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4-613-1276
contact@mengchenghui.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00-17:00
热搜: 房产 留学 医疗

谁能拯救黎巴嫩?

[复制链接]
1215 0
蒙城小队长 发表于 2020-8-21 03:18:5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来自: 山西太原
来源:海外情报社

黎巴嫩的爆炸至今已经导致至少220人死亡,超过7000人受伤,30万人流离失所。

直到目前,爆炸的起因都未能确定下来。有人说是港口存储的危险化学品硝酸铵惹的祸,有人说硝酸铵爆炸的蘑菇云是黄色的,但贝鲁特的蘑菇云有红色,意味着爆炸物中有锂,也就是有军备物资。甚至连爆炸是意外还是故意引发的也无法确定。

但比爆炸起因更令人困惑的是:超过5.8万人签署了一份致法国总统马克龙的请愿书,呼吁法国来当爹,在未来10年托管黎巴嫩。

马克龙也说,法国永远不会放弃黎巴嫩,法国人民的心脏与贝鲁特共同跳动,还在在推特上用法文和阿拉伯文双语写到:“黎巴嫩并不孤单”。推上有人不禁嘲讽,马克龙到底是想帮黎巴嫩,还是想占领黎巴嫩,当21世纪的拿破仑?


尽管多国在贝鲁特发生大爆炸后都承诺将提供援助,但马克龙的确是第一个到访黎巴嫩的外国元首。黎巴嫩和法国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一百多年前,而今天两国的关系,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

过去的黎巴嫩用法国这把钥匙打开了西方世界的大门,而今天的法国希望通过黎巴嫩来加强在中东地区(乃至全球)的影响力。


马克龙拥抱一名黎巴嫩居民来源:AFP/Getty Images
黎巴嫩扼守亚非欧,重要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兵家必争之地,2000多年来相继被埃及、亚述、巴比伦、波斯、罗马、阿拉伯帝国统治。一战后奥斯曼帝国四分五裂,1920年,法国受国际联盟委托,管理原奥斯曼帝国的阿拉伯区域部分,包括了黎巴嫩和叙利亚。

有了法国这个“保护国”(与殖民不同),黎巴嫩的西化之路就此开始。黎巴嫩在1943年独立,法国一直到1946年才全部撤军,20多年的托管时间里,本就文化背景复杂的黎巴嫩,进一步融合了西方文化思潮。这是阿拉伯世界里唯一一个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并存、分权共治的国家。

黎巴嫩目前有约40%的民众信仰基督教,剩下的六成穆斯林教徒中,西化程度较高的逊尼派占总人口的26%。在贝鲁特的沙滩上,有人身着比基尼,也有人只露出一对眼睛。

直到今天,黎巴嫩仍有部分精英人士说法语,很多学校开法语课,不少富裕的黎巴嫩人在法国境内有房产。黎巴嫩2005年被刺杀的前总理哈里里,也在塞纳河边有一套住宅,法国前总统希拉克搬出爱丽舍宫后,手头拮据,就是借住在哈里里家族的这套将近400平米的公寓里。

法国和黎巴嫩也都保持着密切的关系。2018年,哈里里家族的另一名成员当时担任黎巴嫩总理,在访问沙特时突然提出辞职,黎巴嫩方面怀疑哈里里被沙特限制人身自由(被监禁),马克龙突访沙特会见王储,邀请哈里里访问法国,哈里里随后回到黎巴嫩撤销辞职申请。

大爆炸两天后,马克龙匆匆抵达黎巴嫩,简短的发布会闭幕时,有人问法国总统,他为什么这么快就来到了贝鲁特。马克龙轻声答道:Parce que c’est vous, parce que c’est nous(因为是他,因为是我)。

这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家米歇尔·德·蒙田在《论友谊》中的一句名言。不过,不少法国政客撇撇嘴,嘲讽马克龙的访问是“新殖民主义”。毕竟托管已是百年前的事情,今天的法国不欠黎巴嫩什么,两国甚至都没有什么经济往来。马克龙在黎巴嫩,好像也比他在本国受欢迎得多。



如今,黎巴嫩正面临1990年结束内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这里的经济不是濒临崩溃,根本就是已经崩溃。

