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4-613-1276
contact@mengchenghui.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00-17:00
热搜: 房产 留学 医疗
13796668808 请问魁北克移民局的地址是什么? 新人帖
请问魁北克移民局的地址是什么?
最后发表: 845355087@ 2015-4-4 15:15 2216 2 2015-4-3
蒙城汇新闻 危险!!盘点潜伏在孩子身边6种致癌物 attach_img
摘要:儿童对化学致癌物的敏感性要远远高于成人。一些化学致癌物对2岁至16岁的儿童和少年的致癌危险性是成人的3倍。所以,这些物质对孩子的伤害远超成人。保护孩子健康,刻不容缓! 虽然宝爸宝妈对孩子的健康和生活尽可能的周全,但是生活环境中有很多潜伏的危机是很容易被人们忽视掉的。所以,小育今天的分享大家可要看仔细,你不可不知的潜伏在孩子身边的致癌物都有哪些。 1、少去地下车库 环境污染以气体污染最重。颜崇淮指出,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烟草烟雾、柏油路面受热后挥发出的气体,以及一些化学清洁剂等中都有毒性,有的甚至致癌。因此,父母首先要避免让孩子吸“二手烟”;其次要尽量避开汽车尾气浓度高的地方,比如别在地下车库长时间停留。此外,私家车,尤其是新车,车内污染问题也很普遍,建议幼儿最好少坐新车。 2、装修少用人造板材 室内环境污染,可能是导致儿童急性白血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它还会增加儿童哮喘的发生率,降低儿童智力。室内环境污染主要包括甲醛、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及一些放射性氡等物质。它们来自复合板材、油漆、涂料、黏合剂以及地砖等。 因此,家庭装修首先要选购合格的装修材料,少用人造板材,别过多使用单一材料;儿童房的家具应以实木为主。装修后,通风一个月再入住。入住前,最好找有资质的权威机构进行检测。住进后,可养铁树、吊兰等植物,以吸收有毒气体。 3、不用电热毯 手机、电脑、微波炉等都会发出一定程度辐射,可能对儿童健康产生伤害。比如,在儿童房不要摆电视、电脑,不给孩子用电热毯。冰箱、微波炉离客厅、卧室越远越好,最好能用墙隔开。使用微波炉时,别让孩子呆在附近。电脑屏幕的背面辐射较强,不要让孩子长时间站在屏幕附近。看电视时,应距离电视机3米以上。 4、塑料制品远离热食 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秘书长董金狮表示,在提防塑料奶瓶时,也别忘了小心其他儿童用塑料制品。买前应观察塑料制品底部的三角回收标志,看三角形里的数字。通常它有1—7之别,分别代表不同类型成分制成的塑料制品,大多数不耐高温,其中代号为5的多用来制作微波炉饭盒,可耐130度高温,但其盖子通常采用质地透明、代号为7的塑料,也就是用来制作奶瓶的“危险品”,最怕受热,应尽量避免盛 装热水、热食或被加热。 5、新衣服晒三天再穿 童装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甲醛超标、pH值不合格上。因此,挑童装,别买做过抗皱和漂白处理的,以素色和没有印花图案的为宜,且图案印花不能太硬。买时先闻一下,若有类似家具城里的刺鼻气味就别买。新衣服买回后,要用清水浸泡10分钟,充分漂洗后再挂到太阳下晾晒3天。 6、玩具颜色别太艳 儿童玩具中含镉、铅的问题一直存在。一方面,有意添加这类物质后,能使塑料物更坚固。另一方面,金属玩具、涂有彩色颜料的积木、带图案的气球、 图书画册等,常会用到喷漆,而有些漆中就含铅。铅是目前公认的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的环境毒素之一,可以造成多器官、多系统的损伤。 要避免玩具铅超标问题,首先要保证去正规、信誉好的大商场购买玩具,认准3C合格标识,留意警示语,看清玩具上标明的适宜年龄。别买颜色太鲜艳的。
最后发表: 蒙城汇新闻@ 2015-4-3 10:36 2265 0 2015-4-3
祈晴娃娃 魁省CPE组织叫嚣 你减我经费 我减孩子饭 attach_img
星期二晚,魁省CPE组织称,最近省级预算减少了7400万,这可能会迫使一些托儿所降低食品费用,某些托儿所甚至会取消早餐! 家庭部长Francine Charbonneau听到此言论后十分震怒,并警告CPEs,如果他们真的这么做,一定会受到制裁!——尤其费用并非不够,而且尚有盈余。 Francine Charbonneau说,作为一部之长,我无法容忍某些人说,他们要缩减孩子的餐饮。他们每天有$60去维持必要的日常消耗。一切都没有变! 部长还说,给孩子提供午餐和零食这项责任是受到法律约束的,但部长并未提及,若托儿所不给孩子提供充足的饮食,会受到怎样的制裁! Francine Charbonneau建议CPEs善加利用剩下的$177盈余,降低营运成本。但CPEs却称,他们要用那钱来维护和建设。 CPE组织负责人说,这中间一定有什么误会,因为没有迹象表示,托儿所会不提供午餐或零食。但CPEs没有义务给孩子们提供早餐,法律并未强制这一点。 Louis Senecal还说,一些CPEs一直在用经费给他们早到的孩子提供早餐。 (本文由蒙城汇编译,版权依据Canadian Copyright Act等法律保护,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否则必究法律责任!)
最后发表: 祈晴娃娃@ 2015-4-3 08:36 5146 7 2015-4-2
花好玥圆 财经笑话——愚人节快乐!
