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4-613-1276
contact@mengchenghui.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00-17:00
热搜: 房产 留学 医疗
此时此刻 弥漫在秋光里的法国香颂 attach_img
弥漫在秋光里的法国香颂 文:枫子(蒙特利尔) 每到十月,每见落叶,就想起几首关于秋天的法国香颂(Les Chansons Francaise)。而每次聆听,每每唱起,又联想到更多的人和事。于是,这些歌曲,这些记忆,便由这个季节串起,扑面而来,把大西洋那边旧世界的秘密向我们娓娓道来。 《十月》(Octobre) 在我的心里,曾将法语香颂:Francis Cabrel 的《十月》(Octobre)视为描绘巴黎情调的最佳代表作。比起艳阳高照天舒气爽的巴黎,我其实更喜欢有一丝阴沉,有一抹清寒,当男人们披着风衣扛着落叶与风雨的凄凉巴黎。Octobre这首歌带来的就是这种意境:一把成熟的男声,一把忧伤的吉他,就那么顾自哼唱着,呢哝吟哦,娓娓道来,直到把梧桐叶子也催黄,把塞纳河水也唱寒了。我心中巴黎的迷人之处,就是那种悲悲戚戚、萧瑟清冷的忧郁氛围。 是在一个秋天里,从法国过来的朋友带来了这首歌。那些留法的学生们毕业后移民来到魁北克,心中却仍眷念着留下他们青春记忆的巴黎。于是有幸听到他们唱了许多“思乡”的歌曲,其中就有这首灰蒙蒙的Octobre。 灰蒙蒙的声音,灰蒙蒙的曲调,正是想象中巴黎的灰暗气质。要我说,巴黎就像四季中的秋天,像一天中的午后,像人生的中年时段,也像一个有担当的绅士。这个时令,这个年龄的男人,有点慵懒,有点倦怠,有点闲散,有点逸致,其间却也不乏自然平实的真情流露。Octobre的旋律抒情又忧伤,优美且流畅,加上民谣歌手Francis Cabrel那把略带苍凉且凄婉的声线,一丝丝颤音,一点点调侃,深深地揪着听者的心。 “风将折断树枝,雾将她白裙缭绕,落叶飘零满地,睡倒在石头之上:这个十月很严峻……” 其实这首歌曲里并没有什么具体的故事,也没交代什么细致的情节,就是将十月份里眼之所见的那些事物一一罗列细细道出: 风啊,雾啊,落叶啊,阳光啊,围巾啊,毛毯啊,花瓶啊,喷泉啊,云朵啊,天线啊,鲜花啊,长凳啊,窗户上的雾气啊……一幅幅白描,漫不经心地,兴随所至 地,就把巴黎的秋日风景活生生细密密地勾勒了出来。有那么一丝惆怅,不多;有那么一点感伤,不重。似一篇流水般的抒情散文,又似老旧电影里的慢镜头,带领 我们踯躅于凸凹的石板小路,穿行在古老的街头巷尾——巴黎的秘密就藏在这里。 喜欢这首歌很久以后,才得悉它曾作为一档电视栏目《巴黎感觉》的片尾曲。没错,Octobre带给我们的就是一种感觉,一种意象,淡淡的,惆怅但不忧伤;悠悠的,绵长却不拖沓。我心目中典型的法国香颂就是这个味道! 香颂,即法语Chanson的 音译,就是歌曲的意思。可直译过来的汉字却为它平添了可叹可闻的美丽内涵。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每当想起法国香颂,人们总是不自觉地就联想起浪漫,抒情,美 好甚至忧伤。法国香颂不以高亢振奋的节奏来吸引你,却似民谣小调一般浅浅淡淡,平实直白,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如那穿石的滴滴泉水,轻轻悄悄地就渗进了人们 的心田里。不驯服,不炫耀,不自诩,不菲薄,不经意,却也不简单,颇有“坐看花开花落,笑望云卷云舒”的气度和心态。这也颇似那高卢人的性情,套用一句法 语就是que sera sera,爱谁谁,爱咋地咋地。这样的去留无意,宠辱不惊,反而增添了法语香颂既浪漫且实在,既慵懒又怡然的别样内涵。 Octobre朗 朗上口,容易学唱,能够成为一首闻名世界的经典法语香颂,我想这也要拜潜藏在其歌曲里面的一种无为的气质所赐。无论词、曲,都是心随所至、自然流淌出来, 闲闲散散的,看到哪说到哪,走到哪唱到哪的任意发挥,很意识流的感觉。说到法国香颂的这种随性气质,倒让我忽然有所顿悟:怪不得绘画中的印象派,电影里的 蒙太奇,小说中的意识流,统统都源自巴黎,法国!只有将浪漫主义与自然主义有机地统一在骨子里,和谐地揉捻在血液中的民族,才能够创造出这样依稀迷离、婉 约朦胧的艺术形式。 除了Octobre,Francis Cabrel还创作演唱了大量的优美香颂,如:Jel'aime àmourir,PetiteMarie等,深受全世界歌迷的喜爱。 歌曲October MTV 中的画面1 歌曲October MTV 中的画面2:Francis Cabrel 《落叶》(LesFeuilles Mortes) 这首歌唱的是秋天里的落叶。 叶子落了,水不流了,太阳累了,你也走了。一切也该谢幕了,是时候回忆了。 最喜欢1981年一个演唱会的版本:60岁的Yves Montand穿着简单的衬衫裤子,孤零零地站在舞台上,聚光灯下,闭着眼睛,嘴角泛着微笑,不痛苦不仇恨,心平气和地唱着: “你瞧啊,我都没有忘记,那回忆,那悔恨,与枯叶一起,都聚拢在那铲子上呢。 那时,人生美丽得多了,连阳光都比今天的还灿烂。你曾爱着我,我曾爱着你。然而生活却拆散了这相爱的两个。” 这首歌已被Yves Montand唱足了35年,在不同颜色的舞台上唱,在不同际遇的情爱里唱,对着一个又一个的娇颜在唱……过 去了,都过去了,那些纠缠过的人和爱,那些执着过的事和情,那些留在意大利,法国,和美国的印记,都如云烟般散尽了。而如今,没了煽情的小号,没了华丽的 乐队,只一台钢琴,一束追光灯,他安详从容地站在舞台上,闭着眼睛,对着黑暗里的虚空,朝着时光隧道里的往昔与未来,用那把磁性而略微沧桑的男声,顾自絮叨地吟说着: “现如今,你还记得吗我们相爱的那些日子?那时,人生美丽得多了,连阳光都比今天的还灿烂!” 从容是拥有后的放下,千帆过尽的释然背后必定是丰富和深厚。 谁能否定呢?在他深情演绎的歌声里,Yves Montand不是在追忆自己爱的往事:也许是那年少时被恩典的爱情吧?18岁就结识了年长他6岁的一代香颂女王EdithPiaf,跟着她初开了情窦,渐丰了歌唱事业的羽翼;或许也是正当年时郎才女貌的恩爱吧,与电影明星SimoneSignoret的婚姻美满幸福快乐自足;又说不定还可能是那段偷来的情爱,在北美大陆与玛丽莲·梦露那一段雾水情缘真可谓电光石闪激情四射…… 如今,当那些爱情故事里的女主角一一退去,只余他一个人站在这舞台之上,顾自回味。他追忆的又是哪一段情事,哪一个爱人呢? Les Feuilles Mortes太柔情,太绵长,太忧伤,太惆怅,具有一首杰出香颂该有的一切特质,再加上由一张帅气的意大利面孔亲自来演绎,更具有说服力,从而当之无愧地被听众评选为20世纪最伟大的法语香颂的前20名。 这样优美的香颂怎能不打动全世界人民的心呢?英语世界为这首曲子赋予了新的含义,题目叫做《秋叶》(Autumn Leaves)。爵士乐之王LouisArmstrong,黑人歌王NatKing Cole,女歌星DorisDay等,都曾用自己的方式演绎过这首秋歌。世界各国的香颂迷们也争相着用自己的语言来把它传唱。 就因着每年踏秋寻枫时必定有这首歌曲的陪伴,今年夏天,我专门来到巴黎的拉雪兹公墓,来看望他——为的这个出生在秋天里的有情郎,为着他送给我们的这首永恒难忘的秋之歌。 Yves Montand与Edith Piaf 《玫瑰人生》(La Vie en Rose) 与Yves Montand的感情毕竟短暂,这个香颂女王有自己的玫瑰人生。 我不喜欢频繁地使用“荡气回肠”这个词,总觉有被滥用的嫌疑。可是除了它,还有什么词语更能准确地形容这首歌吗?如果当你知道,这首号称法语香颂NO.1的La Vieen Rose是由一个曾在蒙马特街边卖唱的穷丫头、一个身高不足1.5米的小女子亲自作词并铿锵演绎的,你会不会也跟着她从歌声里看到那璀璨夺目、光芒万丈的玫瑰色光束在空中闪耀呢? 说来也巧,这首法国史上最伟大的香颂,与那首次级伟大的Les Feuilles Mortes,都是在同一年里诞生的,就是在两位原唱者(EdithPiaf和YvesMontand)相爱的年代,1946年。那时在二战后的法国,到处充满了对平静生活的满足和对光明未来的憧憬,那时候的爱情,那时代的颂歌,每一字每一句都是真真切切地发自人们的心坎和肺腑。当迷死人的YvesMontand眯着深邃的眼睛,用那把磁性的嗓音唱出LesFeuilles Mortes的时候,我们都相信他那些关于爱情的告白是真的;而当从生活的坎坷中一次次爬起,坚强又倔强地对抗命运捉弄的EdithPiaf告诉我们LaVie est belle(生活是美好的)时候,我们也毫无疑问地选择了相信。对歌迷们来讲,La Vie en Rose既是一首悠扬悦耳的经典香颂,它同时也是EdithPiaf那百折不挠光辉绚烂的玫瑰色人生。 2007年上映的法语传记电影LaVie en Rose为我们还原了一个比较真实的Edith Piaf:童年时被弃,妓院里长大,马戏团里献艺,街头酒吧卖唱,唯一的女儿夭折,经纪人被杀,最爱的人儿坠机身亡,一而再再而三的车祸意外,酗酒,吸毒,……这林林总总戏剧性的波折和动荡居然全发生在一个仅有48年 生命的女人身上,而这个女人的肩膀却是那么狭窄,她的躯体竟是那么弱小,如果她抱怨世事的不平遭遇的不济也是情有可原理所应当的。然而这个女子瘦小的躯体 里却装着一副无比坚强的灵魂,似蓄满沸腾岩浆的火山一俟爆发便势不可挡。她无视命运的不公,坚定地为我们唱出这首传世励志歌曲:“爱的夜永不终结,幸福悠 长代替长夜,烦恼忧伤全部消失,我看见玫瑰色的人生”——La Vie en Rose。她没有被爱人空难的噩耗击倒,亲自写下这样绝决的誓言:“就算天空在头顶崩缺,就算脚下的大地塌陷,都不要紧,只要你爱我,我不理会整个世界”——《爱的颂歌》(L'Hymne àl'Amour)。而在人生的尽头,当她回看自己走来的路,坚定地告诉大家:“不,我一点也不后悔。无论是对我遭遇到的好事,还是坏事,我都不后悔”——不,我不后悔(Non,Je Ne Regrette Rien)。这些又坚强又倔强的铿锵话语,经她实践,由她道出,我们真的相信! Edith Piaf倾心为我们唱出了一首又一首生命的赞歌,尤其这首骨灰级的La Vie enRose已经成为了比马赛曲还出名的法国经典香颂第一名,还被很多外国人视为法国的国歌。 今年是她去世50周年,在巴黎拉雪兹公墓,她一点也不寂寞,身边有家人陪伴,不远处还躺着曾经的恋人YvesMontand。灰色的大理石棺木上是歌迷们献上的鲜花,还有来自全世界热爱她的人们的祝福。我在她的幕前蹲下来,轻轻地摩挲着那几个字:MadameLamboukas, dite Edith Piaf(Lamboukas夫人,人称EdithPiaf),希望能以我的手温带去对她的敬爱和谢意,也希望能够从她那里获取一点顽强生命的勇气和能量。 电影《玫瑰人生》剧照。女主角扮演者MarionCotillard因此荣获第80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 更多精彩文章请见“此时此刻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thismomentpress
最后发表: 此时此刻@ 2014-10-9 12:20 4475 0 2014-10-9
此时此刻 低碳生活意味着什么? attach_img
低碳生活意味着什么?文:亦乐 曾几何时,我们的生活开始用“碳”来计算:“如果你乘飞机旅行2000 公里,那么你就排放了 278 千克的二氧化碳;如果你用了100 度电,那么你就排放了 78.5 千克二氧化碳;如果你自驾车消耗了100 公升汽油,那么你就排放了 270 千克二氧化碳……” 低碳生活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一种态度,一种责任,一种更宽广,更包容,更细致的爱,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 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然而,我们不妨自问:低碳生活我们做到了多少? 2009 年的限塑令红红火火,到了今天有几个人愿意天天拿个布袋去买菜装东西?一公斤牛肉产生36.4 公斤二氧化碳,素食能减排最多,少吃肉还能预防癌症,可我们在考虑吃什么的时候,能想得起低碳的问题吗?有人夏天盖着被子开着空调,冬天室内温度则高得让人流汗,办公室里的电脑始终不关,打印纸从来没有双面用过,出门不是开车就是打的。 为什么我们做不到戒烟、戒酒、少买衣服、少购物、洗澡洗菜水冲厕所、即时关灯、少用纸……?也许是为了享受,为了面子,为了有点麻烦。可我们想过没有,“高碳生活” 的陋习不自觉地增加着地球的负担, 2008 年一月中国南方大雪,五月汶川地震,六月南方洪灾,2009 年北半球罕见暴雪,2010年 3 月西南百年大旱,4 月冰岛火山爆发,5月南方罕见暴雨,6 月印50 度高温…… 为了地球的今天和明天,我们不妨自问:我今天减碳了么? 低碳生活在在政府、企业层面已经引起关注,在民间的认知度也越来越高。网上出现与低碳生活有关的族群,一些可以计算个人排碳量的计算器在网上日益火爆,它们有一套精确的计算公式,将“日常消费——二氧化碳排放——碳补偿”这一 链 条 直观 而 简 洁地 呈 现 了出 来。 例如 有 一 个“CO2 排放量查询”的计算器,你 只 要 任意 输 入 飞机 飞 行 公里 数、 汽车 耗 油公升数以及用电度数,你就可以简要地查出你的二氧化碳排量,然后屏幕还会提示你应该种上多少棵树才足够进行补偿。一些国家的产品上甚至标明它的碳排放量,作为人们购买时的一个参考标准。 原以为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只和汽车、工业之类有关,其实日常生活里也有许多看不见的消耗与二氧化碳排放紧密相连,只要重视,我们可以找到不少减碳的窍门: 家居篇 改改我们的“电动依赖症”吧,电动电器会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消耗大量高含碳原材料以及石油,变相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室内设计走简约之路,以自然通风、采光为原则,减少使用风扇、空调及电灯的几率。冬天暖气维持室温18-20C0,穿一件薄毛衣刚好,为了只穿夏天的衣服而升高室温,我们可以算算,这少穿一件衣服得浪费多少度电?又排放了多少二氧化碳?而多穿一件衣服我们又失去了什么?通常,在整个建筑的能量损失中,约50% 是在门窗上的能量损失。中空玻璃不仅把热浪、寒潮挡在外面,而且能够隔绝噪音,降低能耗。小户型无论在节约建筑材料、节能节电、建造和使用成本等方面都优于大户型,碳排放量也明显小于大户型。也许人类会有那么一天,房子越住越大不再是一件风光的作为,我们可以说是花自己的钱,可当考虑到资源的浪费与环境的压力时,我们还能如此振振有词吗? 交通篇步行和骑自行车是最健康的方式,需要乘车时,搭乘地铁或公车应作为首选,每八公里,轨道交通可比乘汽车减少1700 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当代人倾向于车越开越大,开着 SUV 虽然很牛,但你考虑过碳排量了吗?其实购买低价格、低油耗、低污染,同时安全系数不断提高的小排量车也是个不错的选择,省油,停车占地小,灵活。开车族要尽量避免冷车启动,避免突然加速、用黏度最低的润滑油、定期更换机油、高速驾驶时不要开窗、轮胎气压要适当。开车出门购物的人,事先做好计划,尽可能一次购足。CarPool 也是一个可以节约能源的好方法。 办公篇 多用电子邮件、MSN等即时通讯工具,少用打印机和传真机。在午餐休息时和下班后关闭电脑及显示器,可将这些电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三分之一。办公室内种植一些净化空气的植物,如吊兰、非洲菊等,可吸收甲醛,也能分解复印机、打印机排放出的苯,并能咽下尼古丁。 让来我们共同承担起地球村里一个家庭成员的责任,保护地球家园,保护生存环境,从今天开始,选择低碳生活吧!
最后发表: alex_zhao_@ 2014-11-18 14:40 4220 1 2014-11-18
此时此刻 从教皇国……到梵蒂冈 attach_img
从教皇国……到梵蒂冈 文:言破空(蒙特利尔) 公元392年,罗马帝国取缔各类宗教,独尊基督教。 475年,帝国亡,版图一分为三:西欧、拜占庭(东罗马帝国)与伊斯兰。三者中,西欧延续古罗马文明最显著,譬如高卢罗马(gallo-roman),指原帝国行省高卢的罗马化(血缘、信仰、习俗乃至农业技术等)。 与此同时,帝国遭众多蛮族入侵(民族大迁徙),罗马人视周边为蛮夷戎狄。各族由原部落建立王国,法兰克最大,克洛维一世征服邻近部落并称王(墨洛温王朝),并受出身罗马贵族的王后影响,改奉基督教。 克洛维皈依受洗 ——丕平献土(752年) 克洛维后继者昏庸,被管家性质的宫相操纵,其中查理(外号铁锤)击退越过阿尔卑斯山入侵的阿拉伯人。要不然今天西欧诸国遍地是清真寺,而不是教堂。 但铁锤未夺王位,其子丕平篡位。犹如曹丕篡汉,而曹操只是欺君、挟天子。京剧《逍遥津》中汉献帝有段二黄,叙事、抒情俱佳,胜过我这支秃笔百倍。 逼曹植七步成诗的曹丕,令汉献帝禅让。曹魏群臣敦促劝进,汉臣们则趋炎附势,末了带些武士,持械逼宫。献帝下诏禅让,但送去国玺被退回,再送,再退,直至第三次诏书中有“天不可违”等语。总之曹丕推不过,很不情愿,勉为其难。 据史书以及《三国演义》,汉献帝是有为君王,但无力回天。天,指历史规律:专制统治总归改朝换代,再自信也枉然。 看这位法兰克曹丕戏码,中西差异立见。基督教如此深入人心,独揽朝纲的丕平先遣使询问教皇,后者顺水推舟道:当然掌实权者称王好啦。有这句话,丕平马上送末代国王去修道院,自家登基,开始卡洛林王朝。 大主教为丕平涂膏油、戴王冠,但僭越者心虚。时值伦巴第人再次威胁罗马,后者只得在蛮族中搬救兵,教皇翻过阿尔卑斯山,为丕平再度加冕并宣布:禁止非加洛林家族人继位,违者将被逐出教门。这出戏比克洛维皈依基督意义更深远,乱世英雄们发觉,不管巧取还是豪夺,只要皈依基督,加上教皇承认,王位便合法而且神圣起来。后世独裁领袖爱谈信仰,源于此。 当时无一国能和教廷对抗,只得承认神权高于君权,君主须教皇或其使者加冕。直到1806年拿破仑称帝才发生意外,教皇驾临巴黎圣母院,但典礼中拿破仑自行戴上皇冠。 拿破仑加冕 ——教皇立国( 752-1929 年) 投桃报李,丕平两次出征,从伦巴第人手里夺得意大利中、北部地区并赠与教皇,史称“丕平献土”。此事非同小可,以往教会仅接受零星房地产馈赠,这次开创有规模、历时千余年的“教皇国”,拉丁原文含义为:教会所属诸邦。即不止一个邦国。 丕平献土 有段经文载于马太、马可与路加三部福音:让凯撒的归凯撒,上帝的归上帝。说的是人的形体找个国家安身立命,而精神寄托在天上的神。教皇无视圣经,在这国度同时掌世俗与灵魂。教会增添俗务,也培养了教士的俗念。下文将略叙教皇国乌烟瘴气,看大权独揽会闹到何等地步。 佛祖要弟子托钵,寓意颇深。基督教也有少数如方济各、多明我等教派,又称为乞食僧团,甚至连教堂也不建,的确洁身自好,为基督教争取人心,可惜成不了气候。 ——查理称帝 800年 公元800年12月25日,日期好记又重要,丕平之子查理继位不久,由教皇加冕尊为“罗马人的皇帝”,是为查理大帝。 法兰克王国变成帝国,后改称神圣罗马帝国,直至1806年,被拿破仑终止。这帝国只是为了和教皇国匹配而笼络周边数百个公国、候国甚至小城邦,与已亡的罗马帝国并无关系。伏尔泰曾形容它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非帝国。 查理征讨数十次,使法兰克扩展至中、西欧绝大部分。王位传到三个孙子时,订立凡尔登(Verdun)条约,帝国一分为三:东、西、中法兰克,系后来德法意三国雏形。 查理在位是朝廷与教廷联盟最佳时期,此后教俗两界明争暗斗,此消彼长,余波迄今未消。本文稍后按德、法、意次序举例,以一斑略窥全豹。 查理曼大帝 ——荡妇当政( 904-964 年) 教廷果然频频出丑,教会内史学家称之为“晦暗时期”,指有暧昧,民间则直指为荡妇政治。这比中国的外戚干政或裙带政治,还多了点明堂,可沿用古人“牝鸡司晨”说法,“鸡”又须用现代俚俗含义。因历史与地理关系,意大利贵族们安插心腹以影响教廷。而十世纪初,Theophylacti家族几个水性杨花女性,搞得教皇难过美人关,可是皇位不但坐下去,还安排私生子继任,而且几任如此,并非孤立事件。 开头是教皇Sergius三世,其与情妇私生子便是后来的若望十一世。而晦暗期最末一位十八岁就登基,其父系罗马权势人物,临终时托孤,召集贵族在圣彼得大教堂宣誓:一旦圣座告缺,选举其子继承。按教会自己的说法,耶稣当年授天国钥匙给彼得,并未隔代指定接班人。此人接班后劣迹斑斑,教廷乌烟瘴气。在德王奥托一世武力干预下被废黜,晦暗总算到头。奥托加冕称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被尊为奥托大帝。 晦暗过后仍不清明。圣座被另一家族世袭,最后传到本笃九世,此人系前两任的侄子,登基时不满二十岁,堕落到打劫来罗马朝圣的香客。罗马市民愤起将他轰走,另选教皇,但本笃能将皇位卖给自己教父,得黄金六百多公斤,稍后又反悔,仍自称教皇。如此便有三位教皇,丑态百出。 天主教会称,玛利亚处女时受圣灵感应,无染而孕(Immaculate Conception),教士应该整个身心伺奉上帝,不能为私情困扰,然而这些教皇和荡妇有染,宝座当家产,私相授受乃至银货两讫作交易,成何体统? ——卡诺萨之辱( 1077 年) 经上述折腾,王权控制了教权。德意志国王亨利四世即位时仅六岁。教皇格里高利七世乘其年幼,提出教权高于王权,并要收回国王的主教授职权。 亨利对着干,一连委任几名主教。教廷责令呈上检讨书,国王拒绝,教廷宣布废除其权力并逐出教门,这下亨利叫苦不迭。 原本反国王的诸侯与教士们墙倒众人推,要他一年之内获教皇赦罪,否则下台。他们筹备在德国中部的联席会议,请教皇出席,审判国王。 