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4-613-1276
contact@mengchenghui.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00-17:00
热搜: 房产 留学 医疗
1186080009 请问蒙特利尔有画廊吗? 新人帖
请问蒙特利尔有画廊吗?大概有多少家,还有油画在蒙特利尔消费人群多吗?谢谢大家告知一下。
最后发表: fairies@ 2015-1-27 11:42 3502 4 2015-1-24
烽火一月 求魁省移民局邮箱 新人帖
求魁北克移民局邮箱,从2012年8月fn到现在没消息,想写信问问,谢谢
最后发表: 1111111@ 2015-1-27 11:41 2377 3 2015-1-26
新闻频道楚卿 好消息!免费法律援助服务将在Berri-UQAM地铁站举行 attach_img
来自Montreal Gazetted的消息。法律援助咨询所(The Juripop legal aid clinic)在接下来的五周内的五个周一(即1月26日,2月2日,9日,16日,23日)下午3点半至6点半,将在蒙特利尔Berri-UQAM地铁站举行免费法律援助咨询服务。 来自该律所的律师以及魁省公证师协会la Chambre des notaires du Québec的公证师将免费回答市民有关法律方面的问题,每人获咨询时间为15分钟。任何法律问题都可以提出,如遗嘱、房客的权利、养老金、移民等,市民也可以借此了解在魁省获得法律援助或资讯的途径。 公证可以避免许多法律问题走向更加复杂和难以处理的局面。 法律咨询所执行总裁Julien David-Pelletier表示,咨询服务可以帮助市民了解进入法律程序的进程。据他们统计,每年有近4万市民不符合获得免费法律援助的资格,导致他们无法在法庭上保护自己的利益。 法律咨询所第一次主持这样的活动,他们希望了解市民的需求,给他们有效的援助或可参考的资料。 法律咨询所在蒙特利尔南岸St-Constant的办公室有8名律师,在Sherbrooke市有4名律师。客户必须满足低收入条件,才有资格获得他们的免费法律援助。 网站:http://www.juripop.org
最后发表: 新闻频道楚卿@ 2015-1-26 11:22 4155 0 2015-1-26
.123 很多移民不知道的加拿大汽车保险知识 attach_img
汽车告票是怎样影响汽车保险费的? 告票与涨保费的关系不可一概而论。不同的人保险公司有不同的对待,比如这位网友连续得了两张告票,可能第一张告票后保险公司没有涨保费,但第二张告票后一般都会涨,也有的人第一张告票就会涨保费。告票专家所说的“点数打掉了就不会影响保费”是误导。因为虽然点数打掉了,但你的告票记录仍然存在,点数打掉了只是对你将来的点数积累有好处,因为达到9点,会被要求见法官,麻烦就多了。 很多保险公司对于记录良好的司机会网开一面,第一次告票不会影响保费,但这个记录是存在的,下次再犯就不客气了。告票影响保费一般是3年时限。 还有一种误解,有人认为警察只给了$15的告票,这么小的金额应该不会影响保险,甚至有时警察开完告票后也会安慰你,放心,不会涨你保费的。这就又错了,保险公司不是以金额论告票的,所以$15与$150的告票性质是一样的。对于驾龄不足6年的驾驶员来说,任何一张告票都会有影响。 保险公司处理告票的方式只有两类,即危险和普通。像酒后驾车、危险驾驶等自然属于危险类,其他一概划入普通类。所以拿到告票后最好去查一下,问保险公司会有什么影响,不要自己想当然。 同时要弄清楚,告票的生效日期不是从拿告票的那天或以交款日期为准,而是以上庭日期来计算的,因为一般上庭都要等1年左右,所以能上庭就要尽量安排上庭,因为上庭还存一丝希望,交款就等于你直接认罪了。 四车连撞,我是第三辆,为什么算我责任? 关于事故责任的认定很多人存在误区,保险公司的认定方法非常详细,不是几句话就可以解释明白的。但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发生的一些事故司机应该明白。有位网友冬季不幸遇上了四车连撞,他是第三辆车,最后保险公司认定他要付责任,他反问为什么算我的责任?是后面的车撞的我,才导致我和前面的车相撞的。事实是,在这种情况下,保险公司只认定第一辆车没有责任,后面的三辆车全要负责,原因是你没有保持安全距离。 类似容易发生误解的事故还有冬季路滑,自己刹车不灵撞上路崖或电线杆,这都算你的责任。还有要注意的就是停车场互撞,汽车并线互撞,除非你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是对方的责任,否则保险公司一般各打50大板,你要承担一半的责任。 比如驾车未系安全带,不要以为这是小问题,这也属危险驾驶,而且乘客未系安全带,驾驶员要吃告票,因为你没有尽到提醒的责任。相反,倒是闯红灯被摄像头拍下这样的严重违章不会影响保费,因为保险公司无法认定此时的驾驶员是谁。 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家人的告票同样可以影响你的保费。比如夫妻、父子,无论谁出了事故,都影响对方的保费。 http://mmbiz.qpic.cn/mmbiz/YMic5QvUxOs4OHd0u4IThic6I3E20jkqWbqvYNMERv843k55HHaevhzvPicibXRpZ7O3OyHYPEZaVoUXPSovfg1mLg/0 如果回国时间较长,可以通知保险公司暂停保险或只购买车库险,等回到加拿大后在开车之前一定要通知自己的保险公司重新保险,而且最好使用书面通知方式,保存有效记录。有人因为这个吃过亏,最后保险公司拒赔。 有人图省事或省钱,发生事故后不去报案,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发生事故后小问题可以私下解决,不用报保险,但应该去报案。因为报保险与报案是两回事,去报案中心备案可以为以后不必要的纠纷减少麻烦。 http://mmbiz.qpic.cn/mmbiz/YMic5QvUxOs4OHd0u4IThic6I3E20jkqWb0DhDkFAaECkflicGmia5A9X2IEOyqiaZ416eBsz0BqfmlnpmjqrZZmOAw/0怎样避免买假保险? 一位新移民朋友买了一辆二手车,在比较了几家保险经纪给出的条件后,他选择了一个报价最低的汽车保险。对方告诉他,如果一次性付清一年的汽车保险费会有很大的优惠,全年只收1800元,而且要现金一次付清。不幸的是在买了保险两个月后他遇到了车祸,更不幸的是几天后车祸另一方的保险公司在处理理赔业务过程中发现他的保险单是假的,这个意外的消息令这位朋友不知所措。当他试图联系当初卖保险给他的人时,发现对方已经人间蒸发了,这位朋友损失惨重。 加拿大的保险体系是非常健全的,管理也非常严格,一般说来买到假保险的可能性不大,但是骗子无处不在,所以小心谨慎还是必须的。买保险最好直接找到保险公司或经纪人,而且注意几个问题,保险公司或经纪人不会收取任何手续费,一般提供按月付款、银行自动扣款,出具合格保单和收款收据,有信件往来,有800免费电话。如果有人约你在咖啡厅见面,又要收现金,一次付清全年款等,十有八九是骗子。买保险时不要光看价格,要比较服务。 有网友问,买了某协会的团体险,第一年保费确实比较便宜,但第二年就涨了,怎么回事? 办理团体险的保险公司并不多,记住这是团体承担风险,如果团体中有人发生事故索赔,则所有人的保险都会相应受到影响。买团体险不是唯一的降低保费的渠道,不同的保险公司都会有不同的折扣,具体要向保险公司或经纪人咨询。
最后发表: .123@ 2015-1-24 23:56 4357 2 2015-1-24
407837 蒙村哪里有比较经济实惠的推拿店? 新人帖
本人是学生所以没什么钱… 有没有刮痧和拔罐比较好的地方?不要太sktechy就好啦, 谢谢!!
最后发表: mcrdupu@ 2015-1-23 22:38 1802 2 2015-1-22
新闻频道楚卿 蒙特利尔著名餐馆逃税?被税务局盯上 attach_img
蒙特利尔一些具有高知名度的餐馆正在与魁省税务局斗争,拒绝接受高额的税单。魁省税务局指责蒙特利尔几家著名餐馆隐瞒营业额。 魁省著名厨师Normand Laprise是蒙特利尔两家著名餐馆Toque和Brasserie T的主厨和老板。魁省税务局指控他的另一家位于St-Denis街上的餐馆Bistro Cocagne在2006年至2009年,有超过50万加元的营业额未向税务局申报。 另外位于St.Laurent街上的标志性牛排店Moishes也未能幸免,它被指控逃税50万加元。 税务律师Paul Ryan表示,政府为了增加税收消除财政赤字,目前税务局正在对大量个人和企业进行审计。通过这些审查,税务局每年能增加20亿加元的税收。 (本文由蒙城汇编译,版权依据Canadian Copyright Act等法律保护,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否则必究法律责任!)
