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4-613-1276
contact@mengchenghui.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00-17:00
热搜: 房产 留学 医疗

中国历史模式形成的两个因素(下)

[复制链接]
1271 0
此时此刻 发表于 2016-1-24 14:47:5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来自: 加拿大
中国历史模式形成的两个因素(下)

文:刘路新



二、体制的因素

1, 思想与体制

“周秦之变”后,大一统的中华帝国,与西方的帝国,比如公元前后的罗马帝国,以及后来的奥斯曼帝国、大英帝国或奥匈帝国,有很多的不同。

有学者认为,无论一个帝国是否君主政体,也无论存在时间的长短,只要有辽阔的疆域、众多的人口、强大的军力和扩张的特性,就可称为“帝国”。也有一些学者则认为,只有中国的历代王朝才是唯一“合法的帝国”,其特点是,有皇帝,有统一的疆域,有统一的文化,居于世界的中心。

这种神化的色彩既体现在君权的至高无上,也表现在国家的正统地位方面。所以,在中国历史上,分裂的时期如五胡十六国、魏晋南北朝,就不是“帝国”,其他的“化外之土” – 无论东夷西戎,还是南蛮北狄 – 都不能称为帝国,其君主也 不能称为“皇帝”,只能称为国王、汗或酋。

唐德刚先生在谈到中华文明何以能延续至今这个问题时,认为,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有统一的文字。他认为,在中国广阔的疆土上,从南到北,从东到西,说的方言千差万别,不过,因为我们有同一的书写文字,所以,我们的文明能够延续下来。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安徽”的唐先生可能错了。语言只是一种符号,一种表现工具,所表现的内容,所体现的精神内涵,非常重要。对中国人来说,这种语言符号所表达的神化的皇权观念和正统的帝国意识,至关重要。它是中华文明能够延续至今,也是中华帝国分裂后还能再合起来的重要原因。

因为中国文化中有正统与神化的观念,即使是在国家分裂或分治的时候,很多的中国人,特别是读书人,也在盼望统一。所以,简单的说,中国的历史可以分为统一的时期和盼望统一的时期。

中华帝国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社会控制的严密,到达社会的最底层,控制到每一个人。秦汉之际形成的“中华第一帝国”,就具有这些特点。秦汉时期,小家庭取代传统的宗法制,成为社会政治的基础,因为自商鞅变法以来,“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用唐代诗人杜荀鹤的话说,“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要到一个朝代的末期,如东汉末年、明末或清末,社会控制才会有所减弱,所出现的空挡,一般由家族或乡绅来填补。帝国分裂的时期,如魏晋南北朝,社会控制也会减弱。葛剑雄研究发现,历史上的中国,“分裂、分治的时间是主要的,统一的时间是非常短暂的”。

对统一的中华帝国来说,严密的社会控制,突出表现在思想的控制。这是通过软硬两个方面来实现的。硬的控制,如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清代的文字狱,都属此类,以惩罚为手段,达到杀一儆百的目的。乾隆帝编篡《四库全书》,则属于软的控制方式。这部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丛书,收录了从先秦到乾隆年间的众多古籍,涵盖了几乎所有的学术领域,甚至包括西洋刚刚传入不久的科学技术书籍。

不过,乾隆编篡《四库全书》的目的,是“寓禁于征”。编辑的方式,用鲁迅的话说,可谓“惊心动魄,全毁、抽毁、剜去之类也且不说,最阴险的是删改了古书的内容”。鲁迅进一步说,这一编篡工程“不但捣乱了古书的格式,还修改了古人的文章;不但藏之内廷,还颁之文风较盛之处,使天下士子阅读,永不会觉得我们中国的作者里面,也曾经有过很有些骨气的人”。他还把这件事与其他类似的事件联系起来,“清朝的考据家有人说过,‘明人好刻古书而古书亡’,因为他们妄行校改。我以为这之后,则清人篡修《四库全书》而古书亡,因为他们变乱旧式,删改原文”。

对这一浩大的工程,评论家唐弢说的更加直接:“《四库全书》将作者的思想和躯壳一起淹没,是近于消极的取消。至于改窜,是要借作者的名声,替改者说好话,使读者暗受其影响,看不出底细来。所以这不但是毁尸灭迹,而且还借刀杀人,要古人也和自己一样,让他们进反省院,写悔过书,从此变成正统。然而《四库全书》不但挂着钦定的招牌,便是删改和摈斥,在乾隆,也是不加深讳的。他的给《四库》总裁们的谕旨里,就常常明白地指示着:哪一种应该删改,哪一种应该厘定,大都说的很清楚”。

保证帝国正常运转的,除了思想的控制,还有一套早熟的官僚制度,以及等级分明、组织严密的官僚机构。

从康德到韦伯到福山,都对中国早熟的官僚体制给予高度评价。他们只是从社会治理的方面来说,没有注意到这种早熟的政治体制对于中国文明产生的负面影响,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对思想的钳制,以及创造性思想的缺失。

以科举为例,这是“外儒内法”的传统治理方式的重要环节,是官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制度化的统一和钳制人们思想的有效手段。