过节了,不知道大家都遇到了什么样的整蛊玩笑呢? 借此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个财经笑话。 说,一个希腊人一个爱尔兰人和一个葡萄牙人在酒吧喝酒。谁付账呢? 答:德国人。 此笑话讽刺的是欧洲经济危机期间,德国掏钱帮助这几个国家度过难关的故事。 2008年次贷危机之后,这几个国家债务累累。原因有二:一,本国经济衰退,税收减少;二,爱尔兰及葡萄牙用公款为银行还债,导致国债激增,频临破产。投资这些国家的风险因此变得很大。投资者纷纷离开或要求更高的利息。这些国家向欧盟求援。以德国为首的一些欧盟国家同意为他们提供贷款,渡过难关。 由此产生了这个笑话。 祝大家一天愉快哦!
最后发表: 花好玥圆@ 2015-4-2 05:36 1826 0 2015-4-2
.springers 请问各位大侠父母探亲的都买保险没有?? attach_img
如题,请问各位大侠父母探亲的都买保险没有??买什么公司的呀???
最后发表: 花好玥圆@ 2015-4-2 05:24 7311 12 2014-2-24
Tonyyu7777 告诉你蒙特利尔何处安新家!(图文解析) attach_img heatlevel
富人区穷人区?好区烂区?好学区差学区?是投资置业人士常常要考虑的问题。然而新移民初来乍到对各个区域毫无概念,只能是到处打听。然而常常得到错误的甚至相互矛盾的信息。人是有感情的,在一个地住久了就熟悉了这个地方喜欢这个地方,对不了解的地方有所排斥。所以住南岸的朋友夸南岸,住西岛的朋友赞西岛。你要问他们选择哪里结果不言自明。我们都希望朋友住得近些,他们的建议是真情实感而非刻意误导。也有一些人因为某种利害关系会刻意误导指鹿为马如不良经纪,理财顾问等等。当然好坏的标准各人并不一样,如有人说圣劳伦(St-Laurent)是好区,又有人说中东人太多,烂!飞机航道噪音,烦! 图为 蒙特利尔市区行政区域 那么,大蒙特利尔有没有好区?有没有标准?有大家公认的好区,没有标准有数据。一般好区居民受教育程度较高,学区也相应好些,如西山区(Westmount)皇家山镇(TownofMont-Royal)等等。小学没有排名,除了国际小学(NDG区)等几所外,多数小学好不好没有太大依据。根据中学的排名则比较容易判断学区好坏。为了让大家能对各区有个客观判断,下面提供大蒙特利尔华人关注较多的部分区的教育和语言数据,有图有真相!Laval岛和其他区的数据限于篇幅未列,有兴趣的可发信索取。 皇家山镇T.M.R http://communautes.centris.ca/graphic-generator.aspx?type=piescolarite&munId=826&langue=en http://communautes.centris.ca/graphic-generator.aspx?type=pielangue&munId=826&langue=en 西山区(Westmount)(英语为主,Downtown) http://communautes.centris.ca/graphic-generator.aspx?type=piescolarite&munId=818&langue=en http://communautes.centris.ca/graphic-generator.aspx?type=pielangue&munId=818&langue=en 市中心区 Ville Marie(华人不少啊) http://communautes.centris.ca/graphic-generator.aspx?type=piescolarite&munId=843&langue=en http://communautes.centris.ca/graphic-generator.aspx?type=pielangue&munId=843&langue=en C.D.N/N.D.G区 (英语为主) http://communautes.centris.ca/graphic-generator.aspx?type=piescolarite&munId=838&langue=en http://communautes.centris.ca/graphic-generator.aspx?type=pielangue&munId=838&langue=en lle区 (华人增加很快) http://communautes.centris.ca/graphic-generator.aspx?type=piescolarite&munId=820&langue=en http://communautes.centris.ca/graphic-generator.aspx?type=pielangue&munId=820&langue=en 圣劳伦区(St-Laurent)(华人增长很快) http://communautes.centris.ca/graphic-generator.aspx?type=piescolarite&munId=827&langue=en http://communautes.centris.ca/graphic-generator.aspx?type=pielangue&munId=827&langue=en 西南区(Le Sud-Ouest)(Monk,Angrignon华人增长很快) http://communautes.centris.ca/graphic-generator.aspx?type=piescolarite&munId=839&langue=en http://communautes.centris.ca/graphic-generator.aspx?type=pielangue&munId=839&langue=en 南岸 Brossard (华人增长很快) http://communautes.centris.ca/graphic-generator.aspx?type=piescolarite&munId=744&langue=en http://communautes.centris.ca/graphic-generator.aspx?type=pielangue&munId=744&langue=en 南岸Longueuil区http://communautes.centris.ca/graphic-generator.aspx?type=piescolarite&munId=748&langue=en http://communautes.centris.ca/graphic-generator.aspx?type=pielangue&munId=748&langue=en 西岛LaChine区 http://communautes.centris.ca/graphic-generator.aspx?type=piescolarite&munId=823&langue=en http://communautes.centris.ca/graphic-generator.aspx?type=pielangue&munId=823&langue=en 西岛 Pointe Claire区 (英语区) http://communautes.centris.ca/graphic-generator.aspx?type=piescolarite&munId=829&langue=en http://communautes.centris.ca/graphic-generator.aspx?type=pielangue&munId=829&langue=en 西岛D.D.O区 (英语区) http://communautes.centris.ca/graphic-generator.aspx?type=piescolarite&munId=836&langue=en http://communautes.centris.ca/graphic-generator.aspx?type=pielangue&munId=836&langue=en 西岛 Kirkland 区 (英语区) http://communautes.centris.ca/graphic-generator.aspx?type=piescolarite&munId=830&langue=en http://communautes.centris.ca/graphic-generator.aspx?type=pielangue&munId=830&langue=en 西岛Pierrefonds区 http://communautes.centris.ca/graphic-generator.aspx?type=piescolarite&munId=835&langue=en http://communautes.centris.ca/graphic-generator.aspx?type=pielangue&munId=835&langue=en
最后发表: chinamontreal@ 2015-4-1 01:38 14201 2 2014-11-22
花好玥圆 征集大家感兴趣的理财话题,有问必答哦! 新人帖
大家好! 欢迎来到理财/保险论坛。 这里将是大家交流经验及分享知识的空间!不管是初出茅庐还是江湖高手,都欢迎您踊跃发帖,平等交流。 为了更好的为大家服务,现征集朋友们感兴趣的理财话题。请回复本帖,写下您关心的或有疑问的话题。我会在之后对问题进行归纳整理,然后分别开贴解答,也欢迎其他业内专家给予帮助。当然,最多人的关心的,将会首先得到解答。 如果有急需解答的问题,也可以另开帖子,这样更容易被注意到,也就有更多的机会得到解答。 谢谢! 花好玥圆
最后发表: 花好玥圆@ 2015-3-31 13:48 2266 0 2015-3-31
wptcmen 这还下雪/。。。。啥时候换夏胎啊??
