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群体的贫富分化,使加拿大商品及服务市场逐渐演变成上下宽、中间窄的“沙漏”型态。在经济不甚景气的年份,类似Dollarama这样的廉价一元店开始逆势扩张,成为零售市场的最大赢家。
我有一个多伦多土生土长的朋友,平日里一副典型的加拿大“中产阶级”做派。不过,自从他今年初狠狠心买了房子后,消费模式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比如前几天,他就兴致勃勃地跟我推荐:“孩子们万圣节的道具买了么?别逛来逛去了,赶紧去Dollarama淘吧!你知道有多便宜吗!!”
说起Dollarama,加拿大人恐怕并不陌生。在很多MALL或PLAZA里,与大型超市比邻而居的,往往便有Dollarama的身影。门口悬挂的大大的$1绿色标志,里面绝大多数标价仅在1.25加元与2加元之间的各种日常消费品及季节性商品,提醒着顾客这并不是一处“高大上”的购物场所。
不过可千万别小看这样的一元店,从1992年成立至今,它的门店数已经达到近900间,管理层甚至计划再新增1200间,大有攻占加拿大城乡各地全部山头的趋势。作为一家多伦多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TSX: DOL),资本市场亦对其寄予厚望,今年9月份,CIBC银行甚至将其目标价位上调至106加元—-要知道2009年该公司上市首日,开盘价仅为18.45加元。
Dollarama并不是唯一的超低廉商品零售商。来自美国的一元树(Dollar Tree)也已经在加拿大超过20个地区开设门店,未来的计划是达到1000间。
对于很多加拿大的中产阶级而言,这样的一元店曾经并不是他们购物的常规场所。但今年GLOBAL NEWS做的“你多久去一次一元店”的在线调查的结果却颠覆了很多人的固有印象:有42.03%的人称他们每月至少要光顾一次,42.03%的人称每周都要光顾一次,5%的人甚至称自己每天必去,只有10.06%的人说自己完全没有去过。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一元店靠量取胜,通过灵活经营摊薄成本,给购买者带来了更多实惠自不必言,但购买主体本身的收支能力或许才是最主要的衡量因素。
近几年加拿大贫富悬殊问题日益严重,尽管媒体一再宣称,加拿大的经济状况有所好转,但普通加拿大人的感觉却并不美好。加拿大另类政策中心(Canadian Centre for Policy Alternatives)的研究报告显示,全国最有钱的86人及家族累积的财富,相当于全国最穷1140万人的全部家当,而中间阶层所占的资产份额自上世纪70年代起呈日益下降的趋势。
以第一经济大省、GDP占到全加40%的安大略省为例,最低时薪冻结四年后,今年6月起才从10.25加元/小时升至11加元/小时,那些传统上被认为是中产阶级的职位如制造业的职位正变得越来越少,收入低于平均水平的“贫困社区”却越来越多。另一方面,过去30年间房价几乎翻番,消费者已是债台高筑,再加上物价上涨,家庭收入赶不上支出已成常态。
荷包不宽裕,自然需要寻求较便宜的商品,Dollarama这样的一元店的吸引力便显现了出来。像我的邻居一样,虽然现在有着一份不错的薪水,但一个房子两个孩子的负担显然不轻。他最担心的,就是哪天银行突然上调利率,房屋按揭大幅上升,或者经济不景气被裁员,则家庭将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
“现在我发现,很多小东西,像厨房里的瓶瓶罐罐啊,节假日装饰品,去Dollarama买挺好的,前几天我还去买了个玻璃花瓶,才3块钱!”至于物品质量如何,他的感受是:“我一开始就不抱太大的期望,反而觉得还可以了!”
来看看风光宜人却经济低迷的新布朗士维克省的例子,我们或许能有更深入的认知。相校于加拿大全国失业率平均水平(约7%),这个东部大西洋(14.90, 0.01, 0.07%)省份的失业率年内曾一度高达10%。与之对应的,全省共有27家Dollarama,虽然绝对数目看似不高,但考虑到全省人口只有70多万人口,等于每28000人便有一家Dollarama,密度已是全国最高。
在安大略省,目前则有300家Dollarama,密度达到每45000人一家门店,且正朝着扩张的道路大步前进。专家们说,当下的年份,这类超低廉店铺迎来了更广的受众群体,以及更频繁的光顾频率,是加拿大零售市场的最大赢家。
锱铢必较的低端店逆势扩张,专门迎合有钱人的高档品牌也是生意兴隆。高端零售连锁Holt Renfrew里,许多人为了买件毛皮大衣、珠宝首饰或最新款式手袋,花几千块钱眼睛都不眨一下。Bloor街的一连串名品店,照样是豪客如云。
与这两极的红红火火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一大批曾受加拿大中产阶层青睐的传统商店的一溃千里。
最有代表性的是曾经在加拿大零售市场风光一时的百货商店Sears,鼎盛时期,93%的加拿大人在居住地10分钟距离内就有1家Sears店。但近几年来,Sears赖以生存的中产阶级客源大幅度萎缩,无奈之下,开始退出像多伦多市中心Eaton购物中心等大城市繁华商圈,退守郊区和农村市场。
当然Sears的问题与本身的缺陷如股东投入不足、经营风格偏保守有一定关系,但曾被寄予厚望,从美国来加拿大打天下的另一个针对中产阶级市场的零售商Targets同样遭遇失利,以及Reitmans、Best Buy、Future Shop等的不景气,恐怕就有共性可言了。
Targets的经营者就曾抱怨说,消费者只看不买,把商场当作“展示屋”,看中后再找同类低价替代品,令商场的经验举步维艰。
消费者群体的贫富分化,使加拿大商品及服务市场逐渐演变成上下宽、中间窄的“沙漏”型态,对针对中产阶层的中端品牌来说,无疑是致命打击。虽然适应市场是商家的不二法宝,可这“千万别被夹在中间”的戏谑,映衬着中产阶级的现状,隐隐却有一丝难言的苦涩。
(本文作者叶毓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