件事吗?”以节省我们的生命和精力。 人们总是乐于谴责无所事事,而碌碌无为不更应该受到谴责?特别是当它侵害到心灵也许是为了接纳更崇高更神圣的东西而必须保有安宁和静谧的时候。在梭罗于瓦尔登湖度过的第一个夏天,他没有读书,他种豆子,有时甚至连这也不做。他不愿把美好的时间牺牲在任何工作中,无论是脑的工作或手的工作。他爱给他的生命留下更多的余地。他有时坐在阳光下的门前,坐在树木中间,从日出坐到正午,甚至黄昏,在宁静中凝思,他认为这样做不是从他的生命减去了时间,而是比通常的时间增添了许多、超出了许多。 七 美国的十九世纪被一些历史学家认为是独特的美国文化诞生和成长的时期,是继政治独立之后美国精神、文化从欧洲大陆的母体断乳而真正独立的时期。这一时期中以爱默森和梭罗等为代表的“超验主义”(transcendentalism)思潮尤其令人注意,爱默森的《美国学者》的讲演被人称为是"我们思想上的独立宣言"。 “超验主义”这一并不确切的戏称也许只在认识论的意义上表现了这一思潮的一个特征,即崇尚直觉和感受,这一思潮更重要的意义是体现在它热爱自然,尊崇个性,号召行动和创造,反对权威和教条等具有人生哲学蕴涵的方面,它对美国精神文化摆脱欧洲大陆的母体而形成自己崭新独特的面貌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而梭罗比演说和写作更多地是实践和行动,在他的性格中,那种崇尚生命和自然、崇尚自由和独立的精神,和那种曾经在美国的开发,尤其是西部的开发中表现出来的勇敢、豪迈、粗犷、野性的拓荒者精神不是有着某种联系吗? 八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哲学和著书立说联系到了一起,似乎非著书不足以立说,非立说不足以成为一个哲学家。可是,人们往往忘记了最早的哲学都不是写出来的,无论在东方、在西方。苏格拉底和孔子的哲学都只是门徒与后人对他们生活和谈话的笔录。而还有那些没有流传下来的呢?哲学是一种显示,有时是有意、有时是无意的显示,有时连显示都不是,甚至于是一种有意的隐蔽,那么,去注意人们的生活吧,要并不亚于注视书本。 梭罗也谈到过哲学,他说:“近来是哲学教授满天飞,哲学家一个没有。然而教授是可羡慕的,因为教授的生活是可羡慕的,但是,要做一个哲学家的话,不但要有精美的思想,不但要建立起一个学派来,而且要这样地爱智慧,从而按照智慧的指示,过着一种简单、独立、大度、信任的生活。”他做了他所说的,他比许多哲学教授更像是一个哲学家,一个具有古朴遗风的哲学家。他不单纯是从书本中熬出一点学问,他贡献给我们的是一种生活的智慧。 九 梭罗还有另外的一面,这一面也许在《瓦尔登湖》中并没有明白的展示,但不了解这一面就不能完整地把握梭罗的性格。这一面即不是避世而是入世的一面,不是作为隐士而是作为斗士的一面,虽然不是约翰·布朗那样进行暴力反抗的斗士,而是作为主张非暴力反抗的斗士,但他的看法似乎比前者更清醒、更深刻,看到了问题的更深症结所在。 梭罗反对美国的奴隶制度,反对美国对墨西哥的侵略,他对人类社会中他认为是恶的东西的憎恨程度不下于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他曾因拒绝交税而坐过监狱,一八四九年他发表的一篇著名论文《公民的不服从》(作为单行本出版只是一本薄薄的小书)被人认为是历史上改变世界的十六本书之一,他倡导的"公民的不服从"( civil disobedience)的思想对托尔斯泰、罗曼·罗兰、印度圣雄甘地和马丁·路德·金都曾产生过不小的影响。在他那里,有着某种隐士和斗士的奇妙结合。 十梭罗并不希望别人成为和他一样的人,因为他希望自己也不总是过去所是的人。他不执意要做一名隐士,他想隐居时,他就来了,他觉得够了时,他就去了。 他当然不会像李固《遗黄琼书》中指斥的那样以处士之名“纯盗虚声”,他大概也不会像孔稚圭的《北山移文》那样壮怀激烈地谴责不再隐居的人。他注重的是生活得自由,而不是执着于某一种外在的生活方式。 他明确地说他希望世界上的人,越不相同越好。但他愿意每一个人都能谨慎地找出并坚持他自己的合适方式,而不要简单地因袭和模仿他父亲的、或母亲的、或邻居的生活方式。他是一个天生的倡异议者,对每一个建议本能的反应是说“不”。而现在有什么人愿意做人中的黄蜂呢?人们更喜欢在互相恭维的泥淖中打滚。 他的善意和同情并不表现为顺从别人,他的坚定和明智也不要求别人的顺从。他要自己绝对自主,也要每一个人都绝对自主。可是一个人仍然可以这种意义上成为和他一样的人:即成为一个与任何其他人(当然也包括梭罗)不同的人,成为一个可以说这一句话的人—— 我是我自己。 十一 从一八四五年七月四日到一八四七年九月六日,梭罗独自生活在瓦尔登湖边,差不多正好两年零两个月。瓦尔登湖不仅为梭罗提供了一个栖身之所,也为他提供了一种独特的精神氛围。 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有一块真正属于自己的地方,这块地方可能并不是我们现在正匍匐的地方,但并不是我们每个人都会出发去寻找它。它不仅是我们身体的栖所,也是我们心灵的故乡,精神的家园;它给我们活力,给我们灵感,给我们安宁。我们可能终老于此,也可能离开它,但即使离开,我们也会像安泰需要大地一样时常需要它。毛姆在《月亮与六便士》中曾如此谈到这种心灵故乡的意义: “在出生的地方他们好像是过客;从孩提时代就非常熟悉的浓荫郁郁的小巷,同小伙伴游戏其中的人烟稠密的街衢,对他们说来都不过是旅途中的一个宿站。这种人在自己亲友中终生落落寡合,在他们唯一熟悉的环境里也始终孑身独处,也许正是在本乡本土的这种陌生感才逼着他们远游异乡,寻找一处永恒定居的寓所,说不定在他们内心深处仍然隐伏着多少世代前祖先的习性和癖好,叫这些彷徨者再回到他们祖先在远古就巳离开的土地。有时候一个人偶然到了一个地方,会神秘地感觉到这正是自己的栖身之所,是他一直在寻找的家园,于是他就在这些从未寓目的景物里,在不相识的人群中定居下来,倒好像这里的一切都是他从小就熟稔的一样,他在这里终于找到了安静。” 而梭罗是幸运的,他出生的地方就是他精神的故乡。不过,从他的祖先是从法国古恩西岛迁来而言,也可以说这是一种寻找,一种失而复得。谁知道呢,也许他更其遥远得多的祖先(梭罗决不会以自己是美洲士著的后裔为耻的)曾冒死漂洋过海,而现在梭罗又重新找到了他的故乡。 十二 世人不断致力于占有更多的东西,梭罗也另有一种奇特的占有;世人纷纷地购进卖出,梭罗也另有一种奇特的购买方式。在他看来,如果你喜欢某处庄园,喜欢某处风景,你不必用金钱买下它,在它里面居住,而是要经常在心里想着它,经常到它那里去兜圈子,你去的次数越多,你就越喜欢它,你就越可以说是它的主人,就像一个诗人,在欣赏了一片田园风景中的最珍贵部分之后就扬长而去,那庄园主还以为他拿走的仅只是几枚野苹果,诗人却把他的田园押上了韵脚,他拿走了精华,而只把撇掉了奶油的奶水留给了庄园的主人。 这种购买付出的不是金钱,而是比金钱更宝贵的东西,它付出的是一颗挚爱的心,还有体力,它得到的自然也更珍贵。这种占有是不为物役的占有,也是一种不妨碍他人占有的占有。 瓦尔登湖,我没有去过,不知道那是怎样一个湖,不知道它今天是否变成了某一个人的产业,可是,我们不总是可以在前面的意义上说—— 瓦尔登湖,梭罗的湖。 注:本文转载自“十月文艺”微信公众号。
最后发表: 此时此刻@ 2016-12-3 10:40 1252 0 2016-12-3
此时此刻 再见康桥 attach_img
再见康桥 文:林炎平 自从有了徐志摩的名诗,任何国人的初访剑桥都必然会变成“再见康桥”。从未踏足,却如故地重游。这是一座古城,更是一所大学,也是一座永恒的“桥”,一头接着过去,一头连着将来,我们在桥上忐忑徘徊。它不仅仅存在于现实中,而且印刻在心灵里。 当然,那不仅仅是由于徐志摩那《再别康桥》中让人难以释怀的诗句: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久仰多年,终于今天我到了剑桥。那徐志摩诗中的桥还在,甚至那诗句也镌刻在桥边的石头上。 徐志摩诗中的康桥 桥边的石碑 我到剑桥,倒不是为了凭吊徐志摩,而是为了拜访剑桥大学的一位教授。同行的是浙江大学的一位教授,我们和Dunn 教授长谈将近四个小时。这位剑桥著名学者研究古希腊和现代政治理论,他的一本著作也许说明了他的领域,《民主——未完成的旅途,从公元前 508 年到今天》。 显然,剑桥是沉重的,似乎整个人类历史和宇宙空间都积聚在这里;然而,剑桥也是轻松的,任何历史和现代的重负都在这里失去了压迫感;无疑,剑桥是复杂的,科学和人文的所有难题都在这里纵横交错;同时,剑桥也是简单的,所有的错综复杂在这里都会被梳理出头绪。 也许剑桥是Areopagitica 的最忠实的身体力行者,而约翰•弥尔顿正是这篇现代言论自由檄文的作者,他是剑桥人。370年前他毫不妥协地呐喊“思想和出版必须不被审查”。他重申的是一个2500 年前的古希腊原则,这篇名著的标题就来自于古希腊,扉页上还引用了古希腊悲剧的台词。 剑桥三一学院的苹果树还在,据说牛顿就在这棵树下看到苹果落下,从而产生了困惑:为何不掉向天空?这是一个任何自作聪明的庸人会立即取笑的“傻冒”问题,尤其是“聪明”的中国人。我们太聪明了,聪明得只会复述而不会质疑。牛顿开创了一个时代,一个永远令人景仰的时代。 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大门 进化论所激起的惊涛骇浪至今还不曾平复,剑桥人达尔文当时离经叛道的学说至今依然遭遇刀光剑影,但是那伟大的思想和想象力,让人类从此对探索自己的源头不再恐惧。 也许剑桥诠释了这个道理——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名言的作者剑桥人培根提出了“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智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剑桥不仅仅是一个学习知识的学校,而且是一个创造知识的圣地。 如果你觉得剑桥人凯恩斯还没有彻底理清尘世的经济问题,那么就随着剑桥人霍金去潇洒一回宇宙的美妙吧。如果觉得那更复杂,那么还是让剑桥人拜伦的浪漫唤起你对生活的激情。如果剑桥人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还不能让你望而却步,那么就来剑桥的卡文迪许实验室做客吧。…… 剑桥,那幽深的庭院,古旧的建筑,静谧的氛围……在今天的阳光和微风中显得永恒。多少个百年过去了,这个古老的大学所产生的思想是如何改变了这个世界?我们难以衡量,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尺度。 剑桥也无疑改变了一些中国人,而他们也立志改变中国。徐志摩是其中一位,留下了这样一首轻轻的小诗,他轻轻地走了,没有带走云彩,却留下了沉重的叹息。这也许还隐含着一个民族的沉重叹息。最终,中华民族也没有能够从剑桥带走一片“云彩”。那源于古希腊的科学和民主,经由欧洲,经由不列颠,经由剑桥,带去过中国,却没有能够落户。我们都无奈地挥一挥衣袖,叹息,“德、赛”两先生在故国依旧是海市蜃楼。 剑桥叹息桥 说到故国,那里的大学越来越像市场,在五花八门的标语口号后面是张牙舞爪的无聊空虚。说那里的大学像市场,那是客气的,实际上是“屠宰场”——智力和思想的屠宰场。那花花绿绿的大幅标语叫嚣的实际上是准备屠宰的内容和对象。 在剑桥两天,我没有看到一幅标语,没有听到一句口号。唯一有人向我兜售的是在康河里撑船的机会。“Doyou want punting ?”勤工俭学的帅哥靓妹前来询问。如果真的有时间,一定会在康河中撑船穿过剑桥的诸多学院,穿过徐志摩为之留下脍炙人口诗篇的那座小桥。 我没有时间康河泛舟,但是在和Dunn教授的谈话中我们不仅仅穿越了康河和剑桥,不仅仅穿越了空间,还穿越了时间,从今天走回到公元前 508 年,又返回到了今天。这是一个未完成的旅途——人类的民主历程,一如 Dunn教授的书名。 剑桥,再见!
最后发表: 此时此刻@ 2016-11-30 19:54 1704 0 2016-11-30
此时此刻 人生为做大事来——杰斐逊一生中的三个片段(下) attach_img
人生为做大事来——杰斐逊一生中的三个片段(下) 文:楚寒 十二 谈论杰斐逊不应该不提另外一件大事:创建弗吉尼亚大学。 弗吉尼亚大学存在于世已经将近两百年了,这所古老的、素有“公立常春藤大学”之美誉的全美一流公立研究型大学,是这位学者型建国之父研精殚思、精心设计的成果。这所大学两百年来的发展轨迹,深深地打上了其建校人创校理念的烙印。学者阮宗泽认为:“在美国历史上,还没有一所学府像弗吉尼亚大学这样,受一个人的影响如此深远。在世界上,也许更没有一所大学是创建人在75岁时用全副身心创建的。” 在我看来,也许还有更特别的。那就是,在人类源远流长的教育史上,那些著名教育家办学治校的宗旨无不从教育、知识、学术的目的入手,比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雅典城西北角创立的哲学学园,其旨在“讲学授徒”;又比如19世纪初德国教育改革家威廉•冯•洪堡创建的柏林洪堡大学,其创校理念是“研究与教学合一”、“现代大学应成为知识的总和”;再比如在北大校长任内革弊纳新、开“学术”与“自由”之风的蔡元培,就一直不遗余力地提倡“美学教育”,另外他十分强调“教育是国家兴旺之根本,是国家富强之根基”。相比之下,在19世纪初叶一手创建了弗吉尼亚大学的美国人杰斐逊,就显得有点与众不同了。晚年的他致力于在弗吉尼亚创建一所新的大学,主要并不是基于教育、知识、学术的目的,其着眼点仍在于“民主”和“自由”——他一生政治理念的两个关键词。正如他反复强调的,“教育是防止民主蜕化为暴政的重要手段”,同时,“只有由受过教育的人民组成的国家才能保持自由,教育为民主政治最可靠的基础。” 至于原因呢,杰斐逊是这样解释的:“在研究了欧洲政治发展史之后,我发现世界上任何一个政府中都有人类弱点的痕迹和腐败蜕化的苗子,为防止政府的腐败和暴政,必须让人民有监管政府的权利和能力。但是我看到,光有制度的完善和法律的约束,并不能从根本上杜绝腐败和暴政,必须在教育上多下功夫。”、“应当普及和发展文化教育,实行思想、言论与新闻自由,使人民摆脱愚昧无知的状态。当人民的心智得到开发,具有了一定的政治素养、参政能力和判断识别能力,我相信他们就有能力有效地行使自己的权利,从而也就能够防止政府的腐败和暴政,从而让政治变得民主,人民获得自由。” 这番教育与民主自由之间的逻辑关系,说的真好。我觉得。 为此,我想偕同读者诸君一起回到两百年前,看看这位早已功成名就、如今身居高位日理万机的老人,怎样的去践行他一生的最后一项使命、最后一个梦想——创建弗吉尼亚大学。让我们一道看看这所誉满全美的公立大学怎样的从无到有,怎样的一步步按照其创建人的设想而最终成为州内最高学府乃至全美著名学府。 弗吉尼亚大学 十三 美国独立了,弗吉尼亚的宗教改革也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杰斐逊夙夜忧思的目光开始投向另一个领域:教育。 照常理来说,这样一位屡建功勋、仕途顺遂的政治人物,似乎没有必要再专门操心教育的事务了——那是教育专家的事。若就社会地位而论,如今年逾不惑的他已拥有全国性的知名度,官职已从州一级提升到联邦政府的层面,且前途被普遍看好,根本不需要靠教育事业的业绩来立身扬名,何况教育事业又是一件很费心劳神的事,但这个总是忙碌的中年人显然有着另一层次的思考。 “这个新的国家需要受过一定教育的公民”,这是杰斐逊常挂在嘴边的话,因此他的目光经常会注视这片土地上的座座校园,为教育领域的积弊忧心不已。早在1778年,当他还在担任弗吉尼亚州议员的时候,他就向州众议院提交了一份宣扬“教育平等”的关于公共教育的法案。这就是作为“美国公共教育的第一个宪章”而载入史册的法案——“关于更普遍地传播知识的法案”。 这份法案内含的“无差别教育权”的政治哲学精神,来源于《独立宣言》中那句“人人生而平等”的经典陈述。为此,杰斐逊一以贯之地坚持认为,教育的权利应惠及全民,无论贫富、性别、种族、信仰、阶级等身份的差别,所有公民皆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国家有义务为所有的人、尤其是无能力受教育的穷人家子女,提供正当的教育。 因此,在他拟定的这份法案当中,他殷切呼吁“建立广泛的公立学校制度”,比如属于基础教育的公立小学,应当为所有的男女儿童提供三年免费的小学教育。同时,法案还规划出了一整套涵盖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具体教育方案,包括学校建设、教学计划、教育方式等等。这套教育方案的目的,也是杰斐逊的良好愿望,在于发展教育普及教育,不断扩大受教育的对象,使全体公民都能有机会接受良好的知识的熏陶。 尤值得注意的,是法案中若干关于高等教育的条款和建议——无疑这是杰斐逊最为关注的领域。在法案中,他对自己的母校——威廉与玛丽学院(杰斐逊16岁时入读该校)——进行了一连串大胆的教学管理改革和学术改革。改革的内容,包括重新修订学校章程、改变学院的管理机构、改变教授职位的现状,直至成立全美各大学中的第一个选修制度、建立全美首创由学生自治的荣誉法则,等等。 按照这位教育事业热心者的设想,母校应当通过改革成为一所名副其实的“州立大学”,成为培养人才的摇篮,而非如目前弊端重重的现状,比如学院每年仅招收100多名学生,导致一些优秀的学子或无法入学,或因为贫穷无法完成学业;又比如,他愤愤地说,学院真可谓十足的奴颜婢膝,只知道巴结权贵,学院的管理工作主要由政府官员——而不是教授负责;再比如宗教界人士对学院的影响过大,等等。 这些使人听起来不太舒服的刺耳声音,传递着一个毕业生对母校、对高等教育事业的拳拳盛意。 尽管杰斐逊提出的教育方案包括了小学、中学和大学,但他主要还是将目光盯在发展高等教育身上。因为依他之见,小学无需很多的准备工作和费用,随时都可以组织起来;中学教育则可依照私立学校的方式,靠收取费用来创办;而高等院校在北美没有什么经验可供借鉴,在这一领域大有用武之地。并且他认为,提高全民的思想素质就需要培养出一批优秀的高级人才,这样才能满足国家各方面发展的需要。如今首要的工作,是在弗吉尼亚创办一所新型的大学,以将自己的教育理念付诸行动。 1800年,是杰斐逊就任副总统的任期第三年,他开始酝酿在弗吉尼亚建一所新大学的计划。这年年初,他写信给当时著名的化学家、同时也是一位熟谙教育的约瑟夫•普里斯特利牧师,在信中他详谈了自己建校的构想。他想要建立的大学是一所新型的高等学校,它应该是一所“面非常广、自由空气浓厚和非常现代化的学府,使公众认为值得赞助,也能吸引其他各州的年轻人来共同分享一杯知识之羹,同我们亲如兄弟。” 1800年夏,他再次致函这位他打心底信敬的化学家,请求这位对教育、对治校颇有心得的学者帮他起草一份创立大学的计划。他在信中希望普里斯特利的计划,应该是“十分广泛,十分开明和现代化,因而值得用公款赞助,首要要有个完备的计划。” 这两封信后来被学者梅利尔•彼得森编入了《杰斐逊集》,才得以让后人读到,让后人得以了解到杰斐逊创建大学的思想脉络。其实还有更多的信件比这两封信更加深入地探讨过大学问题,真不晓得杰斐逊是怎样在那么纷扰的政治环境当中思考建校事宜的。据说他有时在白宫会用自己的薪金招待谙熟教育的学者,甚至还会拿出自己珍藏多年的法国名贵葡萄酒,只为了向有识之士“取经”。长期的公职生涯他竟然没有积攒下一分钱,到了晚年他不得不为生计而忧虑、忙碌,看来他为了创办一所大学真是没有什么舍不得的。 杰斐逊的办校计划随着他于1801年2月当选总统、3月份就职而不得不暂且搁置。1806年,是他的第二届总统任期的第二年,尽管主持联邦政务,每天总有忙不完的公事,他还是在百忙中抽空向弗吉尼亚州议会提交了一份建大学的提案。然而,弗州议会并没有买这位从家乡走出来的总统的账。这份议案在州议会里宛如石沉大海,提案一事一直没有下文。 自从担任州议员时提出过一份教育议案之后,在杰斐逊后半生长期的公职生涯当中,因为陆续担任州长、民主共和党领袖、国务卿、副总统和总统,公务繁多的他实在腾不出时间、分不出精力来着手于教育事宜。 但创办一所大学,始终是萦绕在他心头念兹在兹的一大心愿。 十四 时机终于来临了。 时光来到1809年的3月21日,在他的继任者麦迪逊的总统就职典礼之后不久,杰斐逊带着他心爱的外孙、几大箱子的书籍,乘坐马车离开首都回到家乡蒙蒂塞洛。这年他已经66岁了,告别喧嚣纷扰的政治舞台,归隐宁静的家园,重新穿梭于熟悉的田间、农场、果园和庄园之间,创办大学的心愿如热血奔涌般不可抗拒地再次占据了他的心头。 过着安隐、静憩的退休生活,他庆幸,自己终于有机会一偿夙愿了。 现在他再也用不着操心那些烦人的政务了,除了操持必要的农场事务和家务以外,他可以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专注于教育的事了。以前在欧洲担任外交使节期间,他得以有机会对欧洲一些有名的大学进行实地考察,还在欧陆各国购买了不少有关高等教育的书籍,为此留下了大量的考察日记、读书笔记,更是带回来了汗牛充栋的书籍。如今的退休日子,他每天都会拿出大块的时间细细阅读、研究这些书籍、笔记和日记,真个是潜精研思,乐此不倦。此外,尽管过着隐居的田园生活,杰斐逊仍和外界保持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他与国内和欧洲的一些教育家、学者频繁通信,与他们交流、请教、探讨有关高等教育的种种。 如今,年逾花甲的他体力多少有些衰弱,精力也大不如从前,有时候在书房工作了大半天会感到神疲劳倦,头脑昏昏然的只想睡上一觉,便会局局促促地躺在椅子上休憩片刻。虽说体力精力减退,并且多种疾病缠身,但他的思维能力却并没有减弱,工作的勤奋也不减当年,视野的开阔、思想的敏锐、对现实的洞察甚而更甚于从前。在阅读了大量书籍、与国内外教育专家交流之后,这个过着退休隐居生活的高龄老人啊,竟然仍是慧眼独具,你来看看他晚年的思想结晶,他的高等教育观:“人类社会是不断进步的,一代比一代更改进、更完善,人类历史便是一部进步的历史。而这所有的进步,都依赖于科学、文化知识,尤其依赖于教育。每一代人都继承了上一代人所取得的知识,并且把自己所取得的知识及新发现加进这个知识宝库中去,再把这个知识宝库一代一代地传下去,这样的累积一代比一代更丰富,这就无限期地一步一步增进人类的幸福。印第安人之所以过着悲惨的生活,就是因为他们顽固地崇拜他们祖先的所谓智慧,并且荒谬地认为为了追求更美好的事物必须向后看,而不是向前看,似乎在渴望返回吃橡树皮的时代。” “除了教育以外,还有什么能够使我们超越我们的土著邻居的状态?如果人类的生活,如我们所想象和希望的那样一步一步地得到改善和提高的话,教育应该是达到这个目的的主要手段。教化和教育的普及是为了改进人类生活、促进道德和提高人们的幸福而最应该依靠的手段。教育无论对于个人还是社会都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能够有利于民主政治的确立,防止当政者腐化堕落,而且对于每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可以说是极其重要的。