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4-613-1276
contact@mengchenghui.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00-17:00
热搜: 房产 留学 医疗

好消息!全球疫情新增断崖式下跌!这场疫情终于要过去了吗?

[复制链接]
1515 0
蒙城小队长 发表于 2021-2-23 23:34:0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来自: 山西太原
来源:北美留学生日报

月是个矛盾的季节。
有的地方遭遇连天暴雪,有的地方已经开春。
有的人已经湮没在新一年的忙碌里,有的人还在旧的病痛中挣扎。
对欧洲年纪最大的老人——117岁的的安德烈来说,这是幸运的一个月。她生活在法国土伦(Toulon),近日不幸染上了新冠肺炎,但没有出现任何发症。
两周前,她顺利康复了。
接受采访时,她容光焕发,称要“喝一杯香槟来庆祝”。


纽约时报

安德烈活过了1918年的大流感,两次世界大战。风云变幻并没让她受到打击。
“我不怕死,不用给我打疫苗。把疫苗给最需要保护的人吧。”
她不断重复道。如今的世界,对她来说云淡风轻。
在比利时,大屠杀的幸存者西蒙(Simon Gronowski)通过弹钢琴来安抚他的邻居。
她说:“我的邻居西尔维亚108岁,击败了冠状病毒。这一切都源于她强大的内心,认为自己能够生存下去。”

不禁让人联想到一个画面。二战电影《钢琴师》中,犹太钢琴家蜷缩在阁楼里弹琴,身边是虎视眈眈的德国士兵。



这位德国士兵,态度不明。唯一确定的是,他和身边这位憔悴的小老弟,根本不是什么朋友。

现在,对于人类来说,这位德国士兵就是新冠病毒。
结果呢?
影片中,德国士兵起了恻隐之心,没有杀掉这位四处逃窜,为了活命,差点丧命的人。而在新冠的例子中,最脆弱的人,用近乎浪漫的节奏,战胜了最强大的病毒。

这些故事,就像乌云过后,晴天夜晚的繁星,让人倍感宁静,换了个角度感受生活:如果连最脆弱的那批人也没被病毒打垮,说明人类的“精神疗法”还是有效的。
新冠疫情的情况十分喜人:全球的新冠疫情数量,都在大幅度稳定下降!
美国从一月份以来,疫情如断崖式下滑:新增病例两周减少量为44%,死亡减少32%,住院人数减少30%。

美国疫情走向(截至2月22日,BBC)

过去的一周,全美病例下降29%。万众瞩目的疫情重灾区:纽约,弗州,加州,南卡,都无一例外有显著的下降。




欧洲疫情大户——英国,惨遭三次封锁,被邻国法国五十步笑百步,如今新增病例下降40%,死亡下降46%,低至去年十月份疫情刚爆发时的水平。
可以说挺直了腰:
咱case下来了,不care了!


英国的疫情大封锁,店家给免费洗手

前一阵子把默克尔急哭的德国,也争了一把气。病例下降28%,死亡下降40%。


默克尔讲话时激动哭泣
欧洲的疫情爆发领路人——意大利,一路刹不住车,曾被虐得魂不附体,如今也有了好转,进入稳定期。




类似的还有法国:




欧洲整体的疫情都处于断崖式的下降。



图源:statista

这一个又一个的好转,促成了全世界局势的沸腾。
2月中旬,莫斯科的斯塔社发文称,全球过去7天新增的新冠病毒感染病例不到300万——这是去年10月中旬以来的新低!






是什么促成了疫情的好转?
疫苗是一个重要因素。
不管用的是何疫苗,灭活的,活性的,还是乳酸菌的(并不是),各个国家都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加快订购,然后就是疯狂的接种。


各国接种疫苗数量(世界数据库)
英国宣布,到今年7月31日之前,会给英国所有成年人接种完毕。
这比他们预先计划的早一个月,估计未来还会提速。


英国首相手持疫苗(美国国家公共广播台)

而“慢性子”法国,刚开始在打疫苗上呈现法式慵懒。遭到其他国家的批评后,也操练成了真汉子:放宽打疫苗的限制,增加接种点,50岁以上的医护人员可以直接在医院里接种。
很快,零售药房也要为疫苗亮绿灯。护士可以直接打疫苗,不需要医生批准。

法国一家药店
在美国,拜登也制定了满满腾腾的疫苗计划。推行资金高达200亿美元的疫苗接种计划,加购2亿支疫苗,在任期的首个百天注射1亿剂疫苗。
不仅“开源”,还得“开流”。拜登与联邦,州和地方合作,建立数千个社区疫苗接种中心。
这样一来,打疫苗排队的时间就缩短了。
除了专门的接种中心,零售药店也参与进来。
从2月11日开始,全美有6500个连锁药房开始接种,比如著名的Walgreen和CVS。

