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4-613-1276
contact@mengchenghui.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00-17:00
热搜: 房产 留学 医疗

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五)

[复制链接]
1906 0
此时此刻 发表于 2017-3-18 21:27:1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来自: 加拿大
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五)

文:林炎平



第三章  古希腊——现代文明的源泉(下)
我曾经以为中国的传统艺术是世界上最完美的艺术。我对自己的怀疑是从一个很小的学校的很小的图书馆开始的。那是一个砸烂一切的年代,这个设在偏远山西小县城的一个中专学校的小图书馆也许是太不起眼了,并且那里还有不少善良的人们,于是那里的书没有很快遭到毁坏,而仅仅是被关了。

据说关闭的理由是里面都是一些不适合人们阅读的东西,据说阅读后会“中毒”。其实关闭只是照章行事,做做样子。学生是借不到书了,但是教师还可以通融。我父亲是这个学校的教师,尽管成了“牛鬼蛇神”,但是图书馆的管理员也是同类,于是我就有机会被“通融”到这个图书馆里。

小孩子总是喜欢对被禁止的东西感兴趣,去过一次,就有了后面的“经常”。最开始是翻阅小说,后来就开始浏览书架上所有的书。借回家去很难,于是我就不时溜进去看。小说很快就不是我唯一感兴趣的了,那些有图画的艺术类书对于我来说更有吸引力。

我第一次看到油画就是在这个图书馆里。当时我还不知道什么是油画,但是油画的风格立即给了我很大的冲击。我开始对这样逼真的场景、浓厚的颜色和沉重的风格感到不适应,觉得还是中国的山水画好,不会给人以压抑得透不过气的感觉。因此每次看了油画还要再去看看中国画轻松一下,以证实一下我的看法。

但是这样的结论很快就被动摇了。记得那是我看到俄罗斯画家列宾(Repin)的《不期而至》(也称作《意外归来》)时,不由地被画面震惊了。我从来没有从中国画中得到这样的体验。后来我又看到了列宾的《扎波罗热的哥萨克们回复奥斯曼帝国的苏丹穆罕默德四世的来信》(图5 - 1),其感染力让我看了很久,想知道为什么我会被吸引【1】。他别的一些作品也给了我很大的影响,比如《伏尔加河纤夫》。我那时已经理解了苦难和艰难,这幅画让我热泪盈眶。我后来对于绘画和雕塑的异乎寻常的兴趣应该就始于欣赏这些作品。所以确实会“中毒”,想来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不无道理。

图5 - 1  列宾画作《扎波罗热的哥萨克们回复奥斯曼帝国的苏丹穆罕默德四世的来信》

我后来逐渐知道,这些仅仅是整个西方绘画艺术的一个极小的部分。由于当时可以理解的原因,只有一些俄罗斯艺术家的作品还勉强可以在中国看到。

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绘画直面和正视人生,其和这个时期的其它艺术一样,在理念上回归了古希腊。“人”是这个时期绘画的核心和主题,旨在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达人间的喜悦和悲哀。我似乎从文艺复兴时期和此后的绘画中看到了古希腊雕塑的影子,听到了古希腊悲剧和喜剧的台词。在沉重的色彩之间,我看到的是对人类社会的质问,以及对人类良心的审视。这些绘画就如同古希腊的雕塑,让人们从这被艺术家捕捉和想象的凝固的瞬间,联想到这一瞬间之前的漫长的无奈和此后的可能的憧憬。无论是悲剧还是喜剧的题材,我所感受的是一种召唤,一种从无可奈何中解脱出来的对将来的信心。

肯定有无奈,但没有放弃;无疑有憧憬,但没有粉饰;也许有恐惧,但没有躲避。

和文艺复兴的绘画相比,没有经过文艺复兴洗礼的中国画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态度:为无奈而放弃,为憧憬而粉饰,为恐惧而躲避。在最能代表中国绘画成就的山水画中,人所占的篇幅和画卷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于是,人只是艺术的点缀,而不是艺术的主题,更不是目的。