最后发表: 新闻频道楚卿@ 2015-1-22 11:58 4055 0 2015-1-22
admin 在加拿大吃停车罚单的故事 attach_img
在加拿大,别看有些重案要案一时半会儿侦破不了,但要是停车违规或坐公交车不买票很可能马上就有人来管你,而且违规的高成本让你不得不痛定思痛之后,痛改前非。有些罚单虽然不可理喻,但不得不说相对良好的社会秩序也正是基于这种违规的高成本对人产生的约束力。 刚到加拿大,经常在停车场看到有人拿着粉笔在汽车轮胎上做记号,后来才知道,停车场管理员在给汽车停车计时。因为一个管理员可能管着周围好几个停车场,他过一会儿回来检查时,如果超过停车时间车还在这里,粉笔道儿就是标志,马上就会贴罚单。但管理员的这点儿办法马上就被聪明的中国人“破译”了。有人开车挪个车位,粉笔道儿就没了,然后继续超时停车。时间一久,管理员发现老办法被破译了就又上新手段了,开始不定时蹲点儿,给这些挪车位的人拍照、摄像留证据。我的一位同学就被拍个正着,除了老老实实交罚款,再无处可逃。 数月前,自己也吃了一张停车的大罚单,80刀(80 dollars)。当时把车停在一家当地最大的华人超市的停车场,然后到旁边同一家、不同名字的华人超市取配的眼镜,也就10分钟的事情。这两家超市隶属于同一公司,购物发票都是完全一样的名称。取回眼镜后在停车的这家华人超市开始购物,结果被贴了罚单。在温哥华,很多朋友被罚,都是这类原因:车停在一家商场门口,只要离开,哪怕你还要回来继续购物,一旦被那些神出鬼没的停车管理员发现了,这张罚单就跑不掉。按照他们的理论似乎就是车停在哪里,人就只能去哪里,而且是直线目标,你顺便进旁边银行、商店办个事情都是不行的。 这个“潜规则”我是知道的。但那天我一方面心存侥幸,一方面想当然地判断两家紧邻的华人超市是同一家公司的,自己这样停车没问题。但意想不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最可气的是,贴罚单的人怕你及时发现罚单找他理论、撤销罚单,他把罚单放在副驾驶位置的车窗边角的雨刷下面,几乎藏在引擎盖里了。正常情况应该是放在驾驶位置的车窗前的醒目位置。当天一路开回来,我都没发现这罚单,直到两天后开车出门,因为下雨,一打雨刷才把那张罚单刷出来。罚单上写着,7天之内交罚款就是60刀,超过7天就是80刀。 于是按照罚单上的电话打给停车管理公司,结果除了缴费的渠道是畅通的,投诉受理电话永远都是繁忙状态。但缴费替你考虑得很周到,电话缴费24小时开通,还可以网上在线缴费,再有就是和罚单一同赠送给你的信封,连地址都替你打印好了,很方便你邮寄支票过去。后来我早上六点半就起床开始打电话,终于打通了,按照指示上网,上传罚单、购物小票照片,一段时间后,没有等到任何回音。再早起打电话询问,说在受理过程中,与停车公司合作的追债公司已经把罚单再次寄到。可以选择和他们继续斗争,直到上法庭,到时罚单可能会取消,也可能费用会减免,但真的耽误不起那时间。在加拿大,如果警察开的罚单你欠费,第二年车辆续保时就会和你秋后算账了。这类停车公司虽然是私营,不能不说他们的罚款有时候有谋利的性质,但你要不理会他们的罚单,除非你的车以后再不会出现在他们管辖的范围内。所以这次教训之后,停车更加小心谨慎,不看清标志绝不冒任何风险随意泊车,哪怕只是离开5分钟。即使是马路边也不能随便停,有些街区标注只能是住在这条街的居民方可泊车,千万别存侥幸觉得没人管。有些住户会一天三次打电话投诉的,没准儿你前脚走,后脚就被贴罚单了。甚至有人在自己家门口停车都被贴了42刀的罚单,就因为压到人行道了。 一个同学去温哥华中国签证处办事,很谨慎地交了12刀的停车费,确保停车两个小时没问题。结果半个小时就完事出来了,竟然被贴了40刀的罚单,原因是她停车不规范。她四处打量,自己的车并没有压线、越轨的迹象,于是她给自己停着的车从四面八方拍了照,留了证据。结果,停车公司认定,她停的车虽然没有压线,但给旁边车位预留空间不足,造成了不方便。这次她花钱替周围的朋友买了这个教训,每次停车场停车,大家停不到正中间都不下车,一定会想方设法停得周周正正。 加拿大的警察还经常会躲在树后面拿着摄像机拍你,当你正心旷神怡地驰骋在畅通无阻的大路上,脚下油门稍稍加了点儿劲,很可能就被敬业的警察摄入镜头了。有一次,一个朋友送两个孩子去上课,从一条小路右转进入一条主路——这样的路口通常都有停牌,考驾照时,教练每到停牌前都一再叮嘱踩死刹车、停住了再起步——所有有驾驶经历的人都知道,在这样的路口都会停下来判断下主路的情况再右转。但很可能他那天停牌前停得不够久、不够稳,又在右转到主路时恰巧有一个骑着摩托车的警察经过,立刻就给他鸣笛叫停。然后一张170刀的罚单就送给他了。在加拿大即使坐车也别违规,在后排座位也要系上安全带,否则一旦被查,连累的是开车的朋友。 别以为开车被管得多,走路不规矩也不能幸免。日前曼尼托巴省,这么一个地广人稀的地儿,一男子在马路上因为与超过1人并肩而行,竟然当场收到113刀的罚单。执法人员援引该省交通法指出:“行人沿着公路行走,如果公路没有人行道,或者人行道不通行,路人应尽量靠边,并肩而行不得超过两人。”至于坐地铁、公交虽然没人售票,但常有随机查票。我曾经在一个社区学院上课,有一天一个中国留学生哭着进了教室,原来是在地铁站被罚了170刀。不是逃票,而是上车时车站的打票系统出问题,她用的是预购本票,票面上没有打上乘车时间,这张票就可以重复使用,这等同于没有购票。因为赶时间上课,地铁是无人驾驶,站台上通常没有工作人员,只能先坐车了。结果出站遇到查票的,她的解释不被接受,尽管事后她可以向相关部门继续申诉,也可能讨回公道,但当天却必须接受罚单。 2011年,温哥华13个华人“富二代”驾驶跑车在繁忙公路飙车,被众多当地居民举报,在警察开出罚单并扣留名贵跑车后,其中一些人又在社交网络发表不当言论,称“警察缺钱”,并上传被扣车辆照片,表示很开心,不在乎。这一做法在当地犯了众怒。加上接二连三的华人驾驶跑车造成惨重交通事故,今年以来,温哥华列治文市皇家骑警平均每天对4到5名持中国驾照开车的中国公民开出“无照驾驶”的罚单,被罚的绝大多数是还未取得当地驾照的留学生。原本中国公民持中国驾照在加拿大是可以有90天驾车许可的,但皇家骑警突然否定这一有效性,掀起了轩然大波。最后中国驻温哥华领事馆介入协调,才最终得以解决,维持了中国驾照90天有效的合法性,但90天后必须考取当地驾驶牌照才能继续开车上路。 回到北京,常常被满大街的“路怒症”所困扰,也为到处横七竖八的停车影响走路生气,对占用人行道、草坪、甚至马路中心黄线区域的停车行为更是心下生疑,难道没人管吗?可是电视里相关的公益广告却在频繁播出。一种秩序的建立,依靠道德提升是否真能抑制住人性中时时会露头的“恶”呢?所以,在加拿大尽管吃罚单心里不爽,但我知道这是在为我们经常心存的侥幸和不尽完善的行为买单,或直接或间接。我们的被罚只是硬币的一面,另一面是我们在这种秩序中享有的共同利益。 (来源:英国《金融时报》)
最后发表: admin@ 2015-1-21 18:00 5408 2 2015-1-21
admin 其实在加国打孩子未必违法,关键是怎么打! attach_img
很多人以为在北美打孩子是犯法的, 但实际情况不那么简单,不能一刀切。 在美国,尽管大多数州禁止打孩子,但仍然有19个州允许教师对学生进行体罚。 在加拿大,虽然大原则是不打孩子,但长期来一直存在着一个引起争议的“打屁股”法规,从而为打孩子的行为提供了一定程度的“保护伞” 。 美国的最新争议 最近,美国堪萨斯州(Kansas)的一名议员- 戈尔·芬尼(Gail Finney)提出了一项体罚儿童的动议,顿时引出渲染大波。 议员芬尼表示,她的议案旨在于对体罚进行明确的定义,她说,打屁股一般很难留下瘀伤,打11下太多,但打10下应该是被允许的。 芬尼提出的法案立即遭到了美国晚间电视脱口秀节目以及评论员们的抨击和嘲笑,节目主持人说,这是在建议一个 “国家批准虐待儿童” 的法案。 堪萨斯是美国19个允许对孩子体罚的州之一,芬尼辩护说,现行法律是模糊的,对什么属于可允许的体罚,什么属于虐待儿童的界限不清楚,这种混乱导致有的父母受到不当的刑事指控,而有些虐待儿童的人却没有受到惩罚。 但无论如何,芬尼的议案一提出就被否决了。 美国“有效惩戒中心”(Center for Effective Discipline)一直呼吁美国所有的州全面禁止父母、教师体罚孩子,中心的项目主管德博拉·桑德可( Deborah Sendek)表示,人们很难相信现在这个年代还会有教师打学生,但这种情况确实有,教师用木板或有机玻璃做的板子打学生,有时候因为一些小事情,孩子就会莫名其妙地挨上一板子。 加拿大的 ”打屁股“ 法规 在加拿大,长期以来存在着一个被称为 “打屁股“的法规,即刑法的第43条。 1998年,“加拿大儿童、青少年和司法基金会” 以人权宪章为依据对该法律提出挑战,从安大略省法庭一直上诉到加拿大最高法院。 2004年,加拿大最高法院作出裁决, 说刑法第43条没有侵犯加拿大的人权和自由宪章,但该裁决对体罚孩子的意图以及方式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1)体罚必须是以教育和纠正孩子行为为目的。 (2)体罚只能是“合理” 的,不能给孩子造成伤害。 根据这一裁决,在加拿大的学校里,教师可以使用 ”合理” 的力量来制约学生,比如把学生拉出课堂,或给学生们拉架等,但不准打学生。 对于家长来说,两岁以下的孩子禁止打,因为这么小的孩子无法理解为什么父母要打他们。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也禁止打,因为这可能进一步刺激青春期反叛。 另外,禁止用皮带、尺子等抽打孩子,因为这会伤害孩子的身心; 禁止扇耳光或打头部; 禁止对孩子进行侮辱性或不人道的待遇 。 还有,打孩子屁股时必须五指分开,不能打出痕迹,禁止造成伤害的任何体罚。 管教孩子的思维转变 最近几十年来,在如何管教孩子的问题上,人们的思维在出现大的转变,数十个国家已经明确立法,把用武力惩戒孩子列入非法行为。 最新一期“加拿大医学协会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文章认为现在已经到了加拿大彻底禁止对孩子动手的时候,文章的作者约翰·弗雷彻说,有许多研究表明,经常打屁股会给孩子在成年以后带来问题,导致精神方面的不稳和疾病,这不是纠正孩子行为的有效和正确的途径。 加拿大的反体罚组织一直呼吁渥太华彻底废除 “打屁股”刑法,多伦多为儿童和青少年争取正义(Justice for Children and Youth in Toronto)组织的董事玛丽·贝尔德萨尔(Mary Birdsell)表示,她希望看到加拿大仿效其他36个国家的例子,彻底禁止对孩子所有形式的 “动手”。 (来源:RCI)
最后发表: admin@ 2015-1-20 18:51 3923 0 2015-1-20
admin 亲身经历的在加拿大撞车的纠纷,十大经验总结! attachment
