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4-613-1276
contact@mengchenghui.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00-17:00
热搜: 房产 留学 医疗

[本地打折] 富人后代易再富,穷人后代难翻身:华尔街投资专家告诉你,如何成功规划自己人生!

[复制链接]
1289 2
蒙城小队长 发表于 2019-10-29 19:30:2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来自: 山西晋中



BBC有一部非常优秀的纪录片《 BBC跟拍49年:穷人与富人的人生七年》,震撼了很多人。


导演似乎想要证明:富人的孩子还将会是富人,穷人的孩子多半还将会是穷人。


导演选择了14 个来自上流社会、中产阶级、或者来自社会底层甚至孤儿院的孩子进行跟拍,每七年记录一次他们的生活,分别从他们 7 岁、14 岁、21 岁、28 岁、35 岁、42 岁、49 岁,一直到 2012 年他们56 岁的生活。




这部150分钟的片子基本上证明了导演的初衷:社会阶层的鸿沟很难逾越。


是因为这些穷人不够努力吗?是他们没有机会?还是他们基因不好?


我们带着悬念,继续往下看另外一个案例。




不光英国,生而为人,我们都笼罩在阶级固化的阴影当中。

日本是个阶级社会,遵守的规则是血统论和出身论,且阶级日益固化至世袭,个人的命运被锁定,贫者世代贫,富者世代富,代代如是,循环不息。


一个日本女孩家境一般,在年少时不幸被亲生父亲强奸,又遭到自己冷血母亲的歧视,她决心通过个人努力逃离这个家,过上精英人士的生活!




终于,她考进了一流大学,原本以为就此可以改变自己悲惨的命运,却不料噩梦刚刚开始。



在阶级分明且严重固化的社会形态下,想要往上爬的她,因为原生家庭的卑微出身,被所谓的“内部生”(上层阶级的孩子)蹂躏玩弄于股掌之中,最终梦想破灭,自己身败名裂,生命也被撕得粉碎!




这是影片《愚行录》的故事梗概,由妻夫木聪和满岛光主演,于2017年在日本上映,是一部典型的暗黑人性影片,缓慢的人物对白和冷色调的构图,将观众的压抑感慢慢挑起,全程给人一种透不过气的感觉。


整部影片的核心关键词就一个——阶级社会,这个词汇是通过影片里宫村淳子的口吻说出的:日本不是格差社会,而是阶级社会。


什么是格差社会?简而言之,即收入和成就在最大程度上决定着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什么是阶级社会?简而言之,即原始出身在最大程度上决定着个人的社会地位。


也就是说,日本是个阶级社会,遵守的规则是血统论和出身论,个人的出身对其命运的影响至关重要。如果你在日本出生长大,一辈子就被阶级决定了!大部分情况下,你的一生,是贫穷还是富贵,一出生就被决定了!






在这个阶级社会当中,你的机会在哪?

让我们回到开篇的纪录片《 BBC跟拍49年:穷人与富人的人生七年》当中,最后14个人的结果并没有逃出社会的枷锁


底层阶级的大部分孩子在第一个7岁,大部分孩子都童言无忌,脸上还有笑容,后面差距就慢慢出来了。显然,底层阶级的孩子在镜头面前特别不自信。观念保守,对未来没有规划,走一步算一步。


他们大多很早就结婚生子,而他们的孩子,极少能上到大学,做着都是普通的服务性工作——修理工 、 保安之类 。而他们自己,常与失业相伴,如果没有好的社会制度, 他们其实处境堪忧。


而中产阶级的几个孩子大部分都上了大学,无论生活的浪潮如何影响,他们中的大部分依然稳定在中产阶级中;那几个上私立学校的上流社会的孩子已经按照既定路线上了牛津大学,然后都做了著名律师,过着上层社会的优渥生活,受人尊重、家庭幸福。他们的孩子也无一例外地走着父亲的老路——好中学好大学好工作。


到这里,似乎验证了一句话,富人的孩子依旧是富人,穷人的孩子依旧是穷人。然而,底层阶级的中的一个特例吸引了我的眼球:


纪录片里有一个叫Nick的小孩,虽然出身贫寒,但是凭借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奖学金,到城里读书,考上了牛津大学物理系,最后成为美国著名大学的教授,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成为了唯一一个跨越阶级的底层阶级的孩子。


那么,从Nick身上,我们能学到什么呢?