在近代,中国也出现过一些向文艺复兴学习的大师,《田横五百士》是具有人的主题和性格的绘画,难能可贵。但是最后画家也逃离了这危险和痛苦的责问人心的题材,转而以画马了却自己的艺术生涯。国人对于此画家的《奔马》情有独钟,而对《田横五百士》非常冷落。比马更受国人欢迎的是更低级的生物:花、鸟、虫、鱼。于是花鸟画长盛不衰,鱼虫画备受青睐。这是一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其如此强大,再伟大的艺术家也无能为力,只好随波逐流。这令人叹息中国过去的不幸和不争,也让人倍感文艺复兴的艰辛和伟大。

我已经不记得最初是在何时看到维纳斯雕像的,那是一本书中的一帧照片。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古希腊的艺术品,此前我对古希腊还一无所知。但是从那时起,我知道我已经不再把中国的传统艺术和西方古典艺术做对比了。理由很简单,这样的对比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她们之间是不能对比的,不仅是由于她们属于不同的风格,而更是由于她们属于不同的理念。

卢浮宫里还有一座古希腊时期的雕像,那就是《胜利女神》(图5 - 2)。这个作品出土时更加残缺,头部和手臂都没有了。但即便这样,当站在胜利女神面前时,你所能做的就是景仰和赞叹。

图5 - 2  古希腊的《胜利女神》,作于公元前220 - 前190年(笔者摄于巴黎卢浮宫)

带翅膀的女神站在船头,已经不存在的两臂原本应该是伸展开的,迎面来的海浪和风雨打湿了她的衣衫,使其紧紧贴在身上,造成了几乎裸体的效果,而衣衫依稀可见。石头的雕像可以同时表现衣衫和裸体,如果在看到这部作品之前听人这样说,我很难相信。但是在这部伟大的作品前,不可置信立即让位于钦佩至极。

这部作品让现代巧妙的抄袭立即相形见绌。那个风靡一时的好莱坞电影中的热恋情人站立船头“迎风展翅”的造型,曾经倾倒了世间多少男女老少。而那只是崇高的《胜利女神》在两千五百年后的一个功利的抄袭而已。

这样的雕像在古希腊曾经不计其数,但是由于战乱,很多都被毁坏或者被遗弃了。现在留存在世的雕像已是凤毛麟角。古希腊雕塑其实并不仅限于大理石雕像,同时也有青铜铸像,只是几乎都没能留存世间,原因是这些铜在战乱中都被占领者拿去熔化重新铸成兵器了。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具有讽刺意义的象征,把作为艺术品载体的铜熔化后铸成战争用的武器。诚然,武器可以暂时征服一些人的肉体,但是艺术却能够征服所有人的心灵。

雕塑作为艺术形式,并非古希腊所独有。我在西安看到秦始皇的兵马俑(图5 - 3),当时非常兴奋,这样的作品也确实可以算作壮举了。这些陶俑和维纳斯以及胜利女神石雕几乎出于同一时期,我很自然地把这些陶俑和古希腊的作品作了对比。

图5 - 3  秦始皇兵马俑,作于公元前246 - 前208年,中国西安兵马俑博物馆

尽管兵马俑就雕塑本身而言,无法企及古希腊的水平,但是我仍然愿意为秦朝的工匠们的技艺喝彩。无疑秦始皇的墓葬非常宏伟,在这如此大量的陶俑背后是数以万计秦朝工匠的创造力和血泪,以及秦始皇的意志和暴虐。如果今天还有人怀疑秦始皇是否施行暴政的话,那么看了这兵马俑和尚未发掘的巨大秦始皇陵寝的时候,就不该再有疑问了。一个统治者在社会生产力那样有限的年代,在这样短暂的统治时间,竟倾注了如此浩瀚的财力和物力,剥夺了当时在世的人民的利益,来满足他自己死后继续统治的野心和疯狂的幻觉。仅此一点,这些兵马俑就是一个暴政的铁证。

古希腊的裸体雕塑毫不掩饰地表达了对于人的尊严和美的赞叹,而秦朝的塑像在厚重的甲胄下掩盖着对于人本身的压抑。一边是坦然奔放的自由精神,另一边是附庸强权的芸芸众生。一个讴歌了人类对于美丽和理性的崇尚和追求,而另一个表达了为强权牺牲自我和践踏他人的决心和勇气。如果你们注意到雕像的表情,也必定会得出和我一样的结论:一个是人类自由的理性和美丽,而另一个却是一代暴君的走卒和陪葬。他们虽然出自同一时间,但是他们属于完全不同的理念。

