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4-613-1276
contact@mengchenghui.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00-17:00
热搜: 房产 留学 医疗
此时此刻 从买金鱼看商家的诚信 attach_img
从买金鱼看商家的诚信 文:霜沐(蒙特利尔) Boxingday 一家人到Rockland销品茂里闲逛,进了一家宠物店,女儿说,妈妈,再给我买几条金鱼吧。    三年前我在这家店里为女儿买过三条金鱼,和一个最小型号的鱼缸。回家后,女儿当宝贝似的精心饲养,岂料短短几天内两条金鱼相继殒命,只剩下孤零零的一条。我原以为鱼种不太好,剩下这条也活不长,大概不久就会追随自己的伙伴而去。谁曾想这最后落单的一尾小红鱼却福大命大,无灾无难,一直存活了几年,直到前不久才寿终正寝。为什么会是这样,我曾疑惑不解。    跟女儿去选鱼。女儿指着最便宜的那一种(一条只要九毛九分)对一位工作人员说:“要这一种。”我明白女儿的意思,她是想用有限的钱多买几条。谁知那位工作人员却坦白地对我们说:“这种鱼活不长,只有几天的寿命,所以比较便宜。你们还想要吗?”当然不想。赶紧另外挑选,其他的鱼都比较贵,最便宜的也要七个加圆,还不算加税。不过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这些都是可以长久存活的金鱼。女儿于是指着七圆钱的那种让他打捞,一边央求我,“妈妈,我可以多买几条吗?”我想,小鱼也是生命,当然至少得买上两三条,否则它会多么孤单啊。不料那位工作人员又开口问我:“您家有鱼缸吗,是多大的鱼缸?”他告诉我,要想买两条以上的金鱼,鱼缸容积必须在5加仑以上,否则,鱼儿会因为缺氧而死去。5加仑是多少,我对这一计量单位可是毫无概念。他见我犹豫不决的样子,便说,“这样吧,您先多买几条,回去核实一下您的鱼缸,如果容积不到5个加仑,可以回来退货。”    这时,我想起第一次养鱼的经历,我已经解开了那奇怪的谜团,我笑着对他说,“谢谢,不用了,就要这一条吧。”    对不起,小鱼儿,你注定只能形单影只了,但这起码不会枉送了你的性命。    回家的路上,向老公感叹,看国外的商家多讲诚信。换了在国内,你想买那种鱼,想买多少条,对方保证不会多言半句。本来嘛,周瑜打黄盖,一个原打,一个原挨!说不定他还在心里窃喜呢,鱼儿死得快,父母经不起孩子缠磨,没几天又得来找他买,生意该有多红火!记得在国内时,也给女儿买过不少宠物,这些小动物无一不落得早夭的命运。女儿每次与她的宠物永别,都要难过好几天。我也徒生伤感,并且隐隐觉得歉疚,好像自己是杀害它们的罪魁祸首。后来听说,这些小动物死的快,绝不是爱它们的孩子和父母们的过错。因为它们在宠物市场时就被喂食或注射了某种药物,只能维持不长的生命。宠物商贩们靠着这种手段保证源源不断的红火生意。这种说法的真实性如何,不得而知,但我相信不会是空穴来风。起码,在中国,动物们的身体内被强加以各种骇人听闻的物质,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    不由得想到,诚信,在本质的意义上其实是一种对生命的尊重。不懂得尊重生命的人、社会、国家,当然不会是讲诚信的。
最后发表: 此时此刻@ 2014-12-27 11:33 3230 0 2014-12-27
此时此刻 圣诞琴声 attach_img
圣诞琴声 文:婉冰(蒙特利尔) Wellington 街,是一条古老而繁华的商业街,它西起Lasalle西面的Woodland, 向东一直延伸到McGill。这条街店铺林立,行人川流不息。因为它是一条老街,所以给人带来神秘的感觉和种种暇想,犹其是矗立在 Wellington 和DeL'Église 街角处的Notre Dame des Sept Douleurs 大教堂,更叫人觉得庄严肃穆。 我喜欢这条大街,它经历了数百年沧桑,沉淀着多民族文化。这条街的周围,住着密集的居民,以法裔为主,几乎世界上各个种族的人都有。尤其让我高兴的是,这里的中国人特别多,很多商店的老板都是中国人。我发现我们的同胞真是很了不起,哪里生活方便,哪里适合居住,哪里便于经商,他们就集聚在哪里。由于中国人多,这里成了名符其实的小唐人街。我感觉Wellington 大 街像个独立王国,它不但有政府服务机构、各大银行分理处、连锁大超市,还有无数的咖啡店、餐馆、疏菜水果店、服装店……总之,应有尽有。走在这条大街上,那种生活在人群中的感觉,真好。 但这里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那就是行乞的人挺多,可能是由于贫困人口多的原故吧。行乞,也是一种生存方式,我无权妄加评论。令我不解的是,他们大多年富力强正当年,为什么不工作呢?乞者中有一位中年女人,看起来精力特别充沛,整天在街上走,见人伸手就要钱,甚至在交通路口上,尽管亮了红灯,也从不懈怠,有点让人啼笑皆非。刚出国时,见到乞者,我真的很动容,我女儿也挺慷慨的,有一回给了一位老人五块钱。后来我的思想转变,是因为一次坐地铁。当时车厢里人不多,乘客有的读书看报,有的低声闲聊,很惬意。突然,我旁边一位先生站起身来,把本来戴得好端端的礼帽翻转过来,他依序走到每个乘客跟前。我没有给他钱,说实话,当时我都懵了,我不但当时发懵,就是现在我还懵着。看那位先生的样子根本不是穷人,很体面,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我百思不得其解。我记得,当时没人给他 钱,那顶礼帽又端端正正地戴回到那位先生的头上。 关于行乞者,后来我也想开了,“子非鱼,焉知鱼之乐?”权当是一道风景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应该给予尊重。打那以后,在路上再看到行乞的人,我的心情也有些坦然了。 在上下班的路上,我常常从大教堂走到田园超市,再从田园超市走回大教堂。大教堂,是我上下班必经之路。清 晨,白天,傍晚,午夜,这四个时间段,古老的Wellington 大街给我的感受不尽相同,我觉得夜晚的感觉最好。午夜, 街上只有少许的车辆和行人,非常安静,我可以尽情地放松自己,胡思乱想,东张西望。我特别喜欢在午夜仰望大教堂 的两个尖顶,那种直插苍穹的气势,常常使我如醉如痴,我会放飞思绪,享受那种神秘、宁静与高远。每逢下大雪的时候,漫天雪花飞舞,天地浑然一色,银装素裹中的大教堂更显得深不可测,置身于那银白色的世界中,觉得自己的身心都得到了净化。 要说Wellington 街最美的夜晚,应该属圣诞节了。那时彩灯辉映,白雪皑皑,整个大街都披上了绚丽的晚装,我常常在大街上逗留很久,享受那种氛围。有一年过圣诞节,和孩子们在店里吃完了晚饭,我让他们先回家,然后自己踏着雪慢慢地在路上走。快到教堂的时候,我听到了一阵优美的琴声,原来是一个小伙子在教堂门口演奏小提琴,我心里油然产生一种敬意。他很年轻,大约有二十几岁,为什么在这亲人团聚的最温馨的时刻不回家,难道这里没有亲人吗?我满腹疑问。我是一位母亲,当时觉得心里非常酸楚,我把包里的零钱全给了他,又加上一张二十块钱的纸币,足够他在饭店里吃顿年夜饭了。“圣诞快乐!”我含着泪说。小伙子放下手里的小提琴,给了我一个热烈的拥抱,我吻了他,像吻自己的孩子,这时,我的眼泪已经流了下来。他彬彬有礼地说:“谢谢您,夫人!圣诞快乐!”我和他告别,慢慢地向前走,这时背后又响起了那优美的琴声。这是我在圣诞节听到的最动人的旋律,在那个神奇的夜晚,这优美的琴声伴我入眠。 古老的Wellington 街,巍峨的大教堂,那位在寒风中的小提琴手,这幅异国他乡别样的风情画,永远铭刻在我的记忆之中。每逢圣诞节,我从大教堂走过时,耳边就会响起那美妙的圣诞琴声,那么感人,那么悦耳,那么悠扬。
最后发表: 此时此刻@ 2014-12-23 13:18 2940 0 2014-12-23
此时此刻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为何如此重要? attach_img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为何如此重要? 文:林炎平(蒙特利尔) 而卢浮宫里陈列的达•芬奇(1452-1519)在1506年作的《蒙娜丽莎》,则用一位普通夫人自信的微笑和坦然的姿态告诉了人们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油画《蒙娜丽莎》,著名得在中国都几乎家喻户晓。甚至有人说,到巴黎旅游如果不去卢浮宫那就等于没有到过巴黎,如果没有看到《蒙娜丽莎》的画像,也就如同没有去过卢浮宫。于是,旅游巴黎的节目必然包含卢浮宫和《蒙娜丽莎》。 《蒙娜丽莎》画像曾经在1911年被人从卢浮宫盗走,两年后失而复得。这是一个奇迹。这样的稀世珍宝能够被窃贼从这么戒备森严的博物馆里偷出去本身就不可思议,然而后来全世界的刑警通力合作把此稀世珍宝完璧归赵更加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为了防止再被偷盗,卢浮宫采取了更加严格的防范措施。同时为了防止作品被过分观赏而接触过多的二氧化碳,卢浮宫在不久前为《蒙娜丽莎》画像几乎专门开了一个展厅。偌大的展厅里一面大墙就只展示这一幅作品,俨然让另三面墙上展示的也堪称伟大的作品成了陪衬。和簇拥在《蒙娜丽莎》画像前的人群相比,欣赏对面墙上的富有宗教含义的巨幅油画的人数就显得少了很多。 《蒙娜丽莎》作品本来就不大(77cmX53cm),又在整面大墙衬托下,显得更加小了。这是一位意大利妇人的半身像,背景是淡化的自然景色,夫人安详地微笑着。和达•芬奇另外一幅作品《最后的晚餐》相比,这幅作品的尺寸要小得多,但是名气却要大得多。 仅仅从技巧上和人物的形象上是无法解释这幅作品为什么如此重要的。画中人物本身当时并不著名,且没有惊人的美丽,也没有豪华的社会背景,绘画的技巧在当时也没有什么特殊,色彩的运用也和当时的油画没有太大区别。因此有人会觉得也许是达•芬奇的名气太大了,他的画也就如此著名了。 其实把这样一幅作品和达•芬奇所在的时代割裂开来,便难以评价其价值。达•芬奇的时代正是文艺复兴如日中天的时代。同样在卢浮宫里,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文艺复兴早期以及和达•芬奇同时代的作品。如果观者有心的话,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文艺复兴以前和文艺复兴早期的作品中通常充斥着宗教内容,圣母、圣子、天使、天国等。几乎所有的作品都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了基督教的内容和价值。如果在卢浮宫中按照时间顺序反复欣赏,就会愈加体会到《蒙娜丽莎》这部作品所表现的独特意义。如果能够把这幅作品和在其三年后由拉斐尔完成的《雅典学院》一起欣赏,就可以更加确切地感觉到古希腊对于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 拉斐尔的《雅典学院》 那是一个宗教和世俗争夺政治权力的时代,那是一个把人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的时代,那是一个回归理性的时代,那是一个重新回到古希腊价值的时代。第一次,一位普通夫人出现在一幅大师的作品上。当时已经年届五十、历经沧桑的达•芬奇通过《蒙娜丽莎》向世人阐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向世人公布了这样一个宣言: ——即使没有教廷,我们也可以微笑得如此自信; ——光明的世界和自信的人类并不需要教廷的主宰。 这应该才是《蒙娜丽莎》如此著名的理由。数百年过去了,人们逐渐忘却了这幅伟大作品的历史背景,也忘却了那个伟大的文艺复兴时代。在这个时代之后,我们才有了后来的艺术创作风格,比如卢浮宫中许多反映人文主义精神的现实题材的作品。而《蒙娜丽莎》,则开启了这个艺术时代的先河。
最后发表: 此时此刻@ 2014-12-23 11:12 2456 0 2014-12-23
此时此刻 “呼格吉勒图案”有什么启示 attach_img
“呼格吉勒图案”有什么启示 文:黄东篱(蒙特利尔) 2014年12月15日,内蒙古高级法院作出“呼格吉勒图案”再审判决,宣告呼格吉勒图无罪。陈年冤案得以昭雪,让呼格吉勒图的父母感慨万千,老两口在儿子无辜被枪决18年后,终于讨还了公道。 1996年4月,呼和浩特警方在侦查一起命案中,认定呼格吉勒图是杀人凶手。61天后,法院判处呼格吉勒图死刑。2005年10月,案犯赵志红承认自己是作案真凶。此后呼格吉勒图的父母不断上访,在媒体的跟踪和高层重视下,有了今天的结果。 呼格吉勒图 内蒙古高院召开重审“呼格案”发布会 “呼格案”被传媒喻为“20世纪末最大冤案”,其实广东普宁民警滥杀四名村民案件,才堪称“20世纪最大冤案”。1997年8月7日,普宁市公安局占陇派出所民警,在所长黄石武的带领下将4名村民抓走,不经审问,直接捆绑到郊外就地枪决。(见1999年1月26日《法制日报》)派出所警方谎报案情,私设法场,制造杀人现场假相,企图逃脱罪责,普宁市检察院认定民警开枪合法。7民警还领取了“果断击毙歹徒”的奖金。 这起惊天大案败露三年多后,2000年12月18日,广东省高级法院以故意杀人罪作出终审判决,7名原民警分别受到死刑、死缓、有期徒刑及剥夺政治权利的惩罚。而四位老实巴交的年轻村民,从被抓到枪毙,仅两个小时,便哭天喊冤地在手枪、微型冲锋枪下饮弹身亡,有人最多身中17弹!家属被官方拒绝认领尸体,第二天即强行火化,毁灭证据。可怜四人临死都不知因何而死,天日昭昭,建国以来也没有比这更大的冤案。 《法制日报》关于普宁案件报道 呼格吉勒图虽然没有普宁四名被害人那么惨,起码经历了司法程序,但结果一样失去无辜的生命——1996年4月9日晚,呼格吉勒图上班时,发现公厕内一名半身裸露的女子死亡,遂连忙跑到附近派出所报警。后警方认定女死者被奸杀,呼格吉勒图即是凶手。唯一的证据是他指甲缝里的皮屑组织与死者血型相符,另就是呼格吉勒图对案件“供认不讳”。6月10日,呼格吉勒图被内蒙高院终审判决死刑立即执行,年仅18岁。诸多警官因“迅速侦破大案”,获得从二等功到通报嘉奖的表扬。 2005年10月,身负十条命案的恶魔赵志红落网,供认当年在纺织厂内奸杀一名女子,使“呼格案”真相大白。呼格吉勒图父母看到了希望,先后向内蒙古公检法、政法委、人大反映,要求查明案件,做出公正处理。因没有得到有关部门回复,两位老人踏上进京上访之路。2014年11月,内蒙古高院启动“呼格案”重审程序,12月15日撤销了呼市一审和高院原审判决,冤案尘埃落定。 