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和西方发达国家比较,还是和我们的邻居日本、新加坡相比,我国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水平都处于落后状态。
当下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的体育课,都是基于“不出汗、不脏衣、不喘气、不摔跤、不擦皮、不受伤、不长跑、无强度、无对抗、无冲撞”的“三无七不”的温柔体育。
另一方面,青少年运动氛围缺失。电脑、游戏机的普及使青少年一代生活和娱乐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许多学生周末和假期不愿走出家门,更不愿意参加体育活动 ,强身健体的意识越来越淡薄。
以前中学生的玩主要以“动”为主,比如打篮球、踢足球、滑冰等,都有益于身体健康。但现在的中学生,玩大多以“静”为主,上网聊天、玩游戏、听音乐和看电视,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对身体极为不利。
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教育和卫生部门对学校体育卫生工作重视不够,并没有真正将学生体质健康问题纳入议事日程。
部分学校存在体育教师配备不足、年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导致学校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开展情况不容乐观。
我国中小学体育课依然以枯燥的运动技能教学为主,忽视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及养成自我体育锻炼的锻炼习惯。体育场地、器材开放、使用不足。根据“青少年体育蓝皮书”的数据,2013年,我国中小学校体育场馆的开放率是31%,近七成的学校不仅将公众挡在了校外,也把课余时间本就缺少运动机会的广大学生,推给了公共体育场地资源严重不足的社区。
在我国一些西部农村地区,依然面临学校体育面临场地狭小、器材缺乏的难题。
长期以来,学校师资紧缺、场地不足和器械落后等现象,归根结底是经费不足。表现在城区学校运动场地人均严重不足,农村学校体育设施缺乏或落后等。中小学体育经费与语数外在师资、培训以及经费配比方面相差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