听到教皇已北上暂驻卡诺萨,亨利马上书面认罪并匆匆南下。翻山越岭抵达后,君王顶风冒雪,赤脚光头,身披罪囚毛毡,在教皇门前长跪三天三夜,让格里高利摆足架子。亨利苦苦哀求,获赦免后,回国惨淡经营,一恢复元气就要出这口怨气,挥师南下攻克罗马,教皇仓皇南逃,客死他乡。 但一百年后,1177年,皇帝腓特烈兵败,大庭广众,下跪抱住教皇双腿,亲吻其鞋子上的十字架。 卡诺萨之辱 ——阿维农之囚( 1309-1377 年) 法王菲利普四世,外号美男子。对手教皇卜尼法斯八世亦非善类,但丁在《神曲》中以圣事贩卖罪将其打入地狱篇。 因打仗缺钱,国王向素来享免税权的法国教士征税。教庭敕令:无教皇特许,国王不得向神职人员征税,后者也不得向前者纳税。 菲利普通令全国:未经允许,金银货币甚至马匹等物资不准出口。这是禁止诸侯与教士向教皇纳贡,断了教廷在法国的财源。教皇让步,但就此怀恨。不久,法国一名大主教涉案叛国,国王要求教皇革除其神职,以便治罪。 以前在中国,秀才犯案,公堂上先要革去功名(开除儒教教籍),方可打屁股、判刑。现在共产党员总要开除党籍,才能判罪,其含义是:党员不会犯罪,犯罪就不是党员,而是混进党内的。度目前情况,这个党似乎混进去的也太多了。 教皇一连几道通谕:大主教只接受教廷审判,同时取消先前财政上的让步。 1302年,菲利普召开法国史上第一次“三级会议”,三个等级分别致函教皇声明:国王只服从上帝。 顺便提一下,工业革命使得平民中有些人发迹发财,造就各类人才,到1789年大革命开头的三级会议(也是最后一次)变得举足轻重。凭血统的贵族政治(aristocracy)逐渐转向按才干的民主政治(democracy), ,这就是毛左们喜欢说的“人间正道”。教皇国那种路子大权独揽,政教合一,党政不分,会弄出荡妇政治(pornocracy)。 又是几个回合,教廷败阵。菲利普不在乎被开除教籍,反而列举教廷罪状并传讯教皇。后者在罗马被拘捕拷打,蒙奇耻大辱而死。 美男子做事也漂亮,先支持自己一名大主教朋友坐上教皇宝座,后索性将教廷迁到法国境内的阿维农。此后共有七位教皇驻于此地,历时七十载,所谓“阿维农之囚”。期间教皇全是法籍,受法王控制,甚至被当作外交筹码。 那地方原是教皇国飞地,风景如画,更有一处断桥,桥体被洪水冲得只剩四拱,虽无残雪美景,但联系一首童谣《阿维尼翁桥上》(Sur le Pont d'Avignon),普世儿童都喜爱。无缘去观光,聊借图画照片,神游一番。 阿维尼翁断桥 ——退驻梵蒂冈 (1929年) 19世纪意大利开始统一,威胁到教皇国。教皇庇护九世(蒙市有Pie-IX大道)于1869年主持召集首次梵蒂冈公会,全球七百余高级教士与会。论题有抵制理性主义、自由主义与唯物主义等。重要决议是一项教条:教皇永远不错(papal infallibility)。 试比较:不能用改革开放后否定改革开放前,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否定改革开放后……信仰共产主义的没有信上帝的坦率。既然不错,改啥?革什么?不就是说:我永远不错。无怪乎其官媒发表《党员相信党性如同基督徒相信“上帝”》后,引起基督徒反感。 1870年普法战争中,意大利与教廷商讨,以保护名义接管罗马等地,被拒,复提议以贯穿罗马城的台伯河划界,河西仍归教皇,仍被拒。意方发兵攻城,得手后由佛罗伦萨迁都罗马,教皇则避居梵蒂冈,宣布自己为囚徒,史家称“梵蒂冈囚禁”。 意大利开出条件很优惠,进军罗马还慢步缓行,指望谈判成功。但教皇宁肯玉碎(加上死伤数十名),为的是让世人觉得是意大利武力侵占。意军攻占罗马后,有人主张直捣黄龙,但反对者更多。 僵持至1929年,双方签约。教廷最终承认罗马为意大利首都,意方承认教皇在梵蒂冈城内的世俗权力,梵蒂冈城堡从此成为独立的梵蒂冈城国。 实际上,那些年教廷依旧控制全球天主教会,讲实惠的,其黄金储备、在意大利国内外大量地产及其他资产丝毫未损,仍继续大量投资国外,影响国际政治、经济与文化。 ——教俗权力制衡 基督教是抗衡王权专制的力量。阿克顿爵士说,基督教使西方世界保留了精神领域自由探索的独立与可能,并以道德权威的名义对世俗统治者监督。有论者认为,人类历史最珍贵的并非科技成果、经典著作或政客演讲,而是驯服了统治者,将他们关在笼子里。 这在高度集权(甚至极权)的社会不可思议。如国人原本就宗教信仰淡薄,帝王的神圣基于谁也说不清的“天”。掌权就自称天子,诏书开篇“奉天承运”,造反也得扯大旗“替天行道”。儒、释、道三者算是正教,历来仍臣服朝廷,其它如宋代白莲教,则饱受压制,被朱元璋登基后几度取缔。只有历来政教合一的西藏,达赖喇嘛前几年放弃行政权,政教分离,但达赖只代表流亡政府。 到近、现代,西欧开始宪政,即便有国王,独裁政治也不可能。西风东渐,但宪政在中国一路坎坷,满清君主立宪搁浅,袁世凯“洪宪”破产,民国有军政、训政,宪政也仍旧难,不过这该是另外的话题。
最后发表: 此时此刻@ 2015-1-9 11:30 2991 0 2015-1-9
此时此刻 日内瓦:新教的罗马 attach_img
日内瓦:新教的罗马 文 / 言破空(蒙特利尔) 打麻将只能吃上家,可以碰三家,但碰的机率很小。三亨利能碰在一起,可见战争频繁(参见上期《三亨利之战》),只是在16世纪,又是法国,较为奇突而已。欧洲彼时遍地战火,譬如英国女王玛丽一世恢复天主教的国教地位,杀害约三百多名新教徒,人称“血腥玛丽”(Bloody Mary),而后继的伊丽莎白一世又是位新教徒。至17世纪初,一场宗教圣战席卷大部分欧洲国家,历时三十载(Thirty years'war)。 宗教战争源于基督教,也就是罗马天主教廷,这是基督教中央,也是灾难源头。先看几段经文,和合本,据NewInternational Version译出。(笔者引用圣经,均按此本。) 《新约》说基督(Jesus Christ,耶稣基督)升天后,使徒们建立教会(Church),“门徒称为基督徒,是从安提阿起首。”(徒11:26)后来,教会就被称为基督教(会),或耶稣教,以区别其它宗教(的教会)。会,聚会之意,社会学意义上是个组织,一如社团、政党、帮会等,只不过这个组织历史太久,又大得不得了。 基督对西门彼得(Simon Peter)说:“……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太16:18)设在罗马的天主教会凭此自认正统、嫡传:石头就是彼得,彼得接受天国钥匙,为首任教皇,其继任也有同样权力。 上述一段福音英文为:……you are Peter, andon this rock I will build my church. 异议者认为Peter与rock不是一样东西,希腊原文前者为petros(石块),后者petra(磐石),petros只是 petra 敲下来的碎片。天主教会则说,这Peter绝对不是小石块,耶稣在一语双关。由此争论不休,至今仍诸说纷纭。 门徒原名西门,被耶稣赐名彼得。正如中国北方常为孩子取名小石头、铁蛋之类,甚至瓜瓜豆豆,似乎很贱,但反衬爱之深。唤门徒作小石头,特显基督爱心。再说,虽不像犹大卖主求荣,但耶稣危难时,彼得三次不认主(太26:31-35;69-75),足见小石头人品并不高尚,信仰更是不坚定,岂可托付大事?这段经文添一个字更通顺:你是小石头,(而)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说此话时耶稣手指地下巨石。耶稣对自己接班人的选择,要么三缄其口,天机不可泄漏,断乎不会卖关子,玩双关语。 讲权力,就丝毫不神圣,倒是十足凡俗,权力比金钱更俗,更应该以世俗方式解决,无须拘泥圣人伟人的谜语。天主教尤其功利地引用圣经,譬如耶稣曾赶走在圣殿做买卖的,说他们使圣地变成贼窝(路19:45-46),后来教廷卖赎罪券,可想到这段经文? 果然,16世纪宗教改革时提出,由教徒选举产生神职人员。俗事俗办,无关神圣,不问小石头大石头。 基督教早期受尽迫害,教徒甚至被喂狮子,一旦成为国教,有了权力,就有争权夺利,口诛、笔伐乃至战争,连续不断。期间有加尔文在日内瓦的改革,长达四分之一世纪,加尔文主义(Calvinism)影响至今不衰(不过后世的Calvinism,已经不是加尔文的Calvinism)。值得一提是因为,它已经超出宗教外壳,而又典型,在社会、政治、伦理等学科可作标本。这场改革还令人联想中国的文革,尽管两者时空相隔久远。 图注:扔基督徒喂狮子 法国人加尔文(JeanCalvin),曾攻读法律和神学,先是天主教徒,改宗新教后被迫出亡瑞士,著《基督教原理》系统阐述新教教义,并终生不断修订。论者认为宗教改革始于路德,成于加尔文。1536年,加尔文被日内瓦聘为新教领袖,原本在书斋用功时倒也安贫乐道,这下内心权力欲得以张扬,上任就编了一份“教义问答”(Catechism)作新教徒的“摩西十戒”,让市议会召集市民逐一宣誓服从,拒绝者马上被驱逐出境。他影响法国新教势力,招揽各国新教难民,后来俨然成为新教教皇,人称日内瓦为“新教的罗马”。 图注:加尔文当年座椅 日内瓦是个共和制城邦,自由城市当然欢迎新教,但不久便难以忍受这个外来传教士。市议会先是申明:传教不得干预行政,后于1538年一次扩大会议上,经提案、表决,勒令加尔文及其同党离境。 这么个有魅力,推动宗教改革的人一走,自由市民在信仰上莫衷一是,被禁的天主教则企图恢复罗马教廷势力。大家才觉得冷酷总比混乱好些,议员们遂决定召回加尔文主持宗教事务。后者表示无意吃回头草,但暗中盘算,最后开出价码:日内瓦必须只服从他加尔文制订的教规。接着市议员们又是忏悔以往过错,又是宣誓服从加尔文。可见日内瓦市民视信仰为人生最要紧,不过世界上一些人只认钱和权,觉得信仰能当饭吃吗? 加尔文大获全胜,日内瓦彻底臣服。从此他要拿这城市做实验,统一思想,建立理想国土,“新耶路撒冷”要一尘不染,然后扩展至全世界,拯救人类。他原本就觉得:从天赋方面看一个人,会发现他从头到脚,一无是处,就算还有些值得称道的,那也来自上帝的恩赐。 思想统一,统一于上帝意志,也即《圣经》。而只有他一人能传达上帝意志,解释《圣经》条文。只有他才能裁决、许可和禁止。敢有异议,就是反上帝,对《圣经》另有评论,就招来杀身之祸。 加尔文成年后一辈子黑帽、黑衣、黑袍、黑鞋,有意令人望而生畏。他要让人笼罩在“敬畏上帝”的黑影中,治理日内瓦的就不是市议会,而是宗教法庭。市议会存档的资料中,有当年一些记录:某人夏日听布道时瞌睡,判监禁;某人参加洗礼时微笑,拘留3天;两个人玩九柱戏、早饭吃点心、女孩子滑冰、寡妇在坟头大放悲声……判监禁、劳役、流放等等。加尔文的确天资过人,但智力用来编织罗网式教规,让人动辄得咎。饮食、服装、饰物乃至庆典、戏剧等,凡使人愉快者,都被监控或取缔。连妇女的衣着也必须素净,裁缝开业前要在市政府登记,按颁布的标准制衣。剧场关门,连样板戏都没有。即使宗教事务,譬如崇拜偶像,当年路德就比较宽容,反对偶像,但给人权宜选择。毕竟凡夫俗子,没有一点形而下,哪来形而上?但加尔文不但拆毁所有带偶像的图画雕塑,连教堂管风琴也禁止。其实那种音乐浑厚回荡,令人联想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产生宗教情怀。 深信人性本恶的加尔文当然对人不放心,私生活就此也被控制,靠他的亲信、爪牙、特务与积极分子。积极分子最为可怕,因为人数众多而隐蔽。奥地利作家茨威格(F.Zweig)说:一个国家一旦实行恐怖专制,志愿告密者会像一株毒草般蔓延,因为一个社会若对告密行为默许或纵容,那么原来还算正直的人也会在恐惧的驱使下不自觉地扮演起告密者角色,甚至争先恐后,免得被嫌疑“追随魔鬼而不追随上帝”。诚哉斯言,当所有的人,甚至亲人友人,都人人自危,互不信任,独裁者就大功告成。由此,可以明白毛共时代为何有那么多积极分子,毛为何强调要保护积极分子。读史使人明智,加尔文与毛泽东都已走进历史,完全可以两相印证。 以前他搞点“不准领圣餐”之类,最凶也就是逐出教门,大体属教务范围,现在君临日内瓦,加尔文宣称:宁可错杀一千,不愿让一个罪人“逃脱上帝的审判”。他居然有个指标(不知如何计算法),要绞死一千七百到一千八百个青年,道德和教规方能在这污染的日内瓦建立。他统治的头五年,这个小小的城市判处13人绞刑、10人斩首、35人火刑、驱逐76人,失踪者还不在内,监狱人满为患。所以巴尔扎克认为加尔文比罗伯斯庇尔更可怕。 当然,这类重刑对付言论、思想罪,独裁者总是要造成一种意识形态,即大众相信独裁者所做的一切绝对正确。加尔文深知,最可怕的就是在人品、智力、道德、学识上胜过他的人独树一帜,分庭抗礼。 塞维特斯(M. Servetus),西班牙人,与加尔文相仿,曾习法律、医学与神学等,发现肺部血液循环,投身宗教改革后编撰《基督教重振》,莫说内容,就这书名与加尔文的《基督教原理》十分抵触。塞氏一生著述最厉害的是“论三位一体的谬误”,否定圣父、圣子、圣灵三位共一体。(教皇是神在尘世的代表,也就同时代表三者,看来“三个代表”古已有之。) 图注:塞维特斯 话说路德某日读经,至“义人必因信得生”(The righteous will live byfaith,罗马书1:17)顿时开悟。新教发难以赎罪券这具体事实为切入点,其理论要点系“信仰得救”,即“因信称义”,再说直白些就是,我信仰上帝,就能得救,不要你们这批教皇、神甫、修道士等来充当上帝的代表。在神职人员普遍堕落以致怨声载道的时代,这一新的教义给天主教致命一击。 加尔文发现塞维特斯比自己思想深邃,而且两人互相往来与讨论中(他们曾在巴黎同学,后来通信),后者出于朴实天真,或者西班牙人多少有点唐吉诃德作风,不但不买账,言语之间有点顶撞。加尔文岂能容得别人比他高明(这点与毛泽东相同),何况如此冒犯?不料他不动声色,暗中着人密告罗马,欲借刀杀人。又不料,罗马教廷不想担恶名,或者要坐观他俩恶斗,令里昂教会拘捕塞后,牢狱不加防范,让他越狱,然后再将其塑像与几箱书籍等,一把火烧了,算是结案,再无下文。 更料不到的是,隔几个月塞维特斯又出现,而且来日内瓦,进加尔文布道的圣彼得大教堂,但一出教堂就被捕、收监。此番加尔文操纵宗教法庭判处火刑,其手下仍在刑前以宽大处理为诱,劝塞维特斯放弃反对“三位一体”,承认加尔文的教义为唯一正确,但被拒绝。火刑残酷,惨绝人寰。真诚信奉基督,一心探索教义,不能见容于天主教会犹有可说,却被新教领袖残害。具讽刺意义的是,天主教镇压异端,包括新教,多用火刑(据统计,那几百年间少说100多万),辅之以斩首、绞架、车裂等。顺便提一点:审讯时也让犯人游街、戴高帽子。读史至此,让人联想追求真理的遇罗克、张志新等志士被害,无数受整遭冲击者,天下独裁者又何其相似乃尔? 图注:宗教裁判所给犯人戴高帽子 今天我们拔一颗牙也要先麻醉,庆幸余生也晚?且慢。1992年10月,教皇若望·保罗二世在梵蒂冈说,当年处置伽利略是一个善意的错误。什么叫“善意的错误”?好心做错事?平反,但不爽快,和“反右扩大化”一个调。死不认错,也是独裁者的共同点。 当年苏东波使欧洲共产信仰破产,政权倒台,笔者接触一些资料,现略回忆点滴: 波兰有天主教传统,教会势力回潮。譬如开学术会议,与会者常常先被请去作忏悔或望弥撒。重要场合如大企业开办、运动会开幕式,以前有官员讲话,现在则有神甫祝福,难怪民众觉得以往电视上总有共产党官员,现在则是神职人员在荧屏上晃来晃去。而且不止于教务,行政也遭横加干涉。比如,教会让议员中的狂热信徒提出“救救未出生的孩子”,欲使议会通过法案,处罚人工流产。民调显示大多数反对提案,政府想付诸全民投票,教会竟霸气十足,道是“善恶岂可以票数多寡断定!”有人回顾,共产主义时期教皇来过三次,每次大谈自由,而今再来每次谈纪律与法令,而民众似乎只是发发牢骚而已。历史上波兰多灾多难,这点像中国,出了个教皇若望·保罗二世便觉自豪,有“站起来了”之感,但领袖崇拜总要付出代价,而且代价惨痛。 图注:波兰现代化教堂 补叙一段史料,法国曾要求引渡塞维特斯。日内瓦一纸遣返令即可了事,但加尔文不肯,想方设法要往死里整人,要以恐怖来建立自己绝对权威。 基督教与共产主义都立足于信仰,究竟什么是信仰?容另文讨论。但世间总有人借信仰来行不义、图私利。当年洪秀全也称信仰,组织拜上帝会,要建太平天国。今天仍有人说,自己信仰的主义是宇宙真理。
最后发表: 此时此刻@ 2014-11-11 11:04 2943 0 2014-11-11
此时此刻 硝烟弥漫的冬之序曲 attach_img
硝烟弥漫的冬之序曲 文 / 原上草 (蒙特利尔) 空气在颤抖,仿佛天空在燃烧。二战的硝烟在自古以来战争频仍、火星四溅的巴尔干这个欧洲的火药桶上翻滚,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波澜壮阔,胜利的曙光在地平线上隐隐出现。 萨拉热窝,欧洲的耶路撒冷,宛如一条彩练披挂在风景如画的巴尔干半岛,清澈的波斯尼亚河仿佛飘舞的玉带,把美丽的山城装扮得分外妖娆。一九一四年六月的“萨拉热窝事件”成为规模空前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一九三九年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又烧到了整个半岛,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波黑战争再次使这块土地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一九四四年,德国法西斯四面楚歌,为了迟滞同盟国的攻势,以求体面地结束战争,德军总参谋部决定火速撤回驻扎在希腊和南斯拉夫的“A军团”,保卫德国就指望着这支共二十个师的近百万大军。瓦尔特,一个让敌人胆颤心惊的英雄名字、一位令鬼子闻风丧胆的游击战神,领导抵抗运动英勇抗击着入侵者。为了支援“A军团”这支庞大的装甲部队,德军拟定了一个秘密运输燃料油的“劳费尔行动”计划,并专门派遣正在挪威执行重要任务的谍战王牌、党卫军上校冯•迪特里施前来负责实施。 历经周折并清除了组织内部的奸细,瓦尔特和他的战友成功化妆混入油库重地,将满载油料的列车开上城外高坡,摘掉风管,提开车钩,然后把机车头开至坡顶并切换到全速倒车。无人驾驶的机车犹如脱缰的野马,以雷霆万钧之势冲向坡下的油列,顿时火光冲天、地动山摇,巨大的爆炸声响彻了寂静的山谷。行动失败,冯•迪特里施上校被统帅部一纸电文召回柏林,临行之际,他百感交集地望着这座不可思议的城池发出了意味深长的感叹:“你看到这座城市了吗?他,就是瓦尔特!” 经典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 历史有时会惊人地相似,素以宁静著称、鲜有一惊一乍的加拿大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天经历了不无相似的恐怖一幕。七月六日凌晨,美加边境的梅冈蒂克湖小镇,一列无人驾驶的“幽灵列车”在那个不详的午夜鬼使神差地闯入了魁北克东部这个风景秀丽的湖滨旅游胜地后脱轨倾覆,满载原油的高压油罐发生连串猛烈爆炸,整个小镇中心几乎被夷为平地。事发前,停泊在主轨上的火车的空气制动器似乎失灵,车厢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沿着平均坡度足可与穿越落基山脉的铁轨相媲美的坡道开始滑行,并在近小镇的一个大下坡处获得加速度,高速冲进小镇并在市中心弯道处失控出轨,随着惊天动地的巨响,整个街道陷入一片火海,五米高的火墙顷刻向周边民居扑来,烈焰翻卷,如同世界末日来临,巨大的火球及蘑菇状云直冲天际,犹如核子爆炸,熊熊大火映红了夜空,直超战争年代的惨烈场面,此情此景让瓦尔特和他的战友情何以堪! 泉城搭舞台,中院唱大戏。大洋彼岸的衙门又传来了震耳的河东狮吼,像极了当年洪都女皇的咆哮公堂。一个政客、一个怨妇、一个鹰犬、一个奸商,新版“四人帮”上演了一场主仆相煎、兄弟阋墙、夫妻反目的世纪大戏。 一代封疆大吏,天庭饱满,地阁方圆,传素有称王之心,想要登上金銮殿去一展治国平天下的鸿鹄大志,主政当年国共两党领袖谈判共商中国未来的抗战陪都,沾上了些许王气,遂有了“巴蜀大地,莫非王土”的豪迈,像一轮红日“喷薄而出,熙熙而来”。但自从外放西南山城,“日薄西山”的格局构成。二零一二年,正值人生运势的拐点,在此节骨眼上,本来不得半点差池。岂料天不助人,教头单骑走领馆,引发了中南海海啸,连带着木樨地地震。 林冲雪夜上梁山,王局春宵闯领馆。在那个月黑风高的晚上,他不去找亲爱的党妈妈,而是一骑绝尘直奔敌对国的领馆而去,“一个巴掌就打出一个叛徒来也不容易”。坐轮椅,当战车,法庭交锋,狭路相逢。未曾料,老母鸡变鸭,外逃变成了外遇。不是小弟不是人,只因嫂子太迷人。惊堂木声声,官方微博透出了民主法治的毫光闪闪,怎奈日不落帝国的昔日风光不再,一代英商客死他乡,转年清明早已是冢草萋萋。 东窗事发,全民找茬,国人蓦然惊觉,在诺大个北京城里,全家人都在京的正部级及以上的官员,愣是就只剩下了骆家辉一人。领馆报急,使馆这个传声筒自然也是做不得主的,万般无奈,越洋电话打到了白宫。心不在焉的奥巴马听了半天才弄明白是有个“打黑”的要来避难,正思忖着来者不善、善者不来,一抬头正好看到了镜中的自己,遂勃然变色(其实也不怎么看得出来),断然拒绝,径自挂机不提。总统先生坐收渔翁之利,捏着“兔子敲门”般送上门来的大量第一手材料,成了潜在发言权最大的第十名临时编外常委。更有甚者,他还太岁头上动土,居然趁着第二届核安全峰会,一句双关问候“家里最近怎么样?”,愣让咱那当家的窘得是满脸“苦恼人的笑”。 天无绝人之路,异地审判择地山东济南。山之东者,日出之地,东山再起是也;而济者,渡也,兼含拯救之意,南者,乃向阳之地,是以危难之时被拯救至向阳之地。八月二十二日,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生日,薄案一审开庭;九月二十二日,力主倒薄最大推手生日,宣布一审判决。耳边依稀响起“我仰望星空,……”,一个民族有了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了希望。 刑事经国事转成了家事,最后由男主角本人亲自澄清后又转成了一桩情事,弄得庭审现场一地鸡毛蒜皮。他审时度势,错落有致地打出失忆、诋毁、温情、爆料四张大牌,硬是撑到法庭抗辩的最后阶段才道出了一个凄绝的爱情故事,悲苦的身世令一众法官人人唏嘘,个个扼腕。人们隐约看到了一个老实巴交的男子,被淫荡的妻子、狡猾的下属、贪婪的朋友和花天酒地的儿子玩弄于股掌之间,而他强忍着“炮兵连炊事班战士戴绿帽、背黑锅、看别人打炮”的郁闷寄情于工作,成为历史上一个少有的清官。