呼格吉勒图父母9年无间断上访 进京的火车票 “呼格案”虽然得到法律的最终认定,但是18年前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冤案?为什么真凶查出后9年才使受害人昭雪?办案者应负的责任及该案过程说明了什么?这是需要人们反思的。 首先,呼格吉勒图报案后,公安机关在不具备充分证据情况下,反认定报案人是凶手。据当年办案警员指,呼格吉勒图根本没有认罪,后来加大“审讯力度”才被迫认罪,即使他被处死前,仍坚决否认是涉案凶手。公安局却匆匆结案,移送审查起诉,这是极端的不负责任,涉嫌逼供办假案。接着,检察机关未经仔细审查,发现疑点,便草率批捕、起诉。法院作为最后一道法律关口,没能认真审案核实,认从公检部门的错误,做出了错误的判决。 经公检法三家办的“呼格案”,能有一家真正严格依法办案,就不会致呼格吉勒图于冤死。这非同一般民事案件,是涉及到人命和追究死刑的大案,从这里可以看出有关办案人的法律“水平”,还有对生命的尊重和人权意识。其二,公检法相互制约,公安局办交错案,检察院并没有履行好监督职责,法院也没有运用好审判权。所谓依法办案、法律监督、“疑罪从无”、相互制约形同虚设。其三,案件真相暴露后,有关部门和人员为免担责任处分,极力隐瞒案件,企图蒙混过关,违反“有错必纠”的执法原则。这都是造成“呼格案”严重后果和不能及时纠正错案的原因。 悲痛的双亲在呼格吉勒图墓前祭奠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原因?据说年迈的呼格吉勒图双亲,一直深信老实听话的儿子不是杀人凶手,他们深感奔波9年后的翻案,与近来四中全会的依法治国政策有关。而事实上,“呼格案”的十多年间,依法治国已被中央党政和全国人大正式提出,并广为宣传,只不过没有被推进和落实而已。层层执法机关,不能严格依法办案、不坚持错案追究;个人利益、官官相护高于依法治国,以及现有司法体制和人员素质,出现“呼格案”并非奇怪,无疑是无数司法不公的一个缩影。 “呼格案”宣判无罪,众多记者到其家中采访 司法冤杀无辜,无论有什么借口,也是一种犯罪,不会就是个“失职”问题。“呼格案”的调查追究,除了始作俑者的警员,应该对所有参与办案的相关人员追究法律责任。现实社会,只有真正依法办案,将公平正义贯穿于整个监督、审判之中,做到执法、执政必严,有错必纠,才能体现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而不是一种政治口号。 当一个善良的人被无端剥夺生命时,金钱就显得没有任何意义。我想,如果此等事发生在那些冤案制造者或其亲属的身上,他们也会感到赔偿的不重要,因为生命只有一次。死者得到的“赔偿”,应该是无视宪法人权,剥夺他人生命所付出的法律代价。 告慰逝者 18年前,呼格吉勒图在呼冤声中被枪决了,活到今天他也才36岁。迟来的公正是不是公正?不管怎样的解释,“呼格案”都再次敲响了司法体系和公平正义的警钟,但愿能对“依法治国”的落实产生深远影响,这也是人们从中得到的启示。
最后发表: 此时此刻@ 2014-12-22 12:33 4683 0 2014-12-22
此时此刻 又是一年圣诞节 attach_img
又是一年圣诞节 文:一叶扁舟(蒙特利尔) 一进入十二月,蒙城就有了浓郁的圣诞节气息,大大小小的商店和高楼林立的酒店,都披红挂绿。 屈指一算,今年是我移居加拿大后迎来的第二十六个圣诞节。 又是一年圣诞节,对于非基督教徒的我来说,它全然不含宗教色彩。它是一种气氛,一种在英法裔文化占主导的城市里,找到自己的归属,并与全城人共同欢庆节日的友善气氛;它是一种心绪,一种在异乡思亲,并享受移居小家庭的亲情和他乡遇故知建立深厚友情的心绪;它是一种希冀,一种在祈祷幸福平安的时刻,心底里升起的美好祝愿和希冀;它是一种多元文化,一种东西方文化在我的精神生活中碰撞交融,不断领悟其中真谛的多元文化。 在蒙城,这种圣诞节期间多元文化的交融无处不在。我们幼儿园前厅的圣诞树上,挂满了各族裔家长捐献的崭新手套、围巾,和帽子,树旁的捐献箱上,醒目地写着:全部捐赠献物将被送往市儿童医院。这些挂在树上的衣帽每一件都充满了爱心,每一件都体现着人间的真情。在这棵圣诞树上,圣诞节已经成了传递爱心和友情的代名词,人们自觉自愿地沉浸其中。 如同蒙城人每年都盼望初雪的降临一般,在十二月蒙城空中此起彼伏的圣诞音乐声中、在主要商业街路灯悬挂着形状各异的彩灯闪烁下、在提着大包小包穿梭在购物中心的人群旁、在孩子们捂着装扮成圣诞老爷爷的耳朵边诉说圣诞期望的耳语里,蒙城人带着欢声笑语和喜悦的心情,期盼圣诞节的来临。 琳琅满目的商店橱窗中,Ste-Catherine商业街上,OGILVY店自1947年创立的电动Mill in the Forest橱窗,成了蒙城圣诞节期间的一个标志和风景点,它吸引了十里八乡成千上万对橱窗充满惊喜和着迷的儿童及游人,配上上个世纪末坐在橱窗对面的木勺敲击乐手,大有加快圣诞节来临的节奏和步伐。十二月份每次我上班路过此处,都会情不自禁地驻足观赏橱窗,倾听那随着各种音乐变化的木勺敲击乐。观赏乐手灵活的手腕,不知被那上下飞舞的木勺敲去了多少岁月,敲来了多少梦想,此刻,圣诞节化作了音乐和欢笑,迎来送往匆匆的过客和忙碌的身影。 匆忙的脚步,踏在雨雪交加淤积在街道上的雪泥和积水里,趟水而过的人们,似乎来不及选择,来不及考虑,便走向各自的目的地。街上的男女老少坦然地谈笑,热情地奔向挂满圣诞节装饰物的店铺,采购心仪的礼物,怀揣期待的惊喜和爱意,为圣诞节的来临奔忙。 记得我头一年在蒙城遇见圣诞节时,心里觉得这个节日跟我没有关系。当西人同事问我“你们过圣诞节吗?”我回答说:“圣诞节是你们的节日。” 如今,我也迈着匆忙的步子,跟着上下班的人流、跟着出入购物中心的人群,为圣诞节的来临忙碌着。想到圣诞节期间与亲朋好友欢聚、为他们送上节日的祝福和礼物,我的脚地生风,步伐欢快而轻松。圣诞节这个节日于我依然没有宗教的成分,却于我息息相关,生活在其中。 传说中,圣诞老人来自北极,他是驾着鹿拉的雪橇,给孩子们送礼物的。有一年我们全家去美国的佛罗里达过圣诞节,南方不飘一片雪花,圣诞老人驾着雪橇的 身影却随处可见。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也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圣诞老人的雪橇是形式,送的关心是其真谛,圣诞节体现的关爱植于普通大众的心田。 一年又一年,东方在变,西方也在变,不变的是人间的真情。南方在变,北方也在变,不变的是人间的温暖。 又是一年圣诞节,它带着真情,带着温暖,来到人间。
最后发表: 此时此刻@ 2014-12-19 15:26 2635 0 2014-12-19
此时此刻 雪之恋 attach_img
雪之恋 文:芦苇(蒙特利尔) 无需表白 对你有多爱 你把雪道铺好,山门打开 我就来了 雾霭茫茫 远山,城池,尘世 都已消隐 我的眼中,只有你的银装素裹 你是冰冷世界最温热一角 你是阴霾冬日最洁净之地 今夕,我不关心远方 只倾情于你的洁白无瑕 只沈醉于与你厮磨相守 飞翔,有你相伴左右 摔倒,就跌进你怀里 ——记2014.12.14今冬首次滑雪
最后发表: 此时此刻@ 2014-12-18 16:20 2589 0 2014-12-18
此时此刻 普京“不屈服”的背后 attach_img
普京“不屈服”的背后 文:黄东黎(蒙特利尔) “美国想让我们屈服,以我们为代价来解决他们自己的问题,但是他们永远不会成功。” 俄罗斯总统普京最近这样说。目前俄罗斯因为支持和武装分裂乌克兰的活动,仍在受美国和西方的谴责和制裁,国内经济遭到严重打击,国际上十分孤立,普京无疑是在给国民加注强心剂。普京在会上说:“历史上没有人能让俄罗斯屈服,以后也不会有。”此话引起会场阵阵掌声,也很快传到世界各地。 普京素以“强人”著称,还有个“新沙皇”的绰号。他此番放话,不但反映出俄罗斯和美国的紧张关系,也在表态俄罗斯不准备妥协,将强硬到底。普京的“硬”是他得到国内支持的一个重要筹码,但听了他的说道,局外人也许会得到另一种解读。 普京说历史上没有人能让俄罗斯屈服 总统的几句“反击”和煽情话,能抖擞起俄罗斯人的精神,赢得好感,尽管他们的物质生活正面临着困境。我们不提这些,就普京的“历史上没有人能让俄罗斯屈服”说,翻开俄罗斯几页历史,看看是不是这么回事。 沙皇时期俄国,积极向外扩张,侵占弱国领土,版图横跨欧亚大陆,俨然世界一霸。沙皇多次发动和参与帝国主义战争,俄罗斯民族不都是胜利者,有过失败和羞辱。 ——1853年—1856年,俄国因强占土耳其领土,与支持土耳其的英法发生了克里木战争。1854年1月,英法联合舰队进入黑海,负责保卫土耳其的交通线。9月联军远征部队在克里木半岛成功登陆,与驻守俄军遭遇,俄军炮台失守后投降,其他部队在激战中失败而退却。1855年9月在俄境高加索地区,英法联军发起总攻,夺取关键阵地马拉霍夫港,俄军统帅部决定放弃城市,施行总撤退,将舰船全部沉没。1856年3月,双方在巴黎签订合约,俄国被迫接受了苛刻条件,归还部分占领土地,失去黑海控制权。克里木战争让沙皇在国内外威信扫地,使俄国君主制危机加深并走向崩溃。 克里木战争,俄军炮台失守,最终惨败被称“尸山血海” ——1904年,俄国和日本为重新瓜分中国东北和朝鲜,在中国领土上进行了俄日战争。9月7日,俄军被日军击败,日军夺取辽阳。为占领重要意义的旅顺,日军发起三次强攻,于12日攻占了控制旅顺全城的制高点,重炮轰击俄军和港内俄舰。俄国太平洋分舰队见势不妙,试图突围港湾没有成功,大部主力战舰都毁于日军炮火。1905年1月1日,俄军向日军投降,旅顺遂落入日军之手。两个外国强盗的大火拼,使中国东北许多平民家破人亡,深受祸殃。 日俄战争俄军阵地 日军击败俄军占领旅顺 ——旅顺一战后,俄军又同日军进行了奉天会战,这场日俄战争最大的一场决战,俄军集中30万兵力,日军投入27万人,结果俄军损兵折将,于3月9日弃城败逃。此役,俄军损失12万人,日军伤亡约7万人。 ——奉天会战后,沙皇政府仍不甘心失败,继续向中国东北增兵,并从欧洲调来太平洋第二舰队,遭到日本海军司令东乡平八朗指挥的联合舰队截击。1905年5月27日,俄日舰队展开了大规模的对马海战,俄军旗舰“苏沃洛夫”号和“奥勒尔”号首先被打瘫痪,“战列舰波罗丁诺”号、装甲舰“奥西里亚”号被击沉,官兵死伤惨重。5月28日晨,当俄舰队残部撤到郁陵岛以南海面时,又被等在这里的日本28艘军舰包围,俄舰再遭重创。临近中午,在海参崴港,俄国太平洋舰队向日本投降。此后,日本集团军在朝鲜元山登陆,经过战斗,俄守军于8月1日投降。 对马海战被日军俘获的俄军战列舰,改名为“冲岛号” 至此,俄国以陆、海军全遭失败而告战争结束。1905年9月5日,俄国被迫与日本签订了《朴茨茅斯合约》,将旅顺、大连和中东铁路租借权转让给日本,把朝鲜和中国东北南部化为日本势力范围,库页岛北纬50度以南地区割让给日本。 俄国的一败涂地、投降、被迫签订丧权失利的条约,是不是历史上的屈服?再看现代俄国(前苏联)对美国的态度,朝鲜战争是在前苏联的支持下爆发的,斯大林害怕和美国发生直接对抗,便让中国出兵参战,他躲在背后出钱出武器,最后看打不赢,又担心全力支持中朝损失自己的利益,首先表态同意并指示中朝和美国签订停战协议。这算不算暗自屈服?1962年,苏联偷偷在美国的“后院”古巴建立导弹基地,受到美国总统肯尼迪的严厉警告,不惜与苏联开展核战,赫鲁晓夫在畏惧下,灰溜溜地将运往古巴的导弹全部撤回,苏联丢人又吃亏,成为当时的国际笑柄。难道这也不是屈服? 肯尼迪发表强硬讲话 美军战机拦截苏联偷运导弹的货船 俄罗斯历史上有过屈服是肯定的,也有强势压迫别人屈服的能耐,如二战时与希特勒瓜分波兰,制造惨绝人寰的卡廷惨案,1968年侵占捷克斯洛伐克、后来的出兵阿富汗、车臣、格鲁吉亚等。而受俄罗斯屈服最深的是中国。从清朝康熙年间起,沙皇俄国就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尼布楚条约》、《瑷珲条约》等一系列丧权失地的条约。1900年俄国趁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威逼清政府又割让了部分东北领土,总共侵占了中国1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相当于新疆自治区面积)。 列宁建立苏联后,宣布废除沙皇对外不平等条约,归还侵占中国的领土。但列宁去世后,从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到戈尔巴乔夫、叶利钦再到现在的普京,一寸土地也没有归还,似乎列宁的苏联不代表俄罗斯,承诺就是一句废话。 侵占中国东北的沙俄军队 俄军镇压反抗的中国人 斯大林时代,更是给中国政府施加各种压力,诱迫、硬逼中国承认外蒙独立,因为斯大林不愿看见一个偌大的邻国与苏联接壤,觉得不安全,有意削减中国领土,控制蒙古,形成一个中间缓冲带。中国再次屈服了苏联,一下子又少了156.6万平方公里土地(外蒙面积),加上历代沙俄侵占的领土,中国总共失去32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如果没有这些损失,中国的版图比现在的俄罗斯小不了太多,应该属世界第二大领土国。 普京说“美国想以俄国的代价来解决他们的问题。”这话让人听不懂,是美国让你鼓捣分裂乌克兰的?你是倚强凌弱,自寻其辱,怎么成了美国以你的代价解决美国的问题?反过来看普京,近一时期极力表现出与中国友好,低价签售天然气大单,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昨天普京又出访印度,洽谈俄国交付印度航母、出售先进战机、武器,签了多项合作协议。普京使足了劲与中印两个大国加强关系,以摆脱俄罗斯的颓势。 克里米亚被纳入俄罗斯版图 而中国与俄罗斯走的近,必然得罪美国,使美国更加“选边站队”,在亚洲安全方面与中国作对,干涉中日钓鱼岛、中菲南海争端。中美关系紧张,就能转移和分散美国的欧洲视线,减轻俄罗斯的压力。把中国绑在俄罗斯的战车上,既牵制了美国,又给俄罗斯撑了腰,与当年斯大林如出一辙。用普京那句话,换个名称就是“以中国的代价来解决俄罗斯的问题。”他对印度也是如法炮制,你不跟我更好,我就让中国“拉走”,中国、印度都和我是“铁哥们”,美国更甭想让我“屈服”。 普京12月10日访问印度,与莫迪套磁 这就是普京放硬话的底气,以及他背后的招数。但普京的话太大了,他是有意吹嘘,还是忘记了一个事实——俄罗斯历史上曾多次屈服。普京如果正视历史,恰恰证明他是一种壮胆式的、自我安慰的“不屈服”,因为没有人逼他屈服,脚上的泡是自己走的。普京也有点太自私,只顾自己的“硬汉”形象,吞并克里米亚,分裂乌克兰,却不顾国家经济遭受严重危机,当然俄罗斯人生活水平再下降,也影响不到普京自己。 美国与盟国商讨制裁俄罗斯 普京与奥巴马 再就是现在的俄罗斯,基本上还是一种专制版本,所谓俄罗斯特色的“民主”,普京独揽大权,压制不同声音。他与梅德韦杰夫默契上演的权力交替,修改宪法等,西方人看得一清二楚,就连中国人也发出“俄罗斯二人转”的戏谑。俄罗斯与美国的政治制度渊源和传统价值观有着本质区别,说句糙话“尿不到一个壶里”,所以俄美也不可能成为真的伙伴。 普京与俄总理梅德韦杰夫 “哥俩好” 漫长的时间可以掩盖一些历史,但是有一些历史永远不会被人忘记。正如历史上不像普京说的“没有人能让俄罗斯屈服”,俄罗斯让中国屈服侵占了大片领土,历史事实明明摆在那,不是某些高调“宏词”能抹去的。 普京的离谱话,博得了一些中国读者的信服膜拜,疾呼:“俄罗斯终于强硬起来了,这真是美国外交政策的惨败!”赞曰:“支持大帝,有了大帝这句话,习大大笑得更轻松了。”云云。这让人想起普京大帝近来放生的两只东北虎,跑到黑龙江境内后,受到中国方面的优待,专门放出牛供它们吃,老虎袭击家禽,滋扰老百姓也不准捕捉,“普京虎”在中国都能享受特权,逍遥自在,据说普京知道虎养得不错很满意。 普京不用担忧他的老虎在中国 如今歪曲事实,篡改历史的东西很多,热追捧吹、“口述历史”、避实就虚、哗众“揭秘”、任意炒作,无论大的小的,国内国外的,说穿了都是为了一己私利。对这类的”常态“,要联系过去和现状加以分析,“以后你就慢慢懂”,没错。