Nick的精英晋升成长史,人生的个中转变,不难看出,是一个品质帮了他,这个品质就是——有计划性的努力




光努力还不够?不,还要有计划。

那么有人要问了,什么才叫计划呢?是这样的吗?





不是,这只是叫愿望清单,并不是计划。


那又有人说了,我将每件事情细分成每周,每天,每日,每小时,这总该叫计划了吧?





我会告诉你,这也不是计划,这叫待办清单。



那么什么才叫计划呢?计划,是实现目标的途径。举个例子,我想在10月生日的时候买一个投影仪,那么我就每天加班写文章,赚取加班费;如果赚不到足够的钱,那么我就问好朋友小刘借一点。买投影仪是目标,加班写文章、问小刘借钱是为了实现目标而做的动作,两者都有了,才能称之为计划。


那么回到我们的题目,在这个阶级固化的时代,普通人该如何逆袭?


首先是理财。我们面对我们是“隐形贫困人口”这个问题,来思考问题,找到问题核心,做计划,想办法做出有效改变。




理财,至少让你比同龄人少奋斗10年!

你看过泰国曾经红极一时的短片《努力一点点》吗?如果你没看过,那么你总看过这张图片吧?




1.01=1+0.01,也就是每天进步一点。1.01的365次方也就是说你每天进步一点点,一年以后,你将进步很大,远远大于“1”。


1是指原地踏步,一年以后你还是原地踏步,还是那个“1”。



0.99=1-0.01,也就是说你每天退步一点点,你将在一年以后,远远小于“1”,远远被人拋在后面,将会是“1”事无成。


理财也是一样。真正的理财高手,最初的投资金额都很少。五年、十年、二十年过去,小钱变成了大钱,成为我们选择生活的底气。



举个例子:假设你在20岁的时候,每个月定投2000元,每年收益按10%计算——那么在复利的作用下,在你30岁,40岁,50岁的时候,你将分别拥有42万,151万,434万。


而此时身边的人,还在浑浑噩噩、迷茫度日,对月光、信用卡借呗习以为常,同样是工作5年,你将甩开同龄人何止10年?




有人会质疑:复利听起来很好,可是10%的收益哪有那么容易,现实里很多人反而是亏的呀!而且我那么多复杂的数字,我看不懂......


这就是为什么,理财需要学习


理财首先是一种思维,然后是一种能力。就像不会开车就上路,不会游泳就下水,风险自然高。


而掌握了之后,就可以看到金钱其实是可以为我们工作的,是可以钱生钱的。




回顾理财后和理财前的生活,我发现,理财让我更有目标,更自律,更合理地消费,更懂得长远考虑未来。让我成为一个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还能经济独立的人。


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金钱的几个误区:

钱是省出来的。×

要等到有钱才理财。×

说不定可以一夜暴富。×


以上这些其实是这样的:

钱是赚 理出来的。

理财了才能有钱。

时间因素对财富积累非常关键。

理财越早开始越好。


对于理财小白,下面这几本书可以让你快速入门,了解富人思维到底是什么,掌握理财的关键知识和智慧。


1.《小狗钱钱》(博多·费舍尔)

2.《富爸爸穷爸爸》(罗伯特·清崎 / 莎伦·莱希特)

3.《财务自由之路》(博多·费舍尔)

4.《30岁前的每一天》(水湄物语)

5.《穷查理宝典》(查理·芒格)


对于担心自己学不懂、没时间的零基础小白,选择一款口碑好的课进行学习,是非常推荐的方式。


这也是为什么,小编这次想把北美股票班推荐给你的原因。这门课干货很多,讲得深入浅出很有趣,而且实用性很强,包含了很多可以马上上手的方法。


更有暖心的专属班主任,指导和陪伴学习。有时候来不及看资料,厚着脸皮问各种问题,也都得到了耐心解答。




超暖学习氛围

这次我们仍然为小伙伴们争取到30个免费公开课名额。想参加的小伙伴直接扫下方二维码或者电话报名,上期不到两天就报满截止了!