“我深爱我的人民!”的侃侃而谈在审判大厅余音绕梁,气场久久不散。 薄酒一杯哀往事,王侯春梦总归尘。卷土重来的海市蜃楼已风吹云散,听闻昌星哥近来身体有恙,若不久有保外就医的消息传来应不会感到意外,这边厢薄督“也只剩余生”,倒也不见得就非把那牢底来坐穿。本是同根生,共奉一块牌,投鼠宜忌器,相煎何太急。庭中双方高度默契,大谈风月,不谈朝政,采取去政治化的手法,通过大大缩水的刑事罪控来解决党内政治斗争。为了把自己打扮成一个悲情英雄并在粉丝中确立精神领袖的地位,薄大人对其不能承受之轻的“受贿、贪污、滥用职权”三罪依然百般狡辩,全盘翻供,奋勇“对車”,豪赌对方不敢碰触的政治红线。一代枭雄的翻供最后恐怕只会翻倒他自己,长达九十分钟的自我辩护再次演绎了“墨索里尼总是有理”。 一年前,新一届领导班子在全世界的聚光灯下集体亮相,开始了知青掌控中国的时代,巨轮的舵把历史性地落到了知青一代的手上。在那个火红的年代,他们上山下乡,在广阔天地里战天斗地,在修理地球的艰苦岁月中思索寻觅,积累着受用一生的能量。 经过“打江山”的第一代和第二代建国立业到“守业人”的第三代和第四代完成过渡,今天,“红二代”已经成长起来,政权划了一道优美的弧线回到了自己人手中。“治大国如烹小鲜”的豪情曾激起对“中国的戈尔巴乔夫”的猜想纷纷,今天看到的依旧是“总把旧瓶装新酒”。都说盛唐之后中国又崛起了,又盛世了,都居二望一了,因为有了“梦”。既不想走老路,也不能走邪路,于是就走上了一条没有薄熙来的“薄熙来路线”。 新世纪初年,翻译家高行健以《灵山》开启了华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殊荣的破冰之旅。去年十月,诺奖评审委员会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过境迁,这个昔日的境外反动组织莫非已改弦易张,衷心感谢评委会的良苦用心。 有人说他长得很科幻、很抽象、也很魔幻,人见人爱,花见花开;也有专业人士说他长得拖慢网速、长得太耗内存,总之是长得够违章!魔幻中出现了一位大娘用颤巍巍的手抚摸着这张不无惊险且富有创意的脸问道:孩子,小时候没被猪亲过吧?一个人的外在神态往往是其内心活动的真实写照,斯德哥尔摩之行的字正腔圆和瑞典文学院会场的玉树临风见证了一枚巨龙身上闪闪发光的鳞片。 鲁迅,中国文坛的巨匠和斗士,他是西方现代文明的盗火者,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掘墓人。面对革命文学家的围攻,鲁迅的骨头依然是最硬的。作为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的高富帅,其独立精神、批判意识和深刻思想使他成为了一切传统的虚伪、丑陋与邪恶的真正对头,一篇《阿Q正传》直惊得几多人对号入座。 得知薄督对家人持有位于风光迤逦的法国南部的豪华别墅茫然不知,思绪又飞到了蔚蓝海岸那象征着大海、美女和阳光的戛纳电影节,依稀又见陈导演凯歌先生在“星光大道”上留下的手印,老谋子也把红高粱种到了植满酒葡萄和薰衣草那一望无垠的南法大地,更把大红灯笼高高地挂到了碧波万顷、烟波浩渺的地中海边。看着红地毯上风摆杨柳般款款走来的当红女星,心旌摇曳间升腾起介绍心中大师的冲动,以正视听:鲁迅姓周不姓鲁,浙江周树人…… 再说李氏泼皮,时逢台海松动、港澳归宗,流窜于两岸三地,其气也沛然,其趣也盎然。只可怜鲁迅先生,李敖后死,也只好听其发飙,大师一世英明,却没料到身后会被鼠辈辱尸。李敖那厮,言之嗷嗷,或有一天身价会超过藏獒也未可知。 晚清末年的浙江余杭,江南才俊杨乃武的家乡,诞生了清末民初的大思想家和史学家章太炎。太炎先生兼革命大家与国学泰斗于一身,特立独行,卓尔不群,博古通今,如椽巨笔,昂着高傲的头在中国文化思想界掀起狂涛巨浪,堪称大师中的大师。他敢怒敢言,达官贵人,一路骂去,以大勋章作扇坠趋临总统府之门,大诟袁世凯包藏祸心。有《革命军序》,更主持《民报》揭露封建主义,抨击改良主义,所向披靡,身后荣享国葬礼遇。 金陵王气黯然收,时钟走到了一九四九年春,燕京大学创始人,一个生长于杭州的美国人永远地离开了中国。“九里青松烟细细,六桥碧水响泠泠”,《别了,司徒雷登》道出的正是那个时代的国家悲哀。“沉舟侧畔千帆过”,方舟子从打假到假打一路走来,地球人都知道!而在今年这个明媚的春光里,张教授千帆先生从燕园来到这位当年驻华大使的出生地讲学,传播新的思想和理念,应该还有从未名湖畔到西子湖边的心路历程。朝看苏堤春晓,暮闻南屏晚钟。太炎先生的故乡,弥散着浓浓的思想气息。 历史不会忘记,因为受过“反右”迫害和身陷“文革”囹圄的亲身遭遇,林昭女士对封建专制的批判有着其独到的彻底性,并引发了对社会体制的深刻思考。今天,她长眠在太湖之滨,与西泠桥头的秋瑾先烈遥相晖映。 继“你幸福吗?”之后,新的街采“什么是爱国?”再次娱乐了国人,望着京城里那两座呈现着“少儿不宜”外形的新建高楼,路人甲脱口答曰:“解散央视就是爱国”。构建公民社会依然前路漫漫,驶过“历史的三峡”后,中国这艘巨轮终将会驶入宽阔的主航道。 一个美利坚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坐拥千万粉丝,品味着“皇上批奏折”般的快意。“风可进,雨可进,国王不能进”,在住所被抓的薛大V经查实并不在该权利享有人名单上,不服不行。让一个嫖客教育人民不要造谣,严重跑题,又是一篇无可争议的零分作文! 微博无限好,大V近黄昏。两高释法标志着“互联网大字报”和“网络民主墙”时代的结束,净网行动已经展开,网络管控的寒蝉效应显现。一场“网络文革”正在徐徐拉开帷幕,网络的冬天匆匆地降临九州大地。 净网行动的寒蝉效应——网络世界的冬天来临了。 窗外,一只可爱的小松鼠悄悄地从树洞滑下,在瑟瑟的北风中忽闪着眼睛打量了一下四周,开始在日渐光秃的枝头上怯怯地散步,给人们捎来了冬天的消息。 (此文首发于《此时此刻》2013年11月刊)
最后发表: 此时此刻@ 2014-12-2 12:16 2884 0 2014-12-2
admin 警惕“莫言热”背后的公权力 attach_img
文 / 冉云飞 凡读过点书的人,都知道吴敬梓的 《儒林外史》里范进中举后各色人等 之精彩表演那一回,无论是主角范进,还 是配角胡屠夫,乃至是龙套张静斋,还是 群众演员路人甲、路人乙,都栩栩如生, 跃然纸上,十分了得。范进中举后,来吃 他“唐僧肉”的人也不少,“自此以后,果 然有许多人来奉承他 ;有送田产的,有人 送店房的,还有那些破落户,两口子来投 身为仆,图荫庇的。到两三个月,范进家 奴仆丫鬟都有了,钱米是不消说了。张乡 绅家又来催著搬家。搬到新房子里,唱戏、 摆酒、请客,一连三日。” 我们都觉得吴敬梓已经把人性之多面 之幽微描绘和讽刺得十分到位了,但我们 还是低估了中国现实对小说家的极大打击 能力。我只能说再伟大的中国小说,都比 中国的现实要逊色千百倍。现在一位比吴 敬梓名声更响的、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 家莫言成了这一场热闹戏剧的主角,更能 映衬出此间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当然莫 言不是范进,他要清醒得多,他希望“莫 言热”早点结束,并对此冷眼旁观,且反 对修缮他的旧居。 除在小说里做了些相对 自由的表述外,获奖之前的莫言,在现实 里常放弃了自由的言说,何况获奖之后, 他更得在放弃基本自由言说的情形下,愈 加审慎小心不要冒犯官方。这不仅与他在 中国现实生活里锤炼出的过人平衡能力有 关,也与他无法左右的现实处境有涉,更 与他的现实利益深有瓜葛。 表面上看,消费莫言的人们,不免有 点重演“范进中举”一回里各色人等的抬 举和奉承。如陈光标要送别墅给莫言,哪怕我们明知陈光标从不放弃任何炒作的机 会,但我们不能也无权阻止他这样做的自 由。这只是与张静斋送屋给范进的举动差 不多而已,当然莫言的财力不是范进能比 的,对此他的家人用“无功不受禄”来断 然拒绝。 如果事情仅止于此,如有人想趁 机加价卖莫言的书,或者多存几本他的作 品赚钱,乃至把莫言的作品名字当作农家 乐来利用,只要不损害莫言的利益,这样 的消费完全不足多怪。高密有位诗人李丹 甚至认为莫言的出生地高密是“中国文学的高地,国家的圣地”,虽然充溢狭隘民族 主义和国家主义的虚骄,只要不是官方如 此宣传,这毕竟只是一家之言。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范进中举里抬 举和奉承他的人之表演,几乎与公权力无 涉,但在今天“莫言热”里或明或暗地藏 着公权力之手,却是无法否认的现实。 一个人成名后成为不少人都想利用的“唐僧 肉”,在中国这个极其功利、充满变态成功 学的社会里似乎无法避免,但公权力在背 后的张罗,的确值得我们警惕,因为公权 力所费都是纳税人的血汗。如果文化宣传 部门只是开动官方媒体为莫言做点宣传, 那也就罢了,但据此说是文化大国的崛起, 这就是睁眼说瞎话,是为自己无能做粉饰 和贴金。 如果旅游局和当地的管委会只是 立几个“莫言旧居”的牌子,那也罢了, 但他们不仅要隆重翻修“莫言旧居”,而且 还要在莫言故乡花六点七亿元来大种特种 高梁等,哪怕每年赔本一千万元也在所不 惜。难怪《生活新报》的记者梁保宽在一 篇名为《消费“诺贝尔文学奖莫言”乱象 丛生》一文里用近来在网络上走红的“元芳” 之口吻调侃道:“所以我认为,如果投资 6.7 亿弘扬丰乳肥臀文化,宣传效果可能会更 好。退一步说,就算《四十一炮》也比《红 高粱家族》有宣传噱头啊!” 在 111 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中, 我不知道有哪位获奖者如莫言一样获得官 方如此多的赞许和重视。这种重视从最高 当局高调表彰他获奖是中国文化大国崛起和中国文学的胜利外,并由此暗证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再到地方官具体操作 过程中无尽地花纳税人的血汗钱,捞政 绩,搞贪腐,无处不在地吃“唐僧肉”。 甚至有高密市胶河疏港物流园区管委会主 任范珲给莫言的父亲说“儿子已经不是你的儿子,屋子也不是你的屋子了”,莫言 成为了社会公共资源,“你不同意不一定 管用”,莫言作为“唐僧肉”在此段文字 里被地方官表述得淋漓尽致。对此,我还 是比较认可时评作者石述思所言 :“从创 作的角度上说,这个国家需要习惯个体的 胜利、人文的胜利,而不总是把创作者的 成就首先归功于自己正确的领导和无私的 关爱,否则,拿更多诺奖和奥运金牌也无 法证明自己的强大。”(《莫言热是个泡沫》) 你还别以为只在“莫言热”里才有 公权力的有形和无形之手,在其间混水摸 鱼,就是在追逐诺贝尔文学奖的热潮里, 也不是没有公权力的影子在其间搅和的。 马悦然昨天接受《重庆商报》的采访说, 有位山东很阔的文化干部给他寄画及古 书,想行贿让他评其作品得奖,并许诺得 奖后奖金全归马悦然。后被马退回,然后 他又给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写信,继 续要求评其获奖。我们常常输出的与普世 价值相违的价值观,又何止在一个文学奖 的评选上呢?正如系统论创始人贝塔朗菲 所说 :“一个病态的社会,其特征是极其 简单的,这就是它为人的生物学需要提供 得太多,但同时却处于精神饥饿状态。”
最后发表: admin@ 2014-9-6 17:17 2863 0 2014-9-6
此时此刻 深爱如海——写在Remembrance Day attach_img
深爱如海 ——写在RemembranceDay 文、图:枫子(蒙特利尔) 11月的魁北克,在白蒙蒙的飘雪中,绽放着火红的罂粟花。同世界上很多国家的人们一道,我们都在纪念一个特殊的日子:RemembranceDay,战争纪念日。罂粟花血色浪漫,戴上它,不忘那些在一战二战及各种战争中为追寻和平而流淌的鲜血和逝去的生命。 战争已然远逝,关于炮火纷飞中的点点滴滴,作为后人的我们只能够借助书本或影视作品来遥想和追忆。今年夏天,在巴黎荣军院战争博物馆的二战展厅里,赫见我喜爱的一部小说出现在反映法国抵抗运动主题的展品中:LeSilence de la Mer,中文译作《沉静如海》。这是一部写作于巴黎被德军占领的1942年的短篇小说,它远扬的知名度主要归功于2004年上映的同名电影。 电影《沉静如海》海报 有一段爱情,无需表白,不必言说,澎湃在心间却如海浪一般翻滚激荡。有一种爱情不能正视,也不敢承认,只能如深深的海洋一般静默沉寂,藏在心底。爱情本来是件美丽的事情,可是战争中的人们却要无奈地在一个荒谬的时代背景下经受人性的艰难拷问---如果爱上的是敌人,可怎么办? 二战初期,法国沦陷。一个宁静的村庄里,爷孙二人的老宅被敌军征用了。一个德国军官被他所属的部队指派住进了这里。爷爷和孙女手无寸铁,却有尊严,面对这个不速房客,他们一直以坚定的沉默来表达无言的抵抗。然而战火的纷飞遮掩不了人性的本真,这位军官彬彬儒雅,礼貌有加,每天不顾爷孙的漠视,小心谨慎地出入,礼数周到地问安,还时不时将心底的话语以独白的方式娓娓道来:他谈论自己的生活、音乐,和崇尚的法国文化,他曾真诚地希望两国可以合作创造光辉灿烂的伟大文明,而当意识到德军占领法国的真正目的不是共建而是掠夺,他为此深深地痛苦和自责。从他的表白里,爷孙感知了他的诚挚和友善,渐渐了解了那纳粹军服下隐秘的内心世界。可失国的仇恨、民族的尊严使他们尽力克制着内心底里对他的接纳和认可,不肯正视他,也不肯与他讲话。于是这同一屋檐底下的三个人就一直戴着各自的面具,抑制着真情实感,固执地维持着这种僵持的局面。 军官尊重他们的沉默:“我之所以喜欢大海是因为她的宁静。我说的不是海浪,而是别的东西,神秘的东西,是隐藏在深处谜一样的大海。我很高兴能见到一位有尊严的老人,还有一位默默无语的小姐。” 随着时间的流逝,爷孙俩紧绷的心弦开始变得柔软,开始在心底里惦念着他,记挂着他。更甚至,女孩和军官竟在无知无觉间互生了爱慕的情愫。 没有语言的交流,没有身体的接触,能让两颗心灵产生碰撞的,那必定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交集。当军官第一脚踏进她的家门,女孩正在弹奏着钢琴曲:巴赫的十二平均律——《C大調前奏曲》(Prelude in C major No.1, BWV846)。而这恰恰就是这个现任军官、曾经的作曲家最喜欢的曲子。对古典音乐稍有点了解的观众能够一下子分辨出,这首乐曲正是著名的歌曲《圣母颂》的伴奏音乐。法国浪漫主义音乐家古诺之所以能够将这首钢琴练习曲天衣无缝地糅合进颂赞圣母的歌曲里,正因为巴赫的音乐里面充满了圣洁的光辉。军官与少女的初相逢就发生在这颂歌一般高雅圣洁、古朴肃穆、纯洁宁静、虔诚明朗的美好旋律当中。巴赫的音乐搭建了他们的心桥,在音乐里他们惺惺相惜,心心相通。 圣诞夜,他亲自为女孩弹奏这首曲子。正襟危坐、面有正色的女孩,沉浸在优美的琴声乐音里,一颗封闭禁锢的冰心随着飞扬的音符渐渐消融,冷峻的眼神里开始有了春天的暖意,那一刻的幸福美好悄悄呈现在微微上翘的嘴角——这是她与军官共处以来唯一的一抹微笑。如果时间能够就此凝固,如果战争能够就此结束,如果双方不再对峙,如果和平就此降临,该有多好!唯有在这纯净的乐音里,女孩暂时忘记了被侵之辱,忘记了国仇家恨,一颗心随着音乐旋律轻舞飞扬,游曳荡漾。那夜,在她的心底里,满满地充盈着对军官相知相交相惜相许的恋恋情愫。当军官离去参加营队的圣诞晚会,她悄悄地来到他的房间,双手捧起他的围巾,贴在脸颊,贪婪地嗅吮着他的味道。她坐在他的床头,小心地摩挲着他的枕头,就像抚摸着他伟岸的身躯。她慢慢地躺了下去,手里紧紧劳抓着他的被单,就似依偎着他,把心底里隐忍已久不敢说亦不能诉说的爱慕完完全全地献给他。 喜爱音乐的人懂得,在音乐带来的共鸣里面,人们所持的不同政见、立场和观点都显得那么渺小,渺小得可以低到尘埃里。纯粹美好的音乐旋律有力量将敌对双方紧张对峙的气氛化解,如万丈霞光般照亮人们晦暗的心田。面对着一个对自己没有威胁,没有进攻性,还绅士风度十足,都共同热爱着巴赫的敌人,少女知道,这份爱无法用理智来泯灭。 电影《沉静如海》剧照:圣诞夜,军官为少女弹奏巴赫的钢琴曲。 人类有些情感是不可抑制的,不以人为划分的阶级界限为屏障,比如爱情。纯粹的爱不论目的,不问利益,因着某些共通的精神性,令爱恋的双方深深地沉醉于相知相通的快慰之中。爱情中来不得半点假装和伪饰,只有两颗心灵发出的电波一致,才能产生天崩地裂般的共鸣。爱情也是不能阻挡不可抑制的,爱就爱了,覆水难收。因此真实的纯洁的高尚的爱情,无论发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的身上,都令人肃然起敬,给予祝福。所以《沉静如海》这部小说即便发表于巴黎被占时期的1942年,仍然获得了法国人民的理解和肯定。 盛产哲学和音乐的国度滋养着血液里充满理性与音符的国民,哪怕当他们的身份是侵略者,纯粹明净的音乐光辉仍然在他们的心底闪耀。这也是我偏爱某些二战电影的一个原因,往往在剑拔弩张的对峙中,正是音乐化解了双方的敌视,甚至正是音乐挽救了很多宝贵的生命。在电影《钢琴师》(ThePianist)中,波兰犹太裔钢琴师为了逃避德军的追捕躲藏在一个被炸毁的楼房里,却仍不幸被发现了。那个身材高大的德国军官矗立在佝偻瘦弱的钢琴师面前,就似一个巨人之于一只蝼蚁,随便轻松地就能把他碾碎压死。然而当他得知犹太人曾经是个在电台演奏的钢琴师,便叫他弹奏一曲来听听。这回将敌对双方的心拉近的不是巴赫,而是肖邦。电影里犹太人为纳粹军官演奏的画面充满了讽刺与矛盾:钢琴上的军帽,一身戎装的背影,衬托着的却是一张蓬头垢面的犹太面孔。肖邦的《G小调第一叙事曲》经由那双久未触摸琴键瘦弱苍老的双手的滑动,叮叮咚咚地弥漫在空荡荡的房间里。随着那纯美旋律升腾在空中的,是在晨光中跳舞的尘埃,犹太人充满了光芒和幸福的眼神,以及德国军官脸上的一抹温柔。一首肖邦的钢琴曲,令他们暂时忘却了仇恨忘记了恩怨,冷酷的情感回暖到了人性真与善的本质。在音乐里,这副犹太身躯不再是德军刀俎下的皮肉,而那个纳粹军人亦唤醒了久藏的悲悯情怀。军官不仅没有将他缉拿在案,反而还给他送来了干粮和衣物,保住了他的生命。 电影《钢琴师》剧照:被追捕的犹太人为德军演奏肖邦的钢琴曲。 无论是侵略者一方的德国民族骄傲巴赫,还是被侵略一方的波兰音乐家肖邦,作为受全世界共同推崇敬仰的音乐大师,他们不再是狭隘的民族财产,亦不仅只是某个国家的私有财富,他们是全人类共同拥有的宝藏。他们创作的音乐,是人类灵魂自然而普适的语言,具有足以粉碎各种罪恶的力量,洗涤着蒙在人们心灵上的尘埃,呼唤着人类所有的终极关怀。 这样想来,便也理解了常听到的一句话:热爱音乐的人坏不到哪去。也许正是音乐中纯粹、清洁的属性与人性中的真与诚相通契合,从而将人类善和美的本质提升了出来。所以我们常能看见一些看似矛盾、实则合理的现象:在血液中流淌着音乐旋律的德军身上,时不时会闪现一些与其冷酷外表与侵略行径不甚和谐的人性的光辉,比如那个挽救了钢琴师生命的故事。那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二战时期,有一首流传甚广的歌曲也体现了音乐的这种共通性,那就是备受交战双方共同喜爱的《莉莉玛莲》(LiliMarleen)。它曾传遍了整个二战战场,甚至出现过战壕里协约国和同盟国的士兵同时哼唱此歌互相交战的情景。歌曲是以德语演唱的,很多同盟国的士兵其实并不懂它唱的是什么,可那忧伤的旋律仍深深打动了战壕里每一个士兵的心。一位幸存的英军士兵回忆道:“在距离我们不远的地方,德国士兵也在收听同一首歌曲,分享着同我们一样的孤独和渴望。那时正是1942年的春天,对阵双方的战士都远离家乡。”无需翻译,无需言语,大家都从这旋律中听到了相同的寂寞和忧伤,听到了对和平的想往和渴望,以至于同时产生了消极厌战的情绪。 在战争中,能教敌对双方产生共鸣的,恐怕只有音乐。 音乐是联通敌友的纽带,音乐是不便诉说的语言。在《沉静如海》中,当少女获悉军官的车辆被安置了定时炸弹,她多么焦急,多么担忧。见军官下楼准备上车,她眼含泪水,欲言却止,情急之下,激动地弹奏起了暴风骤雨一般的乐曲。那音乐里充满了焦灼和恐惧,如山呼海啸般一浪接一浪地扑来,拖缓了军官的脚步,最终使他幸免于难。 战争使他们成为敌对的双方,音乐却又将他们紧密相连。在巴赫的钢琴曲中互生爱慕情愫的少女和军官,本应享受爱情带来的幸福和欢愉,可不幸地,他们的感情里面被迫掺进了民族尊严与爱国立场,于是他们便在这段不能正视的恋情里面互相折磨,欲言又止欲说还休。年轻的大好时光就这样在隐忍克制间慢慢地流逝了。 看过一些资料,说战争结束后法国国内开展清算运动,其中一项就是将那些曾与德军有染的法国妇女剃光头剥光衣游街示众,不问理由。不禁发问:在那些被扣上与敌军通奸帽子的法国女子的故事里,我们能一味否认其中就没有过一些真挚的正当的爱情吗?记得曾经读过一句话:世界上一切皆可忍受,唯有咳嗽和爱。当爱情来了的时候总是势不可挡,恋爱中的人儿哪还管得了什么政见阶级观点看法。著名时装设计师CocoChanel在被质问二战期间与德军通奸的行为时,她说:“如果你已经50多岁了,还有一个30岁的年轻小伙子追求你,你还会去看他的护照吗?”不管她的话里有多少狡辩的成分,但我愿意相信,当一份浪漫的爱情来临时,没有多少女人还能够清醒地去辨别对方的身份和立场。 爱,本来很简单,很纯粹。可当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人,就多了一层悲剧的意味。喜欢这样一种关于“悲剧”的定义:悲剧就是将理性置于道义的两难,或将道义置于理性的两难(——学者林炎平)。在相处的半年时光里,少女将对军官的爱情深深埋藏在心底,哑人一般隐忍着沉默着,为了她认定的正确的立场,为了她心中坚守的道义。终于,军官要走了,即将奔赴那零下40多度的俄罗斯战场,奔向那一去无回的死亡前线。这一走,便是他们永远的诀别。这残酷的生离死别终于逼出了少女决堤的泪水,她踉踉跄跄地追出门去,站在军车旁,满面泪流,对着这个祖国的敌人、她的精神爱人,说出了第一句、也是最后一句话:再见! 电影《沉静如海》剧照:面对离别,少女终于对军官说话了第一句话:再见! 战争,这样残酷。11月份盛开的罂粟花提醒我们:和平,这样珍贵!
