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4-613-1276
contact@mengchenghui.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00-17:00
热搜: 房产 留学 医疗

[读书·视界] 写在“记者节”——忆范长江

[复制链接]
3425 0
此时此刻 发表于 2014-12-1 11:43:4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来自: 加拿大
    
写在“记者节”——忆范长江

文:黄东黎(蒙特利尔)

    11月8日,是中国的记者节。记者是什么?是传播新闻的人、“无冕之王”、社会正义的维护者、党和人民的喉舌......当然置身于这个职场,还会有自己的感受和解读。
    在这个节日里,我想起了一个记者,他是铁肩担当的俊才,是中国新闻事业的奠基人、开拓者,很多人不知道他,也许有的记者也不清楚他,而正是有他才有了“11.8”的节日——范长江。
                        
  
                                         

       追忆这位前人的事迹, 要从上世纪初说起。1909年,范长江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县,他自幼跟着祖父学习文史知识,时常模仿祖父的腔调,抑扬顿挫地朗诵先祖范仲淹“先忧后乐”的名句。后来范长江加入了贺龙的国民革命军第20军教导团,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
      1928年秋,范长江考入中央政治学校,“九一八”事变,改变了他的乡村教育理想。范长江清醒地认识到,抗日救国才是出路,他脱下校服,秘密离开南京,向北方发展。1932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的范长江,广泛涉猎哲学、政治、经济等书籍,并学习英语,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1933年起,范长江开始为北平《晨报》、《世界日报》、天津《益世报》撰写新闻通讯。由于他文笔精练、视角独特,引起了天津《大公报》的注意,总经理胡正之亲自出面,请范长江专为《大公报》撰稿。此时日本军国主义觊觎中国,范长江从一个记者的政治敏感意识到:中日战争必不可免,一旦开战,中国沿海一带不能久守,抗战的大后方肯定在西北、西南一带。他认为很有必要对这些地方进行考察研究。
                              
                                 
              
         《大公报》记者范长江及成名作
      
       说干就干,范长江于1935年5月,以《大公报》旅行记者的名义,开始了他著名的西北之行。他行程4000余里,历时10个月,沿途写下大量的通讯,真实反映了中国西北部人民生活的困苦,对少数民族地区有关宗教传统、民族关系等问题作了深刻的记录。他还用写实的笔法,公开、客观地报道了红军长征的踪迹,字里行间倾注了对红军的同情和敬意。
      范长江的通讯陆续发表于《大公报》后,在全国引发强烈的反响,《大公报》发行量突增。不久,这些通讯汇编成《中国的西北角》,该书被誉为“一部震撼全国的杰作”,各界争阅抢购,在几个月内连出9版,行销前所未有,出现了“洛阳纸贵”的盛况。
                     
                             
      
          抗战时期的范长江   

                             
            范长江与廖承志                     
               
  
     “西安事变”发生后,范长江毅然决定涉险去西安、延安等地采访,“本人不惜一切代价,一探中国政治之究竟。” 当时西北对外交通完全断绝,情况非常复杂,范长江克服种种困难,终于在1937年2月2日傍晚,在乱军难民丛中,顶风冒雪,抵达西安。
       他先后见到了陕西省主席邓宝珊、西安事变发动者之一的杨虎城,了解事变情况和西北的时局。留在西安的中共代表周恩来,热情接待了这位来自绥远前线、冒着生命危险闯进西安、年轻的《大公报》战地记者。范长江采访后,连夜赶写的文章——《动荡中之西北大局》发表,一时轰动朝野,惹恼了国民党上层,民众却争相购买阅读。
     
                              

                 范长江(右一)在台儿庄前线采访

      为深入了解陕北的情况,范长江要求去延安采访,得到周恩来的同意。1937年2月9日,范长江在罗瑞卿的陪同下到达延安。当天下午,红军大学(抗大)举行了热烈的欢迎仪式,范长江见到了朱德、博古、林彪、廖承志等人。晚上,毛泽东会见了范长江,对他的通讯报道给以充分肯定,并建议他立即回上海,利用《大公报》的影响,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中共方针政策。
      
                             
                                    
                              
                   范长江与沈谱(沈钧儒之女)新婚照

       七.七事变,全面抗战爆发后,范长江以笔作枪,写出了大量的战地通讯,这些文字一经《大公报》刊登,不胫而走,许多报纸纷纷转载。从此,他的通讯成为《大公报》的一大亮色,使该报名声愈振。他接连写出了《从嘉峪关到山海关》、《百灵庙战后行》、《忆西蒙》等名篇。范长江是除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外,第一个以新闻记者身份进入延安的人。他在上海《大公报》发表的《暂别了,绥远》、《宁夏进入记》等约三万多字的长篇通讯,积极宣传了中国共产党。

                                 