本人决定洋洋洒洒写一长篇,讲述两天前刚刚发生的经历,一方面是疏解心中的闷气,另一方面是给大家做个反面教材,提醒大家今后撞了车该怎么办。我倒是希望大家看了之后心里想:这种事还用你说,我才没你那么傻。。。真的这样,我也就只剩一个目标,疏解心中闷气了。 事件的经过是这样的:两天前,6月11日星期天下午4点钟左右,我去Spanish Bank West海滩散步,呆了没多久就回到停车场准备回家。去过Spanish Bank的朋友知道,那里的停车场一般是两排车,一排停在靠近大海的这一边,另一排停在靠近公路的那一边,中间是行车道。我的车是在靠海的这一边,头朝大海。当我把车倒出来,车头已经完全出来,正准备向左打轮,要离开停车场时,我回头看见后面一辆黑色SUV也在倒车(白色倒车灯亮了)。也就几秒钟的时间,我发现它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就赶快按喇叭。至少按了三下喇叭,当时周围有很多人都听见,可它还是撞上来了。 我当时很生气,拉了手闸,拔下钥匙就下了车。当时有四个小伙子正好站在我的车尾,看得目瞪口呆,直摇头。我也没顾得和他们说话,直奔肇事司机就去了(后悔啊!他们是我的目击证人。。。这是后话)。我当时劈头盖脸第一句话就是:Didn’t you hear me hunking?! 这个白人司机(40岁左右,带个儿子)当时很nice,说他听到了,但已经太晚了。我记得我还问他,是不是因为你的车后窗颜色太深,他的那个黑色SUV的后面三个车窗颜色跟车身一样的黑。 这个人当时态度非常好,他旁边还过来一个朋友,我们当时竟然闲扯了十几分钟(后悔啊!周围目击的人早都走光了!)。他在第一时间就给了我他的电话,驾照号,车牌号,还说要和我“私了”,因为旁边他的那个朋友说以前他老婆的车被人撞了,肇事司机说不要经过ICBC,因为从第二年开始保险费要上涨500元,而且连续5年如此,所以就和他老婆私了了。 跟我撞车的这个司机,叫Jimmy,对我说让我第二天去做个估价,然后给他打电话,他再看是不是私了。我的车当时就横在路中间,挡了所有开过来的车的路,至少有两辆车等在行车道上希望我的车给他们让路。还是这个Jimmy提醒我,我才把车开进原来的停车位。我坐在车里从后视镜中看到他拿着电子相机给我的车后面拍照,我当时就想我怎么没带个相机呢(后悔啊。。。请耐心看下文的经验教训大盘点。 你说我傻吧,我也留了个心眼儿:当时回到车里我就想,是不是应该找个目击证人?可我光跟对方胡扯,周围的人都走光了。我就回忆那四个小伙子当时长什么样,开什么车。我相信那辆黑色SUV的右边的白色吉普车就是这四个目击证人开的,所以我就记下车牌号,然后离开了现场。 好,我回到了家,马上给ICBC打电话,问私了应该怎么办,对方说他不想经过ICBC,因为怕保费增加很多。ICBC的人说,你最好还是经过ICBC,对方可以把维修的全部费用Pay back给ICBC,这样就不会影响他第二年的保费。这个Jimmy把钱给我和把钱给ICBC是一个样的,但对我来说还是经过ICBC更好,因为ICBC的人也说,我一旦有什么后续的问题,我都可以回过头再找他和ICBC。 所以,第二天上午,也就是昨天,周一上午,我把车送去指定地点估价,总共要995元(换后面的bumper和一个尾灯)。我回到家正想着怎么打电话和Jimmy讲,这时ICBC的人给我打来电话,告诉我说Jimmy刚刚给向他们报claim,说他没有责任,或至少是一半一半责任,因为当时我们两辆车同时倒车,在路中间撞上了。 我听了非常生气,对ICBC的人说,他怎么能这样转身就不承认了,当时还口口声声说要和我私了,而且也说他听到了我的喇叭声,但反应过来时已经晚了。。。这时候,ICBC的人告诉我,Jimmy在电话中没有提到我按喇叭的事,ICBC需要再找他询问,如果他听到了喇叭声而没有停下,就100%是他的责任。 等到今天下午,我再打电话给ICBC时,被告知Jimmy否认他听到任何喇叭声,也否认我的车在碰撞前已经进入中间的行车道(后悔啊!当时撞车后,我的车原地不动,要是有相机,拍下现场就好了!),现在只能靠目击证人。而问我有没有证人时,我只有那辆白色敞篷吉普车的牌号,幸好我对汽车式样和车主模样的描述和ICBC的纪录一致,他们因此决定找到这个证人来问询。 好,我现在就只能等回音了。这四个小伙子愿不愿意作证还不知道,我真后悔当时没有停下车立即多找些证人要电话,要姓名。当时停车场里有很多人,我那几声喇叭谁都听得见。可我却偏偏和这个无耻之徒闲扯了十几分钟,我是那么相信他是正直的人,直到最后进了车里才稍微有点疑虑,但也没有再下车找人,只是记下一个旁边的车牌号。 话说回来,我移民加拿大已经4、5年了,之前在很多国家住过和开车,从来都觉得西方国家的人就是文明,有教养,撞了车也不用找警察,记下驾照就各自上路,不象在国内,横竖都站在马路中间,非等警察来了不可,不管后面的车排多长的长龙。 这次出了这桩事才明白,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什么黑人白人都会有小人。我想我今后肯定不再轻易相信肇事司机的话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当然,如果说每次都非叫警察不可,我也于心不忍。 所以,总结最近两天朋友和家人提供的意见,特此总结撞车事故善后十条献给大家,只适用于加拿大和美国,欢迎朋友们补充: (1)车里一定要常年放置一架破旧但好用的相机,胶卷电池都装好,以备撞车后拍摄现场和人员。 (2)车内要常年放一支笔,几张纸,最好和汽车保险单据放在一起,以便撞车后纪录对方的姓名、电话、驾照号和车牌。 (3)撞车后第一时间要查看自己和车内其他人是否受伤,然后下车看对方车内的人有没有受伤。只要有一点痛苦的声音或表情,你就立即打911叫救护车,即使对方说没关系,不用麻烦。这一方面是为了防止有内伤,不要耽误了救护时机;另一方面是保护自己的利益,不要回到家后,对方搞些suprise出来。对了,提醒大家,加拿大手机即使没有漫游服务,到了美国后911也一样能打,且没有任何收费,我用过。 (4)没有人受伤的话,下了车一定要控制住情绪,不要先跟对方说话,先纪录车牌号,然后找目击证人,问他Would you mind being my witness? 有些人可能不愿管事,没关系,接着找下一个。让证人自己手写下他的姓名,电话和车牌号,然后谢谢他就再找下一个证人,最好有2-3个(不能是你的朋友或家人,要求是陌生人)。 (5)如果当时周围没有人,例如在夜晚或偏僻地点,你必须拿出相机从远距离和近距离多个角度拍摄现场,以及每辆车撞坏部位的特写照片,和对方司机的全身像。不要怕rude,对方要问你,你就说你不是故意要失礼,以前有过教训(当然,你最好趁他不注意的时候从远处抓拍,别把相机伸到人家脸前拍,那能不烦么)。记住,找到目击证人也要拍照,多一些证据总是好。 (6)等你找完证人,也拍好照片后,这时候再找对方司机谈话,要求看他的驾照,记录驾照号,他的姓名和电话,然后看他本人和驾照上的照片是否相符。 (7)以上信息都记录完毕后(包括街道名称,地理位置),你再和他聊上几句,be nice,问他当时是否看到自己的车或路口信号灯,是否停下或减速,是否在打手机或聊天。。。这等于是你在录口供,当然他事后可能都不承认,但也要记下来,告诉保险公司,以便和目击证人对照证词。 (8)如果遇上对方Hit and Run,假如你身受重伤,就只能考虑自救,尽量找到手机并打911或向周围呼叫;如果只是轻伤或没事,你就先在车内回忆对方车辆的特征和牌号(最初几分钟的记忆最fresh),然后马上打911,再下车找目击证人,并等警车到来。 (9)事故当天回到家后一定要立即打电话给ICBC,或你汽车的保险公司,告诉他们详情,千万不要搞什么私了。如果对方司机建议私下给你钱来了断的话,你告诉他应该先修好两人的车,让保险公司出钱,然后保险公司会把账单寄给责任司机,只要他pay back保险公司的账单,第二年的保费就没有任何影响。我去维修厂时,那里的师傅都跟我说最好不要私了,因为他现在给我估价只是看表面,没有拆下破损部件,不知道后面一层是否还有损伤。所以,如果我按照现在的估价把钱私下收了,回头再有问题,对方司机肯定不会再管了。而通过保险公司的话,只要是同一个事故造成的伤害,哪天查出来都会理赔。 (10)在十分少见的情况下,如果对方没有上保险(例如自行车与你相撞,本人在美国就被自行车撞过),那你一定要找叫警察,找证人,拍照片,当场把问题解决了。因为他当时可能说没带证件,或者有也不给你看,你回家后发现他给你的姓名和电话都是假的,再也找不到这个人了。只有警察才能当场用电脑核实他的姓名,电话和住址。这样即使他没有保险,你日后也可以到小额法庭上向他传票,索要赔偿。 说了这些,朋友们,不管怎样,我也要先谢谢大家!因为写完这么一大篇后,我的气也消了。现在都快半夜一点了,这回不怕睡不好觉了 说实在的,我写完这十条后感到挺悲哀的。以前总觉得华人到了国外也缺乏诚信,互相戒备,旧习不改。我住的这个地方周围大多是白人,平时打交道真的很少有戒心。现在想想,没涉及到自身利益,大家可能都很好,但人毕竟有邪恶和自私的一面。所以,今后再遇到跟金钱和责任有关的事,还是得提防一些,不论是什么人种,也不论说的多么好听。。。 以此为鉴,与君共勉! (来源:加西网论坛)
最后发表: admin@ 2015-1-20 18:51 4577 1 2015-1-20
新闻频道克里斯 奇葩司机大汇总! attach_img
十大奇葩司机,你是其中之一吗? 1.爱管闲事的“活雷锋” 这种司机每走到十字路口就想起自己肩负 “助人为乐” 的使命,也不管其他司机需不需要帮助,就下来充当交警瞎指挥一通。他只顾当“雷锋”,却忘了转身看一下,自己车后跟着的那些司机正气得干瞪眼:你不走,也不让我们走啊?这种司机有时不仅当不上雷锋,还可能造成交通事故。 2.并道狂人 如果走着走着前面没路了,那两条车道上的车就需要并到一条道上。并道狂人一般有两种典型行为:一,惊慌失措。这部分司机不会“一条道走到黑”,老早就会并路,但是并得太早了,结果不仅惹恼了后面的司机,还影响了正常交通。二,到最后才紧急插队并路,搞得一大串司机措手不及,急踩刹车,吱——! 3.不打信号灯 这种司机以为人人都和他心有灵犀,知道他接下来要往哪儿走。在郊区车少人少的地方,你可以任性一点,但是这种司机偏偏把任何地方都当成了可以任性的郊区,压根儿没有想起来要和同行的其他司机“沟通”一下,让人猝不及防。而如果他们哪天鬼使神差地打了一次信号灯,结果也往往是压根儿忘记自己打了,所以信号灯亮了一路,让跟在后面的司机那个郁闷啊:哥们,你几个意思啊? 4.顶着冰雪上路 加拿大司机挺不容易的,一到冬天就下雪结冰,所以大早上就要起来将车上的冰雪刮掉,然后再开车上路。但是有些司机偏不,他们超级喜欢冬天,就顶着大块大块的雪上路。其实他们是把高速公路当成了雪刷,来来往往的车辆飞驰而过,吹落车上的冰雪,满地狼藉,受虐的还是后面的车辆,飞来的冰片可能会把爱车刮花。 5.上了高速公路却迟迟不加速 虽然高速入口会标明对车速的要求,但是这种司机好像没看见似的,一直不加速,似乎开了三四公里才迷糊过来,猛地一加速,又害惨了其他司机。 6.跟车太近 说不定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人当中就有很多人属于这一类司机。这种司机觉得紧贴着前面一辆车,能督促前面的司机给他们让一条道,去忙自己的大事。为了引起前面司机的注意,他们使尽招数,打远光灯,前后迂回,不让前面的司机在后视镜中看到他们,誓不罢休。 7.不会并排停车 难道考驾照时没有考并排停车这一项吗?如果现在再考一次的话,估计很多司机的驾照都会被吊销。这种脑残司机并排停车时完全碰运气,连蒙带猜的,压根不知道该怎么停,结果就是停得东扭西歪,影响一大片。 8.为了找到停车位,六亲不认 这种司机在找停车位时,简直极品到家,眼睛那叫一个尖啊!正慢慢开着呢,突然眼睛一亮:前面有个停车位,冲!一踩油门,冲了过去。结果靠近一看才知有个消防栓,赶紧一个急刹车!坐这种司机的车,就像是在坐过山车。可是他们忘了后面还有车跟着呢,就为了一个停车位,什么都不顾了。 9.开得慢还霸占着左车道 这种司机就像是逗留到半夜还不说走的串门亲戚一样,没一点眼色劲,让人赶也不是,不赶也不是,只能暗地里抓狂。跑得慢的司机在高速上行驶时可以选择右车道,这一点在很多交通法规中都说的清清楚楚,但是仍有很多司机慢慢悠悠地“徘徊”在左侧车道上,车速远远低于规定速度。其他司机没办法,只能冒险超车。这明显就是马路杀手嘛! 10.高速“漂移”炫车技 你急着上班,可这些司机不急,在几条本来就已经很堵的车道上左右“漂移”,生怕别人不知道他车技了得。什么交通法规,对他们全是浮云。本来道儿就不好走,碰到这种司机,那只能是堵上加堵了。 内容来源:YorkBBS
