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哥华10年内变「亚洲」城市
加拿大亚太基金会前主席兼执行长胡元豹指出,温哥华在十年内会变成一个「亚洲」城市,而加拿大必须找出一个与亚洲的能源关系。
胡元豹在接受环球邮报(The Globe and Mail)的系列专访中表示,加拿大得到上天眷顾,拥有庞大天然资源、政治稳定,然而很多数据显示加国在全球的位置上持续恶化。
胡元豹指出,在2008年金融海啸加拿大得以幸免於难,当时很多人认为是加国具有良好的金融制度及规管、银行稳固所至。然而他认为,其实是中国协助加国避过更严重的经济衰退。
他指出,从2008年到2011年加国的出口持续增长,原因是中国大量输入加国产品。由2008年到2013年,加国出口中国的产品增加一倍,但加国出口到世界其他地方,包括美国在内,仍不及2007年时的水平。
谈到温哥华所担当的角色时,胡元豹表示,温哥华是亚洲以外最亚洲的城市,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温哥华目前人口有45%是亚裔,而十年内温哥华将会成为一个主要的「亚洲」城市。
他认为现在就必须思考这个趋势会否带来贸易、商业以及人口文化的改变,是否温哥华会成为加国与亚洲的桥梁,或是维持一个有亚洲人的典型北美城市。
胡元豹又说,移民融入加国是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亚太基金会持续工作之一,然而他反问如何界定「加拿大人」?是否当愈来愈多亚裔的同时,不应在温哥华学校教授亚洲语言?
他强调,加国必须制定一个与亚洲的能源关系,指出目前亚太国家大量投资在可再生能源方面,仍然需要从其他地方获得石油及天然气,而从加拿大取得这些能源更胜於从波斯湾,亚太国家也明白加国的优势所在。
胡元豹认为,如果跨越太平洋的能源贸易不能实现,将会引起亚太国家的质疑,从而影响加国与亚太关系。
钱进魁省,人住他处 中国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资料显示,透过省提名计画(PNP)抵埠的移民,一年後仍留在该省的比率落差极大,继续留在卑诗省与亚省的新移民比率逾9成,反观爱德华王子岛省(PEI)过去几年平均不到35%,导致新移民流失严重。此外,留在魁省的投资移民仅7%到12%。
移民汇编杂志取自政府内部文件显示,移民部2013年9月分析PNP移民从2006年到2010年的报税资料,发现这些移民报到一年後仍留在当初提名省份的比率差异颇大。
爱德华王子岛省(PEI)在留住新移民方面的表现全国最差,2006年与2007年尚维持在46%左右,但随後几年都跌至30%以下。纽芬兰省2006年与2007年仅有40%到50%新移民留在当地,但随後几年均维持在70%以上。
最能留住新移民的省份是卑诗省与亚省,连续几年都维持在90%以上,亚省2009年更高达95.1%,2010年也达94.7%。卑诗省2006年新移民报到一年後继续留在当地的比率也高达95.9%,2009年94.5%,但2010略跌至92.4%。
透过投资移民计画吸收以中国富人为主巨额资金的魁省,因申请人「钱进魁省,人住他处」而备受抨击,尽管数字显示2011年后留在当地的魁省投资移民增加,但移民部相信这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结果。
因为2011年移民部祭出第251号作业规范(Operational Bulletin),要求加拿大边境服务署(CBSA)官员在入境处(POE)处理新移民报到时,拒绝那些准备前往不同於提名省份居住的移民,尽管名义上是针对PNP,但剑指魁省投资移民。
近年透过魁省移民计画取得身分的人数增加,但移民部不认为魁省投资移民转往其他省份居住的现象有所改变,可能只是将通讯地址挂在当地,而非真的留在魁省。移民部指各项统计数据显示,几年来真正留在魁省的投资移民仅介於7%到12%间。
加拿大入籍率: 难民最高 拼命入籍 团聚最低
统计显示,难民申请入籍比率最高,家庭类别移民则最低。图为新移民宣誓成为加国公民。
统计显示,难民在取得永久居民(PR)身分後入籍成为加国公民的比率最高,抵埠6年到10年内有85%选择入籍。反观家庭团聚(family class)移民,可能因为抵埠时年龄较大,10年内只有6成入籍。
移民汇编杂志Lexbase最新一期取自政府内部资料显示,不同移民类别抵埠後入籍成为加国公民的比率也大不相同。
难民在取得永久居民身分後6年到10年内,入籍成为加国公民的比率高达85%,更有59%是在住满4年到5年,一符合入籍资格立即提出申请。
反观家庭团聚类移民,可能是抵埠时年龄较大,选择入籍的比率在所有移民类别中最低,成为永久居民6到10年内,仅有60%申请入籍,而住满4年到5年,刚符合申请资格就申请者更只有30%。
移民部官员认为,除年龄外,新移民来源地也是入籍比率有差异主因之一,由於绝大多数难民来自开发中国家,因原居地政经局势较为恶劣,他们更愿意成为加拿大公民,并以此地做为移民的终点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