唐太宗李世民有一次“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其实,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天下英雄便纷纷跻身仕途。在赵国的中牟,半数的种田人放弃耕作,进入私学读书,以图为国所用。宁越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位十五岁弃稼而学的少年郎,三十岁学有所成,为西周君主所器重。战国时期,政治的动荡和社会的混乱,更为读书人提供了机会。出身于魏国寒门之家的张仪,投奔楚国,成为相国的门下客。一次饮酒时,相国丢了一块玉,怀疑是张仪偷的,“殴数百下”。张仪仓皇逃回家中,妻子说:“你要是不读书,不游说诸侯,怎么可能受这样的侮辱?”张仪不为所动,问他的妻子:“快看看我的舌头还在不在?”妻子笑着说:“在”,张仪马上回答:“那就够了。”

自隋朝605年开科举,到1905年废除,在长达1300年的时间里,科举制度对中国的政治制度、社会结构、教育和人文思想,影响深远。

从正面来说,科举为中国历代发掘、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对于知识的普及和民间的读书风气,起到推动作用。不过,从反面来说,僵化的考试内容、迂腐的八股文风,限制了人们的思想,束缚了思考和创造能力。发掘的人才,也只是“帝国”这一庞大机器上的螺丝钉。明清两朝,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技术方面有成就的大家,多是科场失意之徒,就反正了这一点。用顾炎武的话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科举,成了读书人唯一的追求目标。在我们的农耕方式越来越精细的同时,我们的文明形式和制度,也越来越成熟,对人的控制,也越来越缜密。

不断修正的早熟的政治体制,特别是僵化的科举考试,不仅固化了中华民族的思想,也让我们的心胸变得越来越狭隘。

2, 体制的路径依赖

“路径依赖”理论首先由美国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斯提出,是说人们一旦做出某种选择,便会形成一种惯性的力量,不断地自我强化,再次遇到类似的问题时,还会做出相似的选择。

诺斯以此理论解释经济制度的演进规律,获得1993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路径依赖”理论认为,制度一旦走上某条道路,会夸大过去的绩效,也会产生一种自我强化机制,对未来有很大的影响力。这时,无论是往好的方向,还是往坏的方向,都会产生一种“路径依赖”,会顺着惯性前行,甚至进入一种“锁定”状态,像是物理学中的“惯性”。

有的人一夜暴富以后,还想一夜成为贵族,就是自我强化。热恋中的男女,对对方的小毛病视而不见,或者认为对方下次一定会改,这种一叶障目的情况,就是“路径锁定”的现象。

一旦出现“路径依赖”,制度的改变就会遇到很大的阻力,甚至困难重重。一般来说,影响制度变迁的因素主要有三:第一是正式的制度和规则。它们在制度演变过程中是连续的,累积的,影响着每个人的行为。其次,非正式规则对制度的连续性影响更大。这些规则多是内生的、连续的、缓慢的,和传统文化关系密切。第三,一种制度形成后,会产生一个既得利益集团。这个利益集团会希望巩固和强化现有的制度。虽然制度的改变会对多数人有好处,也会受到利益集团的阻挠,也不会轻易得到改变。不只是这种既得利益集团,哪怕是其他人,也会反复考虑这种改变需要付出的成本和所可能获得的利益,很多的人会采取英语谚语所说的,“如果没坏,就不要去修理”。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回忆过去时,会有不同的选择机制。痛苦的事情,会觉得时间短暂。而幸福的时光会觉得时间相对较长。孔子的要恢复西周,可能就是出于这个方面的原因。虽然“吾生也晚”,没有经历过西周的美好时光,孔子还是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孔子说自己“述而不作”,是说自己只是叙述和继承西周的礼仪规矩,并不是要新立一套礼仪规范。这是主动的“路径依赖”。

举一个“路径依赖”的实验。实验将五只猴子放进一个笼子里,并在笼子中间吊上一串香蕉。只要有猴子伸手去拿香蕉,就用高压水教训所有的猴子,直到没有任何一只猴子再敢动手。然后,用一只新猴子替换出笼子里一只猴子。新来的猴子不知这里的“规矩”,竟又伸出上肢去拿香蕉,结果触怒了原来笼子里的四只猴子,于是它们代替人执行惩罚任务,将新来的猴子暴打一顿,直到它服从这里的“规矩”为止。实验人员如此不断地将最初经历过高压水惩戒的猴子换出来。最后,笼子里的五只猴子全是新的,但是,没有一只猴子再敢去碰香蕉。起初,猴子怕受到“株连”,不许其他猴子去碰香蕉。后来,在实验人员和高压水都不介入的情况下,猴子们也恪守“不许碰香蕉”的制度。

中国历史上,这种“路径依赖”的例子,举不胜举。

汉承秦制,唐承隋制,清承明制,都是这方面典型的例子。中国的历史,就这么样,从秦始皇开始,一路“依赖”下来,千年不变。

西汉建立后,基本上承袭秦的体制:皇帝总览全国大权,以丞相为核心的中央官制,以及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僚制度。萧何以秦律为蓝本完善了法律制度,叔孙通以秦的礼乐为模板制定了汉王朝的礼乐制度,张苍在秦制基础上,制定并完善了立法和度量衡制度。其他如赋税制度、官吏的选任和管理,以及对地方官员的监察,等等,也都是在秦制的基础上,略作修改。