Walgreen药店宣布:某些门店可接种疫苗




CVS药店宣布:某些门店可接种疫苗
很快,全美供给疫苗的药店数量将从6500家增加到40000家。

截至2月21日,全球采购的疫苗数超过了77亿,接种总量过亿。接种人数超过了新冠感染人数。


全球新冠疫苗接种数(世界数据库)




围绕疫苗的,有几个有意思的现象。
在接种进度方面,以色列在全球遥遥领先。
在以色列,将近人口50%的人已经接种了疫苗,60岁以上的接种率达到80%。可以说,全员接种近在咫尺。


以色列接种进度远超其他国家
为什么?第一,有钱,进行“高竞价”。

以色购买辉瑞疫苗,每支付23欧元。而欧盟只掏了12欧元。这二倍多的钱,让以色列“富得流疫苗”,甚至供大于求。16岁的青少年也不用排队就打上了。
牛吧,连“美国疫苗优先”政令下的美国,强悍行事的“五眼联盟”都没这待遇。


第二,卖数据还钱。
以色列同意给辉瑞发匿名反馈,告知新冠治疗方面的数据,以及人口学方面的数据。
对任何一家公司来说都是无价之宝的“市场调查”,用户总结完了,白送给你,你高不高兴?

以色列青少年在打疫苗
第二个有趣现象,是“反疫苗活动”的无用功。
虽然全球各地总有一些“反疫苗者”在抗议,还越来越活跃,几个月前的民调也显示“半数美国人拒绝打疫苗,认为不安全。”
但美国如今如火如荼的接种速度,说明了一件事:打不打,归根结底源于政府对疫苗的态度!

美国人"相信上帝,不要相信疫苗"的游行
再看疫苗发放的策略。除了按照人口特点排序,还出现了一种思考方法:
特朗普在位时,对第二针疫苗有所扣压,保留,并没有发行所有可用的疫苗。这也导致了一些“短缺”的产生——没错,是故意的。
拜登上台后,根据美国“高烧不退”疫情趋势,才决定发放所有疫苗。

拜登在密歇根的疫苗中心下令:加快发放

所以特朗普的疫苗策略是:先保证大部分人能打上第一针,第二针可以有所推迟。因为只要打了一针,保护率就为50%——总比零强。

随着第一针的广泛接种,第二针就不必再延迟。
因此,接下来,随着第二针的进行,疫苗的保护作用将会更完善。




至于新冠什么时候会说拜拜,讨论的人很多,答案相差很大。

有人说,按照这利好形势,美国2021年年底或2022年初就能恢复正常。有人说,按照西方的治理方式,2023年之前不用想。
也就是:期待倒可以,具体日期?没准。
虽然大多数国家走下了疫情高峰期,但“困难,混乱,延迟”的疫苗接种现象并没停止,无法保证持续供应疫苗,直到阻断病毒。


美国东部疫苗点因暴雪被迫关闭

加上欧美民众防范门槛太低,一旦疫情好转,就摘了口罩,开始旅行,带来的只能是又一波爆发。
波士顿医学中心的医学主任巴德里娅(Nahid Bhadelia)预测,2-3月份,美国的死亡率和住院人数会激增。


现在,来自南非、英国、巴西、日本、法国等地的“大杂烩”变异病毒在全球蔓延。美国大部分地方都出现了新毒株引起的病例。


一旦新病毒占据主导,现有疫苗的保护率将降低。
病毒裂变很快,只要有传染,就会不停复制,更多新毒株的出现“不是梦”。
这就引出了一个无奈的事实——疫苗的开发不是一劳永逸的,必须不断更新,改进。
人们也许每年都要打一次新冠疫苗。
中疾控发出警告:新冠将成为长期疾病。

届时,人类会不会平均寿命下降?或进化成另一个样子?都有可能。
加上上面说过的,疫苗分配不均,富人有,穷而无。全球分配疫苗还要博弈一阵子,没那么简单。
换个角度看:美国已经在火星登陆了,开始在火星表面制氧了,没准不久就能送一批人过去了……

有可能是去坎昆度假的得州老铁克鲁兹?



或是打了个Uber拎包入住的Bernie Sanders?


无数的答案在新冠的门口跃跃欲试。未来是什么结局?
也许会跳出所有人的逻辑。

让我们翘首以待。




收藏
收藏0
评分
评分
支持/赞
支持/赞0
反对/踩
反对/踩0

0关注

1粉丝

26820帖子

发布主题
推荐阅读更多+
广告位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微博Montreal weibo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Montreal Facebook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Montreal twitter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Montreal Youtube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Montreal linkedin

QQ-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网

© 2014-2024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萌村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