而且,我希望在当前把教育的好处扩展到人类广大群众的潮流中,可以看到人类幸福的巨大提高;而且这个提高将是无止境的。” “高等教育是要增进国家的福利和光彩,它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培养政治家、立法者和法官,因为共同的繁荣和个人的幸福很大程度上依靠他们;协调和促进农业、制造业和商业的利益,靠渊博的政治经济学见识给公众以自由发挥其勤奋的机会;培养我们年轻人的推理能力,扩大他们的胸怀,培养他们的道德,向他们灌输德行和秩序的戒律;用数学和物理科学教育他们,因为这些科学推动工艺发展和促进人类的健康,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 总之,大学要培养他们思考和正确行动的习惯,使他们成为与人为善、自身幸福的榜样。” 这是一个老人留给这个国家的最后一份精神遗产。 这些阐述高等教育的观点大多写于19世纪的头十年,时至今日已经整整两百个年头过去了。即便在两百年后当今这样一个资讯昌明的时代读起来,也依然让人感到大有裨益。 1814年,已逾古稀之年的杰斐逊被任命为位于弗州中部的阿尔伯马尔学校的理事,他开始利用这块阵地来推行自己的教育规划。不久后,他拟订了一份详细的教育计划:“在州的中心和环境好的地方建立一所大学。讲授有用的科学的所有学科各个科学分支如何分类及需要多少教授,在超过十个的情况下,由视察员确定人选。” 那么,什么地方,才是“州的中心和环境好的地方”呢?关于这所大学的选址,是盘旋在杰斐逊脑海中多年的一个问题。 早在十多年前,他就开始征询并收集各种各样的意见,如今有多处可设立校址的地点摆放在他的案头。洛克里奇县的莱克星顿,奥古斯大县的斯汤顿地区均在竭力争取,而最具竞争力的,则是弗吉尼亚的东部历史名城威廉斯堡。杰斐逊在仔细研究了弗吉尼亚的地图,精心比较了弗州各地的气候、地理、人口状况、风土人情等情况,最终选定了自己任职的阿尔伯马尔学校的所在地、也是阿尔伯马尔县府的所在地——夏律第镇——作为新大学的校址。 理由是,这里气候宜人,有益于人体的健康,并且地理位置优越,处于弗吉尼亚的中心地带,比其他几处更接近本州白人人口的地区。因而从总体上来看,杰斐逊自信满满地说,这里比所有其他备选地点都有利于作为一所新大学的校址。 后来,州议会专门成立的创校视察委员会经开会讨论,接受了将夏律第镇作为弗吉尼亚新大学校址的提议。于是,寂寂无闻的小镇有福了。 十五 1817年,已是74岁高龄的“蒙蒂塞洛哲人”正式开始筹建大学。他研精致思地制订了一个既雄心勃勃又审慎周详的教育计划,这份计划将教育制度分为三大部分:初级学校、高级学校和大学,不用说,计划的侧重点在于高等教育——大学。 杰斐逊简略地阐述了初级和高级学校的计划,接下来就花了大量笔墨来谈大学的宗旨:“大学是最高学府,它应该由许多职业性学院组成,专门培养建筑师、音乐家、雕刻家、经济学者、科学家、园艺学家、农学家、医生、历史学家、牧师、律师及各级管理人才。”他想要创建的这所大学,应当是一个“讲授所有科学学科的学校,并且要达到人类头脑所能承担的最高限度。”——看得出来,他不想办一所仅限于地方一级的高校。 翌年,即1818年,在杰斐逊好友、创办大学的有力支持者约瑟夫•卡贝尔先生的推动下,弗吉尼亚议会终于接受了杰斐逊所提的创建一所大学的议案,并为此专门拨款15,000美元——这在当时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呢。州议会同时指定了一个“24人筹备委员会”,责成该委员会处理有关的建校事宜,委员会中除了杰斐逊、麦迪逊、约瑟夫•卡贝尔外,还有科克、时任总统詹姆斯•门罗等人。 杰斐逊当仁不让地担负起了起草“弗吉尼亚大学筹备委员会报告”的任务,以便借此机会将自己的建校理念尽诉其中。在这份洋洋洒洒上万字的报告中,这位博学多才的创校校长在课程设置上费了一番思量,他将弗大的学科领域分为10大类,包括古代和现代语言、纯数学、建筑学、物理学、天文学、地理学、化学、动植物学、解剖学、医学、政治学、哲学、历史、法学、伦理学、文学和美术、修辞学、观念学等,学科之齐全,文理之兼备,在当时的美国高等院校中实属罕见。报告建议本校聘请10位教授从事教学事务,为此他希冀能以高薪从大西洋两岸延揽各学科第一流的学者,他还希望这所大学不但招收本州的学生,也能够吸引外州的青年学子前来求学,从而使弗大成为他们珍视的母校。 1819年1月,州议会正式通过成立弗吉尼亚大学的议案。两个月后,75岁的杰斐逊众望所归地当选为弗吉尼亚大学首任校长——他一生的最后一项公职。从此刻起,他将自家的庄园事务尽都交由孙辈处理,而将自己的全部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大学的各项事务中去。这位须发皆白的校长已经顾不上身体的老衰,一股强大的精神动力支撑着他殚精竭虑,孜孜不倦。 他几乎包揽了创建学校的一切重要事务,比如勘查校址、决定馆址、设计校舍建筑蓝图(教学馆、教授公寓、学生宿舍等)、绘制图纸、调整和修订建筑设计、物色建筑工程的承包人、监督工程进展、雇佣大理石雕刻师、雇佣砖瓦工和木工,以及各样琐碎、繁杂的学校事务。此外,他还派人到英国牛津、剑桥、爱丁堡大学等著名学府,四处物色欧洲的优秀学者来校任教。最困扰他的一大难题,莫过于建校资金的匮乏,州议会的那1万五千元拨款,对于一所高校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为此,他四处求爷爷告奶奶,一会儿请求州议会再拨出更多的款项,一会儿请求州政府从本州的一些基金会那里获得贷款,一会儿又发起了一个“募捐基金运动”,恳请社会各界对本校的捐赠,总而言之为了筹措建校基金,这位弗吉尼亚大学的“首席管家”搜肠刮肚想尽了一切招数。 上述这些工作日志,他记录得很认真,我们读起来很感动,为着一位高龄老人的办学热忱、事必躬亲。我想应该可以这么说吧,自从担任校长之后生命中的最后几年,他完全就是为这所大学而活的。 如何执掌这所弗吉尼亚州内全新的高等学府,他想了很多,也想得最多。他以前是在政府部门工作的,对于政府的服务职能——保障民众的自由和人权——深有体会,那么一所大学校方的服务或管理职能究竟又是怎样的呢?对待高等学府里的学生们,是不是要像对待公务员那样需要纪律严明呢,还是听任他们自由发展?抑或是,在“约束”和“引导”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对此,他思考的结果是,管理人数众多的青年集体的最好方式,的确是我还没有掌握的要务。但我有理由相信,对于品格的自豪感、值得鼓励的抱负和道德气质,是一个适当的大学管理体制所必须的。这一体制如果是建立在理性和礼貌基础上面,将更有可能会在我们的青年人当中,培养一种秩序和自尊相结合的精神。——也就是说,大学校方既要注重校内各项事务的“秩序”,又要兼顾学生的“自尊”。 但我想,最能体现这位创校校长自身特质的,莫过于杰斐逊在弗吉尼亚大学推行的自由教育、校政民主的理念。他试图在大学内营造一种浓郁的自由气息、民主氛围,进而培养出有自由民主思想倾向的学生。在这方面他有软的一手和硬的一手。软的一手是,学校鼓励学术自由和思想的自由,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自由地去他选择的学院上课,并且只能由他自己来进行选择。弗大的校政事务实行民主,大学领导层由教授选出,教授在校务上享有发言权、建议权乃至决定权,也即实现“教授治校”的大学管理模式。在学生中间实行教授指导下的“自治”,也即学生们的自我管理。在这方面一个有名的例子,就是弗吉尼亚大学颇具特色、声名远扬的“荣誉制度”,也即要求弗大每个学生的每份作业、每篇论文及每张试卷,都要声明“我以一个弗吉尼亚大学的荣誉起誓,我没有从他处接受帮助。”,而这一制度的具体执行者是全体学生。依靠“荣誉”二字来鼓励学生的自我约束,建立学生的自我管理制度,两个世纪以来一直为世人所称颂,以至于有人说,杰斐逊留给弗吉尼亚大学最大的财富就是——学生的自治传统。 至于硬的一手呢,是让大学尽量免除不当的宗教限制和政治影响。他摒弃了其他大学聘请神学教授的做法,而根据宗教自由的原则,建议本校不聘请神学教授来校任教,在学科上也不开设宗教课程。另外,这位校长还要求教会和神职人员不得参与学校的管理,政府公款不得用以资助教师的教学活动。总之就是,要在大学里让“教育”与“宗教”和“政治”分离,既避免宗教势力对大学的桎梏,又警惕政治权力对大学的影响。这些做法的结果是,弗大成了美国第一所与宗教学说完全无关的大学,校园内以图书馆为中心,而不是当时大学普遍的以教堂为中心。在大学与“政治”分离方面,弗大留下的一个典型传统是,历任美国总统都不能主动到公立大学发表演讲,以防止公权力对大学自治和学术思想自由的干涉。今年8月我看到一则新闻,白宫原计划借用弗吉尼亚大学校园的剧场和图书馆广场,为奥巴马总统安排一场谋求连任的造势演说。但弗大以“学校的教学将因此受到干扰”为由婉拒了白宫的要求,让奥巴马吃了一次闭门羹。 要我说,这软硬两手不单只是校政管理上的行动,更是一种人格力量的倾注。这两手行动最后都无可避免地汇聚成同样的目的:让学生和教授成为大学的主人,让宗教和政治远离大学,让大学成为真正学术意义上的“大学”。 十六 岁月是一台公正的收割机,收获了一个老人多年来的辛劳和筹谋。1825年3月7日——杰斐逊晚年最难忘的一个日子——弗吉尼亚大学在经过数载艰辛的筹建工作之后,正式开学了! 这是弗吉尼亚大学令人难忘的第一天,却是一个场面冷清、简陋寒碜的开学日子。来参加开学典礼的,仅有区区30名的新生。只见叶绿如洗的草坪上,有10个帐篷形状的亭子,师生们三三两两地聚集在亭子里,或彼此交谈,或倾耳聆听。校园内的各项设施还不怎么齐备,提供给新生入住的学生宿舍设备极其简单,里面只有几张床铺和一排高高的书架,图书馆大楼的内部装修还没有完工,馆外墙立面装修的脚手架也是醒目得很,一座教学楼只好临时先用作图书馆。尽管如此,这场开学典礼的仪式却是庄重的,高雅的,有板有眼的,在场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欣喜的微笑,尤其是在典礼上致辞的那位最年长的校长先生,语调激昂得像个少年人,面容欢快得又像个孩子,欢喜的欣慰的心情溢于言表。 正如他在开学数星期后的一篇日记里所写的:“以创办和扶植一所教育我们的后来人的学校,来作为结束生命的最后一幕,我深感欣慰。我希望学校对他们的品德、自由、名声和幸福都起到有益而永久的影响。” 受杰斐逊之推荐,詹姆斯•麦迪逊后来继杰斐逊之后担任弗吉尼亚大学的第二任校长。 至此,他已觉可以无憾地走向生命旅程的终点。十七 1826年6月下旬,美国各地举办了形形色色的纪念活动,以庆祝下个月初即将到来的《独立宣言》发布50周年纪念日。这时,在家中卧床休息养病的杰斐逊,接连收到来自首都的请柬和信件,邀请他前去华盛顿参加庆祝活动。如今已届83岁高龄的老人身体已极度虚弱,患有严重的风湿病、腹泻病和泌尿疾病,连下床都非常的困难。他强撑着写完了人生的最后一封信,在信中对邀请表示感谢,但遗憾的是,自己现在连家门都出不了了。 数日后,他请来了自己的医生、弗吉尼亚大学医学院教授罗步利•邓格利森博士,向他询问自己的病情。自知来日无多的他,随即将一家人全都叫到了床前,留下一份遗书交给女儿玛霞,并与他的外孙伦道夫就后事做了安排与嘱咐。7月1日和2日连续两天病情恶化,无论白天夜里他都处于昏迷状态,间或会苏醒片刻。 到了7月3日,他就几乎一整天都昏迷不醒了。傍晚时分,他突然醒了过来,看见儿孙们全都守候在床前,随即缓缓问道:“今天是7月4号吗?”声音沙哑而又模糊。但显然,病榻上的老人思维还是蛮清晰的,他是想实现自己的最后一份心愿——在他起草的《独立宣言》发布50周年的日子,告别人世间。回答是:“还有几个小时。”数小时过后,午夜前夕。他又问道:“4号到了吗?”回答是:“马上就到了。” 7月4日中午1时许,昏迷数日的他血液循环渐渐地更加缓慢,手腕上的脉搏几乎已经没有了。蓦地,他又清醒了过来,再度问身边的亲人,“今天是7月4号吧?”这回的回答是:“是的,今天是4号。独立日。”只见他带着满意的表情微笑了一下,以极其微弱的嗓音喃喃自语了一句:“噢,上帝!”,然后,静静地闭上了双眼,再也不醒过来。 此刻他不知道的是,在他离世仅仅数小时后,他晚年通信最为频繁也是最亲密的友人、《独立宣言》的签署人之一、同属“国父群”之一的约翰•亚当斯也溘然长逝,追随得那么急促。 这真的是个特别的日子,让他戏剧性地在自己最看重的一个日子去世。50年前,他起草的那份宣言传遍了世界,成为这个新生国度最重要的一个节日;50年后,躺在病榻上奄奄一息的他,以及他心目中“独立宣言最佳的辩护人”在同一天离去。真的是一天也不差。 也许,这是上帝给一个耄耋老人的特别恩典。上帝满足了他人生的最后一个愿望,让他没有遗憾地离开人世。上帝还知道这位中年丧妻的鳏夫太过孤独,所以特意安排他晚年的好友与他携手同行。尤其是,上帝怜悯这个老人长年累月的辛劳。这个娴熟的小提琴手,一生演奏了许多华丽的乐章;这个勤勉的美国人,一生干了那么多漂亮的事,他一定非常的疲累。现在,是该好好休息了。
最后发表: 此时此刻@ 2016-11-26 12:14 1174 0 2016-11-26
此时此刻 人生为做大事来——杰斐逊一生中的三个片段(中) attach_img
人生为做大事来——杰斐逊一生中的三个片段(中)文:楚寒 托马斯·杰斐逊六 已故的美国史研究学者刘祚昌先生,在他那部长达130多万字的煌煌大著《杰斐逊全传》中,对杰斐逊有这样一段深中肯綮的评论: “美国在反英独立战争中,革命领袖们一般只是追求一个目的:实现美国的独立。但是,杰斐逊却怀抱两个目的:除了争取独立外,他还追求民主。当其他人只满足于争取独立的斗争的时候,杰斐逊却单枪匹马地在弗吉尼亚大力推行民主改革。他希望用弗吉尼亚的民主改革去带动全国范围内的民主改革。” 我想,刘老先生说的没错。不满足于争取北美独立,还致力于未来国家的民主建设,想要为新生的美国设计出一套周密完备的民主体制,这应该就是杰斐逊在雷奔云谲的北美革命时代独具慧眼、独有千秋的地方吧。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一同来端详一下杰斐逊的弗州民主工程吧。 在杰斐逊绘制的弗吉尼亚民主改革蓝图中,包括政府建设、法制体系、继承制度等等。在这其中始终存留在他心中的第一等大事,莫过于争取弗吉尼亚的宗教自由,而在这方面首要的工作,则要属拟订《弗吉尼亚宗教自由法案》——他临终前夕最看重的自己一生的三项成就之一。 在《独立宣言》发布前不久,大陆会议通过了一项议案:建议殖民地各州尽快组建地方政府。闻讯后,杰斐逊有种无可名状的激动感,一连几天都兴奋得不得了,因为这是他如今最关心和最感兴趣的事情,是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一个机会。 原因呢?因为他预感这场独立战争将不会持续很久,一个新国家的建立已是为时不远。在他看来,这片土地上一个个面貌全新的州,才是未来国家的真正组成部分,是以把州的工作做好,才能为美国奠定自由民主的稳固基石。因此,他迫切地想要回到家乡,参与到组建弗吉尼亚州政府的工作中去。 此刻他已下了决心,要将弗吉尼亚建成一个自由和民主的社会,以使弗州成为其他各州学习和效仿的榜样,从而为未来的联邦共和国先建立一个典范,一个自由国度的缩影。在他心中,这样的工作要比大陆会议的工作更有意义,也更为现实。 于是,当光焰万丈的《独立宣言》通过、发布之后,杰斐逊立即决定放弃继续出席大陆会议的代表资格,回到弗吉尼亚去实现他一个更大的政治抱负,一项更为宏大的政治实践。 七 1776年9月,他离开费城回到弗吉尼亚。一个月后,他再次当选弗吉尼亚州议员。此后的几年,他将全副精力投入到这项“只有一个人承担的最有深远影响的立法改革”——自1776年秋伊始的弗吉尼亚宗教自由改革。 这项改革的目的是,在宗教自由、政教分离、宗教宽容等原则的基础上,摈弃宗教压制政策,重建弗吉尼亚新的宗教秩序。 回溯历史,宗教压制的阴霾笼罩在北美大陆的上空,已经很久很久了。从历史上看,宗教专制主义早在北美殖民地初创时期即已露端倪。本来,来自彼岸的千千万万移民不远万里漂洋过海,来到一片蛮荒艽野的北美新大陆,是因为不堪忍受欧洲残酷的宗教迫害。殊不知,北美这片土地并非宗教自由的天堂,实有着另外一种形式的宗教专制、宗教歧视——或许程度上有所轻微罢了。 早在1609年,一批英国殖民者在北美东岸的詹姆斯敦,建立了海外首个殖民地之后的不几年,当时弗吉尼亚英属殖民地的特许状就作出硬性规定:移民必须宣誓忠于上帝和英国国教会(英国圣公会)。 其后的一个半多世纪以来,弗吉尼亚议会陆续出台了几项法令,规定了颇为严厉的宗教法规:英国圣公会取得官方教会,即正统教会的地位;正统教会的教义、礼拜仪式在宗教领域处于统治地位,信仰非正统教会教义的人即为异端分子,将要遭到殖民地当局的驱逐或迫害,直至处以火刑;父母如果拒绝让子女接受正统教会的洗礼,即构成犯罪;禁止非正统教会的其他信徒非法集会;正统教会不但在政治上地位崇高,在经济上也享有特权;另外,如果一个在正统教义下长大的人否认基督教的真实性,或拒绝承认上帝的存在,或否认圣经为神圣的权威,他将被剥夺担任教会、民政或军队中任何职务的资格。诸如此类的法令,不一而足。 杰斐逊将要在弗吉尼亚争取宗教自由的努力,就是针对上述种种宗教压制的法令、政策的。他这样做,一来源自自己的宗教观,也即,政府既没有能力、也没有权力去干涉涉及灵魂拯救的宗教问题;二来也有着相当的民意基础。一百多年来,在弗吉尼亚这个地方,脱离官方教会的信众越来越多,截至1776年,弗吉尼亚的民众已有接近半数不再信奉圣公会了。到了独立战争期间,非官方教会民众的不满情绪与日俱增。在1776年10月弗吉尼亚第一届议会召开之前,要求取消圣公会的请愿书像雪片一样飞来。但是,弗吉尼亚殖民地当局对这一切置若罔闻。 1776年10月7日,是弗吉尼亚州议会开幕后的第4天,当天的会议成立了一个由19人组成的宗教委员会,负责“考虑有关宗教和宗教道德方面的一切事务”。杰斐逊经多方努力,终于如愿成为该委员会的成员,看到自己的名字列入委员会名单上时,他不由得发自内心地冁然而笑。在这个委员会的19名成员当中,官方教会的捍卫者占了多数,与杰斐逊站在同一阵线的同仁——即要求进行宗教改革、改变圣公会居于官方教会地位之现状的改革派——则属于少数派别, 为了使改革派能够精诚团结、统一步调、在对保守派的论战中马到功成,杰斐逊竭力在他们内部做好协调、统筹的工作。这时,改革派当中一位身材矮小、稳稳静静的小伙子引起了杰斐逊的注意,此人的精干、稳重、思想敏锐,尤其是他对民主独到的见解不断赢得杰斐逊的欣赏。这个小伙子,就是被后人称为“美国宪法之父”、后来继杰斐逊之后担任了美国第四任总统的詹姆斯•麦迪逊。 这年的麦迪逊才25岁,比人称“青年才俊”的杰斐逊还要小8岁。麦迪逊是弗吉尼亚的资浅州众议员,他刚从新泽西学院毕业,一直以来他对弗吉尼亚当地圣公会的懒惰、放荡、傲慢无知深恶痛绝。麦迪逊之所以离开弗吉尼亚,跑到新泽西州的小城普林斯顿求学,就是因为弗吉尼亚的威廉与玛丽学院由行为不检的圣公会教徒把持着校务,而在普林斯顿那座小城,当地长老教会成员的谦诚、勤勉让他心悦诚服。 思想的契合、气类的相近,使得杰斐逊与麦迪逊彼此印印相契、惺惺惜惺惺。他俩很快发展成为亦师亦友的关系,开启了俩人在弗吉尼亚宗教改革事业上堪称珠联璧合的伟大合作。 以杰斐逊、麦迪逊为代表的宗教改革派,向官方教会、向捍卫官方教会的保守派发起的一场论战的号角,即将吹响! 麦迪逊八 在州议会开会期间,俨然已成为议会活动家的杰斐逊四处活动、异常活跃。他利用各种机会,在议会里,在酒店里,在聚会上,向各方陈述自己的宗教观点:是否信仰宗教和信仰哪一派别的宗教,完全是每个人自己的事情,容不得任何势力的干预;宗教应当与人类的自由二者和谐一致,而不是彼此抵牾;政府不应该支持或者反对任何一个特定的教会,而应当交由社会去处理教会事务;等等。 那么,为什么需要宗教自由? 杰斐逊抬出过去的史实来说法,“假若罗马政府不允许自由研讨的话,基督教决不可能被引进来。”、“我相信,历史上未曾有以教领政的自由民权政府。” 1776年11月,杰斐逊在州众议院发表了一场关于宗教问题的重要演说。议堂之上,慷慨陈词的演说者首先历数国教教会在北美殖民地历史上的种种流弊,大部分是过去在欧洲相沿而成的弊病,甚至是触目惊心的各种犯罪;然后列举弗吉尼亚在宗教领域种种不合理的法令,譬如弗州法律规定以各种方式惩处加入异教教派的民众,甚至规定对异教徒处以死刑。说到动情处,他激忿填膺地指斥道,这显然是野蛮而残暴的法律! 紧接着,他提出了一个核心问题:政府在宗教问题上到底有没有权力进行干预?他的答案简单明了:没有!原因是,人类社会组建公共政府,乃是为了保障自身无法独自保护的生命安全、自由权等人类天赋的权利。但宗教信仰显然与此无关,它完全隶属于个人的内心世界,是人类的私人领域,公权力应止步于此。社会中的每个男女,只须在上帝面前对自己的宗教信仰负责。 官方教会,杰斐逊以厌恶的口吻说,本身就是一个荒谬的说法。握有公共权力的官方,不应支持或反对任何一个特定教会,而应任其自行发展。他进一步警告说,倘若宗教成为国家的工具,就会成为自由的威胁。历史已经一再证明了,教会与国家的结合,必然会导致暴政和奴役,因此,两者之间应当严格区分开来。他要竖起的,是一堵“政教阻隔之墙”! 接下来的申述最为铿锵有力,杰斐逊不禁提高了声调。国家的首要任务乃是维护自由,一个自治的、以正义和自由为根基的共和国,应将宗教主张和信仰崇拜(或信奉任何思想)的自由,归还给社会上的每一个人。相反,由国家出面去支持某一宗教(或思想学说)的特权,不但侵犯了公民的个人自由,而且是再愚蠢不过的行径了,比如,英国国教会向非国教教徒强征所谓的“什一税”,即要求信徒捐纳本人收入的十分之一供宗教事业之用,又比如,国教会享有派教士主持婚礼的特权。 数年后,他在一篇文章中以打比方的方式,再次阐述自己的这一政教观:“思想活动不受法律的强制。只有当我们服从执行者时,他们才对我们的自然权利行使权力,但我们从来没有也不愿让出自己的良心权,我们只对上帝负责。政府的各种权力如果扩大到这些领域,只能是对他人的侵犯。如果我的邻居说有20个上帝或者说根本没有上帝,都无损于我的一根毫毛,我口袋里的钱少不了一分,腿断不了一条。” 1776年的第一个回合较量取得了一定的战果:弗吉尼亚议会废除了几项最具压迫性的宗教法令,譬如废除了那些将不经常去教堂礼拜、或采取其他的礼拜方式认定是犯罪行为的法令;免除了不信奉国教的民众必须为支持国教而缴纳的款项;此外,对国教教会的各项权力也作了一定程度的限制。 但是,圣公会在弗吉尼亚的国教统治地位仍岿然不动,改革派强烈要求的先停止向信徒征收的教区费(即向自己所在教区的牧师支付薪金等费用),也没有被废止掉。 在此情势之下,一项更加艰巨的工作开始了。这项工作,就是杰斐逊于1777年起草的《宗教自由法案》。 九 这一北美殖民地史上破天荒的宗教自由法案称得上石破天惊,有着不容置疑的气势:“全能的上帝给予人类心灵自由,而且他表明他的最高志愿是:使人保持思想上的自由,而不使其受到任何的箝制。任何以世俗的刑罚或压迫、或用民事法规剥夺其活动能力来加以限制,结果将只能使人们养成虚伪和卑鄙的恶习,背离我们宗教的神圣创立者的旨意。” 《宗教自由法案》的核心部分——反对宗教压迫、申明宗教自由的执行条款——既简明扼要,同时又具有普世性的价值,以至于流传至今两百多年仍有着现实的意义。