最后发表: 此时此刻@ 2014-11-10 12:37 2791 0 2014-11-10
此时此刻 东边日出西边雨 attach_img
东边日出西边雨 文:黄东黎(蒙特利尔) 元月18日,应朋友之邀,参加“音乐舞蹈艺术讲座”。天阴,小雪纷纷飘洒,寒气袭人。讲座在杂志社不大的会议室,一些编辑、文友、读者畅叙交流,气氛热情洋溢,屋内温暖融融。期间有专业舞蹈演员、小提琴演奏者、芭蕾舞教师讲谈并演示,探讨中西方文化特征、音乐舞蹈的发展与异同,颇有益于深化艺术的认知。 劳动创造一切。中国何时有最早的舞乐?我见过青海出土的孙家寨彩陶盆,据考证是在大约5000年前,它展示了远古的舞蹈形象。画面上三组15位牵手舞人,虽没有乐手,听不见音乐,但仔细看集体舞蹈中,每个人身体形态的更换、队形和位置的变化、速度的快慢动作,都伴随着节奏强弱,离不开音乐的提示。可以想象,这一幅史前的精彩描绘,舞蹈来自于田间劳作、捕鱼狩猎的肢体运动的演化,表现的是黄河上游原始居民的丰收心情和宗教仪式。湖北随州出土的曾侯乙大型编钟,埋藏地下2700年,至今还能演奏乐曲,证明春秋时期中国音乐已有了很高水平。 孙家寨彩陶盆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音乐舞蹈的听觉与视觉功能,是集中生活并加以取舍、提炼、升华的反映,也是这方面艺术家必具的功能。音乐舞蹈家不是人人可以当的,除了志趣所向,努力与否,还要有一定的天赋和客观条件,让天生嗓音不好的人搞声乐、腿臂短的人学跳舞,可谓勉为其难。“家贫不足以食”,又何谈艺术造诣?不是舞蹈音乐行家,或有“行外”浅见与感受。 曾侯乙编钟 一曰艺术的视听。音乐和舞蹈,有耳听与眼见之分,都会产生一种大脑的再思维。乐器演奏、音乐歌声通过听觉传入感官,舞蹈及各类剧种表演均属造型艺术,一般人似乎多倾向于视觉快感,也就是动态的事物,看得见的人物具体动作和各种场景。而综合的视听艺术,如歌剧、舞剧、音乐史诗、芭蕾舞、京剧等,能同时带来视听上的快感,更加引人入胜。 二曰艺术的感人。成功的视听艺术是感人的。刘天华的二胡独奏《病中吟》、《光明行》,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贝多芬的《悲怆》、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协奏曲》能够引起人们心灵共鸣,经久不衰,是音乐艺术达到的最高境界。毛泽东一次临幸京剧《白蛇传》,看着看着竟默默落泪,当他见到法海强势拆散白素贞与许仙爱情,将白娘子残酷压在雷峰塔下时,突然激愤地站起来,指着台上说:“反动的封建社会不打倒行吗!”顿时,陪同观看人无不惊愕。领袖都被舞台的演员造型所撼动,这便是艺术的魅力。 俞丽拿在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首演上 三曰艺术的雅俗。古有“高山流水”佳话,伯牙抚琴,子期能听懂音韵蕴意,士大夫与樵夫的“互动”说明,真正的艺术不存在贵贱之分,也没有国家的界限,而在于理解。像三峡民间长江号子能“吹响”国外、老舍的《茶馆》能在德国引起轰动一样。而又有阳春白雪之说,何为雅俗?没有雅,就没有俗,反之亦然,正如没有高即无低、没有热即无冷、没有长即无短,艺术与人也一样,大概都有雅俗两面,对立统一。作为文化一种形式的视听艺术,中国人可能欣赏不了芭蕾舞,西方人可能也不懂中国的“黄土高坡”,这是传统和欣赏方面的差异,而文化的内涵与本质是相同的。获得国际奖项的盛中国的小提琴乐曲、郎朗弹奏的钢琴,可能不被当今同样的青年人欣赏,他(她)们更爱听流行歌、摇滚乐。甚至有人不喜欢专业演出的舞蹈歌曲,却爱看东北扭来唱去的二人转。也不能说这就是俗不可耐,人的审美观、欣赏水平各有不同,还有艺术价值的取向。 长江号子演出 三峡纤夫 四曰艺术的真实。音乐舞蹈艺术,应该反映一种基本的真实,无论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应该有生活的影子。“纯艺术”的东西是没有的,也是不能广泛持久的,把神话演变为视听艺术,离现实太远,起码要贴切生活,给人以想象的空间。我喜欢中国的民乐、民歌、舞蹈,表现出的淡然与激昂、山川的壮丽、时代的气息、浓厚的民风、悠悠的情感,往往给人愉快与无限的思绪。当然也喜欢莎士比亚的戏剧,《茶花女》歌剧。六十年代初随大人看歌剧《蝴蝶夫人》,年纪小看不懂内容,但那首主旋歌曲,至今清晰回荡耳边,这是升华真实的艺术震撼。七十年代初中国引进芭蕾舞,《白毛女》和《红色娘子军》是“独树一帜”,演技不能说差,但两部剧都不是真实生活反映,“白毛女”完全是杜撰的故事,《红色娘子军》中许多原型和情节都是编的,放到舞台上,女人扛枪挥刀跳芭蕾,显得十分牵强蹩脚,内容脱离现实,形式生搬硬套,与《天鹅湖》等芭蕾舞形成强烈反差,不能达到艺术的和谐统一,缺乏芭蕾的视觉效果,这种舞蹈艺术的感染力和延续性可想而知。 《 蝴蝶夫人》剧照 芭蕾舞《红色娘子军》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刘禹锡这首脍炙人口的《竹枝词》,描绘出这样一幅画面:春江日出,水面平平,走在岸堤,忽听阵阵歌声,轻年男女聚欢,对面踏歌,联袂起舞,又自然流露了情感漩涡。此诗妙在歌舞之中的无情与多情,显现了真实的生活本质,民间习俗与不俗的一种超然。也使人感悟到艺术的民族性,“东边与西边”历史文化的差异,传统不能丢弃,师学要“量体裁衣”,去其糟粕取之精华,才能融汇贯通…… 那天的讲座会上,文友介绍认识一位中年作者,是嵇康第67代孙。嵇康乃西晋“竹林七贤”之一,其人知识宏富,文章善于持论,析理绵密,辞采壮丽。大学时读过嵇康千古名篇《与山巨源绝交书》,字里行间渗透出不近世俗,不事权贵的文人风骨,令人赞叹不已。当日,我还拍摄了几位舞蹈音乐人的讲演照片,她们都很年轻,但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与实践。特配以拙文,是为写记。
最后发表: 此时此刻@ 2015-1-29 16:07 2781 0 2015-1-29
此时此刻 欧洲一年 attach_img
欧洲一年 文、图 / 枫子(蒙特利尔) 岁末年初,很多人都在写自己的New Year’s resolution(新年愿望)。这样的愿望一般都是很具体,很量化,写者情也切,意也诚,真的以为在将来的一年里这些美好的愿望可以梦想成真。 我呢,在这样辞旧迎新的季节里,也常会不由自主地被这气氛带动着做做梦。其实不要说新年愿望,我在一年里的很多时候,也常常做这样的憧憬: 第一个很量化的愿望,就是等宝宝年满12岁,我就可以丢下他自己在家,放心无挂地去听音乐会了。那会儿连法律都管不着了,我爱听到多晚都行,周末出去一整天也没问题。那将是多么奢侈宝贵的自由啊!现在宝宝还小,我每年给自己定下的音乐会场次不能超过5次,因为只有一两个朋友可以托付,所以我一定要精选再精选那些演出节目,细细研究小心甄别,然后才会郑重其事地在电脑上点击那个“购买”键。而每一次把宝宝托付在朋友家自己冲进夜色的“出逃”,于我都是那样的激动振奋、难能可贵! 第二个很量化的愿望就是等宝宝年满18岁,我就可以永远地“出逃”了!这样的美梦做做都令人振奋:想象着宝宝一迈进大学的校门,我就急不可耐地收拾好自己那尘封多年的行李箱,对过去18年来专职妈妈的工作做一次永远的告别,然后穿上牛仔裤,蹬上旅游鞋,身体那样轻盈,心儿那样自由,快乐轻松得像一只小燕子,唱着我17岁生日时唱过的那首歌: “背起行囊穿起那条发白的牛仔裤,装作若无其事的告别,告诉妈妈我想离家出游几天,妈妈笑着对我说,别忘了回家的路。” 而那时,我则是要装作若无其事地告诉宝宝:妈妈要离家出游几年,你要照顾好自己哦! 仿照彼得·梅尔的A Year in Provance《普罗旺斯的一年》,“离家出走”后,我也为自己设想了A Year in Europe,一个“欧洲一年”的美梦—— 在梦里,我将尽情挥洒那18年来从不曾奢望的、完全属于我自己的宝贵时间,我将去那些一直叫我魂牵梦萦的地方住下来,住上它满满一年,把自己当做本地人一样,即便是在租来的房子里,我也要插满鲜花,开灶做饭,认认真真地展开一段新的生活,彻底放逐一下我那久锢腐钝的心灵。 那个浪漫美梦将从冬天开始。 12月份,我潇洒地挥别魁北克的冰天雪地,乘着歌声的翅膀飞到了意大利托斯卡纳的艳阳下。是两部女性题材的美国电影让我对托斯卡纳深深地着了迷:《托斯卡纳艳阳下》(Under the Tuscan Sun)和《给朱丽叶的信》(Letters to Juliet)。对我来说,喜爱一部电影有时并不是因其好看的故事情节,相反,往往就是一些没那么紧要的元素,比如配乐,比如画面,比如布景,比如道具,甚或是一晃而过的路人甲或道具乙,却正是深深吸引我的主要原因。对我来说,这两部情节简单气氛轻松的电影,简直就是托斯卡纳旅游局委托好莱坞为其拍摄制作的风光大片哪:那辽阔无际的一脉平原,那明晃晃金灿灿的绚烂阳光,那和煦温暖的醉人微风,和那微风吹动橄榄叶而折射的闪闪银光。那些中世纪的古老村落,那些温暖色调的古老房舍,那些叫人眼花缭乱的周末集市,那些琳琅满目的土产特色……所有这些,都叫我心心向往,热切渴望!当然更少不了那著名的托斯卡纳美食,那可是法国大餐的本源,要不是当年佛罗伦萨梅迪奇家族的公主将作为陪嫁品的托斯卡纳厨师一同带去法国皇宫,法国人还不知要继续吃上多少年的手抓饭呢! 我将在这里租下一间农舍,作为我欧洲一年生活的基地。我会去市场上买来当地土布织成的床单被罩,窗帘桌布,令我的陋舍顿时充满了温暖的本土气息。我会把从集市里淘来的静物画和风景画挂在墙上作为装饰,我相信骨血里浸润着千年文明的意大利人,哪怕是普通匠人描绘出的画面亦不会俗气到哪里去。我会用晾干的或新鲜的食材香料将橱柜和冰箱填满,像当地人一样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地烹饪每一顿美食。我还会储备百十来瓶各色好酒,用以佐餐煮菜不同用场,就像我要在这里住上很久似的,用也用不完。 在托斯卡纳,我要亲眼“看一看”安德烈·波切利那嘹亮的意大利男高音——他的歌声总令我在脑海里浮现出一幅幅生动流淌的意大利乡村景色。我也要亲自去“闻一闻”那挂满枝头葡萄的紫色——每当我品尝意大利红酒时总似闻到了那果肉和果皮不同的味道和颜色。我还要学说几句简单的意大利语,跟那些又淳朴又不靠谱的意大利人交交朋友,学着他们的样子对一切都不当真,忘掉规则和戒律,培养一种潇洒放松的人生态度(譬如把交通灯的黄色看做是装饰品,把交通灯的红色当做是一种建议)。当然,最让我憧憬的还是参加他们的露天餐舞会:橄榄树下,铺着花布的餐桌上摆满了从托斯卡纳肥沃土地里可以收获的一切:鲜花,水果,腌橄榄,晒番茄,色拉,面包,香肠,红酒。眼前是帅气的意大利男人和漂亮的意大利女人,耳边是刀叉酒杯的碰撞声,人们的笑语和欢声,和曼陀林演奏的浪漫琴声……就这样我把自己扔在托斯卡纳的土地上,彻底放肆,没有节制没有顾忌地享受生活,享受美食,慵懒惬意,不顾后果。 电影《托斯卡纳艳阳下》剧照 当春天来时,我就继续南飞,去欧洲的天涯海角:西班牙。西班牙吸引着我的,不是斗牛,也不是火腿,而是一支曲子,和一部电影。 那支曲子已经在我灵魂里驻扎了20多年。小时候,弟弟的吉他弹奏曾一度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甚至都能熟练地运用轮指,甚至都敢演绎那首最著名的吉他曲:《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那首曲子是那样地忧伤和惆怅,凄美的旋律里面仿佛纠结缠绕着那样多欲言又止的过去和回忆。于是阿尔罕布拉宫就成了我一个想往,格拉纳达那座摩尔人的皇宫便成了我一个梦想的所在。 有时候,我更愿意以积极的态度来看待旧时的争战与侵略:想想如果没有十字军东征,就不可能有大翻译运动及其带来的最直接辉煌的结果:文艺复兴运动。如果没有土耳其军队的入侵,那么维也纳人还不知要等到何时才能品尝到香浓咖啡的滋味,那么我们也就不可能听到莫扎特那优美的歌剧《后宫诱逃》和《土耳其进行曲》了。同理,如果没有当初北非摩尔人在格林纳达建立的阿尔罕布拉宫殿,那么今天我们也就听不到这首世界上最美丽的古典吉他名曲了。 这首吉他曲是那样的婉转惆怅,以致我一定要追随着那悠远的旋律亲自去到阿尔罕布拉宫,我想坐在夕阳中的古老城墙底下,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心来感受,那掩藏在旋律背后的时空交错,那古今东西的交织穿越——想想就在这座宫殿里,汇聚着那样多不可思议的冲突与矛盾:欧洲与非洲,基督教与伊斯兰教,西班牙和阿拉伯,鼎盛和衰败,辉煌和落寞……置身其中,史书上的那些记载一定会鲜活跳荡生动活泼起来:伊莎贝拉女王,哥伦布,新大陆,西班牙王室;非洲,阿拉伯,摩尔人;再扯远一点,还可以想想北非谍影,卡萨布兰卡…… 正如奥尔罕·帕慕克在其书《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回忆》扉页中的题词:“美景之美,在其忧伤”。能够折射出这样情绪的历史遗迹是我喜欢造访的地方。 阿尔罕布拉宫 西班牙吉他曲忧伤却也浪漫,明朗却又暧昧。在伍迪·艾伦的电影《午夜巴塞罗那》(Vicky Cristina Barcelona)中,正是那柠檬夜色中浅酌低吟的吉他曲,成了神奇的催情剂,叫那理智现实的女大学生爱上了那个浪荡子画家。且不论真实生活中的伍迪·艾伦是伦理丧尽也好,道德败坏也罢,他的城市系列电影里呈现出的那份对梦想的纯真追求,对艺术的痴狂热爱,都是那样地执着和真诚。他在《午夜巴塞罗那》中呈现的对西班牙、在《午夜巴黎》中呈现的对巴黎那份最真切的向往和描绘,就如我现在正在写作的这篇“欧洲一年”,巴不得把自己喜爱的东西全都打包装在一起来品味来饕餮。于是,巴塞罗那成了我要去住上一段时间的必选城市之一。在那,我要坐在街头巷尾聆听所有的西班牙民间吉他曲,我要访遍高迪的所有建筑作品。我要用整个春季来研究琢磨西班牙人血液里那份艺术天赋和创意从何而来,为什么我最崇敬的现代艺术大师毕加索和达利都来自这里。 6月份,我要北上去到奥地利,在那里度过整个盛夏。避暑还在其次,主要是去赴两场音乐盛宴。这是多年来驻扎在我心底最热切的梦想,我一定要追随着他们,去现场聆听我最挚爱的施特劳斯和莫扎特。 Andre Rieu的“约翰·施特劳斯管弦乐队”是画家苏凤介绍给我的,她发来的链接是他们在柏林的一场音乐会:La Vie est Belle。一个小时的演出我是一口气看下来的,直看得我血脉贲张,泪花四溅,这真是一场视听的饕餮盛宴哪——乐队成员一律欧洲宫廷风格打扮,连谱架都是铸铁花艺的。潇洒的Andre Rieu既是指挥又是主持人,同时还是第一把小提琴手,长发飞扬,激情四射,简直就是当年维也纳的约翰·施特劳斯的再现。演奏的曲目尤其是我至爱的:有我在布拉格查理大桥上听到的那首Lara's Theme;有刚来加拿大时陪伴了我一个春天的Ramona;还有那些我一直喜欢的施特劳斯的圆舞曲,悠扬曼妙的乡村民谣,和欧洲古典乐曲。Andre Rieu把这些耳熟能详的曲子演绎出了他们自己的风格:有时似交响乐般雄浑壮阔,有时又似曼陀瓦尼乐队那流水般的轻盈,又壮丽又浪漫,又抒情又辽阔。听得台下的观众如痴如醉,不能自拔:有情人在那浪漫的氛围中禁不住拥吻,有故事的人止不住热泪盈眶,有激情的人当场跳起了华尔兹,不相识的左右邻座手牵着手一同与台上共鸣和唱。 在Youtube上看了他们在世界各地的多场演出,每一场都有不同的呈现和惊喜。所以我希望能有一段自由的时间,专门追随着Andre Rieu乐队,置身现场亲耳聆听,真实地虚拟一把那场盛宴,那场梦幻。 Andre Rieu 在奥地利我还要留出一整月的时间,将“萨尔斯堡音乐节”(每年7月底至9月初)从头至尾感受一番。一直那样挚爱莫扎特,他的作品永远是我生活中的主旋律:无论是歌剧还是合唱,无论是协奏曲还是奏鸣曲,无论是宗教音乐还是世俗流行乐曲。听他的音乐时,我的思绪总止不住游弋四散,古今穿越:18世纪,哈布斯堡王朝,宫廷乐队,假发套,古典音乐,德国歌剧,维也纳,萨尔斯堡,海顿,萨列里……我相信这些对莫扎特音乐不着边际的浮想与联系,都能在他家乡举办的这个音乐节中找到蛛丝马迹,从而可以帮助缕一缕我这纷乱的思绪,也能帮我在那些音符里找寻艺术的真谛。 当秋天来临,我于是告别北地,再辗转回意大利。我发现,我的艺术之旅虽是性随所至,随心所欲,但其实它始终离不开滋养艺术的这片丰饶沃土。千百年来,意大利自我更新,自我丰富,任何最具想象力最具创造力的艺术形式都出自这里。我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一方面被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大家们所深深折服:波提切利,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提香……因此文艺复兴的摇篮佛罗伦萨,原梅迪奇家族的办公室、现在的乌非奇博物馆,一直是我要顶礼膜拜的艺术圣殿,那可是集聚文艺复兴所有阶段所有形式艺术品的聚宝盆啊,据说如果把乌非奇博物馆地下室的藏品搬出来就可以在纽约举办整整5年的展览!我要在梅迪奇的佛罗伦萨住上一段时间,双脚实实地踏在中世纪铺就的石板路上,亲身穿行在中世纪筑就的长街窄巷,亲手抚摸骑士们守护过的城墙,用眼、用心去观瞻和铭记人类历史上那场最伟大的复兴运动中产生的最宝贵的文化遗产。 而另一方面,我却又被现代艺术那非凡的破坏力和创造力所折服。古老的意大利不是躺在故纸堆里的废墟和遗产,而是鲜活地激荡着时代最前沿的创意和时尚。那个在现代设计界比肩万国博览会的“威尼斯双年展”是我魂牵梦萦多年的一个想往,对于这样世界顶级的创意设计展览会,匆匆而过走马观花绝对是对它的侮辱和不恭!我一定要在威尼斯住下来,将展册仔细研究一遍,认真细致地去观看那些当今世界上最前卫的时尚设计:无论它是一把废铁铸成的椅子,还是一只造型独特的灯泡;无论是一件怪异荒诞的装置艺术,还是令人费解的行为艺术……我都愿抱着一颗宽容的谦逊的心,把这些作品认真钻研细细琢磨,因为我知道,所有明天理所当然的事物,都是从今天莫名其妙的发明和创造演变而来的。
最后发表: 此时此刻@ 2014-12-31 13:40 2766 0 2014-12-31
此时此刻 价值与信仰,新月与十字架 attach_img
价值与信仰,新月与十字架 文:言破空(蒙特利尔) 2013年11月魁省推出《魁北克价值宪章》后,媒体报道不断。虽然随着该党2014年大选下台,这一提案无疾而终,但其引发的社会思考却仍将继续。价值与信仰有关,现与读者分享见解。 概念的引入 子曰:必也正名乎。先定义价值:若干年前大陆一大学生临毕业,为救堕水老农,自己溺水身亡。这在欧美大抵一片赞扬,但在中国很多人认为不值。老农有啥用?大学生会对社会作贡献。 这个“值不值”,或者“价值观”,人人都具有。价值与价格不可混为一谈,价值并非货币可以衡量换算,是“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的“价”。你爱什么,就认它有价值。 自由的价值,则高得令诗人可抛弃生命与爱情两者。美国独立时期口号“不自由,毋宁死”(Live free or die)。 上海曾有位首富周某(据福布斯)犯案获刑17年。前此网上有其视频,他说:人生两样东西最重要,一是命,一是钱,有命没有钱,命有啥意思?有钱没命,钱有啥用?其人只读过小学,但能把人生高度概括、抽象到两个元素,探讨两者关系,并非一般学问了,很有philosophy(哲理)。 笔者在大陆经历一事:供职单位宿舍夜半起火,一女抱出小孩,返回取财物,楼塌,葬身火海。2013年元月6日,上海一批发市场失火,6人罹难。一女不满二十岁,跟舅母上楼,至死手中紧抱现金与存折等物。另一女上楼救钱,丈夫阻拦但仅抓住一只鞋。是否女人更爱钱财?有一男本不在现场,闻讯赶回,说有六百多万现钞在店内,消防人员尽力拉也拉不住。媒体报道称:尸体抬出来,怀里抱着几大捆钱。 据现代科学,过度兴奋或恐惧时肾上腺加速分泌,反应与体力超常。生物有求生本能,狗急能跳高墙。盖因其人对钱财执著,朝思暮想,思想变成本能,钱比命要紧而奋不顾身。到此田地,劝说、批评、反贪,统统不管用了。 多数中国人的价值观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就国人有这价值观?东亚有些民族似也相仿。敝人孤陋寡闻,但知在欧美,凡金融珠宝等行业,经理会关照新员工,天灾人祸时先逃生。抢救国家财产光荣牺牲,老外是无法理解的。中国虽有古训“留得青山在”,但事到临头,唯有金银忘不了。 全球赌场都有中文广告、说中文的雇员,中国人即使玩,也爱玩钱。 国人认为比金钱价更高的是权力,有权不怕没钱。中学时代有一邻座,当了班委,说话便有点哼哼哈哈官腔。GD培养不少积极分子,上上下下,为权力金字塔培养抬轿子的,纯朴学生就此炼成了毛左。毛本人至死不放权,还假惺惺以“接班人”作钓饵害人。 其人三年困难时期回老家一趟,嘱咐“搭个茅棚,我将来退休住”,湖南遂耗巨资建滴水洞别墅,而毛仅于1966年6月住了11天,从未退休,倒为夺权发动了文革。据计算,建别墅的钱赈灾,可供湖南饿死的二百四十八万饥民吃一年! 滴水洞别墅一号楼 华盛顿连任一届已非所愿,坚拒第三届,说“不能开先例”。功成身退,在家乡读书、开酒坊(蒸馏威斯忌出售)。其人并无雄文四卷五卷,但说过“我们不能效法欧洲宫廷”。 华盛顿拒连第三任总统 要钱不要命与毛泽东嗜权,似有点极端,但这是不少华人的价值取向。前者明显,后者也不含糊,那些年海外民运内部明争暗斗,那年王若望来加,鄙人当面讨教:搞民运的何以自己作风那么不民主?先生略作沉吟,答说:很多人心中有个小毛泽东。王老已逝,生者当常思其言。 国人不认同的价值 想掌权出人头地,就很难接受“平等”这与生俱来的价值。观察过托儿所么?阿姨分糖果很公平,小孩子谈不上多少社会影响,天性令他们要求平等。人长大了,在中国长大,懂得官大一级压死人,问他天色,他先看领导脸色,尽管内心很清楚这领导狗屁不通还不知哪里弄来博士硕士帽,就像易中天所说:“不弱智能当领导吗?” 有些事很多华人不知道,或不相信:欧美有些人中大奖而不去领奖,有人当官不领薪酬,只为实现自己理想,很多人根本就不想当官。魁省市政选举,市长等职有时仅一人候选,人称“鼓掌选举”(élection par acclamation),大家拍手赞成完事。蒙特利尔岛Dorval、Westmount、Kirkland等地市长就这么产生。 本刊八月号载《福山理论的倾听和质疑》一文,作者认为“还需要思考一个文化因素,这就是价值理念……有对丰衣足食的追求,而无对自由平等的向往”,再上升到哲学命题“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意识决定存在。”作者所提“价值理念”,正好是国人所缺,所不认同的。一如资中筠所说,中国人对于和自己切身利益无关的,如宗教信仰之类,是不会有兴趣的。 国人若少一点物质追求,多一点精神世界,不独早就共和,也不至于牺牲环境、资源、劳力,替洋人打工(可悲有海外华人看到一元商店里那么多 made in China 竟然自豪)。 王朔说得形象化:信仰不能当饭吃,所以不重要……民主、自由……对于中国人来讲,不能当饭吃的都不重要,我们信奉了猪的生活原则,于是乎我们也得到了猪的命运——迟早给别人当饭吃。 魁北克价值 首先是讲法语,然后民主、多元文化、男女平等、政教分离以及人权与自由。这些都印在移民局文件里,告知新移民。 十六世纪法国人开创“新法兰西”,随后来了英国人,英法从此战争不断。法裔坚持自己是“独特社会”,虽然英语已经在加拿大、北美乃至全球通用,魁省仍独尊法语,其余均符合加拿大价值(可参阅《加拿大价值宪章》),不离普世价值,但与中共“七不讲”相去甚远(除男女平等一项)。 “七不讲”系“五不搞”升级版,五增至七,不搞变成不讲。不让人讲人就不讲啦?真是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 当年(2013)8月底,蒙市69路巴士上多名乘客(内有华人)要一穆斯林女子摘下头巾,出言不逊说“你还是回老家去吧!”穆女反唇相讥道“你们闭嘴!”下车,可能感到寡不敌众。一乘客手机录像,报端披露。 9月初,省府发布公报:这份《宪章》已炮制近一年,涉及两方面: 一,权力公器中立;二,宗教宽容界限。内涵五项具体建议,其第4项为:凡政府公共服务场所,员工与民众须露真面目,不得佩戴明显宗教饰物。这里“场所”范围甚广,包括公立大中小学及托儿所,即使私立,只要接受政府资助也不例外。巴士这一幕,就因为公共汽车属“场所”。 证件照须免冠,或者机场码头通关不准戴墨镜,无人反对。而今9月份发生数千人游行抗议。此后另一场为支持,规模小得多。一些托儿所穆斯林保育员,声称宁可失业也要戴头巾,另有人则批驳:天天面对伊斯兰打扮,势必影响幼儿心灵(也有道理)。而安大略省一些缺医生、护士、保育员的机构乘机挖人,登报招聘:我们不在乎你头上的,只在乎你头脑里的!