去年10月以来,黎巴嫩的货币在黑市上贬值了80%。通胀飞涨,6月的CPI同比飙到89.74%,食品暴涨了将近250%。很多地区每天只有2-3个小时的供电,连红绿灯都亮不起来,所以交通状况一塌糊涂。饮用水不足,医疗设备有限,三分之二的人没有工作,新冠疫情以来75%的民众需要救助。

货币贬值之下,黎巴嫩人不得不依赖粮食补给来源:The Washington Post
问题不是突然出现的。去年秋天开始,黎巴嫩民众掀起猛烈的反政府抗议,愤怒于领导人的不作为。导火索是当时黎巴嫩政府提议对WhatsApp的用户征税来增加政府收入,每个月6美元,一下子激起了民愤。

迫于压力,新的税只提议了几个小时就被取消了,当时的总理哈里里也在10月底辞职(不是在沙特被监禁的那个)。但问题一个都没有解决。

这一轮的所有危机,都可以追溯到一个关键的问题:叙利亚难民。黎巴嫩和叙利亚直接接壤,历史上长期是叙利亚的一部分。2011年叙利亚内战开始,难民涌到黎巴嫩,扩大了黎巴嫩的贫困人口,迫使公共卫生支出提高,甚至还影响了黎巴嫩的公共教育质量。

疫情发生之前,世界银行就已经预计,黎巴嫩今年会有45%的民众生活在每天1.9美元的贫困线以下(疫情后需要救助的比例飙升到了75%)。黎巴嫩是第二大叙利亚难民接收国,但它没有消化这么多难民的经济实力,和中东的其他伙伴不一样,这里没有丰富的石油资源,经济主要靠旅游业和金融业,外债庞大,货币体系接近崩溃。

黎巴嫩的债务/GDP水平是全世界第三高,仅次于习惯自己借钱给自己的日本,和爆发过债务危机的希腊。在黎巴嫩924亿美元的公共债务中,有340亿美元是外债,今年3月,黎巴嫩违约了12亿美元的外债。

债务危机也是货币贬值的重要原因。我们前面提到,黎巴嫩的货币在黑市上贬值了80%——对,黑市。黎巴嫩的官方汇率还是稳定地盯住美元(每美元1507.5黎巴嫩镑),但这个汇率只能适用于一些进口商,黎巴嫩紧缺的外储,令黑市上本币的价值要比官方汇率低80%,最低的时候一度到每美元8100黎巴嫩镑。

经济危机在去年年底以来愈演愈烈。疫情爆发后,黎巴嫩总理在华盛顿邮报上发文,为国内的食品危机向国际社会求援。他坦言很多人已经买不起果蔬肉类,很快面包也要买不起了。面包是黎巴嫩人的主食。

3个月后,贝鲁特大爆炸嗡的一记,顺便炸掉了黎巴嫩唯一一个大型粮仓。黎巴嫩80%的粮食都要靠进口,而这个粮仓能储存黎巴嫩大约85%的储备粮。幸运也不幸运的是,早前的粮食短缺,令这个12万吨规模的粮仓,在大爆炸发生时,已经几乎空了——只有1.5万吨谷物。

中产阶级的面临的问题可能是最严峻的。他们的财富急速萎缩,虽然还买得起面包,但他们没有钱付话费,给汽车加油,买肥皂等日用品也有困难。外国品牌、海外旅行自然是通通成了奢侈品,非工作日甚至都不舍得吃肉,人们甚至祈求冰箱汽车不要故障,不然又要出一笔昂贵的修理费。

大爆炸过后,贝鲁特一片狼藉图源:AFP/Getty Images

黎巴嫩之前大概有65%的中产人群。经济危机以来,他们失去了三分之二的购买力,相当一部分人掉到了社会的底层。但至少,黎巴嫩人勉强还有家可归。大爆炸过后,30万人流离失所,这座城市恐怕至少要用上10年时间,才能恢复往日面貌。

一部分黎巴嫩人早就暗中盼望,本国的内部矛盾发酵成更大规模的冲突,把其他地域大国也扯进来,或许能加速解决当前的问题。这在中东很常见。叙利亚、利比亚、也门,甚至过去的黎巴嫩都经历过这种事情。