那是法案起草人郑重其辞的正告:“任何人都不得被强迫去教堂做礼拜、或支付款项为任何教会提供经费;任何人都不得由于他的宗教见解或信仰,在人身或财产上受到强制、限制、侵扰、负担或其他损害。所有的人都可以自由表明信仰,并且据理坚持自己的宗教见解,不能因为他这样做而削减、扩大或影响他的公民权。” 原因是,“倘若我们允许政府将它的权力延伸到信仰的领域,容许它认定某些宗教的教义有坏的倾向,因而限制人们皈依或传布某一宗教,那将是一种十分危险的错误做法,这将会马上断送全部宗教自由。” 一言以蔽之,这一法案的核心观点是:彻底根除政府在宗教事务上的干预,肯定宗教信仰和礼拜的自由! 草拟好《宗教自由法案》后,杰斐逊向弗吉尼亚州议会提交了这一法案。其后,杰斐逊就开始遭到各种各样的攻讦、诋毁和谩骂。有人散步流言指摘他对上帝不敬虔,说他背叛了真理和基督教的教义,是个“卑鄙的、未开化的家伙”、离经叛道者、不信正教者、基督徒之敌、邪教徒;有人到处造谣说他是小偷、诈骗犯、铸造假钱者、伪造文书者,还说他是个无耻的霸占孤儿寡妇之徒;一些圣公会的牧师对这份“宗教自由法案”极其不满,指斥法案为“无神论法令”,而起草者本人则是个诱人步入歧途的煽惑人心者;就连他原先的许多朋友,也纷纷来信对他的言行主张进行责备,质问他为何堕落成了个“无神论者”,这更让素来重视友情的杰斐逊伤痛不已。 而法案遇到的最大阻力,无疑是来自坚持国教教会统治地位的保守派,或者用句不好听的称呼,顽固派。他们的观点是,放弃国教教会的教义和价值观,那是对于上帝的亵渎。圣公会的地位是在历史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不容置疑的合理性和统治地位。故此,他们反对宗教问题上的一切改变,至于理由呢,他们的解释显得理直气壮:“我们的信仰来自于全能而不变的上帝!” 这些保守派人士结成了一个反对宗教改革的联盟,其中以埃德蒙•彭德尔顿(56岁,法律学者)和尼古拉斯•刘易斯(43岁,军官及地方法官)二人为中坚人物。前者坚持宗教保守主义的立场,反对宗教领域的改变;后者则出于虔诚的宗教信仰,以及笃信圣公会的内心情感。不可否认,这俩人的学识、辩才及资历确实超群出众,并且在宗教界均享有相当的威望,还精于玩弄政治手腕,使得保守派一时间也出了些锋头,闹了些风潮。 在彭德尔顿和刘易斯的周围聚集了一众支持者,他们公然叫嚣,“圣公会必须永远作为这个共和国的官方教会。”有次杰斐逊在跟有人谈到彭德尔顿时,叹了一口气道,此人是他从政生涯中所遇到的“最危险的对手”。是以在议会的论战中,主张宗教改革的改革派和反对派的力量势均力敌,难分高下。因此,这场宗教改革的努力经历了漫长的、艰难的历程。也因此,杰斐逊起草的“宗教自由法案”就这么被无限期地搁置了下来。 但让杰斐逊感到欣慰的是,在这场艰阻重重的宗教改革道路上,麦迪逊始终与他并肩作战、齐心戮力,且一度发挥了他所无法起到的作用。 两年后,在1779年的上半年,杰斐逊当选为弗吉尼亚第二任州长,接替了前任州长帕特里克•亨利的职位,按照法律他再也无法参与州议会的工作了。这时,麦迪逊主动承担起了州议会中改革派领导者的角色,继续为宗教改革发声出力。 1779年年底,大陆军在北方的战场上捷报频传,弗吉尼亚民众的情绪高涨,在麦迪逊的争取之下,州议会再度将“宗教自由法案”提上议事日程。无奈此时颇有气势的保守派人士在议会里依旧对改革派暗斗明争、触斗蛮争,最后导致这一议案不了了之。 又过了5年,到了1784年,国会派遣杰斐逊作为外交使节驻往法国。临行前,杰斐逊就反对国教教会摊税的事务与麦迪逊作了一次长谈。翌年,即1785年春,麦迪逊写出了“反对宗教摊税的请愿书和抗议书”一文,随后向州议会提交。 麦迪逊的这份文书对杰斐逊“宗教自由法案”中蕴涵的价值观作了出色的阐扬,并且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对于真正的宗教及信仰生活来说,以强制摊派税金来维持其运作的做法,侵犯了民众的宗教信仰自由,同时也实在“亵渎了救赎世人灵魂的事业。” 然而,一如改革派预料的那样,这份凝聚了“宗教信仰自由”思想的请愿抗议书依然遭遇了阻挠,直至失败。 十 形势日趋在变。所幸的是,变革的浪潮不可阻挡地来临了。 光阴荏苒,转眼之间离上两次提交“宗教自由法案”,已经好几年过去了。时光来到1785年。 在这五、六年期间,北美大陆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艰苦卓绝的独立战争最终赢得胜利,一个崭新的联邦共和立宪制国家建立了。与此同时,昔日北美的贵族势力正逐渐地由盛而衰,而各种民主进步的力量正在稳步上升,社会上争取宗教自由的活动更是此起彼伏。在此情势下,麦迪逊乘机又将积压了多年的“宗教自由法案”重新提交议会,随后议会重又将之提上了议事日程。 这次,法案在州议会的审查程序过程中,遇到的阻力已大为减少,异议的声音也颇为微弱,支持的声音则坚定有力得多。形势比人强,昔日反对宗教改革的保守派在变革的时局面前纷纷转念,就连最顽固的保守派人士也只是象征性地挑了几处毛病,然后不得不对之点头附和了。 最终,法案仅一处略作改动,在1786年年初,弗吉尼亚弗州议会终于通过了《宗教自由法案》,并将之编入正式的州法典之中! 法案包括三大部分:序言、执行条款和总结。与一般法律中序言只占全文较少篇幅不同的是,这部法案的序言部分长达600余字,占了整部法案篇幅的逾二分之一。序言部分庄严宣告:人类的思想活动神圣不可侵犯,其涵盖领域不仅包括宗教信仰部分,而且延伸至人类一切的心智活动,政府和国家等世俗权力须臾不可加以限制! 在序言的结尾部分,有这样一段关于“真理与谬误”关系的论述,这是一段高屋建瓴、义正词严的宣告:“最后,真理是伟大的,如果对它不加干涉的话,他终将会占上风;真理是一位称职的反对谬误的斗士,足以战胜谬误,并且不怕去斗争,除非人为的干涉解除了真理的天然武装——言论和辩论自由。如果允许人们自由地批驳谬误,谬误也就不再具有什么危险了。” 在执行条款部分,法案规定了民众不得被强迫去参加或支持任何教会,每个人都有权自由地坚持自己的宗教信仰,而不能因此损及其公民权。 法案的最后一部分,即总结部分尤令人瞩目。众所周知的是,作为公民自由和人权坚定的捍卫者,欧洲启蒙思想卓荦的继承者,杰斐逊向来服膺“受治理者之同意”的政治哲学思想,因此他向来主张,“地球永远属于生活于其上的世代人类,没有任何社会可制订永久性的宪法或法律。个人不能因过去世代的作为,而受到包含债务与法规在内的道德束缚。”然而,在阐述“宗教自由法案”的原则时,他却一反既往,认为不应对该法案设定届满时效的年限。看得出来,他将“保护人的思想”看得无比的重要,以至于希望这项法案的效力无远弗届了。为此,他在法案的末尾正告后世和今后的立法者: “我们完全有理由声明,并且就此宣布:本法律所维护的权利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权利,如果今后通过任何法律,来废除这部法案法或限制其适用的范围,那样的法律将是对人类自然权利的侵犯。” 要而言之,这部“宗教自由法案”保证了教会和国家的分离,进而保障了公民的信仰自由,乃至于,思想自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18世纪下半叶风云潮荡的革命时代,这部篇幅并不算很长的“弗吉尼亚宗教自由法案”的通过,算得上是一件划时代的事件。它不仅是一部宗教自由的法律,也是一篇思想自由的宣言。 十一 就在“宗教自由法案”历经艰难曲折最终在州议会获得通过之时,法案的起草人却远在异国他乡,在遥远的大西洋彼岸以外交使节的身份驻节法国巴黎,无法亲眼见证这历史性的时刻。 当杰斐逊在巴黎获悉法案通过的消息时,激动得禁不住热泪盈眶,此刻他真是满怀的遂心快意,满腔的称心热忱,所有的辛劳努力在那一瞬间全都化为心愿告成的喜悦和欣慰。他兴奋得一连好几天心情都难以平静,在寓所里一遍遍地重读法案的条文,脸上露出会心的微笑。每当他重读法案的时候,顿觉窗外的微风格外和煦,阳光分外明媚。这时他总会遥望着祖国的方向,不由在心中默默祷告,虔诚地祈求上帝保佑美国。 接下来,他在巴黎为法案的出版事宜忙个不停。法案付梓后,他又将法案分送给各国驻巴黎的外交使节,以期法案能得到广泛的传播。令他同样感到喜悦和欣慰的是,通过出版和口耳相传,法案在欧洲各地广泛地传播开来,从宫廷到各国政府,从民间到社交场所,人们纷纷谈论美国弗吉尼亚州新出台的这部宗教自由法案,对这一法案给以高度的评价和热烈的欢呼。 目睹此情此景,杰斐逊不由提起笔来给麦迪逊写信,向他的好友兼战友通报法案在欧洲获得的反响,并抒发内心欣喜的感受:“法案已经被翻译成法文和意大利文,并且送到欧洲的各国宫廷和大部分国家的法院,法案还被收入新版的《百科全书》,而且法案也出现在有关美国的许多出版物中。” 在信的结尾,杰斐逊满怀豪情地尽情吐露心声:“多少个世纪以来,人类的思想活动一直从属于国王、教士和贵族,如今终于看到理性的旗帜得以竖立起来,真是令人深感欣慰;我们有幸制订第一部法律,并勇于宣告人类在形成自己见解的过程中以理性为依据。” 是啊,在《新约圣经》的开篇第一卷《马太福音》当中,当面对法利赛人的门徒伙同希律党人的诡诈试探时,耶稣的回答一点儿也不含糊:“该撒的物当归给该撒,神的物当归给神。”然而长期以来,地上的掌权者与天国的上帝之间一直难以“和平共处”,地上的掌权者恣意僭越上帝的权柄。在已经过去的中世纪黑暗时代,神权政治的阴霾笼罩在欧洲的上空竟长达千余年之久! 如今18世纪80年代北美宗教自由法案的出炉,就像是黎明破晓前一道希望的曙光,又如悠扬的金石丝竹之声,它清晰地替两者之间划出一条界线:世俗的国家的政权,不可逾越属灵的上帝的国度,而应让人的思想和信仰自由重归上帝! 五年后,即1791年12月,在政教分离已成社会共识的背景下,旨在保障公民人权和限制政府权力的《宪法修正案》(又称《权利法案》),在美国国会经审议后获得通过。而弗吉尼亚宗教自由法案,正是著名的“宪法第一修正案”的重要灵感来源。在第一修正案中,有这样的明文规定:“国会不得制定关于下列事项的法律:建立国教或禁止信教自由;剥夺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或剥夺人民和平集会和向政府请愿伸冤的权利。” 这宪法第一修正案的“第一”,即表明了它在公民人权序列中居于首要的地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两百多年来,宪法第一修正案对美国影响巨大,它几乎成为美国公民和媒体的言论自由、信仰自由的“护身符”,须臾不可离身,以至于一直以来许多美国人将之视为“美国生活方式”的主要内容。 简而言之,宗教信仰自由与言论自由一道,成为美国的立国基石。
最后发表: 此时此刻@ 2016-11-24 21:31 1608 0 2016-11-24
此时此刻 人生为做大事来——杰斐逊一生中的三个片段 (上) attach_img
人生为做大事来——杰斐逊一生中的三个片段 (上)文:楚寒 我已在上帝的圣坛前庄严宣誓,无论采取何种形式禁锢人类心灵的专制暴政,我都将永远反对,并与之斗争到底。 ——托马斯•杰斐逊(1743年4月13日-1826年7月4日) 只要世界依然尊重美德、智慧和奋斗精神,他的品格就像是一座丰碑,向人们昭示着自由和人权战胜了暴政和贵族统治,自由的人们将会团结在丰碑之下,欢庆胜利。作为个人自由和人类尊严的一个主要使徒,杰斐逊长期以来不仅仅属于他的本国的同胞,而且也属于全人类。 ——节选自杜马•马隆著《托马斯•杰斐逊和他的时代》一 在群英荟萃的美国独立革命领袖和开国元勋当中,若以才学和智慧而论,无疑要数托马斯•杰斐逊独占鳌头,无人能够望其项背。我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过,如果说华盛顿是在马背上打赢了一场独立战争,那么杰斐逊则是在头脑中思考了一场美国革命。 说杰斐逊是个希世之才,恐怕也不算过分。这个美国佬涉足钻研的领域之多、之杂,列举出来足以让人瞠目咋舌:除了为人熟知的政治事业以外,他同时也是农业学、园艺学、建筑学、地理学、气象学、词源学、考古学、数学、密码学、测量学和古生物学等学科的专家;在语言方面,除了自己的母语英语之外,他还精通法、意、西、荷、拉丁等五种语言,以及当时少有人懂的古希腊文;此外,他还身兼律师、政论家、博物学家、语言学家与美国哲学学会会长等多个身份;甚至在不少的公众场合,这个博学多才的家伙还是一个颇受欢迎的小提琴手。 这样一位堪称通才、杂家的合众国缔造者,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型建国之父,着实让一代代美国人自豪不已。在许多美国人的心目中,杰斐逊是历届总统当中天资最高、最多才多艺的一个。有一个故事可以佐证这一点:1962年,肯尼迪总统在一场白宫宴请整个西半球诺贝尔奖得主的晚宴上,对着满堂菁英致辞时,他言笑晏晏地说了这么一番话: “我觉得今晚的白宫聚集了最多的天才,以及人类知识最卓越的集合体。或许唯一的例外,是当年杰斐逊总统独自在这里用餐的时候。”他的话引来了全场一阵会心、温馨的笑声。 杰斐逊身上这种学者、学问家的气质,以及他对于学术和知识永无止境的兴趣,使得他十分看不惯官场上的繁文缛节、做张做势,更是厌恶政治舞台上的明争暗斗、尔虞我诈。也因此,他很不情愿置身于复杂的官场和污浊的政治圈内,即使日后投身政治,也是出于责任感不得已而为之,而不是志趣使然。 举个例子来说吧。有一次,杰斐逊在给好友唐纳德的一封信中吐露心声:“我宁愿幽居在一个很朴素的农舍里。每日粗茶淡饭,和我的书籍、我的家人以及少数老朋友一起生活,也不愿占据任何的显赫要职。” 对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我在读杰斐逊自传的时候,就常常会为他的行为举止不觉莞尔,这个在77岁高龄写自传的老头从脾性上来说,更接近于一个单纯的“学问中人”,而不太像一个圆熟的“政治中人”。 然而事与愿违。出于种种原因,时代风云一次又一次地将他卷入了政治漩涡里头。我们都知道,杰斐逊的大半生在纷乱喧嚣、争权夺利的政界中度过,称得上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华盛顿圈中人”。从26岁那年担任弗吉尼亚州的下议院议员开始,在长达整整40年的从政生涯中,他担任过阿尔伯马尔县保安官、县皇家民兵总指挥、县安全委员会委员、弗吉尼亚州议员、第二届大陆会议代表、独立宣言起草委员会主席、大陆会议驻法特派员、国会法律修订委员会委员、弗州第二任州长、联邦国会议员、驻法公使;最后一直做到了美国第一任国务卿、第二任副总统和两届的第三任总统;他指挥过阿尔伯马县的皇家民兵、骑兵和步兵部队;创建过民主共和党(美国民主党前身),并一度俨然是在野党领袖。放在英雄辈出的美国总统群像中打量,像他这样公职履历如此完整的政治人物,怕也是难得一见的。 这位对政治抱着“不感兴趣的兴趣”心态、位居权力之巅多次流露归隐之意的政治人物,却因为其政治生涯的贡献赢得了美国社会广泛的尊敬。两百多年来,杰斐逊被普遍认为是美国的开国元勋当中贡献最为卓著者及最具影响力者之一。在美国中西部的南达科他州,那里有一个很有名的“总统山国家公园”,园中专为杰斐逊雕刻的巨像高达60英尺,与另外三位总统——华盛顿、老罗斯福和林肯的头像——并列雕刻在拉许莫尔山的山巅上。而在首都华盛顿寸土尺金的繁华地段,更是专门辟出了一块面积不小的土地建了座“杰斐逊纪念堂”,以供世人永久的瞻仰。翻阅名目繁多的杰斐逊传记,在最具权威性的著作《托马斯•杰斐逊和他的时代》中,传记作家杜马•马隆充满敬意地写道:“华盛顿是独立共和国的主要象征,林肯是维护联邦统一的主要象征,但是杰斐逊在他的丰富而多彩的成就方面迈越了这两个人。在富兰克林和华盛顿逝世后,没有一个美国人在国际声誉方面堪与杰斐逊相伯仲。”另一位杰斐逊研究专家、历史学者梅利尔•彼得森在其《杰斐逊和新国家》一书中,对杰斐逊同样也作出了高度评价:“没有任何其他奠基人对于这个新世界的生活和希望所发生的影响,比托马斯•杰斐逊更持久、更大。在反对帝国的叛乱中作为殖民地的领袖而出了名,他体现了这个国家对于自由和开明的渴望。” 拉许莫尔山国家纪念公园总统雕像山,由左至右依次为华盛顿、杰斐逊、罗斯福及林肯的雕像,代表了美国建国以来130年的历史。 杰斐逊纪念堂杰斐逊获得美国社会、学术界如此仰之弥高的尊崇和礼遇,固然是实至名归。但很久以来我一向认为,这个人的流芳于后世,更多的应该不是靠他的学识广博、学养渊深,也不是因为他的位高权重、资历骄人,而是因为他的民主思想、自由理念。他对暴政、君主专制、贵族特权矢志不渝的反对和警惕,他对自由、民主、人权孜孜不已的追求和探索,他对民主政体、民众自由、基本人权的精心设计和竭诚捍卫,业已成为美国历史上一道最瑰丽的风景,也书写了他漫长人生中最光辉的篇章。 正如他为自己亲笔预拟的、嘱咐“一个字也不要多”的墓志铭里,列举了自己一生最感欣慰的三项业绩——均为在争取自由、民主方面取得的成就。在位于其故居蒙蒂塞洛的这块巍然矗立、通体洁白、无花纹的石灰石方尖碑上,镌刻着这样几行朴实无华的文字: “这里埋葬的是托马斯•杰斐逊,美国独立宣言起草人、弗吉尼亚宗教自由法案的作者、和弗吉尼亚大学的创建人。” 托马斯 . 杰斐逊墓碑文 以简要的三个短语,作为对自己一生事业的概括,却绝口不提自己当过8年美国总统这回事。显然,在杰斐逊心里面,上述这三件事比美国总统的工作更有价值和意义,也更有份量得多。从这个人为自己所撰写的墓志铭上,尽显一代政治伟人——哦不,我更愿称其为思想巨擘——的热诚,一派赤子风范,不由人不为之敬服。 我一直觉得,怎样书写自己的墓志铭,体现了一个人的生命深度和人格高度。杰斐逊所写的墓志铭,没有让我失望。 这三件大事,深值人类铭记。二 第一、二届大陆会议的陆续召开,这是北美革命从各个殖民地各自为政、到走向联合斗争的必然结果,也是北美独立运动的喜人成果。 从1774年9月到1776年上半年,在将近两年的时间里,与烽火四起的独立战争同时进行的,是大陆会议会场内激进派与保守派的唇枪舌剑、激烈辩论、哓哓不休。最终,主张独立的激进派占了上风。时至1776年6月初,来自弗吉尼亚的代表依照本州指示提出了一项议案,并获会议采纳:“这些联合一致的殖民地应当获得自由,从此是自由和独立的国家。”但大陆会议需要起草一个正式宣言,以向全世界宣告一个新兴独立国家的诞生,并详细说明北美洲英属殖民地理应脱离大英帝国而独立的理由。 这一历史重任落到了杰斐逊的肩上。 这一天——1775年的6月21日——第二届大陆会议开幕后一个多月的一天,一个来自南部的弗吉尼亚殖民地、长着一头金栗色头发的瘦瘦高高的青年男子,出现在大陆会议的会场上。他,就是本届大陆会议最年轻的代表,时年32岁的弗吉尼亚州议员杰斐逊。 杰斐逊何以成为代表?因为会议开幕后不久,身兼大陆会议主席和弗吉尼亚州下院议长的佩顿•伦道夫先生,被弗吉尼亚总督召回本州要他主持州议会,于是,由7名成员组成的弗吉尼亚代表团出现了一个空缺。顺理成章地,身为州下议院议员的杰斐逊,被州议会推选为本州代表,接替了伦道夫的代表职务。就这样,资浅州议员杰斐逊以“替补队员”的身份,首次亮相北美殖民地最大的政治舞台——大陆会议。 十天前,在他被推举为大陆会议代表的次日,一大早他就向家人告别,备车,启程,马不停蹄地北上奔赴大陆会议的召集地——宾夕法尼亚州的费城,加入到一场划时代的、击如震霆的斗争中去。他自己也没有预料得到,这一趟行程将会使自己的名字烙印在一个新国家的出生证上,并且,他还是这个新生国度的助产士。 这是一趟远门。他乘坐在一辆四轮马车上,一路上颠簸地走啊走,这一路足足走了十个昼夜。这是他平生第二次离开弗州前往费城,而上一次因私事来到费城已是九年前的事了。眼下已进入初夏时节,天气有点溽热,闷热的空气中漂浮着一股带咸腥味的海风气息,又好似笼罩着一层如烟轻扬的霾雾,犹如他时刻关注的晦暗不明的时局。 一路上他风尘仆仆的脸上,交替出现沉思和凝重的表情,脑海中不断想起九年前去往费城的情景,想到这九年来经历的风风雨雨,想到两个多月前在圣约翰教堂聆听的那场激动人心的演讲——帕特里克•亨利先生的“不自由,毋宁死”,想到一个多月前莱克星顿传出的那一声枪响,想到几天前大陆会议刚组建了一支由乔治•华盛顿担任总司令的大陆军,想到近年来北美大陆抗英运动的风起云涌,想到自己即将赴任之后的种种公务活动。一种山雨欲来的预感攫取了他的心,每每想到这一切,他的心情就像潮水一样浩浩然汹涌澎湃,久久难以平静。 出席这届大陆会议的代表,除了杰斐逊以外共有65人,代表着北美洲大西洋沿岸的13个英属殖民地。这些代表都是些才识过人、年富力强、精力充沛的人,无疑均是从各个殖民地遴选出来的社会精英。他们当中有些人因参与北美独立运动早已闻名遐迩,其中有不少人是声名赫奕的活动家、革命领袖。在此之前,代表中的一些名字也为杰斐逊有所耳闻并且仰慕,但一直苦无机会得以谋面,比如塞缪尔•亚当斯、本杰明•富兰克林、约翰•亚当斯等人。 这些代表们同样对杰斐逊怀有浓厚的兴趣。他们也都想看看,这个在一年前因出版《英属美利坚权利概观》一书而声名鹊起、誉满北美的青年才俊,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是故当年轻的新代表杰斐逊一出现在会议会场,立刻引来了众人好奇的、欣赏的目光。说实在的,杰斐逊给人留下的印象还不错,别人对他的评价相当正面,“他看上去精明而又朝气,是个优秀的人才”、“他虽是大陆会议中一位沉默寡言的代表,但不论在各委员会或是在与人交谈中,都是那样敏捷、坦率、明朗而果断。” 赴任代表没几天,杰斐逊就被指派了两项重要使命:其一,执笔完成《关于拿起武器的原因和必要性的宣言》;其二,在“对英国诺斯勋爵的和解建议的答复书”的写作班子里,担任总起草人。 在参加大陆会议的头六周,杰斐逊就在起草会议通过的这两份较为激进的文件当中起了中流砥柱、至关紧要的作用。这两份独立战争期间的重要文件,在各殖民地的报纸上广为刊载,使得他的写作才能、论战能力,他的文字的切中时弊、动中窾要,以及他对于北美事业的远见卓识、满腔热忱,为会场内外交口称誉。 就这样,杰斐逊以迅雷之势站到了北美革命者的前列,成为大陆会议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 三 时序推移间,不觉来到了1776年——美国独立革命史上的一个重要年份。 这一年,独立的观念在美洲大地上迅速传播,北美殖民地的抗英情绪日益高涨,各地的抗英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人民要求独立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在此期间,来自英国居于费城的杂志编辑托马斯•潘恩出版了《常识》一书,对这股风潮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旷阔的北美大陆引发了巨大反响。——北美大陆正处于地火奔突的状态,或者说,已处于巨变的前夜。 到了5月,各州的大陆会议代表纷纷依照本州指示,在会场上接连提出要求独立的主张。首先是北卡罗来纳州的代表,接下来是弗吉尼亚、马萨诸塞等州的代表。 开会,休会,复会,再休会。每当大陆会议休会期间,杰斐逊就会归心似箭地返回家乡,回到他魂牵梦萦的蒙蒂塞洛去,那里有他日夜思念和牵挂的亲人,他那体弱憔悴的妻子玛霞,几个尚且年幼的孩子,他那年老体弱的母亲,亲密贴心的几个姐妹,还有蒙蒂塞洛那山清水秀、美不胜收的景致。 