最后发表: 此时此刻@ 2014-12-17 16:54 3148 0 2014-12-17
此时此刻 古希腊文物展开展 attach_img
古希腊文物展开展 12月12日,古希腊文物展“希腊人——从阿伽门农到亚历山大大帝”(Les Grecs – D’Agamemnon à Alexandre le Grand)在蒙特利尔考古和历史博物馆Pointe-a-Calliere开展。 据该博物馆的网站介绍,这是北美历史上关于古希腊的规模最大、展出内容最为齐全的一次展览,有来自希腊21个博物馆的500多件展品参展,其中许多展品从未在希腊以外的地区展出过。观众们将有幸一览这些珍贵的瑰宝和惊人的考古发现。相关内容可参见:http://www.pacmusee.qc.ca/fr/expositions/les-grecs-d-agamemnon-a-alexandre-le-grand 虽然这些展品并非个个惊艳,但它们经过精心的编排整理,按照不同的历史时期有序展现,生动地反映了古希腊从青铜时代到希腊化时代的历史全貌,令这段对后世影响至深的辉煌历史重现在我们面前。 此次展览将持续至2015年4月26日,感兴趣的朋友可安排时间前往参观。
最后发表: 此时此刻@ 2014-12-15 12:01 3935 0 2014-12-15
此时此刻 灵活一些,再灵活一些——小议“双重国籍”问题 attach_img
灵活一些,再灵活一些 ——小议“双重国籍”问题 文:李莹 近年来,海外华人要求中国承认“双重国籍”的呼声越来越高。这是可以理解的。一方面是感情因素,父母之邦,桑梓之情,同根连枝,实在难以割舍;另一方面也是实际需要,因为国籍的限制给海外华人回中国探亲、定居和创业带来诸多不便。就拿最常见的探亲来说吧,归国前要和老外一样在中国大使馆排队办理签证,回国后24 小时内要向当地公安局“报到”,呆满半年后必须出境再签,否则面临着最高每天5000 元人民币的罚款,真是费神费时又费钱。 从中国的角度来说,承认“双重国籍”的益处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有助于吸引海外人才。中国流失海外的人才越来越多。近三十多年来,大陆已有移民700 多万人;留学人员近200 万,学成回国的不到三分之一。现在,中国已经成为美国第一大留学生来源国,第一大投资移民来源国和第二大移民来源国。目前, 在美国的华人已经突破400万人, 拿绿卡的只有53 万人, 有近350 万华人加入了美国籍。这其中当然有大量的高级人才。据统计,大陆在美国的理工科博士毕业生滞留率最高,达到92%。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相当一部分海外华人有意回国创业,但中国目前的“单一国籍”制却使他们成为被“卡”住的一代。1980 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规定,凡“定居外国的中国公民,自愿加入或取得外国国籍的,即自动丧失中国国籍”。现在看来,这部34年前通过的法律确有修改的必要。只要放开“双重国籍”,不花一分钱,大批人才就会携带着技术和资金回国——既利人又利已,何乐而不为呢? 中国的周边国家已经走在中国前面了。越南在2009 年修订了国籍法,允许持外国护照、但未明确表示放弃越南公民身份的海外越南人获取越南国籍,以吸引更多海外越南人回国投资和人才回流。无独有偶,2011年1 月1日,韩国《国籍修订法》正式生效,允许海外高级人才、结婚移民者、65 岁以 上高龄海外同胞持有双重国籍。这些国家都意识到, 让海外人才放弃海外的一切,在本国和发达国家之间进行非此即彼的“二选一”,实在是强人所难,不如退而求其次,放松本国的国籍政策。 但反对承认“双重国籍”的大有人在,其理由也不容忽视: 其一, 中国在1955 前默认双重国籍,但此后一些东南亚国家怀疑中国向其“输出革命”,屡屡爆发大规模的“ 排华潮”,为打消这些国家的疑虑,保护当地华人免遭迫害,中国政府宣布废除双重国籍,并将之写入法律,延续至今。如果中国政府重又承认双重国籍,容易再度引起这些国家的猜疑,对当地华人的长远生存和发展是不利的。 其二,拥有双重国籍,对很多人来说可能意味着人格上的尴尬。很多国家要求申请入籍者宣誓效忠;不要求宣誓的,从法理上讲这些国家也有权要求入籍者忠实于入籍国。但一个人能同时忠于两个国家吗?在大多数情况下或许可能,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恐怕就会左右为难了。 其三, 从法律上讲, 双重国籍可能会使犯罪分子逍遥法外或获得从轻处罚,因为不同国家不仅有不同的刑罚标准,而且审理程序也大不相同,这都有可能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 看来, 是否承认“ 双重国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意见暂时很难统一。怎么办呢?可不可以不纠缠于国籍问题而另辟蹊径呢?答案是肯定的,只要在政策上增加一些灵活性就可以了。 中国政府完全可以放低中国“绿卡”的门槛。目前,中国“绿卡”标准之高令人咋舌,重在“设关立卡”而不是“绿灯放行”。自2004 年《外国人在华永久居留审批管理办法》实施以来,上海浦东只有不到200 人获得“绿卡”,而在浦东创业的境外人才多达3 万5 千人,还有不计其数的海外人才被“卡”在国门之外。只要在“绿卡”政策上稍微放松一些,海外人才回国创业就会明显轻松许多。 中国可以向印度学习,出台类似“海外公民证”或“海外华裔卡”的政策。所谓“海外公民证”,是指原籍中国的华人可终身免签证回国,而“海外华裔卡”适合海外华人的第二代和第三代,可15 年免签证,并且两证都可享受除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政治权利以外的本地居民待遇。“两证”既回避了国籍问题,又解决了“双重国籍”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实为两全其美之策。印度在推出“海外公民证”和“印度裔卡”之前,仅拥有软件专业人才7000余名,而“两证”自本世纪初出台后,截至2006 年,这一数值接近70 万。美国政府官员甚至对印度《金融时报》表示,大批印度信息人才回流,可能将影响全球科技中心硅谷乃至整个美国今后的竞争力。印度的经验非常值得中国研究和借签。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中国政府在国籍和签证政策上所表现出的任何灵活性,都将是海内外炎黄子孙的福音。我们期待着这一天尽快到来。
最后发表: 此时此刻@ 2014-12-11 13:08 2572 0 2014-12-11
此时此刻 文/ 刘健巍(蒙特利尔) attach_img
启蒙,正当其时 文/ 刘健巍(蒙特利尔) 在当下中国,启蒙已经过时了吗?没有,因为启蒙的目标尚未实现。 二十世纪,中国先后两次掀起启蒙的高潮,一次是起始于1915 年的新文化运动,一次是发端于1984 年的新启蒙运动。两次启蒙不仅相距六十余年,而且在这其间中国社会变化之剧烈可谓沧海桑田,但启蒙的目标始终如一,就是要把中国从一个君主专制国家转变为一个现代民主国家。可令人遗憾的是,两次启蒙均以失败而告终,尽管夭折的原因并不相同。 新文化运动的失败,是因为救亡压倒了启蒙。大敌当前,国难当头,救亡图存成为第一要务,再热议“科学”与“民主”,就有些不合时宜了。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也算是造化弄人吧。 新启蒙运动的失败,缘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一起突发事件。启蒙无疑是这起事件的助燃剂,但这起事件却最终演变成了启蒙的绊马索。历史的吊诡,令人扼腕,也令人深思。 新启蒙运动失败之后,知识分子日益分裂成三大阵营:沉默的大多数,或为五斗米而折腰,或为学术而学术,或为悲观而绝望;公共知识分子,仍为民主鼓与呼,咬定青山不放松,“虽千万人吾往矣”,身陷囹圄亦在所不惜;公公知识分子,或称太监知识分子,因坐稳奴隶而心花怒放,因奴颜卑膝而飞黄腾达,因良知泯灭而助纣为虐。 知识分子的沉默和堕落,使启蒙运动的复兴步履维艰,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各种似是而非的观点正以“反思启蒙”为名,行“否定启蒙”之实。 有人认为,中国的当务之急是发展经济,其它问题均可以存而不论。 “其它问题”,说白了,就是政治体制改革。这明显割裂了经济和政治的关系。经济当然要发展,但问题是,现存的政治体制已经严重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正如温家宝在深圳考察时所说:“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就会得而复失,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所以,越是要发展经济,越是要加快政治体制改革。尽管温家宝所说的政治体制改革与启蒙所追求的政治民主化不能同日而语,但这毕竟是往正确的方向上前进了一步,我们理应乐观其成。 有人认为,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证明,中国已经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之路。 这是近来甚嚣尘上的“中国模式论”。与其说这是一种“学术观点”,还不如说这是对现政权的阿谀奉承。它在暗示我们,现实中的一切都是完美无缺的,未来的任何变革都是毫无必要的。这是典型的自欺欺人。经济无论怎么增长,都不能赋予专制和腐败以合理性。更何况,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以资源的浪费、环境的破坏、公共产品的缺失和结构的失衡为代价,而这种增长从来都是难以为继的。 有人认为,中国人正享受着越来越充分的自由,何必再为自由而呐喊呢? 是的,现在中国人结婚已不必经组织批准,发牢骚已不担心隔墙有耳,跳槽已成家常便饭,的确自由了许多。但这只是私人领域的自由,开明的专制政权不仅不会禁止反而会鼓励这种自由,因为它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但私人领域的自由永远无法代替政治领域的自由,而这正是当前中国人所缺乏的自由,也正是启蒙为之奔走呼告的自由。没有政治领域的自由,私人领域的自由随时都有被剥夺的危险,因为它的命运完全取决于统治者的好恶,而不是人民的意志。 有人认为,现政权看上去如此强大,促其改弦易辙岂不是与虎谋皮? 让历史告诉未来。前苏联的国家机器不可谓不强大,但其专制政权土崩瓦解的速度也不可谓不迅速。比国家机器更强大的,是民心的向背。国家机器是由人操纵的,而人是可以改变的。端起枪,他是人民的敌人;掉转枪口,他就是人民的一员。这正是启蒙的意义所在——敲响“警世钟”,人“猛回头”。 有人认为,宣扬普世价值就是对西方价值观的盲目崇拜和全盘移植。 价值观只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没有东方与西方之别。普世价值的“产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的“疗效”。它所倡导的“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国家法治化,价值多元化”,或许不是药到病除的灵丹妙药,但却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达到的最高“医疗水平”。当“中医”对“专制”之疾、“腐败”之痛束手无策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仍将“西医”拒之门外呢? 有人认为,启蒙运动猛烈抨击传统文化,有过激之嫌。 何谓传统文化?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笔墨纸砚,这些都是传统文化,但只是其中的枝节。启蒙运动并不关心这些枝节,它要抨击的是其核心。传统文化的核心,一言以蔽之,就是“三纲五”,用曾国藩的话来说,就是“君虽不仁,臣不可不忠;父虽不慈,子不可不孝;夫虽不贤,妻不可不顺”。如此封建伦理纲常,与现代文明社会格格不入,弃之如弊履,有何不可呢? 有人认为,民主化的中国很可能会四分五裂,就象前苏联一样。 民主化与分裂并无必然联系。有的国家在民主转型过程中解体了,比如说前苏联,这与其特殊的国情有关,因为前苏联的宪法明确规定,各加盟共和国都有退出联盟即独立的权利。值得庆幸的是,即使在唯苏联马首是瞻的年代里,中国也没有在宪法中赋予各省市自治区分离中国的权利。再加上,中国人“大一统”思想极其浓厚,在近现代历史上又饱受分裂之苦,这就使得没有哪一个政权,民主的或专制的,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放任国家分裂而无动于衷。 有人认为,在民主化过程中,随着群众参与热情的高涨,极易诱发大众暴力。 大众暴力的确发生过,这是不容回避的,最典型的就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雅各宾派专政。但是,第一,群众的热情是可以引导的,它并不必然是洪水猛兽;第二,瑕不掩瑜,民主在其成长过程中的瑕疵不能成为反对民主的借口;第三,民主化过程中,更易诱发的不是大众暴力,而是专制政权对大众的暴力镇压;最大的危险不是来自群众的参与热情,而是来自独裁者的冷酷无情。 有人认为,西方社会正在反思启蒙运动,仍然在中国倡导启蒙未免落伍于时代。 反思启蒙的前提是曾经启蒙,未曾启蒙的怎么有资格反思启蒙呢?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面临着不同的问题。中国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由独裁向民主、由专制向共和、由人治向法治转变的历史时期,秉承普世价值,拥抱普世文明,才是当下的不二选择。社会可以快速发展,但不能跨越式发展。可以借鉴反思的最新成果,但不能幻想跨越启蒙这条必经之路。 从清帝逊位至今,百年历史,两次启蒙,国人仍未摆脱专制的牢笼,这既是启蒙的悲哀,更是启蒙的动力。屡战屡败,普世价值似乎远在天边,但屡败屡战,普世价值就会近在眼前。启蒙的目标必将实现,因为我们对美的追求永不停息。
