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微博上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一昵称为徐小小小猫的网友在昨天发了这样一条微博:
微博截图
但如今的网友早已冷静得多,他们发现这是你自己买票的时候买错,为什么要怪高铁呢?尤其现在是春运一票难求的时刻,没人抽出空把票子让给你啊,大家都想回家过年。因为你自己的疏忽看错时间,当然自己负责。为什么还要到微博上来骂高铁?
在底下质疑声与骂声的同时,段子手也不会放过任何可以调侃的时机。于是出现了这样的讽刺评论:
今天对教育部失望辛酸到极点,赶到高考考场才发现考试时间是昨天的!监考老师毫无人情可言,就丢一句明年再来吧,重考补考都不行,我现在没有办法上大学,学校居然都不录取我!这就是中国教育!!!!
今天对银行失望到极点,到了银行才发现我的银行卡里竟然没钱!工作人员竟然毫无人情可言,就丢一句自己想办法,说了多少好话就是不给我取钱,我现在没有钱买房,连个厕所都买不起!这就是中国银行!
今天对民政局失望到极点!我到了民政局才发现我居然沒有可以跟我結婚的人!!他们竟然毫无人情可言,为什么不施舍我一個老公?
今天对福利彩票失望辛酸到极点,赶到投注站才发现我的彩票是没中的!工作人员毫无人情可言,就丢一句自己想办法,退票改投都不行,我现在没有办法中奖,想要的脑子全都买不到!这就是中国福利彩票!!!!
恩……网友的智慧与幽默是无穷的。
回到主题
欢乐的同时,我们也经常发现类似“徐小小小猫”明明自己过错却推卸给他人的人身边并不少,我将这类症状统称为“社会主义巨婴症”。
顾名思义,这是中国特有的现象,由于从小娇生惯养或特殊的家庭环境中长大,虽然生理上已长为成年人,但心理上还像是没断奶的婴儿一样,摔了一跤不反思自己没走稳,反而怪2米外的母亲没拉住他。
婴儿我们当然能原谅,可为什么20岁、甚至30、40多岁的人还一副“遇事先哭啼”的婴儿现象呢?
这就要从今天的正文,中国式特别的亲子关系讲起:巨婴国。
《中国90%的人心理模式上还是巨婴》
大量的中国家庭用三句话就能概括:
· 一个极度焦虑的母亲
· 一个缺席的丈夫
· 一个有问题的孩子
1. 巨婴
巨婴,不是说这个人心态幼稚,而是说他的心理结构。他的反应模式停留在婴儿期,而且是早期。就如上面例举的那个高铁买错票网友,有些中国人的习惯就像婴儿。
婴儿的心理特点是什么呢?主要是三条:第一叫母婴共生 ,第二叫全能自恋,第三条叫偏执分裂 。
听起来好像是很高大上的心理学名词,其实我稍一解释你就明白了。
因为婴儿生下来0到6个月的时候,他是完全没有任何行动能力的。一切吃喝拉撒睡玩都得靠母亲来伺候他,而且这个时候他的主观意识,其实分不清自我和外界之间的区别。
2. 母婴共生
所以这个时候的婴儿和母亲,是完全的共生体。这就叫母婴共生。但是当孩子进入了成人,心理模式上还是和婴儿期一样,就叫做病态共生。
婴儿母婴共生期其实并不长,只有0到6个月这一个阶段:从六个月到三岁,这叫分离期,或者叫个性化期。因为婴儿终于明白了:我是我,世界是世界,我和外界是有边界,是有间隔的。
三岁之后,这个心理就继续发展,他的世界面对的关系变得很复杂,他有爱,有恨,有的爱中夹杂着恨,有的恨中夹杂着爱。
所以从三岁开始,一个婴儿他的世界就变得越来越复杂。他要处理越来越繁复的关系。这就是我们人格形成的过程。
但是一个巨婴,他的心理状态就一直停留在六个月之前。他发展不出间隔期,他也发展不出处理复杂关系的能力。
原来我们称婴儿叫母婴共生,但是如果成人之后你还这么共生,就叫病态共生。
在中国文化当中,母亲扮演的那个角色是非常突出的。中国典型传统文化应该是父权社会。但是你看,中国有所谓《二十四孝》,你真的把那《二十四孝》摊开看看,孝敬母亲的是主。父亲在里面其实并不多。