这一年多来他数度返乡,待到他再次回到大陆会议会场的时候,正是五月不热疑清秋的时节——1776年5月14日。 这一次来费城,为了工作便利,杰斐逊将自己的住所从旧居迁至离大陆会议会场较近的地方,一处位于费城第七大街与第八大街之间叫做“市场大街”的一幢公寓,房东是个有着德国血统的费城居民。他租借了公寓二楼的两个房间,其中一间作为书房兼会客室,另一间用作卧室。在这里,大陆会议的一些代表曾来此一起讨论问题、研究议案;也是在这里,杰斐逊写出了他任职代表期间最为重要、北美独立革命的历史性文献。 几乎是在杰斐逊来到费城的同时,弗吉尼亚代表团依照本州议会的决议,推举颇具演说才能的理查德•亨利•李代表弗州,向大陆会议提交了一份关于成立“全美13州联盟政府”的初步议案——“李议案”。之后于6月7日,理查德•亨利•李再次提交关于独立的决议案,也即,提议大陆会议尽快宣布:“这些联合殖民地理所当然地是自由而独立的国家,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应该完全取消。” “李议案”引发了与会代表尖锐对立而又持续热烈的讨论,支持的州有之,反对的州有之,犹豫的州有之。也有一些州的代表认为,照目前形势来分析,北美殖民地再度投入大英帝国的怀抱是不可能的事情,可是就独立的时机而言,现在似乎还不太成熟。 对这一议案的争论一连持续了好几天,依然未有定论。在此情势之下,到了6月10日,大陆会议决定将辩论推迟一段时间,以便那些仍犹豫不决的代表有时间与他们的本州议会商议。与此同时,大陆会议又决定,为了避免丧失时机,先成立一个专门的委员会,在“李议案”的基础上拟订一份宣言,提前准备好一篇关于独立的宣言。原因呢?因为会议的讨论结果是:尽管对独立的议案仍存在着不同意见,但北美殖民地走向独立将是不可避免的,并且就各方面情况来看,现在正是合适的时机。 会议经过选举,成立了一个起草关于独立的宣言文件的“五人起草委员会”。他们是:托马斯•杰斐逊(弗吉尼亚州)、约翰•亚当斯(马萨诸塞州)、本杰明•富兰克林(宾夕法尼亚州)、罗杰•谢尔曼(康涅狄格州)和罗伯特•李维顿(纽约州)。 那么,该由谁来草拟这份宣言的初稿呢?已届70岁高龄的富兰克林尽管德高望尊,学识渊博,可是年事已高,加上罹患中风病,不时需要卧床休息,实在难以胜任这一差事;至于谢尔曼、李维顿二人,均是大陆会议上十分活跃和广受尊敬的活动家,虽然他俩均有法学背景,但俩人的文字写作功底不太深,自认无法担负起这一艰巨而又具有历史性意义的起草任务。因此,他俩竭力劝说杰斐逊和亚当斯承担起此项重任; 这时,素来谦逊的杰斐逊找到年长他7岁、大陆会议会场上最为活跃的人物亚当斯,当面敦请亚当斯一肩儿挑起这一重任。没想到40岁的马萨诸塞州代表亚当斯,这位众人眼中“大陆会议的灵魂人物”却连连摆手加以拒绝了:“我不干,这件事应该你来做。”亚当斯口气决绝地回道。 杰斐逊不解地追问:“为什么偏偏应该由我来做呢?”这时,体型矮胖、脸圆眉浓、有着“圆胖先生”之雅号的亚当斯,慢条斯理而又语气笃定地解释道:“原因嘛,多着呢。第一条,你是弗吉尼亚人,这种事应该由弗吉尼亚人挑头,你们弗吉尼亚一向有反抗强权的传统;第二条,你知道的,我老是得罪人,人缘不好,要是社会上知道是我写的,各方面肯定会对我群起而攻之;第三条呢,我读过你的文章,你的文笔要比我高出十倍。”这下杰斐逊没话说啦,接下了这一艰巨而又光荣的任务。 接下来,从6月11日到6月27日,这半个多月的日子里,杰斐逊几乎是足不出户地将自己关在公寓房间里,专心致志于宣言的起草工作,整日以面伏案,执笔不辍。 四 这年六月中下旬的费城已经很热了,整个城区仿若一个大蒸笼似的热气腾腾而又使人觉着憋气,白天总是阳光灼耀、炎炎如焚的,夜晚虽稍稍降温却也总有一阵阵扑来的热浪。夏日的费城常有飙举电至的雷雨,隆隆的雷声和滂沱的大雨猛烈地震撼着大地,整个城区处于一片砰砰訇訇的咆哮之中。 杰弗逊从外面买来了一枝新的鹅毛笔、一摞稿纸、一瓶墨水,除此之外他还买了一张新地图和几瓶酒。在这个比往年提前到来的闷热的暑期,他几乎忘掉了周遭的一切,每天只想着手头的文字工作,只顾着埋首于自己亲手设计的折叠书桌面前,好像永不知疲倦似的。 每天,杰斐逊挥汗如雨地不停在稿纸上写字,时而运笔如飞,时而搁笔沉思,再不就是查阅资料,又或摘抄资料,有时也会在房间里来回踱步,陷入苦思。这些日子里,公寓里的其他住户都感到热得受不了,可是杰斐逊却甘之如荠,有时连经常在耳畔嗡嗡营营的蚊子的声音都浑然不觉。夜幕降临后,案头台灯一圈昏黄的光晕笼罩着这位握笔的写字者:一个削瘦的双眸炯炯的男子,有着蓬乱的长发和一张呈露苍白的脸庞。  托马斯·杰斐逊起草《独立宣言》 在这段伏案撰述的日子里,杰斐逊有时会感到一股万丈的豪情填塞胸间,有时又会有一股安捺不住的怒气涌上心头,每当此刻他就感到思如涌泉,笔翰如流,成群的句子词汇一股脑儿挤入、蹿动在他的脑海里,使他几乎喘不过气来。每当遇到这种文思充沛的时候,他就想着尽快写,拼命写,以使手中的笔跟得上自己奔腾的思绪。于是,稿纸上的许多字迹就像是一只只的蝌蚪在纸上游来游去,一行行,一排排,往左斜的,往右倾的,端的是笔走龙蛇,龙飞凤舞,有的字过了一会儿连他自己也辨认不出来了。“我有多少话要说啊!”他内心时常有个清晰的声音在呼喊。 有时候他一连工作了好几天,感到好疲累,困乏得只想一头倒在床上好好睡上一觉,但他晓得,现在还不是休息的时间,他必须工作!工作!于是他继续进行着手边的工作,过了许久,鹅毛笔陡然向纸上一滑,刹那间脱手而出,他感到双眼都困倦得睁不开了,他叹了一口气,挪开稿纸,把头趴在书桌上。“我就打个盹吧,就小睡一会儿!”他喃喃自语。 这是一段昼日昼夜、焚膏继晷的日子:紧张、宁静、充实,但同时,这段日子对于杰斐逊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一场不无痛苦的煎熬。他十分清楚手上正在进行着的这篇文字的份量,因此不敢有片刻的懈怠,更不敢有丝毫的投机取巧。他也算是个文章老手了,在这之前就有多篇的佳作接连问世,却从不知写文章是如此的艰难。 多少个白天,多少个夜晚,多少个晴天和雨天,他端坐在书桌前苦苦思索,逐字逐句地仔细斟酌,反复推敲,每一字每一句都格外慎重,然后就是一遍遍的审阅,一遍遍的修改,一遍遍的誊写。等到一个段落定稿了,他的内心就充溢着一团莫大的欣喜,还有无限的满足感,这时他才蓦然发现,自己早已汗流浃背了,稿纸上也浸濡了一片淡墨依稀的汗渍。 一个风清月朗的夜晚,终于杀青了。微风从打开的窗户吹了进来,杰斐逊感到一阵神清气爽,他放下鹅毛笔,下意识地挺直了脊背,然后如释重负地长吁了一口气,感到浑身一阵说不出的轻松。他将摊放在桌上的一叠稿纸收拢起来,又再从头到尾将全文通读了一遍,最后缓慢地、郑重地、神情肃穆地,在首页的眉端处写下一行标题——独立宣言。 美利坚合众国最重要的立国文书,日后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文件之一”,就此问世了。 独立宣言文本分为五个章节:序文、前言、控诉、谴责和总结。每一章节每一句话都沸涌着炽热的火焰。  《独立宣言》手稿 五 今天,第二届大陆会议的全体出席代表共同签署的独立宣言的原件,已被永久收藏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的美国国家档案馆大楼,每天都要迎接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去年秋天我在华盛顿参观了美国国家档案馆大楼,当我怀着激动的心情端详着摆放在氮气金属罩里头、已经发黄的独立宣言纸张草本,首先想到的,便是两百多年前那个酷热的夏天杰斐逊深思苦索的目光,和书房里那副孤单的奋笔疾书的身影。 在那个酷热的夏天,那双深思苦索的目光想到的,并不仅仅是像大陆会议决议的那样,只是发表一篇声明,告诉大英帝国,北美殖民地要独立了,在宣言里说明一下北美要独立的原因而已。杰斐逊心头盘算的北美独立,是放眼整个人类社会追求基本自由的首次尝试,也是地球上的一个民族以人权理论建国的首次尝试。 对于发布独立宣言的原因,杰斐逊将之作为宣言的开头,也即序文。在这篇序文中,他开宗明义地直抒己见: “在有关人类事务的发展过程中,当一个民族必须解除其和另一个民族之间的政治联系,并在世界各国之间依照自然法则和上帝的意旨,接受独立和平等的地位时,出于人类舆论的尊重,必须把他们不得不独立的原因予以宣布。” 北美大陆攻苦茹酸的移民历史,北美殖民地波澜壮阔的独立战争,北美人民争取自由的决心和勇气,在起草宣言时无时无刻不在激荡着杰斐逊的心思意念。启蒙时代的哲学,共和主义的思想,天赋人权的理论,政治平等的学说,自然法则,民族自决,主权在民,自然神论等等的此类观点,在那个酷暑如醍醐灌顶般启迪着杰斐逊的思维。因为此,他意识到这份宣言是要向世界也要向未来宣告:北美的独立不是阶级对抗,也不是民族解放,而是北美人民追求一种超越民族或国家的价值——天赋人权。 故而紧接着序文的,是前言,也就是日后被誉为“英语文字中最著名的一段话”:“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的正当权力,是经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的。 当任何形式的政府对这些目标具破坏作用时,人民便有权力改变或废除它,以建立一个新的政府;其赖以奠基的原则,其组织权力的方式,务使人民认为唯有这样才最可能获得他们的安全和幸福。” 这几段话是要明白了当地告诉世界:国家的权力来源于人民,人民才是最高主权者。原因是,人人生来即平等,人类拥有的权利是天赋的,并且神圣不可剥夺! 端的是义正辞约,浩气凛然。读到这几段话,让我这样一个生于中国长于中国的人感到既醍醐灌顶、热血沸腾,又仰屋兴叹、喟然长叹。 由这几段话推导出的结论是,既然大英帝国在北美的统治是背信弃义的暴政,就违背了人民建立政府的目的,北美人民就有权予以改变它,以建立能保障自身天赋人权的政府。今天,我们以各殖民地善良人民的名义,郑重宣布:取消对英国王室效忠的义务,断绝与大不列颠国家之间的一切政治关系,北美殖民地从此是自由和独立的国家! 随后,杰斐逊将完稿后的独立宣言手稿,呈交给了独立宣言五人起草委员会。手稿在其余四人手中进行传阅、讨论。读到这份格高意远、汪洋恣肆的宣言手稿,大家交口称赞,称赏不已,每个人都感到一股热流涌上了心头。五人当中最年长的富兰克林热情地拍着杰斐逊的肩膀,连声说道:“太好了,实在太好了!这是我生平读到的最好文章,可以说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诗,我看了浑身都热血沸腾。”亚当斯的喜悦之情也是溢于言表,不住地与杰斐逊握手,“我说的没错吧,这不,还是你完成的出色嘛。” 接下来,其余四人抓紧时间对文稿进行修改。他们均十分赞同文稿中所论述的思想精髓,对文稿的理性、严谨、简洁、以及字里行间所洋溢的激情更是赞誉有加。大家都认为文稿已接近完美,所以无须进行大幅度的修改,只是一些细枝末节的地方需要稍做些改动。在起草小组其他成员共同修改了几十处之后,杰斐逊据此重新誊写了一份修订版。 6月28日,杰斐逊倾注了半个月心血而成的宣告独立的纲领性文件,呈交上了大陆会议,随后摆放在了大陆会议每位与会代表的面前。一连数日,传阅,陈述,讨论,争吵,磋商谈判,激烈辩论。时至7月2日,代表们静静地鱼贯而入会议大厅,对宣言文稿进行最后的投票表决。结果是,在北美洲的13个英属殖民地中,有12个州的代表团投票赞成独立决议,唯有尚未获本州授权的纽约州弃权(7天后,获得授权的纽约代表团投票同意独立),会议通过了独立议案。 然而令杰斐逊感到痛苦的是,会议对他的原稿进行了幅度不小的修改,比如删掉了被认为有损英王尊严的一些颇为激进的语句。尤令他心痛的是,宣言原稿中那些激烈抨击北美奴隶制的精彩段落,以及涉及废除奴隶制度的篇章,在南部一些州的激烈反对之下,也被删掉了。 7月4日——一个将要载入史册、日后被定为独立日的光荣日子——大陆会议正式通过了《独立宣言》,并由大陆会议主席约翰•汉考克签字正式生效。5天后,大陆军总司令华盛顿在纽约的驻军军营里宣读了宣言全文,官兵们全都激动不已。当晚,一队大陆军士兵和一群纽约市民涌向驻军要塞前面的广场,将矗立在那里的一尊英王乔治三世的铅制雕像掀翻在地,然后送到冶炼厂去熔化,铸造成了四万余发子弹。 1776年7月4日,北美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正式宣布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7月4日后来被确定为美国独立日。 数日之内,自由的钟声在美洲大地上一遍遍敲响,北美人民的欢呼声响遏行云,辽阔的新大陆被唤醒,大西洋汹涌的海水被激荡,独立宣言的庄严宣告如薰风般传遍北美传遍全球: “北美洲各殖民地取消一切对英国王室效忠的义务,它们和大不列颠国家之间的一切政治关系从此全部断绝,而且必须断绝,从此是,并且按其权利也必须是,自由和独立的国家!” 北美大陆的旧时代就此结束,人类历史一个新纪元的序幕就此拉开。而此刻独立宣言的起草人,已将目光投向了下一段人生。
最后发表: 此时此刻@ 2016-11-22 20:59 1888 0 2016-11-22
此时此刻 虚构的世界是怎样产生的,是否会终结?——从《人类简史》到《未来简史》 attach_img
虚构的世界是怎样产生的,是否会终结?——从《人类简史》到《未来简史》 文:百亩林 促使我动笔写这篇文章的,是前一阵看到一个预告,《人类简史》作者、以色列新锐历史学家赫拉利即将要出新书:《未来简史》,卫报有篇书评《算法胜利,自由意志将终结》,这个把我大大地触动了。 说到《人类简史》,很多人熟悉。看过不少书评,每个人都从中读到自己能读到的,或想要读到的。刚翻开阅读时,平淡无奇,只当它是一本普通的人类学著作,读到第五章的时候,心里突然咯噔一下,像被猛烈地撞击了:嗯,这真是一本好书。阅读真正能带给一个人冲击感的时候并不会太多,记得我读《狂热分子》,看到霍弗对群众运动本质的深彻透视,或是戴蒙德在《第三种黑猩猩》中,将人类身上恒古的生物属性理性揭开……,这种感觉似曾有过。 人类生活在想象中:虚构产生一切社会秩序 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到底说了些什么?我们先来看他的一个提问。他说,《汉谟拉比法典》认为人生来就是有阶层的,它将人分为上等人、平民和奴隶;而在汉谟拉比去世3500年以后,美国《独立宣言》宣布,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同时不管是《汉谟拉比法典》还是美国《独立宣言》,都假以神的意志,声称自己说的是普遍且永恒的公平正义原则。那么问题来了,人生来到底是平等还是不平等? 赫拉利的答案是,他们都错了。不管是汉谟拉比还是美国的开国元勋,心中都有个想象的现实,想象着这个世界有着放诸四海皆准、永恒不变的正义原则,例如平等或阶级,但这种不变的原则其实只存在于智人丰富的想象力里,只存在于他们创造并告诉彼此的虚构故事中。这些原则,从来就没有客观的正确性。他说,为什么人类是这个星球上唯一可以进行大规模有效合作的物种?因为想象。人类的想象就是人类合作的关键,因为人类可以想象出一些故事,然后进行传播,只要所有的人都是相信同样一个故事,所有的人就会遵守同样的法律法规规则。除了生活在客观现实,还能通过想象产生一个虚构的现实,这就是智人成功的本质原因,而动物则不能。 读到这里,我们真的会如赫拉利所言,如鲠在喉。我们说《汉谟拉比法典》是虚构故事,并不会觉得难以接受,但说到天赋人权也只是虚构的故事,听来就有些刺耳。如果大家都发现人权不过是种想象,岂不是社会就要崩溃了吗?这,正是赫拉利所要说的“由想象所建构的秩序”。我们相信某种秩序,并非因为它是客观的现实,而是因为相信它可以让人提升合作效率、打造更美好的社会。集体、民族,国家、上帝、货币、金钱、公司等等,在这么多世纪以来,这些都是虚拟的现实,并变得越来越强大。经过几千年,不同地方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强了。正是因为这种联系,在21世纪的今天,不管是经济,政治还是自然,整个人类都联系在了一起,成为了一个共同体。 如果并没有天赋人权这种事,那么人类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呢?赫拉利认为,美国人的平等观念来自基督教,基督教认为每个人的灵魂都是由上帝创造,而所有灵魂在上帝面前一律平等。但是,如果我们不相信基督教那一套关于上帝、创造和灵魂的神话故事,那所谓人人平等究竟是什么意思?演化的基础是差异,而不是平等。每个人身上带的基因码都有些许不同,而且从出生以后就接受着不同的环境影响,发展出不同的特质,导致不同的生存概率。“生而平等”其实该是“演化各有不同”。而根据生物学,人也并不是“创造”出来的,自然也就没有“造物者”去“赋予”人类什么,个体诞生的背后就只是盲目的演化过程,而没有任何目的,所以“造物者赋予”其实就只是“出生”。同样,生物学上也没有“权利”这种事,只有各种器官、能力和特性,赫拉利说,如果你把人切开,会发现有心脏,有肾脏,有血,但是你找不到任何权利。鸟类会飞就是因为它们有翅膀,可不是因为有什么“飞的权利”。此外,这些器官、能力和特性也没有什么“不可剥夺”的问题,它们常常会不断突变,还可能在一段时间后完全消失。例如鸵鸟,就是失去了早期的飞行能力。所以,“不可剥夺的权利”其实是“可变的特性”。“自由”又是怎么回事?生物学可不讲自由这种东西,“自由”就像是“平等”、“权利”和“有限公司”,不过是人类发明的概念,也只存在于人类的想象之中。而“幸福”又是什么?到目前为止,生物学研究也没办法客观测量“幸福”,大部分的生物研究都只认可“快感”确实存在,所以,“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其实只是“生命和追求快感”。 是不是很酷?赫拉利因此说,美国《独立宣言》如果改用生物学、科学的角度来写,会变成这样: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演化各有不同,出生就有某些可变的特性,其中包括生命和追求快感。这让我想起李泽厚先生在他的《人类学历史本体论》关于人类起源的论述。李泽厚先生以“制造—使用工具”作为人类的起源,认为不是上帝造人,也不是基因突变,而是自己造出不同于动物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从而成为人类,即人类本身创造了自己。依笔者之见,人类由于发展出了理性,认识到如果只有原始丛林法则,每个人的安危都将受到威胁,即使最强大的人也没法保证自己一直会是那个最强者。出于对自己和后代未来的保障,打破这种丛林法则,互相承认各自的基本权利,就成为必然选择。可以说,人权是人与人之间互相承认和相互给予的,是人类理性的发展成果,人权自赋。 想象的社会秩序是如何被构建的:虚构与现实紧密竞合 人类社会由两部分组成,自然秩序和社会秩序。自然界的秩序是稳定不变的,比方,四季轮换,太阳东升西落。赫拉利认为,由想象所建构出来的秩序总是有一夕崩溃的风险,因为这些秩序背后靠的都是虚构的故事,只要人们不再相信,一切就风云变色。为了维持想象建构出来的秩序,必须持续投入大量心力,甚至还得掺入些暴力和胁迫的成分。像是为了让民众不违反想象建构的秩序,国家就需要有军队、警察、法院和监狱不分昼夜发挥作用。然而,光靠暴力还不足以维持由想象所建构出来的秩序,还需要其他一些手段。 当然首先要有真正坚信如此的信徒。如果人们希望某个由想象建构出的秩序能维持久远,大部分的人(特别是大部分的精英分子)就必须真正相信它。他说,如果不是大多数中国人都相信仁义礼智信,儒家思想绝不可能持续了两千多年。如果不是大多数的美国总统和国会议员都相信人权,美国的民主也不可能持续了250年。如果不是广大的投资人和银行家都相信资本主义,现代经济体系连一天也不可能继续存在。如果士兵、狱卒、法官和警察根本不相信某个想象建构的秩序,他们又怎么会照办?他特别提到,在所有的人类集体活动中,最难组织推动的就是暴力活动。如果说社会秩序是由武力来维持,立刻就会碰上一个问题:那军队秩序是由什么来维持?想靠威胁来维持军队组织显然不太可行。至少必须让他们真正相信某些事情,不管是上帝、荣誉、祖国、男子气概,或是单纯相信金钱也成。确实如此,十字军为上帝,为荣誉而战;雇佣军为金钱而战;军队为政党的利益而战… 其次要有一座像监狱一样无形的高墙。不管是国家、集体和民族,还是宗教、民主和资本主义,都只是由想象所建构出来的秩序。而要怎样才能让人相信这些秩序?第一,对外的说法绝对要坚持它们千真万确、绝非虚构。永远要强调,这种维持社会稳定的秩序是个客观事实,是由伟大的神或是自然的法则所创造。如果要说人人不平等,不是因为汉谟拉比自己这么说,而是因为恩利尔和马杜克这两位神的旨意。如果要说人人平等,也不是因为托马斯·杰斐逊自己这么说,而是因为这是上帝造人的方式。如果要说自由市场是最好的经济制度,不是因为亚当·斯密自己这么说,而是因为这是自然不变的规律。第二,在教育上也要彻底贯彻同一套原则。从人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要不断提醒他们这套想象建构出来的秩序,要在一切事物中融入这套原则,不管是童话、戏剧、绘画、歌曲、礼仪、政治宣传、建筑、食谱还是时尚。读到这里,有没有很熟悉的感觉?人民从小唱红歌,看红色剧,戴红领巾,读虚构的红色历史…教育上的统一原则深入骨髓,伟大的虚构和洗脑。 赫拉利认为,为了做到让人类不发现组织自己生活的种种秩序其实是想象,使想象建构的秩序深深与真实的世界结合,人类还运用想象建构的秩序塑造自己的欲望。多数人很难接受自己的生活秩序只是虚构的想象,但事实是我们从出生就已经置身于这种想象之中,而且连我们的欲望也深受其影响。于是,个人欲望也就成为虚构秩序最强大的守护者。例如现代西方人最重视的那些欲望,都是建构在已经为时数百年的虚构故事上,包括浪漫主义、民族主义、资本主义以及人文主义。我们常常告诉朋友要“随心所欲”,但这里的“心”就像是个两面间谍,听从的常常是外面那些主流的虚构故事。赫拉利举例说,许多人都很想到国外度假,然而,这件事有什么自然或是明显的道理吗?只是因为他们真正相信了浪漫的消费主义神话,它告诉我们,人生必须累积不同的经验,必须体会不同的情感,尝试不同的关系,品尝不同的美食。而其中最好的一种办法,就是摆脱日常生活及工作,远离熟悉的环境,前往遥远的国度,好亲身“体验”不同的文化、气味、美食和规范。我们总会不断听到浪漫主义的神话,告诉我们“那次的经验让我眼界大开,从此整个生活都不一样了”。钻石被誉为二十世纪最精彩的营销骗局,也同样源于“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的想象,一块能发出耀眼光芒的石头怎么就代表永恒的爱情了呢?这是一起典型的浪漫消费主义案例,但是它取得了成功。 为了实现想象建构的秩序与现实的竞合,还需要实现人和人之间思想的连接。客观事物的存在,不受人类意识及信念影响,它独立地存在,例如“放射线”。然而,想象的秩序却不一样,需要共同的想象。