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在刷朋友圈时, 我们到底在刷什么???
惯性?窥探?存在感?无聊的时间? 此时此刻,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严肃的问自己这个问题。
在医院的时候,一个旁边穿着时髦的小伙子一遍一遍的刷着朋友圈。他在排队等待做骨髓穿刺。
我仔细观察他的脸,大大的漠然两个字写在脸上。我想他这个样子应该不是医院的常客,甚至不曾是这个科室的患者。
从他的脸上我看不出他是否紧张或者焦虑,但从他机械的一遍遍刷朋友圈微微颤抖的手指,我看得出他很担心,也可能是害怕?我猜测他那时刷朋友圈,也许是为了缓减焦虑?也许只是一种惯性。
和朋友吃饭的时候,刚刚还在大说大笑的我们,突然之间就陷入了冷场。我们不约而同的拿起手机,一边呵呵,一边盲目的刷着朋友圈。就在那时,我们可能又有了共同的话题。也许刷朋友圈,是为了缓和气氛?或者是弥补我们语言空洞乏味的缺陷?也许也只是一种惯性?
陪伴孩子画画做手工的时候,我数次想要拿起一直放在手边的手机。而一旦我拿起它,我再也不能专注的陪孩子玩。
我看到5年前公司的某个同事刚生了二胎,3年前我联系过的某位候选人,最近在印度度蜜月,我做销售的同事,分享了合作伙伴新品的购买链接,还有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加过的一个人,他说,生活,真无聊......
就在我刷微信的时候, 我的女儿眼巴巴的说,妈妈,你可以不看手机陪我玩会么?我说,好好好,可是眼睛却没有离开手机。朋友圈那些更新,我已经刷了不止一遍,也并没有更新的,我到底在刷什么?也许是为了消磨时间?也许这也只是一种惯性。
晚上,我躺在床上,看着熟睡的孩子。
我说,对不起,宝贝,明天妈妈一定不看手机,陪你玩。然而第二天不过是前一天的重复。
于是我在某天的下午,冒着“得罪人”的风险,把朋友圈几乎全都屏蔽了。 既然朋友圈无法关闭,强迫症的我又没法不看,那我只能挨个选择不看对方的朋友圈。而且,我确定以及肯定是否看他们的朋友圈,跟我是否在乎他们没有任何关系。你关心的那个人,你总会想方设法的了解他,而不关心你的那个人,也许你无论做什么也不会引起他的注意。
当朋友圈一天更新的数量不超过10条的时候,我的世界终于清静了下来。
我可以专注的陪孩子画画,早早上床睡觉,从巴黎评论的采访作者里,一路读过去。那些过去常常抱怨没有时间安静看完的书,终于有时间看完了。
对了,我还有时间给朋友手写几封信到邮局投递出去。
这样美好安静的日子不禁让我回忆,当这个世界手机还没那么流行,也还没有朋友圈的时候,我们究竟是怎么度过的?
我和朋友在头上插了筷子,披了母亲的丝巾,扮演许仙和白娘子;
我们能一下午踢毽子跳绳,有一次甚至连母亲给新做的鞋都磨坏了;
我们把塑料泡沫绑在木棍上点火玩,管那叫白鹅下蛋;
我和弟弟趴在地上,花半个下午时间看我们养的蚕是如何一点一点把桑叶吃的七零八落。我们听蚕吃桑叶细碎的沙沙声,观察它们蠕动的嘴巴,想象它们吃着桑叶有多么满足,尤其当那桑叶是我们走了很远的路才费尽力气摘到的;
停电的时候,我在黑暗中给父亲和母亲唱歌,有时候他们也会唱几句,我们点起蜡烛玩手影游戏,直到灯光亮起的刹那又一起欢呼;
村后的山,我们不知爬过多少遍,那些奇趣怪异的山洞在我们的想象下,变成将军和士兵们在烽烟战火时代极其隐秘的藏身之所;
我曾立志像钱钟书一样,读遍学校的图书馆,哪怕在图书馆能借到的书只有杨二车纳姆的自传;
有多少个夜晚,我在宿舍昏暗的小台灯下,如饥似渴的读完Moment In Peking,心情跟着木兰的命运一起跌宕;
在那遍洒阳光的小院里,在学校后面的田野里,在姥姥家那棵年份很久的苹果梨树下,在大学那幽暗的台灯下,我从古龙金庸琼瑶开始,一路读过去,眨眼便是一天,转眼便是一年。
我还常花一个下午的时间,分别给母亲,好友,男友和弟弟写信,随信附上最近读到很棒的诗文,一一寄出。
原来,没有微信朋友圈,能做的事情有这么多。
唱歌有时,起舞有时,读书有时,安静有时。一切事情都是水到渠成,思想可以那么简单,友情也可以那么简单。
就是这时,我才想明白,难道给别人点个赞真能让我们彼此5年没见的关系拉进一步么?
难道我的闺蜜真的会因为她发的朋友圈我没有点赞就心存怨愤么?
一定不会。
我们在这个世界中所产生的稳定关系,一定不是靠朋友圈来维系的。
也许你以为你通过朋友圈窥视了别人的生活,也许以为你点赞评论了在别人的世界里就是存在了?但时间会证明,前同事生小孩,前候选人度蜜月和某个早已遗忘在记忆里角落里的人说生活真无聊,跟你真的没有半毛钱关系。
与此同时,恐怕,也只有你自己知道,你的朋友圈那背后的故事,才是你无法和朋友圈对面的人言清楚讲明白的。
我的世界的确清静了。
本文转自:职场雅痞女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