                             范长江与毛泽东
     
       1939年5月,范长江在重庆,经周恩来介绍加入中共。抗战胜利后,中共和平谈判代表团从重庆迁往南京,范长江任代表团新闻处处长,成为中共对外发言人。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时任新华总社总编辑的范长江,带领一批“新闻兵”进入北平,接管国民党在北平的各新闻单位,组建起北平解放后的第一张党报——《人民日报》,范长江因此成为新中国党报的创始人。
      1950年1月,范长江被任命为《人民日报》社长。在建国后十多年当中,范长江还担任过新华社总编辑,解放日报社社长,新闻总署副署长,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副秘书长,国务院科委秘书长,国家科委副主任,全国科协党组书记等要职。

                                 
                        

                         毛泽东写给范长江的两封信

       1966年,正当范长江英年盛名,大有作为之时,“文化大革命”开始了。范长江遭到残酷迫害,被打成“反革命”,先被批斗关进“牛棚”,后又送往河南确山县劳动改造。在那里,他不准与外界接触,不能自由活动。他不但被逼迫天天干脏活累活苦活,还经常挨饿挨打挨骂,受尽凌辱。1970年10月23日,范长江难以忍受长期失去自由、折磨摧残的巨大压力,终于投井自杀。
       呜呼,曾经意气风发穿行大西北、涉险赴西安、豪情奔延安、冲在新闻战场前沿、笔走龙蛇的报人精英,竟这样悲惨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范长江在工作中  
     
      范长江是中国新闻界的杰出代表,记者的楷模,1991年以他名字设立的范长江新闻奖,是中青年记者的最高荣誉奖,此时他已经离开这个世界21年了。
      回顾以往,我也去过大西北,那还是1993年春寒料峭,我出差甘肃途中,偶然听到兰州发生一起特大贩毒案,涉及地方权贵与司法不公的问题。到兰州后,我向驻甘肃记者站站长了解情况,他告知,这个案子是“通天”的,多家包括中央媒体不能也不敢进行采访报道,最好我们也不参与,他还讲了一些利害关系。我有的朋友,也劝我不要捅这个“马蜂窝”。
                           


      我意识到正因如此,才是“依法治国”中需要反映的一个典型,便决心开展调查工作。我不顾好心人的劝阻,在冒着一定风险、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独自经过深入和多方面的采访,写出《高原,没有沉默》四千多字的通讯。4月23日文章见报,当地党政干部和读者一致称赞记者的勇气和伸张正义,纷纷给报社写来感谢信。这篇报道引起最高人民法院重视,很快派员到甘肃省复查,使该案得到公正的终审判决,广大干部群众拍手叫好。
                     


     1994年,西安工人马平安到洛阳探亲,因没带身份证,收容站将其关押强迫烧砖,被打无辜惨死,马平安家属在市、省、北京多方上访无果。我接到投诉后,认为不仅是人命关天,事件本身还暴露出人权、执法、监督、利益驱动、民意和稳定等更深层问题,应该认真搞清事实,促进依法还以公正,肃清社会影响。于是制定“由下至上”的采访调查计划,用一个多月时间,先后对西安市马平安的单位及同事、洛阳市收容遣送站、收容站开办的砖厂及被收容干活的人员、洛阳市民政局、区、市两级检察机关、洛阳市委政法委、河南省检察院、国家民政部等进行了采访。
     我经过深入细致的工作,掌握了充分的证据,排除重重阻力,于当年六、八月间分别在《民主与法制》和《南方周末》发表《死亡的震颤》、《死亡通知的背后》两篇长篇通讯,从不同角度,全方位揭示了这起案件的疑点和实质问题。在高层领导李长春看后并批示下,河南省检察院才得以进行彻查,终于使案件真相大白,有关部门三名责任人被绳之以法,死者冤情昭雪,家属得到赔偿。马平安之兄专程从西安赶到北京,赠送《护法使者》大匾。马平安案件轰动一时,比后来又出现同样的孙志刚“收容”致死案早了整整10年......
               

                     
      作为记者,不但要有责任感,更需要正气和勇气。在新闻工作的生涯中,无论你得到了什么奖,受过这样表彰或那样的荣誉,而没有获得“范长江奖”,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我不会忘记,77年前——1937年11月8日,范长江与著名编译、出版家胡愈之组织发起,在上海成立“中国青年记者学会”,这就是中国记者协会的前身。范长江在会上发表讲话,他向当时出版的各种报纸、向来华采访的各国记者、向从南洋等地归来的新闻同行、向出入枪林弹雨的战地记者表示衷心感谢和敬意,号召全国新闻工作者团结一致,在抗战建国的旗帜下奋勇前进。这一天,也成为后来的中国记者节。
     
         

             范长江故居

      范长江有句名言:新闻必须是事实。他是中国记者的前辈、榜样,做记者,要做范长江这样的好记者,要像他那样不畏艰难险阻、深入实际采访、禅精竭虑,写出每一篇真实的、具有意义和人民大众欢迎的新闻报道,这也是我要讲的“故事”。

收藏
收藏0
评分
评分
支持/赞
支持/赞0
反对/踩
反对/踩0
此时此刻专栏作者_3432432432

新浪博客:新浪博客此时此刻

0关注

2粉丝

803帖子

发布主题
推荐阅读更多+
广告位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微博Montreal weibo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Montreal Facebook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Montreal twitter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Montreal Youtube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Montreal linkedin

QQ-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网

© 2014-2024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萌村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