这还下雪/。。。。啥时候换夏胎啊?? {:9_459:}
最后发表: 水阁幻月@ 2015-3-31 11:49 5592 6 2015-3-30
蒙城汇新闻 又到报税季节 想获得残疾减税优惠:难! attach_img
现在正是加拿大的报税季节,许多加拿大人在是否申报和如何申报残疾减税优惠的问题上感到纠结和郁闷。申报吧,表格太复杂、需要医生的签字证明、各种各样的要求太多;不申报吧,摆在那的少交税省钱的渠道却无法利用。 许多加拿大人没有申报残疾减税优惠 加拿大国税局的估计显示,至少有110万纳税人够条件得到残疾减税优待,但在2012到2013税务年度,他们中只有62万人申报了残疾减税优惠,为自己省掉了差不多10亿加元的联邦税款,平均每个人少交至少1千加元的联邦税;剩下的约50万加拿大纳税人却没有申报这一残疾人减税项目。 越来越多的加拿大残疾人和他们的家属向政府提出抱怨,抱怨政府的残疾减税申报程序太复杂、没有把方便纳税人作为首要目标。 政府准备改善残疾减税申请程序 在民意的压力下,加拿大联邦政府从去年开始了征求意见活动,听取来自残疾人和残疾人维权组织的意见,在考虑如何改善残疾减税申报系统。比如,如何能让申请残疾减税的程序简单明了?是否应该放松申请残疾减税优惠的条件?是否应该限制中介公司为帮助纳税人申请残疾减税而收取的费用?等等。 加拿大联邦政府推出残疾减税的优惠是为了减少那些身有残疾的加拿大人的纳税负担,纳税人一年的联邦残疾减税额可以达到1165加元,省政府的残疾减税额还会更高。 不过,残疾减税只是在本来需要缴纳联邦所得税的情况下才能有的税收优惠、而不是现金退税;换句话说,如果残疾人士收入很低不需要交税,则无法享受残疾减税优惠。 根据目前的规定,纳税人要申请联邦残疾减税额度,其身体残疾或精神疾病导致的残疾必须是长期性的,持续时间至少一年;纳税人需要填写T-2201 DTC表格A部分,长达8页的表格B部分必须由医生填写。填写完的T-2201 DTC表格A和表格B被送交给国税局后,一般需要2个月的审批时间;最近几年的审核批准率是90%。 国税局一旦批准纳税人的残疾减税申请,则纳税人可以要求国税局对过去的税表进行退税评估,最多可以上溯到过去10年。如果该纳税人的残疾已经有好几年的历史,则其联邦残疾退税额和省的残疾退税额加起来会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中介公司赚钱机会 这催生了不少中介咨询公司向纳税人提供代理申报残疾减税优惠的服务;当然了,这是收费的服务,收取的费用可以高达残疾退税的40%。 随便上网查一下这样的残疾退税咨询公司,会见到一大串公司的名字,都宣称可以帮助纳税人得到2万到4万加元的残疾退税。 琳达.考诺比Linda Chornobay是设在维多利亚的Enabled Financial Solutions公司的总裁,她的公司专门提供残疾人退税方面的咨询服务,收取退税额30%的费用。琳达说公司这样的收费标准是有道理的,因为经手的大多是比较复杂的案例、而且不少是被国税局初审拒绝了的案例;需要与医生和国税局多次打交道,才能说服国税局改变决定,从原来的拒绝改为批准。琳达说,不收取费用的慈善组织是无法提供这样高水平的服务的。 另一个设在温尼伯的退税咨询公司BMD Services的Barry Ho曾经做过加拿大国税局的审计员,他指出许多情况下问题出在医生那里,很多医生认为只要病人能够自己走到诊所来就没有残疾;但事实上国税局把残疾的等级分成是严重残疾、中度残疾和轻度残疾,太多的医生不知道在中度和轻度残疾的情况下如何填报国税局表格。 但残疾人维权组织的Neil Pierce尼尔.皮尔斯认为,要给中介公司缴纳几千块钱才能获得政府的残疾退税是没有道理的;纳税人可以利用慈善组织提供的免费服务去申请残疾退税;政府也应该简化申报残疾减税的程序和表格、以方便纳税人。
最后发表: 蒙城汇新闻@ 2015-3-31 01:42 2837 0 2015-3-31
蒙城汇新闻 房子太贵 加国家庭只能在公寓养孩子 attach_img
公寓(Condo),原来一直是单身贵族、空巢家庭或退休老人们的选择,有未成年孩子的家庭通常都是选择住宅,有后院,有草坪,孩子们有足够的户外空间跑来跑去。 然而,随着住宅价格的突飞猛进,加拿大人也不得不改变住房的传统观念。 现在,公寓大楼里有小孩子的年轻家庭相当常见,有些年轻的专业人士原来计划先靠公寓起步,组建家庭,过两年再把公寓卖了,换成房子,没想到,这个梦想已经越来越难实现,尤其在多伦多和温哥华市。 维奥莱塔·克里雅(Violeta Coriea )是多伦多的一位居民,她和丈夫带着两个孩子住在一套不过700平方公尺的公寓里,她指着狭小的卧室说,这是我们的卧房,孩子的婴儿床就挤在大床旁边,起居室就是孩子们玩的地方,所有的空间都在这里了。 克里雅的两个孩子都不到5岁,她说,我们原来打算从这套公寓“入门”,两年后换成有后院的房子,但现在已经在这里住了三年半,住宅的价格越来越贵,我们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房子。 住宅/公寓差价拉大 在多伦多和温哥华这 两个加拿大最昂贵的住房市场,住宅和公寓和之间的价格差距几乎是每个月都在拉大。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温哥华西区的住宅价格上涨了12%,而公寓的价格涨幅为5%。 