赫拉利说,就算假设借着某些超自然的力量,我让自己的欲望跳脱出了这个由想象建构的秩序,但我还是只有自己一个人。想要改变这个秩序,我还得说服数百万的陌生人都和我合作才行。原因就在于:想象建构的秩序并非个人主观的想象,而是存在于主体之间,存在于千千万万人共同的想象之中。他举例说,不论是美元、人权还是宗教,都是存在于数十亿人的共同想象之中,任何一个独立的个体并无力撼动这些概念。就算我自己下定决心不再相信美元、人权和美国,也无法造成任何改变。一如安德森在《想象的共同体》的观点,他认为民族是“想象的共同体”,在一定程度上,民族甚至可以被理解为是人们追求情感归属的产物,因为在这种想象的共同体中,成员们彼此之间被想象成为“同道中人”,具有共同的社会利益和情感利益,因此才出现了许多甘愿为之去屠杀或是从容赴死的所谓的“民族英雄”。 虚构的社会秩序是否会被打破:数据主义可能终结人类的想象 智人经过几千年的努力把一个原始的采集社会塑造成现在这个样子,相当不易。那么如果想要改变这些秩序呢,也非常困难。赫拉利认为必须的得先用想象建构出另一套秩序才能替代它。正因为这些由想象建构的秩序是存在于主体之间,想要改变这些秩序,就得同时改变数十亿人的想法,这绝非易事。想要达到这种规模的改变,必然需要有复杂的组织在背后协助,可能是政党,可能是思潮运动,也可能是某个宗教教派。为了建立这种复杂的组织,人们就得说服许多陌生人再次共同合作,而这又得靠着他们都相信另一些共同的虚构故事才行得通。霍弗在《狂热分子》里说,消灭一个群众运动,必须用另外一个更具煽动力的群众运动去取代它,说得是相同的道理。 在赫拉利的论证逻辑里,我们可以发现,所有我们信以为真的东西,其实都是一时一地的局限。每一次我们以为自己打破了监狱的高墙、迈向自由的前方,其实只是到了另一间更大的监狱,把活动范围稍稍加以扩大而已。记得房龙在《宽容》一书的序言部分,亦虚构了一个故事,耐人寻味:有一个部落世世代代生活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山谷中,直到有一天,一位先行者,经历千辛万险,在山谷外发现了一个繁华的世界,他竭力鼓动部落走出去,拥抱新生活,却被视为叛逆而处死。斗转星移,部落的人们终于有一天醒悟过来,沿着这位先行者留下的路标找到新世界。然而,先行者已经尸骨无存,无以缅怀。房龙讲述的这个故事,同样揭示了这个道理:人类制定规则和观念,便当它自然的、颠扑不破的真理,并可永世流传。然而所有当时永恒的正确观念和它建立起来的秩序,最终都会被突破,变成以前的对立面,最终从一个想象进入到另外一个。 身为人类,我们是否真的不永远可能脱离想象所建构出的秩序?我们回到文章开头说的赫拉利即将面世的新书《未来简史》。此书我还没有看到,卫报那篇书评《算法胜利,自由意志将终结写到,千百年来,人类认为权力来自神。然后,到了现代社会,人文主义才逐渐将权力从神转移到人。在过去几个世纪,人文主义一直将人的内心,将自由意志视为权力的最高来源,我们欣赏这样的人文主义的口号:“听从自己的内心,做真实的自己,相信自己,按照自己的心做你觉得正确的事情。”我们相信,自己的感觉和欲望是意义的最终来源,我们的自由意志具有最高的权力。然而,一个新的转变正在发生。正如神的权力由宗教神话合理化,人的权力由人文主义思想认可,高科技先知们正在创造一个全新的教条,数据主义正让算法的权力合理化。 何为算法?我们现在受到两股科学潮流的影响。一方面,生物学家正在破译人体的奥秘,尤其是大脑和人类情感。与此同时,计算机科学家正在给予我们前所未有的数据处理能力。当我们把两者结合起来,就有了一个外部系统,能监视我的情感并且比我自己更能理解我。一旦大数据系统比我更了解我自己,权力就会从人类转移到算法,“Big Brother”(指大型监控)将成为现实。在数据主义者看来,有了足够的生物特征数据和计算能力,这个包罗万象的系统就能比人类自己更好地理解人类。一旦这种情况发生,人类将失去他们的权力,在政治领域,而像民主选举这样的人类活动将会过时,选谁由算法决定。在医疗领域,你生命中最重要的医疗决定将不再是基于你对疾病或健康的感觉而做出来的,甚至也不是你的医生告诉你的预测,而是比你还了解你自己的计算机做出的计算。甚至最终,在个人情感领域,人们可能会授权算法来替他们做生命中最重要的决定,比如与谁结婚。你不喜欢这样?你想远离算法的能力范围,那就只有一条忠告:要比大数据更好地认识你自己。只有你拥有比算法更大的洞察力,以及对自己更深刻的理解,你自己的选择有可能是更好的,你才会有一定的权力留在手中,否则算法将接管一切。 当人类现实生活中的一切数据被自动记录,当人类的一切选择由算法决定更加科学理性,当人类的自由意志已经不能操控自己的行为,那么,人类还有能力去想象并构建一套社会秩序吗?当任何人,任何组织都欺骗不了我,当所有人都明白,只有数据是真实的,世界一切秩序都是虚构的,那么是否会发现,人生根本没有真正意义?上帝或真主安拉根本就是幻想出来的心灵麻醉剂,我们还需要宗教吗?当我们看出,天赋人权做为针对君权神授提出来的概念,也不过是假天之威来寻求下层民众支持的手段,是一个政治策略和口号,本质和君权神授是一样的逻辑时,我们仍对自由、平等笃信不疑吗?当我们发现,狂想通过消灭阶级、消灭差异、消灭多元而达到消灭国家的共产乌托邦,和推行弱肉强食的暴力法则纳粹法西斯主义一样,都是想象出来的,旨在用无限美好的愿景去诱惑起人们投身群众运动的狂热,我们是否还会相信各种思潮和主义?如果某些想象的共同体仍以某种貌似崇高的理想或目标来鼓动、欺骗,要求自己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牺牲生命,去成就他们的伟业,那么对不起,我会说no, 你们自个去玩吧。 那么,我们最后设想一下,所有想象都幻灭以后,什么将会主宰世界?——万物互联之网。人、物、机互联的万物之网可能变成新的上帝。所有这些为万物之网工作的人,都变成牧师。也许这个万物之网的存在,强大算法的存在,又给人类找到了全新的意义——上帝没有了,数据主义将成为新的宗教。 注:本文转载自“独立作家"公众号。
最后发表: 此时此刻@ 2016-11-18 18:07 1725 0 2016-11-18
此时此刻 思维的乐趣 attach_img
思维的乐趣 文:王小波 一 二十五年前,我到农村去插队时,带了几本书,其中一本是奥维德的《变形记》,我们队里的人把它翻了又翻,看了又看,以致它像一卷海带的样子。后来别队的人把它借走了,以后我又在几个不同的地方见到了它,它的样子越来越糟。我相信这本书最后是被人看没了的。现在我还忘不了那本书的惨状。插队的生活是艰苦的,吃不饱,水土不服,很多人得了病,但是最大的痛苦是没有书看,倘若可看的书很多的话,《变形记》也不会这样悲惨地消失了。除此之外,还得不到思想的乐趣。我相信这不是我一个人的经历:傍晚时分,你坐在屋檐下,看着天慢慢地黑下去,心里寂寞而凄凉,感到自己的生命被剥夺了。当时我是个年轻人,但我害怕这样生活下去,衰老下去。在我看来,这是比死亡更可怕的事。 我插队的地方有军代表管着我们,现在我认为,他们是一批单纯的好人,但我还认为,在我这一生里,再没有谁比他们使我更加痛苦过了。他们认为,所谓思想的乐趣,就是一天二十四小时都用毛泽东思想来占领,早上早请示,晚上晚汇报,假如有闲暇,就去看看说他们自己“亚古都”的歌舞。我对那些歌舞本身并无意见,但是看过二十遍以后就厌倦了。假如我们看书被他们看到了,就是一场灾难,甚至“著迅鲁”的书也不成——小红书当然例外。顺便说一句,还真有人因为带了旧版的鲁迅著作给自己带来了麻烦。有一个知识可能将来还有用处,就是把有趣的书换上无趣的皮。我不认为自己能够在一些宗教仪式中得到思想的乐趣,所以一直郁郁寡欢。像这样的故事有些作者也写到过,比方说,茨威格写过一部以此为题材的小说《象棋》,可称是现代经典,但我不认为他把这种痛苦描写得十全十美了。这种痛苦的顶点不是被拘押在旅馆里没有书看、没有合适的谈话伙伴,而是被放在外面,感到天地之间同样寂寞,面对和你一样痛苦的同伴。在我们之前,生活过无数的大智者,比方说,罗素、牛顿、莎士比亚,他们的思想和著述可以使我们免于这种痛苦,但我们和他们的思想、著述,已经被隔绝了。一个人倘若需要从思想中得到快乐,那么他的第一个欲望就是学习。我承认,我在抵御这种痛苦方面的确是不够坚强,但我绝不是最差的一个。举例言之,罗素先生在五岁时,感到寂寞而凄凉,就想道:假如我能活到七十岁,那么我这不幸的一生才度过了十四分之一!但是等他稍大一点,接触到智者的思想的火花,就改变了想法。假设他被派去插队,很可能就要自杀了。 谈到思想的乐趣,我就想到了我父亲的遭遇。我父亲是一位哲学教授,在五六十年代从事思维史的研究。在老年时,他告诉我,自己一生的学术经历,就如一部恐怖电影。每当他企图立论时,总要在大一统的官方思想体系里找自己的位置,就如一只老母鸡要在一个大搬家的宅院里找地方孵蛋一样。结果他虽然热爱科学而且很努力,但在一生中却没有得到思维的乐趣,只收获了无数的恐慌。他一生的探索,只剩下了一些断壁残垣,收到一本名为《逻辑探索》的书里,在他身后出版。众所周知,他那一辈的学人,一辈子能留下一本书就不错。这正是因为在那些年代,有人想把中国人的思想搞得彻底无味。我们这个国家里,只有很少的人觉得思想会有乐趣,却有很多的人感受过思想带来的恐慌。所以现在还有很多人以为,思想的味道就该是这样的。 二“文化革命”之后,我读到了徐迟先生写哥德巴赫猜想的报告文学,那篇文章写得很浪漫。一个人写自己不懂得的事就容易这样浪漫。我个人认为,对于一个学者来说,能够和同行交流,是一种起码的乐趣。陈景润先生一个人在小房子里证数学题时,很需要有些国外的数学期刊可看,还需要有机会和数学界的同人谈谈。但他没有,所以他未必是幸福的,当然他比没定理可证的人要快活。把一个定理证了十几年,就算证出时有绝大的乐趣,也不能平衡。但是在寂寞里枯坐就更加难熬。假如插队时,我懂得数论,必然会有陈先生的举动,而且就是最后什么都证不出也不后悔;但那个故事肯定比徐先生作品里描写的悲惨。然而,某个人被剥夺了学习、交流、建树这三种快乐,仍然不能得到我最大的同情。这种同情我为那些被剥夺了“有趣”的人保留着。 “文化革命”以后,我还读到了阿城先生写知青下棋的小说,这篇小说写得也很浪漫。我这辈子下过的棋有五分之四是在插队时下的,同时我也从一个相当不错的棋手变成了一个无可救药的庸手。现在把下棋和插队两个词拉到一起,就能引起我生理上的反感。因为没事干而下棋,性质和手淫差不太多。我决不肯把这样无聊的事写进小说里。 假如一个人每天吃一样的饭,干一样的活,再加上把八个样板戏翻过来倒过去地看,看到听了上句知道下句的程度,就值得我最大的同情。我最赞成罗素先生的一句话:“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大多数的参差多态都是敏于思索的人创造出来的。当然,我知道有些人不赞成我们的意见。他们必然认为,单一机械,乃是幸福的本源。老子说,要让大家“虚其心而实其腹”,我听了就不是很喜欢;汉儒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在我看来是个很卑鄙的行为。摩尔爵士设想了一个细节完备的乌托邦,但我像罗素先生一样,决不肯到其中去生活。在这个名单的末尾是一些善良的军代表,他们想把一切从我头脑中驱除出去,只剩一本270页的小红书。在生活的其他方面,某种程度的单调、机械是必须忍受的,但是思想决不能包括在内。胡思乱想并不有趣,有趣是有道理而且新奇。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最大的不幸就是有些人完全拒绝新奇。 我认为自己体验到最大快乐的时期是初进大学时,因为科学对我来说是新奇的,而且它总是逻辑完备,无懈可击,这是这个平凡的尘世上罕见的东西。与此同时,也得以了解先辈科学家的杰出智力。这就如和一位高明的棋手下棋,虽然自己总被击败,但也有机会领略妙招。在我的同学里,凡和我同等年龄、有同等经历的人,也和我有同样的体验。某些单调机械的行为,比如吃、排泄、性交,也能带来快感,但因为过于简单,不能和这样的快乐相比。艺术也能带来这样的快乐,但是必须产生于真正的大师,像牛顿、莱布尼兹、爱因斯坦那样级别的人物,时下中国的艺术家,尚没有一位达到这样的级别。恕我直言,能够带来思想快乐的东西,只能是人类智慧至高的产物。比这再低一档的东西,只会给人带来痛苦;而这种低档货,就是出于功利的种种想法。 三有必要对人类思维的器官(头脑)进行“灌输”的想法,时下正方兴未艾。我认为脑子是感知至高幸福的器官,把功利的想法施加在它上面,是可疑之举。有一些人说它是进行竞争的工具,所以人就该在出世之前学会说话,在三岁之前背诵唐诗。假如这样来使用它,那么它还能获得什么幸福,实在堪虞。知识虽然可以带来幸福,但假如把它压缩成药丸子灌下去,就丧失了乐趣。当然,如果有人乐意这样来对待自己的孩子,那不是我能管的事,我只是对孩子表示同情而已。还有人认为,头脑是表示自己是个好人的工具,为此必须学会背诵一批格言、教条——事实上,这是希望使自己看上去比实际上要好,十足虚伪。这使我感到了某种程度的痛苦,但还不是不能忍受的。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总有人想要用种种理由消灭幸福所需要的参差多态。这些人想要这样做,最重要的理由是道德;说得更确切些,是出于功利方面的考虑。因此他们就把思想分门别类,分出好的和坏的,但所用的标准很是可疑。他们认为,假如人们脑子里灌满了好的东西,天下就会太平。因此他们准备用当年军代表对待我们的态度,来对待年轻人。假如说,思想是人类生活的主要方面,那么,出于功利的动机去改变人的思想,正如为了某个人的幸福把他杀掉一样,言之不能成理。 有些人认为,人应该充满境界高尚的思想,去掉格调低下的思想。这种说法听上去美妙,却使我感到莫大的恐慌。因为高尚的思想和低下的思想的总和就是我自己;倘若去掉一部分,我是谁就成了问题。假设有某君思想高尚,我是十分敬佩的;可是如果你因此想把我的脑子挖出来扔掉,换上他的,我绝不肯,除非你能够证明我罪大恶极,死有余辜。人既然活着,就有权保证他思想的连续性,到死方休。更何况那些高尚和低下完全是以他们自己的立场来度量的,假如我全盘接受,无异于请那些善良的思想母鸡到我脑子里下蛋,而我总不肯相信,自己的脖子上方,原来是长了一座鸡窝。想当年,我在军代表眼里,也是很低下的人,他们要把自己的思想方法、生活方式强加给我,也是一种脑移植。菲尔丁曾说,既善良又伟大的人很少,甚至是绝无仅有的,所以这种脑移植带给我的不光是善良,还有愚蠢。在此我要很不情愿地用一句功利的说法:在现实世界上,蠢人办不成什么事情。我自己当然希望变得更善良,但这种善良应该是我变得更聪明造成的,而不是相反。更何况赫拉克利特早就说过,善与恶为一,正如上坡和下坡是同一条路。不知道何为恶,焉知何为善?所以他们要求的,不过是人云亦云罢了。 假设我相信上帝(其实我是不信的),并且正在为善恶不分而苦恼,我就会请求上帝让我聪明到足以明辨是非的程度,而绝不会请他让我愚蠢到让人家给我灌输善恶标准的程度。假若上帝要我负起灌输的任务,我就要请求他让我在此项任务和下地狱中做一选择,并且我坚定不移的决心是:选择后者。 四 假如要我举出一生最善良的时刻,那我就要举出刚当知青时,当时我一心想要解放全人类,丝毫也没有想到自己。同时我也要承认,当时我愚蠢得很,所以不仅没干成什么事情,反而染上了一身病,丢盔卸甲地逃回城里。现在我认为,愚蠢是一种极大的痛苦;降低人类的智能,乃是一种最大的罪孽。所以,以愚蠢教人,那是善良的人所能犯下的最严重的罪孽。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决不可对善人放松警惕。假设我被大奸大恶之徒所骗,心理还能平衡;而被善良的低智人所骗,我就不能原谅自己。 假如让我举出自己最不善良的时刻,那就是现在了。可能是因为受了一些教育,也可能是因为已经成年,反正你要让我去解放什么人的话,我肯定要先问问,这些人是谁,为什么需要帮助;其次要问问,帮助他们是不是我能力所及;最后我还要想想,自己直奔云南去挖坑,是否于事有补。这样想来想去,我肯定不愿去插队。领导上硬要我去,我还得去,但是这以后挖坏了青山、造成了水土流失等等,就罪不在我。一般人认为,善良而低智的人是无辜的。假如这种低智是先天造成的,我同意。但是人可以发展自己的智力,所以后天的低智算不了无辜——再说,没有比装傻更便当的了。当然,这结论绝不是说当年那些军代表是些装傻的奸邪之辈——我至今相信他们是好人。我的结论是:假设善恶是可以判断的,那么明辨是非的前提就是发展智力,增广知识。然而,你劝一位自以为已经明辨是非的人发展智力,增广见识,他总会觉得你让他舍近求远,不仅不肯,还会心生怨恨。我不愿为这样的小事去得罪人。 我现在当然有自己的善恶标准,而且我现在并不比别人表现得坏。我认为低智、偏执、思想贫乏是最大的邪恶。按这个标准,别人说我最善良,就是我最邪恶时;别人说我最邪恶,就是我最善良时。当然我不想把这个标准推荐给别人,但我认为,聪明、达观、多知的人,比之别样的人更堪信任。基于这种信念,我认为我们国家在“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就丧失了很多机会。 我们这个民族总是有很多的理由封锁知识、钳制思想、灌输善良,因此有很多才智之士在其一生中丧失了学习、交流、建树的机会,没有得到思想的乐趣就死掉了。想到我父亲就是其中的一个,我就心中黯然;想到此类人士的总和有恒河沙数之多,我就趋向于悲观。此种悲剧的起因,当然是现实世界里存在的种种问题。伟大的人物总认为,假设这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像他期望的那样善良——更确切地说,都像他期望的那样思想,“思无邪”,或者“狠斗私字一闪念”,世界就可以得救。提出这些说法的人本身就是无邪或者无私的,他们当然不知邪和私是什么,故此这些要求就是:我没有的东西,你也不要有。无数人的才智就此被扼杀了。考虑到那恒河沙数才智之士的总和是一种难以想象的庞大资源,这种想法就是打算把整个大海装入一个瓶子之中。我所看到的事实是,这种想法一直在实行中,也就是说,对于现实世界的问题,从愚蠢的方面找办法。据此我认为,我们国家自汉代以后,一直在进行思想上的大屠杀;而我能够这样想,只说明我是幸存者之一。除了对此表示悲伤之外,我想不到别的了。 五我虽然已活到了不惑之年,但还常常为一件事感到疑惑:为什么有很多人总是这样地仇恨新奇,仇恨有趣。古人曾说: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但我有相反的想法。假设历史上曾有一位大智者,一下发现了一切新奇、一切有趣,发现了终极真理,根绝了一切发现的可能性,我就情愿到该智者以前的年代去生活。这是因为,假如这种终极真理已经被发现,人类所能做的事就只剩下了依据这种真理来做价值判断。从汉代以后到近代,中国人就是这么生活的。我对这样的生活一点都不喜欢。 我认为,在人类的一切智能活动里,没有比做价值判断更简单的事了。假如你是只公兔子,就有做出价值判断的能力--大灰狼坏,母兔子好。然而兔子就不知道九九表。此种事实说明,一些缺乏其他能力的人,为什么特别热爱价值的领域。倘若对自己做价值判断,还要付出一些代价;对别人做价值判断,那就太简单、太舒服了。讲出这样粗暴的话来,我的确感到羞愧,但我并不感到抱歉。因为这种人士带给我们的痛苦实在太多了。 在一切价值判断之中,最坏的一种是:想得太多、太深奥、超过了某些人的理解程度是一种罪恶。我们在体验思想的快乐时,并没有伤害到任何人;不幸的是,总有人觉得自己受了伤害。诚然,这种快乐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体验到的,但我们不该对此负责任。我看不出有什么理由要取消这种快乐,除非把卑鄙的嫉妒计算在内——这世界上有人喜欢丰富,有人喜欢单纯;我未见过喜欢丰富的人妒恨、伤害喜欢单纯的人,我见到的情形总是相反。假如我对科学和艺术稍有所知的话,它们是源于思想乐趣的浩浩江河,虽然惠及一切人,但这江河绝不是如某些人所想象的那样,为他们而流,正如以思想为乐趣的人不是为他们而生一样。 对于一位知识分子来说,成为思维的精英,比成为道德精英更为重要。人当然有不思索、把自己变得愚笨的自由;对于这一点,我是一点意见都没有的。问题在于思索和把自己变聪明的自由到底该不该有。喜欢前一种自由的人认为,过于复杂的思想会使人头脑昏乱,这听上去似乎有些道理。假如你把深山里一位质朴的农民请到城市的化工厂里,他也会因复杂的管道感到头晕,然而这不能成为取消化学工业的理由。所以,质朴的人们假如能把自己理解不了的事情看作是与己无关的事,那就好了。 假如现在我周围的世界又充满了“文革”时的军代表和道德教师,只能使我惊,不能使我惧。因为我已经活到了四十二岁。我在大学里遇到了把知识当作幸福来传播的数学教师,他使学习数学变成了一种乐趣。我遇到了启迪我智慧的人。我有幸读到了我想看的书——这个书单很是庞杂,从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一直到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地下小说。这最后一批书实在是很不堪的,但我总算是把不堪的东西也看到了。当然,我最感谢的是那些写了好书的人,比方说,萧伯纳、马克•吐温、卡尔维诺、杜拉斯等等,但对那些写了坏书的人也不怨恨。我自己也写了几本书,虽然还没来得及与大陆读者见面,但总算获得了一点创作的快乐。这些微不足道的幸福就能使我感到在一生中稍有所得,比我父亲幸福,比那些将在思想真空里煎熬一世的年轻人幸福。作为一个有过幸福和痛苦两种经历的人,我期望下一代人能在思想方面有些空间来感到幸福,而且这种空间比给我的大得多。而这些呼吁当然是对那些立志要当军代表和道德教师的人而发的。 注:本文最初发表于1994年第9期《读书》杂志。
最后发表: 此时此刻@ 2016-11-16 17:40 1397 0 2016-11-16
此时此刻 川普!然后如何? attach_img