唐承隋制首先表现在,唐朝继承了隋朝的以三省六部制为核心的中央官僚体制。唐还继承了隋朝的郡县制,只是将隋的“州”改为“道”而已,对于隋的均田制和以《开皇律》为代表的法律法律制度,原封不动地继承下来。隋朝首创科举,并以科举制度代替九品中正制,也为唐朝原封不动地继承。

清承明制是说清朝的政治制度基本上源于明的框架,只经过些微的调整和改变,比如,将三院改为内阁,设大学士,继续“票拟”制度,等等。皇太极仿明制设都察院和宗人府,前者作为最高监察机构,纠察弹劾文武官员;后者则负责管理皇族事务。清的创新表现在,仿明制设六部,却不像明代那样直接对皇帝负责,而且,六部都实行复职制,各设满、汉尚书一人。

除了上述明显的“路径依赖”以外,中华帝国还有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也得以继续下来。

奴才成为大臣,内朝变为外朝,就是一例。

秦的丞相是三公: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汉武帝时,以地位卑微的尚书制衡丞相,虚置相权,以尚书为主的内朝的权势越来越大。到了东汉光武帝时,一变而为六朝尚书,正式成为政府的部长。隋朝成为尚书省。唐太宗李世民改尚书省为中书省,尚书令为中书令。唐朝末年,地位较低的“同中书门下平章正事”开始参与朝政,到了宋代,成为外朝,称“同平章事”。宋末时简称“平章”,实为宰相。朱元璋在胡惟庸案后,废除宰相,陪皇帝读书的“大学士”地位日渐提高,成为“内阁大学士”,又称“东阁大学士”,其中的“首席大学士”,即是“首辅”,地位相当于“丞相”,“内阁”也成为中央政府的简称。大清入关后,康熙十六年,在内阁外设立“南书房”,雍正设立“军机处”,乾隆以后,“军机处”成为政府机构,“军机大臣”也成了实际上的“宰相”。

为监督地方官员,朝廷经常派员巡视各地。这些巡视官员,虽然官职不大,因手握“尚方宝剑就”,令封疆大吏不敢怠慢。很多情况下,日子一久,这些巡视机构就变成了常设机构,甚至成为一级政府,巡视官员也慢慢地从“过江龙”成为“坐地虎”。

汉武帝派“刺史”去地方检查工作,全国几十个郡分为13州,称为“十三州刺史”,这时,州还不是常设机构,刺史也不是常任官员。随着驻扎时间的推移,州就成了一级行政区,原来的郡实际上降了一级,成为州下面的一级政府。到了东汉末年,刺史就成了州牧。唐代按察使所巡视的“道”,宋代的“路”,都有和“州”一样的演变历史。这样,从中央到地方的机构越来越多,秦汉的郡县制,后来就增加两层,郡上有州,州上有道。这两级政府,都是由巡视机构演变而来的。

到了元代,“行省”成为一级政府,它的首长“行省平章”,成为地方官员。明代成为“布政使司”。明代两代的“部院”,先是作为工作组指导地方工作,慢慢地成为地方的常驻官员。

不只是被动的路径依赖,历史上有不少人,主动地试图回到从前的路上去。

王莽改制就是一例。这位胡适眼中的社会主义皇帝,掌权后,开始仿照西周“盛世”的制度,如更改官制和官名,一再改变币制,恢复井田制,等等。钱穆说他是“书生式的政治家”,黄仁宇说他天真地认为,“金字塔可以倒着砌”。

北周政权的奠基者宇文泰,仿照《周礼》的官制,设立六官机构: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和冬官。他之所以主动地回归,采取这种复古的官制,是希望取得中原地区汉族地主的拥戴。

结语

因为这种惯性的传统思维方式,因为这种“路径依赖”,我们常常把民族的解放和社会的进步等同于改朝换代。所以,即使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也是一再地回到传统的老路上去。

现代化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不只是物质的丰富,而且是精神的解放与升华,如人的权利和尊严得到保障,人的价值得以实现,以及人与人的平等。

西方的现代化是把人从神的国度里解放出来,相比之下,中国的现代化是把人从人的束缚下解放出来,难度也更大。

没有划时代的思想的解放,没有脱胎换骨的体制的转换,像蛹变为蝴蝶那样,中国的现代化就难以实现,就会继续在历史的磨道里转圈。
收藏
收藏0
评分
评分
支持/赞
支持/赞0
反对/踩
反对/踩0
此时此刻专栏作者_3432432432

新浪博客:新浪博客此时此刻

0关注

2粉丝

803帖子

发布主题
推荐阅读更多+
广告位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微博Montreal weibo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Montreal Facebook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Montreal twitter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Montreal Youtube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Montreal linkedin

QQ-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网

© 2014-2024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萌村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