最后发表: 新闻频道克里斯@ 2015-1-20 16:34 3190 2 2015-1-20
新闻频道楚卿 加拿大人在理财方面所犯的5大错误 attach_img
说到欠债和开支,总有人跌入这样或那样的误区。有时,小奢侈一把并不会打乱你的长期理财目标的,但是如果一直过度花销,不为退休之后的生计作打算,那么以后的日子你会被各种债务压得喘不过气儿。今年,加拿大的债务收入比例为1.63,意味着加拿大人每挣 $1,就欠银行、信用卡公司、汽车经销商等$1.63。 Credit Counselling Society (CCS)的一份最新调查显示,虽然66%的加拿大人认为自己有不错的理财意识,但其实很多人却一直在错误的理财道路上越走越远。 1. 冲动购物,入不敷出 加拿大人对于债务越来越习以为常了。这种心态有时也是必要的,毕竟只要按时把账单还了就没什么事。但问题是,有些人见到新品上市就不顾一切地揽入怀中,结果每个月不仅“月光”,而且还难免要欠债。在最新的Consolidated Credit调查中,35%的加拿大人称,最大的债务来源于冲动购物。 2.动不动就买车 由于新的理财模式的出现,加拿大的车贷增长速度快于其它类型的贷款。十年前,车贷的还款年限一般是四年,然后逐渐延长至五年。而今,这个期限一般是七年或者八年,使得消费者觉得越来越易承受。很多人一看有新车上市,内心便蠢蠢欲动,但是你看到的那些车,谁开着也并不代表就是谁的,大多数都是银行的。 要贷款买车之前,建议大家先冷静一下,坐下来算算自己能否承担那么多项开支:车贷、油钱、保险、维修费。CCS的CEO Scott Hannah指出,买车最划算的方法是买已经开了4年的车,然后趁开够10年之前卖掉。如果买的是新车,那就开10年左右,以弥补它贬值的部分。 3.看见房子就像买 上几代人要个有两室带车库的房子,能放下一辆车,就心满意足了,但是如今的人在买房时更青睐三室的房子,还要能停两辆车的车库。“差别在于,上几代人能否付清贷款,但是现在的人即使退休之后还欠着债。现在的人在买房子时往往会问‘我能买几套’,而不是‘我买得起几套’。” Hannah说。 同时,放贷的银行会问“在不冒风险的情况下,我们能贷给这个人多少钱”,他们可没有考虑借贷的个人能否偿还那么一大笔贷款。 4.没有预算计划 如果不想过得捉襟见肘,那么首先要把家庭想成一个企业。企业经营的第一原则是什么?支出不能超过收入。Consolidated Credit调查发现,加拿大家庭平均欠债$20,759,这还不包括贷款欠债。它建议集齐三个月的各种账单,除了银行账单等,别忘了油钱及百货等日常花销。看看这些加起来总会多少钱,再摸摸钱包,看看是花超了还是有所剩余。 预算不应该被看做是一种舒服限制,其实是在解放你呢,只要执行预算,你就不用担心会破产。 5.不储备退休金 Hannah指出,加拿大为退休存钱的人太少了,还有很多人存的不够。“只存收入的10%是不够的,最少要存15%。因为现在的返还率太低了。BMO Nesbitt Burns最新的一份问卷调查显示,45至64岁的加拿大人都没有合理的储蓄计划。被调查的这部分人平均想储备的退休金为$818,000,但事实上他们只储备了$258,000。其中一个原因是存不起这么多。 专家建议设自动提款计划,这样银行会定期从你的账户中提走退休金。 (来源:YorkBBS)
最后发表: 新闻频道楚卿@ 2015-1-19 12:06 3436 0 2015-1-19
~Vivian~ 不知道大家都过的怎么样? heatlevel
刚来蒙城几个月,在快餐店做收银员(兼职),八块钱一个小时,没有小费,一般是上晚上五点到八点的班(来回路上就得花两个小时)。感觉很压抑,做事小心翼翼,和老板说话也是小心翼翼,不喜欢这种感觉,为什么会这么小心翼翼呢,因为稍微做错点什么老板都会表现的很生气的样子,觉得你很笨,哪怕你才刚刚上班第二天,现在终于 明白什么叫做上班的心情比上坟还沉重,天天被老板说笨,我和国内的朋友聊天都忍不住问一下他们:你觉得我笨么?也会上网搜索其他人打labour工的状况,感觉当一个收银员也没有那么容易,要懂得微笑,懂得销售店里的菜呀 饮料什么的。店里新来的女孩子嘴巴特别甜,招客人喜欢,也招老板喜欢,应该是那种平常就很擅长social的人吧,可惜偏偏我不是这种,现在自己都觉得自己很笨很木讷了。压抑的时候常常会这样安慰自己:反正就是个兼职,尽力把事情做好就行了,而且我还年轻,我的志向也不在此,只是赚点零花钱罢了。不知道大家都是怎么生活的,这边的新移民都在从事什么工作, 靠什么养家糊口呢,还有这边labour工都是八元一小时么,还是少数人是八元每小时。
最后发表: jotheis@ 2015-1-18 17:35 3238 3 2015-1-9
新闻频道楚卿 华人的报税噩梦:小心报税员的税务诈骗 attach_img
随着加拿大报税季节来临,许多纳税人都决定将报税工作请收费报税员代替完成。但是,报税服务在加拿大为非监管行业。实际上,许多貌似税务专业人士的报税员要么不称职,报税中错误百出,要么进行税务欺诈,从而导致纳税人蒙受巨大经济损失。 小心报税员的税务诈骗 一名无牌报税员就曾让刘明遭遇噩梦般的经历。数年前,在一个大公司工作的刘明因为被解雇而获得一笔遣散费,另外刘还曾进行一笔股票期权交易,从而使得他的报税变得极为复杂。因此当一名理财顾问提出以$100元帮其填写报税单时,他欣然同意。 但实际上帮刘明报税者是这名理财顾问的父亲,他刚刚移民加拿大并且未接受过任何会计专业培训。由于报税者重复计算刘明获得的股票期权,他需要多缴纳$1万元税费。在接到加拿大税务局的税务审计后刘明震惊不已。 刘明称:“加拿大税务局的通知让我目瞪口呆……当时我刚刚失去工作,这份通知无疑会让我的家庭财务状况陷入危机。” 在花费数千元聘请税务律师和加拿大税务局打了一场漫长的官司后,刘明终于要回了多交的税款。但这段经历让他至今仍心有余悸。 刘明一边轻拭额头的汗珠一边说:“我绝对不会再让无牌‘会计师’碰我的税单。” 税务欺诈 如果说一些不称职的报税员是好心办坏事,而另一些人则为蓄意欺诈纳税人和税务系统的骗子。 在王选择报税员时,一名报税员声称够帮他获得更多退税,令王不禁心动。该报税员不仅向王提供了伪造的慈善捐款收据,还在他的税表中捏造了虚假抵税捐款,令王从加拿大税务局获得大量退税。 但这一报税骗局很快被加拿大税务局识破,涉案报税员也被认定犯有税务欺诈罪。此前他已经进行过近200次虚假纳税申报,并以客户的虚假捐款数额提成作为其服务费。 加拿大税务局进行评估后,要求王退还高达近$6,000元的退税、以及罚金和利息。 如果报税员在未经客户同意的情况下伪造税单信息,以获取部分虚假退税,那就涉及税务欺诈行为。但是,尽管虚假税单是由他人填报,报税人却必须对税单上的所有信息负责。 实际上,在报税员将你拖入泥潭前通常会有一些预警信号。当报税员虚设空头公司、从不过问你的财务记录、或是唆使你虚报捐款抵税时,你就应该提高警惕。 此外,纳税人还应提防那些将退税按比例提成的报税员,因为他们的报酬与你的退税息息相关,因此他们会在不考虑你被税务局盯上的风险情况下,想方设法将你的退税金额最大化。 如果报税员涉及欺诈性报税服务,你应立即拨打1-866-809-6841联系加拿大税务局。 2015年个人报税11大新变化 2014年12月8日加拿大税务局(Canada Revenue Agency, CRA)发布的最新消息,税务局详细解释2014收入报税的一些新调整。 一、儿童运动Children’s fitness amount抵税金额增加。每个16岁以下的孩子运动抵税金额从过去的每人$500增加到每人$1000。 二、搜索和救援志愿者Search and rescue volunteer amonut可申请最高达$3000元的返还。 三、家庭减税额度Family Tax Cut。从2014纳税年度开始,对于家有18岁以下儿童符合条件的家庭,税收减免额度最高可达到$2000。 四、通用托儿津贴Universal Child Care Benefit (UCCB)。从2015年1月1日起,6岁以下儿童的托儿津贴将从每月$100提高到每月$160元,6-17岁的孩子享有每月$60津贴。该项补贴从 2015年1月1日开始执行,但资金将于2015年7月起付。 五、应急服务志愿者Emergency Services volunteers,1000元的免税额政策有所改变。 六、 领养费用Adoption Expenses,每个孩子可抵扣的领养费用额度提升到$15000。 七、医疗费用Medical Expenses。作为工资支付的一些残疾税收抵免成本,或者用于帮助管理严重糖尿病服务的成本支出,现在可以作为医疗费用抵税。 八、 投资税收减免Investment Tax Credit。矿业开发税收减免政策有所延伸,对于在2015年4月前达成的流通flow-through share协议也将有税收减免资格。 九、GST/HST Credit。个人不再需要单独去申请GST/HST CREDIT,当申报退税表格时,加拿大税务局将根据个人申报的收入确认领取资格。如果有配偶,两人中只有一人能接受GST/HST credit,credit将支付给先被评估的人,金额保持不变。 十、新的Online mail服务。从2015年2月开始,在您申报2014报税时,提供您的电子邮件地址注册这项新的服务,您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进入自己的纳税 记录系统进行查询。同时您也可以选择接受电邮通知,当您的Notice of Assessment或者Reassessment已经完成。 十一、从2015年2月9日开始,加拿大税务局将启动一款移动应用(APP)供个人纳税者使用。以方便纳税人使用移动设备登录税务局网上服务查询纳税记录。 2015年个人报税的截止时间是4月30日。(YorkBBS)
