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注:此文是作者为蒙特利尔华人女性作家枫子日前在台湾出版的新作《弥漫在秋光中的法国香颂》一书所做的序。
枫子,加籍华人,专栏作者,现居蒙特利尔。2004-2006年在加拿大最古老的麦吉尔大学 ( McGill University ) 学习市场营销的研究生课程。2011年其散文集《那一城枫红枫绿——生活在加拿大的法裔社会里》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她以海外生活中培养的独特视角,游历亚欧美时采撷的鲜活经历,将生活、书籍、艺术、文化里各样的点滴信息融汇交揉,附上自己的思考与诘问并诉诸笔端。
行走于书里书外
文:林锦
枫子嘱我为她即将出版的新书写一个导读。“由你来写是最合适的,”她说,“所有这些文章都是在我们的共同见证下诞生的,也是一段我们共有的美好回忆。”正是这句话打动了犹豫再三的我。是的,作为该书内文的第一位读者和编辑,我应该写点什么,让读者更好地了解枫子和她的书。
我与枫子相识的日子不短了,越来越觉得她是一个极为真诚、热情而又富于浪漫情怀的人,一个孜孜不倦地追求心灵成长的年轻作家。对于充溢着精神性的美好文字,她有着一种近乎执拗的虔诚。这种虔诚引领着枫子行走于书里书外,去拜谒一座座文化、思想的圣殿,与此同时,也拿起笔,一字一句地构筑着属于自己的精神之塔。
本书中的19篇文章其实是枫子担任加拿大文化杂志《此时此刻》专栏作者时的作品结集。专栏名称叫“读书行路”,是枫子拟定的,诚如她在《莎士比亚书店》一文中所说:
“这个栏目的名称寓意着我的人生理想:一半时间在书房,一半时间在路上。读书、旅行,是我生命中最快乐的事情。读书可以使我获知世界上那些不能抵达的地方的人和事,让我的视野更广阔,心胸更包容,丰富智慧上和道德上的想象力。而行路则使我得以亲身去验证那些从书本里获悉的知识和经验,感知生命中最鲜活最生动的点滴事件;而反过来那些亲身获得的经验又会促使我去阅读更多相关的书籍以寻找坚实的理论依据……乐此不疲。”
读书行路,这是枫子(我相信也是任何人)精神成长的路径。读书能够开启一个个崭新的世界,而行路,又将书里与书外、理想与现实连接在一起。毋宁说,当我们人在书房,心灵已经在路上,去到无远弗届的地方,任意翱翔。正是自由不拘的心灵,使枫子的文章有了一种随意、流畅、变幻的特点,不同的阅读、拜访对象,带给她不同的感受,心由境生,意随笔到,于是她的文字时而深沉蕴藉,时而轻快活泼,时而像春花般明媚,时而似秋雨般浊重。读书与行路,在她的笔下又是相互交织,绵密一体的。书中大部分文章,既不是传统的游记,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书评或读后感,而是书里书外两个世界交相呼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坐在花神咖啡馆,品味着《女宾》里萨特与波伏娃的惊世爱情;读了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就一路追寻到他的家乡贡布雷小镇……枫子用自己细腻的心灵感受力、丰富的思维想象力连缀起这两个世界,游走其间,兴味盎然,也将阅读和行走的快乐,通过她的文字传递给我们。
枫子无比深挚地热爱和眷念着欧洲文化,它的文学、音乐、建筑、绘画……滋养着她,丰富着她的心灵。那块古老的土地既是她的精神培养基,也是她心心所向、梦魂所系。本书中的十九篇文章,大部分都是关于欧洲文化的,而其中,介绍法国文化的更是占了大半。本书最后定名为《弥漫在秋光里的法国香颂》,我想也是因为那流淌其间的法式浪漫,最能代表枫子的文风并体现全书的意境之故吧。法国可以说是枫子的心灵故乡,许多人读了她的文章,都以为作者必定长期在法国生活过,因为她笔下的法国,是那样的亲切稔熟,老旧的左岸香颂,巴黎的陈情往事,还有那些咖啡厅、博物馆抑或长眠着名流佳士的墓园,都可以如数家珍般地娓娓道来。当枫子告诉我她迄今为止只去过两次法国,加起来不过一个月的时间,我真觉得难以置信。
不过,深入一想,又觉得这其实不难理解,因为枫子生活在加拿大的魁北克省,在这块与欧洲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土地上,她时时处处都在感受着欧洲的风韵,经受着欧风美雨的濡染。魁北克是曾经的“新法兰西”,而她居住的蒙特利尔,是世界第二大法语城市,号称美洲“小巴黎”。与法兰西一脉相承的文化精神,每天都跃动在她的视野里,渗透于她的生活中,并化为笔下浓浓的法式情怀。她与欧洲的距离看似遥远,其实很亲很近。
不过,也正是因为本书作者生活在加拿大,所以看待事物往往有着不同的视角,并在很多文章中都留下了北美生活的印记。例如《到左岸咖啡馆朝圣》中,她将北美色彩斑斓的马赛克文化与具有深厚历史蕴含的法国文化进行比较;《到百老汇看音乐剧》中,专门提及歌剧《巴黎圣母院》中第一男主角扮演者是来自加拿大的魁北克省;《展示一个城市的灵魂》中,开首就提到“蒙特利尔国际艺术电影节”,并不忘在最后借受访人之口夸奖蒙城是“一座很年轻很艺术的城市”。当然,作者还有很多特别的感受,也是不为亚洲读者所了解的。比如《欧洲一年》中,枫子的愿望是盼着孩子年满12岁,那样她就可以随意去听音乐会了,因为加拿大的法律规定,12岁以下的孩子不可以独自在家,等等等等。这些内容,相信对于喜爱和希望了解北美文化与生活的读者也会有所助益。
本书的篇目次序经过刻意安排,与在专栏刊登时并不完全一样。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全书是以时间为经线来展开的,首篇《欧洲一年》,是作者理想中的“一年读书行路计划”,接下来,随着时间、季候的递进,依次展开一段段心灵之旅,以海外生活中培养的独特视角,游历亚欧美时采撷的鲜活经历,将生活、书籍、艺术、文化里各样的点滴信息融汇交揉,附上自己的思考与诘问,成就一篇篇渗透着思想和智慧光芒的优美小文。而末篇《莎士比亚书店》,又可看作是对全书的一个总结和回顾。在这篇文章的最后,枫子写道:
“我享受读书,耽于读书带来的幸福。……得益于这一年半的专栏写作,使我可以静心读书,在阅读中享受那份与作者交流时身体的孤独。那些智慧的语言把灵魂的生命向我敞开,被这样的文字滋养时,我觉得自己变得又谦卑又富有,又多愁又幸福。所以我一直认为生活中最快乐的日子,就是在我读书写作的那些时候。”
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弥漫在秋光里的法国香颂》吧,去找寻、去体验、去分享枫子所感受到的快乐――在字里行间,在书里书外。
注:本文作者曾任加拿大蒙特利尔文化杂志《此时此刻》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