古希腊艺术品中也不乏表现战争题材的,但即便同样是表达了战争的古希腊雕塑,也和秦朝的截然不同。

我曾经到德国柏林的著名博物馆Pergamon去参观过。这是一个绝对不可以错过的博物馆。帕加马(Pergamon)是古希腊在小亚细亚的城邦,在今天的土耳其境内的Bergama城附近。一位德国工程师在19世纪发现了那里的古希腊城市遗址。后来这些出土文物都按照当时签订的条约运回了德国。这些雕塑(如图5 - 4)和维纳斯以及胜利女神都是希腊化时期的作品。

图5 - 4  古希腊小亚细亚的帕加马城遗址出土的雕塑,作于公元前281- 前133年(笔者摄于柏林Pergamon博物馆)

残酷的战争并没有掩盖自由和人性的主题,勇敢的战士为之战斗的和美丽的女神所为之保佑的不可能是集权的统治和非人的残暴,而只能是自由、理性和人的尊严。

正由于那次参观,促使我后来专程去了帕加马(Pergamon)遗址(图5 - 5,5 - 6,5 - 7)。亲历遗址使得我对柏林Pergamon博物馆的陈列理解更深。那是一个建在山巅上的典型的古希腊城市,那神殿、剧场、图书馆和一些民生设施还依稀可见,令人肃然起敬。

图5 - 5  古希腊帕加马城遗址(笔者摄)

图5 - 6  古希腊帕加马城遗址(笔者摄)


图5 - 7  位于帕加马城遗址不远处的医神阿斯克勒庇俄斯神殿遗址(笔者摄)

如果说在艺术上显而易见文艺复兴所继承和发扬的就是古希腊精神,那么更应阐明,文艺复兴在艺术上的复兴是其更加伟大的复兴的一个表象,其更加伟大的复兴就是对于源于古希腊的精神以及科学和民主的复兴。古希腊的艺术作品为其伟大的精神做了非常好的注解。古希腊最伟大的精神,就是她开启的科学体系和创立的民主政治。这些伟大精神的复兴,正是文艺复兴的精髓。有哲人说,“物质尚未出现,精神已经到来。”这绝不无道理。

在许多科学领域,古希腊都作出过重大的贡献。不仅仅是具体的贡献,更加是原则和结构上的贡献。古希腊的科学纯粹是精神的,几乎毫无实际用处。为科学而科学,是古希腊科学的特征。科学就是为了求知,而不是为了功利。正因为这样,古希腊的科学才会高瞻远瞩,不为当时的实际应用而束缚手脚,从而使得古希腊的科学能够按照伟大的古希腊人的思想发展,而不必拘泥于目光短浅的实际应用。正是这样的完全不拘束于尘世的自由思想,造就了在后来被证明是真正伟大的生产力。欧几里得几何就是其中一个代表。

当时欧几里得在柏拉图创办的学园里教授几何,有一天一个来求学的青年学生终于憋不住,问欧几里得:“这几何到底有什么用?”欧几里得十分生气,把教务长叫来,说:“这个年轻人居然到这里来学什么有用的东西,给他一点钱,让他离开这里。”

不为眼前的应用而学术,这是古希腊有别于其它文明(包括中国文明)的本质所在。古希腊的哲学和数学都不以实用为目的。那些哲学家和科学家都不富裕,他们也无意追求物质生活。那个时代,伟大的数学家阿波罗尼(Apolloniusof Perga)对于圆锥曲线(也就是圆、椭圆、抛物线和双曲线)的研究水平之高超,就连现在的数学家也不能出其右。当毕达哥拉斯证明了毕达哥拉斯定理(也就是国人所说的“勾股定理”)后杀了上百头牛庆贺。可见,希腊科学家对于这些看来不能带来任何功利的学术之重视。

古希腊人认为科学就是应该超越尘世的,它们不来源于尘世,也不服务于尘世。“求知是人的本性。”亚里士多德这样告诉我们。也就是说,求知不是由于功利所诱,也不是为了生活所迫。后世的爱因斯坦(Einstein)的名言“科学就是为科学而存在的”,似乎是来自遥远的古希腊的伟大理性的回响。近代有人如是说,所有的上层建筑都必须由于经济基础对其有要求和压力才会进步。也许这适用于其它文明,但显然不适用于古希腊文明。古希腊文明中的学术根本不来自现实对其的要求,在当时也没有现实的服务对象。于是,我们的问题是,古希腊人的学术动力来自何处?必答曰:古希腊人的精神。

