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网
这两天,有一段拍摄自澳洲某八大高校毕业典礼的视频在华人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引发网友围观和热议。
视频中,中国男留学生正走上讲台接受毕业证书,台下却突然响起一句不堪入耳的粗口:“你*是个鸡!”
这句话还是用中文讲的。突如其来的“场外插曲”让全场陷入短暂沉默,不少人当场愣住,既尴尬又错愕。
这场“毕业典礼骂战”迅速在社交媒体发酵,网民纷纷化身“网络侦探”,开始抽丝剥茧地还原事件真相。
据现场的留学生说,学校工作人员也明显措手不及,可能由于语言不通,不知如何应对。
据知情网友解释,台上和台下的两位学生早已有旧怨。其中一方在对方上台时首先出言挑衅,而另一方则选择在自己上台时“回敬”一句。
虽然背后纠葛仍未有权威证实,但仅凭这一幕,已足以掀起舆论风暴。
评论区的反应呈现出两极分化。部分网友表示愤怒和失望,认为这是给中国留学生整体形象“抹黑”。
“这种行为简直丢尽了脸。”
“就算有矛盾,也不该在毕业典礼上撕破脸。”
“人前失态,只会暴露修养的缺失。”
也有人调侃:
“都骂成这样了,还用中文……这年头连吵架都没国际范。”
“我以为是在喊‘开挖掘机!’”
也有网友试图保持理性态度,猜测事件背后或涉及感情纠纷、学术矛盾或生活冲突,呼吁公众在情绪之余也应看到事件的多元可能。
不管内情如何,在这样一个象征着成就、告别与新开始的典礼上出言不逊,终究是一次失礼的公共行为。不仅影响当事人,也打扰了其他毕业生的仪式体验,更给学校和在场观众留下了不愉快的印象。
这个事件也再一次引发关于留学生形象与公共行为边界的讨论。留学生身处异国,不仅代表着自己,也在某种程度上被视为“文化窗口”。
如何在海外建立成熟的情绪管理与社交规则意识,是许多人出国后必须面对的“隐形课程”。
典礼上被记录的不只是名字与荣誉,更是举止与态度。一时冲动或许能泄愤,却也可能成为一生的“黑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