川普!然后如何?文:林炎平不可思议成为了现实,川普终于当选,或者说川普居然当选。11月8日整整一个晚上,没有一个关心美国政治的人能够坐得住,甚至包括已经休市的美国股市和世界股市。 东部时间11月8日23:55,随着川普的胜算基本定局,股市疯狂下跌,S&P跌去5%,导致交易停止。DOW跌去900点,底至17,421。所有股市都同样疯狂下跌。 过了一个多小时,东部时间11月9日凌晨1:40,在美联社认定川普赢了宾夕法尼亚州后,股市却已经开始回升。 再过了不到一个小时,东部时间11月9日凌晨2:31,美联社指出川普将赢得这次大选,股市却趋向平稳,此时DOW已经从最糟的谷底反弹了300点。 The King is dead! Long live the King! 这是英语世界调侃的话。这看来毫无逻辑的两个陈述说的是:老国王死了,新国王登基;还来不及悲伤,喜悦已经降临。 再过了不到12小时,东部时间11月9日14:00,DOW不仅收复午夜左右开始的全部失地,而且上涨了200点。 The King is dead! (悲伤中DOW跌去900点)Long live the King!(喜悦中反弹1100点) 股市对于老国王(女克林顿)的忠诚,就是以这么坑爹的方式结束了。也许还有续集,拭目以待吧。就看新国王(川普)的了。 川普不是国王 美国是一个文明的国度,这里实行的是宪政民主,没有独裁者,因此川普不是国王。作为总统,其权力受到很大的制约,因此不可能随心所欲。 这里没有政变,也没有你死我活。克林顿在意识到选举失败后的凌晨3点,给川普打电话祝贺他当选。不管有多么不情愿,都必须接受选民的决定。这是文明的一部分。川普随后在竞选中心的讲话中也赞扬了克林顿对美国的贡献,全然没有了在竞选中的那份仇人相见似的剑拔弩张。 我不喜欢女克林顿,也不喜欢男克林顿,但是对希拉里的态度和她随后在9日上午的竞选失利讲演,我表示非常赞赏。 倒下的,不必恐惧绝望,而可以尊严地站起来离去;对倒下的,无人再踏上一只脚。这是西方文明和东方文明的区别。 制度的制约川普到底有多危险,这是很多反对川普的人的最大忧虑。 美国的制度决定了任何一个个人的破坏力都是有限的,因为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不受三权分立的制约。简单地说,就是你不可以同时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还是比赛规则制定者。这个制度是美国公正和稳定的最大保障。但这不是没有担忧的。 美国最大的忧患美国最大的担忧,就是三权分立被破坏。所谓三权分立,就是立法、执法和释法的互相独立和制约。这在后面的释法的担忧中将进一步谈到。 即便在同属于执法这一分支的行政和司法,也是相对独立的。我在以前文中提到克林顿在司法部门和行政部门的任人唯亲。当DOJ(Department of Justice,总统直属的司法部)和FBI(相对独立的联邦调查局)沆瀣一气时,执法的公正性就遭到了破坏。而奥巴马和克林顿确实在向这个方向努力。这正是美国有识之士担心的,甚至很多民众也意识到这点。 川普的人品由于媒体的倾向性大量报道,以及川普本人的口无遮拦和别的缺点,川普给很多人以非常危险的印象。有人甚至觉得他是一个种族主义者,一个暴力倾向者。其实,这都是不准确的。 川普实际上是比较自由派的,在共和党里属于中间偏左。他对流产的态度和对同性恋的态度都曾经是自由派的。当然,由于他在共和党里要争取Evangelical(福音派)的选票,他必须和党的主流保持一致。这在政治上是可以理解的。 至于川普到底人品如何,我们可以从坏的方面去想象。无非是好色和偷税。但是至今并无犯罪事实。谁不好色,谁想纳税?只要不犯法就好。像川普这样可以说是非常有钱有势的人,一直没有什么丑闻,这也说明了一些问题。 川普的总体是宽容的。比如,他的女儿Ivanka和犹太人Kushner谈恋爱,先是崩了,因为Ivanka是基督徒而Kushner是犹太教徒。而犹太教就喜欢一直继续犹太教的香火,所以一定要子孙都是犹太教徒。但问题是,犹太教的规矩是:子女必须随母亲的信仰,也就是说:母亲是犹太人而父亲不是,则子女是犹太人;反过来却不成立。后来Ivanka自己为爱改变信仰,而川普也予以同意,结果Ivanka改信犹太教,这才成全了这门亲事。川普根本可以不同意,他也没有必要攀这门亲事,别人来攀他还差不多。但是他居然可以允许女儿改变信仰,去学那至少我们看来是落后复杂的犹太教义,并让自己的孙子辈成为犹太人。 媒体的偏袒在这次总统竞选中,媒体的倾向性是很明显的。尤其是CNN。CNN在08年就赤膊上阵为奥巴马竞选。当时我看到这样的情形非常不满:怎么一个媒体可以如此不公允?不是客观报道,而是择边群殴。这次其明显的偏袒令我不再看这个频道。而许多别的媒体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只有Fox表现得公允一些。当然,对很多人来说,Fox是极右的。但是,看看最终的结果,不得不说Fox是更加接近事实的。因此不是Fox太右,而是别的媒体太左。判断一个媒体的标准,应该是它的准确性和公正性,而不是它的高昂的政治激情。 媒体的偏袒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绝大部分的媒体都偏左,这也许和媒体从业人员的自身训练有关,他们多数是人文研习有余,科学训练不足。一个没有经过科学训练的人通常会不切实际,于是倾向乌托邦也可理解。但是媒体也和控制媒体的幕后力量的利益相关。这就是我们要谈到的资本的角色。 这次表现最为出色的是自媒体。互联网的普及使得话语权不再被个别媒体所垄断。自媒体将在将来的民主化进程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资本的渗透我曾经指出,在民主社会里有两个非常重要的不民主的因素:一个是媒体,一个是资本。而它们对民主可以产生很坏的影响。 这次竞选,我们就看得很清楚。媒体最恶劣的就是CNN,资本最恶劣的就是Soros。而这两者都和克林顿紧密地联合起来。他们认为只要用钱把谎言堆砌1000次就会变成真理。但是所幸美国人没有买他们的帐。不过我们也可以看到,其实美国人是受到他们的影响的,只是他们阴差阳错没有能够左右这次选举的结局。  Soros 资本本身没有善恶,就如同武器没有善恶,但是如何使用资本就有了善恶。索罗斯(Soros)给克林顿捐赠的大笔金钱并非仅仅是政治赞助,而是寻找代理人。他的公司在加勒比海的岛国(Curaçao and Cayman Islands)注册,以躲避美国的税收。他屡次三番从搞垮一个国家的货币入手以赚钱,把自己的盈利建筑在一大群人的损失上,他不创造任何财富,而只靠伤害他人——尤其是中产阶级和普通民众——来赚取巨额利润。这种典型的损人利己的文化,怎么可能用钱做好事?因此,只要索罗斯出钱赞助的一定是邪恶的力量。 释法的忧虑美国的三权分立中重要一极是释法,而释法中最重要的是最高法院。最高法院由9名大法官组成,他们都由当时的总统任命,一经任命,终生在职。这个设计本来是为了避免政治对法律的影响:你总统可以任命法官(当然要两院通过),但是你不能在发现法官不如意时撤换他。所以法官一经任命就基本上是独立的,只听从他自己的信仰和理想,而不会由任何权力左右。 但问题是,一个左倾的总统通常任命左倾的法官,一个右倾的总统通常任命右倾的法官。而最高法有权对宪法进行解释。也就是说,宪法的解释权在最高法手里。我经常说,圣经不重要,对圣经的解释权才重要。基督教的两千年教会之争就是解释权之争。谁拥有了对圣经的解释权,谁就拥有了基督教。谁拥有了对美国宪法的解释权,谁就拥有了美国。所以,从长远意义上说,最高法比总统更加重要。 最高法现在有4位自由派法官,一位中间派,他们曾经一起把美国宪法诠释为允许同性恋婚姻。去年保守派法官Scalia去世,他的继任者的任命立即成为共和党和民主党的冲突焦点。如果替代他的人是自由派,那么美国就会彻底向左。奥巴马已经试图任命自由派法官,但是被共和党把持的两院坚决拒绝。共和党等待的就是这次大选的可能的胜利以产生一位共和党总统,这就是为什么这次选举如此重要。  Ginsburg 最高法院里最自由派的是这位Ginsburg。此人让我想到妖怪,请原谅我出言不逊。但是这有原因:她作为法官,居然在竞选中发表公开言论诋毁川普。这显然违背了三权分立的原则,是典型的干预政治。这正是这次竞选可能加深的危机。如果克林顿当选,这危险就变成现实。 中产阶级被损害 美国最辛苦的是中产阶级。如果你很穷,政府会为你承担很多。如果你很富,那你当然很滋润。但是中产阶级享受了最少的福利却承担了最大的责任。 美国的中产阶级在过去的17年里收入没有丝毫的提高。这些努力工作却无法实现美国梦的人成了川普的票仓,而那些不想工作却希望得到福利的人则多是克林顿的支持者。 美国生产力红利的外流美国的大资本和大媒体对全球化赞美不已。但是我们看看美国的做法和德国的做法就可以知道美国有很大的问题。德国在对外贸易中非常注意不把自己的核心技术出让给别人,而是把关键的制造业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留在德国。而美国却非常慷慨,把相当一部分的核心技术和设备输出到国外,让那里的廉价劳动力为自己生产。 其结局是:美国国内的中产阶级首当其冲。美国式的全球化的受益者的顺序是这样的: 1)第三世界国家的政府:这是由于税收和生产力的输入。 2)第三世界国家的资本家:几乎是天上掉馅饼。 3)美国的资本家:包括金融资本家和企业家,他们因此是全球化的推手。 4)第三世界的工人:他们是食物链的最后一道,但是毕竟还是受益者。 而受害人的顺序是这样的: 1)美国的各级政府:由于工厂搬出工人失业而失去税收基础。 2)美国的蓝领工人:失去工作,他们是全球化的感受最深刻的受害者。 乏善可陈的奥巴马的政绩左派媒体总是炒作奥巴马现在还有这55%的美誉度(Approval rating),这纯属意淫。如果不是媒体自己的调查不对,那么就是被采访人不想说冒犯人的话。奥巴马的哪项政策受到了多数选民的欢迎?几乎没有。 这次选举川普胜出实际上就是对奥巴马的否定。而克林顿声称要继续奥巴马的政策本身,也伤害到了克林顿的得票率。 但是对于奥巴马11月9日表现出的要像当年小布什对自己这样要和川普好好交接,我还是给予高度的赞赏。毕竟是美国,这些友好高效的政权交替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1月10日,奥巴马邀请川普到访白宫,他们的交谈友好而坦率,令人怀疑一年来的刀光剑影是否真实。但是,这就是文明。奥巴马真诚地表示,他会像小布什对他那样来友好地对待川普,使得交接高效而平稳地进行。 华人的选择华人不应该恐惧川普,更不应该和少数族裔联合起来和白人过不去。白人是华人最好的朋友。试想,这个世界上有哪个不是白人控制政权的国家你胆敢移民过去? 只要看看谁做Attorney General,就知道你选的总统对否。看看奥巴马任命的Attorney General,Holder和Lynch。两个都是黑人,行政和执法已经严重向黑人倾斜,却还要说对黑人不公。奥巴马一再这样声称,给BLM这样的极端专制主义组织以实际上的支持。美国如果要想有公正的执法,奥巴马和他任命的Attorney General绝对不是答案。  Holder  Lynch 校园左派的威胁校园通常是左派的地盘,而且越是人文的院系越左。学生受左的影响,要到成年很久后才会意识到自己当年太左了。一般是随着年纪的增长会向右偏移,因此,为什么我们不一开始就不那么左呢? 想想当年苏联兴起的时候和二战期间的西方校园里的左翼知识分子,难道我们不应该提高警惕吗?今天如果你在西方的校园里,批判右派根本不需要勇气,批判共和党也不需要勇气,需要勇气的是批判左派和BLM。 还记得二战期间和之后的奥威尔吗? 右派的困境通常,右派都是比较政治不正确的。比如乔治·奥威尔,今天我们对他十分尊敬,因为他的《动物庄园》和《1984》是如此前瞻地预见了苏联和布尔什维克的危害和结局。但是,当年他的处境如何?一个“惨”字都不足以形容。欧洲全面禁止他的书籍,因为欧洲民主当局指责这些书籍“抹黑了苏联”。听到没有?“抹黑苏联”!苏联需要抹黑吗? 反观罗斯福这样的政治家,对斯大林很有好感。而丘吉尔是明知斯大林的问题而不说。那些左翼知识分子就是鼓吹斯大林和苏联的主力军。他们打着社会公正的旗号,以社会弊病的批判者的形象出现,这本来无可厚非,但是他们所开出的药方却比疾病本身更加糟糕。 只有奥威尔这样的人,才能够说出真相。而往往说出“皇帝没有穿衣服”的人是不受欢迎的。而那些左翼知识分子和校园做派在祸害了世界和社会并被证明错误后居然还享有盛誉。看看法国的萨特之流,在苏联的罪恶昭然若揭后还为苏联辩护。萨特之流是我们必须警惕和批判的。 美国之所以尚未陷入欧洲的处境,就是由于有一群非常坚定的保守派,或曰“右派”。他们是美国宪法忠实的捍卫者。他们在这次选举中支持了川普。 新的魔鬼大选结束了,共和党居然大获全胜:白宫、众议院和参议院都收入囊中。这是美国从1928年以来第一次出现这样的局面。也就是说,今后共和党的提案只要自己愿意就可以畅通无阻。这样一来,福山(Fukuyama,著名政治理论家)所诟病的Vetocracy(提案总是无法通过,谁都可以否决,而谁也不能通过)在这4年将不再存在。 但是,这样是否权力过于集中? 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天使。让我们警惕川普和他的共和党人。 预测11月9日凌晨我做出了这样预测,让朋友们立此存照: 1)股市虽然急剧下跌到17,300点(DOW),但是明年到这个时候将上涨25%。(当然第二天就涨了) 2)全球化不再热衷,但是全球战略依旧。 3)奥巴马将以最愚蠢无能的总统载入史册。 4)中小企业发展,就业强劲。 5)基础设施和武装力量投入增加。(这是川普的政策) 6)IS彻底完蛋。 7)南海问题照常。 8)西方国家对川普的印象将迅速改善,西方将更加团结。 9)川普将很快意识到他的一些承诺是无法兑现的,比如流失的大部分工作不能回流。 结语:为了这次选举,很多华人踊跃参加,也因此意见相左,而伤了和气。这是正常的,这是民主的一部分。 美国和世界上有不少人会对川普的当选忐忑不安,一些人充满敌意。我相信这些人中的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媒体的渲染。 我的一位法国朋友来邮件说:美国有新总统了,估计有很多美国人会移民到加拿大去吧? 他是一位典型的法国人。美国人说:如果法国人反对,那么事情多半是做对了。我对法国非常尊敬,但是对最近几十年的法国不以为然。 放心好了,不会有几个美国人移民到加拿大来的,倒是会有很多中东的难民移民来。作为法国,不要担心美国人去哪里,还是关心那些穆斯林难民去哪里吧! 竞选已过,那些由于观点而反目成仇的人应该意识到自己内心的狭隘。一些人虽然把民主挂在嘴上,但是却对民主的过程和结论拒不接受。这些人往往是前几天还在嘲笑川普,因为他不敢承诺如果失败他也接受。 你可以批判,你可以试图让制度更加完美,但是请和希拉里和奥巴马一样,接受这个结果,然后努力为你的理想奋斗。 不管你曾经支持还是反对川普,都应该团结起来,为社会公正而努力。
最后发表: 此时此刻@ 2016-11-13 16:14 1602 0 2016-11-13
此时此刻 从自己看世界,还是从世界看自己? attach_img
从自己看世界,还是从世界看自己? 文:吕嘉健 我离开中国以后,很多人曾经问过我两个问题:为什么要移民?你对于失去的权益后悔么? 我说:我希望在有生之年重新获得一些在别处生活的经验和见识,我想在世界之中重新发现我自己,在远离中国的地方学习和经验我在中国得不到的东西,将我从书本上获得的智识转化成一种活的感受。果然我打开了我的心性视野,update了我的整个头脑,改变了视角之后我学会了反思。我看智慧重于金钱,再说我对在原地踏步做的事情已经清晰地看到了可见的将来,不可能再有任何令人兴奋之处。 其实当时我深知我的移民不会有激动人心的前景,当时仅仅记得一句话:“中年移民没有什么幸福可言。”到澳洲后,很快就听到当时澳洲的移民部长安德鲁说:“移民不仅仅是一个事件,还是一个过程。”后来更深切体会到那句话端的不是空言。 今天我对这耐人寻味的关键词“过程”的理解就是“渐入佳境OR NOT的转变”。它包括生活方式的转变,身份认同的转变,看待问题和事情之视角的转变,还有融入主流文化的转变。 作为移民来说,会从秉持着原住国的文化身份与思想方式,过渡到入乡随俗、逐渐学会运用移民国的价值观来看问题,这样就会逐步具备一个包含或融合双重价值观的精神结构。只要你的观察视角多样化,善于调整单一立场,在比较之中,学习掌握更开放的视野思考问题,为了公正和平等,你会愿意以一个世界公民的身份和兼备根性与殖民性的思想来看待一切。我发现,进化了的移民更讲道理,更有现代性。你会既从自己看世界,也会从世界看自己。—— 不过我同时发现,中国移民整体来说,在转变方面表现得不那么出色。 中国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从历史至今天,是一个极少移民进入的国家,这无疑是一个缺陷。基本同质、同源的人口结构所构成的社会,会变成一种思想老化和精神单一的集合体,习惯于高度统一,更喜欢中央集权和天下一家,不接受分权和自治。其内部没有世界不同文化的多元化冲突,则缺乏作为反对派存在的思维方式和合作式的个人主义文化人格,从而缺乏自我更新的激素,也会失去对外部世界的包容性。这个心性带来的一个固执便是:只愿意从中国看世界,不需要从世界看中国。 中国是一个超大规模的国家,太多人,历史和文化过于久远绵长,太大一統,那么带来的影响力是什么呢?使到一般的中国人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固我”之价值观和思想方法。即使作为移民,中国人只是把家搬了一个地方而已,用一句中国人熟悉的成语来表达就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这种状况美其名曰是“对老家的忠诚”,坦率而言是“对发达世界贪图现实的功利”。吃着、占着东家的,不为东家的宪政输诚,这是对历史的依恋和对当下处境的背叛。从自我的精神质量来说,依然保留着过去单一的价值观底色,这是保守的另一种特征。 整体而言,中国人既开放,又依然相当保守。虽然西方人对中国了解很少,但是他们的知识和思想没有固置的障碍;中国人对西方的知识很多,但是中国人的思想和智慧的空间相当狭窄,心中只有“中国”和“中央”的观念,还没有同时养成用世界眼光看问题的习惯。中国人习惯“从中国的立场看世界”,而西方人的惯例是兼顾“从世界的立场看自己”。这是根本的区别。 举个例子来说:中国人一直认为中国美食世界第一,直到今天还有很多人习惯开口就说中国菜最好吃。其实平心静气地了解事情的本质应该是:一个世界公民不知道什么是最好的美食,没有这个概念。说到趣味无可争辩,美食之美是对享用者而言,他从小习惯的和醉心的食品就是美食,各花入各眼。各回各家,各找各妈,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例如说澳洲人最喜欢的是围炉啤酒BBQ,我想全球人民都会盛赞澳洲的牛羊肉吧,但是澳洲人不会说澳洲美食世界第一。澳洲还有龙虾、雪蟹、大虾等等精品海鲜呢,你让他们放弃虾蟹牛羊去欣赏佛跳墙和满汉全席?想都别想。我看过无数的烹饪节目,世界各地的人们都会陶醉于自己的菜肴,各地域、各民族都有自己很出色的美食,对于他国、他民族的佐口,偶尔尝个新鲜罢了,持开放性的立场。——这是一个并不矛盾的观念:最喜欢自己传统的美食,但不说自家烹饪世界第一,会适时地品尝异域各种有趣的美食。从世界的立场看自己的极品,知道这仅仅是太仓一粟罢了。 从美食联想到文化,道理一样。我的意思是:人不排除适当地自恋,然而更需要时时看过他者之后再来重新反思评估自己;从全球看自我,知道自己的斤兩、位置和应取的份额;从自我看全球,以同情之心获得平等的立场。在此基础上谈判合作。“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篇》)有普世价值观则不会意、必、固、我,自然会有妥协之心,有智慧者则由此“极高明而道中庸”。 中国人传统的目光一直都是向内看的,四海之内皆兄弟,中国之外皆王八!这个问题在今天格外重要:今天中国强势走向世界,改变了韬光养晦之政策,大家都急不可待地看着扬眉吐气和民族振兴的一天之到来,国家老大也说过,现在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时候了!可惜这个引导,弄得许多人沾沾自喜于世界第一的感觉,其实真正的水深在哪里,关键时候的较量又在哪里,一头雾水哪。如果一国民众被冲昏头脑不知道在振兴的过程中最缺乏的是什么,则总是与世界发生冲突而永远只会归因于他者。封闭的时候从固置的自我看世界犹自可,在立体竞争的全球化时代,还是继续从自己的立场看世界,就没法理解别家的和公共的立场,看不清整体大势,变成不讲理和不遵守国际惯例也不自知了。这是今天极大的问题。—— 人走出去了,思想还在原地不动。 再举例子来说。现在很多中国人在西方鼻子已经翘到天上去了,看到欧洲城市老化,街道狭窄,就不无鄙夷地嚷嚷,比咱北上广差了多少层次了!我们二线城市的景观也可以跟紐、伦、巴媲美。西方不就是一大农村么?这是一种言论。另外一种想法是,今天相当大一部分中国百姓的日常生活常态就是不带钱包,不带信用卡,就可以完成生活中所有的支付,这在美国许多地方都还无法实现。中国已经超过美国了!中国人的钱太多了,为什么就说西方是富国,咱们还是发展中国家呢?这个地位要倒过来!还有一种激动人心的聊天就是,我们在南海建岛,在非洲扩展,在西方收购他们的资产,我们准备控制那些海域,支配他们的资源,将来把国际航道封锁了,重新改写世界经济和军事霸权的历史,现在暂时还和美国平分天下霸权,很快就是我们说了算了,等等。 这种眼光就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袁鹏说的:“‘世界的中国’”意指把中国置于世界全局,找到坐标,自我定位。‘中国的世界’则指以我为主,着眼中国利益和战略目标,去塑造世界的未来。(苏格:我们如何看世界,听听国际问题专家怎么说,新华社,2016年04月16日) 而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王义桅则这样说:“鸦片战争后很长时间里,中国人看世界目光主要盯着西方发达国家,心里主要想着如何比肩、超越。在新形势下,中国人应该如何看待世界?首先是‘立于’中国看自己;其次是‘迈出’中国看世界;再次是看世界的过程也是世界在看我们的过程。”(同上) 这些中国智库说话的潜台词是:我们在打量整个世界,中国要重新安排世界秩序,至于世界看我们,就是“世界期待着中国”!王义桅说,“中国现在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我们在摆脱过去历史悲情的同时,更需要跳出认识的局限和束缚,增强中国传统文化胸怀天下的责任感。”言必称“中国”,而没有世界立场的大国其实成不了强国。 我想这无论如何都是另一种封闭性的思维方式,没有任何智者和成功者考虑问题总是从自己看外界的单一角度来自我激动的。智库们口口声声都是“中国的大战略”,但是他们始终没有一个居于世界秩序的立场反思自己的视角!没有从世界既有格局和制度规则看待自我融入与合作的思维。 遵照既有的世界规则逐渐融入与合作是一个学习和适应的漫长过程,而不是一冲出去就想改变既有格局的挑战架势。有两种进入新世界的方式:一种是强势挑战,一下子使自己成为人人的敌人;另一种是在其中逐渐成为有智慧和贡献的影响者,为世界大家庭带来新的活力。首先需要将既有合作方式娴熟掌握了,成为其中的专家、大家庭的一分子,成为世界制度和规则富有创造性的领头羊。这个过程是逐渐在广大的范围内一点一点地贡献自我优质的正能量,并不是仅仅凭着有钱而争夺话语权的思维。 走到世界之后,为什么最需要“从世界看自己”而不是“从自己看世界”?因为对中国来说,首先是去掉一直挥之不去的怨恨报复心理,这个积怨心理已经压抑了一百多年,从自己看世界,就是脱不掉从固有的怨恨心态看问题的潜意识。仇恨是一剂毒药,积怨加不服气,会使一切事情都变质。从世界看自己,会看到世界不再是过去粗糙野蛮的丛林时代,特别会看到在西方以及多元现代化的世界里,有一个发展了几个世纪的现代化的内在惯例和思维惯性,这个惯性已经成为大世界中很多人的文明心性。即使是多数进入西方世界的第三世界族群,也在根子里很接近西方文明铸造的现代化。理解他人是合作的前提。 