最后发表: 此时此刻@ 2014-12-10 13:21 3178 0 2014-12-10
此时此刻 从历史走向现代的中国造假浪潮 attach_img
从历史走向现代的中国造假浪潮 文\ 林炎平(蒙特利尔) 假作真时真亦假。 —— 曹雪芹 造假一定是从说假话开始的,然后是办假事,接着就是造假货,最后,就是育假人。中华民族的造假绝非今天才有,而是源远流长。不说太远的,郑和下西洋就是一例。之所以拿“郑和下西洋”来开刀,是由于此乃很多国人至今沉湎的意淫。 “郑和下西洋”说的是:明朝皇帝朱棣派遣太监郑和率领庞大船队在15 世纪七次下南海和印度洋,远达东非。当今不少国人把这粉饰为航海的先驱、和平的使者、造船术的先进,大大满足了虚荣心。 那么郑和下西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明史记载很少,而最重要的“证据”是晚明万历年间的长篇小说《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而其作者罗懋登在“郑和下西洋”100 年后才出生,并且既无科学工程训练,亦无考古历史背景。 先从郑和的船说起吧!言之凿凿郑和宝船的尺寸是长44.4 丈,宽18 丈,即约长140 米,宽57 米。按照近年国人制作的模型,假定船的吃水深度为6 米(这是很浅的吃水了)和方模比为65%,那么船的排水量就是30,000 吨! 郑和宝船模型 在明朝可以造出30,000 吨的船吗?曾几何时,在“文革”中号称中国“第一艘万吨轮”的研制成功被宣传得家喻户晓,誉为“开天辟地”的“伟大创举”。那么在明朝就用木头建造的三万吨巨轮又算什么呢?究竟“文革”的万吨轮是经过了560 年从三万吨缩水为一万吨的郑和大船,还是明朝的造船术在560 年前就完成了“文革”中吹嘘的伟业的三倍?这是怎样的黑色幽默? 2004 年在南京发现了明代建造宝船的作塘,其“地龙”的深度不超过6 米。所以根本不可能建造吃水超过6 米的尖底船(福船型)。亦即,现在国人“复原”的尖底的“郑和宝船”是造假。如果宝船真有,也只能是平底船(沙船型),根本经不起马六甲海峡的风浪。 而且,明永乐年间朱棣的大殿奉天殿(太和殿) 也不过宽63.96 米, 深37.20 米, 高35.05 米,而宝船上仅船楼的尺度就大大超过了它,在等级森严的专制社会里不可能容忍这样的事。 如下表格是我综合了有代表性的两个“重量级”郑和研究权威的数据而成。他们毫不掩饰地声称:“对郑和船队描述比较具体,并为广泛引用的资料,是明代罗懋登的小说《三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瞧,数据来源于小说!其中宝船没有给出排水量,也许他们也意识到3 万吨巨轮有点过头了,因此不写为妙? 作为近年研究成果的郑和宝船数据,参见《走向海洋的中国人》,海潮出版社,1996 年 按此计算郑和船队的舰只总数和总吨位,便会大吃一惊:舰只总数1400 余艘,总吨位1400 万吨以上! 万吨轮就有736 艘!大大超过了现在美国海军的总吨位(多了将近一倍)!这两位“学者”和“权威”,一个是海外交通史博物馆馆长、研究员;另一个是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古船模型研制中心主任、教授。他们只是冰山一角,实际上,各种各样的“郑和研讨会”上几乎听不到质疑的声音,只有随声附和摇旗呐喊。因此,这些荒唐是一个举国上下的梦呓,诠释着一个民族整体对造假的纵容和欣赏。 如果说这些还只是技术上的造假,那么对“郑和下西洋”的歌颂就是道德上的沦丧。这样一个当时官方都讳莫如深的事件,到了600 年后今天的中国,却被赋予了崭新的时代意义。甚至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昭示全世界:一个太监在他的皇上英明领导下,给远在天涯的“蕞尔小国”送去了皇恩浩荡,自誉为国际关系的典范! 那么派遣郑和去弘扬“和平友好”的皇帝是什么货色呢?此人是永乐皇帝朱棣,篡夺他侄子建文帝的皇位后,残杀建文帝的大臣,其中老臣方孝孺被诛“十族”。更有甚者,在公元1421 年,亦即在“郑和下西洋”的最高峰,朱棣亲自组织并参与了剐杀三千宫女的骇人听闻的事件。大屠杀源起朱棣怀疑宫女和太监通奸,妒火中烧,结果三千宫女都被朱棣剐杀。其中还有朝鲜人。朱棣亲手操刀剐杀,一位河北籍宫女在疼痛中骂道:“你年老阳衰,我们宫人与宦者相悦,又有何罪!”朱棣更加恼怒,下令诛杀了这位女孩的三族。 这个朱棣是一个内心充满仇恨、性格极其暴虐、行为绝对乖戾、毫无恻隐之心的恶棍,他的事迹年表劣迹累累、血迹斑斑。这样的人,会派出和平使者吗? 明成祖朱棣 果然,据说郑和在离泰国不远处抓到了一个“苏门答腊王”苏干刺,掳回献给朱棣,据说还扫荡了锡兰山(今斯里兰卡),并活捉其国王。这些都揭示了朱棣王朝的本质——在自己的国土上是一群草菅人命的恶棍,到了海外也是一群明火执仗的匪帮。请记住这条永不过时的定律:一个不能善待家人的人,绝无可能善待邻居! 然而,600 年前的造假在今天被粉饰为伟业,还产生了震耳欲聋的共鸣。这简直是对我们智力的侮辱和对我们良知的践踏。明朝的皇帝和太监拿当时纳税人的钱挥霍和欺骗,在今天被赋予如此崭新的时代意义,渲染得如此高尚美好。此等殊荣,当事人一定始料未及。对于造假给予如此褒奖和厚爱,遂使造假之庙香火不断,香客如云。 不少中国的历史编纂罔顾史实,历史成了按照权势者利益改编的演义。如此广泛的造假必然给中国人造成长久和深刻的心理影响。时至今日,很多中国人已经不觉得造假是一种罪恶了。58 年关于水稻单季亩产超10万斤的报道,堪称继往开来了。 知识界的学术造假更加令人担忧。此可假,便无可不假。如果说,“文革”时代还有政治重压可以作为造假的借口,那么今天的完全为了牟利而进行的学术造假就更加令人深恶痛绝。 北京大学和美国耶鲁大学联合培养本科生,2007 年秋天,耶鲁大学教授斯登斯在北大开设了两门课程,共有33 名北大学生和3 名耶鲁学生选修。学期末,在提交课程论文前,已有预感的斯登斯特地向学生强调了剽窃行为的严重性。但是,剽窃仍然发生了,而且很严重,至少有一半学生存在剽窃行为,“我从教30 年了,此前还从未发现过这样的剽窃行为。”心情难以平静的斯登斯给所有选修课程的学生发了一封电邮:“在你们今后的人生中,剽窃将会遇到严厉的惩罚。……在美国,如果有人被发现剽窃,职业生涯会就此终结,在欧洲也同样如此。”言下之意,在中国这样的行为也许得到了社会的默认。 确实,这样的造假在中国早已根深蒂固、蔚然成风。而且,那些教授级人物的造假比起学生的剽窃来要更加令人发指。如下是几个大家耳熟能详的造假案。 陈进汉芯造假案:原上海交大微电子学院院长及教授,他买来国外的芯片,磨去上面的标志,然后贴上“汉芯”的标签,就变成了自己的成果。从2003 年2 月开始的3 年里, 他的“汉芯”系列从一号发展到了五号,风光一时。 雒三桂剽窃案:副教授,曾任教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他评注了《诗经》、《永乐大典》、《中华绝学》等诸多古典名著,其中大量评注文字均涉嫌剽窃。 王铭铭剽窃案:北京大学名教授,博士生导师。他所著的《想象的异邦》系抄袭哈维兰所著的《当代人类学》,其学术道德腐败,令北大蒙羞。 黄宗英剽窃案:北大英语系副教授,他直接剽窃《艾略特——不灭的诗魂》、《英文名篇鉴赏金库• 诗歌卷》及《抒情史诗论》英文原著。 张汝伦剽窃案:曾任复旦大学西方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中西哲学和文化比较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大学、台湾辅仁大学、德国特里尔大学和东南大学中西文化研究交流中心客座教授。此人直接抄袭德文版《哲学历史词典》。 潘国和剽窃案:原上海大学法学院院长,出版的近10 部法学著作主要是利用职务巧取豪夺而成。他原是中学化学教师,40 多岁改行进入法学界,短短十年,居然出版专著近10 本,论文一大批,涉及刑事、金融证券,横跨了法学几大领域,结果都是剽窃来的。 实在是举不胜举,层出不穷。为什么中国的造假会如此畅通无阻泛滥成灾?这是由于,造假的群众基础极好,造假的心理障碍全无,造假的理论基础深厚,造假的榜样无处不在。那个唐骏的卑鄙拙劣的造假和理直气壮的辩护说明的不正是此吗?那个每天19:00 - 19:30 铺天盖地的信口雌黄不正是造假的典型吗?难怪朱镕基气愤地说:我必看,我要看看他们又在胡说八道什么。 说假话、办假事、造假货可以毫无顾忌并且理直气壮,这就是中国的现状。而这个社会对于他们的容忍和赞许,使得他们如鱼得水,相得益彰。如果说造假者是鱼的话,那么中国的环境就是水。如鱼得水的造假中自然包括买方和卖方共同合谋造假。那些“办证”的广告,向人们推销的就是这个。你要什么证件他都可以给你办,你出钱,他造假,你买假,他卖假。这是买卖双方心甘情愿地造假和买假。 还有更加丑恶的造假,亦即用他人的健康和生命作为代价的造假。毒奶粉、毒鸭蛋、毒火腿、毒粉丝……举不胜举。如果列举中国的假货,恐怕需要一本词典的篇幅。你如果还不曾买到过假货,那么你一定没有在中国居住过。 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中,居然出现多个造假。小女孩声情并茂的独唱,实际上其歌声来自另一个小女孩;而从北京外围一路如同脚印走向主会场的烟火,却是计算机制作的三维动画。全世界的电视观众都大呼上当。 但是很多国人却表示了理解和赞同这样的造假,为了国家形象么。这正是问题的关键!这表明造假是有民众基础的,并非仅仅几个精英选择了造假,而且大多数民众容忍和鼓励了造假。 说假话、办假事、造假货,在真正的创新和进步上乏善可陈,唯把吹牛和造假的功夫练得炉火纯青。终极的必然结果就是“育假人”。于是后继有人,使得造假之香火在中国经久不衰,人的诚信已经是一个普遍的问题。 一个诚信的社会给每个社会成员都带来了利益,韦伯指出,对资本主义发展作用巨大的股份制就建立在人们之间诚信的基础上。而在今日中国,就像周国平先生所说,“即使二人办一个公司也要互相欺骗。” 汉学家明恩溥100 年前在《中国人的素质》一书中指出:中国把“信”列在“仁义礼智信”这“五常”中,表明是极重视的。但在实践中却言而无信,且完全不觉得撒谎是项罪恶。他引用英国传教士基德的话语:“中国人在公开或私下场合的表现,与诚信如此背离……虚情假意、表里不一、口是心非和奴颜婢膝,才是突出的民族特点。” 且慢开骂“洋鬼子”,其言确实刺耳,但是一点不错。中国变成了一个对于造假的参与有着异常热情的社会,中华民族变成了一个对于造假的危害麻木不仁的民族。或直接参与,或间接鼓励,或主动进行,或被动接受,下至市井商贩,上及高知学者,贱至草根平民,贵及达官显贵,造假之燎原之势令人瞠目结舌。 在说假话、办假事、造假货、育假人的千百年普及深化中,中华民族的良知被麻痹、人格被扭曲、智慧被错用、善良被误导、思维被禁锢,这是整个民族的极大悲哀。 正所谓“假作真时真亦假。”一个社会如果真假难分,必然善恶不辨、必然是非混淆。
最后发表: 此时此刻@ 2014-12-9 12:17 2746 0 2014-12-9
此时此刻 台选:平民击败了权贵 attach_img
台选:平民击败了权贵 文:黄东黎(蒙特利尔) 台湾“九合一”选举国民党失势并不奇怪,但22个县市长只占了6个席位却有些出人意料。12月4日,马英九辞去了国民党主席,以扛责任。这次最受瞩目的是台北选战,因为这里是台湾的“首善之区”,李登辉、陈水扁、马英九都当过台北市长,此一职位被视为晋身“总统”的重要台阶。国民党却败得最惨,这是为什么? “蓝二代连胜文” 这场全台湾的焦点选战,国民党推出了连胜文,当时我就预感国民党要败。原因也简单,这可是一人一票的民众选举,连胜文是前国民党主席连战之子,出身“蓝二代”豪门,他的对手柯文哲是一介平民,外科医师,如今老百姓眼睛不朝上看了,对政治世家已不感兴趣,更多想看看“政治素人”的新风貌。柯文哲认为连胜文很好打,他始终把这场选战定位为平民和权贵之争,连胜文一直处于落后地位。这不仅是所谓的权贵子弟“原罪”,与连胜文少年轻狂和种种言行也有关,选民更看好务实无华的人。 “柯文哲大夫” 连胜文也明白,作为国民党候选人就得背负马英九执政不力的包袱。临近投票,他这个忙乎劲儿,每天四处演讲鞠躬,作揖致谢,不是到饭馆下厨,就是帮摊贩搬桌子。还请年轻太太蔡依珊出马,一同到台北士东市场“扫街”拜票,“依珊旋风”席卷菜场水洩不通,摊商们争相合照、握手,有人送上蒜头象征“冻蒜”(谐音“当选”),好不热闹。柯文哲却没大动静,他说妻子目前还要上班,还没有请她帮忙“扫街”拜票的计划。看到这组镜头,我心里断言:连胜文胜不了,没戏了。 蔡依珊“扫街” 夫妻店 几天后的11月29日,竞选揭晓,柯文哲以得票率57.16%当选台北市长,24万选票的差距胜出,可能连国民党上下都想不到。 有位“名博”发文说,国民党的惨败,是宗族和文化与选举制度的冲突,这话扯得远了些,也不在点子上。台湾的宗族传统,早在蒋经国以后就被突破了,不然贫民出身阿扁也当不上两届“总统”,马英九上台又有多少“宗族”成分?一种民主选举制度,体现的是民意和优胜劣汰,这与台湾的“文化”有什么根本冲突? 连胜文变成夜市打工仔 台北和其他国民党市县选举的失败,根子在马英九政府上。今年以来的学运、服贸、核四、气爆、馊油等事件;一系列的国民党籍官员贪腐、“涉谍”,巨商逃税,内部不团结等等,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冲突”,还得到老百姓的全力支持? 至于连胜文,政治世家的关系固然使他的政治资源丰沛,但在正常社会的竞选中,反而成了连胜文的累赘,使他的选战一开始就处于被动。他主打经济牌,但台湾经济发展迟滞,发展利益也未均沾,而年轻人更注重的是公平正义。连胜文拜会大企业家,并得到郭台铭的力挺,本望借此吸引所谓经济选民的票数,却更坐实了官商勾结的形象。就连他与顶新董事长魏应充同为帝宝豪宅的邻居,也惹人怀疑连家的政商关系。选情告急之后,连营老帅连战、马英九率政要倾巢而出,做一场颇具声势的最后努力,岂知台北选民自主性强,不为所动。还可能使选民认为连胜文和他背景后的权贵势力更是台湾社会问题的根源。 连胜文为儿拜票 上阵父子兵 别看柯文哲是个平民医生,他了解选民对蓝绿恶斗的厌烦,知道轻年人对政治的疏离,对选举的冷感。因此,提出开放政府,全民参与的政治口号,拉拢中间选民,激起年轻选民的参与热情。他提出“在野大联盟”概念,主张建立公民社会,主权在民,没有权力的人民,不是权贵阶级就是在野。他说,他参选的意义是如果当选市长,就是把市长职务拿回来,再交给全体台北市民。他重申,当选后不参加政党,未来的市政府团队也都要退出政党运作。 柯文哲演讲 柯文哲的演讲题目《富贵荣华,就是一坨大便》和内容,不但在台北引起强烈反响,也受到了包括大陆一些网民的热捧。他摸准民众的心理和对社会的不满,制定选战的策略,所表现的不卑不亢,不急不躁,已显出他不是一般的“政治素人”。 国民党此次“九合一”的落败,意味着台湾民众对马英九政权投下了“不信任票”,面对窘境,马英九除了深鞠躬,不得不承认“人民用选票告诉我们改革还不够,做的也不够好。”在未来的一年半任期中,马英九几乎已没有推动任何重大政策的可能,也给2016年台湾总统选举投下了阴影。别提“习马会”,国民党内阁总辞职后,再次的“张王会”都成了问题。 马英九道歉 连战曾是马总统的领导 而“平民战胜权贵”的柯文哲,是不是喊空洞政治口号,能不能让台北民众不失望,就要看这位新市长能否大显身手和实际效果了。