最后发表: 新闻频道楚卿@ 2015-1-18 12:41 3187 0 2015-1-18
新闻频道楚卿 热帖:在加拿大留学的孩子太孤独 attach_img
作为一个家境不错、有时难免自视甚高的孩子,他期望在自己熟悉的圈子里找到认同,却发现留学生的圈子其实一直在分化。大家心思各异,今天走在一起的,明天已各奔东西。孤独,是留学生涯最大的痛。 在加拿大留学的孩子太孤独。在加拿大留学的孩子太孤独。 在中国,少年留学已呈井喷趋势。从精英阶层到普通工薪族,家长们卯足了劲把孩子送往海外,而且年龄层越来越低。    以多伦多为例,过去的五年里,国际中学生突然飙升了40%,其中约四分之三来自中国。今年10月底,加拿大第一经济大省——安大略省省长韦恩将带队访华,其中重要的一项活动就是展示安省的学校和教育资源,“We welcome international students(欢迎留学生)!”    这注定是一个会被非议的群体。物质生活对其中很多人而言实在太过容易,而各种富二代飙车、酗酒、闹事的新闻,也让这个群体多多少少有被“妖魔化”的趋势。    但在所有关于“利弊”、“得失”的讨论中,唯独这些孩子本身的感受,不太容易有全面的窥探。少小离家,缺乏父母的陪伴,十几岁的年纪,从留学到定居,从茫然到默然,在许许多多的十字路口,挣扎,翻腾,不安,煎熬,各种情绪,少有人能真正体会。    我们习惯用量化的结果去衡量付出和收获,可对这些年轻人来说,真正能与人言说的,或许只有他们的“经历”与”体会“。   今年才24岁的小A,自嘲已经是个“老多伦多”了。自2007年从深圳赴多伦多,历经高中2年,大学4年,毕业找工,直至今年以非常迅猛的速度结婚、生子,他完成了很多人需要十几年才能完成的人生历程。    听说我想写少年留学生这个话题,他的第一反应是:“写!全写出来才好!也让父母,朋友,还有那些每天在网络上喷留学生的人知道这里的生活到底是怎么回事。”    曾就读于名校金融专业的小A,眼下从事一份金融客服的工作。他的同班同学中,有的在银行找到了TELLER(柜员)的工作,有的像他一样做了理财顾问,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只能去餐馆打工,做与专业完全不相关的工作,或索性以备考证书、继续深造为由,回避与这个社会的正面接触。这批曾带着憧憬踏上加拿大的年轻孩子,在一个又一个的十字路口徘徊、抉择,短短的7年时间,已然有了回首来时路的意味。    “怎么想到来加拿大的?听父母的呗!”    和很多孩子一样,小A的出国之路源于父母的决定。从事金融业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带着他去各国游历,加上姑姑一家定居加拿大,因此当高二的某一天,父母突然宣布“你准备去多伦多吧”时,他并没有太多的惊讶,仿佛这一天迟早要来。    对于很多人曾担心的“思乡病”问题,他的否定式回答非常干脆,但对于留学生涯机械而麻木的一面,他却有诸多感慨。    “洗衣做饭,各种日常琐事不用说了。名目繁多的考试,来自父母的压力,分分钟能压死你。那真是,一天分三十六个小时来用都觉得不够!”    更深的不安则来自于如何与这个陌生的环境和平相处。    他曾经很激烈地表达自己对于那些传统意义上“上进”的好孩子的不屑:“这么努力地整天和外国人混一起,就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英文水平,不是装孙子么!”    是啊,作为一个家境不错、有时难免自视甚高的孩子,那个时候的他,想的无非是以后拿了身份就回国,在这边犯得上为了这些东西而努力么?凭什么啊?为什么啊?    甚至对于身边那些常理上应成为自己在加拿大的“未来标杆”的长辈,他也是充满了困惑:辛辛苦苦读书,找西人大公司,讲英文,行事做派比白人更像白人,跻身中产——然后呢,这就是生活的终极目标?    他期望在自己熟悉的圈子里找到认同,却发现留学生的圈子其实一直在分化。大家心思各异,今天走在一起的,明天已各奔东西。孤独,是留学生涯最大的痛。    生活对这些孩子已经够优渥,他们不需要像十几二十年前的前辈一样赚钱养活自己支付学费,即便打工也只是体验生活而已。如果他们再诉苦,换来的可能是一句不知好歹。可这几个春夏秋冬要如何面对,却没有答案可以供他们遵循。    但就是这样的一个小A,在如愿考上名校后,突然在大二的某一天转变了想法,从一心想回国,到坚决想留下来:“一定要先拿到枫叶卡,有了身份再做其他打算。”    他歪着头,以一副回想当年的姿势聊起当时的决定,并反问我:“你想想看,从高中到大学,成长路上最重要的阶段都是被灌输了加拿大思维,你觉得回国还能适应吗?你还能和以前的朋友谈到一块吗?你还能在那个已经完全陌生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吗?大学过了快一半,这是个不得不做决定的现实问题。”    经济因素也是决定移民的一个重要考量。除非真是大富大贵到了完全无视物质的程度,否则这些年的投入产出比也是这些孩子在决定去留时不得不衡量的事。语言班到高中,再到大学,父母下的血本自不必言——按照多伦多教育局的现行标准,公立高中的学费和健康保险费一年约为13,000加元,食宿费每月至少也要1000加元,再加上书籍文具、交通费,每年至少在25,000到30,000加元左右,私校更甚。    至于大学的费用,小A就读的学校,第一年时的学费约23,000加元,之后每年攀升,现在留学生读商科仅学费就已经高达3万多加元一年,更不用说其他各项生活费用了。    事实上,小A的同班同学中,除了个别已由父母帮助在中国找好工作的,绝大多数还是想尽办法希望留在加拿大,好像只有这样,才对得起这些年物质和精力的付出。至于加拿大身份代表的意义,是今后往来的自由,还是事业发展的助力,似乎没有人在此刻真正关心:“如果留都留不下来,讲长期规划有什么意义呢?”    坦白说,如果将留学作为一项投资,核算这笔巨额投入什么时候能达到“盈亏平衡点”,估计会得到令人沮丧的结论。现实的情况是,即便这些孩子努力读完大学,找到工作,短期内也只能得到一份可以维系自己日常生活的薪水而已。    小A算是幸运得到一份工作,但他现时开的价值5万加元的豪车,住的地段不错的公寓,无疑只能是来自父母的资助。同龄人中,经济完全独立的,目之所及也是极个别的案例。    对于很多当地加拿大人来说,自有房产,好车,不必斤斤计较的日常生活,是年近40岁才能达到的水准。而对于1990年初和2000年初两代移民潮过来的华裔,这样的日子,更是要苦过多年才能到手。这也使得他们面对现在的留学生时,有种复杂的心情。    小A有个早年即跟随父母移民加拿大的表姐,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当年我们住地下室,写作业都要趴在楼梯上呢!”对于小A买的车,第一个反应是:“刚毕业的孩子,买这么贵的车,不怕费油么?”    小A嘴上不说,心里却不以为然:“如果我有条件过好点的生活,为什么一定要苛刻自己?”甚至有的时候,对于这些轻易得到的东西,他的内心有抗拒:“你以为这些东西是白得的啊!我拿了这些,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被父母意愿“绑架”呢?我倒是愿意住地下室,坐公交车,自己过自己的日子,一切慢慢来。可这也得看父母愿不愿意啊!”    而对于“挥霍父母资产”的评价,他则认为至少自己算不上——即便留在中国,父母同样得为孩子的就业工作、男婚女嫁操心,买房买车也是一样不少,而现在,自己好歹也上了北美名校,不吃喝嫖赌,不买假文凭,生活费独立,各种经济支持拿得不算特别不好意思。这真是典型的中国式父母与子女间关系的写照——一方无私付出,其实内心仍渴求回报,另一方无力拒绝,却期望精神上的理解。像小A这样的,已然是某种形式的相互体谅。    事实的确也是如此。即便父母愿意资助,更多找不到工作或者工作不如意的留学生还是被迫要离开。而一旦回国,在当前的大环境下,海龟变海带,每月几千元的薪水,较之当年的巨大投入,无疑会给这些孩子本身及其父母带来更沉重的心理负担。    找有当地身份的伴侣是一个选择。其实这也不是多么不靠谱的事,留学生受过良好的教育,又家境优渥,在世俗的眼中是极好的结婚对象,两情相悦,也是好的结合。    小A的新娘子是他读大学时房东的女儿,也是他的校友。他说他希望早婚,因为无论是深圳还是多伦多,都不是个让人有安全感的城市,而他愿意用安定的家庭生活开始新的人生。至于以往分分合合的校园爱情,各种不甚得当的人际处置,他不愿意多谈,只想翻过一页从此告别过往。    我本来想说,太过年轻即为人夫为人父,又怎么能保证自己有足够的能力来应付未来的各种不确定性,可是一想想自己的朋友圈,谈了十年恋爱再结婚的仍然是分分合合,顿时觉得很多话无从开口。   但摆在小A面前的未来仍然面目模糊。    如果小A移民成功,他身为国企管理人员的父母将可能面对“进”、“退”的选择。但倘若以父母的“退”来换取这边的“进”,意味着后续无论是精神上还是经济上都面临新的压力。这是否是现时的小A能承受的,恐怕连他自己也没法断言。    问他未来如何打算,他似乎也没有更明确的目标:“这2、3年,就先把手头的工作做做好,说不定就熬出头了呢!”    那么5年之后,或者10年之后呢?    “我希望能把加拿大作为稳固的根据地,累积到一定程度后回国发展,或者去越南等其他机会多的地方都可以啊。这些年的北美经验,总应该有用得上的地方吧!”    这个时候,他眼中隐隐闪着光,有年轻人的天真和热情。
最后发表: 新闻频道楚卿@ 2015-1-18 12:16 3662 0 2015-1-18