不为功利,但求完美。古希腊所追求的完美体现在所有的领域。正因为如此,欧几里得几何只能由古希腊人创造,科学也只能由古希腊人开启,而民主体制也一定只能由古希腊人建立。古希腊人对于完美的追求,在他们的艺术作品、科学思想和民主政治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中国的古代文明还在天圆地方的时候,古希腊人不仅仅已经确信地球是球形的,而且埃拉托色尼(Eratosthenes)还成功计算了地球的半径。他计算得到的地球半径值和今天我们知道的准确值的误差不到1%。

当中国的古代文明还在阴阳五行的时候,德莫克利特就提出了原子论。尽管他提出原子论在当时完全不可能有试验证据或者验证,但是他的思想却是如此地领先于那个时代的物质水平。这本身也是精神先于物质的一个很好的例证。

毕达哥拉斯定理,也就是我们所称的“勾股定理”,早在公元前500多年被毕达哥拉斯用纯粹的几何方法做了完整的证明。七百多年后在公元220年左右,中国的赵爽给出了另外一个证明。虽然赵爽没有使用纯粹的几何方法,但是其证明还是很值得称道的。

当中国的古代文明还在算术时代时,古希腊的欧几里得就已经创立了几何。就是这个欧几里得创立的几何,今天还在我们的课堂上被原封不动地教授。不仅如此,欧几里得几何更多的贡献是在于建立了一个理性的科学系统。在那里,从公理出发,由演绎可以得到我们原来未知的定理和知识。这样一个系统,一直以来都为后世的科学家所景仰。虽然并不是所有的科学学科都可以方便地遵循这样一个形式,但欧几里得给予了科学一个完美的典范。

文艺复兴中产生的牛顿力学,几乎就是欧几里得几何在物理学中的翻版。从牛顿运动三定律作为公理出发,所有的牛顿力学的定理和结论都可以通过逻辑推导出来。这和欧几里得几何从几个公理出发得到整个系统在结构上是一样的。牛顿的伟大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无可置疑就是欧几里得演绎方式的再现。后来的相对论、量子力学实际上都是按照这样的认识体系来建立的。

欧几里得几何甚至是西方演绎科学的直接原因和典范,因此也是伟大的科学家都出现在西方的一个重要理由。欧几里得几何不仅仅是一个科学体系,同时也是一个哲学体系,其赠与我们一种认识世界的极其强大的方式。

这些伟大的科学和哲学的思想直接在文艺复兴以后导致了现代科学。我们现在的科学,都可以在古希腊人那里找到其根源。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奇迹?

和古希腊的科学奇迹相比,另外一个奇迹也应该得到同样的赞美。这就是民主。文艺复兴的必然结果就是古希腊的民主体制的复兴。英国是最早的受益者。在文艺复兴的伟大思想潮流和随之而至的社会观念和生产能力的变革中,英国皇室在内外的压力下把权力交给了由人民选举的议会。尽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被迫,但这仍然是一个非常明智的举措,其直接导致了英国随后的繁荣昌盛,也避免了流血的暴力革命。于是,发祥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把最丰硕的政治成果和经济成果结在了英国。

文艺复兴后期,几乎所有的欧洲国家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民主改革。有的成功了,有的失败了,有的成功了又复辟了。但是民主的努力从未松懈,民主的目标从未改变。峰回路转,逆流困顿,但是前进的脚步却不容置疑。直至今天,我们在欣赏西方丰硕的民主成果时,还可以感受到这个伟大运动冲击的余波。

我有幸经常到欧洲,所到之处我通常不坐车,而是徒步行走,以期感受这巷陌之间的历史韵味和现代气息。特别是在巴黎,在这个文艺复兴后近代民主历程最跌宕起伏的国家的首都,到处都可以感受到今天自由平和的气息和曾经步履艰难的经历。从卢森堡宫,到巴黎圣母院,到卢浮宫,到协和广场,经过香舍丽榭大道,到凯旋门,再到埃菲尔铁塔,中世纪、文艺复兴、工业革命,都在漫步之间。在这些康庄大道和曲折小街里,在这些优雅的塞纳河桥和庄严的建筑中,在别致的咖啡馆和精巧的花店边,无法掩饰的是文艺复兴的余波和古希腊的内涵和影响。