最后发表: 此时此刻@ 2014-12-8 12:58 2530 0 2014-12-8
此时此刻 悠哉游哉地下城,圣诞魅力最浓郁 attach_img
悠哉游哉地下城,圣诞魅力最浓郁 文:王建刚(蒙特利尔) 圣诞将至,蒙特利尔的街道、广场、购物中心都披上了节日的盛装。记得刚来蒙城时,圣诞节晚上逛街景,天寒地冻,为了拍照片从车里跑出来拍一张,又赶快钻回去。当时还纳闷,怎么街上没什么人呢。后来住久了才明白,人都去了地下城,那里才是节日气氛最浓郁的地方。外面积雪盈尺,里面人流涌动,圣诞装饰争奇斗艳,令人目不暇给。 蒙特利尔在2006 年被联合国命名为“设计之都”,当然是鉴于它在各方面的设计创意;而四通八达,独具匠心的地下城也功不可没。两条并行的地铁线相隔750 米,在把市中心东西贯穿起来的同时,也为打通南北的地下通道创造了条件。地下城光线充足,不仅因为灯光明亮,更来自很多建筑的玻璃屋顶,自然光从天井直泻到地下部分,以至于很多地方并不使人感觉是在地下。 按照维基百科的介绍,世界上有33 个国家有地下城。多伦多的地下城Path 仅次于蒙特利尔,有27 公里长的通道,1200家商店,连接着市区一些主要建筑和六个地铁站。但蒙特利尔的地下城,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功能上,都要更胜一筹。它从60 年代兴建Place Ville Marie 时开始,经过50 年的不断扩展,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地下城市。据说有人曾尝试在冬季的三个月完全在地下城生活,也过得蛮好。 写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在《读者》杂志上看到的一篇有趣的文章:《带顶盖的城市》,讲的是魁北克的邻居——美国佛蒙特州一个七千人的小城Winooski,计划在城市上空安装一个伞形顶盖。而提出这一计划的初衷是应对寒冷的天气,节省取暖的支出。遗憾的是,那个人们梦想的Dome city 最终没能出现。而蒙特利尔却建成了集交通、商业、办公、娱乐和社会功能于一体的室内城市(Indoor City)。 交通功能:蒙特利尔地下城有32 公里长的通道,它连接着10 个地铁站,两个火车站,两个公共汽车总站。由于它连接着市中心62座建筑,其中写字楼占中心商业区办公室面积的85%,使很多上班族可以避开风霜雨雪,从地下通道直接进到办公室。 商业功能:地下城公共场所和商业街面积超过四百万平方米,有各类商店1840 家,餐馆200 多个,银行40 多家。地下城相连的九个大酒店共有客房4265 间。 文化娱乐功能:地下城是你永远也逛不完的艺术长廊。 中央火车站两侧墙壁上的浮雕配以国歌的歌词,McGill 地铁站30.5 米长的玻璃壁画花费了作者五年的艺术生命, 而艺术广场地铁站的彩色玻璃壁画叙说着“蒙特利尔音乐史”。地下城连接的娱乐设施也很齐全,包括19 个电影院,10 个剧院和音乐厅,一个博物馆。 社会功能:地下城连接的大专院校教学楼有14 座,公寓住房一千多套。其中的广场、大厅是举行晚会和联欢活动的理想场所,也是人们在圣诞和新年前夜等待午夜零时钟声敲响的地方。蒙城冬天的室内马拉松比赛也是在这里进行的。 地下城的开发大多是私人投资,但与市政府的鼓励政策分不开。政府为调动房产主开发地下城的积极性,对地下开发的使用面积实行税务优惠,有的只象征性地收一元钱。由于是私人投资开发,安全保卫、清洁卫生都是各负其责,政府也节省了开支。 蒙城的地下城在世界上享有盛誉,被许多旅游书籍、杂志推荐,也被评为世界“十大步行街”之一。《纽约时报》在去年12 月将蒙特利尔评为全球十个最时尚的城市之一,其原因除了美食、博物馆、数量惊人的花园,不胜枚举的节庆活动,还有就是“成熟的地下网络”。 圣诞节是地下城最具魅力的时候,当外面飘着雪花,在温暖如春的地下城里上上下下,到处游游逛逛,还可以给自己的家人好友挑选几件圣诞礼物。有了这份悠闲和赏心悦目的体验,才会更加深刻地感受蒙特利尔人的那一份从容与骄傲。 Tips 观赏地下城圣诞气氛的三条路线 1. 东西线:从Peel街进入Les Coursde Mont Royal,向东到Place Montreal Trust,在天井处驻足留影,再从McGill College街下面穿到Eton Center,最后到Promenades Cathédrale看看修建地下城时如何托起上面教堂的照片。如果余兴未尽,再到La Baie看看。 2.南北线白天:从Square Victoria 旁的McGill街进入国籍贸易中心,找找柏林墙在哪。然后经地下通道或地面到国际会展中心,再向北穿过联邦大楼,从地下到Complexe Desjardins 大堂。最后在Place des Arts地铁站的大型彩色玻璃壁画Histoire de la Musique à Montréal前结束。 3.南北线晚间:从La Cauchetière西街1000号进入参观四季滑冰场,然后从大厅处下到地下通道;在中央火车站稍作停留,继续前行到Place Ville Marie,从广场的出口出来,走到Female Landscape雕像处,欣赏那里的巨大灯饰圣诞树和McGill College 街的夜景,眺望夜幕下皇家山上的灯光十字架。
最后发表: 此时此刻@ 2014-12-4 12:36 4521 0 2014-12-4
此时此刻 蒙特利尔作家薛忆沩小说《空巢》荣列深圳2014“年度十大... attach_img
蒙特利尔作家薛忆沩小说《空巢》荣列深圳2014“年度十大好书” 昨天,第十五届深圳读书月重点主题活动——2014“年度十大好书”评选完成了“30进10”的环节,蒙特利尔华人作家薛忆沩的小说《空巢》从三十万种脱颖而出,进入“十大”。 这十大好书是:《一平方英寸的寂静》、《1944:腾冲之围》、《耳语者:斯大林时代苏联的私人生活》、《红雨:一个中国县域七个世纪的暴力史》、《小于一》、《薛定谔之猫》、《瞻对:终于融化的铁疙瘩》、《奥登诗选:1927-1947》、《空巢》、《1966年》。 又讯:近日,:《空巢》被中国最大的出版网站百道网列为2014年小说100强之首。 薛忆沩和他的小说《空巢》
最后发表: 此时此刻@ 2014-12-3 10:50 3142 0 2014-12-3
此时此刻 硝烟弥漫的冬之序曲 attach_img
硝烟弥漫的冬之序曲 文 / 原上草 (蒙特利尔) 空气在颤抖,仿佛天空在燃烧。二战的硝烟在自古以来战争频仍、火星四溅的巴尔干这个欧洲的火药桶上翻滚,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波澜壮阔,胜利的曙光在地平线上隐隐出现。 萨拉热窝,欧洲的耶路撒冷,宛如一条彩练披挂在风景如画的巴尔干半岛,清澈的波斯尼亚河仿佛飘舞的玉带,把美丽的山城装扮得分外妖娆。一九一四年六月的“萨拉热窝事件”成为规模空前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一九三九年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又烧到了整个半岛,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波黑战争再次使这块土地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一九四四年,德国法西斯四面楚歌,为了迟滞同盟国的攻势,以求体面地结束战争,德军总参谋部决定火速撤回驻扎在希腊和南斯拉夫的“A军团”,保卫德国就指望着这支共二十个师的近百万大军。瓦尔特,一个让敌人胆颤心惊的英雄名字、一位令鬼子闻风丧胆的游击战神,领导抵抗运动英勇抗击着入侵者。为了支援“A军团”这支庞大的装甲部队,德军拟定了一个秘密运输燃料油的“劳费尔行动”计划,并专门派遣正在挪威执行重要任务的谍战王牌、党卫军上校冯•迪特里施前来负责实施。 历经周折并清除了组织内部的奸细,瓦尔特和他的战友成功化妆混入油库重地,将满载油料的列车开上城外高坡,摘掉风管,提开车钩,然后把机车头开至坡顶并切换到全速倒车。无人驾驶的机车犹如脱缰的野马,以雷霆万钧之势冲向坡下的油列,顿时火光冲天、地动山摇,巨大的爆炸声响彻了寂静的山谷。行动失败,冯•迪特里施上校被统帅部一纸电文召回柏林,临行之际,他百感交集地望着这座不可思议的城池发出了意味深长的感叹:“你看到这座城市了吗?他,就是瓦尔特!” 经典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 历史有时会惊人地相似,素以宁静著称、鲜有一惊一乍的加拿大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天经历了不无相似的恐怖一幕。七月六日凌晨,美加边境的梅冈蒂克湖小镇,一列无人驾驶的“幽灵列车”在那个不详的午夜鬼使神差地闯入了魁北克东部这个风景秀丽的湖滨旅游胜地后脱轨倾覆,满载原油的高压油罐发生连串猛烈爆炸,整个小镇中心几乎被夷为平地。事发前,停泊在主轨上的火车的空气制动器似乎失灵,车厢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沿着平均坡度足可与穿越落基山脉的铁轨相媲美的坡道开始滑行,并在近小镇的一个大下坡处获得加速度,高速冲进小镇并在市中心弯道处失控出轨,随着惊天动地的巨响,整个街道陷入一片火海,五米高的火墙顷刻向周边民居扑来,烈焰翻卷,如同世界末日来临,巨大的火球及蘑菇状云直冲天际,犹如核子爆炸,熊熊大火映红了夜空,直超战争年代的惨烈场面,此情此景让瓦尔特和他的战友情何以堪! 泉城搭舞台,中院唱大戏。大洋彼岸的衙门又传来了震耳的河东狮吼,像极了当年洪都女皇的咆哮公堂。一个政客、一个怨妇、一个鹰犬、一个奸商,新版“四人帮”上演了一场主仆相煎、兄弟阋墙、夫妻反目的世纪大戏。 一代封疆大吏,天庭饱满,地阁方圆,传素有称王之心,想要登上金銮殿去一展治国平天下的鸿鹄大志,主政当年国共两党领袖谈判共商中国未来的抗战陪都,沾上了些许王气,遂有了“巴蜀大地,莫非王土”的豪迈,像一轮红日“喷薄而出,熙熙而来”。但自从外放西南山城,“日薄西山”的格局构成。二零一二年,正值人生运势的拐点,在此节骨眼上,本来不得半点差池。岂料天不助人,教头单骑走领馆,引发了中南海海啸,连带着木樨地地震。 林冲雪夜上梁山,王局春宵闯领馆。在那个月黑风高的晚上,他不去找亲爱的党妈妈,而是一骑绝尘直奔敌对国的领馆而去,“一个巴掌就打出一个叛徒来也不容易”。坐轮椅,当战车,法庭交锋,狭路相逢。未曾料,老母鸡变鸭,外逃变成了外遇。不是小弟不是人,只因嫂子太迷人。惊堂木声声,官方微博透出了民主法治的毫光闪闪,怎奈日不落帝国的昔日风光不再,一代英商客死他乡,转年清明早已是冢草萋萋。 东窗事发,全民找茬,国人蓦然惊觉,在诺大个北京城里,全家人都在京的正部级及以上的官员,愣是就只剩下了骆家辉一人。领馆报急,使馆这个传声筒自然也是做不得主的,万般无奈,越洋电话打到了白宫。心不在焉的奥巴马听了半天才弄明白是有个“打黑”的要来避难,正思忖着来者不善、善者不来,一抬头正好看到了镜中的自己,遂勃然变色(其实也不怎么看得出来),断然拒绝,径自挂机不提。总统先生坐收渔翁之利,捏着“兔子敲门”般送上门来的大量第一手材料,成了潜在发言权最大的第十名临时编外常委。更有甚者,他还太岁头上动土,居然趁着第二届核安全峰会,一句双关问候“家里最近怎么样?”,愣让咱那当家的窘得是满脸“苦恼人的笑”。 天无绝人之路,异地审判择地山东济南。山之东者,日出之地,东山再起是也;而济者,渡也,兼含拯救之意,南者,乃向阳之地,是以危难之时被拯救至向阳之地。八月二十二日,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生日,薄案一审开庭;九月二十二日,力主倒薄最大推手生日,宣布一审判决。耳边依稀响起“我仰望星空,……”,一个民族有了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了希望。 刑事经国事转成了家事,最后由男主角本人亲自澄清后又转成了一桩情事,弄得庭审现场一地鸡毛蒜皮。他审时度势,错落有致地打出失忆、诋毁、温情、爆料四张大牌,硬是撑到法庭抗辩的最后阶段才道出了一个凄绝的爱情故事,悲苦的身世令一众法官人人唏嘘,个个扼腕。人们隐约看到了一个老实巴交的男子,被淫荡的妻子、狡猾的下属、贪婪的朋友和花天酒地的儿子玩弄于股掌之间,而他强忍着“炮兵连炊事班战士戴绿帽、背黑锅、看别人打炮”的郁闷寄情于工作,成为历史上一个少有的清官。“我深爱我的人民!”的侃侃而谈在审判大厅余音绕梁,气场久久不散。 薄酒一杯哀往事,王侯春梦总归尘。卷土重来的海市蜃楼已风吹云散,听闻昌星哥近来身体有恙,若不久有保外就医的消息传来应不会感到意外,这边厢薄督“也只剩余生”,倒也不见得就非把那牢底来坐穿。本是同根生,共奉一块牌,投鼠宜忌器,相煎何太急。庭中双方高度默契,大谈风月,不谈朝政,采取去政治化的手法,通过大大缩水的刑事罪控来解决党内政治斗争。