在多伦多也是如此,今年二月加拿大房地产市场研究公司RealNet的数据显示,多伦多住宅与公寓之间的平均差价已经达到30万加元。 城市规划 新的居住趋势也影响到城市的规划,随着有越来越多的孩子居住在市中心,居住在公寓里,市区 内对托儿所和公园的需求也在增加。 中小学也是一样,设在市区内的学校原来曾一度面临学生人数的下降,现在则看到学生人数的回升。 安大略省皇后大学(Queen’s University)的城市规划教授约翰·安德鲁(John Andrew )说,我认为现在看到的仅仅是一个潮流的开始,人们在改变对居住方式的概念,很多家庭最终会选择继续住在公寓里。 开发商开始建大公寓 房地产开发商们也注意到市场的这一变化,在温哥华和多伦多,开发商曾经大量修建针对 投资者的小公寓或超小公寓,以相对低的价格来吸引投资者们,现在他们开始考虑年轻家庭的需要。 温哥华“马赛克公寓项目”(Mosaic Homes)表示,随着有越来越多的购房者希望有面积大一些,卧室更多的公寓,他们也在调整设计。 公寓项目的市场负责人 杰夫·杜克尔(Geoff Duyker)说,有客户要求我们能提供更大的公寓,我们把这种需求纳入了未来项目的规划,最近就重新设计了一栋楼,其中25%的单元带有三间卧室。 温哥华的年轻人 瑞·哈林 (Rey Halin) 即将和父母一起入住一套1200平方英尺的公寓,他认为住公寓也有好处,他说,我喜欢公寓的设计,我们的公寓在顶层,有景观,这些是住宅所不能提供的。
最后发表: 蒙城汇新闻@ 2015-3-31 01:41 2032 0 2015-3-31
sxlfwz 去蒙特利尔怎么办理签证? 新人帖 heatlevel
想去蒙特利尔,找了好几个中介,感觉不靠谱,看看这里能寻找到什么办法。
最后发表: 845355087@ 2015-3-30 22:59 1732 3 2015-3-27
wheniwithu 请问这个地址是什么公司或者是其他的什么呢? 新人帖
C.C.Van Horne,Montreal Quebec H3W 3H8 CANADA 非常重要,非常感谢好心人啦!!
最后发表: 845355087@ 2015-3-30 22:56 1363 3 2015-3-23
蒙城汇新闻 加拿大西北特区新政策:生孩子就送iPad attach_img
西北特区发起一个“科技宝宝”计划,3月30日起,凡2014年4月1日至2015年3月31日之间出生的婴儿,其父母可获提供免费迷你iPad以帮助儿童早教,首100部将于5月中发出。然而该计划已引起诸多争议,指这些父母真正需要的不是iPad,而是知识。 西北特区与加国其他省份相比“相对贫困”,一项调查发现38%的西北特区5岁孩童存在发展限制,该特区孩童在营养不良、缺乏睡眠或身体健康方面的情况是其他省份的三倍,但许多年轻的父母根本不会去阅读那些营养信息宣传单或小册子。 (图:dotcomplicated.co) 当地特区政府官员认为,一个价值280元的iPad,互动性强,又可以按需要升级,可提供满足营养需要的食谱,甚至可以追踪疫苗注射情况,以及提供语言课程。 该计划在资金上是省府与其他机构合作,省府仅付出75万元,其中有41万元来自石油企业雪佛龙(Chevron),这也让计划更具争议,被指让孩童过早接受广告。 有批评者指出,派发免费iPad这样做法等于是在大伤口上贴邦迪(Band-Aid),酗酒、逃学才是这一代新父母们最大的问题,他们需要的绝不仅仅只是一个免费的平板电脑这么简单。同时,也有声音质疑该项目是在做年底预算“挥霍”。还有人认为,没有人可以确保iPad不会被滥用,比如用来下载游戏或在线赌博等。 但西北特区政府发言人表示希望不要质疑计划初衷,平板电脑的确帮助新父母意识到他们需要一定生活技能来给孩子一个健康的开始,传授一些育儿知识。
最后发表: 蒙城汇新闻@ 2015-3-30 02:11 2188 0 2015-3-30
新闻频道03 国人加拿大买房的幸运故事 时机很重要 attach_img
国人老赵移民加拿大,在多伦多买房 在加拿大买房这件事儿是突然摆在面前的——老赵,国内名牌大学毕业,凭专业出身、老实厚道搏到公司技术副总的位置就止步不前了。老实厚道有时确实是优点,但更多时候却是不折不扣的软肋,一时气不过干脆拍拍屁股走人,于是2003年国内“非典”时节老赵一家人移民加拿大,3月在多伦多登陆了。 2003年全年都应该算是登陆旺季,找工作那叫一个难。几年的艰苦卓绝下来结果是:老赵考了A牌加Z牌开上短途送货的Truck,成了一名正式的全职卡车司机,同时另一件好事——人到中年的老赵又添一女!老赵不管白天多苦多累,回到家看到一双儿女心里就乐开了花。每当这时老赵就感到很知足,特别是酒量不大的他在喝了一瓶到量的啤酒之后,总会陶陶然、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 Good News说完自然还要说说Bad News,那就是女儿还小,太太一时半会儿还上不了班,一家生计就全系在老赵一个人身上!老赵还真没把这当回事儿:工资尚可、身体还行,顶门立户独挡一面也是一种幸福不是? 话说到了2008年10月,在加拿大买房子——以往想都没敢想的事儿却忽然变得面目清晰起来。一切源于一笔意外之财:离开中国5年,国营企业忽然改制,所以对于以往员工一次性实行买断。钱虽不多但也不算少,加上点亲戚赞助首付正好够。于是心如野火燎原,一发难收。正赶上一老同学刚刚考取了加拿大房产经济执照,于是放下一句话:就找你了!同学挺感激但同时也心中惴惴,不禁说道:我可是刚做,你这是第一单?老赵一拍胸脯一瞪眼:我不找你找谁?