所以,大爆炸后一部分黎巴嫩人民对曾是保护国的法兰西,寄予了救命稻草的期待,也是再正常不过。马克龙在黎巴嫩总统陪同下查看被炸毁的街区时,大批民众向黎巴嫩总统喝倒彩,并要求马克龙帮他们推翻这个政权。

示威人群高喊:“帮助我们!革命!”“人民要这个政权倒台!”。



在黎巴嫩,人们讲三种语言:阿拉伯语、法语、英语。根据1943年签订的《国民公约》,黎巴嫩的总统必须永远是马龙教派基督徒,议会议长必须是什叶派穆斯林,总理必须是逊尼派穆斯林。黎巴嫩正式承认的宗教派别就有18个,大家都想要维护所在团体的利益,这个国家也就因此一直陷在严重的腐败问题里。

爆炸过后,黎巴嫩政府火速辞职。辞职有用吗?去年10月黎巴嫩已经为WhatsApp税重组过一次政府了,如果辞职有用的话,经济危机也不会越来越严重了。

在长期的政坛腐败之下,现任政府辞职只是又一次象征性的无意义举动。过去六年间,黎巴嫩政府部门在知道港口存在危险化学品的情况下,没有采取任何措施。而2019年黎巴嫩经济崩溃、民不聊生的时候,精英阶层却在纷纷想办法把钱转到海外账户去。

黎巴嫩的中央银行更是面临严重的腐败指控。坊间流传着关于行长Riad Salame的传闻,说他一边鼓励海外国家到黎巴嫩来投资,一边静悄悄地在海外投资了将近1亿美元的资产。这名行长一度被视为金融天才甚至总统候选人,但今天,街头涂鸦怒斥他是小偷,人们甚至怀疑,黎巴嫩的沉重外债,他也要负责任。



“Salame是小偷”的街头涂鸦图源:Daraj

发达的银行业,也被认为是搜刮民脂民膏来弥补政府失职的罪魁祸首。黎巴嫩已经吸引不到外资了,也无力改革来满足获得IMF贷款的要求,民众相信,大大小小的私人银行是一场庞氏骗局,普通民众存入的美元,被一再挪去填补政府腐败无能造成的财政窟窿。甚至有人警告,再这样下去,黎巴嫩也就是又一个委内瑞拉。

今年6月底,在黎巴嫩财政部担任了20年总干事的Alain Bifani失望地辞职。他痛心疾首地说,“黑暗和不公的力量”在阻挠黎巴嫩走出危机的努力,而危机发生以来,高达60亿美元的资金从黎巴嫩转移了出去——与此同时,普通的百姓的转账和提款都要受到限制。

但指望法国人来接管,是更没用的。宗教多样性让黎巴嫩很容易成为外部势力干涉的目标,基督徒和亲西方的穆斯林或许欢迎马克龙的到来,但这只会加剧黎巴嫩的分裂。

乍看之下,热忱的马克龙已经忘记法国不再是黎巴嫩的保护国了。但距离2022年的法国总统大选还有不到两年的时间,在这对共同利用的力量里,现任法国总统对黎巴嫩的关心,大概率只是一场政治大秀,为了拯救自己低迷的国内支持率。清醒的黎巴嫩人当然也知道,希望法国托管黎巴嫩的请愿书,也不过是对现任政府极度不信任的绝望之举动。

法国在黎巴嫩的进出口,都排不进前五。黎巴嫩最大的贸易对象,是中国。

图源:World Integrated Trade Solution

中东百年不得安宁。过去10年里,黎巴嫩是中东难得的绿洲,但黎巴嫩也是打过15年内战的。它和南北的邻国以色列叙利亚都关系紧张,国内的宗教多样性更是代表着“美国-沙特-以色列”与“伊朗-土耳其-俄罗斯”的中东格局。

一部分黎巴嫩人或许希望能有一个相对强大的外力,来整肃国内的政坛腐败,但对多数的外部政客来说,黎巴嫩继续分裂混乱下去,当然是要比各宗教和谐相处,更好控制。




收藏
收藏0
评分
评分
支持/赞
支持/赞0
反对/踩
反对/踩0

0关注

1粉丝

26820帖子

发布主题
推荐阅读更多+
广告位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微博Montreal weibo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Montreal Facebook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Montreal twitter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Montreal Youtube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Montreal linkedin

QQ-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网

© 2014-2024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萌村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