为了把自己打扮成一个悲情英雄并在粉丝中确立精神领袖的地位,薄大人对其不能承受之轻的“受贿、贪污、滥用职权”三罪依然百般狡辩,全盘翻供,奋勇“对車”,豪赌对方不敢碰触的政治红线。一代枭雄的翻供最后恐怕只会翻倒他自己,长达九十分钟的自我辩护再次演绎了“墨索里尼总是有理”。 一年前,新一届领导班子在全世界的聚光灯下集体亮相,开始了知青掌控中国的时代,巨轮的舵把历史性地落到了知青一代的手上。在那个火红的年代,他们上山下乡,在广阔天地里战天斗地,在修理地球的艰苦岁月中思索寻觅,积累着受用一生的能量。 经过“打江山”的第一代和第二代建国立业到“守业人”的第三代和第四代完成过渡,今天,“红二代”已经成长起来,政权划了一道优美的弧线回到了自己人手中。“治大国如烹小鲜”的豪情曾激起对“中国的戈尔巴乔夫”的猜想纷纷,今天看到的依旧是“总把旧瓶装新酒”。都说盛唐之后中国又崛起了,又盛世了,都居二望一了,因为有了“梦”。既不想走老路,也不能走邪路,于是就走上了一条没有薄熙来的“薄熙来路线”。 新世纪初年,翻译家高行健以《灵山》开启了华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殊荣的破冰之旅。去年十月,诺奖评审委员会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过境迁,这个昔日的境外反动组织莫非已改弦易张,衷心感谢评委会的良苦用心。 有人说他长得很科幻、很抽象、也很魔幻,人见人爱,花见花开;也有专业人士说他长得拖慢网速、长得太耗内存,总之是长得够违章!魔幻中出现了一位大娘用颤巍巍的手抚摸着这张不无惊险且富有创意的脸问道:孩子,小时候没被猪亲过吧?一个人的外在神态往往是其内心活动的真实写照,斯德哥尔摩之行的字正腔圆和瑞典文学院会场的玉树临风见证了一枚巨龙身上闪闪发光的鳞片。 鲁迅,中国文坛的巨匠和斗士,他是西方现代文明的盗火者,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掘墓人。面对革命文学家的围攻,鲁迅的骨头依然是最硬的。作为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的高富帅,其独立精神、批判意识和深刻思想使他成为了一切传统的虚伪、丑陋与邪恶的真正对头,一篇《阿Q正传》直惊得几多人对号入座。 得知薄督对家人持有位于风光迤逦的法国南部的豪华别墅茫然不知,思绪又飞到了蔚蓝海岸那象征着大海、美女和阳光的戛纳电影节,依稀又见陈导演凯歌先生在“星光大道”上留下的手印,老谋子也把红高粱种到了植满酒葡萄和薰衣草那一望无垠的南法大地,更把大红灯笼高高地挂到了碧波万顷、烟波浩渺的地中海边。看着红地毯上风摆杨柳般款款走来的当红女星,心旌摇曳间升腾起介绍心中大师的冲动,以正视听:鲁迅姓周不姓鲁,浙江周树人…… 再说李氏泼皮,时逢台海松动、港澳归宗,流窜于两岸三地,其气也沛然,其趣也盎然。只可怜鲁迅先生,李敖后死,也只好听其发飙,大师一世英明,却没料到身后会被鼠辈辱尸。李敖那厮,言之嗷嗷,或有一天身价会超过藏獒也未可知。 晚清末年的浙江余杭,江南才俊杨乃武的家乡,诞生了清末民初的大思想家和史学家章太炎。太炎先生兼革命大家与国学泰斗于一身,特立独行,卓尔不群,博古通今,如椽巨笔,昂着高傲的头在中国文化思想界掀起狂涛巨浪,堪称大师中的大师。他敢怒敢言,达官贵人,一路骂去,以大勋章作扇坠趋临总统府之门,大诟袁世凯包藏祸心。有《革命军序》,更主持《民报》揭露封建主义,抨击改良主义,所向披靡,身后荣享国葬礼遇。 金陵王气黯然收,时钟走到了一九四九年春,燕京大学创始人,一个生长于杭州的美国人永远地离开了中国。“九里青松烟细细,六桥碧水响泠泠”,《别了,司徒雷登》道出的正是那个时代的国家悲哀。“沉舟侧畔千帆过”,方舟子从打假到假打一路走来,地球人都知道!而在今年这个明媚的春光里,张教授千帆先生从燕园来到这位当年驻华大使的出生地讲学,传播新的思想和理念,应该还有从未名湖畔到西子湖边的心路历程。朝看苏堤春晓,暮闻南屏晚钟。太炎先生的故乡,弥散着浓浓的思想气息。 历史不会忘记,因为受过“反右”迫害和身陷“文革”囹圄的亲身遭遇,林昭女士对封建专制的批判有着其独到的彻底性,并引发了对社会体制的深刻思考。今天,她长眠在太湖之滨,与西泠桥头的秋瑾先烈遥相晖映。 继“你幸福吗?”之后,新的街采“什么是爱国?”再次娱乐了国人,望着京城里那两座呈现着“少儿不宜”外形的新建高楼,路人甲脱口答曰:“解散央视就是爱国”。构建公民社会依然前路漫漫,驶过“历史的三峡”后,中国这艘巨轮终将会驶入宽阔的主航道。 一个美利坚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坐拥千万粉丝,品味着“皇上批奏折”般的快意。“风可进,雨可进,国王不能进”,在住所被抓的薛大V经查实并不在该权利享有人名单上,不服不行。让一个嫖客教育人民不要造谣,严重跑题,又是一篇无可争议的零分作文! 微博无限好,大V近黄昏。两高释法标志着“互联网大字报”和“网络民主墙”时代的结束,净网行动已经展开,网络管控的寒蝉效应显现。一场“网络文革”正在徐徐拉开帷幕,网络的冬天匆匆地降临九州大地。 净网行动的寒蝉效应——网络世界的冬天来临了。 窗外,一只可爱的小松鼠悄悄地从树洞滑下,在瑟瑟的北风中忽闪着眼睛打量了一下四周,开始在日渐光秃的枝头上怯怯地散步,给人们捎来了冬天的消息。 (此文首发于《此时此刻》2013年11月刊)
最后发表: 此时此刻@ 2014-12-2 12:16 2985 0 2014-12-2
decoraport. 寒冬时节谈养生【精彩分享】 新人帖 attach_img
蒙特利尔地处寒带,冬季漫长而寒冷,冬季养生很有讲究,良好的饮食起居生活习惯,帮你安度长冬。 1、感冒是我们常见的急性病,除了热感中暑,其它的感冒都是外感风寒得来。感冒人人经历过,但每个人的症状都不同,原因在于感受风寒后,身体局部体温降低,肌肉收缩,神经传递不正常,体液循环受影响,各个系统、器官、组织间不能正常地协调工作,此时,某些组织、器官本身有慢性病或功能较差,就容易发生急性的炎症反应,如头晕、头疼、流鼻涕、咳嗽、哮喘、打喷嚏、喉咙痛、肌肉疼痛、腹泻等症状。为什么感冒的症状大都是呼吸系统的症状?是因为外感风寒首先侵袭人体的皮肤、颈部、头部,肺主皮毛,是抵御外来入侵的第一道防线,肺系统包括鼻子、气管、支气管、肺,所以流鼻涕、咳嗽、哮喘、打喷嚏、喉咙痛、是最常见的症状。 2、感冒最容易发生的人群是小孩和老人。小孩身体发育还不成熟,正气不足,免疫能力不强;老人的身体各个器官功能衰退,正气已衰,免疫能力差,身体产热能力差,怕冷。所以小孩和老人是易感人群,重点保护对象。其实,所谓的保护就是小孩、老人穿暖点,不要正对冷风,出汗要擦干,不要着凉,减少热能消耗。 3、感冒为什么会发热?中西医解释有区别:中医认为是体内的正气和外来的邪气相搏,打得热火朝天,所以发热;西医认为身体有病菌感染,为了杀死病菌的应激反应,所以发热。适当的发热对身体是有清洁体内“垃圾”的作用,能够提高自身免疫力,对小孩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细心的家长会发现,小孩发热过后,胃口好,精神好,长得特别快。低热的小孩不必马上给他吃退烧药,保暖,让他多点休息,多喝水已足够,更加不能在头上、身体上有冰敷,不但不能退热,可能体温升得更高。得了高热要及时处理,如41度以上的。在加拿大,带小孩看急诊,低热症状医生是不给作处理,让家长带小孩回家多喝水。除非低热又有以下症状要看急诊:(1)小孩精神很差,迷糊不清,反应迟钝;(2)有咳嗽和哮喘(3)激烈的呕吐(4)腹痛严重(5)激烈头疼。 4、人体正常体温是36.5度--37度间,高于这范围是发热,低于这范围是低体温。经研究发现体温每升高1度,人体的免疫力提高4倍,说明体温相对提高对身体是有好处的。体温过低会造成体内的工作环境受影响,人体各个系统、器官的正常功能活动要有足够的热能来维持,如呼吸、气体交换、体液循环、神经活动、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等等。相当于110伏电压的机器,只提供100伏电压工作,机器容易损坏。如果我们身体长期体温在35度以下,身体内部的工作当然受影响,常年积累病就出来了。研究发现35度以下的体温很适合体内癌细胞的生长,所以易得癌症。要知道癌细胞在每个人体内都存在,只不过当身体强壮、免疫力强,癌细胞就不能分裂长出更多癌细胞,自然就成不了癌症病人。中医有句口头禅“正气充足,邪气不侵”。充足的正气就包含有足够的体温和强大的免疫力。正气充足不容易得感冒也不容易得癌症。 5、人活到30岁,身体机能开始下降,工作能力下降,体力恢复比20多岁需要更长时间,说明正气已开始衰退,这时候就要开始补充正能量。在平静状态下人体产热主要靠内脏完成,运动时,骨骼肌的产热比内脏更多,所以运动能补充自身发热的不足,同时过多的热量通过汗液带走,不至于发烧。运动能提高人体的心肺功能,经常参加长跑的人肺活量和每搏输出量比普通人高很多,平静状态下,身体产热比普通人高,所以这种人不太怕冷,也不容易感冒。“生命在于运动”,中医和西医都把运动当作一个强身法宝。小孩从早到晚不停地动,说明他的活动能力强,需要运动,越动生命力越强大;老人行动迟缓,再不动,离生命的终结也不远。体弱多病的人更加需要运动,持之以恒,身体会好转,不要习惯地把身体交给医生,健康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才是最安全。病治好了是暂时的,身体不强壮,病又回来找你,当然,医生想你常常来看他。 6、我有一位朋友,40岁左右,第一次见到他时,不停的咳嗽,并且要低着头咳才舒服,他说已咳嗽了两周,感冒引起的。我问他是不是感冒只咳嗽不发热,他说是,这几年每年都有几次感冒,但都不发热,咳了很久都不好。我心里明白,送他两个红豆包,叫他有空就热敷,他很听话,天天背着红豆包,第4天突然接到他的电话,声音有点激动。“老庞呀,我终于发烧了”。其实我也有点激动,因为他是我第一位有这样治疗的案例,他的咳嗽比以前都好得快。能发烧,说明他身体有足够能量对抗疾病,免疫力也提高了,正气压倒邪气,病自然就好了。后来,他开始相信我做的原始点疗法,经常热敷、喝姜汤、运动、少吃生冷食物,这2年,感冒比以前少了很多,脸色好看了,体重也增加了。 7、既然正气那么重要我们如何来提升正气呢?(1)减少无谓的体能消耗:一切让体温降低和过度消耗精力的活动都会消耗我们的热能。《1》冰冷的水、饮料、雪糕;《2》寒性的药物、食品、水果、蔬菜;《3》在水温太低的地方游泳;《4》衣服穿的不够暖和;过度的体力劳动或运动;《5》熬夜;《6》精神压力过大。 当然,适当的体能消耗是有好处的,如适当的体力劳动和运动可以增加我们的内能,让身体进一步的强壮;健康人喝点冷饮料,身体很快就能补充损耗,但长期大量地喝,身体就受不了;体弱多病的人群还是吃、喝暖、热的东西最好,尤其对一些脾胃虚寒,脸色不好,手脚怕冷的人更重要。(2)懂得补充正能量:就是让你的身体的热能增加。《1》运动,最好有汗出;《2》晒太阳、桑拿、洗热水澡、温敷、睡电热毯;《3》多吃温补药物;蔬菜、水果多吃温性的;《4》病患者,要积极去治疗,有内治法中西药,手术等;有外治法针灸、推拿、拔火罐、刮痧等;其中原始点疗法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原始点疗法的内容包括:推拿、温敷、姜汤、温补中药等温补的方法,全部是采用增加身体热能的手段,没有泄法,是一种纯补法,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最后发表: decoraport.@ 2014-12-1 20:40 3806 0 2014-12-1
此时此刻 写在“记者节”——忆范长江 attach_img
写在“记者节”——忆范长江 文:黄东黎(蒙特利尔) 11月8日,是中国的记者节。记者是什么?是传播新闻的人、“无冕之王”、社会正义的维护者、党和人民的喉舌......当然置身于这个职场,还会有自己的感受和解读。 在这个节日里,我想起了一个记者,他是铁肩担当的俊才,是中国新闻事业的奠基人、开拓者,很多人不知道他,也许有的记者也不清楚他,而正是有他才有了“11.8”的节日——范长江。 追忆这位前人的事迹, 要从上世纪初说起。1909年,范长江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县,他自幼跟着祖父学习文史知识,时常模仿祖父的腔调,抑扬顿挫地朗诵先祖范仲淹“先忧后乐”的名句。后来范长江加入了贺龙的国民革命军第20军教导团,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 1928年秋,范长江考入中央政治学校,“九一八”事变,改变了他的乡村教育理想。范长江清醒地认识到,抗日救国才是出路,他脱下校服,秘密离开南京,向北方发展。1932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的范长江,广泛涉猎哲学、政治、经济等书籍,并学习英语,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1933年起,范长江开始为北平《晨报》、《世界日报》、天津《益世报》撰写新闻通讯。由于他文笔精练、视角独特,引起了天津《大公报》的注意,总经理胡正之亲自出面,请范长江专为《大公报》撰稿。此时日本军国主义觊觎中国,范长江从一个记者的政治敏感意识到:中日战争必不可免,一旦开战,中国沿海一带不能久守,抗战的大后方肯定在西北、西南一带。他认为很有必要对这些地方进行考察研究。 《大公报》记者范长江及成名作 说干就干,范长江于1935年5月,以《大公报》旅行记者的名义,开始了他著名的西北之行。他行程4000余里,历时10个月,沿途写下大量的通讯,真实反映了中国西北部人民生活的困苦,对少数民族地区有关宗教传统、民族关系等问题作了深刻的记录。他还用写实的笔法,公开、客观地报道了红军长征的踪迹,字里行间倾注了对红军的同情和敬意。 范长江的通讯陆续发表于《大公报》后,在全国引发强烈的反响,《大公报》发行量突增。不久,这些通讯汇编成《中国的西北角》,该书被誉为“一部震撼全国的杰作”,各界争阅抢购,在几个月内连出9版,行销前所未有,出现了“洛阳纸贵”的盛况。 抗战时期的范长江 范长江与廖承志 “西安事变”发生后,范长江毅然决定涉险去西安、延安等地采访,“本人不惜一切代价,一探中国政治之究竟。” 当时西北对外交通完全断绝,情况非常复杂,范长江克服种种困难,终于在1937年2月2日傍晚,在乱军难民丛中,顶风冒雪,抵达西安。 他先后见到了陕西省主席邓宝珊、西安事变发动者之一的杨虎城,了解事变情况和西北的时局。留在西安的中共代表周恩来,热情接待了这位来自绥远前线、冒着生命危险闯进西安、年轻的《大公报》战地记者。