就是你了!老同学闻听此言眼泪差点掉下来,开始为老赵要在加拿大买房这件事努力…… 于是心动马上变为行动,开始多伦多买房之旅,长话短说,但确实也时间不长,最后看上一个学区、房型、朝向和结构都不错的,就毫不犹豫下了Offer。当时是10月下旬,当年4月份美国已露出房产崩溃的端倪,但上本年整个加拿大房产却依然在这种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危机感中扶摇上行,甚至在热门区域还创了新高。现在我们知道10月以后的房价开始一路走低,冰冻期长达半年直到2009年的3月末,而10月恰恰就是个节点!他们选了一个低于高点近3万的位置出价,并一直咬住不放——结果是他们赢了,终于在加拿大买房子。 幸福永远是回味的隽永浓于当时的感受。懵懵懂懂的他急三火四地搬了家,就又投入到为还加拿大买房贷款挣命的新一轮拼搏中,当他亲自动手把地板、门窗、厨橱、电器等等他看不顺眼的东西全部更新停当时已经到了2009年年底,此时他的家已焕然一新,而这时那套房产至少已经结结实实涨了20%!看着里外全新的家、欢蹦乱跳的一双儿女,老赵很知足,酒量不大的他在喝了一瓶到量的啤酒之后,更有理由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并庆幸自己做了在加拿大买房的决定。
最后发表: 新闻频道03@ 2015-3-28 08:18 6217 0 2015-3-28
新闻频道03 我用270万在蒙特利尔买了三层花园洋房 attach_img
张澜,34岁,加拿大蒙特利尔,从事外贸。 张澜用40万加币(约人民币270万)在蒙特利尔买了栋约300平方米的3层带花园楼房,还是离市中心较近的西人区。相比她在北京的住房,花费少了几十万,面积却多了3倍,而且房子的舒适度和周边环境都还远甚于北京;另外房子是按揭的,据说在加拿大买房即便是很有钱也不会一次付清,因为这与所需缴纳的税额、福利等都息息相关,在银行考察信用额度通过后,首付25%,剩余的可以在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间慢慢还清,这对于张澜而言实在不是负担。 张澜说加拿大房产交易市场的规范有序让她买房省了不少心,和国内情况很不一样,房主只能委托一家中介公司,价格、酬劳都事先商定好,在合约期房子的销售问题就由这家中介全权代理了,这样购房者不用像国内一样还要多方奔走以了解最低报价,也不会遇到中介公司极力推销或是巧妙抬价以赚取更多的中介费的情况。张澜就是先在房产网上查看资料,锁定了几栋符合自己要求的房子,然后就直接联系相应的中介公司去看房的,“整个过程都很顺利,前后只花了一个月不到的时间。” 270万人民币可以在蒙特利尔买到三层花园洋房。图为蒙特利尔西区的独立屋。 实际上,按照加拿大的国情,只要工作稳定在加拿大买房是比较容易的事情。不过还是有非常多人选择租房,尤其是年轻人,他们过着“月光”的生活,讲究享受和自由,完全不会因为房子而困扰,没有买房才能结婚的文化风俗,也不存在“丈母娘的硬性要求”。 在另一方面,很多房主也愿意出租房子,因为租金高,而且房子出租出去是可以算折旧费、维修费去抵税的。张澜将房子的顶层出租出去,每个月可以收到5000多元。
最后发表: 新闻频道03@ 2015-3-28 08:16 9320 0 2015-3-28
新闻频道03 终于在加国当上了小地主 attach_img
咱们老中,大凡有了一些积蓄以后,都会琢磨着买房子置地产,自古以来就是如此。纵然是移居到了国外的天涯海角,也还改不了这一禀性,始终保持着这一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 不管是实现了居者有其屋、有了属于自己的物业,住起来心安理得;还是作为一种投资保值的方式、一举两得,买下房产均是洋插队的移民们卯劲打拼的梦想之一。有那财大业丰的,一掷千金立马拿下,连申请贷款的心思都不用动半点,一步到位挺进体面的居所;那小家碧玉的,凑上个首付,得手以后大兴土木,间隔开房内的地下室、厅堂,分别对外出赁,靠着收取租金来供按揭、养房子。都过上了少东家的日子,皆算是海外有房一族了,提起来脸面上无不放光。至于栖身其内的个中滋味究竟如何,是福主抑或苦主,则是另当别论的事。 终于在加国当上了小地主 不似在大陆的城镇,置产买下房产者只能称作屋主,因为基础下的地土仍然是属于国有财产;在加拿大,凡拥有相对独立的物业者,自然连宅屋所座落的那块地皮也一并据为己有了,房主即是地主,天经地义。不过此地主非彼地主,丝毫不含有中国特色的这一称呼的那种贬义。 久闻惯了政治术语“地主、富农”的人,出国多年后渐渐淡忘了它曾经的无边法力,一次偶然的场合重闻这一名词,我还觉得怪刺耳的。那是若干年前我乔迁时,特来“烧炕”致贺的朋友们中有一位开玩笑道:你现在升格成为小地主喽。这蓦地刺醒了俺,心里咯嶎了一下,须臾又缓过劲来,意会点头,连连称是。曾被意识形态的捉弄搞得长期神经兮兮、杯弓蛇影的我,一时间由此勾起了深深辛酸的往事回忆。 原来地主这一称谓,叫我们家背了许多年的黑锅重负。盖因俺爷爷奶奶的“成份”不好,所以连带着他们的子孙都在历次政治运动中遭殃、耽误了前程。地主阶级的后代--这痛苦却无痕的“黥面”标签,长期以来始终弄得我们在社会上抬不起头来,啥好事自然都轮不着俺家。一直到了八十年代中期,这可怕的阴霾才随着平反、纠偏而散开来。 时光荏苒,一晃又二十多年过去了。