入群即有机会获得价值$600的《金融投资宝典》,朋友们抓紧扫码!

蒙特利尔公开课信息
1
参与人群
  • 想要实现财富自由的朋友们
  • 对投资有兴趣,但是缺乏系统学习的朋友们




2
时间及内容安排
免费公开课
11月 2 日 (周六) 1:00pm
11月 3 日 (周日) 10:00am

地址:2015 Rue Drummond, Suite 422, Montreal H3G 1W7

订座电话(514)225-1166

【内容包括】
维多利亚教育集团特邀华尔街投资专家,中国对冲基金第一人 Bill Ye与你面对面交谈,用他27年机构投资经验和多年实践得出来的理论,为你揭秘基金、外汇、期权、对冲基金的投资技巧、策略和方法与避免投资中遇到的风险。
扫码入群即可参与讲座
入群后可享受更多惊喜




Bill Ye
主讲嘉宾
华尔街27年投资专家
█ 中国对冲基金协会(CHPCN)发起人,被誉为“中国对冲基金第一人”

█ 被投资界朋友誉为对冲基金“秘籍”的《神秘的对冲基金》作者

█ 20多年机构投资经验

█ 西南财经大学客座教授,指导博士研究生金融衍生品课题研究

█曾在多家大型投资管理公司担任基金经理,在中国证券报等大覆盖面期刊设有专栏,并讲授互联网金融、金融大数据应用和小微金融等课程。

█目前在北美以对冲基金、风险基金的管理和教育、上市服务为主要工作方向。

█在中国和香港以投资银行、上市服务、并购、天使基金、风险基金、私募基金为主要投资方向。

Bill Ye 老师 90年代译著的《波浪理论》
获得投资者热捧,
最新著作《神秘的对冲基金》
《Hedge ETF》
被投资界朋友誉为“对冲基金宝典”


金融投资大门外徘徊的“门外汉”?
久经“沙场”而一直赔钱的普通散户?
迫切想提高“本领”的专业投资专家?

千万不要错过与投资大咖面对面的交流机会!
伙伴们,我们公开课见




来源:蒙特利尔打折

收藏
收藏0
评分
评分
支持/赞
支持/赞4
反对/踩
反对/踩0

精彩评论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推荐
Valen_gosu 发表于 2019-10-29 21:06:34 来自蒙城汇手机APP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美国
比如小编 千里迢迢跑到加拿大来 却在拿大外宣的钱 还是离不了大陆的那些民脂民膏 却又同时贪恋着加拿大的便捷与发达

这不就是典型的阶级固化吗?

点评

哈哈这小编一天到晚主旋律真够烦人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10-30 00:49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板凳
Yimei098 发表于 2019-10-30 00:49:28 来自蒙城汇手机APP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加拿大
Valen_gosu 发表于 2019-10-29 21:06
比如小编 千里迢迢跑到加拿大来 却在拿大外宣的钱 还是离不了大陆的那些民脂民膏 却又同时贪恋着加拿大的便捷与发达

这不就是典型的阶级固化吗?

哈哈这小编一天到晚主旋律真够烦人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0关注

1粉丝

26820帖子

发布主题
推荐阅读更多+
广告位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微博Montreal weibo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Montreal Facebook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Montreal twitter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Montreal Youtube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Montreal linkedin

QQ-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网

© 2014-2024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萌村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