范长江采访后,连夜赶写的文章——《动荡中之西北大局》发表,一时轰动朝野,惹恼了国民党上层,民众却争相购买阅读。 范长江(右一)在台儿庄前线采访 为深入了解陕北的情况,范长江要求去延安采访,得到周恩来的同意。1937年2月9日,范长江在罗瑞卿的陪同下到达延安。当天下午,红军大学(抗大)举行了热烈的欢迎仪式,范长江见到了朱德、博古、林彪、廖承志等人。晚上,毛泽东会见了范长江,对他的通讯报道给以充分肯定,并建议他立即回上海,利用《大公报》的影响,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中共方针政策。 范长江与沈谱(沈钧儒之女)新婚照 七.七事变,全面抗战爆发后,范长江以笔作枪,写出了大量的战地通讯,这些文字一经《大公报》刊登,不胫而走,许多报纸纷纷转载。从此,他的通讯成为《大公报》的一大亮色,使该报名声愈振。他接连写出了《从嘉峪关到山海关》、《百灵庙战后行》、《忆西蒙》等名篇。范长江是除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外,第一个以新闻记者身份进入延安的人。他在上海《大公报》发表的《暂别了,绥远》、《宁夏进入记》等约三万多字的长篇通讯,积极宣传了中国共产党。 范长江与毛泽东 1939年5月,范长江在重庆,经周恩来介绍加入中共。抗战胜利后,中共和平谈判代表团从重庆迁往南京,范长江任代表团新闻处处长,成为中共对外发言人。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时任新华总社总编辑的范长江,带领一批“新闻兵”进入北平,接管国民党在北平的各新闻单位,组建起北平解放后的第一张党报——《人民日报》,范长江因此成为新中国党报的创始人。 1950年1月,范长江被任命为《人民日报》社长。在建国后十多年当中,范长江还担任过新华社总编辑,解放日报社社长,新闻总署副署长,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副秘书长,国务院科委秘书长,国家科委副主任,全国科协党组书记等要职。 毛泽东写给范长江的两封信 1966年,正当范长江英年盛名,大有作为之时,“文化大革命”开始了。范长江遭到残酷迫害,被打成“反革命”,先被批斗关进“牛棚”,后又送往河南确山县劳动改造。在那里,他不准与外界接触,不能自由活动。他不但被逼迫天天干脏活累活苦活,还经常挨饿挨打挨骂,受尽凌辱。1970年10月23日,范长江难以忍受长期失去自由、折磨摧残的巨大压力,终于投井自杀。 呜呼,曾经意气风发穿行大西北、涉险赴西安、豪情奔延安、冲在新闻战场前沿、笔走龙蛇的报人精英,竟这样悲惨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范长江在工作中 范长江是中国新闻界的杰出代表,记者的楷模,1991年以他名字设立的范长江新闻奖,是中青年记者的最高荣誉奖,此时他已经离开这个世界21年了。 回顾以往,我也去过大西北,那还是1993年春寒料峭,我出差甘肃途中,偶然听到兰州发生一起特大贩毒案,涉及地方权贵与司法不公的问题。到兰州后,我向驻甘肃记者站站长了解情况,他告知,这个案子是“通天”的,多家包括中央媒体不能也不敢进行采访报道,最好我们也不参与,他还讲了一些利害关系。我有的朋友,也劝我不要捅这个“马蜂窝”。 我意识到正因如此,才是“依法治国”中需要反映的一个典型,便决心开展调查工作。我不顾好心人的劝阻,在冒着一定风险、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独自经过深入和多方面的采访,写出《高原,没有沉默》四千多字的通讯。4月23日文章见报,当地党政干部和读者一致称赞记者的勇气和伸张正义,纷纷给报社写来感谢信。这篇报道引起最高人民法院重视,很快派员到甘肃省复查,使该案得到公正的终审判决,广大干部群众拍手叫好。 1994年,西安工人马平安到洛阳探亲,因没带身份证,收容站将其关押强迫烧砖,被打无辜惨死,马平安家属在市、省、北京多方上访无果。我接到投诉后,认为不仅是人命关天,事件本身还暴露出人权、执法、监督、利益驱动、民意和稳定等更深层问题,应该认真搞清事实,促进依法还以公正,肃清社会影响。于是制定“由下至上”的采访调查计划,用一个多月时间,先后对西安市马平安的单位及同事、洛阳市收容遣送站、收容站开办的砖厂及被收容干活的人员、洛阳市民政局、区、市两级检察机关、洛阳市委政法委、河南省检察院、国家民政部等进行了采访。 我经过深入细致的工作,掌握了充分的证据,排除重重阻力,于当年六、八月间分别在《民主与法制》和《南方周末》发表《死亡的震颤》、《死亡通知的背后》两篇长篇通讯,从不同角度,全方位揭示了这起案件的疑点和实质问题。在高层领导李长春看后并批示下,河南省检察院才得以进行彻查,终于使案件真相大白,有关部门三名责任人被绳之以法,死者冤情昭雪,家属得到赔偿。马平安之兄专程从西安赶到北京,赠送《护法使者》大匾。马平安案件轰动一时,比后来又出现同样的孙志刚“收容”致死案早了整整10年...... 作为记者,不但要有责任感,更需要正气和勇气。在新闻工作的生涯中,无论你得到了什么奖,受过这样表彰或那样的荣誉,而没有获得“范长江奖”,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我不会忘记,77年前——1937年11月8日,范长江与著名编译、出版家胡愈之组织发起,在上海成立“中国青年记者学会”,这就是中国记者协会的前身。范长江在会上发表讲话,他向当时出版的各种报纸、向来华采访的各国记者、向从南洋等地归来的新闻同行、向出入枪林弹雨的战地记者表示衷心感谢和敬意,号召全国新闻工作者团结一致,在抗战建国的旗帜下奋勇前进。这一天,也成为后来的中国记者节。 范长江故居 范长江有句名言:新闻必须是事实。他是中国记者的前辈、榜样,做记者,要做范长江这样的好记者,要像他那样不畏艰难险阻、深入实际采访、禅精竭虑,写出每一篇真实的、具有意义和人民大众欢迎的新闻报道,这也是我要讲的“故事”。
最后发表: 此时此刻@ 2014-12-1 11:43 3551 0 2014-12-1
此时此刻 《加拿大魁北克华文文学的成长及其特点》论文提要 attach_img
《加拿大魁北克华文文学的成长及其特点》 论文提要 文: 郑南川(蒙特利尔) “中国首届世界华文文学大会”十九日在广州举行,我将应邀参加。 我为这次大会准备的论文《加拿大魁北克华文文学的成长及其特点》,阐述了魁北克华人文学的历史回顾,特点和风格,还论证本人提出的“新加拿大人文学”的特征。 论文提要: 引子 一九八零年代末到九零年代,加拿大成为一个悄然被外界开始注意的国度。大陆移民步着香港移民的后尘,开始走入到这个最为民主,自由的国家。从这个年代开始的移民路,已经把最穷的学生和最有智慧的中国人,带到了另外一个文化与历史的战场。中国人脚踩着东西方的两个极板,用勇气和坚韧来书写一段从未走过的路。 魁北克,是这块土地上被称为法兰西文化的地方,也是北美唯一块使用法语的地方。因为历史的缘故,这里生活着法兰西人的后裔,成为当今加拿大国家的一部分,也为此法语成了加拿大官方语言(英文和法文)。魁北克同样生活着很多来自中国的华人,他们讲起了法语,接受着法兰西文化的精神。魁北克华人作家正是用这种新加拿大文化精神,寻找魁北克华人文学的特征。在魁北克,已经出现了像应晨这样用法语写作,并获得极大成就的加拿大乃至欧美最著名的华裔作家。魁北克华文写作同样面临挑战,他们坚守自己的“草根性”写作,逐步形成了“魁北克华文写作群”1,又写出魁北克特色的华文作品,以“新加拿大人文学”2 写作的姿态,在加拿大本土出版自己的文学书物。近两年来,魁北克华人作家协会领头,开启了华人文学的新路子,从2012年起,出版多部文学著作,受到加拿大和中国文学界的好评和关注。 魁北克华文文学回顾 魁北克作为“确定性”移民文学的开始,起步比之英语区的温哥华和多伦多都晚,在一九九零年代以前的移民文学,几乎是很零星的和个人的“碎片式”写作。由于加拿大大学和研究机构,在过去一段时间很少关注华文文学,研究华人文学更很少重视,这一领域几乎是空白。一九九零年年代开始,魁北克华人文学以加拿大魁北克华人作家协会(l’Association des Écrivains chinois du Québec au Canada)的出现,开始显示出它的存在和发展,代表了魁北克华人文学的特征。从当时魁北克华人作家协会的会员组成结构可以看出,与温哥华和多伦多的华人作家协会团体不同,显得更为“年轻”,更不成熟。原因:一是魁北克是北美唯一讲法语的地方,因为语言关系,大多数移民放弃了这里。在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的很多著名作家,诗人和学者,都留在了英语区,为他们文学后来的发展客观上创造了条件;二是协会会员基本上以大陆的学生和部分交流学者为主,香港和台湾参与者很少(在温哥华和多伦多有大量的香港,台湾移民参与)3。从文学创作来说,基本上是刚刚开始,加之大多经济条件较差,写作自然也带来了相对的不稳定性。当然,新生活的洗礼,对新的年轻的移民来说,有着巨大“诱惑力”,他们可以写出全新的东西,有激情和渴望,是写作的希望。这是魁北克华人作家协会后来大发展,而且一直向上走的原因。 应晨(YingChen),复旦大学法语专业毕业、后移居蒙特利尔,是魁北克最具代表的移民作家。自1992年起,她用法语出版了《水的记忆》、《忘恩负义》、《磐石一般》、《食人者》等8本小说和1本题为《黄山四千仞,一个中国梦》的文论集,荣膺魁北克-巴黎联合文学奖和魁北克书商奖,以及总督奖、法国费米纳奖(FéminaPrize)和爱尔兰读者奖等多项提名,其作被译成英、意、西、德等多种文字。据《加拿大百科全书》介绍:“应晨是新生代小说家之一,以其对社会和个人的细致阐释和深入剖析而独树一格。 张裕禾(Zhang yuho),是位同时用中文和法文写作和跨越文学、社会学和历史的三栖学者。1990年拉瓦尔大学获社会学博士学位。魁北克北方出版社出版了他的《二十世纪魁北克小说中的家庭和文化身份》(Famille et identité dans le roman québécois du XXe siècle)一书。该书运用魁北克小说家所创造的一百多个人物形像,来研究家庭内部人际关系和家庭体制在社会现代化过程中的演变。 郑南川(zheng nanchuan),2012年由他和邵云(Shao Yun)主编了《岁月在漂泊》(Nos années au Canada),是魁省首部在加拿大本土正式出版的华文文学作品集。该书收集了60多位来自加拿大,美国,日本和中国的华语作家文学作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和评论,逾700页,超40万字。他的个人诗集《一只鞋的偶然》(英中文双语版。陶志健翻译)2013年在蒙特利尔正式出版。2014年由他主编,陈丽霞,陆蔚青副主编的《太阳雪》(华文短篇小说选),和由他主编,刘爱丽,邵云副主编的《皮娜的小木屋》(华文散文选),在加拿大出版蒙特利尔出版发行。两本著作用写作者们在加拿大生活十年二十年以后全新的视角,述说对这块神奇土地的感受。作品在文字和语言表达上,显示出更加成熟,更加真切和更具备文学的风格。2015年他主编,陶志健翻译的《一根线的早晨》(英中文双语诗歌选),也同时在加拿大出版。英中文双语加拿大中国二十人诗歌选,展示了不同国度,相同语言诗人的不同风格。 陆蔚青(lu weiqing ),魁北克华人作家协会理事,她的短篇小说集《漂泊的温柔》,收集了她近年在各文学杂志上发表的作品。她的小说直击移民现实生活,写移民在加拿大生活中遇到的坎坷经历,讲述在矛盾和困惑中思考,内容迂回精彩,故事曲折,文字精炼,耐人回味。 张芷美(Zhang Zhi Mei),1992年张芷美根据自身经历写出关于一个女子的小说《狐狸》(Foxspirit)在蒙特利尔出版,1997年在欧洲出版了德文译本Hundert Blumen(《百花》)其法语版MaVieenRouge(《我的红色生活》)2008年在蒙特利尔出版,获魁北克法语文学促进会奖,有效增进了加拿大法语人士对华人和中国的了解。 白墨(bai mo),诗人。他在蒙特利尔《华侨新报》开设诗词专栏十五年,和文友创作诗词一万两千三百余首,创全球华人发表诗词数量的奇迹。1999年11月6日创办加拿大中华诗词研究会。 马新云(ma xinyun),出版《女人一枝花》和《紫云诗卷》,以一个女作家的情怀,书写魁北克女性生活的风采,她同时又是一位优秀的女诗人。 枫子(Feng zi),她出版的《那一城,枫红枫绿》,是一本“文化类”的记实专著,她写蒙特利尔的文化,写法兰西的精神,落笔深入,谈的风趣,收尽亮点。她是用生活感受加上文学来写,是报告文学式的,是了解魁北克文化现象的好读本。 薛忆沩(xue yi wei), 这个被评论家说成的“中国文学最迷人的异类”,“薛忆沩不属于文学界,他属于文 学。”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遗弃》《出租车司机》《白求恩的孩子们》等, 残雪评价薛忆沩的小说时曾这样写道:“读他的书,你会感到,这是一个永远生活在精神的前沿,对于世俗不屑一顾的真正的作家。” 曾获台湾《联合报》文学奖。 这几年“魁北克华文写作群”的书稿出版丰盛,已故作家协会会长高嘉贺先生的《故土情缘》《爱满天下》,张巽根的《睛圆集》,风儿的《月光草垛》,孙丽珠《海外金婚》,柳轶的《越洋过海记西行》,苏凤的《自由的灵魂》,张廷华的《岁月牧歌》,周宝玲的《纵然迷失》,蒋楚宋的《折腾》,林炎平的《奥林匹克的启示》等等,用诗歌,散文,小说,自传和政论的不同形式,书写了魁北克的文化和魁北克的华人社会与生活。还有长期坚持写作的专栏作家邵云,刘爱丽,陈丽霞,杨格,绿萍,高高,九如,穆彦,雷门,飘尘永魂,冯捷,云涛,婉冰等。 魁北克华文文学的特点 1,坚守写自己生活的“草根性” 魁北克华文文学的成长,始终走在一条坚守自己新土地,记录自己生活的写作路上,具有强烈的“草根性”特质。 “草根写作”的特质是情不自禁的,写作者们没有注意到自己写作的未来和走向,而是关注自己对身边生活的述说,无论是听到的,见到的,深深感受到的,都毫不拘束地记录下来。这样的写作慢慢地成为“写作自己”,成为“写作魁北克”,尽管我们那样“草根”,尽管我们的文笔那样生疏,但我们的故事却那样的新鲜,那样的有趣和那样的刻骨铭心,这是其他人写不出来的。而且,写作不受任何制约和干扰,自然述说和表达,写的真情实感,写出了一份快活,感受到了幸运,上帝给了我们这些人一份创造“自己”精神生活的机会,我们是上帝般的写作。 