我现在辗转到海外,定居下来,并且拥有了属己的房子;加上自负盈亏的自由职业,若是赶在五十年代初的新中国,极有可能像祖父母那样地被划成“坏分子”了。幸好时过、境迁,换了人间,毋庸再闹心“出身”之类的滑稽问题了。 在搬进私宅以后不久,我就迫不及待地邀请了爸爸妈妈来多伦多探亲旅游。年逾古稀的二老到达之后,见了这么宽绰明亮的住房条件,感触万千。老少两代对比回忆往昔那些清苦的沧桑岁月:童年我藏身在窨室,结婚后蜗居在斗室,添丁后栖息于陋室……,如今却在北美置身于温室(温暖明亮之室) ,与祖辈上一样,不是靠着剥削人而当上了这“地主”的,实在是始料不及。 其实俺一不留神所当的不过是个小地主,半独立的小屋座落在市里一条普通的巷道上,根本不在啥子名校或豪宅区,谈不上半点大宅门的气象,比肩的皆是差不多格调的寻常民舍,邻居也都是肤色、人种混杂,像是个小联合国。只不过属于成熟社区,大树参天,林荫遮路,闹中取静。 或许是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吧,俺这在此地司空见惯的经典北美房屋,在远道而来的爸妈眼中,伴着街景与环境却让他们感觉跟故乡青岛的着名疗养区--八大关差不多,后者则是德、日、美国等殖民者经营拓建了几十年的领事馆、别墅、高级住宅地,如今已经被评为中国最美丽的五大城区之一。藉着严慈的这金口吉言,我方才意识到,自己现在竟然住上了儿时逛游八大关所憧憬、做梦都不敢想像的房子和地角,真是该极大地知足、感恩了。 聊天中听我们说的高房价与供贷压力时,老人家竟不甚以为然,反倒觉得多伦多的房子买卖价格太过便宜,弄得我俩一下子怔住了,哑口无话。俺是在跟加拿大其它地区、或本市中心与周遭郊区作比较而言,认为贵得厉害;他们则是以国内的楼价作为参照系的,故不可同日而语。 当然,若从他们的坐标原点出发,想想大陆现今的房价也实在是太离谱了,相对于一个普通人的工资来说,那不啻为天价。凭什么呢?廉价的劳动力、不大面积的高楼公寓,咋就这么昂贵呢?着实令人难以理解明白。既然具体的国情不同,就难有可比性了,于是我们也就一时语塞了。 我仍还记得以前刚来加拿大时,听说香港和台湾的移民抵埠伊始,一见楼市如此这般的便宜,在原住地卖掉高楼里的一个小小单元,就足够钱购得这儿的一处阔地宽宅独立屋了,所以惊呼“好便宜呦”,纷纷出手购屋置业,毫不含糊。 当时大陆来的早期淘金者,全是技术移民,囊中有些羞涩,好不羡慕港台一族的富裕华人。今儿个,也终于听到来自国内的人发出这熟悉的感叹了,而且也常常闻及现今出来的大陆人,不乏商业或者投资移民类的,一登陆即刻购置豪宅,大事装修,真是风水轮流转哇。它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了祖国近年来的变化与发展。 买房置地,也是中国人认定的事业成功的标志之一。其实倒不妨对此见解稍加些许保留,这不是我“站着说话不腰疼”,俺虽然已经买了房,那只不过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结果,仅仅是随了大流罢了,并非是为了面子上的好看而“瘦驴拉硬屎”、牵强超前而为之的。在我心底的深处仍旧觉得:人其实不必高堂广厦,虽茅檐竹舍,若能饱暖无缺,合家平安,便也是极大的成功与成就了。如果精神与物质兼而有之,自是锦上添花,乐见其成。 尝听人说到:买的房子住起来跟租的相比,在感觉上就是不一样;买了房子,才算是真正地有了家,等等,俺似乎亦不恁地认同。何必将“家”的概念构筑在“房屋”之上呢?家是由血缘关系这条纽带连系起来的一干人所组成,而非一处建筑实物;家(home)并不等于房子(house),从英文上显而易见这两者的定义不同。 诚然,换屋之初,感觉起来居住的空间上较前大了许多,还是上下三层的,少儿小女欢喜雀跃,蹿上跳下,很是新鲜兴奋。但是不久,便会被随之而来的维修、打理,睦邻、扫落叶、铲雪等等烦恼取代了。这就是有得必有失,故买房有买的长处,租屋有租的好处,很难说孰优孰劣。只是有一点是共同的,那便是到头来这房这地都一样不属于其居者的,在撒手人寰时均带不走。可见,房斋不过是人生旅途的驿所而已,管它是租还是买的呢,有处地方遮风避雨能藏身就行,什么皆是临时的呗。正像古诗所云,千年地土八百主,房是主人人是客。若是不信的话,不妨查阅一下房屋的买卖交易记录,便会晓得自己已经是贵府的第多少任顾主了。 即便是新居、您是开山鼻祖,将来它还是免不了被转卖的命运,更换别的主人,好似所椤门说的那样:一代过去,一代又来,地却永远长存。从古代有巢氏住在树上,或者山顶洞人的穴居,到后代的茅棚瓦舍,当今的高楼大厦,道理其实都是一样未变。 思维奔逸、想的再深入一层,不免心生伤感:人类其实原始于土地,华夏的神话传说人是女娲用泥巴捏造的;外国《圣经》记载是上帝用尘土作俑、吹了口元气变活了。怪不得机体所有的元素都跟土壤里的成分一样呢。生命形成后所住的头一个居所,是小小的子宫。一朝分娩、呱呱坠地后才开始与父母共屋檐,自己有了小小天地。及至长大成人、婚嫁添丁,便另择新居,一般都是“大大益善”了。 而到了垂暮之年,宅第多半又腾给了儿孙,自己搬进小公寓单元或者老人屋,重新偏安一隅。末了一命呜呼,置身于棺椁、骨灰盒,住得就更狭窄了。再往后腐烂如泥,或被撒进山水之间,重回地里,又恢复到生前的混沌状态,刚好应了那句话: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惟有广袤的大地才是机体的最终归宿,当然灵魂的去向则有天壤之别。 