(We don't care what's on your head, we care what's in it) 儒教很难说是宗教,但古代儒生视戴冠为必修礼仪。孔子门生子路遭围攻,断了帽缨,丢下剑说“君子不免冠,容我结缨。”没等他整好就被剁为肉酱。国人有宗教信仰者太少,不妨就此推想,将心比心,可理解穆斯林的反弹。 其他如犹太教、锡克教并不执著,不戴不缠也有,小圆帽与缠头等并不遮面部。 看来重点是政教分离,省府还引用雨果,《巴黎圣母院》的作者:“L’Église chez elle, et l’État chez lui.” 大意为“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笔者顺便征求译文,法国人开个小餐馆,老板娘芳名Mélanie,招牌就挂Chez Mélanie,这个Chez,中文很难周全。 魁省穆斯林只占人口近6%,且受大学教育比例高,何以引起反感而且由来已久?联想法国,发生过穆斯林女戴头巾上学,被校长掴耳光。九十年代笔者来魁省,正值苏联解体之后,房东喜滋滋说:共产党人玩完,只剩下阿拉伯人了。问后方知,他们认定两种人最坏:共产党与穆斯林。幼儿夜间哭闹,大人吓唬“再闹,共产党来了”,能奏效。至于后者,纽约9•11事件更清楚。问题可如此求解: 一,政客弄权。反对该提案者认为,魁人党借此投法裔所好,为下一届连任捞选票。另外,加总理哈珀说,魁人党故意与渥太华作对。该党最终目标为魁北克独立,其理念秉承法兰西传统(法国本是社会主义故乡〉,激进左倾,支持劳工运动、社会福利及社会主义诉求。更深层次的则有: 二,历史恩怨。吾人生活在历史阴影中,只是不自觉而已,好比谁体验到地球不断载着自己转圈来着?宗教战争在人心的影响远未消除,都是一神教,信上帝,还是真主?能不龙虎斗?佛教好在不信神,也从未发动“圣战”。而新月与十字架争斗过,譬如前者曾攻占西班牙,越过比利牛斯山入侵法国,罗马教廷也发动历时二百年的十字军东征,彼此积怨,形同冰炭,势若水火。 在穆斯林看来,拿破仑入侵埃及是对阿拉伯世界殖民,以色列复国是西方侵略,因为基督教承传犹太教,是一家人。反之,西方未必看得起穆斯林,觉得后者靠卖石油发财,土财主才认为GDP高就算强大,只会扣押欧美人质、在城市制造爆炸、对以色列发动“圣战”乃至撞毁纽约世贸中心……实在下三滥。 三、宗教信仰。伊斯兰不像基督教那样经历宗教改革,阿拉伯世界也不曾有欧洲那样的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工业化。伊斯兰倒是不乏鼓吹原教旨主义,西方看来就是极端主义、恐怖主义。法国与其他欧美国家十八世纪开始政教分离,而伊斯兰仍奉行政教合一以及伊斯兰至上,对此加国英裔也许尚能克制,法裔似乎难以忍受。 显性与隐性 两种行为规范。前者如法律、规章之类,形诸文字,有强制性,后者则有道德、风俗与习惯等。最奥妙是大陆各种潜规则,“潜”与“规则”,相悖而合一,做得又说不得。餐馆吃饭,账单是前者,不可不买帐,小费属后者,不过听说华人餐馆也会向食客索要,或争多嫌少,或者打入账单而再次索要。即使有硬性规范,中国人有本事绕过,从前人情大于王法,现今宪法都可以束之高阁。 《宪章》提案走法定程序:征询公众,议会辩论、表决,若通过而生效,则原本内在的思想感情将变成硬性规定。从大环境考察,魁北克法裔只是打了头阵,西方对穆斯林早已不胜厌烦。有专家评论道: 2001年9•11事件震惊世界,我们眼看伊斯兰圣战份子诞生。12年时间过去了,金钱耗费万千亿,仍未能击败敌人。伊斯兰遍布各地的组织如基地、青年党、塔利班、穆斯林兄弟会等不时制造事端。就在9月份,发生几起爆炸,目标为基督徒(只占巴人口约1.6%)。22日巴基斯坦白沙瓦发生于基督教堂的自杀式连环爆炸袭击中,八十几人丧命,引起次日全国基督徒示威抗议。 巴基斯坦全国基督徒抗议 政教合一助长集权,而伊斯兰至上必然唯我独尊。宗教信仰,无论什么信仰,即使是宇宙真理,都应该认同普世价值。 后记: 元月发生伊斯兰恐怖分子血腥袭击法国《查理周刊》。其实该刊常登载讽刺天主教皇、法国政要(如总统奥兰德)甚至警察,总之一切权贵财势人物,但从未罹祸惹是非。此后法总统还带领数十名各国首脑在巴黎游行抗议,民众的呼声响亮:保卫言论自由的价值,以及“我是查理”。法国《世界报》刊文明确指出:言论自由是最基本原则,高于其它一切因素,包括宗教。2月份北欧哥本哈根又有类似事件。 巴黎街头可见一字长蛇阵的穆斯林朝拜,但伊斯兰极端主义分子仍未接受普世价值,未认同自由(言论、新闻、出版等)。不过,年前埃及一位女大学女生网上公开自己裸体照,伊朗一位女记者公开其室不带头巾照片,挑战穆斯林传统。周刊事件后,法国穆斯林领袖、“法国清真寺联盟”主席Mohammad Moussaoui 也都参加了游行,还号召法国所有穆斯林参加游行。 相信随着时间推移,正义总将战胜邪恶。只不过,华人那种要钱不要命的案例,与不惜生命代价而捍卫自由的《查理周刊》,两相比较,真令人不知说什么好。
最后发表: 此时此刻@ 2015-3-9 12:18 2668 0 2015-3-9
此时此刻 都市田园梦 attach_img
都市田园梦 文:亦乐(蒙特利尔) 爱着繁华都市的绚烂霓虹 也爱着宁静田园的恬美清澈 更爱那穿梭两者之间的奇妙感受 你是否 也有过这样的都市田园梦 你是否也想 过这临近完美的生活 回国时买了一本中国的旅游杂志,翻开读到上面这段开场白的时候,我有点略带震惊的喜悦:一个新兴的族群正在“蜗居“的国民里悄然兴起——乐城,LOCAN, Lifestyle Of City And Nature, 一种积极寻求城市生活与自然生活平衡的新生活方式,由”自己建小镇“活动的创始人范婷提出。26 岁的白领范婷,在北京北六环附近的一个村庄里,租下一个2 亩大、有一个果园和两片空地及20 多间房间的小院,建立一座“白领小镇”,身体力行了一个被称为“乌托邦式”的都市田园梦。 乐城族,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城市,除了为工作,也为充分享受城市的便利、商品、信息、文化等。同时,他们追求与自然融合的时间与空间,在自然中获取心灵与身体的滋养。 挑战与悠然,奢华与淳朴,亦张亦弛,两全其美,这是现代人身心的诉求,我不禁感慨:人类真是有点“贪”。 身居生活现代化的枫叶国度,我也不胜感慨:枫叶国民是多么地幸运,在这地广人稀,处处保留着原始与自然的新大陆,都市田园本来就不是梦,而只是一种选择,说不定还是一个更节约开销的选择;只是一个观念,只要我们愿意,唾手可得。 初到蒙城,就有老移民向我这样描述过魁北瓜的生活模式:从开始工作就开始在附近的湖边河畔寻找自己心仪的别墅,几年下来钱攒够了,别墅也找好了,花比在城里买房低得多的钱,拥有了自己的临水浪漫屋,近的可以每天当家住,远的则周末假日回去,无非就是上班日在城里租个宿舍。 后来和当地同事混熟了才知道这还真不是一个传说。 好友思乐工作才两三年时,一家四口在单位附近租住公寓,我劝她买房她说钱没攒够。有一天她却对我说,丈夫比尔在Mont Tremblant 地区看中一套湖边别墅,几万元,他们买得起。不久以后,我就被邀请到那别墅里做客,看着比尔教授坐在临水的玻璃太阳房里写写读读,我真想不出还有什么环境能更激发他的灵感;思乐带着两个脱得光溜溜的幼子在自己的小沙滩戏水,和城里钢筋水泥丛林里对着荧光屏打游戏混日子的同龄儿童相比,这对夫妇为自己孩子投资的,是一片多么用心良苦的伊甸园。比尔休息时带我们到湖上扬帆荡桨,直到大家汗流浃背。圣诞节我收到他们一家致友人的信,里面提到儿子奥利弗很羡慕湖上带马达的汽艇,可始终却只能与人力小船为伍,让我忍俊不禁。机动还是人力,就这对夫妇而言,这不仅仅是钱的问题。 还有同一办公室的单身贵族依林,花几万块在Mauricie 湖边安了个只能在周末或度假时回的家,“等我退休就和蒙城彻底拜拜!”生长在蒙城的她对我发誓般地说。那是肯定的,我毫不怀疑,因为她是那片湖区拯救湖泊环保委员会的主席,为了控制蓝藻污染到处奔走游说,业余时间比上班还忙。 我买的屋, 前房主在市中心开酒吧, 他卖房子是因为在Eastern Township 买好了一个草料农场,一栋房子一片地,他要在那里养马、养狗、养鸽子、养……草场的一半出租,不仅能抵消那农场的支出,租户还提供他的马匹一年的草料。买了他的房子也继承了他的梦,搬到农场去?!一个挥之不去的田园梦,时时在我两口子的都市清梦里搅扰。 倒有个敢想敢干的朋友,宁愿开车半小时进城,在Laval 河边一见钟情地落了户,屋后流水潺潺,鸟起雁落,高兴就甩杆取鱼,园里果密瓜肥,那赛过神仙的快活日子才花了我买房一半多的钱……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蓦然回首,隐身于都市霓虹仅在片刻之间,都市田园梦,仿佛穿越了时空,这样的境界谁不向往? 静下心来听听自己内心的呐喊,我们或许会找到不一样的人生。
最后发表: 此时此刻@ 2015-2-5 15:27 2560 0 2015-2-5
此时此刻 音乐数学物理老毕和二(四) attach_img
音乐数学物理老毕和二(四) 文:林炎平(蒙特利尔) 编者注:本文作者试图从美的最基本的基础之一——音乐的音程出发,去探讨人类科学和美的关系,他发现毕达哥拉斯是必要的起点。作者用了一些调侃的语言,希望这个有趣的话题不至于过于艰涩。 毕达哥拉斯幽灵 我们这个世界只是数的规律的表象。毕达哥拉斯肯定会说这句话。 在毕达哥拉斯的那个弟子发现了无理数之后的2000年,人们又发明了另外一个更加不可思议的数,这就是虚数。我在这里之所以说无理数是“发现”,而虚数是“发明”,这是因为无理数是自然存在的,而虚数是我们为了使用而发明的。当然你也可以争辩:其实所有的数都是发明的。 虚数的单位是,它等于“根号-1”(√(-1))。我知道你肯定说这个发明这个的人比毕达哥拉斯的那个弟子还要“二”。确实,-1是没有平方根的,但是为什么我们不制造一个平方根,规定它的平方就是“-1”?你不开心吗?那你就不开心吧。 事实证明,这个的作用极大,使得原来的数一下子从一维扩展到了二维。你这会看出来了,“二”又来了。没有了这个虚数,拉普拉斯变换也就不可能产生,没有了拉普拉斯变换,电子学电工学和控制论都可以歇菜了。因此我们看到,数学是多么伟大。伽利略没有错,毕达哥拉斯没有错。 这些都太枯燥了,这样下去真的读者都跑光了。你如果现在还没有跑掉,那么你已经是那5%坚持到最后的。先别跑,这就结束了。 但是在结束前,我们一定要给大家看一个伟大的方程,这就是欧拉方程。 我们知道,在所有的数中,有5个是最重要的常数,它们是:0,1,π(圆周率3.141592…),e(自然对数的底2.718281828…), i(虚数单位√(-1))。其中两个有理数,两个无理数,一个虚数。欧拉居然把他们写在了一个方程式里。而且,在这个方程式里只有它们,外加一个加号和一个等号: 你还不相信上帝通过数学创造了宇宙吗?如果你还不信,那么我们来看一下“黄金分割”和“斐波那契级数”。黄金分割和斐波那契级数其实是一回事。看过《达芬奇密码》的人一定知道斐波那契级数,那是文艺复兴前夕的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Leonardo Fibonacci 1170 - 1250)发明和发现的。 斐波那契级数是这样的: 1,1,2,3,5,8,13,21……Fn 其中 黄金分割则是由古希腊人发现的,也和毕达哥拉斯有关,欧几里得对其是这样定义的: 将某个长度被切成两部分,使得整体比长局部等于长局部比短局部,那么这个比例就是黄金分割。求解可以获得这个比例 有意思的是,在斐波那契级数中,后一项和前一项的比,随着n的增加,总是在黄金分割值上下浮动,而且逐渐接近黄金分割值,最后在n趋于无穷时收敛于黄金分割值。 上面我们提到了欧几里得。这是一位在毕达哥拉斯之后的“二”的集大成者。他的《几何原本》在2000多年后的今天还在原封不动地作为教科书教导我们。欧几里得几何是“普世价值”的最好诠释,不管你是什么民族什么地位什么肤色什么信仰,你都必须学习欧几里得几何。(当然你可以说还有“非欧几何”,亦即“双曲几何”和“椭圆几何”。没错,这是欧几里得几何的两个“孙子”,但这是另外一回事,这里就不多说了。)欧几里得几何是逻辑思维的榜样和科学方法的典范。 顺便说一句,欧几里得用不到10行字词,就证明了素数的个数是无穷的。有兴趣的自己查找,那方法绝妙无比,用的也是我们开篇举例中的“反证法”,实在是精彩绝伦光辉夺目,这里不予展示,免得亮瞎你的双眼。 当代的“好事之徒”们认为斐波那契级数和黄金分割是伟大画家们实际遵守的规则,不管是有意识的还是下意识的。那个海螺式的图形就是所谓斐波那契级数“地砖”。他们号称波特切利和达芬奇就是按照这个规则构图的,因此这是美术的Canon。 至于达芬奇,这是一位我们不需要讨论的人。他是伟大的画家,这是大家都知道的,《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但他还是工程师、生物学家、解剖学家、建筑师……,还有,他是一位出色的数学家。看到没有?数学!看到毕达哥拉斯的影子了吗?这位伟大天才的事迹和创造实在太多太精彩,建议童鞋们找来看看。 图表7:达芬奇的绘画和手稿 我刚才提到了毕达哥拉斯的“影子”,那其实不是影子,而是幽灵。这是毕达哥拉斯幽灵,一个古希腊幽灵,诞生于古希腊的爱琴海,穿越过漫长的中世纪,发轫于文艺复兴时代,滥觞于我们现代。我们到处都有这样幽灵,到处都受惠于这个幽灵,比如自由平等博爱民主科学公民。当然包括我们说的音乐数学物理,还有绘画。这个幽灵的副作用就是很“二”,它根本不知道“以食为天”,从不安分守己,时刻异想天开,到处寻衅滋事。 我想说的是,如果你喜欢音乐,请向毕达哥拉斯致敬,向“二”致敬。如果你不喜欢音乐,那么是你开始喜欢音乐的时候了。因此,也是你开始喜欢毕达哥拉斯和他的幽灵的时候了。
最后发表: 此时此刻@ 2015-5-14 13:05 2503 0 2015-5-14
此时此刻 乐活LOHAS attach_img
乐活LOHAS 文:亦乐 朋友问我:“乐活”是什么?”我不以为然地说:“不就是快乐地活着吗?” “没那么简单。”他说。 于是,我便去寻找,“乐活”是什么? 哦, 原 来 它 是 一 个 英 文 缩 写 的 译 音 ——“LOHAS”, 全 名 叫“Lifestyles of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直译是“健康的,可持续性的生活方式。” 再追寻下去,我有点为自己的孤陋寡闻而汗颜。早在1998 年,一个名叫Paul Ray 的美国学者,用十五年调查统计的结果,写出了一本名叫“文化创意者:5000万人如何改变世界”的书,以“Lifestylesof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中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组成了“LOHAS”这个新词,第一次提出了“乐活”的概念。 人类社会过去的几十年,崇尚科技、工业文明,以机械为中心的现代化生活方式,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的极大丰富;然而,也随之而然地带来了环境污染、生态失调的严重后患。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人们开始反思,我们 ——地球人,应该选择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乐活理念顺应了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约一亿多西方社会的城市居民成了LOHAS 一族,百分之三十的美国成人具有了LOHAS 的理念。乐活传入中国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已为很多人所接受。 乐活,一种时代的产物,它既是一种环保理念,又是一种文化内涵。尽管很多人对这个词不熟悉,可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里已经越来越多地渗透了乐活的理念,比如,讲究合理的饮食结构,经常运动,适度休息,灵性修养,搭乘大众运输工具,减少制造垃圾,使用对环境友善的化学产品,优先选用有机(无毒)农产品,随身携带环保餐具或购物袋…… 乐活人不只是爱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也爱地球,这种爱,跨越了地理、种族、年龄的限制,表达了地球人的生命理想。 乐活一族的风格,他们降低自身的欲望,放慢生活的节奏,平缓自己的呼吸,减少浮躁的行动,体验慢生活、简单生活、宁静生活与悠闲生活的价值与趣味。 随着“乐活”的流行,相应的“乐活”经济也开始活跃,一些原始生态游、原生态的农家乐逐渐流行了起来。各种健康绿色食品,用品逐渐走俏,乐活的杂志,书籍,网站,服务等也迅速崛起,甚至有些商家正在探讨修建有机公寓。乐活产品的经营者还提出,自己不是单纯在卖产品,而是在经营人与人之间日常生活的情感。 当有些人还在追求名牌轿车,山珍海味带来的虚荣与奢华时,乐活一族在嘲笑那些人的落伍。因为,搭乘大众运输工具,吃绿色有机食品,穿棉麻天然织物,使用 二手货品才是当前流行的生活方式。不是用拥有物质的多少,而是以一种健康的生活态度使自己快乐。这令我们看到了一种区别于其他人群的外在表现形式,而最本质的特点在于他们独特的价值观:把生态与身心健康放在名利之上。 应该说,乐活是20 世纪末许多富裕阶层经历追求逸乐,过度消费的空虚之后所产生的集体反思。令人高兴的是,很多人开始追寻与实践一种新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这种新的“活法”能够保证人类健康,快乐而可持续地发展。于是,走时尚路线的乐活让许多人找到了真正优良品质生活的真谛。 21 世纪的人应该选择一种什么样的活法?这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所思考与追寻的话题。生活质量取决于经济条件恐怕已成为人们的固有观念。然而,乐活一族却认为:生活质量不仅取决于经济基础,而更主要的是取决于生活的观念。快乐生活与金钱无关。 不可否认,经济状况是决定生活质量的前提条件,但它并非是决定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在现实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例子:有人有钱,但生活观念落后,生活质量并不高,钱不仅没为他创造幸福,甚至还变成祸根。而有些人收入并不很高,但生活质量却不低,很阳光,很时尚,一家人除了温饱,还有丰富健康的业余爱好,不时外 出旅游,融入自然,回馈社会。他们能够文明科学地消费,这正是乐活的精髓。 很多人至今所关心的还停留在“危险、有害”的危机感上,强调的是“什么不能做、不能吃”。相比之下,乐活一族则强调努力主动争取健康快乐的日子。认为关心环境生态,等于关心自己。 乐活,作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迅速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进而还形成了一种特定的文化。这让更多的人去重新思考生活,重新审视时尚,重新定义流行。■ 更多精彩文章请见“此时此刻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thismomentpress
最后发表: 此时此刻@ 2014-10-28 11:41 2487 0 2014-10-28
此时此刻 法国大革命 attach_img
法国大革命 文:言破空(蒙特利尔) 题头为一部电影,英、法文原名:TheFrench Revolution, La Révlution française, 法意德英加五国合摄于大革命二百周年,。上集导演为法国Enrico,下集美国Heffron。演员阵容集各国一流,群众演员数万,包括法国前总统(有影片一分钟视频,网上:Nicolas Sarkozy Figurant 萨科齐跑龙套)。 十多年前看过一遍,本地Télé-Québec播放。这家电视台独特,无新闻,但有政论,科教文节目多,电影从不插广告,而且定期播一部原版中国电影,配法文字幕。也曾播过法国学者研究中国的纪录片,资料丰富。 无远虑,必有近忧。人家对本国别国历史,始终关心反省。对这场革命,议论纷纷,史家、社会学家更其努力探讨。而中国对自己那场浩劫,也是大革命,似乎忘怀。个中有民众的麻木,更有食肉者(今食特供者)蓄谋掩盖、歪曲、强迫失忆,试图让易解的历史变成考古难题。 正如《三国演义》是文艺作品,与历史有点出入,但爱看的人多,而有几人去读《三国志》?比如,处决国王时曾有保王党劫法场,但影片只字未提,可能考虑情节不宜跌宕过多。评论一般认为该片基本符合史实,故本人在此推荐。 何况听说中文本《旧制度与大革命》几度脱销。国家大事找书找资料,总比“你解放军不跟我,我去找红军”(挽袖拔拳,凶相毕露),要好得多。美国不早已有国会图书馆?只是,此书系“论”而非“史”,托克维尔开卷就声明。治史当以史带论,根据史实导出理论。一般人读史头疼,而这段历久,曲折、反复均属罕见,最好看完电影再看书。 英美法革命比较 1100年,英王亨利一世颁布《自由宪章》(Charter of Liberties),给予教会与贵族一些权利。 1215年,各路贵族兴兵,伦敦泰晤士河畔,约翰王在羊皮纸《大宪章》(Great Charter)上签字钤印。后者内容源出前者,但加上一条:贵族会议有权否定国王之命令。 1688年,詹姆斯二世即位后加强集权,信仰英国国教的女儿玛丽继位无望,资产阶级邀请其夫婿,荷兰奥兰治亲王威廉,来英国与玛丽共同执政,詹姆斯二世出亡法国。旋即议会提出权利法案(Billof Rights) 确立“议会至上”准则。兵不血刃,史称“光荣革命”。英国以宪法约束国王,历时几百年,方修成正果。其对世界贡献良多,影响深远,美国宪法中就有大宪章的影子。 美国革命得天独厚。远隔重洋,也曾向英王上书陈情,不成就干脆反了,打独立战争。 开国先辈们气吞山河,慷慨表态:要说是反叛,就索性一反到底。(If this be treaoson, make the most of it!)保王份子也有,往北退,今天加拿大仍属英联邦,女王陛下不时来巡视,纳税人仍要养总督和上议院,此辈不敢作威,仍敢作福,时闻挥霍浪费,反不如女王俭朴低调。 法国革命一波三折,回肠荡气。论起迄则说法不一。最短从1789年5月三级会议召开,至1794年7月热月政变,电影按此说。因为虽有波旁王朝复辟,甚至拿破仑称帝,但共和已确立,深入人心,宪政不可动摇。英国至今称“王国”,而中国招牌不但“共和”,而且“人民共和”(“贵族共和”都谈不上),但专制却超过秦始皇。考其背景,多位革命人物深受启蒙思想影响,虽然卢梭、伏尔泰等均已谢世。究其原因,大抵不外天灾、饥荒、民不聊生、王室奢侈等等,但有一点史家忽略了,即革命期间重大事件均发生在夏天。开头攻占巴士底狱,至末了热月政变(热月,炎热可想而知),一波推一波。所谓闹革命,包括文革等,天热容易闹起来。盖气温升高,人心也焦躁,不肯安份守己,夏天犯罪率高。此系本人比较大革命事件而发现,引用者请注明出处。至于对这场革命的观点,褒贬不一。有人(包括托克维尔)赞不绝口:彻底、广泛、热情。有人则贬之为一场闹剧:生灵涂炭、玉石俱焚。在此不赘,现介绍关键人物与重大事件,再来看电影就有头绪。 关键人物: 路易十六 国王路易十六(LouisXVI)。路易十四、十五两位系集权君主,前者称“朕即国家”,后者有名言“我死后,管它洪水滔天”。但路易十六人品不坏,信教虔诚,有文化修养,只是受王后与周围小人左右。此君热爱机械,尤其喜欢制作各种锁,还修改过断头机的铡刀,有点像中国明朝那位皇帝爱做木工。这么个人,绝对不是暴君。他在替路易十四、十五还债,民众几代怨恨积聚,此时发作。法国学者勒庞(Lebon)所言不虚:吾人受先辈德行荫庇,代先辈劣迹受罪。正是: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拉法耶特(Lafayette):贵族,君主立宪派首脑,风云一时,后急流勇退,得以全身。他设计三色徽记,曾向国王进呈三色帽徽,说其中白色代表王权。而今巴黎有条Lafayette街,西端有豪华商场,华人阔佬称为“老佛爷”。 丹东(Danton):雄辩,热豪爽,团结一批温和份子,与激进份子争论不休,后反对恐怖专政而与罗伯斯庇尔生分。有论者认为影片抑罗扬丹,其实罗的人品学识均佳,实在是性格悲剧。 