不仅仅是巴黎,所有的欧洲城市,哪怕是历经坎坷的东欧城市,在历经沧桑和饱尝辛酸之后,那令人振奋的依然是文艺复兴和古希腊的力量。捷克的布拉格如此,罗马尼亚的布加勒斯特如此,乌克兰的名不见经传的小城塞瓦斯托波尔也如此。沧桑巨变,绝处逢生,那精神依然不减,那就是古希腊的价值,人类对于科学和民主的诉求和其永不泯灭的道德力量。

文艺复兴后在欧洲大地重新感受到古希腊时代的民主精神。其实,不仅仅是欧洲大陆,1776年在美洲大陆的那个宣言或许是对于文艺复兴和古希腊精神的完美的注解。这样一个宣言在不同的场合被反复引用,其理由是显而易见的:

我们认为下述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让与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们才在他们中间建立政府,而政府的正当权利,则是经被统治者同意授予的。

由被统治者授予统治者权力!这是一个准确无误的古希腊价值,这是一个除了古希腊不见于任何其它文明的独一无二的价值,这是一个在文艺复兴中复兴的古希腊价值。对于人的价值的认可,对于所有人和每个人价值的尊重,这就是古希腊的精神。

美国人对于古希腊情有独钟是有充分理由的,其最根本的理由是,美国就是按照古希腊的精神所创立的国家。在美国,很多地方是用古希腊地名命名的。我刚到北美时曾经困惑为什么在美国有这么多的希腊地名,比如“特洛伊”(Troy)、“叙拉古”(Syracuse)、“罗德岛”(Rhodes)、“孟菲斯”(Memphis)等,甚至称作“雅典”(Athens)的城市就有好几个。我后来才知道,美国建国后有一个政策,就是用古希腊的地名命名美国的城市。这是一个象征,也就是美国对于文艺复兴精神继承的象征,也就是美国对于古希腊精神继承的象征。

与其说是一种象征,不如说是身体力行的实践。有人说美国人很骄傲,就是我所在的加拿大,人们对于美国人的骄傲都颇有微辞。美国实在太强大了,有意无意之间都会让别人感到她的咄咄逼人和傲慢。但是美国人也是很谦虚的,他们只是知道应该对于谁谦虚而已。美国的航天计划是一个非常宏大和伟大的创举,尤其是美国人的登月计划。但是,美国人并没有把登月计划用任何一个美国人的名字命名,也没有用基督教有关的名字命名,而是用了一个古希腊神的名字“阿波罗”,亦即“太阳神”。这就是众所周知的“阿波罗计划”命名的理由。

古希腊人热爱阿波罗,他年轻英俊、朝气蓬勃、坦荡正义、阳光热情,一如其“太阳神”的名字。陈列在梵蒂冈的古希腊伟大雕塑家莱奥卡雷斯(Leochares,公元前4世纪)被后人称作“Apollo Belvedere”的著名作品(图5 - 8)表现了阿波罗正在征服恶蛇,弓在手中,箭已发出,身体姿态和肌肉张弛表现了怒箭离弦的瞬间。他完全赤裸的身体象征着他无所畏惧前方的艰难险阻,也毫不掩饰地宣告着他自己和人类的并无二致。我们可以说,没有比“阿波罗”更适合为一个伟大的航天计划命名了。

图5-8,古希腊阿波罗(Apollo,太阳神)的大理石雕像,这是古罗马时代按照古希腊莱奥卡雷斯(Leochares)的青铜原作(公元前350-325,已佚失)的复制品,梵蒂冈博物馆。

图5-9,古希腊神阿波罗Apollo头像,作于古罗马时代的公元120-140年间,原作成于古希腊的希腊化时代。此阿波罗的发型令人立即想起梵蒂冈阿波罗雕像(图5-8)的发型。伦敦大英博物馆,笔者摄。