这为什么?在文化学上,这称之为叫大母神。就是母亲和婴儿之间的那个共生关系,或者是控制关系,是这个文化的主调。可能社会权利是由男性——父亲来掌握,但是家庭的权利其实是由母亲来掌握的。
在现在国家中,有两个国家还有这样的文化遗迹,就是中国和韩国。至少有两个现象在其他国家很难看到,这个两个国家却很普遍。
3. 妈宝男
第一,叫妈宝男:一个男孩子,堂堂男子汉,二十多三十岁,甚至已经娶了媳,天天跟妈在一起,听妈的话,甚至不跟老婆睡。
这样的例子我估计你也听说过。我原来在一个小单位当小头目的时候,就来了一个实习生。这个男孩也很帅,业务能力也非常强,谈笑风生。 但是当天晚上他妈居然给我打了个电话,各种拜托,说孩子不懂事,你该骂骂该打打。
我说阿姨,这男孩子这么大了,不轮到你跟我说这种话,有什么话他跟我说。
后来果然实习期结束。他妈说不能在北京发展,在老家已经给你找好了公务员的岗位,把他给调回去了。
4. 婆媳矛盾
那婆媳矛盾就是典型的第二个现象了。中韩这两个国家都有。你从影视剧里能够看得出来。
有一个段子是这么说的:当妈不容易啊,费了好几年时间才让他学会穿裤子,你一个小妖精一来,一秒钟就让他把裤子给脱了。
所以能不产生这样的争夺矛盾吗?就是原来的母子共生关系突然被打破,大家心里受不了嘛。
但是问题来了,这个局面它是怎么形成的呢?按照武老师的分析,这是一根链条,一个循环。要命就要命在它是个循环。
5. 共生绞杀
我们首先来看,一个健康的正常的家庭应该什么样。
西方人有一个说法:一个人出生两次,第一次是作为婴儿来到世界,第二次是通过恋爱和结婚,用爱的力量去疗愈自己童年的创伤,然后通过爱的力量重新组建家庭。
所以家庭关系的定海神针应该是夫妻关系。正好在这一点上,中国很多家庭做得不好。
很多人其实从小就没有学会怎样去爱。一旦结婚之后,两个人的关系就变成了又是共生关系,而且产生叫共生绞杀。
共生绞杀是怎样呢?就是妻子希望把丈夫拉回到家庭。但是丈夫呢?因为不会爱,又要躲避这种拉扯的关系,所以要找各种借口逃避,例如,我养家不容易啊。。。就要脱离出这个家庭。
一旦生了孩子之后,马上就会出现一个更加恶化的局面,就是妻子既然拉不住丈夫,就把全部共生的纽带和孩子绑在一起,把孩子变成自己生命全部的寄托。
所以,中国很多家庭一旦生完孩子之后,家庭的重要次序马上就变了。孩子变成这个家庭的核心,孩子和母亲的关系成为家庭的关系核心。
而丈夫呢,马上在家庭中就找不到存在感。
所以三口之家在中国很容易出现这样的排序:孩子老大,妈妈老二,丈夫老三,男人在家里是地位最低的。
但是作为丈夫又觉得这种方式很好,本来我就想逃离家庭,正好利用这个时机把孩子推给妻子,更加脱离出家庭。
那种孩子一旦长大之后,你会发现一个现象。就中国的家庭当中,公公这个角色好像就不存在。
你看很多家庭伦理剧,往往在里面无论是好婆婆还是坏婆婆,那总是婆婆表演的戏份比较大。公公好像在这个家庭当中是消失的。他也没有什么发言权。
这就是男人的一生。而女人的一生呢,就是我要绑紧这个孩子,要培养这个孩子。
等孩子长大了,这个孩子他也没有见过什么叫爱,什么叫正常的夫妻关系。所以在中国的男孩和女孩当中普遍存在叫爱无能。
这样的孩子长大结婚,他从小就没见过什么叫正常的夫妻之爱。他从小看到的都是父母感情淡漠,经常吵嘴、打架、冷战。所以爱无能又传递到下一代的家庭。不就是一个恶性循环吗?
我们身边见过大量这样的中国家庭,用三句话就能概括:
一个极度焦虑的母亲
一个缺席的丈夫
一个有问题的孩子
那对于这个母亲来说,一生中最大的隐痛就是丈夫:这个男人他对不住我。很多女人生完孩子就跟闺蜜抱怨,都说我们家最没用的就是我老公,什么都管不了。随着年岁渐长,女人对于她丈夫怨气就越积越深。
中国家庭,尤其是老年家庭,老太太天天骂老头的事是不是很普遍?那对于丈夫来说,他一生中最大的隐痛,就是:我为这个家庭已经贡献了一切,什么钱都给你们了,你能不能让我清静一会儿。
那对于孩子来讲,他一方面摆脱不了这种共生关系,一方面又想脱出牢笼,那在现实当中脱不出去怎么办呢?