lyp2725 中国驾照可以在这些国家用你造吗? attach_img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自己生活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驾照在中国也越来越普及。特别是最近推出的驾照自学自考的改革,更是让中国驾照的申领越来越便利。随着随着出境人数的逐年递增,自驾范围也开始由国内延伸到境外,中国的驾照“含金量”也会越来越高。今天就跟着我一起来看下中国驾照在那些国家可以使用,顺便熟悉一下各国的驾照长什么样子…… 美国:大部分州承认中国驾照 其实,持中国驾照在美国开车,因为各州法律不同,使用情况也是不一样的。 理论上来讲,中国驾照在美国(个别州不同)和欧洲都不是可以合法使用的证件,因为中国政府没有和任何国家签署过这方面的协议。当然例外是有的,比如美国加州,加州的法律规定,任何国家的合法驾照在加州都可以使用,中国人持美国B1B2旅游商务签证,在加州旅游,也可以“合法”使用中国驾照租借车。 另外,并不存在国际通用的所谓“国际驾照”。国内某些中介机构为中国公民代办的所谓国际驾照其实就是“洋假证件”,其收费不菲,实质是废纸一张。在美国和欧洲的确存在国际驾照的说法,那是因为全球有60多个国家地区签署过《联合国道路交通公约》,互相承认驾驶执照。而中国既然不在此协议中,中国的交警部门当然不会出具英文证书。中国公民也就不可能拿到什么“国际驾照”了。 中国驾照在美国使用要做到两点: 1、 中国驾照必须翻译成英文并且公证才有用。这一点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因为只有将中国驾照翻译成英文了,并且通过公证证实真实性,美国的交警才能看懂,并且相信。但是驾照的翻译公证件并不一定要去专门的公证部门,走流程,我们的目的只是要一份certifiedtranslation(认证翻译件)、翻译准确无误、翻译者的资质不会受到质疑就可以。 2、中国驾照只能临时使用办理中国驾照的翻译公证后并不代表我们的驾照在美国(接受外国驾照的那些州)就可以永久使用了,想要真正拥有在该州长期开车的资格,还是需要考当地的驾照。只不过,相对于其他(不承认外国驾照的)州而言,我们的驾照还能在这些州用上一段时间。当然,对于这个临时使用的期限,各州的规定也都不同。在美国各州的规定是不同的,车友们可以针对想去的地方特别了解下! 韩国:中国驾照在韩国遇阻http://resource.img1.yorkbbs.ca/auto/2015-01/2015115225342191.jpg11月18日,韩国政府国务会议通过“济州特别法”草案,允许中国游客在济州岛租车驾驶,引发韩社会争议。反对意见认为,中韩两国并未签署韩国通用中国驾照的相关协议,因此政府让中国人在济州岛开车“为时尚早”。中国驾照在韩国遇阻。 日本:中国驾照不能直接使用http://resource.img1.yorkbbs.ca/auto/2015-01/2015115225343377.jpg中国驾照在日本不能直接使用,日本只承认国际驾照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的驾照。中国人想考取日本驾照必须持有长期在留签证。不过考日本驾照对中国人来说并不那么容易,因为日本的交通规则和中国不同,比如日本是左侧通行,方向盘位置也与中国相反,是在右侧。 加拿大:中国驾照有效期6个月http://resource.img1.yorkbbs.ca/auto/2015-01/2015115225345467.jpg加拿大虽然也是联邦制国家,但各省根据《联合国道路交通公约》的规定,对中国驾照采取同大多数外国驾照同等的规则,即中国游客可持中国有效驾照在省内开车6 个月。如果是加拿大永久居民,中国驾照能使用3个月。中国籍留学生凭有效学生签证,可在留学期间持中国驾照合法上路。如果驾龄达两年以上,可以直接考交规,交规合格后可以直接考正式驾照。 法国:驾照被承认一年http://resource.img1.yorkbbs.ca/auto/2015-01/2015115225346263.jpg外国驾照在法国是有效的,期限直到获得常规居留权为止。在居留官方中止和重返法国失掉新居留证的情况下:外国驾照被承认一年。外国驾照必须在有效期内,此外:驾照的签发必须在第一张居留证之前;驾照用法语撰写,或者随同一张官方翻译。在取得法国惯例居留的一年内,必须申请更换外国驾照为法国驾照。如果驾照不能更换,您必须重新通过法国驾照考察考试,考试包含理论和实际。驾照在法国求学期间予以承认。如果学业实现,继承持有驾照逗留法国的,必须在一年内予以更换,期限跟随居留证。 英国:中国驾照可以使用一年http://resource.img1.yorkbbs.ca/auto/2015-01/201511522534774.jpg中国内地驾照在英国可以使用一年,香港地区的驾照可以在英国自由使用。英国汽车是右舵,汽车靠左行驶,因此中国人要在英国行车也需要慢慢适应。首先要参加理论部分考试,理论不仅包括选择题,还让应试者根据影像片段找出潜在危险,路考也多达30项。 德国:中国驾照“管用”半年http://resource.img1.yorkbbs.ca/auto/2015-01/20151152253499.jpg中国驾照在德国也“管用”。中国司机要在德国开车,必须携带驾照以及一份在德国经法院指定的翻译件或者德国驻华使馆认证过的德语驾照文件,不过有效期为6个月。如果居留许可超过12个月,必须在德国驾校考驾照。德国驾照堪称世界最难考,首先要通过视力测试,接着要完成8小时的急救课,之后还要上至少14节理论课和12节驾驶课,包括高速公路、夜路驾驶。而且,考驾照很贵,2000多欧元。 新西兰:中国驾照可合法使用一年http://resource.img1.yorkbbs.ca/auto/2015-01/2015115225349648.jpg在新西兰,持有中国驾照的游客或留学生只要在新西兰交通局认证的翻译机构取得驾照翻译件,就可以在每次进入新西兰后合法驾车一年。许多在新西兰生活多年的中国人依然使用中国驾照,因为考取新西兰驾照并不容易。应试者首先要取得“学习者”驾照,具有2年以上新西兰“全牌照”驾照持有人的陪同下开车半年后,才有资格申请“限制性”驾照,之后再过至少半年才能申请考“全牌照”。路考难,导致中国人不愿意在新西兰考驾照。 荷兰:中国驾照可用6个月http://resource.img1.yorkbbs.ca/auto/2015-01/2015115225350647.jpg在荷兰,中国大陆驾照只能用6个月。而后重新考试,实践和路考。 瑞士:中国驾照可以使用一年海内驾照办好公证,可以在瑞士使用一年,然后需要考瑞士当地的驾照,路考,免理论考试,费用是240瑞郎。 意大利:可以合法使用一年http://resource.img1.yorkbbs.ca/auto/2015-01/2015115225351411.jpg中国驾照到意大利法院翻译公证后,可在意大利合法使用一年,这一年内你可以边考意大利驾照边开车,一年之后如果还没考到,中国驾照在这里就不能再使用了。考意大利驾照,到随意一个autoscuola报名交学费上课就好了。普通理论课大概300多欧元,你报名之后要去申请一张fogliorosa,约80欧元,这张fogliorosa有六个月的有效期,期间内你有四次考试机遇(理论考加驾车考)你必须在6个月内考到驾照,否则你申请下一张fogliorosa的时候,之前通过的理论考试就作废了。 挪威:一年之内到当地提出申请从2004 年5月1日开端,挪威履行新的途径治理条例,划定从中国来的驾照,如果要在挪威开车,必需在挪威落地后一年之内到当地提出申请,将中国驾照,英文公证件, 申请书,护照,人口号证实一起交上,等2到3天会收到一封信,就能够拿这封信去Statens Vegvesen接洽,通过一个训练测验后便可换领挪威驾照。训练考试用度635克郎,驾照工本费195克郎,但假如没在一年之内申请,那么你将被视为跟新学者一样,只能从新学,价钱就不菲。 瑞典:中国驾照一年内可以应用http://resource.img1.yorkbbs.ca/auto/2015-01/2015115225352815.jpg中国驾照一年内可以使用,超过一年的,如果不是永居,可以让公司给你申请许可,通常允许证的时效相称于你的准证有效期。拿到永居的,在一年内必须重考瑞典驾照。考试的进程和本地人一样,先找驾校上课,然后理论考,过了当前在申请路考。你也可以不找驾校自己办理所有手续,但总不便利。费用因人而异,上的课时越多当然越花钱。我前两个月刚考过,上了不到10堂课,每堂课45分钟,450克朗,加上其余费用,总共花了大约7千克朗。 丹麦:中国驾照只在前14天有效对于中国驾照在丹麦的使用问题,更加详细探讨。(1)如果是短期勾留丹麦(持三个月以内的签证),中国驾照,必须是带有西文注解的(不必公证。没西文的必须由国度认可的翻译机构进行翻译),在丹麦有效。(2)来丹麦栖身(持寓居许可,有地址、领黄卡)的,不管是学习、工作仍是陪读,中国驾照只在前14天有效。要想持续正当驾车,必须在14天内更换成丹麦驾照。(3)调换丹麦驾照要加入考试(理论+路考),但不用学习。丹麦驾驶学习个别要一万克朗,这些可以省下。(4)必须是在中国居住超过半年的期间内获得的驾照,才干调换。暂时回国省亲,顺便考张驾照,回丹麦后调换,省下那高于回国路费的一万克朗,没门!(5)去租车“没问题”。车行里的人见你有驾照,又不晓得你在丹麦呆多久,他们也没权力问这些,以必须租给你。(6)买车开也“没问题”。遇到警察检讨驾照的可能性很低,丹麦无证驾车数十年未被查到的大有人在。 比利时:中比两国互认驾照http://resource.img1.yorkbbs.ca/auto/2015-01/2015115225354328.jpg中国与比利时交通部有双边公约,互认两国驾照。中国驾照只有经由法定翻译,再经法院认证盖印,就可以到住地的市政厅申请转换本地驾照。
最后发表: lyp2725@ 2015-1-16 17:44 4289 2 2015-1-16
lyp2725 危急时刻能保命 解读汽车爆胎保护系统 attach_img
由于爆胎的不可预见和难以控制性,使得它成为交通事故中致死率最高的,而各个汽车厂家也都投入了大批量的资金来预防爆胎的发生以及爆胎发生后的车辆控制问题。 目前一些厂家已经研发出可以降低爆胎后车辆控制难度的系统,但由于成本问题还无法普及在所有车型上。它通过在轮圈内加装一套垫带装置也可以降低在爆胎发生后的车辆控制难度。 这套装置时一种环绕轮圈安装的组件,其中包括:1、环形支撑垫带,用延展性较差的特殊合金材料制成。2、连接部位调节装置,防滑脱技术。3、间隔咬合装置,采用耐高温可压缩性差的材料制成。这套组件安装于轮圈的凹槽部位。 http://resource.img1.yorkbbs.ca/auto/2012-06/201206290238408967.jpg http://resource.img1.yorkbbs.ca/auto/2012-06/201206290239514092.jpg 工作原理爆胎后轮圈不直接接触地面在正式讲解这套系统的工作原理之前,我们先看看没装安装这种装置的时候,轮胎爆胎时的情况。 http://resource.img1.yorkbbs.ca/auto/2012-06/201206290240444651.jpg http://resource.img1.yorkbbs.ca/auto/2012-06/201206290241098153.jpg 而在安装这套垫带装置后。爆胎后,轮胎阻力增大,随之轮胎可能会脱离轮圈,轮胎胎侧划入轮圈凹槽部位,丧失支撑力,车辆自重下沉会导致轮圈直接与路面接触,从而导致车辆失控产生严重的侧滑、侧翻现象。 http://resource.img1.yorkbbs.ca/auto/2012-06/201206290241448687.jpg 而安装这套设备之后,轮圈凹槽与轮圈高度保持一致,是轮胎无法陷入轮圈凹槽或脱离轮圈,轮胎通过自身的厚度以及韧性使轮圈与地面之间形成橡胶垫,不会让轮圈着地,使得轮胎仍具有抓地力和摩擦力,保证车辆的可控性。 爆胎后轮胎与轮圈转速同步 爆胎后,轮胎与轮圈分离,车辆在运动特别是制动时,轮圈和轮胎轴向运动不同步,会严重影响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和制动性能。 http://resource.img1.yorkbbs.ca/auto/2012-06/201206290242140409.jpg 安装这套设备后,设备上的环形垫带和间隔咬合装置通过车辆自重下沉与轮胎咬合,从而让轮胎和轮圈保持同步,让车辆能稳定行驶,有效制动。 对于实际效果的评估 由于仅仅是在活动现场对这套系统进行了一个简单的了解,因此只能通过这套系统的工作原理来判断。而从原理上是可以说的通的,因此初步判断,这套设备可以帮助在爆胎的时候降低车辆的控制难度,提高车辆的安全性。 不过,这也仅仅使我们现在现场的一个初步判断,究竟这套设备在实际使用中的效果是什么样的,我们会尽快安排一次实际的“爆胎”测试进行实地试验