一个骄傲的美利坚民族把自己举世震惊的创举谦虚地用古希腊的神来命名,足以看到古希腊的伟大和其在美国人心中的地位。似乎美国人在向世界宣称,虽然这是一个伟大的创举,但是美利坚的任何伟大和古希腊对于人类文明的贡献相比,还是不能企及的。

不仅是美国人,欧洲人也同样觉得所有的天文学领域,都应该用古希腊的神来命名。我们现在知道的所有的太阳系的行星也都是用古希腊的神命名的。

我们在学习数学时碰到的那些符号,很多是希腊字母。只是在希腊字母被用罄后,其它语言的字母才逐渐登场。

古希腊文明和其他古代文明,比如埃及、印度、巴比伦和中国,有着本质的区别。最具特征的是她的精神——竞争精神、思辨精神、批判精神和人本主义精神,以及由这些精神导出的理念——科学和民主,进而,是由这些精神和理念衍生的一个原则——公民。

不管是哪个古老的文明,都不曾具备这些精神。中国亦不例外,不管中国文明是否有过断层,这些精神都不曾出现在过去的中国文明中。

于是,在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民主精神,在数千年来的改朝换代中,或者血流成河,或者万马齐喑,人民永远匍匐在地,而朝廷从来高高在上。人民唯一知道的,是在苦难中祈盼救星和青天大人,这美好的愿望从来都不曾变为现实。即便揭竿而起,最后也只能是换了朝廷,换不了制度,于是人民依旧匍匐在地,朝廷依旧高高在上。朝廷奴役人民的决心,和人民对被奴役的认可,使得中国这个稳定的怪圈颠扑不破。

中国历史上也不曾有过科学精神。从诸子百家开始,国人缺乏对于真理的追求和对质疑的宽容。我们喜欢声称已经发现了终极真理,而从来不追根刨底。我们也没有构成任何科学的系统,也许有一些离散的有科学意义的工作,但是绝大多数仅仅可以称作技术,而不是科学。我们太在意实用,一切都从今天是否会有用出发,甚至明天才会有用的东西就不会感兴趣,更加不要说那些看起来根本永远不会有用的东西,比如古希腊人的哲学和科学。

由于没有这些精神和理念,也就从来没有公民的概念。中国有黎民、子民、臣民、良民,暴民,顺民和刁民,但从来都没有过公民的概念,也没有过培养公民的制度。或者俯首帖耳,或者揭竿而起,或者碌碌无为。被压迫时逆来顺受,一旦得势便不可一世,在奴才和主子之间变换着角色,却不能做一个平等的人和一个公民。一来是统治者从来不允许如此,二来是被统治者从来不觉得有什么不正常。

古希腊的精神(竞争精神、思辨精神、批判精神和人本主义精神)、理念(科学和民主)以及原则(公民),对历古的中国人来说,是不切实际的屠龙之术。然而这些看似无用的东西,却影响着几千年后的人类文明,让今天的我们仍然继续受惠,不仅仅如此,她还是一个永远和时代同行的文明。科学和民主,从诞生于古希腊开始就从未老去,她们也许曾经销声匿迹,从当时社会的视野中消失,在当时人们的理念中忘却,但是她们从不衰老,当再次出现在我们视野中时,依旧青春健康,风姿绰约,让人不得不感到,老去的可以是我们自己,而绝不会是她们。因此,一个懂得古希腊的人很难把她比作母亲,尽管她孕育了人类最伟大的精神文明,和由此而来的物质文明。古希腊,她不可以是我们的长辈,她必须是我们时代的年轻人的同龄人,她必须是任何一个时代的年轻人的同龄人,她永远是年轻人的同龄人。

古希腊应该是一位年轻美丽的女性,就如同米洛的维纳斯的雕像——崇高永恒,青春永驻,美丽长存。她的宁静和坦然,给予我们永远的自信和依托;她的健康和美丽,给予我们永恒的鼓励和目的。

因此,面对着古希腊的废墟,我不由地会想起拜伦的《雅典的少女》【2】中的诗句,虽然已经不记得诗的每一行,但是仍然感到这是对于古希腊的最恰当的词句。

雅典的少女啊,在我们分别前,
把我的心,把我的心还给我!
或者,既然它已经和我脱离,
那你就留着它吧,把其余的也拿去!
请听一句我离别前的誓言,
你是我的生命,我爱你。