明悉了此理,瞧着身外之物,房子大点小点,好点孬点,装潢的漂亮点或者简约点,都不打紧,视各人的财力、嗜好而定,重要的是地主、屋内所蕴的人情、过活,是不是融融和谐,这就是为啥《十诫》把“不可贪恋别人的房屋”列作一条。上心、努力经营的是home,而不是house,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家。 在上个世纪后叶,在崇尚金钱、物欲横流的美利坚,悄悄地兴起了一股新生活运动涓涓清流,倡导的口号为“简单生活就是享受”:“大”不见得就好,“多”也不见得就是富有;唯有简单自在,才是人生真正的享受!现代人方能从激烈争竞的社会、无限攀比的习俗捆绑中解放出来,自在超脱地在世潇洒走一回。 于这层意思上,无论是当地主、还是作佃户,拥有了或者尚未拥有私家地产的人们,您愿作僦客一把交上赁费啥也不用操心亦好,作楼主房奴收租还贷缴地税亦罢,都应以平常心泰然面对,安之若素,顺其自然,犯不上为火热或者泡沫的房市时时呕气挠心。 要知道面子是给他人看的,里子是为自己用的,就扬长避短,尽上自个的人事努力,然后听候命运的安排。上天按着时辰给你啥就是啥,这便是你的份;属于你的,咋也跑不掉;不属于你的,再强挣也安时而顺命。移民只要心态调整过来,参透这红尘俗事,就能很快、较好地适应异域的生存,不怨天尤人,欲速而不达、节外生出许多枝来。
最后发表: 新闻频道03@ 2015-3-28 08:13 6494 0 2015-3-28
新闻频道03 楼市疯狂现状:非加拿大居民在加拿大买房出手最快、狠... attach_img
加元贬值,吸引了更多中国买家来加拿大购房。非加拿大居民在选择社区、房型、贷款时有什么偏好,出价和抢offer时有哪些特点,以及用何种方式支付首付?本刊就这些问题特别采访了大鹏地产公司经纪肖绍军。 肖绍军表示,感觉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多伦多的购房者中,非居民多了起来,加币汇率越跌,来的人越多,势头越来越猛。他说现在来加的旅行团当中,不少游客是以买房为目的,尤其是商务或者行业代表团,而且购买力很强。他从去年6月份至今,接待了23个旅行团,或多或少都有团员买房。例如去年12月接待的一个中国医药代表团,行程8天,17个团员中就有3位通过他买了房,或许还有其他团员通过别的经纪买房。肖绍军说,这些游客都是有备而来,事先联系好,他带著资料去酒店向他们推荐了几套,之后3人一起去看了3套独立屋,一人买下特鲁多中学学区房,另一人在York Mills买了一套,分别是130万和160万,还有一人为今秋将入读多大的女儿买了个多大附近50多万condo单位。 肖绍军(左)在交易完成后与卖家客户合影。 肖绍军表示,在本地人眼裡,目前多伦多的房价是疯狂上涨,可对非居民来说,最终是要将房价换算成人民币来计算。过去几年,加元对人民币的汇率平均约为6.5,而最近有客户换到的最低汇率还不到4.8。有一位客户,两年半之前以138万在C14区的Willowdale买了栋二层旧房,他弟弟上个月来多伦多,又买了一栋类似房,已经涨到185万,看似哥哥赚了,可换算成人民币,这两年半房价基本没有差别。 非居民购房快、准、猛 肖绍军介绍,非居民普遍资金比较充裕,对房价不如本地人敏感。并且由于他们停留的时间短,任务重,志在必得,所以敢于出价。另外他们还很识货,基本上选华人热衷社区,中产喜欢的房型,4卧双车库。非好学区好社区不买,分租屋不要。有个客人买了2套都是离学校最近的,为的是将来好卖。适合翻建的社区较受欢迎,如York Mills、C12、C13、C14、C15、Bayview Village、Willowdale、康山等。 对房子的选择方面,非居民偏好持有成本低、且能整租出去的,在大占地旧屋与新房之间,会选择旧屋,因为地税更低,出租不会心疼,并且升值空间大。 多买、买独立屋也是趋势,肖绍军说,有不少非居民不止购买一套房,有位矿主,从他手中买了6套房,同时还从其他经纪手中买了几套。以前留学生较多在学校附近买个小condo自住,现在购买独立屋的增多,最近接待的一名留学生,目标是300万的独立屋。 肖绍军说,非居民决策快、出手快、出价勐,有时为了抢到房子,非理性出价,打破了市场平衡,改变了格局。对本地人来说,从2012年到现在,房价实实在在上涨了30-40%,怎麽可能愿意多付出40%呢,可对非居民来说房价没有什麽变化。 非居民多选择浮动利率 非居民申请按揭贷款,利率上与本地居民相同,隻是要求更高的首付款比例,不过对收入就没有很严格的限制。肖绍军表示,去年他询问了几家银行,都表示非居民隻要首付超过35%,不需要收入証明便可以为其提供65%的贷款,但上限是100万。今年银行放宽了贷款政策,本月CIBC通知他说,非居民最高可贷款200万。 21岁以下的留学生贷款比较难,所以一般会以父母的名义贷款,一种做法是与父母签署《委托授权书》后代理买房;或者先以留学生的名义下offer,待交割时父母再过来签字、贷款。 肖绍军介绍,非居民房贷种类的选择上与居民及投资移民有差异,大部分非居民会选择浮动利率,很少选择固定利率,即使选固定最多锁定2年,没有人锁定5年房贷。他认为这意味著非居民随时可能撤出市场。 多途径将首付款带到加拿大 非居民是如何将购房款从中国转到加拿大的?肖绍军表示,大部分人通过银行汇款,这比较方便。还有人采取将国内资产抵押给中国的银行,再从驻加拿大的中资银行获得抵押款,他的一位深圳客户就是将价值500多万人民币的国内房产抵押,再从本地中资银行借款70万加币支付了首期房款。