罗伯斯庇尔 罗伯斯庇尔(Robespierre):洁身自好,生活简朴,能仗义执言为穷人说话,笃信启蒙思想,力求社会公正。可惜是极端理想主义者,剧中有次与丹东讨论,丹说:是否要求过高?罗答:存在就是为了完美。为了崇高,不惜人头落地,有人曾为其作墓志铭:过往的人啊,不必为我悲伤,倘若我活着,你们就活不成。 重大事件: 上集:启蒙年代(LesAnnées Lumières) 电影开场点出两人:国王御驾途经学校,罗伯斯庇尔代表全校,雨中跪地,诵读拉丁文献辞。 三级会议 1789年5月,三级会议。王居上首,下有教士与贵族两厢打横,然后平民。财政大臣长篇报告,王后昏昏欲睡。国王意图简单——要钱。未果,愤而解散会议。国王已经让步,平民代表人数增至约六百,其他两级各三百,而且付表决将一人一票。但平民、不少教士以及一些贵族,仍不买帐,而且一不做二不休,拉出去在网球场另起炉灶“制宪会议”。 与中国秦汉以降的专制不同,法国封建制度有三级会议,其代表性亦货真价实,教士与贵族不可能冒充平民代表。第三等级选民资格:法国本土出生,或归化法国,年满25岁之男性,在居住地纳税并投票。这平民等级包括农民、工匠、小商、专业人士(律师)和大资产阶级等,其间人才济济,不乏有资产以及有技艺、专业知识、思想理念人士。 攻占巴士底狱 7月14日,攻占巴士底狱。财政大臣希图改良,劝说无效而辞职。国王不愿再退让,调动军队对付民众。群情激昂,纷纷夺取武器,或以铁棍、菜刀等揭竿而起,涌向巴士底狱。典狱官说牢内仅关押7名囚犯等等,终究谈不拢,官兵枪炮镇压。起义者浴血奋战,夺得胜利。消息传到王宫,国王问:在造反?内侍答:在革命。 娘子军围攻凡尔赛宫 10月5-6日,娘子军围攻凡尔赛宫。镜头从街角展开,一群巴黎妇女,手持长矛钢叉之类,一女童击鼓开路,更无一人是男儿。尽管雨天,队伍逐渐扩大,但仍以妇女为主,武器也增加了枪支,居然还有一尊大炮,团团围住王宫,呼号震天:leRoi, à Paris(国王,回巴黎)。拉法耶特调停,王室无奈,迁至巴黎杜伊勒宫。此系大革命中规模最大的一次事件,据史料,达数万人之众。王权神圣至此荡然无存,但也可见对国王仍抱希望,要他参与制宪。 1791年6月,国王全家乔装出逃,投奔境外敌对势力。制宪会议得悉,拉法耶特命令:“捉拿绑匪,解救国王”。近法奥边境处,国王被识破,押回巴黎。拉氏坚持君主立宪,坚称国王被绑架。诸侯勤王犹有可说,国王此举无异引狼入室,失策。 9月底,制宪会议解散,《1791年宪法》就绪,基调为“一切权力由全民产生”。翌日“立法会议”开始,君主立宪确立。 1792年6月,民众攻占杜伊勒宫。8月10日,王室成阶下囚,波旁王朝灭亡。君主立宪派倒台。 9月,为制订新宪法,立法会议解散,由普选产生议员组成国民公会(Convention,美国革命时,费城制宪会议也用此名),成立法兰西共和国,是为第一共和。七百多议员大致分三派,右、左、中次序轮番上台,搬演下集重头戏。 下集:恐怖岁月(LesAnnées Terribles) 1793年元月,国王被移解监狱、审判,最后处死。 6月,民众再次起义,推翻无力应付内忧外患,甚至保王的右派。 行刺马拉 雅各宾派上台,外省叛变、右派捣乱、王党挑唆、外国干涉。乱纷纷,只得采取恐怖政策,局势如麻,也就杀人如麻。失势者亦反扑,如雅各宾健将马拉遇刺身亡。 形势稳定后,内讧开始,恐怖政策改为对付异己。右派被镇压后,左派雅各宾自身内斗。罗伯斯庇尔左右开弓,先整激进份子,再整丹东为首的温和份子。丹东等人被逮捕,由革命法庭判死刑。其实罗氏与丹东及德穆兰(丹的挚友)私交甚笃。德与丹等醒悟而反恐怖政策,为罗所不容。行刑日,德妻求情,望刀下留人,罗伯斯庇尔扭头拂袖而去,听任囚车载同志与朋友赴刑场。 热月政变 1794年7月26日,热月政变。罗氏地位如日中天,但急转直下。是日罗在公会宣称:还有一些议员要整肃。全场哗然,有人带头喊“打倒暴君!”一呼百应。罗只得夺门出逃。鉴于丹东等被整先例,惶惶然,议员们策划政变,次日逮捕罗伯斯庇尔及其同党,第三天就送上断头机。 断头台 下集气氛肃杀,儿童不宜。残酷斗争,无情打击。刀剑枪炮加绞架。断头机太忙,(图7)王公贵族、革命党人,列队引颈受戮。此物并非Guillotin医生设计,革命前早已在欧洲使用(法国1977年最后一次用)。G氏只是推广,盖当初只有贵族犯死刑可享用,剧中向国王进呈模型,说:减轻临终痛苦,也该人人平等。国王御笔将刀刃由半月形︵改成斜直线╲,道是:如此更好。当年发明者考虑人的颈项呈半圆形,路易十六看出问题,可惜君王未能洞察历史潮流。 后来此君断头台前驻足仰望,但见高处寒光一闪,内心感慨何止万千。登台后仍不失王者风范,面众陈词:我死于清白,我原谅迫害我的人。突然鼓声齐作,原来监斩官急令行刑。从前你不让人说话,现在人不让你说话了。 丹东及其支持者们囚车途经罗伯斯庇尔居处,丹东抬头说道:接下来轮到你啦!头脑清醒,浩气长存,刑前谓刽子手:莫忘记,待会儿提我头颅让民众看看,好头颅! 果然,不久轮到罗伯斯庇尔,披头散发,面目全非,昏昏沉沉由人架上台,全无往昔气概。铡刀下滑,应声落地是木偶头颅,原来镜头跳至几个小孩,在玩模型断头机,也是编剧神来之笔。法国作家巴比塞在小说《火线》中,说是看到儿童游戏认真,大为感叹:孩子们把游戏当正经事,倒是大人们把正经事当儿戏。 重温二百多年前这段历史,令人既振奋,亦悲哀,更叹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 欢迎订阅时代学园微信公众号,在手机上看我的文章。订阅号:TimeAcademy
最后发表: 此时此刻@ 2015-7-14 10:58 2440 0 2015-7-14
此时此刻 音乐数学物理老毕和二(一) attach_img
音乐数学物理老毕和二(一) 文:林炎平(蒙特利尔) 编者注:本文作者试图从美的最基本的基础之一——音乐的音程出发,去探讨人类科学和美的关系,他发现毕达哥拉斯是必要的起点。作者用了一些调侃的语言,希望这个有趣的话题不至于过于艰涩。 从那个很二的老毕说起 多年前,有一个很二的叫林炎平的人,发现了音乐的音阶其实并非基于12平均律,而是另外一种规律。他觉得这简直是革命性的发现。为了确保在告诉别人之前确认是前人没有做过的工作,他去查了资料。结果很受打击,因为在2600年以前,已经有一个叫“老毕”的人做了这个工作。2600年啊!都2600年过去了,你还重新发现,这不是重新发明轮子吗? 是的,是2600年以前的一个叫“老毕”的人发现并论证的。最近“老毕”这个名字很火,但是此“老毕”不是彼“老毕”,而是那个如雷贯耳的毕达哥拉斯!如果你现在还不知道这个毕达哥拉斯是干什么的,请立即停止阅读,回去重上初中。 此“老毕”不是彼“老毕” 说到这老毕,也就是毕达哥拉斯,我气就不打一处来。这小子先是毁了“勾股定理”的华夏发明权,现在又毁了林炎平的音阶发现权。 说到“勾股定理”,中国人都知道。兴许一些人也知道那其实是毕达哥拉斯首先证明的,因此实际上是“毕达哥拉斯定理”,因为这个老毕先给出了普遍的证明: 亦即:两个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而我们华夏的祖先只是发现了“勾三股四弦五”,亦即:如果两个直角边分别是3和4,那么斜边就是5。但这只是直角三角形的一个特例,不是普适的充分必要条件。知道“普适”吗?知道“充分必要”吗?都是老毕和这些很二的古希腊人的理念。 老毕肯定是一个有钱的疯子:据说他为了这定理的证明花费了不少心血和时间,完了还宰了100头牛庆祝。你说你证明这干嘛呀?“勾三股四弦五”不就够了吗?再说埃及和两河流域的人更早就已经知道几十种构成直角三角形的边长关系,你费这么多的神整那个普遍的证明干嘛?还宰牛庆祝?不仅疯了,而且不轻。你不懂“民以食为天”吗?整这定理是能吃还是能喝? 老毕是疯子另一个证据是,他居然认为这个世界是由数组成的。他自己疯了还不够,还成立了一个学派,网罗了一群门徒,让大家和他一起发疯。因此他的学派里的弟子也都是疯子。你造吗?老毕有个弟子,觉得当时有关数的理论还不够疯,居然心怀不满。当时认为:所有的正数都可以表达为正整数组成的分数。也就是说,任何小数都可以表达为B/A(B比A)。这看起来很合理啊。比如: 1.5=3/2 1.33333…=4/3 但这位弟子不这么认为,他有一天终于找到了别出心裁恶作剧的办法,证明了“根号二”不能表达为B/A。你说你和根号二过不去干嘛,不就是证明你比根号二还要二吗?啊?这二哥是这样证明的: 他用的是反证法,反正这个“反证法”也是这些疯子们发明的,这群疯子我们权且叫他们“希腊疯子”,因为那块地方那个时代盛产疯子,而别的地方找这样的疯子极其困难。 假设根号二可以表达为B/A,其中B和A都是正整数而且没有公约数。(假设很逻辑,他们那种疯子的特点就是很逻辑严谨想象力丰富。)亦即: √2=B/A 那么 你看见了吗?这公式里一共就6个符号,其中就有三个2,这就足够证明老毕和老毕学派有多么“二”了。好了,这小子继续: 因此,B一定是偶数(B的平方是偶数,那么B当然是偶数),于是可以将B表示为“2b”(b是正整数),你看见了吗?2b!又是一个二,而且是“二b”。无疑“2b”是那个时候开始的。我们继续,上式就变为: 亦即 因此A也必定是偶数。由于A和B都是偶数,那么它们就有了公约数,于是和我们一开始的假设不符。因此,√2不可能表达为B/A。 结论:根号二不可能是有限循环小数。也就是说根号二是无限的不循环的小数。尼玛! 于是,“无理数”的概念诞生了! 你说这多二啊!简直令人痛心疾首啊!好好的世界就让老毕和他的门徒给毁了。本来好好的只有有理数的世界,从此没了。无理数啊!就这个名字就该多让人痛恨啊?老毕不是疯子是神马?毕达哥拉斯学派不是疯子是神马?那群希腊人不是疯子是神马? 那群“希腊疯子” 连老毕的另外一些徒弟都看不下去了,他们把这个发现无理数的小子扔进了爱琴海里,喝饱了水才捞上来,不知算是惩罚还是奖励,反正总归很二就是了。 但是世界上可能只记得疯子的事情,弄得2600年后的今天我们每人都学过这个证明,不过我们没有他那么二得不成样子,基本上学了也就忘记了。我们又回归正常了,又“民以食为天”了。记得以上证明的童鞋们请举手!没有?基本没有?这就对了。回去补习吧! 自从知道“毕达哥拉斯”定理后,我就恨上了老毕和古希腊。你整这个没用的干啥?你要是不整,700年后的东汉赵爽的证明不就拔了头筹吗?那样,“勾股定理”不就会是华夏的了吗?啊! 想不到更加痛恨的是后来。我以为发现了音乐音阶的秘密,结果一查,这老毕早就干过了,你说你2600年前整这事情干嘛?你说我现在整这事情是吃饱了撑的,还算有理由。你们那个时候吃穿都不富裕,居然不“以食为天”,却去整这些不能吃不能喝的。疯子,一群疯子!一群深井冰啊! 老毕的音阶理论 骂完了老毕,总也得描写一下当时的老毕都是如何发现音阶的秘密的。也顺便吹一吹林炎平是如何重新发现老毕早就发现的音阶构成的秘密的。 童鞋们,我们知道并不是所有频率的音都可以组成乐音。那么到底什么频率的音可以组成乐音呢?老毕是这样认为的: 如果音符1(do)的频率是f,那么上行1/2,也就是f乘以(1+1/2),就是另一个乐音,那就是5(so);(看见没有,又是2。如果你不足够二,到此为止,回去洗洗睡吧,不要再读下去了。)然后你再上行1/2,那就是2(re);继续,就是6(la);再继续,就是3(me);然后是7(si)。再继续,就是#4了。 当然也可以下行,1(do)的频率除以(1+1/2),就是4(fa);继续,就是降7(si);再继续就是降3(me)。 我们就暂时到这里,因为再继续,很多人就要疯掉了成为“深井冰”了。“深井冰”的意思就是“不断深入进行,然后越来越冰凉了”。就是这个意思。 老毕说,所有的乐音都是这样形成的。我们看看上面,实际上已经形成了所有大调音阶,1,2,3,4,5,6,7,甚至包括#4,b7和b3。 老毕说,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因为1/2的音程是完全协和音,这样的音当然好听,因为协和或者叫和谐么。我们现在把这个1/2的频率音程叫做“纯五度”。 因为和谐(harmony)如此之好,对音乐如此重要,以致现在的交响乐团多用这个词根,称作“philharmonic”,亦即希腊语的“philia”(爱)加上希腊语的“harmony”(和谐)。听说过“柏林爱乐乐团”吗?就是这个词;听说过“卡拉扬”吗?就是这个乐团的“子飞”。记得这哥们的名言吗?“没有不好的乐团,只有不好的指挥。”意思就是好的子飞发现乐团里有人技术不行态度不对就直接开除了,不开除的限期达标,不达标的继续开除。啊?哦,其实不完全是这样,一个不是很出色的乐团在一个很好的指挥手里就成为了另外一个乐团。就如同不怎么会打仗的美国北非集团军到了巴顿手下就成了威武之师了。 和谐如此之好,好人坏人都要用;就比如科学(另外一个古希腊创造)如此之好,反科学的也要标榜自己科学。就如同冰箱席梦思抽水马桶如此之好,以致东方西方都要用,反西化的也用:白天声嘶力竭高喊反西化,晚上睡在席梦思上。慈禧太后当年没有冰箱,就只好在冬天库存很多冰供她夏天享用。如果有冰箱,叶赫那拉氏万岁万岁万万岁也肯定第一个用。于是和谐就变成现在的“河蟹”了,这解释了一个伟大的理念是如何被吃货贬值为食品的。至于抽水马桶,至今还有哪个国学卫道士蹲在茅坑上拉屎吗? 言归正传,如下是老毕方法的音阶相对频率和绝对频率表,以及12平均律的相对频率和绝对频率表。这是使得童鞋们变“二”的第一步,先不要管12平均律,那样会立即变疯的。我们的策略是逐步变疯: 图表1:频率和音高的关系以及毕达哥拉斯音阶和12平均律音阶的误差 左列中的Middle C是钢琴上中间的那个C,那个A440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音符,其是一个绝对音高,是后人规定的标准。就如同测量海拔一定要有海平面,没有它就不知道山峰的海拔高度了。而A440就是测量音阶的基准,所有别的音高都是根据它衍生的相对值。A440也就是大A音符,其频率定为440Hz。知道Hz吗?中文译作赫兹,是一个德国科学家的名字,为了纪念他而以此作为频率的符号。440Hz就是每秒震动440周。 如果记不住这个频率,就想想“二”,再看看这个440。 440 = 2 X 220 这得多“二”啊!我相信你已经记住了。记住,如果不足够二,那么你既不能搞音乐,也不能搞数学,也不能搞物理。就这么简单。所以柏拉图当年的学园里必须要学数学和音乐,如果不懂数学那是绝对不合格的,因为你不懂数学和音乐就一定会成为一个坏人或者是蠢蛋。童鞋们,这是否有点太严厉?但是不能说人家不对吧? (未完待续)
最后发表: 此时此刻@ 2015-5-13 10:51 2398 0 2015-5-13
此时此刻 到南部去,去普罗旺斯 attach_img
到南部去,去普罗旺斯 文:枫子(蒙特利尔) 去普罗旺斯,对于驴友小周,是因为毕加索的《亚维侬的少女(Les Demoiselles d'Avignon)》;对于我,则是因为彼得•梅尔的《山居岁月(A Year in Provence)》。 尽管那本不是普罗旺斯亚维侬的纯洁少女,而是巴塞罗那“亚威农大街”的妓女,然而就冲着这幅奠定了毕加索立体派绘画作品的赫赫名声,我们背包上路了——---在巴黎里昂车站乘TGV火车到南部去,去普罗旺斯。 啊,普罗旺斯,这样浪漫的字眼!这四个字对每个人来说都有自己的一番憧憬和想念:她是梵高的色彩之源,那里的光和热,燃烧着他的生命,给予他一生中最辉煌快乐的时刻;她是塞尚的家乡故里,圣维克多山是他眼里色块与体积和谐共谱的交响曲,赋予这位绘画界“现代艺术之父”无限的灵感与滋养。她亦是英国作家彼得•梅尔逃逸都市,享受南部乡间慵懒生活的精神居所;她更是一些小资女孩的白日梦想,梦里漫山遍野都是薰衣草,连风也氤氲着香气,连天空也染成了紫色。而所有这些的梦想和憧憬,合在一起便是我对普罗旺斯的长久想望! 中世纪古城艾克斯 只消2小时45分钟,我们便从喧嚣的巴黎来到了600多公里以外的中世纪小城艾克斯(Aix-en-Provence)。 对于外人来说,普罗旺斯的概念可大可小。大至包括尼斯、戛纳在内的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蔚蓝海岸大区,小呢,则指艾克斯、马赛、阿尔勒、亚维侬、尼姆等城市及周边农庄组成的这一片地区。令我神往的不是尼斯的英国人散步大道,因为大道对面尽是弥漫着钞票味道的林立商店;也不是戛纳的市内海滩,毕竟那赤条条的背后难掩诡黠的交易与计算。我心心向往的普罗旺斯,则是那些依旧淳朴的中世纪小城,以及周边掩藏在山谷里的葡萄园,橄榄林,樱桃林,和薰衣草农田。 艾克斯就是这样一座依旧散发着中古遗风的城市,质朴,闲散,古罗马遗迹随处可见,置身其间,仿佛时光倒流回中世纪的某一年。走在市中心的米拉波林荫大道(Cours Mirabeau)——---这条号称“全法国最漂亮的大街”上,老梧桐交织繁复森森密密如科罗的风景画,用那浓重的树荫为我们遮挡着六月的炽日;一座座石头喷泉本身就是杰出的雕塑文物,立在大道的正中央流淌着清泉淙淙。梧桐树外侧的一边是两三百年前的豪华宅邸,低调地彰显着意大利巴洛克风格的豪华奢靡;另一边则咖啡馆餐厅和书店林立,南法人慵懒惬意地点缀其间自成一道道动态鲜活的风景。这天适逢周末集市,马路中央支起了一座座临时摊档,摆卖着各式手工土产:普罗旺斯传统花布,衣裳,挂毯,被子,首饰,草编手袋……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艾克斯,是前普罗旺斯郡的首府,古罗马帝国时期的“水城”(这里的泉水能治病),经过千百年岁月的洗礼,如今仍充满着浓浓的罗马风情,连人们的长相也很地中海,与法国内陆的人种大不相同。 米拉波林荫大道上的周末集市 这座城市太小了,我们横走竖走各20分钟就走完了,流连了几回后感觉都熟悉得可以给别人做导游了。看得出来,来这里观光的游客主要还是来看保罗•塞尚(Paul Cezanne)的。地图上都是围绕着他的故居的种种标识,而整个城市的地面也有序地铺着标有“Cezanne”字样的金属牌。我们一路沿着这些标识追踪塞尚,闲散抒情地就把他的出生地、博物馆、工作室及“塞尚之路”(艾克斯市区通往圣维克多山)参观了一遍。 圣维克多山高耸于艾克斯城之上,塞尚一生中一遍遍地画着家乡的这座山。在现代艺术中,它已经成为山峰的典范,象征着处于文明世界之中的崇高的自然。塞尚画山体的本身,而非从山上看到的风景。他认为山本身的形式和一幅肖像一样,仍然可以是独特的,因为美源于事物的特殊性而非一般性。 塞尚在现代艺术史上的地位斐然,被尊为“现代绘画之父”,皆因他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艺术思想:画家不再仅仅模仿再现客观对象,而是转向表现主观世界的情绪,通过概括和取舍,从结构的观点来描绘事物。正是由于塞尚这种绘画的主观性改变了整个西方艺术发展的进程,对他以后的艺术家产生了观念上的震撼(尤以对毕加索的立体派、马蒂斯的野兽派影响最为直接),这种震撼导致了艺术思想的全面解放。可以说,现代艺术起始于塞尚。 令人遗憾的是,博物馆里只有塞尚求学期间的习作,没有一件作为成熟画家时的作品。在法国旅游时常见到这种情况,如在莫奈晚年居住的Giverny看不到一幅他的睡莲池塘画,尽管那些画就出自那里。临城阿维尼翁的教皇堡也一样,只余巍峨冷漠的石头壁垒,却不见往昔教皇们珍藏的艺术瑰宝。当然,那些宝贝都在巴黎呢。 教皇城阿维尼翁 只因着《亚维侬的少女》这幅画的名称(“亚维侬”又译作“阿维尼翁”),我和小周便忍痛舍弃了近邻的阿尔勒(Arles)——---梵高画向日葵的地方,坚定地来到了阿维尼翁(Avignon)。 阿维尼翁没有毕加索的少女,这个城市其实很阳刚。谁能想到在这个咫尺小城,历史上竟然曾经住过七任的罗马教皇? 十四世纪初,波尔多大主教Bertrand de Got被推上了教皇的位置,成为克莱蒙五世(Clément V)。可是他不被允许住在罗马的教皇行宫,于是选择落脚在离意大利和西班牙都不远的法国南部小城阿维尼翁。因着共有七位教皇在此居住,阿维尼翁一夜之间成了天主教徒们的朝拜圣地,连带着饕餮食家们喜爱的教皇新堡红酒,也因其产自教皇的夏日行宫教皇新堡而得以闻名。 阿维尼翁教皇城堡 如今教皇城堡人去楼空,那高耸的城墙壁垒掩不住内在的空虚惆怅,与旁边罗纳河上的断桥相互守望,一起回忆往昔教皇们走过时那神圣的辉煌。站在阿维尼翁断桥的桥头,我哼起了那首在法国和魁北克民间流传甚广的法语歌谣: Sur le Pont d’Avignon 在阿维尼翁断桥上 L'on y danse, l'on y danse 我们跳舞,我们跳舞 Sur le Pont d’Avignon 在阿维尼翁断桥上 L'on y danse tous en rond 我们围着圆圈在跳舞 挥别阿维尼翁时我在心里说,在某年的七月份我还会回来的,就因那个听 闻已久的艺术节:Festival d'Avignon。先不说它是法国最大的戏剧节,世界四大戏剧节之一,单只读到那些对节目的描述就已经心潮澎湃心向往之了:在三个星期21天的白昼与夜晚,平均每天有400多场的戏剧表演。来自全世界的艺术家们将整个阿维尼翁小城变成了他们的剧场:太阳月亮是射灯,大地街道为舞台,遗迹、窄巷、庭院、山坡,甚至行人都是道具和背景。这时阿维尼翁的人们多幸福啊,谁都是演员,谁都在戏里做了一个关于普罗旺斯的夏日美梦。 吕贝隆:彼得•梅尔的山居岁月 在彼得•梅尔(Peter Mayle)之前,普罗旺斯人民一直隐居山间,偷偷享受着岁月静好,满足于自给自足的简单快乐。1989年,随着这位英国作家《山居岁月:普罗旺斯的一年》的问世,普罗旺斯,尤其是彼得•梅尔所居住的吕贝隆(Luberon)地区,开始被世人、尤其是英语世界的人们所关注、青睐,直到今日这块淳朴的乡下地方已然成为了一个时髦的热点旅游区。 那些来自大都市的游客身着名牌休闲服,脸上摆着精明与傲气,一边忙着讲电话,一边用目光漠然地扫过这朴素的乡间景色。他们的普罗旺斯假期只是旅游清单上的一条,浅尝辄止,来过了划掉了就算完成了一项任务,为的是给自己贴上一个到此一游的标签作为日后的骄傲谈资。普罗旺斯最珍贵的阳光成了他们“晒多了头脑会迟钝,得皮肤癌”的避忌;普罗旺斯最闻名的美食美酒成了他们“喝酒太多会得肝硬化,进食太多会发胖”的托词。 然而彼得•梅尔却不这么认为:“变笨也好,增添皱纹也好,可能得癌症也罢,我从来没像现在这么快乐幸福。在普罗旺斯,人生是值得回味的。” “夏天,悠缓炎热而愉快;冬天,悠缓寒冷而愉快。”彼得•梅尔的普罗旺斯岁月就是这样:“逃逸都市,享受慵懒,在普罗旺斯做个时间的盗贼。”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对普罗旺斯的挚爱不是三分钟热血,也不是一年、两年的小憩,他在这里一住就是近20年!这个前英国伦敦某著名广告公司的创意总监在事业最辉煌、人生最得意的时候带着妻子和两条狗举家迁来普罗旺斯,彻底告别了伦敦上流社会的“高尚”生活,在吕贝隆山区的梅纳村Menerbe(后搬去邻村鲁玛汉Lourmarin)安家落户,踏踏实实地做一介快乐的村民。 苍仓劲浪漫的梧桐,赭黄色的老房子,斑斑驳驳,枯老古拙,是典型的南法小城特色。 在这里,他享受阳光普照(一年中有300多天的日照),“阳光是极好的镇静剂,时光在欢愉中朦胧过去,活着是如此的美好,其他都无阻挂齿,慢慢岁月几乎是无知无觉地流逝了。”他享受慵懒:早晨在斜身入窗的阳光中醒来,到林间遛狗漫步,周末去邻村的集市采买土特产品。也享受美食:夏天吃“用土地里新鲜采摘的芦笋,蘸融化的奶油,配才出炉的本地面包,喝山谷里葡萄酿造的红酒。”冬天吃“馅饼夹乳酪,橄榄油烘面包,普罗旺斯式肉汤,喝茴香酒。”更享受丰收的喜悦:他自家的葡萄园每年可酿造1000公升的红酒和香槟,自家的橄榄林每年可以收获2吨橄榄。与此同时,普罗旺斯的生活亦带给他灵感,码成文字后更是带来不菲的稿酬:《山居岁月》在全世界各种版本大概卖出了600多万本,加上其他十几本的普罗旺斯系列如《重返普罗旺斯》、《永远的普罗旺斯》、《茴香酒店》、《面包人生》等,他总共卖出1000万本关于普罗旺斯的书。 如今漫步在吕贝隆山间,我得以亲身体验着彼得•梅尔笔下的普罗旺斯风光:连绵的橄榄树在风中闪动着烁烁银光,莫奈笔下火红的罂粟花绽放在连绵的葡萄园樱桃园间,空气中弥漫着迷迭香、薰衣草、百里香的气味和芬芳,一座座古老而秀美的村落掩映在崇山田野之间。探访薰衣草的路线里没有彼得•梅尔住过的梅纳村和鲁玛汉,而是他们的左邻右村:石头城Gordes,Sault修道院,石头村Bories和鲁西荣村Roussillon。那是在6月底,仅有三分之一的薰衣草在开放。人们经常在明信片上看到的Sault修道院的薰衣草还泛着青绿,好在一片赭红色的鲁西荣村薰衣草田已经把天空都染成了紫色。 石头城Gordes 在普罗旺斯,做一回等待爱情的少女。 自从在那个夏天探访了普罗旺斯,她便驻在心中成了我一个永久的想望。我憧憬有一天可以到南部去,去普罗旺斯,在那里有一间属于我的农舍,我与爱人过着闲散浪漫的乡野生活:读书写作,耕田劳动,性随所致,自由自在。在这块美丽福祥的土地上,享受阳光,享受普罗旺斯慵懒惬意的快乐人生!