……
雅典的少女啊,我走了:
想着我吧,当你孤独的时候。
虽然我向着伊斯坦布尔驰奔,
雅典却留住我的心和灵魂;
我能够终止对你的爱吗?绝不!
你是我的生命,我爱你。

这是拜伦诗中第一节和第四节,全诗共四节。诗的原文是英文,但是在每节的最后一句都用希腊语写成:“Ζωή μου, σᾶς ἀγαπῶ”(你是我的生命,我爱你。)

我不知道拜伦诗中的少女是否真实存在过,或许是真实的,或许是虚构的,这并不是我需要考证的。但是我们知道的是,拜伦虽为英国人,却一生为希腊而奋斗。他不是为了一个和自己看来并无关系的民族,而是为了一个文明,一种价值,一个人类共同的文明,一种人类的共同的价值。从拜伦为希腊而殚精竭虑肝脑涂地的所作所为,我们可以笃信,拜伦在诗中用希腊语说的“你是我的生命,我爱你。”【3】也一定指他热爱的希腊和古希腊文明。古希腊文明,只要你理解了她,你就会认为她和你息息相关,而不管你来自哪个国家、哪个民族。

当我的思绪从遥远的古希腊和文艺复兴回来的时候,应该审视在东方的一个古老的民族和地区,这就是中国。我知道,像我这样在东方和西方都生活和学习过,对这两种文明和文化都很感兴趣,并且给予足够思考的人,应该责无旁贷地对这两个完全不同的文明给出恰如其分的比较和评价。

我对于政治制度本身不感兴趣,而感兴趣的是政治制度背后的社会精神和文化内涵。任何政治制度都是暂时的,而精神和内涵却是久远的。具有什么样的精神和内涵,就会最终造就什么样的社会和现实。

于是,让我们从精神文明开始说起吧。



【1】很多年以后,我回头再来思索这幅作品的时候才理解我当时的“为什么”。那是弱小无辜对强大丑恶的无所畏惧的蔑视,是敢于用幽默和调侃对待迫在眉睫的危难的勇气。那个几乎占据了画面中心的光头,虽然面部完全背对观赏者,因此只能猜测他的表情,但你完全可以从其他首领们各异的神态和场景想象他的表情——很可能,他所表达的,就是你梦想表达却不敢表达的。

【2】“Maid of Athens”,拜伦创作于1810年,原文是:

Maid of Athens, ere we part, / Give, oh, give me back my heart! / Or, since that has left my breast, / Keep it now, and take the rest! / Hear my vow before I go, / Ζωή μου, σᾶς ἀγαπῶ. (希腊语,读作:Zoë mou, sas agapo)

By those tresses unconfined, / Woo'd by each Aegean wind; / By those lids whose jetty fringe / Kiss thy soft cheeks' blooming tinge; / By those wild eyes like the roe, / Ζωή μου, σᾶς ἀγαπῶ.

By that lip I long to taste; / By that zone-encircled waist; / By all the token-flowers that tell / What words can never speak so well; / By love's alternate joy and woe, / Ζωή μου, σᾶς ἀγαπῶ.

Maid of Athens! I am gone: / Think of me, sweet! when alone. / Though I fly to Istambol, / Athens holds my heart and soul: / Can I cease to love thee? No! / Ζωή μου,σᾶς ἀγαπῶ.

【3】“Ζωή μου, σᾶς ἀγαπῶ”,拜伦在这里选择了“ἀγαπῶ”(agapo)表达“爱”。在古希腊文中,“爱”有多种,“agapo”用以表达神圣的“爱”。此外还有“Philia”,用以表达平等和公正的爱;“Eros”,表达情爱,等等。见本书第9章(自由平等博爱)中的阐述。因此可以理解,拜伦表达的爱超越了情爱,是神圣的爱。

(未完待续,请继续关注)




收藏
收藏0
评分
评分
支持/赞
支持/赞0
反对/踩
反对/踩0
此时此刻专栏作者_3432432432

新浪博客:新浪博客此时此刻

0关注

2粉丝

803帖子

发布主题
推荐阅读更多+
广告位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微博Montreal weibo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Montreal Facebook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Montreal twitter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Montreal Youtube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Montreal linkedin

QQ-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网

© 2014-2024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萌村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