2,魁北克的华文写作具有群体的特点-----“魁北克华文写作群” 魁北克存在着一群热心于写作的人,尽管他们写作水平层次差别较大,但一直坚守着这块阵地,他们写学生生活,写打工的经历,写旅游的感受,写魁北克的风情与我们精神世界的变化等等,以《笔缘》文学版为例,从创刊至今,已留下七百三十多万字作品,《红叶》文学园地留下的在五十三多万字左右,加上《北往》文学版专栏,已经达到上千万字的文学作品,这些还不包括个人出版书物和在别处发表的作品,是作家和写作者们联合创作留下的成果,显示了“魁北克华文写作群”的草根文学特色。 3,书写魁北克生活,展示魁北克华文文学的魅力 张裕禾先生对魁北克文学和社会学理论上的研究,他写的专文《魁北克人心中的华人形象:从现实生活到艺术构思》,《应晨-现代小说艺术的探索者》,在文学理论方面,展示了魁北克华人文学的存在和意义,他的研究是一流的,是直接的和最具说服力的。 在小说创作方面,陆蔚青的短篇小说打出了一个亮丽的牌子,她出版的《漂泊中的温柔》,把中国生活的延续牵进新生活土地和魁北克的小屋,她在书《自序》中写道:“我内心所经历的过程,是一个人走出故里,走向外界的过程,也是一个人从外边的世界收回目光,审视自我的过程。 2014年由郑南川主编的加拿大魁北克华文短篇小说选《太阳雪》,以全新的写作面貌,再现了华语新移民小说的风格和特点。这些作品讲述着发生在身边的家庭生活,爱情,人的成长,文化的碰撞和现实的社会,用一种变化的新意识,新思想和新地域的情感,描述着新的加拿大生活。在写作手法上,小说选展示出了新的水平,纯文学式的写作,悬念与冲突的结构表达,无纯主题的构思和对比表述的故事跨越,从作品中可以感受到写作的进步和新的风格。 在诗歌创作方面,2013年在蒙特利尔出版的诗歌选《一只鞋的偶然》,展示了魁北克华人诗歌与魁北克现实主义文化的情缘,中国加拿大华文文学研究学者赵庆庆在她发表的论文《论郑南川在魁北克的草根写作》一文中,对这本诗歌集这样评述:“写作魁北克,成为魁北克华人文学的主人郑南川的这些诗作,犹如一幅幅徐徐打开的蒙城画卷,一段段即兴的街头数码录像,一首首无伴奏的原创歌曲……对于去过诗中若干地方的笔者而言,他以朴实精准的手法捕捉到了蒙城的形神,体现了魁北克省的风物世态,流露出他作为新魁北克人的精神指归。 在散文和随笔方面,枫子的《那一城,枫红枫绿》写的十分娇艳,把中国人对魁北克和中国人与魁北克人的感觉,写成了一本精彩的故事。整本书展示着一个重要的主题,我们生活在魁北克,我们的魁北克是怎么样的,你想知道魁北克吗?是一本浓浓的魁北克社会与生活的“情书”。 4,以“新加拿大人”的姿态,在本土出版华文文学著作 长期以来,加拿大华文作家出版著作,绝大部分有赖于中国,香港和台湾三地。魁北克华人文学的另一个特点,就是立足本土,不仅以草根写作的精神体现华文文学在加拿大存在的意义,而且,以新加拿大人的精神,立足本地出版华文著作。经过十几年的努力,魁北克华人作家协会获得了加拿大和魁北克国家图书馆文学著作发行权,并自主出版发行中文文学书籍。成为加拿大首个出版发行华文文学著作,和最多在加拿大本土出版发行华文著作的文学团体。 关于“新加拿大人文学”的概念之我见 “新加拿大人文学”的概念,以一般意义上说的“移民文学”的最大区别是,文化认同的转变,以什么样的文学观写作。它应该具备下面的主要特征: 首先,写作者要有实际的,真实的新加拿大生活的体验(或经历),了解和认识新生活的基本特征和方式(时间意义)。简单地说来,物质决定精神的概念是适用的,感受是重要的,自身文化的感受和对新文化的感受需要一个“公正”理解的过程,而不是用自己文化的意识传统,取代对现实全部的理解。 其次,要在精神和心态上很好地解决一个“文化认同”问题,这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这里有两个重要的两点:一是主人精神,放弃外来人“情绪”,站在一个加拿大人的位置上写作。我们身边的很多写作者,他们始终紧抱着中国式的认同看加拿大生活,即使在海外生活多年,仍然是一个“中国人”,生活的中国化,拒绝新思想和文化,观点仍然是一贯的,传统的和中国化的。作为中国人的文化精神,应该成为“新加拿大人”文学写作的“亮剑”,这是加拿大中国人的优势,在作品中展示中国人的加拿大文学的独到认识和精神;二是写作者的主观意识要体现出加拿大的价值精神,文学的思想同样要有加拿大的价值精神。例如,如何从中国式的文学观中找到加拿大文学观的价值,中国文学倡导写人与人的活动,人与人的思想搏弈,这对于加拿大写作人来说,似乎是不太可理喻的,这里更多地是写人性追求,写自然与人的结合和人的精神。那么,作为移民的加拿大人是如何在改变和接受这样的生活观呢(思想意义)。 第三,要跳出“中国文学的域外情结”,把海外文学写成中国文学的延续。我们不否认文学海外“延续”的存在,也可以叫做“中国文学”的一部分。但是,另一部分则是加拿大文学特征的华人文学,写的是华人融合于的加拿大的生活,或者说是加拿大意义上的移民生活,这种生活有着新加拿大人“质”的特征,他们的生活在文化,历史和思想意义上有“新”的变化,是加拿大文学的“边缘”部分,是中国读者感到不同和“异样”的加拿大中国人的生活。 实现这样转变,创造一个新的写作氛围也很重要。写作者要放开自己的生活视线,深入本土生活实践。特别要敢于放弃“奋斗史”的写作模式,充分地意识到新生活的思维领域的广阔,例如,思考人性意义的生活体验,自然存在的美妙创造,科学与幻想的新思考。根据移民生活的特点,注入作为中华文化背景的“中国人元素”,可以寻找“边缘文学”中的不同特质,写出加拿大少数民族中的移民文学的另一方面。 (全文二万余字,首次向大陆文学界展示魁北克华人文学的成长概况。)
最后发表: 此时此刻@ 2014-11-28 12:04 4526 0 2014-11-28
此时此刻 寒冬时节谈养生 attach_img
寒冬时节谈养生 文:庞郁(蒙特利尔) 蒙特利尔地处寒带,冬季漫长而寒冷,冬季养生很有讲究,良好的饮食起居生活习惯,帮你安度长冬。 1、感冒是我们常见的急性病,除了热感中暑,其它的感冒都是外感风寒得来。感冒人人经历过,但每个人的症状都不同,原因在于感受风寒后,身体局部体温降低,肌肉收缩,神经传递不正常,体液循环受影响,各个系统、器官、组织间不能正常地协调工作,此时,某些组织、器官本身有慢性病或功能较差,就容易发生急性的炎症反应,如头晕、头疼、流鼻涕、咳嗽、哮喘、打喷嚏、喉咙痛、肌肉疼痛、腹泻等症状。为什么感冒的症状大都是呼吸系统的症状?是因为外感风寒首先侵袭人体的皮肤、颈部、头部,肺主皮毛,是抵御外来入侵的第一道防线,肺系统包括鼻子、气管、支气管、肺,所以流鼻涕、咳嗽、哮喘、打喷嚏、喉咙痛、是最常见的症状。 2、感冒最容易发生的人群是小孩和老人。小孩身体发育还不成熟,正气不足,免疫能力不强;老人的身体各个器官功能衰退,正气已衰,免疫能力差,身体产热能力差,怕冷。所以小孩和老人是易感人群,重点保护对象。其实,所谓的保护就是小孩、老人穿暖点,不要正对冷风,出汗要擦干,不要着凉,减少热能消耗。 3、感冒为什么会发热?中西医解释有区别:中医认为是体内的正气和外来的邪气相搏,打得热火朝天,所以发热;西医认为身体有病菌感染,为了杀死病菌的应激反应,所以发热。适当的发热对身体是有清洁体内“垃圾”的作用,能够提高自身免疫力,对小孩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细心的家长会发现,小孩发热过后,胃口好,精神好,长得特别快。低热的小孩不必马上给他吃退烧药,保暖,让他多点休息,多喝水已足够,更加不能在头上、身体上有冰敷,不但不能退热,可能体温升得更高。得了高热要及时处理,如41度以上的。在加拿大,带小孩看急诊,低热症状医生是不给作处理,让家长带小孩回家多喝水。除非低热又有以下症状要看急诊:(1)小孩精神很差,迷糊不清,反应迟钝;(2)有咳嗽和哮喘(3)激烈的呕吐(4)腹痛严重(5)激烈头疼。 4、人体正常体温是36.5度--37度间,高于这范围是发热,低于这范围是低体温。经研究发现体温每升高1度,人体的免疫力提高4倍,说明体温相对提高对身体是有好处的。体温过低会造成体内的工作环境受影响,人体各个系统、器官的正常功能活动要有足够的热能来维持,如呼吸、气体交换、体液循环、神经活动、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等等。相当于110伏电压的机器,只提供100伏电压工作,机器容易损坏。如果我们身体长期体温在35度以下,身体内部的工作当然受影响,常年积累病就出来了。研究发现35度以下的体温很适合体内癌细胞的生长,所以易得癌症。要知道癌细胞在每个人体内都存在,只不过当身体强壮、免疫力强,癌细胞就不能分裂长出更多癌细胞,自然就成不了癌症病人。中医有句口头禅“正气充足,邪气不侵”。充足的正气就包含有足够的体温和强大的免疫力。正气充足不容易得感冒也不容易得癌症。 5、人活到30岁,身体机能开始下降,工作能力下降,体力恢复比20多岁需要更长时间,说明正气已开始衰退,这时候就要开始补充正能量。在平静状态下人体产热主要靠内脏完成,运动时,骨骼肌的产热比内脏更多,所以运动能补充自身发热的不足,同时过多的热量通过汗液带走,不至于发烧。运动能提高人体的心肺功能,经常参加长跑的人肺活量和每搏输出量比普通人高很多,平静状态下,身体产热比普通人高,所以这种人不太怕冷,也不容易感冒。“生命在于运动”,中医和西医都把运动当作一个强身法宝。小孩从早到晚不停地动,说明他的活动能力强,需要运动,越动生命力越强大;老人行动迟缓,再不动,离生命的终结也不远。体弱多病的人更加需要运动,持之以恒,身体会好转,不要习惯地把身体交给医生,健康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才是最安全。病治好了是暂时的,身体不强壮,病又回来找你,当然,医生想你常常来看他。 6、我有一位朋友,40岁左右,第一次见到他时,不停的咳嗽,并且要低着头咳才舒服,他说已咳嗽了两周,感冒引起的。我问他是不是感冒只咳嗽不发热,他说是,这几年每年都有几次感冒,但都不发热,咳了很久都不好。我心里明白,送他两个红豆包,叫他有空就热敷,他很听话,天天背着红豆包,第4天突然接到他的电话,声音有点激动。“老庞呀,我终于发烧了”。其实我也有点激动,因为他是我第一位有这样治疗的案例,他的咳嗽比以前都好得快。能发烧,说明他身体有足够能量对抗疾病,免疫力也提高了,正气压倒邪气,病自然就好了。后来,他开始相信我做的原始点疗法,经常热敷、喝姜汤、运动、少吃生冷食物,这2年,感冒比以前少了很多,脸色好看了,体重也增加了。 7、既然正气那么重要我们如何来提升正气呢?(1)减少无谓的体能消耗:一切让体温降低和过度消耗精力的活动都会消耗我们的热能。《1》冰冷的水、饮料、雪糕;《2》寒性的药物、食品、水果、蔬菜;《3》在水温太低的地方游泳;《4》衣服穿的不够暖和;过度的体力劳动或运动;《5》熬夜;《6》精神压力过大。 当然,适当的体能消耗是有好处的,如适当的体力劳动和运动可以增加我们的内能,让身体进一步的强壮;健康人喝点冷饮料,身体很快就能补充损耗,但长期大量地喝,身体就受不了;体弱多病的人群还是吃、喝暖、热的东西最好,尤其对一些脾胃虚寒,脸色不好,手脚怕冷的人更重要。(2)懂得补充正能量:就是让你的身体的热能增加。《1》运动,最好有汗出;《2》晒太阳、桑拿、洗热水澡、温敷、睡电热毯;《3》多吃温补药物;蔬菜、水果多吃温性的;《4》病患者,要积极去治疗,有内治法中西药,手术等;有外治法针灸、推拿、拔火罐、刮痧等;其中原始点疗法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原始点疗法的内容包括:推拿、温敷、姜汤、温补中药等温补的方法,全部是采用增加身体热能的手段,没有泄法,是一种纯补法,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附:常见蔬菜水果寒热表。(1) 不吃或少吃的蔬菜(寒性):凉瓜、冬瓜、菠菜、芥菜、芥蓝、白菜、苋菜、丝瓜、黄瓜、生菜、芹菜、豆芽菜、木耳、竹笋、西红柿、银耳、白萝卜、海带、葫芦瓜等寒凉蔬菜;(2) 常吃的蔬菜(中性、温性):马铃薯、南瓜、红薯、洋葱、韭菜、茼蒿、杏仁、芋头、地瓜叶、包心菜、干蘑菇、莲藕、葱、姜、蒜头、芥末、花椒、丁香、肉桂、八角、回香、等辛辣调味品;和红茶、普洱茶。(3) 不吃或少吃的水果(寒性):柿子、西瓜、梨、哈密瓜、橙、桃子、香蕉、杨桃、香瓜、草莓、桑葚、木瓜、李子、柠檬、柚子、猊猴桃、绿茶等寒凉水果;(4)常吃的水果(中性、温性):苹果、荔枝、龙眼、榴莲、石榴、葡萄、山楂、金桔、核桃、开心果、腰果、花生、芝麻、葵花籽、松子仁、栗子等干果; 附:庞郁医生诊所地址: 3360 Rue Notre Dame,Suite 20,Lachine H8T 3E2; 电话:514-679-7138
最后发表: 此时此刻@ 2014-11-26 11:31 2751 0 2014-11-26
此时此刻 时代学院与三佳中文学校联合举办秋冬养生座谈会 attach_img
时代学院与三佳中文学校联合举办 秋冬养生座谈会 11月23日,时代学院与三佳中文学校诚邀中医专家举办秋冬养生讲座,为听众带去寒风中的温暖与呵护。 在三佳中文学校的教室里,庞郁医生向大家介绍了新兴的原始点疗法,该疗法结合传统中医方法,对各种痛症及急慢性疾病均有显著疗效。庞医生还介绍了秋冬养生常识以及适合本地气候的养生食谱,并为听众做了现场诊治。许多听众反映,讲座内容非常精彩,现场诊治卓有效果,使人获益匪浅。 此次讲座是时代学院成立以来举办的第一次活动,今后,时代学院还将举办文化、艺术、思想、健康生活等各种主题的活动,敬请大家关注。 时代学院发起和创办人林炎平先生讲话 时代学院干事枫子介绍时代学院情况 三佳中文学校校长安平女士讲话 庞郁医生为听众讲授健康养生知识 听众们
最后发表: 此时此刻@ 2014-11-24 15:44 3751 0 2014-11-24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微博Montreal weibo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Montreal Facebook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Montreal twitter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Montreal Youtube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Montreal linkedin

QQ-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网

© 2014-2024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萌村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