也有客户是通过开设在香港的公司,开出旅行支票,他最近接待的一位客户就是随身携带了500万加币的旅行支票,在逗留的20多天内购买了3套房产。 肖绍军说,最令人意外的是,由于买楼花订金额小,某些建筑商甚至接受信用卡缴付订金。一年前有位客人看中一处楼花,但没有带足够订金,便询问建商可否刷信用卡,建商居然接受,于是直接用卡支付了4万元订金。 身在境外视频签署授权书 持有短期签証的非居民可能无法等到房屋交接就必须离境,这就牵涉到授权加拿大境内的亲友代理完成按揭贷款和房屋交收。原则上要求委托人和受委托人要在律师见証下签署《委托授权书》POWER OF ATTORNEY (POA)。肖绍军介绍,大鹏地产接待了不少非居民客户,其中有客户身在福建,人都没有来本地就把房买下,是怎麽办到的?他说有时委托人无法前来,就有本地律师行派人前往委托人所在地,与本地律师和受托人透过视频见証双方签署授权书。另外,也有银行接受在香港律师见証下签署的授权书。肖绍军说,多伦多已经有律师事务所去福州等购房者较多的城市开设了分支机构。 投资获利不一定缴税 非居民购买房地产时,与居民的税务是相同的。不同之处体现在房地产出售,非居民在出售房地产时,增值部分必须缴付资产增值税。肖绍军分析,现在非居民购房踊跃,赌的是加币未来升值。而税务局是以加币计算资产增值,假设房子购买时价值100万加币,卖出时扣除成本还是100万,则不需要支付增值税。但是加元汇率若从4.8上升至6.2,就意味著有140万人民币的投资回报。 非理性出价抬高购房门槛 肖绍军表示,非居民来势迅勐,短时间大量涌入。在本地人还在精挑细选、精打细算的时候,非居民出个超高价就把房子买走了。一些非理性的出价,抬高了本地人的购房门槛,也加剧了本地人的恐慌。 他说,目前房价的上涨势头令经纪也大跌眼镜,因为根据教科书和行业经验,出价一定要有依据,即参照区内之前的平均售价以及涨幅、屋况等,给出一个合理的房价。然而现在市场上房价如脱缰野马一路飙升,超出了本地人的心理价位。例如他今年1月与一名建商客户在York Mills买一栋叫价149万的旧屋,附近去年10月以160多万卖掉一个类似的房子,他们认为现在该屋价值应为170万,咬咬牙出价173万,结果在22买家抢offer大战中,第一轮就被淘汰。最终该房以212万元成交,听说买家就是非居民。后来再有类似的房挂牌,叫价都在200万以上。 他担心,石油危机一旦结束,加币随时会上扬。而加元回升或者房价上涨过快,一些赚快钱的非居民投资者在获利后,也许就会撤出。所以未来房价上升越快,市场就越不稳定。他们若慢慢撤离,房价不会受影响而下跌;若短时间内同时撤出,对房价肯定是个灾难。 肖绍军说,以前经纪看好、推荐哪个社区,遇到认为值得买的物业,自己也会去投资。但这一轮行情出乎他们的意料,因此他以及周围同事很少有自己去投资的。
最后发表: 新闻频道03@ 2015-3-26 23:16 3752 0 2015-3-26
新闻频道03 在加拿大买车遇到 lemon car 怎么办? attach_img
怎么办?只能凉拌… 所谓 lemon car (柠檬车),是句美国俚语,用来意指出厂后问题百出的瑕疵车。这种车买到手就毛病不断,且基本没办法修好。在美国,有相关的法律强制车厂赔偿消费者的损失或更换一辆新车。 而在美丽的加拿大,目前还没有 lemon car 相关的法律出台,所以车主只能自认倒霉,不断地往返车行进行修理,直到精疲力竭最终放弃。 所以,如果你在加拿大买到 lemon car,真的没有人能帮你,小编也只能为你祈祷不要遇到这种事。
最后发表: 新闻频道03@ 2015-3-23 07:33 4012 1 2015-3-23
西安人 请问这是哪里啊? 好美的社区, 想住这里 新人帖 attach_img
C:\Users\nayee_000\Desktop\街道.jpg
最后发表: busuibian@ 2015-3-23 00:14 2016 2 2015-3-18
honglei 欢迎大家提问装修上的问题 包括怎么才能买到便宜材料 新人帖
欢迎大家问关于装修上的各种问题 包括颜色搭配 厨房厕所 木板楼梯怎么才能买到既便宜又相同质量的材料email hong.lei@msn.com
最后发表: honglei@ 2015-3-22 22:58 1395 1 2015-3-22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微博Montreal weibo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Montreal Facebook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Montreal twitter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Montreal Youtube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Montreal linkedin

QQ-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网

© 2014-2024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萌村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