最后发表: lyp2725@ 2015-1-16 17:27 3221 2 2015-1-16
lyp2725 车内进水不要慌 正确养护是关键 attach_img
大雨过后很多车车内都进水了,相信这些车辆进水的车主很纳闷,我的车没有被淹怎么会进水呢,简直是太奇怪了!其实车内进水的原因不仅仅是直接被水淹造成的,还有一些原因就是某些车辆上的零部件疏于日常养护造成的。那今天我们就和您一起说说了解一下容易造成车辆进水的零部件。 1、空调进气口空调进气口是最容易让车内进水的零部件,因为大多数车的空调进气口都位于前风挡下面,虽然设计有防水盖板和排水槽,但排水槽被一些杂物(如树叶、异物)堵塞的时候积水就会漫过防水盖板从空调进气口进入车内。 http://resource.img1.yorkbbs.ca/auto/2012-07/201272633154853.jpg 不过不用担心,如果仅仅是少量的水从空调进气口进入车内,首先水会遇到的就是空调滤芯,因为空调滤芯是纸制的会吸收水分,但从进气孔进入的水太多的情况,水就会透过空调滤芯进入车内。 http://resource.img1.yorkbbs.ca/auto/2012-07/201272633155696.jpghttp://resource.img1.yorkbbs.ca/auto/2012-07/201272633157989.jpg『如果排水槽没有堵塞,水会从排水槽流到车外。』一般车辆的空调滤芯都位于副驾驶手套箱内,因此判断是否是由空调进气口进水可以看手套箱或者副驾驶的地板上是否有水迹来判断。 http://resource.img1.yorkbbs.ca/auto/2012-07/201272633158270.jpg 对于这种问题的解决办法也很简单,清理排水槽中的异物就可以解决,但由于需要专业的工具来拆卸进气口的盖板和防水板所以建议还是维修店来解决。2、天窗天窗也是一个很容易进水的零件,因为环境中的污染物会导致天窗排水槽堵住,从而导致雨水进入车辆的内部,造成车辆内饰的损坏。 http://resource.img1.yorkbbs.ca/auto/2012-07/201272633158566.jpghttp://resource.img1.yorkbbs.ca/auto/2012-07/201272633158894.jpghttp://resource.img1.yorkbbs.ca/auto/2012-07/201272633159159.jpg 我们所说的天窗排水管一般位于天窗的四个角,连接着天窗排水槽以及位于门边或者前后翼子板板附近的排水孔。我们在经常下雨的季节到来之前最好要检查一些这些地方,避免“天降甘霖”。 http://resource.img1.yorkbbs.ca/auto/2012-07/201272633159455.jpg『天窗滑轨是我们最需要注意的,时常清理其中的杂物很重要。』● 天窗的保养事项:1、定期清除天窗滑轨上的灰尘、泥沙或者落叶等。2、在洗车房洗车时,切勿使用高压水枪对准天窗周围的密封圈喷,避免密封圈在高压水柱的喷压下变形导致进水。3、每次保养的时候请4S店为天窗进行润滑。● 使用天窗注意事项:1、在开启天窗前应注意车顶是否有阻碍天窗滑行的障碍物。2、在颠簸道路时尽量不要使用天窗,避免因振动引起天窗和滑轨的相关部件损坏。3、下雨天或清洗车辆时严禁打启天窗,以免酦雨或水滴使天窗内的胶条和金属容易老化和生锈。4、如果您是住在寒带地区,户外有结冻的情形时,请勿强行开启天窗,因冰冻所造成的阻力可能会对机械组件造成伤害,甚至烧坏马达。3、车门的密封胶带我咨询过一些车内进水的朋友,他们很不能理解为什么车停在那还会进水。车内进水除了有天窗或者空调进气口导致的原因外,车辆车门上的密封胶带密封不严或者密封胶带缺失也是导致车辆进水的重要原因。 http://resource.img1.yorkbbs.ca/auto/2012-07/201272633159783.jpg 车在积水中停着,由于车内外压力不一样,积水就会被“压”进入到车内。但并不是说你的车有车门密封胶带就能避免这种问题的发生,比如你的车门密封胶带比较柔软、密封胶带老化或者车门下部根本没有密封胶带,这些情况都会让水从车门缝里进到车内。 http://resource.img1.yorkbbs.ca/auto/2012-07/2012726332079.jpg 目前了解,对于车门密封胶带导致的车内进水原因可以通过再加装一圈密封胶带来解决。说到密封胶带,其实不仅仅是车门的密封条会导致车内进水,在后尾灯上也有密封条,如果后尾灯内部的密封胶条不能起到作用的话,那么在下雨或者洗车的时候也会让水进到车内。4、后杠里面的通气孔每台车都会通气孔,这通气孔的位置是在后保险杠内部比较高的位置,与车内相连接(一般是后备箱的备胎槽),它的作用就是保持车内外压力一致。由于它的位置比较高,因此一般的积水是不会从这个通气孔进入到车内的,但如果是在洗车的时候,高压水枪伸到保险杠下面冲洗的时候水可能就会从这个通气孔进入到车内,并流到备胎槽里。 http://resource.img1.yorkbbs.ca/auto/2012-07/20127263320376.jpg 除了洗车外,如果您停车的时候是有角度的,比如车尾低车头高,这样在如突其来的积水可能就会没过通气孔进入到车内,而当水退去之后您可能也纳闷车内或者备胎槽内的水究竟是怎么来的。 http://resource.img1.yorkbbs.ca/auto/2012-07/20127263320672.jpg 对于由从通气孔内向车厢内进水的如何解决?目前我没有了解到更好的办法,因为每台车都会设计这个通气孔,而且基本都是在后保险杠之内。因此我们只能通过平常的使用注意比如不要用水枪冲保险杠内,停车的时候尽量找平的地方停车等来避免水进到车内。车灯为什么会进水?有些朋友看到这可能还会提出一个问题,我的车灯距离水面很高啊为什么也有水气呢?其实空气中蕴藏着大量的水分,并且这与大灯里形成的水汽息息相关。这时你的疑问来了,整个灯罩不是密封的吗?空气中的水分怎么能进来呢?http://resource.img1.yorkbbs.ca/auto/2012-07/20127263320953.jpghttp://resource.img1.yorkbbs.ca/auto/2012-07/20127263321296.jpg 灯罩整体的确是经过密封处理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灯罩内部像真空包装一样能做到与世隔绝,毕竟还要考虑到日后的修理环节,再者,车灯在点亮时会产生大量的热,所以从散热角度考虑,在灯罩上也会留一手。有些大灯会在后面设置一个换气孔,不过,这个换气孔并不会赤裸裸的暴露在外,或许会用橡胶制的通风管进行处理,正是通过这根通风管,大灯点亮后产生的热量才得以排出,以使车灯始终处于一个比较稳定的环境。也正是这个通风管,空气中的水分才得以从此进入大灯内部并吸附在灯罩表面,待积聚成规模后,便会以水珠的形式从灯罩上流下来。在环境温差较大时,比较容易出现上述问题,雨水多发的季节也是此类问题的温床。而一说到大灯进水,似乎就意味着要有修理费用产生,其实事情并不绝对,罪魁祸首的通气管在此时或许也可扮演救世主的角色,之前说到,车灯点亮后会产生大量热,此时,热量可作为运输水汽的载体从通气管处一并排出。所以,万万不可因看到大灯内形成水雾而轻举妄动。此前,听闻有个车主见到车灯内有水雾,拿来了高温烘烤设备对灯罩进行烘烤,此举果然药到病除,但副作用也相当明显,原本剔透的灯罩在高温的摧残下已经出现了融化的迹象,太坑人了这。 http://resource.img1.yorkbbs.ca/auto/2012-07/20127263321592.jpg 发动机在运转时会产生大量的热,排气管是热量较为集中的地方。在这里,时不时会上演一出五行相克的好戏,本应占据上风的水,因势单力薄而被狂浪的火瞬间冲击的阴魂破散,顿时间阵阵白雾呈现出了一副水火不相容的阵势。为了寻求暂时的容身之所,大灯内成了水汽的避风港。看到这,你还会用水去冲发动机舱吗?不过,在阴雨时节,发动机舱内的确够潮的,有些问题在所难免。 上面我们把车上可能会进水的零件进行了讲解,那车辆进水之后我们该怎么处理呢?车内进水怎么处理1、风干首先车辆进水之后需要马上将车内的积水清理干净,您可以通过车载吸尘器来“吸水”(注意,一定是要能吸水的吸尘器才可以。),如果没有车载吸尘器也可以用手纸或者毛巾来吸水。 http://resource.img1.yorkbbs.ca/auto/2012-07/20127263321889.jpghttp://resource.img1.yorkbbs.ca/auto/2012-07/20127263322170.jpghttp://resource.img1.yorkbbs.ca/auto/2012-07/20127263322466.jpg 擦干净之后需要马上将车辆进行风干,这主要是通过风干将车内的剩余积水蒸发掉。如果您车内的水不多的话不需要拆座椅,但进水比较多的话就需要拆座椅来晾晒。另外,拆座椅风干的另一个目的也是检查位于车内的电子器件(比如安全气囊电脑等)是否有短路或者工作不正常的现象,如果有问题则需更换或者维修。为什么不能通过暴晒来晾干?原因很简单,车内的一些内饰潮湿之后被马上晒干可能会变形,从而影响使用。而风干则不会出现变形的情况,因此在车内进水一定要通过风干的方式进行处理。座套清洗晾晒完成之后如果您的车友座套的话请一定拆下来清洗一遍座套,这么做除了是消除座套上的水迹,最大的作用就是清洁杀菌。因为雨水或者积水并不是那么干净,水干了之后会有些病菌或者霉菌遗留在座套上,因此清洗座套也是最大程度的保证驾车安全。车内饰清洗消毒如果有条件的话,我还建议您做一个内饰的清洗消毒,作用还是清洗积水留下的痕迹并清理可能残存病菌和污物。 http://resource.img1.yorkbbs.ca/auto/2012-07/20127263322762.jpghttp://resource.img1.yorkbbs.ca/auto/2012-07/2012726332359.jpghttp://resource.img1.yorkbbs.ca/auto/2012-07/20127263323355.jpghttp://resource.img1.yorkbbs.ca/auto/2012-07/20127263323652.jpg 更换滤清器如果您的车是通过空调进气口有水进到车内的话那就需要更换空调滤清器了,因为水会让空调滤清器变潮湿从而产生霉菌,对您的驾车健康有威胁。 http://resource.img1.yorkbbs.ca/auto/2012-07/20127263323933.jpg 另外,您千万别认为空调滤芯潮湿之后拿出来晒晒再安装回去也可以。这样做是不正确的,因为空调滤芯都是纸质的,受潮后就会变形,晒干之后可能就装不回去了。就算装回去了,空调滤芯安装不好对您日后使用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会让一些异物进入到蒸发箱内出现异味。