这是在校正差距,以普适规则看自己,发现自己不合适的地方,反思是什么原因,努力进化。你必首先属于世界,才能让世界认同你。认同可以产生和谐和默契,如果不能认同,一定会总是在冲突中受到很大的限制,代价很大,且不说能够对人类文明做出贡献了。为什么不能认同呢?有些人和民族是不愿意认同普适规则的,即使在世界中央,他还是要“从自己看世界”,要求世界适合我,在他而言,特色比普适重要。这有可能是“自我过度强大”,有可能是“自我仍然封锁”,转身很难。 二 关于挥之不去的封闭性,我尤其看重的是普通中国人看问题的思维心性,多数人的心性是最后决定整个国家民族价值观的影响力。我举一个普通的例子:我看本人故乡,整个省的知识分子,在中国一流的思想网站和智识分子圈内,几乎完全没有参与的热情和资格。我看过那么多的网站和大事、思想类的热门讨论,几乎没有广西精英的声音!而且我发现,广西人似乎不大浏览广西之外的互联网站。中国之大,只是看着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就满足了,没有精力和兴趣关心本家之外的世界,遑论全世界?我想这种情况全中国很多地方的人们可能有共同的心性。这个细节很有典型性,这是自足的保守狭窄,和自满的封闭和低层次,连从自己看世界的基本层次都做不到。 我想,智库们和普通人的思维方式都有一个共同的价值观心性,这样的心性决定了他们共同的文化观念。心性的半径有多大,思想的边缘就有多大;心性的逻辑方向是怎样的,他们的思想就只能走到哪里。而且价值观情感总是左右着人的理智。 我们需要冷静地反思。在一个信息社会里,我们可能还是生活在一个农村社群的心理环境之中:我们只与熟悉的人打交道,而且我们熟悉的亲朋好友乡亲同事圈子已经足够丰盛,我们无暇应对更广大的外围信息。圈子本身的固置决定了我们精神层次的固置:即使我们参与讨论世界局势,但是我们却是用小家子气的自我精神尺度来幼稚地理解这个世界。这是单一地“从自己看世界”的后遗症。 由此发现:我们一直都是生活在自我日常经验的反应式之中,我们缺少的是超越性的思想;我们依然只有狭窄而热闹的熟人社会生活,但是我们缺少思想精神生活。物质过度充塞我们的心灵固然是一层障碍,而过度熟悉而实际的人事关系圈子也会阻塞我们思想的超越性。在这样的环境里,我们实际的思想能力和精神范围只是和我们的实际生活圈子等同。 这种状况生成了我们“只能从自己看世界的思维方式”的认知图式,在这个信息社会里,我们不可能不关心全球化,全球化天天在冲击着我们的生活方式,无数刺激性的信息在冲击着我们的感官和大脑,但是你的观察范式和思维方式却在被固置中没有获得进化。一个人的感知方式决定了他的思维方式,进而决定了他的精神能力。为什么大城市、国际大都市的人们会具有更全球化的反应方式和精神层次呢,因为他们的社会关系是“全球化的”。人们的社会关系圈子的质量决定着他们的信息品质,同时决定了他们所担负着的事业使命,决定了他们关注主题的重要性。当你和来自全球的移民或者走遍天下的精英们一起共商事务之时,你同时使用着“从世界各种角度看自己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 这就是说,从自己看世界这个“自己”可能是一个“小城心态的自我”,也可能是一个国际大都市中的世界公民的“兼容并包的自我”。即使你每天都关心世界大势,但是如果你只有一个“小城心态的自我”,那么你只会更多地采取“自卑情结”进行防卫,或者用自恋情怀对优质的他者加以拒绝。越是小地方的人越会被实际经验制约,越是如此他们越是缺乏通过高级阅读和深度思考来更新自己精神世界的压力和冲动。 即使在一个国际大都市里,从传统文化过来的社会依然有强大的制约力,有很多人依然在一个固置的熟悉的小圈子里保持着自我的优越感,习惯了只是在经验范围和传统心性中按照熟悉的知识和思维方式来工作,这种人同样会是大城市中的“小城心态的自我”。他们主要的思维方式也是仅仅从自己看世界,不习惯从世界各种角度看自己。“由于他的不安全感,他从未把他的兴趣扩展至他最熟悉的少数几个人之外。他怕跟别人相处时,他就不能再依照他习惯的方式来控制局势。”(阿德勒《自卑与超越》,P49) 有一种典型的情境值得分析:当遇到强大的外来挑战时,从自己看世界的心性方式也会产生自卑情结。阿德勒说:“人类的全部文化都是以自卑感为基础的。”又说,“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所有人类的通性。” 自卑感总是造成紧张,故争取优越感的补偿动作必然会同时出现,但是其目的不是在于解决问题。阿德勒说,这种态度在对公共场所怀有恐惧症的案例中,表现出一种信念:“我不能走得太远,我必须留在熟悉的环境里。”(《自卑与超越》,P48) 阿德勒讲述过一个故事情境,以象征自卑感的三种表现方式:有三个孩子被带到动物园去,当他们站在狮子笼面前时,一个孩子躲在母亲的背后,全身发抖地说道:“我要回家。”第二个孩子站在原地,脸色苍白地用抖动的声音说道:“我一点都不怕。”第三个目不转睛地盯着狮子,并问他的妈妈:“我能不能向他吐口水?”事实上这三个孩子都已经感到自己所处的劣势,但是每个人却都依他的生活方式,用自己的方法表现出他的感觉。(《自卑与超越》,P46) 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象征。除了躲避、口头勇敢之外,吐口水的方式也是表示自我保护,在害怕之下可能会表现出逆反心理。但是他们共同的问题都是仅仅为了保持自己的尊严或者优越感,并没有调整自己的心性来获得一种冷静的平衡。障碍始终还在自我的心理,因为被自我的恐惧完全笼罩住以后,失去了从周围环境看待自我的能力。 归根结底,从自己看世界还是从世界各种角度看自己的思维方式表现了人们精神能力的本质心性,在这个世界上,有时是环境促进动机,有时候是目的促进行动,有时候则是“能力”决定目的和动机。有能力者才会做与此等能力匹配的事情。能力同样是“禀赋效应”。 长期在一个自足-满意的内向环境里固置生活的人,为了保持优越感,便不想向外发展,一旦进入到一个自己不熟悉的人和环境里,强大而迅疾的挑战性会接二连三地毁掉其优越感,而导致他内心里充满了自卑情结。但是一旦他具备了向外扩张的能力时,他可能还没有改变其禀赋习性,走到外部世界时,还是习惯了从自己看世界的心性,归根结底无法与人合作。 总是从自己看世界会在过度自尊的外表下掩藏着自卑,不愿意接受广大世界普世价值的观察方式;从世界看自己才可能产生超越感,视野开阔才不会固我,不会小家子气。这是一种世界观的认知图式,是在潜意识里主导我们的意识观念的。 总之,任何人都会首先从自己看世界的,这是不可避免的人类的自私本性。然而一个民族中越多的人们同时采用从世界看自己的范式,整体公民所表现出来的“民意”会比较理智,则这个民族才会兼容并包,善于合作。只有当你的思想和想象力抚摸过更大的世界,你才会变得豁达和通畅,消解掉仇恨心,善解人意,超越早期历史经验和狭小环境的局限性,置换一个不断更新的头脑,这样的人们才会获得公共理性。 注:本文转载自爱思想网站。
最后发表: 此时此刻@ 2016-11-10 19:34 1472 0 2016-11-10
此时此刻 是什么将美国人联合在一起? attach_img
是什么将美国人联合在一起? 吴祚来 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专家张国庆先生近日发表一篇有关美国大选的文章,其中引用了这样一句话──雨果・孟斯特堡: ”将美国人与他的同胞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既不是种族,也不是传  统,更不是过去的历史,而是他们共同创造的未来。”这一句话象金子一样闪烁。那么又是什么将中国人联系在一起呢?是传统还是土地?是利益还是苦难?在过去二、三千年或八千年岁月里,我们形成了真正的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吗?这种价值体系是普世价值体系吗?它在现在与未来具有真正的价值与影响力吗?譬如我们在谈台湾问题时,我们只是谈台湾过去是中国的一部分,但现在是中国一部分吗?而将来是中国的一部分吗?台湾将来会不会成为中国一部分,绝不可能依靠武力来回答这一问题,而是看未来大陆与台湾是不是能够共享共同的价值观与价值体系。如果不能共同创造未来,就不可能共同在一起,如果没有共同的价值观价值体系,就不可能共同创造未来。过去我们曾经在一起,那是过去的事情,未来我们能不能在一起,我们现在应该做些什么?
最后发表: 此时此刻@ 2016-11-9 18:12 824 0 2016-11-9
此时此刻 义和团、红卫兵和华人川粉
义和团、红卫兵和华人川粉 文:吴菊生此轮美国大选,精彩纷呈,就中国视角而言,当以大批华人深度介入最为亮眼。众多的来自大陆的华人第一代移民,以前所未见的勇气和热情,奋不顾身地投入其中,堪称美国大选的一道别具风情的靓丽景象。其间,令人诧异,大跌眼镜之处颇多,不胜枚举。华人川粉的疯狂表现已经让很多人联想到百年前的义和团,以及五十年前的红卫兵。他们到处串联,各种名目的“战斗队”如雨后春笋(美国各州都有此类组织),如潮涌来的传单乃至谣言,不绝于途(包括动不动搞个“十六条”跟文革一样)。也许,中国人“政治癫狂症”五十年一发作的时间周期又到了。不巧的是,这回选择了美国大选做为战场。我在网上看到一位朋友发了这样的帖子:“今年是文革50年。在这次美国大选下的华人社区里,我隐约看到了文革的影子。我们有个人 崇拜:In Trump We Trust!不管他有什么样的人格,不管他做过什么,不管他说过什么,我们义无反顾,他是真理,他是道路。我们有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以Clinton, Bush家族为代表的民主,共和两党的上层精英后台和Obama当局。他们正在把美国引到邪路上去。我们有反动文人:几乎所有的大牌正规媒体都是。他们竟然一面倒地不支持Trump.我们有红卫兵:华人社区里的川粉和他们的同盟军。这里“川粉”是他们骄傲的自称,有公开发布的“川粉动员令号”系列为证。我们有红袖章:红字白底的 “Chinese-Americans for Trump” T-Shirt;我们有串连夺权:我们呼啸而来,占领了一个又一个微信群。我们满腔热血,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我们有自己的宣传平台:微信就是我们的战场。我们有自己的草根理论家。我们的文章气势磅礴,耸人听闻,造谣传谣,只及几点,不顾其余。为达到我们伟大的目的,我们可以不择手段。我们有大标语:高速公路旁有我们的广告牌。天上时时飘过我们的誓言:Chinese Americans for Trump。我都有点糊涂了:我们是在文革时的中国,还是在二十一世纪的美国?我们是十几岁的懵懂少年,还是学有所成,有点资产,有点社会地位的青年,中年,老年?我希望我看到的只是一个影子,一个即将消失的幻影。”我不知道上述文字何人所写,但相信所有身历其境的华人朋友都知道,这种描写是真实可信的。我曾在一个美国微信群看到一幅图片,在一次川普本人出席的竞选造势大会上,一个华人女川粉站在川普身边,右手高举,打出标准的希特勒德国法西斯手势。在一个集体主义社会的土壤上,只要气候合适,很容易生长出这类“恶之花”—极端政治狂徒!这类华人几乎全部来自并且生长于中国大陆。在此我不打算细究华人川粉产生的具体原因(我的《为什么华人精英右翼多》一文已有论述),单单就这种极度夸张的表演,就已经让世人不免心生忧虑:难道中国人真的不适合搞民主?川普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通过左中右各类媒体的实况报道和无情“挖掘”,世人皆已知晓。他的名言之一:“我就是在纽约第五大道朝人群开枪,他们也会支持我”(可见此人之极端和狂悖)。当然,川普的这些话主要是对他的“白人支持者”说的。美国社会确实有一大批“怒气冲天”的白人中下层失意者,在二十世纪以来上演的全球化大潮中“失”去了很多。此中虽有资本的因素,但也不能排除其自身的不求上进。他们中有的人真的很“蠢”,受教育不够,大多高中以下,智商也确实够低,分不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唯一能煽动他们的就是那些夸张的种族主义言论和情绪,这在美国历史上屡见不鲜。当年的“排华法案”就是如此来的,其后的三K党也是这种思路,川普不过是再次祭出这面旗帜。斯事而已,岂有他哉!可笑的是华人川粉大多受过良好教育,再不济的也是一个大学本科,硕士博士多如牛毛,且不乏博导教授之类。一个显而易见的“种族主义者”竟然博得如此掌声,令人叹为观止!政治智商低的真是没商量。看到一个数据可以说明问题:亚裔中川普支持者16%,但华人高学历川普支持者竟高达70%。这些华人川粉中不乏曾经的普(京)粉,在尊崇服膺强权强人这一点上两者是相通的。更有甚者,还有一些好事的华裔学人,给川普“戴”上了一顶“保守主义”的高帽,以便名正言顺、气壮如牛地支持其人。这种实用主义真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良知”都没有了,谈主义还有用吗?华人啊华人,哪天你们不再把那些“主义”真当一回事,你们才能真正获得自由!需要强调说明的是,在整个亚裔族群包括华裔族群里,川普支持者是少数,全力支持他的华人第一代移民也大都属于在其母国受过完整洗脑教育的那一部分所谓“精英”。众多的来自全球各地的华人移民是反对川普这样的“种族主义者”的。中国“精英”跟世界主流精英的巨大差异说明了哪些问题?这种差异跟“喝狼奶长大”有什么关联?这些都只能留待以后去解答了。一百年前的义和团(包括红灯照—华人极端女川粉一如其先辈)最终没有得到好的下场,虽然他们“紧跟”西太后不动摇;五十年前的男女红卫兵同样没有好果子,虽然他们“紧跟”伟大领袖不眨眼;可以预料,今天美国大地上的华人川粉对川普大人的“忠心不二”也绝不会有令他们满意的结局(美国是现代文明社会,性命自然可保无虞),无论川普能否梦圆。寄希望于华人移民第二代!http://hx.cnd.org/files/2016/11/cp.jpg
最后发表: 此时此刻@ 2016-11-9 18:07 1302 0 2016-11-9
此时此刻 特朗普?还是希拉里?这10本书让你更懂美国 attach_img
特朗普?还是希拉里?这10本书让你更懂美国 文:魏小河 今天,美国大选正式开始投票,这场年度大戏马上就要进入大结局了。入主白宫的到底会是希拉里还是特朗普呢? 我当然不知道。 其实不知道的还多着呢。比如美国大选到底是怎么运作的?美国的民主到底有什么好?选出的总统对美国的影响会有多大? 老实讲,除了电影、美剧、可乐和爆米花,很多人对这个国家的了解并不多。我也是一样。下面,我找到几本关于美国的好书,如果想要立体的了解这个国家,请收好。 -------- 01 林达近距离看美国系列作者:林达 共四本,分别是《历史深处的忧虑》《总统是靠不住的》《我有一个梦想》《如彗星划过夜空》。这套书应该可以算是90年代的畅销书了,林达以生动的书信体,写出了对美国的观察。关于美国的自由、民主,它的宪法,它的社会制度、种族冲突,都有细致入微的描写,可以作为了解美国的入门书。 02 民主的细节作者: 刘瑜 这本也是畅销书,很多人都看过了。刘瑜的文笔还是蛮好的,虽然都是专栏文章的结集,但可读性很强,通过这本书,可以对“美国的民主”有一些印象。 03 《论美国的民主》作者: [法]阿列克西•德•托克维尔 这应该是关于美国民主最有名的一本书了。这本书虽然是一个多世纪以前的著作,但现在去读,仍然收获良多。托克维尔从古典自由主义的思想传统出发,探索美国的民主制度及其根源。当全世界对“民主”这一新奇的观念或制度仍然存在幻想、误解及恐惧时,托克维尔却以超越时代的真知灼见阐述了民主的是非利弊。 04 《以平等之名》作者:杨照 这本小书是杨照为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写的导读本,同一系列还有关于费城会议与《美国宪法》的《打造新世界》。杨照的这两本导读写得非常浅白,适合对美国民主制度了解不深的读者。 05 联邦党人文集作者: (美)亚历山大·汉密尔顿 / 詹姆斯·麦迪逊 / 约翰·杰伊 宪法是一国的立国之本,美国的宪法尤其如此。这本书是麦迪逊、汉密尔顿等为联邦制进行的辩护的文章的结集,今仍被公认为是对美国联邦宪法的最好解释。想要了解美国,不能不从源头开始。 06 民主的奇迹 : 美国宪法制定的127天作者: 凯瑟琳·德林克·鲍恩 这本重述了200多年前,美国宪法诞生的历程。“作者以小说的笔法生动地再现了那历史场景、个性各异的人物和尖锐对立的政见。”可读性很强。 07 美国人:民主的历程(美国人三部曲)作者: [美]丹尼尔·J·布尔斯廷 “美国人三部曲”是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前国会图书馆馆长丹尼尔·J·布尔斯廷最负盛名的代表作,由《美国人:殖民地历程》、《美国人:建国的历程》和《美国人:民主的历程》组成,从殖民地初辟时代的美国写到20世纪60年代。可以作为通读美国历史的读本。 08 光荣与梦想[美]威廉·曼彻斯特 这本书是记者写历史的典范。本书从1932年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上台前后一直写到1972年的“水门事件”,勾画了整整40年间的美国历史。细致入微的描写了这一时期美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巨大变化。 09 美国总统的诞生作者: [美]白修德 也是记者写的书。主要是聚焦在1960年的选举。由于作者密切接触每个相关党派和人物,掌握了1960年选举的很多第一手资料,在本书中,他详尽地记述了约翰•肯尼迪和理查德•尼克松之间的激烈竞争——从选前形势、竞选的筹备,到决定性的初选,再到有史以来的首次电视辩论,还有最后扣竞选冲刺。 10 美国种族简史作者: [美] 托马斯·索威尔 谈到美国,总是会谈到种族问题。历届美国总统大选的各方权谋都会在这个问题上大费脑筋,形成现今美国种族结构和种族政策的历史到底是什么样的? 这本书用大量的史实、数字,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各个种族在美国的奋斗史、文化史,包括爱尔兰人、德国人、意大利人、日本人、犹太人、华人、墨西哥人、黑人、波多黎各人等。
最后发表: 此时此刻@ 2016-11-8 16:35 1002 0 2016-11-8
此时此刻 美国大选的危险所在 attach_img
美国大选的危险所在 文:林炎平 美国还从来没有一次大选像这次这样引起如此广泛和深刻的爱恨情仇,几乎在每个有人群的地方,都会有非常两极分化的观点。很多情况下,倒不是由于谁更喜欢哪个候选人,而是更不喜欢哪个候选人。 如果不太深入研究这两个候选人,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女克毫无诚信可言,而川普就是一个无赖。但是随着帷幕的拉开和信息的浮出,我们也许应该得到这样的结论:川普有很大的问题,他上台会带给美国很大风险,但是,这些问题和风险和女克上台比起来,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我们先来看女克的危险,再来看川普的危险。 到底女克有多危险?这是一个问题。她的危险大致在这几个方面: 1)权钱交易的典范: 纵横看历史和世界,一个人从来都是在经济上成功后,才会来办慈善基金以做好事回馈社会。比如我们熟知的比尔盖茨等等。但是克林顿夫妇很奇怪,从白宫卸任后,按照女克的说法是他们当时几乎是一无所有,在经济上非常拮据。奇怪的是,却在这样的情况下,克林顿夫妇操办起了克林顿基金会来搞慈善。从那开始,克林顿夫妇在基金会风生水起的同时,也成为了富翁。 克林顿基金会的捐赠一开始并不顺利,但是从女克当上国务卿后,就突飞猛进了。现在揭露的事实表明,通常捐赠给克林顿基金会的组织也是邀请克林顿夫妇讲演的组织,讲演费动辄几十万美元。这样巨额的讲演费何以有人舍得付出?并非由于男克曾经担任过总统。在克林顿之前(里根、卡特和老布什)和之后(小布什)担任过总统的人都没有如此巨额的讲演费。诺贝尔奖获得者和美国英国科学院院士的讲演费也根本不能与之相比。 男克真的如此受人欢迎?他由于和莱温斯基的绯闻事件臭名昭著,还几乎被弹劾(众议院已经通过,只是参议院救了他)。他并没有理论的建树,也没有实践的业绩。他的总统业绩和里根根本就不能相提并论,也绝无小布什的跌宕起伏。凭什么有人愿意付这样高额的讲演费?这显然是一个疑问。如果我们从希拉里担任国务卿的职位来看这个问题,就豁然开朗了。 理由很简单,这是由于女克的国务卿位置才使得男克获得如此高额的讲演费的。你要和我见面谈事情吗?你有求于我吗?先给克林顿基金会捐赠吧!这就是所谓的Pay to play,有一个拉丁语常用来表达这样的交易:Quid pro quo。其原意是:This for that。亦即“交换”。这是一种什么交换呢?这就是权钱交易:你给我个人钱,我用公权力给你方便,让你赚更多的钱。 比如摩洛哥国王他们家想让女克参加摩洛哥王室举办的一个活动的开幕式,于是就给克林顿基金会捐赠。女克答应去的,但是由于时机不对,无法出席,于是派了男克和女儿去。当然,一个开幕式是不值2,800万的。后面的优惠条件多了去了。有兴趣的可以在Google用关键词“Clinton”和“Morocco”搜到这些内容。沙特给克林顿基金会的2,500万后面是什么条件?如果不是权钱交易,沙特和克林顿基金会哪会有什么交集? 还有很多很多,比如金融资本家索罗斯。 女克在国务卿这个位置上做的唯一有效率的事情,就是用国务卿的权力给自家牟利。在西方,权钱交易没有比克林顿一家玩得更大更猛烈。 2)三权分立被破坏: 我们且不说女克的邮件门问题,这是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本来是为了掩盖权钱交易而导致邮件门丑闻,而且实际上已经涉及到了叛国罪。但是女克在系统上造成对美国的损害比这个要大得多。 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对“三权分立”的刻意破坏。克林顿一家为了能够做到Quid pro quo,使得其能够安全地进行,他们勾结了行政和司法。而这次选举就是他们要在立法上进一步整合。女克更明确地指出,她如果当选,就要任命不忠于宪法的自由派法官,以便在一系列问题上(传统婚姻和同性恋问题)和传统决裂。 所谓“三权分立”,是西方民主政体保障自由和公正的最有效的制度之一:行政,司法和立法的权力必须彼此独立和制衡。我们可以形象地比喻为体育比赛中运动员、裁判员和比赛规则的制定者必须不可以是同一个集团,否则我们不可能有公正的比赛。你想想,如果你的对方球队不仅是运动员,而且是随时可以吹哨的裁判,并且可以随心制定新规则,你觉得比赛的公正性会得到保证吗? 从男克开始就在编织一张破坏三权分立的网,他们试图通过任人唯亲,把行政、司法和立法都整合起来。我们从女克邮件门就可以看到这点:本来,女克故意不按照规则使用政府提供的邮件服务器,而是用自己的私人邮件服务器,其目的就是要掩盖他们Quid pro quo的证据。