最后发表: 此时此刻@ 2015-6-4 15:42 2390 0 2015-6-4
此时此刻 午夜巴黎 attach_img
午夜巴黎 文、图 / 枫子(蒙特利尔) 每个人对巴黎都有自己的演绎。他(自从那幅《自由引导人民》油画反映的1830年法国革命后,Paris在法语中就由阴性词变成阳性词了)是知识分子倡导的“革命之都”,是奥斯曼改造的“现代之都”,是波德莱尔笔下的“罪恶之都”,亦是雨果眼中的“文明之都”,是埃菲尔缔造的“神话之都”,又是现代艺术家们集体描画的“魔幻之都”。 这样一座“集耶路撒冷、雅典和罗马于一体的城市”(——维克多•雨果),概括了人类最主要的文明和历史。关于他,地球上每个角落里的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和方式来诠释。 76岁的伍迪•艾伦(Woody Allen)选择了一个既魔幻且浪漫的角度来描绘巴黎:1920年代——---他心目中巴黎的Golden Aage(黄金年代)。 这部Midnight in Paris(《午夜巴黎》)的电影叫我足足看了四遍。明明它就是一部拍给文艺青年看的浪漫轻喜剧,可我看得并不轻松:影片中再现的那些作家们偏偏是我挚爱的,那些画家们偏偏是我崇尚的,那些老旧的音乐偏偏是我最钟情的,还有,还有巴黎那雨,那夜,那街灯,那石板路,那大街小巷里的一切!太多讯息,太多回忆,每一个镜头都自有它真实历史的出处,每一个人物都连带着他背后的作品和思想。这简直是一场太过华丽的饕餮盛宴,全是山珍海味,没有萝卜青菜,一时还真叫人难以招架难以消化。 影片一开场就是一组巴黎明信片式的展示,在萨克斯风吹奏的Si Tu Vois Ma Mère的音乐伴奏下,伍迪•艾伦整整用了3分又10秒来一一展示巴黎的地标:塞纳河,古街道,卢森堡公园,圣心教堂看出去的巴黎全景,红磨坊,香街及凯旋门,花神咖啡馆,塞纳河畔书亭,协和广场,卢浮宫,蒙马特,埃菲尔铁塔,……整整60个场景,从晴天到雨天,从白天到夜晚。一上来就堆砌就罗列,毫不掩饰地把伍迪•艾伦心中最美的巴黎强加给你,好像一个天真的孩子闪动着亮晶晶的眼睛对你说:看哪,这些全是我的宝贝! 他不在乎这是否太Hard sell,是否不够深沉委婉。这加了美国爵士乐元素在里面的巴黎,叫人炫目,使人凌乱,是一个美国佬的演绎,是他自己心目中的浪漫巴黎。 同他的系列城市片一样,《午夜巴黎》中描绘的也是美国人在他乡的境遇。Gil是好莱坞的编剧,有着Golden Aage Ssyndrome(黄金时代情结),最神往1920年代的巴黎,海明威、菲茨杰拉德都是他崇敬的伟大文学家。当他一次次在午夜时分被古董车载走穿越回巴黎的Golden Aage,当他亲见那些只有从书本中读到的一个又一个文学艺术大家,那种热切神往变成现实后的不可置信,欣喜惊惶,令我怀疑这一切就是伍迪•艾伦自己曾无数次做过的白日梦里的情景。 画家可以用绘画,音乐家可以用旋律,作家可以用文字来描绘自己的梦。而伍迪•艾伦不只是导演,还是编剧,还是著名的爵士乐手(定期在纽约的酒吧里演奏,更在2008年来过蒙特利尔“国际爵士乐节”献艺),所以幸运的他可以用电影——这集大成的综合艺术形式——来充分描绘他的梦。他描绘得放肆,我更看得贪婪! 在电影里,伍迪•艾伦借着一个好莱坞编剧之身,实现了一次自己对1920年代巴黎音乐、文化、艺术的穿越之旅。 整部影片里他一共在午夜穿越了四个晚上,亲见了20来个偶像,以巴黎所有知名地标为背景,所选音乐都是那个年代流行的。不单止置身其中的男主角Gil看得眼花缭乱,一时间醒不过神来,像我这样对那些人,那些景,那些音乐或了解或熟悉或有点印象或完全不甚明了的观众,感觉更像是一下子跌倒在云里雾里,懵懵懂懂,一时间分不清这都哪跟哪、谁是谁了。 菲茨杰拉德(左) 他穿越见到的第一个大人物就是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作者),他和他那神经质的太太Zelda正在幻觉派艺术家Jean Cocteau的Party上,Gil不敢相信坐在钢琴前的正是他的偶像音乐家Cole Porter,唱的正是那首有名的You've Got That Thing……你看,一上来就是一股脑名人名作的堆砌,以致于影片中不得不频繁地打出字幕。然即便字幕也不足够,比如菲茨杰拉德的妻子,那个嫉妒多疑固执自卑、直接导致了伟大的菲茨杰拉德创作的枯竭和早逝的红颜祸水,影片中没有对她做专门的交代,好在我读过海明威关于他们夫妇的详细描述,我也猜想会不会伍迪•艾伦也是从《流动的盛宴》里攫取了许多的细节和灵感。因为影片中Zelda的台词虽不多却被演绎得栩栩生动有血有肉。 遇见海明威(右二) 还有斯坦因。海明威把Gil带去斯坦因(美国女作家,“迷惘的一代”的提出者)的家里,海明威对斯坦因的信任,及斯坦因对毕加索绘画寥寥数语一语中的的批评,文学青年向斯坦因讨教时的虔诚和小心翼翼,电影中将这些发生在100年前的事情、人物刻画得入木三分,与我在海明威《流动的盛宴》中读到的一模一样。我私下里猜想这本书也被伍迪•艾伦读了又读,我甚至都猜想他会不会从这本书书出发,为《午夜巴黎》首先塑造了一个崇敬海明威的剧作家,然后由海明威带着他回到1920年代的巴黎。他后来爱上的那个女子,他后来几次的午夜穿越,都是从海明威带他去斯坦因的沙龙开始的。 斯坦因(右一)的沙龙 好在海明威在自杀之前出版了这本《流动的盛宴》,这本书不单止是他自己于1921年至1926年在巴黎生活的一段回忆,其实更是关于1920年代巴黎文化艺术界的珍贵史记。就像波伏娃在《名士风流》中的记述,是观照1950年代法国知识分子心态与命运的一面镜子,那关于史实的记载意义远大于小说的写作成就,可以说巴黎颁给她龚古尔奖应该不无这方面的考量。而海明威的《流动的盛宴》虽是生活散记,在文学价值上无法与他的恢弘巨著相提并论,可它赠予我们多少真实历史的回忆,因而书中的那句“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盛宴”已经成了巴黎名片上唯一一句导游词。 海明威是电影里男主角的偶像,我猜想他也是伍迪•艾伦的偶像。《午夜巴黎》里各路名人大家如走马灯似地出场,片长所限不可能每人都能给予充分展现,而海明威却有着大段独白的机会。他说:“(我的)书之所以是好书,因为它是诚实的书。只要故事是真诚的,只要行文干净而率真。”我想伍迪•艾伦在编导这部电影时的用心,与海明威写作时一样,都是真诚而率直的。 76岁的他根本不想掩饰自己童真的一面,借着男主角的傻劲尽情地表达他的率直。比如一个场景,Gil的女友问他:明天我们去凡尔赛宫吧?Gil说:不行啊,我们不是要去利普啤酒馆吃午饭吗?我认识一个教授,在那吃饭时见过乔伊斯(爱尔兰作家)在吃他的德国泡菜和法兰克福香肠……看到这我不禁哑然失笑了,觉得自己和Gil,和伍迪•艾伦都是一伙的!我太能理解为什么这样拐弯抹角的一个故事都足以驱使男主角想去那里吃顿饭,这么天真的想法,在那些“正常的”老于世故的人看来真是幼稚到极点。可我能明白Gil的推理:他认识的一个教授见到过乔伊斯,也就等于他和乔伊斯之间有了间接的联系;而乔伊斯用餐的餐厅,他所享用的食品,便被乔伊斯迷赋予了神圣感。所以Gil想去利普啤酒馆吃餐饭,点一客乔伊斯吃过的菜肴,这样做就仿佛一场仪式,一个能与偶像心灵最贴近的神圣方式。 我也正是常常这样犯傻的,以我几十岁之身做出一些天真幼稚的举动。对我来说,那些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的作品精神已经融入了我的骨髓,任何与他们有牵扯的事物在我看来,就是能最近最直接触摸到他们思想和灵魂的媒介。朋友怪我总去墓地闲逛,可是我最爱最敬仰的人都躺在那啊。蹲下身抚摸一下他们的墓碑,轻轻拂去积在上面的尘土和落叶,那一触,就好似与我的偶像产生了灵魂的共振,能量的连接。又好比一些地方,因记录了一堆的历史,牵扯着一堆的名人,诞生过一堆的主义和流派……于我就是神圣的所在。所以我愿意坐在Le Procope,在伏尔泰、狄德罗、卢梭们用餐的餐厅里享用智慧美食;我也会慕名跑到花神咖啡馆,坐在萨特和波伏娃的专座上,好像那样我就能深得他们的真传;也曾为了海明威找到丁香园咖啡馆,手指抚过他常坐的吧台,我知道他在这里喝牛奶咖啡,在这里写《太阳照常升起》;我也专程去拉雪兹公墓看望斯坦因,只为她曾经帮助过年轻贫穷的海明威。这样的举动于别人也许毫无意义,于我却是神圣无比。 所以我这样津津有味孜孜不倦地看了四次的《午夜巴黎》,也是因为里面再现了太多我所敬仰的人物,在内心里我曾与他们那样感情深厚。Gil爱上了Adriana,我对她发生兴趣不因为她是毕加索的情妇,Braque(立体派先锋)的情妇,是因为她还曾是Modigliani的情妇。Modigliani是我极其喜爱的意大利画家,我的前屋主留给我一幅他的画,其笔下细长变型的人物令我着迷,于是从此我深切关注他,找他的画来赏,找他的传记电影来看。所以当这个名字从Adriana的嘴里一说出来,就仿佛将我带进了一个并不感到陌生的环境,我和她一下子有了一种莫名其妙的亲近感。 Adriana与Gil 《午夜巴黎》讨巧的地方也在于此。那些鱼贯而出的一个又一个名人大家,其中总能有谁正好与某个观众的思想灵魂相契合。但这也正是难于把握的地方。都是名角,都是各自山头的大王,导演对谁都不忍舍去,可又不能全都一一正式推出,于是只好委屈一大帮名人来衬托少数几个名人。于是我们看到: 跟达利一起喝酒的是超现实电影大师Luis Bunuel和先锋派摄影师Man Ray。陪伴在劳特累克(画红磨坊闻名)身边的是高更(象征主义先驱)和德加(擅画芭蕾舞女孩)。其他大人物如获诺贝尔文学奖的T.S.艾略特,野兽派先驱马蒂斯等,都只能以微笑示人,一笔带过。 关于巴黎的什么都重要。好在以电影这种艺术形式,可以立体全方位地表现事物,于是那些举世闻名的地方就成了故事发生的所在:莫奈池塘,凡尔赛宫,罗丹博物馆,橘园博物馆,杜乐丽公园,红磨坊,莎士比亚书店。那些旧时代最迷人的歌曲就成了不同场景下的背景音乐。 别忘了伍迪•艾伦本身就是一个出色的爵士乐手。猜想男主角最钟情的美国爵士乐大师Cole Porter一定也是伍迪•艾伦所钟情的,不然为什么贯穿整部影片的都是他的歌曲:You've got that thing,let's do it,以及他向巴黎致敬的I love paris。当我看到Cole Porter就是百老汇著名歌舞剧Anything Goes的作者,自觉得在心里与他又贴近了许多,因为我曾在百老汇看过他的这部音乐剧。这种拐弯抹角的连带关系带给我的惊喜,就像我7岁的宝宝每当走进一家熟悉的地方定会欣喜地喊道:我去过这里!而吉他曲Bistro Fata又是Stephane Wrembel的杰作,他与伍迪•艾伦在《午夜巴塞罗那》里面合作过的吉他曲已经深入我心。 影片里我最爱的音乐是Parlez-moi d'Amour。这首写巴黎的老歌经手风琴的演绎更加深情悠远。每当男主角Gil一个人漫步时,当雨天,当夜晚,在石子路上,在塞纳河畔,这手风琴声就伴随着他,烘托着他悠悠的思绪。他心目中巴黎的Golden Aage是1920年代,而Adriana心中巴黎的美好时代是1890年代,而1890年代的艺术大师们心中的黄金年代则是文艺复兴时期。大家都在追踪着自己心目中的过去好时光。每个人赋予巴黎的想象都不同。但有一点是共通的,大家都深深迷恋着旧时代、从前的那个巴黎。 美好的巴黎是难以言说的。旧日的巴黎,雨中的巴黎,夜晚的巴黎——我心中美好的巴黎与伍迪•艾伦的刚巧一样。
最后发表: 此时此刻@ 2015-6-19 14:37 2385 0 2015-6-19
此时此刻 美国梦与中国梦 attach_img heatlevel
美国梦与中国梦 文、图 / 言破空(蒙特利尔) 编者注:此文原稿写于2013年底骆家辉提出辞去美国驻华大使之际,新近作者又稍做了修改和增补。 2013年底,骆家辉请求辞去驻华大使职务,引起纷纷舆论。这里不谈大使自述为孩子升学,或者外界捕风捉影说无法忍受北京天气、筹划候选总统、甚至骆或其妻婚外恋。玩政治会有暗箭中伤,媒体则喜爆料。要说的是,骆氏驻华经历提供了研究文化冲突的标本,从中可窥见中国官场的排异,以及中美文化上的冲突与官员间的折冲樽俎。 血缘、姓氏以及理念 姜太公有子姜骆,其后以名为姓。历史上有骆宾王,作讨武则天檄文。读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托”,武女拍案叫绝,责备臣下让这等人才流落民间(古代专政者也有爱才而非赶尽杀绝异议人士者)。骆姓源头尚有其它说法,但古来不乏改姓者。司马炎篡魏,大杀曹魏后裔,曹操众多后代改姓操。年前曾见报道,湖北一党官名操尚银(何不尚金?)因受贿获刑13年。当年汪精卫做了汉奸,不少姓汪的就改姓王。还有少数民族归化后改汉姓,如苗族姓兰,回族的白、马两姓。所以血统与姓氏未必相关。   刘备逢人便自称中山靖王之后,他这么说,人就这么听,没人去考证过。靖王与汉武帝同辈,与刘备隔了多少代?靠这张口头名片算起来,眼下汉献帝是其侄子,凭此混得人称“刘皇叔”,无形资产哪。盖因古代重血统,按生物学规律办事,子宫是走向王宫的第一步。史料里你查不到谁封刘备“汉中王”,自封,后来还称帝。自封特别要自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一脉相承又如何?孔子77代孙孔德成,嫡系长孙,1956年其子考不上大学,向蒋介石求情,免考,改为保送大学中文系,入读后学业差而校方不敢令其退学,次年另一子考大学也名落孙山,再度求保送。鲁迅这点上值得敬仰,发觉其子并无才气就嘱咐: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   生物学已发展到在基因层次作研究。通常子一代有父母基因各50%,孙一代为25%,以此类推。更何况,遗传中会发生变异,甚至返祖如新生儿有了个尾巴。几十几代孙这种说词只有招牌意义了,而且不如“李记王麻子”、“周记张小泉”来得诚信。硬把祖辈抬出来颂扬,乞灵借光,正是缺少自信。 美国官员在中国官场   骆姓如今多分布于粤、黔两省,骆、罗粤语保留古音入声,故两姓广东人移居海外爱套用发音相仿的Locke。字母K透出日耳曼渊源,而这一姓氏出了英国哲学家John Locke。洛克的思想造就了美国《独立宣言》与法国《人权宣言》。骆家辉这位locke的经历可资比较文化研究。在此不谈茶与咖啡、山水画与油画之类外在表象,而是内在的思维理念等。骆氏公开说过:我要向中国人民展示美国的价值观。   2011年夏,大使抵北京,几张照片叫人刮目相看:西雅图机场,背负双肩包、手持减价券买咖啡,已是先声夺人。坐经济舱、妻儿们肩担手提,哪里是大使到任?简直在跑单帮。无警车、加长礼宾车,打了部面包车,说是一家人和行李一车就解决啦。后来索性乘巴士、开易拉罐招待记者、陪副总统小巷品小吃、不住指定的五星级酒店、全家不带随从外出……   罢了,完全“混同于一个普通老百姓”。叫中共官员情何以堪?简直是面照妖镜,不是习总的“照镜子”。官媒惊呼“警惕骆家辉带来的美国新殖民主义”,进而教训他“当好大使”。CCTV记者 公开场合第一问就指骆:是不是因为美国欠中国钱,所以大使坐经济舱?     骆家辉与副总统在陋巷小吃,这在美国及其平常,而且这样才能有选票。香港毕竟是英国经营了百年,政府公用小车一直保持在30辆左右,其余公务外出实报实销。不必唱什么“接地气”, 脚踏实地,就不是高高在上的梁上君子!   但中国媒体亮出照片,沿街一排警车与保安(加便车和便衣),道是你巴登街头吃碗面的安保开支,远高于在钓鱼台国宾馆享用美食。事先告知,或事后开帐单给美方?不会,所以叫潜规则,只是暗中骂“别给脸不要脸”。你们按美国规矩办,总统请同事街头吃麦当劳,我们啥级别就啥享受,决不走邪路。包装是西装革履,骨子里是朝廷命官,只少了“肃静”、“回避”大牌。   前驻法大使赵某就说:国家之间观念不同,我当大使,国家出钱,肯定头等舱,我是代表国家的。听明白吗?代表国家靠的不是德与才、办多少事,是钱多排场大。若还有特等舱,这位共官也肯定坐,有国家出钱,共产党的官有几个不贪图享受?     即便如公布PM2.5那档子事,稍后被恶化的雾霾证明做得很对,但不讨好。而今大城市污染加剧,出门就腾云驾雾,未到共产主义,先到蓬莱仙境。自称代表先进的政权,行事弗如帝皇,从前朝廷设言官,左拾遗、右补阙,万岁爷日理万机,生怕挂万漏一。中共即便自知有错,就不准别人讲,谁讲就枪打出头鸟。官民冲突,问题可解决,但领头的必遭整肃。骆到任不久就公布使馆测得的数据,中方抗议,美方回驳。而2013年“两会”上习总要人用“淡定去面对”,理由是自己小时候“没有PM2.5但有PM250”。这毫无逻辑的语言,居然博得代表们大笑,麻木到拿民众健康开玩笑。老百姓以往不知PM2.5为何物,今后会念着骆家辉的好。   在上海与九岁女童交谈,大使跪单腿。这还了得?男儿膝下有黄金,何况全场地位最大的官,下跪九岁小女孩?小女孩懂事,说“美国大人都这样,这是教养”。中共官员自视甚高,总想万民仰望。   有人骂骆大使忘本、不爱中国。 无真才实学而当上官的,都很刁钻,整不了你个老外,就刁难让你呆不下去。倘若骆是纯种洋人,中方倒不至于,即使宾馆酒店,也把人分三等:洋裔洋人、华裔洋人、本土华人。所谓媚外,媚的是第一等。   骆家辉是美国人,因为黄皮肤就要接受中国价值观?十足皮相之见。   血统是天然,价值是文化。一是Nature, 一是Culture。官员不懂文化,只有属本能的饮食男女与物欲享受,所以一查就露馅。   黄种血统照样可具有普世价值观,骆家辉并非孤证。马英九穿旧西装、吃盒饭、住公寓楼、用电子表、骑自行车上班,其妻坐巴士上下班等等,尽人皆知。   就骆而言,加快签证速度、促进两国贸易、公布使馆的空气质量数据等,似乎已是极限,对中国就爱莫能助了,何况不获信任,更兼王立军与陈光诚两案中,已开罪中共。    骆家辉怎能看得惯中国的游戏规则、潜规则?2012年12月,美国“亚洲协会”在纽约的一次论坛上,骆说“中国是由七人组成的委员会统治的”、“很难预料习近平要做什么”,在另一场合他说:在中国当大使这几个月,感觉办任何事情,能够很顺利办好的只有两种人,一是有钱的人;二是有权的人。委实一语中的。但对如此这般的规则、潜规则,骆家辉觉得困惑无助。   美国梦    美国媒体如何评价?试看《大西洋月刊》与《西雅图时报》两种:有史以来最棒的美国驻华大使、这样的软实力花钱买也买不到;骆是好样的,代表美国价值观简直再好不过了(simply too good at representing U.S. values);无须置疑,他在为美国选民服务,而不是为自己银行帐号卖力(serving American voters, not his bank account)。前者为美国最受欢迎杂志之一,讨论政治与学术,后者华盛顿州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其它众多媒体也多有口碑。   早先骆的祖父飘洋过海来美,骆家辉对其第二任太太李蒙说,他要实现美国梦。这位肩荷手提,夫唱妇随的,系1986年美国亚裔小姐。在此提一笔,因为这是美国梦的一部分,大陆有人研究过,经济收入男女须成 1.5比1,方可无情变或婚变之忧。而当年李女收入是骆男的两倍。论家世,骆的爷爷替人当仆役,李女祖母蓝妮是苗族公主,而蓝女系孙科第二任夫人,国父孙中山儿媳。一个惨淡,一个显赫。李小姐必然彻底抛却门当户对、郎财女貌的观念。骆由华盛顿州长、联邦商务部长而任驻华大使,得力于贤内助良多,自不待言。在中国不具备美国梦的社会因素,此其一。   骆氏仅以两代的时间,从中国穷乡僻壤迁入美国州长官邸。骆说:我的故事就是美国梦的故事。奥巴马称道骆家辉本身就是美国梦的主角。  五月花   17世纪,英国一乡村的信徒们认为,英国国教步当初天主教的后尘,逐渐腐败并崇拜偶像,决定投奔新世界。有位商人垫款备两条船Mayflower与Speedwell。出发不久,因后者漏水而返航。大家挤在Mayflower上,时已近风暴季节。此船排水量仅180吨,原用作酒与干货运输。 惊涛骇浪中的“五月花”号   1620年11月再次扬帆,共载102人。为避开海盗,起锚后先向北绕弯。途中一人经不起颠簸晕船而丧生,另一被巨浪卷走,命大而得重返甲板。苦海两月余,抵达彼岸,不是预定的弗吉尼亚,而是今天的麻省。Plymouth(普利茅斯)是启程的英国港口,登陆处也就以此为名。   41位成年男性在船上立约,后来被称为Mayflower Compact(五月花协议)。In the name of God(以上帝的名义)开头,落款一串签名。概要为:自愿结成自治团体,保证遵守和服从为此一殖民地利益而制定之公正、平等的法律、规定、宪章。这就是互相提醒,不要出“毛泽东”,不要唱“呼儿嘿哟,他是人民大救星”。 船上签署《五月花协议》   这便是美国梦的来源,第一批理想主义者相信,经过努力能在新大陆获得更好的生活,靠自己勤奋、聪明、创意等迈向富裕,而非依赖血统姓氏、门第地位或他人援助。此后欧洲移民很多是抱着美国梦而来。美国梦一是靠个人努力获得财富,二是机会均等(公平),两者同样重要。12月4日,奥巴马就警告:贫富差距问题将根本性威胁美国梦。  中国梦?   毛思想、邓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如今梦也拿得出手?技穷矣。要百姓按党的要求做梦,还告诉了美国总统:中国梦和美国梦是相通的。   得见《什么是中国梦,怎样理解中国梦》一文,作者是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载《人民日报》,该是官方注解了。但标题有“怎样理解”,便知道这个中国梦不好懂。通篇满是标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末两段算揭晓,引用习的解释: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一条路),即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定义这条路,但又是“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凝结着实现……最根本的梦想(仍回到老地方,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先国家,后民族,最后不是你我他,而是“人民”)。   谁理解这是什么梦?怎么同美国梦相通?一大堆“主义”加些空洞修饰词。比如“梦想成为现实”就写成“使这一梦想最终成为伟大而光辉的现实”,长得读一口气回不过来。未练过气功的朋友,可服用补中益气丸试试。   某虽学识浅薄,但对学术界甚为关心与担心,曾著文提及两人,那社科院副院长写的东西,算什么玩意?由官方网站见其职务一箩筐:党组书记、党委书记、此处组长、彼处副会长、某某会顾问…… 其人出身军界。同样是军人的刘亚洲倒有点看头,却诡异得很:谈改革的新思维,又不像戈尔巴乔夫,策划《较量无声》重唱冷战老调,片子公开几天就停播。听说其人长相清瘦、生活俭朴、谙英语、爱思考,该是体制内的异数了。 在此摘抄中共《新华日报》1943年7月4日社论一段:美国是自由世界的核心,民主的保护神,人民的朋友,专制者的敌人。所有的封建专制统治者都把美国当眼中钉。美国是人类社会的成功模式的榜样。   普世价值无不涉及社会关系,而官方推出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赫然将“富强”放在第一。富强,谁富强?少数权贵如周永康们富强起来? 贵党不正是号召推翻少数人压迫、剥削大多数人吗?压迫是政治,剥削是经济,两个层面缺一不可。 而由美国梦的产生、发展、实现可见,社会公正不可或缺,譬如:不需要大救星。 最近央视毕福剑事件便是一例,也是舆论纷纷,但在下以为,诸如批判告密者之类并未涉及要害。要害在于:至今仍借尸还魂于一个什么领袖,本身就荒谬而可悲。先请看有案可查的一宗公案:1975年邓小平主持国务会议,有人报告井冈山和延安等革命老区,生活极为艰苦,很多农民全家只有一条能够穿出去的裤子,只让大闺女出门时穿。江青立刻插话:那是极个别现象!邓小平立即打断江青:极个别现象也不能容忍! 当年毛死,笔者居闭塞深山,一位数学教师对我说:如今这片大地上不知有多少人私下咒骂毛呢。今日看来,林彪、刘少奇、周恩来、彭德怀、乃至习仲勋、习总,哪个不骂毛? 既然如此,问题就变成:私下骂可以,公开骂不行?但政治、社会问题是公众事务,难道要人们倒退到古老童话“皇帝的新衣”时代? 而今当局进退两难,不追究,怕开先例;若追究,怕引起争议,而一切争议将聚焦在毛是救星还是灾星上。随着时间推移,档案的解密(你不解密,不能阻止别人)、资讯的普及、民智的提升,毛越来越经不起争议,毛这个坑,越掏越臭。