最后发表: lyp2725@ 2015-1-16 17:21 3569 1 2015-1-16
lyp2725 开车正确方式可以延长汽车寿命 attach_img
你是否经常过减速带不减速?停车时总忘了拉手刹?车没停稳就急着挂挡?有没有在开车时经常把油箱开空了才记得加油?这些不恰当的操作,都会长期损害您的爱车!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那些毁车的坏习惯! 一、过减速带不减速许多司机对路况、车况不熟悉,不知道通过减速带时应该降到合适的速度。这样很容易伤到减震设备,甚至会导致油门失效,非常危险。 二、“飞跃”马路牙子喜欢飞驰的司机,车速一提起来就容易忘记前面的沟沟坎坎,比如遇到马路沿的时候,不减速,硬生生地让车辆冲过去。这可不仅仅是乘客坐得不舒服的问题。那些平常很难观察到的减震器、弹簧、悬挂等等易损部件,此时都在喊“疼”。如果不注意,说不定哪一次向前飞跃的时候,减震或弹簧就该罢工了。 三、频“闪”灯毁触点好多人都有过这经历:遇到超车的,生气,闪他;遇到堵路的,郁闷,还闪他。这种灯管闪射虽然让车主自我感觉良好,甚至是一种宣泄,但频繁开关却给组合开关增加了负担。因为当开关接通的一刹那,通过开关触点的电流比平常高很多,在半接合半分开状态下打火,电火花就可能把触点烧毁。 四、按住玻璃升降器不松手很多车辆玻璃电动开关不起作用或是车窗玻璃不能升降到位,这也与日常操作的失误有关。使用电动玻璃升降器升降玻璃时,当车窗降到底或升到顶时,一定要及时松手,否则与车辆机械部件较劲,电动机自然只能自取灭亡。 五、方向盘转动角度过大因为常常使用,助力泵也是车辆上易损的部件。驾驶员在打方向时,当打到头时回一点,不要让助力泵长期处于一种绷紧的状态,将有利于延长助力泵的寿命。 六、拉着手制动开车有经验的老司机表示,在控制车速时要多用挡位,及早预见,勤于换挡,少用制动。尤其是下坡时让发动机制动,不要踩着制动下坡,这样可以保护刹车片。车辆起步前,千万不要忘记松手制动。 七、没完全分离就换挡没完全分离就换挡,不但挡位难以准确挂入,经常这样操作,对手动挡车型的变速箱还是一种致命的损伤。而自动挡车型虽然不存在踩离合换挡的问题,但如果在车辆没有完全停下来时,就匆忙挂上P挡,变速箱同样难以承受这种折磨。 八、轮胎蹭台阶侧方位停车或者想开上人行道的时候,车主经常会遇到一种情况,就是离马路边太近,轮胎挨着路基“嗤”、“嗤”地磨。要知道,轮胎的胎侧面是其最薄弱的地方,因此车主上台阶或过马路牙子时要特别注意保护胎侧,正面不碰撞的同时也不要剐蹭到侧面,侧面的碰撞比正面还要毁胎。 九、强行喷射憋坏水泵当冬天气温低喷水嘴被冻上时,车主就不要强行喷射玻璃水,这样只会把水泵憋坏。可以等待车发动以后,车辆温度上来,被冻的喷水嘴冰化以后再喷水。雨刷同样也是如此,冻上的雨刷起不到应有的清洁效果,还会损坏雨刷自身。
最后发表: lyp2725@ 2015-1-16 16:43 3316 2 2015-1-16
lyp2725 遇到警车时怎么办? attach_img
在加拿大开车,看似简单,很多新驾驶者认为只要拿到了驾照就万事大吉了,其实在实际驾驶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突发情况,不免的需要与警察打交道,例如看到警车等紧急车辆有任务时要怎样做,车辆被警车截停后要怎样处理等都是需要驾驶者注意的细节问题。 遇到警车鸣笛时 在加拿大,警车平时上路并不开灯,只有在执行任务或是碰到违规的时候才亮灯鸣笛。警车的车牌也同其他车辆一样,单从车牌上根本看不出两样。路上也有很多便衣警车,通常以北美本地车为主,例如福特 (Ford)、雪弗莱(Chevrolet)等。从外表看,很难看出与其他车不同。当出现情况时,车的后方玻璃內的警灯会亮,警笛也会响。 遇到警车在你的车后亮灯时,首先要观察警车是有其他任务,还是紧跟著你的车。如果是警灯亮后,警车还是紧跟著你的车,那驾驶者则要打指示灯将车停在路边。停住车后,车上任何人不能隨便走下来,必须坐在驾驶座上,将车窗摇下,双手放在警察能看的见的地方,例如方向盘上面。通常警察需要一段时间根据车牌号还调查车的背景和相关资料。等警察检查完后,会下车走到驾驶者的车窗旁,等他走近时,会向驾驶者要驾照、保险单,拿出给警察后,还不能动,只能坐在车里等著,警察会回到警车上,通过电脑查车辆号码是否是报失车辆,查驾照身份是否真实,保险是否过期,一切没有问题了,再开罚单,走过来,把所有东西给驾驶者后,会告诉驾驶者离开,此时才可以走。 所以开车时最好养成时常注意后视镜的习惯,一旦发现就应该立刻打方向灯表示领会,同时减速停靠路边。皇家骑警负责交通警官提醒驾驶者,车辆的保险单据应随身携带,以备检查,如果保险单据没有随身携带,将会处以81元的罚款。紧急车辆的优先路权道路拥有最高优先权的是紧急车辆,其中包括救护车,消防车和警车。当他们在执行紧急任务时,所有车辆和行人必需及时避让,靠边停车或保持路口畅通,让他们能及时顺利通过。 听到紧急车辆的警号时,要先注意紧急车辆是从哪一个方向驶来,而且一部紧急车辆驶过后,仍然不可放松注意,因为可能还有其他的紧急车辆隨后驶来。亮著闪灯和响著警笛的紧急车辆任何时候都有道路优先使用权。所有两边的交通都必须停止。道路两边所有的车辆都要驶向路边,清出一条通道让紧急车辆通过。在一条有分隔路面的公路上,紧急车辆若是在相反方向的行车线上驶来的话,这种情况下可以不必停车,但驾驶者必须确定紧急车辆不能驶到这边的道路上。驾驶车辆不可以阻挡紧急车辆的去路,交通规则规定最好的做法是将车驶到右边停下,如果是在一条有划线公路的左边或是在一条单行道上的话,则驶去左边。尽量不要在十字路口停车,要早些想法驶开,让紧急车辆通过。如果车辆在十字路口无处避让时,可以就地停车,让紧急车辆通过。在紧急车辆通过后,其他车辆必须与紧急车辆保持150米以前的距离行驶。与紧急车辆抢道行驶是违法的,跟在紧急车辆后开车,也是违法的。 小题需大作 由于夏天日照时间比较长,上下班的人士开车都被强烈的阳光照的刺眼,一些在室外停车的车主也饱受下班时进入车內的“桑拿”感觉。一些人就在想將车窗玻璃贴上防晒膜,这样就可减缓一下车內高温的。不过按照加拿大的法律前挡风玻璃和驾驶座两边的窗户不许贴膜,违反规定者將处以$109元加币的罚款。 在加拿大,如果汽车玻璃贴了膜,会使警方在截查车辆时看不清楚车內的情况,容易遭到突然袭击,使警员的安全受到威胁。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负面效果,例如无论多么高级的太阳膜,贴上以后都会造成太阳的反光,严重影响后车的视线,是汽车追尾事故的罪魁祸首,因此加拿大的法律明令禁止车窗玻璃贴膜的使用。除此之外,在加拿大驾车是还有很多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比如在出行前一定要检查自己的车牌是否清洁,这是为了能更有效地了解车辆的情况,如果车牌过脏或者有保护罩在车牌上,很容易造成警察无法看清楚车牌号码,使执法过程产生模糊和不确定因素,为了防止有不法分子故意通过用污物掩盖车牌以逃匿警方追查,因此很可能令警方产生误会并截停车辆。 还需要注意的就是夜间行驶时要注意开车尾灯和车头灯,并要定期检查尾灯和刹车灯,如果这两种车灯失灵,在夜间也很容易造成严重车祸,警方如果注意到有车辆的尾灯或是刹车灯失灵,也会加以截停并进行警告和提醒,以防止进一步的车祸惨剧。由于警方在截停车辆后都会执行一系列的执法程式,因此可能会给车主带来时间上的损失,所以如何通过注意细节来防止被警方截停是在加拿大行车时必备的知识。 皇家骑警负责交通警官表示,警察对驾驶者的罚款并不是为了收钱而已,而是希望提醒驾驶者要小心驾驶,不仅是为了道路安全,更重要的是个人的安全,因此遵守交通规则尤为重要。
最后发表: lyp2725@ 2015-1-16 16:39 4282 2 2015-1-16
lyp2725 汽车里哪个位置最安全? attach_img
对于轿车而言,坐在哪个位置安全只是相对来说。 美国交通管理部门曾资助一个专家小组,以乘坐5人的小汽车为对象,通过事故调查分析和实车检测后得出结论: 如果将汽车驾驶员座位的危险系数设定为100,则副驾驶座位的危险系数是101,而驾驶员后排座位的危险系数是73.4,后排另一侧座位的危险系数为74.2,后排中间座位的危险系数为62.2。 可见,坐在后排中间位置是最安全的。如果不喜欢坐在中间位置,那坐在司机后方的座位就是安全的,因为驾驶员在遇到突发危险时会瞬间本能地躲避,所以驾驶员后边的座位相对而言就是安全的,但是安全的前提是车上的驾乘人员都要系上安全带,否则再安全的汽车也未必能保证驾乘者的安全。
最后发表: lyp2725@ 2015-1-16 15:50 2348 2 2015-1-16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微博Montreal weibo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Montreal Facebook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Montreal twitter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Montreal Youtube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Montreal linkedin

QQ-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网

© 2014-2024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萌村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