沉迷于互联网和游戏。
所以中国家庭的很多问题,在这个关系模式和链条当中,都可以找到原因。
6. 人际边界
这种家庭共生关系产生的结果是啥?就是中国家庭人和人之间的边界是分不清楚的。所以中国家庭有种浆糊逻辑:边界不清。
第一:我的事就是你的事,你们的事就是我的事,你们的关系我也要管,我们的关系你也要处理。
第二个浆糊逻辑,就是:我就等于我们,你就等于你们,比如说老婆要是跟小姑子闹矛盾,她回家找丈夫毛病:你就代表你们,对吧!
第三个浆糊逻辑,是我们互相之间是不能有边界的。我的手机回家是要上交给老婆,我们之间完全没有秘密,要共享所有的账户密码。
那第四个浆糊逻辑,连时间上的边界都没有,夫妻之间一吵架,陈芝麻烂谷子全部都兜出来,就是为了几个字:你对不起我。
那这样的家庭共生,你别觉得这种共生是什么好事,这都是共生绞杀。
这就造成了中国的很多成人,在心理结构上是个巨婴,就是没有办法摆脱病态共生。
比如说中国母亲有一个现象,叫唠叨。春晚有一首歌《常回家看看》歌词是:妈妈准备了一些唠叨,爸爸准备了一桌好菜。你看,爸爸继续缺席,回厨房做菜去了,而妈妈主要负责唠叨。
那啥叫唠叨呢?唠叨不是话多,而是一种超越边界的控制性的咒语。
举一个例子: 说我不管做什么,只要在我要做之前,我妈一定会把这话说出来。比如说出门,妈妈就会说“穿鞋”;进门,说“洗手”;东西掉地下, “捡起来”;东西打碎了,“哎呀,怎么又打碎了?赶紧收拾收拾。”
这些事本来就都是我马上要干的,你为什么要说呢?!
妈妈也没有什么恶意,这个中国家庭当中太普遍的现象。但是你想,它本质上是个什么?就是我跟你之间没有边界,我们是共生的。你是我的一个器官,我指挥你只好用这种语言,甚至我说的不好听,它是一个咒语,来指挥你。
你不信出去做个实验。有人在走路,你在旁边喊 121 121 。你看,他一会儿就不会走了。
这就是控制给对方带来的那种手足无措。很多人在家庭当中就要承受母亲这种唠叨。
7. 打破共生
共生能不能打破呢?其实任何一个环节打破了,也就打破了。
比如说我自己吧,我们家今年六月份生了一对双胞胎女儿,我跟我老婆就进行了一次长谈:
我们家庭虽然来了两个小天使,但是我们两口子心里都清楚,她就是个房客嘛。一住十八年到二十年,剩下她要过自己的日子的。按照现在的医疗条件,我们这一辈子活个90、100岁很正常。六十退休,剩下还有三四十年、是我们俩在一起过。
我们俩的关系是这个家庭的核心, 我们俩的关系是这个家庭的第一关系,而不是跟孩子。
现在我每天在家时间比较少,我老婆,只要我在家,就把孩子抱过来,让她们和我建立关系。而我在工作的时候,经常找到一篇什么小文章,小图,跟孩子有关的,马上发给老婆。
另外我还有一个方式,就是现在我在家照顾的少,那我就为他们两岁,三岁之后去做一些打算,比如说我现在就会买大量的画册,很贵,几千块钱的那个画册,在家里做一些储备。
甚至我们还开发了一个产品,英国费顿出版社出的一本顶级画册,也挺贵的,加上那个架子一千八百块钱。我想的就是这样一个场景,等我们家孩子可能变得这么高的时候,我坐在那儿,她站在我旁边或者坐在我膝盖上,可以在这个架子上就去浏览世界的艺术画册。
那我干这些事,不就是让我老婆知道,我在参与这个家庭的建设吗?那真的将来十几年之后,孩子走出家庭,我们仍然可以幸福地过后半生。
而我们之间相爱,给孩子的示范作用——这就是最好的教育。你看,这个链条在我们这一代就把它给打破了。
(来源:环球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