最后发表: 此时此刻@ 2015-5-8 11:42 2284 0 2015-5-8
此时此刻 东方活化石(1) attach_img
东方活化石(1) 文:王亭苏 我看戏剧从不敢在现实中着眼。中国的戏剧大多脱离生活的茧,让你在舞台上演绎另一段梦幻人生。且大多出自理想主义,令人不自觉陷于狂热,想要砸碎这现实中碎屑的生活,换上华服,凄沧地或高昂地在聚光灯下演绎另一场人生。 有人说中国人很擅长表演,习惯在生活中也做个演员,习惯活在他人的眼光中,而愿意放弃做一个真正的“我”。而这种放弃对于己似乎很是心甘情愿,因为总能在无意中获得一点仰慕或赞叹!所以中国人长期处于自我困扰中,长期疲乏不安!不如舞台上利落地一转身,便投靠了一段新的光明那般简单大气! 然而中国人的舞台是如此广阔,超出自己视野所及,因为总能身随境迁,为自己迅速找到新的表演天地。仿佛此身非己身,而是完全要托付给看客的!而收获的也许仅仅是漫不经心的一瞥,一个轻浅的笑或者也许是一声赞叹,或者是冷幽默式的嘲弄!可是这有什么关系呢?还是要继续做好广阔舞台的演员,似乎唯有此才不辜负此生吧!因此,中国人有“寄生”人格,寄生在他人的目光中生生死死,或狂欢或悲情都应受到极大的膜拜才算得上轰轰烈烈!才是没有虚度流年。而自己是谁,好像已经被注定遗忘,而中国人的理由总是恰如其分,而且总是有几分高冷的,令人不敢怀疑。 东方文化的特质被一双双游离的眼睛诠释得完美真切,只有仰视和膜拜才对得起自己和别人。而那个人后冷清的自己早已经酣畅地沉睡在东方的朱红旧梦里,也许眼角不经意地挂着一串泪珠。 少年时看唐婉和陆游,相离十年后的邂逅,一下子就被这段爱情打动得泪眼模糊,再配上壮大凄婉的背景音乐和柳姿漫漫,你只觉得被人拉着,来不及回想便已经陷落在一场巨大的人生无常的变化里,难以抽身,只有哭湿了手帕和衣襟,仿佛才有一丝甘心!而成年后就觉得唐婉和陆游的相遇是被后人有意安排的,我无法去考证这次相遇的真实性,然而有诗为证,似乎也无话可说了吧。只显得自己无聊的卑索。 中国人的爱情更多时候是一种妆点,因为中国人不肯做自己,即便在宋代如唐陆,恐怕在凄怆的背后也总有一些保留,顾全是一种命运的诅咒,顾全而终难得全,但是中国人很少想,因为缺乏足够理由爱自己,自己都无法给自己,如何给得了别人?所以,你看,舞台上那一声“咿呀”,令人回肠荡气,血脉贲张!然而,我总以为中国人更接近神,因为中国人的人生其实就是超凡入圣之旅,不断在他人眉目下求得完善,完成生命的壮丽!而鲜少想到自身。然而谁说这不是悲哀呢?即便做了神,恐怕在夜晚的梦里也偶尔会悄悄地骂娘吧!因此中国的英雄主义往往禁不起推敲,因为没有自我的价值,实在难担人生的重担。这就形成了病态,脆弱,封闭的人格! 因此,崇拜偶像是中国人干的最好的一件事情,把自己塑造成偶像也干得不动声色,相当拿手。因为都很“忘我”。就像舞台上策马扬鞭的英雄,只要一个“义”字当头(义字后面大多是权力的梦想)管你父母老子妻儿,我且先去也! 儒家的学说,在某种程度上是把人性至后的,所以舞台上上演的也许就是现实,而现实永远不是舞台那般斑斓夺目。民族文化就像是一件量身定做的衣裳,只有黄皮肤黑眼睛才能演绎这件衣裳的神韵!舞台上的光华是中国人的大梦,而现实中那个最喜欢皱眉的苦着脸的有几分畏缩的或茫然的必是这张东方的脸! 离开舞台的人生也许是东方文化应该得以重新洗刷的一条必由之路!
最后发表: 此时此刻@ 2015-6-5 10:34 2116 0 2015-6-5
此时此刻 音乐 数学 物理 老毕 和 二(三) attach_img
音乐 数学 物理 老毕 和 二(三) 文:林炎平(蒙特利尔) 编者注:本文作者试图从美的最基本的基础之一——音乐的音程出发,去探讨人类科学和美的关系,他发现毕达哥拉斯是必要的起点。作者用了一些调侃的语言,希望这个有趣的话题不至于过于艰涩。 音域和音色 我们人的耳朵只能感知一定范围的声音频率,基本上就是在20Hz-20,000Hz。20Hz以下的叫次声,20,000Hz以上的叫超声,这两种声音我们都听不到。但是它们确实存在。次声对我们的健康有害,而超声有很多用途,比如医学上的B超成像检查,用的就是超声波。 乐器的频率非常有限,太低和太高的频率都令我们不悦,因此就不使用。比如我们的钢琴有88个键,其音域频率从最低的27.5Hz到4,186Hz。童鞋们不妨敲打一下钢琴上的最左侧和最右侧的键,已经可以感觉到太低和太高了。 钢琴确实音域很宽,有7个八度加4度,但是和耳朵可以听到的频率相比还是有限的。而我们人可以发出的声音频率就更加有限了。童鞋们可以一边敲钢琴的键,一边跟着唱,看看自己的音域有几个八度。如果你有一个半八度的音域,那就不错了。如果到两个八度,那就十分好了。如果可以到两个半八度,你就很有天赋了。不过记得不要在周围有人的时候试,免得把人吓跑了。也不要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试,免得有人报警,因为你努力唱高音的时候恐怕不会比喊救命更加优雅。 试试你能唱几个八度 如果你有两个八度的音域,而且发现你可以唱到C5,(亦即440 X 2 X 2 = 1760Hz)那你是男高音,而且天份好极了。要是你可以唱到低音C2(亦即440/2/2=110Hz),那你就是男低音,并且值得骄傲了,因为中国人低音好的不多。如果你可以唱到C6,(亦即440 X 2 X 2 X 2 = 3,520Hz),那你就是很好的女高音了。 图表4:男低音和女高音的音域 我们可以看到,实际上男低音和女高音的音域实际上是有一段是重合的。但是,为什么即便在重合的这一段,我们仍然可以分出哪个是男声,哪个是女声呢?这就是音色的不同造成的区别。这就如同我们很容易分辨小提琴、钢琴、小号、长笛的声音。它们可能发出的是同一个频率的音符,但是我们仍然很容易辨别是哪个乐器发出的。童鞋们,这是为什么呢? 当小提琴和长笛都奏出同一个频率的音符,比如C4(所谓Middle C)时,它们的基波相同,但是高次谐波却不相同。听起来这就是我们马上要进入直接从音乐爱好者变成疯子的节奏。在童鞋们变疯以前,我还是要再说几句。不想变疯的可以不听。 按照法国数学家傅里叶(Fourier,1768-1830)的发明和发现,任何一个振动都可以表述为数个或者无数个简谐振动的叠加。这里的所谓“简谐振动”就是正弦波振动。我们过去调钢琴的音高用的标准音叉产生的就是简谐振动,一个标准音叉只产生一种频率的简谐振动,而没有高次谐波,这样就避免由于高次谐波产生的一些不应该发生的共鸣的可能性。只有简谐振动可以做到这点,因为它没有高次谐波。 如下是傅里叶级数的表达式,说的就是上一段的意思。看到没有?N就是简谐振动的个数,它可以趋于无穷。 你相信吗,一个方形的波可以由无数个正弦波的叠加获得?我知道你不信,这就是你还没有变疯的证据。但是你很快就会变疯的。你看如下的图解: 图表5:一个方波可以由无数个正弦波叠加组成 图中蓝色的方形波在挑战我们的红色的正弦波:你要模仿我?你来啊! 好了,我们第一个正弦波(红色)来了,频率和方形波显然一样,两个波形的差距之大显而易见。很好,没有变疯。接着,第二个正弦波来了。这个正弦波具有两倍于方形波的频率以及较小的振幅,其和第一个正弦波叠加后,有那么一点点意思了。好像是方了一点?我是说疯了一点。接着再来第三个正弦波,其频率是方形波的三倍,振幅更小一些,以上三个正弦波叠加后显然波形更方了。我是说更疯了!经过四次叠加,我们就得到了一个相当方的波形。你还不信再叠加下去红色波形会越来越方并且最终和蓝色的方波彻底重合吗?傅里叶级数的误差分析就证明了:只要N趋向无穷,红波和蓝波之间的误差就趋于零。也就是说彻底重合。 我知道你已经变疯了!恭喜了!你向毕达哥拉斯迈进了一步。 现在我可以告诉你音色和音高的关系,以及音色的秘密了。那第一个正弦波,就是音高。后面所有的正弦波的叠加,就是音色!这就是你为什么可以听出长笛和小提琴的差别,这也是为什么你不会弄错男声和女声。 但是,未必。有的男声听起来像女声,反之亦然。这就是因为,由于某种原因他们的高次谐波也相同了。比如太监。 正是有了傅里叶级数,我们现在可以用电子合成任何乐器的声音。这就是你可以买一架电子琴,可以选择奏出各种乐器的声音。有电子琴吗?试试。合成的音色非常像原来的乐器,几可以假乱真。这就是用了傅里叶级数的原理,把钢琴的高次谐波加上去,你就听到了钢琴的声音;把小提琴的高次谐波加上去,你就听到了小提琴的声音。 令人不安和快乐的振动 振动既令人不安,也与人快感。如果你想到了地震和车震,那说明你还挺幽默。不过我们这里不说这个,只说广义的振动。 这种令人不安和与人快感的两难,却构成了某种人类创造文明的原动力。在不安和快感之间寻求某种平衡,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途径。而音乐,正是这种进步的一个重要象征,亦即:让不安和快感产生刺激,却又达到和谐。这应该就是音乐的本质,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本质。 振动不可避免,英雄让振动成为音乐,并告诉你这样的美好可以通过理性获得;而枭雄让振动成为噪音,并告诉你这样的灾难不可避免。一个伟大的制度是让个体的振动保持足够的独立,并形成共同的和谐;而一个卑劣的制度是让所有个体都失去自由的振动,而让个别人去折腾所有个体。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群会有伟大的合唱,比如巴赫的大合唱,贝多芬的《欢乐颂》,而有的人群却只有在万马齐喑的集体静默和声嘶力竭的山呼万岁之间徘徊。 毕达哥拉斯在2600年前的那些对振动的研究,给我们带来了有关数学、物理和音乐之间关系的启迪。我不知道老毕当时把哪个作为他的优先级,数学?物理?音乐?我觉得这都不是他的所要追求的。他真正追求的是认识这个世界的奥秘。他把对世界本源的认识从具体的物质转向了抽象的概念:在物质的表象背后有着更加真实的本质,而这个本质可以不是物质的。在这个意义上,他超越了他的前辈泰勒斯和米利都学派。他是如此地极端,居然把世界和物质一刀两断,却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数认为是世界的本源,而物质只不过是其表象。以至于他的后来者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几乎可以认为是泰勒斯们和毕达哥拉斯的思想的折衷。我不知德谟克利特是否真的折衷了毕达哥拉斯和泰勒斯,但是毕达哥拉斯充满勇气和智慧的论断应该足以让德谟克利特在提出世界万物都是由相同的不可再分的原子组成这一理论时少了一些犹豫。 老毕:追寻世界本源 我相信当时老毕也是非常痛恨无理数的。但是那个出格的门徒正是由于老毕的精神才发现了无理数。我不知道老毕应该是感到骄傲还是沮丧,无论哪种,都是他那个学派的光荣和悲伤。他们的探讨如此深刻地影响了几千年后的人类社会。我不知道今天还有多少人在大学毕业20年后还会复述老毕和其门徒的证明,不少甚至忘记了老毕,但是老毕仔细论证过的音程和它们之间的和谐或者协和令我们绝大多数人心驰神往。很少有人对任何音乐都不感兴趣。 据说“不懂音乐的人的人格是不健全的”。我非常相信这点。尽管我觉得老毕很二很疯,正是有了这样的疯子,我们这个世界才变得理性和明亮起来。如果这个世界没有音阶,将会是个什么样子。我相信,没有毕达哥拉斯也会有音阶,也会有音乐。但是,如果没有了毕达哥拉斯这些人所代表的精神,人类对于音乐的理解可能就不会是后来的样子,而且那些伟大的作品未必会问世。 老毕的发现是极其基础的,基础到没有人在欣赏音乐的时候会想到他。但是,如果说柴可夫斯基的音乐是优美的散文,贝多芬的音乐是伟大的史诗,那么毕达哥拉斯的音阶和和弦就是文字和语法。没有了文字和语法,任何散文或史诗都不可能存在。我们在欣赏优美的散文和伟大的史诗时,很少会想到文字和语法,它们的存在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但是,历史告诉我们:并非如此。记住毕达哥拉斯吧!正是他,给出了音乐的文字和语法。这是音乐无法撼动的基石和永恒的理念。 确实,振动带给了我们的不安和快感。而和谐的音乐使得这种不安和快感升华为震撼心灵的天籁。我很愿意建议读者听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以体验人类是如何将这种不安和快感登峰造极为如此伟大的音乐的。但是,在这里我却建议你在此时听一首很短小的曲子,其是众多伟大的曲子中的一首。我建议它,既是无意也是有意。请品尝和思考这首曲子。这就是Pachelbel(1653-1706)的“Canon in D”(D大调)。这是交响乐之尚未问世的1700年以前的曲子。Pachelbel比巴赫早30年,比贝多芬早100多年。它是音乐作为文艺复兴的成果的重要代表。 【1】 这首曲子和它的同时代的音乐一起,造就了巴洛克时代的音乐,也为巴赫和海顿铺平了道路,为贝多芬的登峰造极做好了准备。 贝多芬的音乐是令人极其不安的,它令人振奋,令人思索。他的音乐就是宣言:让令人不安和与人快乐的振动永远激励我们! 那些美丽背后的数学 我们介绍了Canon in D,其实,Canon并不是这首乐曲的名字,而是一种规则,Canon in D的意思是用Canon这个规则写的D大调乐曲。Canon是音乐应该尊重的完美的规则,并且,Canon作为一种美学规则,也不仅仅用于音乐,同样可以用于绘画。而实际上,Canon在绘画上的运用要比在音乐上早得多。 文艺复兴的绘画在艺术领域里最先体现了人本主义精神。波特切利在1482年创作的《春》和1486年创作的《维纳斯的诞生》是这个伟大新时代的先驱 。【2】在这里也顺便纪念一下吧。插图是这幅画的局部,当代好事者在画面添加的斐波那契级数地砖(Fibonacci Tiles)是为了说明Canon在绘画审美上的运用。(这将在下一节阐述)。 Pachelbel在此200年后创作的Canon in D,似乎是音乐对绘画先驱们的一个回音。至于为什么文艺复兴的精神在音乐上的体现要比在绘画上晚了200多年,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到底为什么音乐的进步滞后于其它艺术的进步?这仅仅是中世纪走向文艺复兴的一个特例?还是一个普遍的规律?希望大家来寻找这个答案。 在公元前800年,古希腊的行吟诗人荷马在希腊城邦间云游的时候,我们今天只知道他吟诵的内容,以及使用的乐器,但是并不知道他吟唱的旋律。那些旋律永久消失在历史的尘埃里了,而这些史诗所传唱的古希腊理念却在希腊地区形成了共同的文化和价值,进而产生了独特的民主政治和自由理念。如果没有荷马和他的史诗,我相信古希腊不会有泰勒斯和赫拉克利特,也不会有梭伦以及后来的克里斯蒂尼和伯利克,也不会有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也不会有埃拉托色尼和阿里斯塔克。当然,也不会有毕达哥拉斯。介于荷马史诗的传唱和此后城邦政治的繁荣之间的毕达哥拉斯和他的学派到底起了什么作用?这也许是一个无法彻底在这里讨论清楚的问题。但是,我们可以肯定,毕达哥拉斯的意义跨越了当时的空间也跨越了此后的时间。 图表6:波特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局部和可能的斐波那契级数的审美意义(Canon) 【3】 古希腊和毕达哥拉斯时代的音乐已经不可考了,音乐不像建筑,后者几乎与世长存,但是前者却瞬时即逝。但是伟大的音乐一定以其的深厚和振奋把自己凝固在当时的建筑中,我相信任何时代的建筑都体现了那个时代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而建筑则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振动在时域中表现的动感,而建筑是振动在频域中表现的静态。(我这里提到了“时域”和“频域”,这是两个术语,不谙数学物理的童鞋可以不理会它们,只要知道“时域”是关于动态时间的坐标,“频域”是关于固定频率的坐标。) 毕达哥拉斯证明了音乐和数学物理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这和“毕达哥拉斯”定理的意义同样深远。 如果没有数学,也就不会有物理。没有了数学和物理,人类社会还剩下什么?洪荒一片,这而绝非危言耸听。而没有了数学规律,也就没有了音乐,人类社会将只有噪音。 音乐一定是通过数学和物理更加长久地成为我们人类精神上的永久建筑。 数学、音乐和物理同样重要,这就是为什么在毕达哥拉斯之后2000年,文艺复兴时代的伽利略如是说“上帝是通过数学创造了宇宙”。他的时代还不能接受他真正想说的话“只有数学不可怀疑”。这是毕达哥拉斯“数是万物之源”在2000年后的伟大回音和共鸣。 如果以上写的让你对音乐的物理数学原理有了一点了解,让你有了一些探讨音乐背后的理念的理由,让你对音乐本身有了一些兴趣,那就请你谢谢毕达哥拉斯吧! 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vNQLJ1_HQ0(Pachelbel Canon in D Major - the original version)国内的朋友只好在别的音乐网站上找,或者直接在iTune上下载。 2 https://artislimited.wordpress.com/2012/10/03/the-canons-of-beauty-in-the-history-of-art-the-golden-mean/ 3 参见卡农的美学意义http://en.wikipedia.org/wiki/Aesthetic_canon (未完待续)
最后发表: 此时此刻@ 2015-5-14 12:48 2059 0 2015-5-14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微博Montreal weibo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Montreal Facebook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Montreal twitter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Montreal Youtube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Montreal linkedin

QQ-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网

© 2014-2024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萌村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