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网
一名中国留学生11月出车祸去世,但之后却显示她还在交作业,背后牵出一条网课代管的产业链。
最近微博上有一则听起来很灵异的事件。
一名中国留学生今年11月中旬左右出车祸去世了。这件事本身十分令人惋惜,一个原本应该有着光明且长久一生的人却永远停格在了这场事故中。
然而,令人毛骨悚然的事情在后面……
事故发生后,学校教务处通知了任课老师,也在学校范围内发了邮件告知大家这个不幸的消息。当时,包括该学生的老师和同学好友都为此难过了好久。
据一名老师称,之前与过世的中国学生有过不少邮件往来,她也经常来上该老师的Zoom课(不开摄像头)。
但这名学生去世以后,“她”还在持续不断地交作业、做test、给所有任课老师发邮件。甚至上周一“她”还交了一门课的final paper,这周也已经交了几个extra credits。
看到这里是不是有种周身汗毛竖起来的感觉?当然,这不是什么无头无尾的纯灵异事件。
事出必有因。这背后牵涉的是一条网课代管的产业链。
开始,这名老师也被短暂的吓到了,产生这名学生没有真的去世的错觉。后来发现在网课上线的不是“她”本人,而是网课代管“导师”。
那么,网课代管产业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在某搜索引擎搜索“网课代管”四个字,能找到约27,400,000条相关结果。定制服务、一站式支援、名校硕博团队、全程托管、代修网课、作业代写等等,听上去仿佛没有他们解决不了的留学生课业烦恼。
随便点开一家网站,画风是这样的:
不仅有多购多折的促销活动,推荐好友预约网课,还能享返现10%。不仅如此,疫情更是为此类网课代管产业开通了一条“绿色通道”。
随着全球各国校园减密、实行半网课制度,这些网站更是趁机火了一把。广告语:疫情期间堂客转网课,写手告急,预约从速!还有各种保质声明:保A、保B,最低修不到C退款。
打着24小时服务、100%原创等噱头,吸引着一批又一批对自身学习能力不自信,或是想要靠“划水”顺利按时毕业的留学生。
随便点开一栏网课代修代上,就细分为全程托管、中途托管、混合课程。针对不同需求的人群,有着各式各样的课型可选。根据线上作业的数量、难度分值等来确定最终的代管费用。
其实,网课代管早就算不得什么新兴产业,伴随着中国中产阶级的庞大,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走出去学习知识。
而在此过程中,网课代管逐渐衍生而来。此类网课代管不仅面向海外留学生,国内也早就存在此类灰色产业链。
但人们比较常听到的还是代写论文、代刷网课这类,全程网课代管的形式还未曾大范围地引发关注。
在微博上,一位网友回应,这种网课代管一般只有中国老师能发现。
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
由于网课没有老师监考,即使考试测验,学生只要在限制时间内完成即可,不少学生便抱了侥幸心理,也催生出了商机,甚至是完整的一条龙产业链服务。
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商业代写、枪手代考等现象,代写代考代课一旦被发现,往往将面临严重的后果。
有意思的是,在寻找案例的时候,网上有一篇文章认真排列了一些网课代考被发现的原因,其中包括被不靠谱机构举报威胁、太过高调被同学举报、操作大意被老师发现。
然而看到最后,你会发现这是一篇软文,目的是为了宣传另外一家所谓“安全可靠”的网课代考机构。
让人哭笑不得。
实际上,不仅找代考的学生或将受到校方的处罚,包括成绩作废、不予颁发毕业证书或学位证书,情节严重者面临被开除学籍、判刑和遣返。代考人员也将面临严厉的刑罚。
去年美国就曾曝出这样一则轰动性新闻。一位来自洛杉矶的华裔男性蔡刘(音译)对他的联邦刑事指控认罪(之前拒不认罪)。他犯有使用假护照冒充中国留学生代考托福考试、并以此帮助留学生获得学生签证等多项重罪。
据起诉书称,蔡至少参加了5次托福考试,他的信用卡上有39个托福考试注册费的记录。
在2015年和2016年期间,蔡支付了14个人的托福考试费用,并为其他三名代考人每场考试支付了400美元。
蔡是此次26项起诉的主要被告,美国联邦法庭指控包括蔡在内的六名被告合谋使用假护照以及严重的身份盗窃。
蔡在审讯时还进一步承认,他属于一个由美国公民和永久居民组成的诈骗网络,此网络的成员专门冒充外国托福考生、有偿替考。
根据蔡的认罪协议,在2015年至2016年,他至少5次冒充过中国公民。
由于案情严重,蔡或面临最高20年刑期的联邦判罚。
这样的类似案例还有很多。
2015年,美国国土安全调查局和美国国务院外交安全处发现,一群中国学生在中国考区雇“枪手”替他们考美国大学高考(SAT)。
国内的考生用QQ、微信等社交软件将自己的护照资料传送到替考机构,这些替考机构再用考生的名字和“枪手”的照片制作假护照,“枪手”这时会手持假护照参加美国本土的TOEFL及SAT考试。
考试后,涉案考生用“枪手”的代考成绩申请、录取美国的大学。
2018年,美国移民及海关执法局通报:涉及2015年一系列考试欺诈案的6名中国留学生在分别被判刑后,已“自愿遣返”回中国。
2018年2月21日,该案最后一名被法院审判的留学生黄英(音译)被判处一年缓刑,于当日返回中国。
2015年,中国留学生邹悦(音译)为首的15人替考事件也还历历在目。
邹悦曾雇佣“枪手”冒名顶替她,参加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TS)举办的考试。
事情败露后,她不仅被弗吉尼亚理工大学(Virginia Tech)开除,并被判在家监禁6个月,最后还被遣返回中国。
在海外的留学生们往往都面临着很大的学业压力,或许是前期的积累不足,或许是语言不过关。
但这些都不是靠父母辛苦供养出国留学,却转而寻求“捷径”的理由。
学习是没有捷径的。即使拿到一刻的“通关文牒”,现实仍会在今后的日子里给你狠狠上一课。
2014年,中国《刑法(修正案九)已经将组织作弊、买卖作弊设备、买卖考题、替考等作弊以及帮助作弊行为纳入到了刑法范畴。
更不用说加拿大、美国这样对作弊零容忍的国家了。
如果知法犯法,就要时刻准备着被人揭穿的那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