但是,由于和克林顿沆瀣一气的司法部的干涉,这个调查陷入了非常困难的境地。2016年7月,FBI(联邦调查局)在铁证如山的情况下宣布不再进行对女克邮件门的调查。局长Comey为此遭到正直的FBI同事的鄙视。最后这个合谋没有完美地完成是由于Comey出于新教徒的良心和迫于正义的同事们的压力,不得不把故意中断的调查重新开始。这一举动使得克林顿一伙大发雷霆:我们选错了人。 什么是“我们选错了人”?无非就是他们要把司法拉上贼船而没有得逞。但是,他们一直在做干扰司法的事情。DOJ(司法部)的任命在奥巴马克林顿任期内实际上就是在找他们在司法部门的代理。从原来的Holder到现在的Linch,都是他们的指望合谋的人。现在有人对Linch的司法部提起了诉讼,要求Linch和男克交出他们在亚利桑那州的机场里飞机上的会谈内容: Any and all records containing the names of any DOJ official, staff or employee who participated in any discussion regarding the meeting between General Lynch and Bill Clinton that occurred on Monday, June 27, 2016, at Sky Harbor International Airport in Phoenix, Arizona. 凭什么一个司法部部长要和一个什么公共职位都没有的男克在政府的交通工具上密谈? 司法部本来是应该相对独立的,尽管这是一个在总统下面工作的和司法衔接的部门,其本来的功能是协调独立的司法操作,而不是干涉司法。但是Linch已经成了奥黑和女克的走狗。她居然居高临下要求Comey停止调查。这次Comey是实在无法忍受,大声质问“你要指令我做事吗?” 这就是典型的破坏三权分立的行为。一个行政部门居然要司法部门接受其命令!FBI是司法部门,按照三权分立的原则,司法不受行政干预。而女克伙同奥黑想把司法变成其家丁。 3)金融资本的渗透: 最黑的金融资本就是索罗斯这类的。此人的公司完全不必缴纳美国税收,因为他的公司不在美国注册,而是在加勒比海的岛国(Curaçao and CaymanIslands)注册。但是,其传统的对权力的嗜血却对美国情有独钟。索罗斯对女克的总统竞选注入了大量的资金。索罗斯的投资和盈利都是建立在损害他人利益上的。他每赚一次钱,就要搞垮一个国家或者一种货币。这种典型的损人利己的文化,怎么可能用钱做好事?因此,只要索罗斯出钱赞助的一定是邪恶的力量。 可以想象,索罗斯是克林顿最好的搭档。一个腰缠万贯需要权力,一个手握大权需要金钱,还有什么比这更加匹配的合作?而且更加匹配的是,这两者都有着极低的道德准则。因此,他们的沆瀣一气是水到渠成一拍即合的。 索罗斯的理想是共产主义的翻版:一个没有国界的社会,在那里人人都平等如奴隶,而他们就是主宰。他的理想和布尔什维克的理想是一致的,都是世界在他们控制下的大同。索罗斯们对美国的危害和对世界任何地区的危害和他对任何货币的危害一样,已经昭然若揭,他们的金融垄断大大地伤害了美国的努力工作的中产阶级。 在一个发展不平衡的世界里,劳工总是从工资低的地方向高的地方迁徙,而资本总是从成本高的地方向低的地方流动。这是资本持有者和劳力拥有者的逐利本能,亦即人的本能。但是,人口的迁徙是受到国界的阻拦的,因此并不能自由流动。这样一来,资本的流动在金融资本家的斡旋下,首先由立法突破这个边界。资本在今天已经可以完全自由流动。我们已经见证了富裕的西方国家的资本向贫穷的第三世界国家的流动。其结果是:在1976年到今天的40年里,美国的蓝领工人的工资没有任何增加(以1987年的美元计价)。他们曾经是中产阶级,但是他们现在正在走向贫穷的边缘。 现在,连自由的资本流动都不足以满足他们的胃口了,他们要完全自由的人口流动。如果这样,墨西哥和中美洲的人口当然会急剧向北美洲迁徙。这个严重的政治后果和经济后果不是索罗斯需要担心的,而且正是他们真正向往的。这样的世界,才是他们心仪的。这样的世界,他们就可以完全控制。索罗斯们是不会满足于加勒比岛国的公司和全球的资金的。如果他们仅仅可以控制金钱,他们最终还是不能控制世界。只有控制了人口,才可以实现控制世界的理想。布尔什维克用计划经济的办法试过,失败了。但是索罗斯们相信用自由经济和自由迁徙可以达到这个目的。 现在该轮到我们说川普的问题了。川普的问题是严重的: 1)没有从政经验: 2)满嘴跑火车: 3)个人品质问题: 川普的问题和女克的问题一比,就没有什么可以说的了。但是,川普和女克的问题都是JB问题,具体地说,川普的JB问题是“鸡巴”问题,而女克的JB问题是“基本”问题。 川普的问题应该由花边新闻小报去报道,而女克的问题需要所有不想失去自由的人去关心。 女克所代表的是疾病,而川普是一剂猛药。吃药还是不吃药,这是一个问题。也许病体虚弱,一剂猛药下去,本来还可以苟延残喘的,却因此一命呜呼;如果不吃药,那么也许有自愈的可能,但是更可能的是缓慢地一命呜呼。 一个正常的社会不需要川普,就如同一个健康的人不需要猛药。但是,美国今天已经不很正常了。看看克林顿夫妇的所作所为,他们在行政、司法和立法部门的安插和渗透,我们无论如何不能把这样的情况视为正常。 如果你仍然希望“三权分立”,厌恶“权钱交易”,警惕“资本渗透”,那么女克不是选择。 为了尽早地告别猛药,让我们先消灭疾病。
最后发表: 此时此刻@ 2016-11-6 20:20 1230 0 2016-11-6
此时此刻 居庙堂之高 attach_img
居庙堂之高 周树山 少年时读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不仅为其飞扬的文采所折服,更为其所倡言的士大夫的理想人格而激动,所以阅读三过,即已成诵。整日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挂在嘴边,不谙世事的乡野少年即俨然成了忧国忧民之士,其幼稚憨傻之态,可笑复可悯矣!后来,读史阅世,身心俱老,方知文章只可当文章去读,有些话是大可不必当真的。所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翻遍二十四史,没见有人能践行之。这就好比宗教所许诺的天国和净土,我等生人是难以企及的。凡事反求诸己,大抵可明白八九。我不是士大夫,但我也算“处江湖之远”的人,对于君主的休戚安危,我就从来没有“忧”过,一是距离太过遥远,忧而无用;二是也轮不到我去“忧”,因为我属于“居庙堂之高”的大人所忧之民(或曰民之一员),我等细民,自己尚被大人所忧,又何遑去“忧”大人之上的“君主”?我从来没有登过“庙堂”,所以没有大人们的体验,高居庙堂之上的大人们是不是在忧民呢?根据我读史的经验是:没有。他们固然也有“忧”,但所忧不在民,而是自己的身家性命。这从汉初开国重臣的命运及君臣关系可见一斑。 萧何和刘邦是贫贱之交,后来帮助刘邦打天下,刘邦当了皇帝,他功推第一,官拜相国,真正算得上“居庙堂之高”。刘邦和项羽苦斗之时,多次陷于危境,萧何盘踞关中,给刘邦镇守根据地,不断征集关中子弟为刘邦输送兵员,调查户口,按户征粮催赋,给前线的部队漕运粮秣。此时的萧何已是刘邦家天下的大管家,他所忧劳者,并非百姓的死难困苦,而是主子的皇权大业。就是这样,他也有日夜忧心的恐惧,那就是失去主子的信任而带来杀身之祸。 汉高祖三年,刘项角力,战争处于相持阶段,刘邦不断派使节慰劳后方的萧何,这种反常的举动使萧何身边的人嗅出了危险的气息,鲍生进言曰:如今汉王在战场上出生入死,受大野风霜之苦,却不断派人慰劳你,是有疑君之心。为君计,不如将宗族中兄弟子孙能打仗的全送到前线去,如此方能使大王更加信任你。萧何从其计,刘邦方释疑。 为成就刘邦皇权大业,萧何曾举荐韩信为帅。韩信初不被刘邦所重,离汉而去,萧何将韩信追回,戏曲有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曲目,说的就是这事。但最后也是萧何献计使吕后把韩信杀掉的。这也足见萧何对刘邦家天下的忠诚。 刘邦在外平陈豨之叛,闻韩信被诛,特派使加封萧何为相国,食邑加增五百户,并派五百卫士护卫相府,很多人都来向萧何祝贺。只有一个名叫邵平的人对萧何说:“祸自此始矣。皇帝征讨于外,而君守于内,并无什么危险,不但对你加官进爵,又为你派了如此多的卫士。这种举动难道是正常的吗?况且韩信刚刚谋反于内,加派卫士,并非对你的恩宠,而是有疑你之心。为自保计,应谢绝封赏,捐出家财以充前方军费,方能免祸。”萧何捐出家财,这才讨得刘邦的欢心。 这年秋天,黥布造反,刘邦又带兵去征讨。前方的刘邦,对于留守的萧何还是不放心,屡次派人探问相国在干什么。回复说:因为皇帝在军中,相国如征讨陈豨时一样,维护后方的安定,征集资财粮草,以应军需。身边的幕僚对萧何说:“君灭族之祸不久矣!君位为相国,臣子中功劳居第一,无以复加。你镇守关中十余年,已得百姓之心,皇帝所以数次探问你的近况,是怕你心怀异志,倾动关中。如今为自保,何不广置房产土地,强征贱买,亦所不惜,让皇帝认为你是一个胸无大志的土财主。如此虽自污自贱,坏了你的名声,但或许可以逃过灭族之祸。”萧何依计而行。刘邦得胜回都,百姓遮道告萧何的状,说他强征贱买百姓田产,萧何迎谒刘邦,刘邦笑将百姓的状子给了萧何,说:你自向百姓谢罪吧!此计虽拙,但也确实使刘邦释疑,认为这样的人是不会夺他的天下的。 观萧何自保之手段,不外两条:一是不计个人得失,对主子忠心耿耿,恭谨劬劳,关键时不惜献出财产家人以明心迹,表现他忠贞无二的一面;二是放低身段,不怕自污自贱,奴颜婢膝,在人格上卑屈自辱,以表现自己无条件的屈从。 身为相国的萧何,在外人眼里,位高爵显,富贵已极,但他却时刻忧惧自己的身家性命,其内心之煎熬,外人恐怕很难体会。当然,高居庙堂的并非丞相一人,还有众多臣子,那么,皇帝视臣子为何如?刘邦与臣子有一段精彩的对话,窃以为“居庙堂之高”的臣子们是该永铭在心的。汉高祖五年,项羽已灭,刘邦即皇帝位,论功行赏,群臣争功,年余不绝。刘邦认为萧何为他镇守关中的根据地,功劳最高,所以首封萧何为酇侯,食邑八千户。众臣不服,哄闹说:“我们披坚执锐,统兵沙场,为陛下打天下,多者身经百余战,少者亦有数十合,攻城略地,出生入死,如今不见封赏。萧何未有汗马之劳,光指靠文墨议论,从未上过战场,为何功劳却在我等之上?”刘邦说:“你们知道打猎的事吗?”众臣答:“知道”。刘邦又问:“知道猎狗吗?”又答:“知道”。刘邦从容道:“打猎时,追杀野兽的是猎狗,而发现野兽并指示猎狗追捕野兽的是人。你们冲杀在前,捕获野兽,不过是功狗;而萧何,指示发令,纵狗追捕,乃是功人。”众臣子再不敢做声。萧何何幸,被帝王看作“人”,而别的臣子虽赴汤蹈火,舍生忘死,但在帝王的眼里,不过是“功狗”而已。刘邦虽不读书,但他是个聪明人,一语道破宫廷政治中君臣关系的本质。所谓“狡兔死,走狗烹”。刘邦当皇帝不久,就把三个最大的军头(三条功劳最著的功狗)韩信、彭越、黥布杀掉了。 身为当朝相国,说萧何完全不“忧民”,当然也不公平。正史所载,萧何的确“忧”过一次民,但却给他带来了大祸。刘邦在长安附近圈起大片山泽土地以为猎场,称上林苑。萧何上书,云长安土地狭窄荒瘠,民生穷困,奏请皇帝开放上林,允许百姓入内采集菽麦野果,以维生计,勿弃为野兽所食。刘邦大怒,说萧何受商贾财物,为他们说话,图谋皇家猎苑。于是,立下廷尉,将萧何披枷戴锁,关入大牢。数日后,一个臣子陪侍皇帝,问:丞相何罪,竟遭如此暴虐的对待?刘邦回答说:“我闻听为相者,凡有善举,皆归于帝王,若有错误差失,应为主上承担责任。如今萧何竟然受商贾贿赂,为他们请求开放我的猎苑,以此讨好百姓,所以把他关入牢里去。” 这个臣子敢于说话,说:“丞相请求做有利于百姓之事,是他份内之责,陛下因何怀疑他受商贾的贿赂呢?当年陛下与楚征战,后来陈豨、黥布造反,陛下统兵在外,都是相国镇守关中,若关中摇动则关西已不为陛下所有。相国那时不谋利于己,如今反受商贾之金吗?陛下何疑相国之深也?”刘邦无语,当天派人释放了萧何。 萧何平素恭敬谨慎,此时已年老,竟然光着脚,入宫磕头谢恩。刘邦倒有一套说辞:“相国无须如此,这事就算了吧。相国请求开放上林苑我不许,说明我是桀纣那样的暴君,而相国是天下少有的贤相。我故意把你关入牢中,是用我的罪错彰显你的德行啊!”看,赏赐你是因为怀疑你,惩治你是因为表彰你,帝王有绝对话语权,他当然可以随便怎么说,但他的逻辑谁能搞得清!他阴毒叵测的心理谁又能摸得透?在这样的庙堂上,自顾尚不暇,何遑忧民乎? 萧何死后,曹参为相。此人也是开国臣,比之萧何,功推第二。此时刘邦已死,太子刘盈即位,曹参完全按照萧何留下的规矩行事,日夜饮酒,丞相职事,不过循例应酬,这就是所谓萧规曹随。新皇帝不满丞相不作为,让曹参的儿子回去问父亲何以荒殆朝政,结果曹参把儿子痛打一顿,斥骂道:“赶快滚回去当你的差,天下事哪里有你插嘴的份儿!”到了上朝时,皇帝责问道:“是我让你的儿子规谏于你,为何要痛责他?”曹参赶快脱下冠冕,谢罪道:“陛下自思可比先帝?”皇帝说:“朕安敢与先帝相比!”曹参又问:“我和萧何功德才能相比怎样?”皇帝说:“君似不及也!”曹参说:“陛下所言极是,既然先帝与萧丞相已定天下,法令明具,陛下垂拱而治,我等循例守职,照章办事,不是很好吗?”皇帝只好说:“好,既如此,那就这样吧!”曹参依循旧章不作为,当个自在丞相,又何尝不是为了自保?在专制的官场中,做事的人容易出错招过,不做事或者少做事反倒落得清闲自在。无能的庸才不能作为,循吏不想作为,这两种人在官场中常常官运亨通。曹参参透了其中的奥妙,所以死前当了三年逍遥丞相,幸得善终。如此高居庙堂,焉得“忧民”乎! 张良属汉初开国重臣之一,也是“居庙堂之高”的人,应该说,刘邦有天下得张良之计多矣。但是张良所以没有被刘邦猜忌,第一是因为张良知进退,无野心。但这一条并不是护身符,你没有野心,帝王不一定不加害你,很多被整得家破人亡的臣子并非他真的有篡位的野心,乃是因为与帝王间有其他的过节。第二条是张良体弱多病,保命之不暇,对上下左右自然构不成威胁。张良饱读诗书,聪明之极,一旦天下已定,刘邦登基为帝,他就退居边缘,学黄老之术,用道家辟谷法,练气功养身去了。养病就要安心养病,倘若你不好好养病,有权位之想,高调出山,阿谀取媚,即使一时得幸,折戟沉沙,身家俱灭,那就是你的下场!这一点,张良是想得明白的。所以,对于张良,我们也不好强求他去“忧民”了。 还有一位陈平,也是刘邦的股肱之臣,应该上汉代名臣录的。他后来也位列丞相,得以善终。陈平魁伟俊朗,是个美男子,他深谙人性的弱点和欲望,故所出计谋,皆能中的。如用重金离间楚君臣,使范曾愤而去楚,死于途中;韩信欲求为王,刘邦怒骂,陈平在侧,踢刘邦脚后跟,使刘邦醒悟,暂时满足韩信欲望,以安其心;刘邦被匈奴困围平城,七日不得食,关键时刻,又是他做通了匈奴单于阏氏的工作,使刘邦平安出逃。陈平有何本事,能见到单于的阏氏,且使其阏氏为汉军解围?史书上说“其计秘,世莫得闻”。总之,陈平不是道学先生,他是不按常理出牌的人,他晚年总结自己的人生说:“我多阴谋,此道家之所禁。后世子孙不得复起,以我多阴祸也!”这是一个阴谋家的自白和自省之言。阴谋者凛然而惧,自承将祸及后世子孙,其秘计毒谋,当有不为正史所载者。如此为帝王勋业用尽阴谋手段的人,又与民何干也! 最后再说周氏父子。周勃有开国之功,性格敦厚倔强,刘邦临死,认为其可承担重任,所谓“重厚少文,安刘者必勃也!”惠帝六年,以周勃为太尉。诸吕专权,有篡位之谋,吕后死,周勃与臣子们一起将诸吕诛灭,迎立代王刘恒为帝,是为汉文帝。因其拨乱反正,重整江山之功,文帝以周勃为右丞相,赐金五千斤,食邑万户,成为权倾朝野的万户侯。这时,有人进言曰:“君既诛诸吕,立代王,威震天下,而君竟心安理得受厚赏,处尊位,祸将及身矣!”周勃听了非常害怕,立刻请求皇帝归还相印。 不久,丞相陈平死,皇帝再次启用周勃为相。周勃的性格不会讨主子的欢心,不久,文帝就罢了他的相,把他打发到封地去了。这位曾统帅千军万马,有拥立之功的人在庙堂为相时就疑神疑鬼,战战兢兢,生怕惹来杀身之祸,如今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乎?然。但这话没说完,应是“忧其君生杀己之心”。他得了恐惧症,心理出了问题,总疑心有一天会被皇帝派来的人杀掉。所以地方官到他封地来,他每次都身穿盔甲,命令家奴手执兵器以见。这哪里是待客?简直就是示威!不久就有人上书告其谋反,马上他就被抓进了大牢。周勃本来就拙于言辞,所以狱吏审问时不知所对,狱吏当然对他不客气,用各种手段折辱他,刑讯逼供,无所不用其极。周勃只好让家人以千金贿赂狱吏。狱吏受贿,暗示他“以公主为证”。 原来,周勃的长子乃是汉文帝的女婿,他和皇帝是亲家,周勃当年受重赏时,把赏赐的金银财宝都转送给了皇帝的舅舅薄昭,如今事急,薄昭出手相救,去找自己的太后姐姐。太后对皇帝说:“当年周勃为太尉诛诸吕时,统重兵,手握皇帝之玺,那时不反,如今居一小县,难道会谋反吗?”文帝这才把周勃从牢里放了出来。周勃出狱,叹道:“吾尝将百万军,安知狱吏之贵也!”这或许是曾经手握大权最后落到狱吏手里的人共同的感叹!小小狱吏,你身居高位时连正眼也不会撩他,可若你真的落到他们手里,他们对你是不会客气的。当年的堂堂丞相进了大牢不也得向狱吏行贿吗?时也!势也!权势一失,再矮的屋檐你也得低头!这个曾经叱咤风云的庙堂之臣最后孤寂地死在封地里,他的心理恐惧症应该成为帝王专制制度下一个值得剖析的历史标本。 周勃死后,长子周胜之袭承侯位(周勃被封为绛侯),此人是汉文帝的女婿,但夫妻关系一直不好,公主不待见她的老公。不久,周胜之就因罪被杀。一年后,周勃次子周亚夫被封为条侯。周亚夫有极高的军事才能,汉文帝生前劳军周亚夫驻军的细柳营被传为历史佳话,成为军营整肃军令严明的治军样板。文帝将崩,嘱告太子说:“将来事有缓急,可用周亚夫统兵。”景帝即位,吴楚七国诸侯叛乱,周亚夫统兵平叛,稳定了中央政权。平叛归来,周亚夫和乃父一样,官拜太尉,不久,迁为丞相。父子二人,皆有匡扶社稷之功,又都由太尉而丞相,功高盖世而又高居庙堂。其父已如上述,其子又当如何? 在平定吴楚之乱中,由于整个战略部署的需要,周亚夫没有对被围困的梁孝王(景帝的小弟弟)派兵施救,得罪了梁孝王,梁孝王每次进京,都要在太后面前对周亚夫进谗言。景帝欲废栗太子(栗姬所生),周亚夫多次谏阻,终使君臣生隙。后来皇后之兄王信欲封侯,买通窦太后为其说话,皇帝征求丞相意见,周亚夫说:“高皇帝(刘邦)曾与诸臣有约: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王信虽是皇后的哥哥,无功于社稷,如果封侯,是违背高皇帝约定的”景帝“默然而沮”。从此景帝对周亚夫由信重而疏远。 其后又有五个匈奴王降汉,景帝欲封其为列侯而敦勉之,征求丞相意见,周亚夫说:“此等人背其主而降陛下,如封其为侯,将来何以责不守节之臣?”景帝已对周亚夫失去了耐心和敬意,断然说:“丞相之议不可用”。立将五人全部封为列侯。周亚夫明白,由于自己强直的个性,造成了君臣间的嫌隙,而裂痕的加深,已使其匡扶社稷的功劳化为尘土。功劳、勋位乃至帝王的眷宠都是不可倚侍的,帝王心思的多变和情感的好恶决定臣子的命运。他以身体有病为由请辞相位,皇帝立即照准。 正剧和喜剧刚刚落幕,悲剧的序幕即已拉开。不久,景帝在宫禁中召亚夫赐食,席上放一大块肉,没有切,也不放筷子。这肉怎么吃呢?难道是有意羞辱自己吗?“亚夫心不平,顾谓尚席取箸”。皇帝冷笑道:“看来我没有满足你,是慢待你了!”此嫌恨之言也!亚夫免冠向皇帝谢罪。皇帝只说一字:“起”。亚夫离席而去。皇帝目送他的背影,恨恨道:“桀骜不逊,怏怏而去,此非少主臣也!”这句彻底决绝之言预示了周亚夫悲惨的下场。 亚夫老矣,来日无多,儿子们预为乃父筹备后事,依亚夫的爵位,墓葬中要有陪葬之器。亚夫曾为太尉,统兵百万,儿子为其定做了五百副将士的甲盾。此为冥器,当然不是实战的兵器。但此事却被告发,皇帝立刻命有司审理。亚夫强直,默无一言。皇帝怒道:我不用他的口供,直接交廷尉!廷尉者,相当于朝廷的大法官,专办皇帝交下的案子。廷尉直接诘问亚夫:你为什么要造反?一句话,把案子的性质定成了谋反大罪。亚夫驳斥道:“臣所买器,乃葬器也,何谓反乎?”廷尉笑道:“君纵不反地上,即欲反地下耳!” 这才叫欲加之罪,何患无词!你不在人世造反,肯定是要到阴间造反,总之,你是死定了!和他的父亲周勃一样,他同样尝到了狱吏的苦头,被不断地拷打折磨。年迈的亚夫在狱中绝食,五日后,呕血而死。当你失宠于帝王,厄运降临之快,如同云层的雷电,霹雳一声,万事皆休!你往昔的功业辉煌,身居高位的骄矜,财富和英名,理想和抱负……帝王雷霆一怒,生命在地狱般的苦难和凌辱中终结,你生前为之骄傲和所看重的一切,立即化为烟尘!除了留给后人徒然的叹息,还剩下什么? 或问曰:那些权高位重的老爷子们既不“忧民”,那他们在庙堂上到底在干什么?答曰:因为庙堂上只有一尊神,争相对这尊神表示效忠是他们的日常功课。他们全心全意、三心二意或者虚心假意地维护着皇帝的家天下,因为那是他们的安身立命之地,是他们的寄生之皮。除此,就是在互相排摈倾轧中巩固自己在朝中的地位,站稳脚跟,不被同伙干掉。 西哲有言:政治是一种残酷的游戏。帝王专制的宫廷政治尤其如是。所谓居庙堂之高,乃是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之高位。“万人之上”,固然可以使人有“赫赫师尹,万民具瞻” 的气概,“把酒临风,其喜洋洋”的风采,但“一人之下”,则会使你刻刻忧惧,如履薄冰,因其彼虽一人,你的身家性命就握在他的手心里。他决定你的荣辱生死,焉得不忧不惧?所以,居庙堂之高的人不是在一人之下放弃人格、操守和原则,就是身名俱丧,不得善终。庙堂并非易居之地,因为这是权斗的杀场,所以人性的阴暗暴露无遗,人性的异化也最为凸显。阳奉阴违,结党营私,相互倾覆坑陷,乃是庙堂的自然生态。《岳阳楼记》开篇句云:“滕子京谪守巴陵郡。”重修岳阳楼的滕某人就是因为得罪了高位者被贬谪到此的。范仲淹一句“忧谗畏讥”,才是刻骨铭心的心里话,道出身在其中者的普遍心态。如此居庙堂之高者,“忧其身”之不暇,何遑“忧其民”乎! 注:本文转载自爱思想网站。
最后发表: 此时此刻@ 2016-11-4 20:11 1260 0 2016-11-4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微博Montreal weibo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Montreal Facebook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Montreal twitter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Montreal Youtube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Montreal linkedin

QQ-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网

© 2014-2024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萌村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