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4-613-1276
contact@mengchenghui.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00-17:00
热搜: 房产 留学 医疗

[文化茶座] 东边日出西边雨

[复制链接]
2797 0
此时此刻 发表于 2015-1-29 16:07:1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来自: 加拿大
东边日出西边雨

文:黄东黎(蒙特利尔)

        元月18日,应朋友之邀,参加“音乐舞蹈艺术讲座”。天阴,小雪纷纷飘洒,寒气袭人。讲座在杂志社不大的会议室,一些编辑、文友、读者畅叙交流,气氛热情洋溢,屋内温暖融融。期间有专业舞蹈演员、小提琴演奏者、芭蕾舞教师讲谈并演示,探讨中西方文化特征、音乐舞蹈的发展与异同,颇有益于深化艺术的认知。
   
      劳动创造一切。中国何时有最早的舞乐?我见过青海出土的孙家寨彩陶盆,据考证是在大约5000年前,它展示了远古的舞蹈形象。画面上三组15位牵手舞人,虽没有乐手,听不见音乐,但仔细看集体舞蹈中,每个人身体形态的更换、队形和位置的变化、速度的快慢动作,都伴随着节奏强弱,离不开音乐的提示。可以想象,这一幅史前的精彩描绘,舞蹈来自于田间劳作、捕鱼狩猎的肢体运动的演化,表现的是黄河上游原始居民的丰收心情和宗教仪式。湖北随州出土的曾侯乙大型编钟,埋藏地下2700年,至今还能演奏乐曲,证明春秋时期中国音乐已有了很高水平。
         

孙家寨彩陶盆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音乐舞蹈的听觉与视觉功能,是集中生活并加以取舍、提炼、升华的反映,也是这方面艺术家必具的功能。音乐舞蹈家不是人人可以当的,除了志趣所向,努力与否,还要有一定的天赋和客观条件,让天生嗓音不好的人搞声乐、腿臂短的人学跳舞,可谓勉为其难。“家贫不足以食”,又何谈艺术造诣?不是舞蹈音乐行家,或有“行外”浅见与感受。
      

曾侯乙编钟

      一曰艺术的视听。音乐和舞蹈,有耳听与眼见之分,都会产生一种大脑的再思维。乐器演奏、音乐歌声通过听觉传入感官,舞蹈及各类剧种表演均属造型艺术,一般人似乎多倾向于视觉快感,也就是动态的事物,看得见的人物具体动作和各种场景。而综合的视听艺术,如歌剧、舞剧、音乐史诗、芭蕾舞、京剧等,能同时带来视听上的快感,更加引人入胜。

      二曰艺术的感人。成功的视听艺术是感人的。刘天华的二胡独奏《病中吟》、《光明行》,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贝多芬的《悲怆》、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协奏曲》能够引起人们心灵共鸣,经久不衰,是音乐艺术达到的最高境界。毛泽东一次临幸京剧《白蛇传》,看着看着竟默默落泪,当他见到法海强势拆散白素贞与许仙爱情,将白娘子残酷压在雷峰塔下时,突然激愤地站起来,指着台上说:“反动的封建社会不打倒行吗!”顿时,陪同观看人无不惊愕。领袖都被舞台的演员造型所撼动,这便是艺术的魅力。


俞丽拿在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首演上

      三曰艺术的雅俗。古有“高山流水”佳话,伯牙抚琴,子期能听懂音韵蕴意,士大夫与樵夫的“互动”说明,真正的艺术不存在贵贱之分,也没有国家的界限,而在于理解。像三峡民间长江号子能“吹响”国外、老舍的《茶馆》能在德国引起轰动一样。而又有阳春白雪之说,何为雅俗?没有雅,就没有俗,反之亦然,正如没有高即无低、没有热即无冷、没有长即无短,艺术与人也一样,大概都有雅俗两面,对立统一。作为文化一种形式的视听艺术,中国人可能欣赏不了芭蕾舞,西方人可能也不懂中国的“黄土高坡”,这是传统和欣赏方面的差异,而文化的内涵与本质是相同的。获得国际奖项的盛中国的小提琴乐曲、郎朗弹奏的钢琴,可能不被当今同样的青年人欣赏,他(她)们更爱听流行歌、摇滚乐。甚至有人不喜欢专业演出的舞蹈歌曲,却爱看东北扭来唱去的二人转。也不能说这就是俗不可耐,人的审美观、欣赏水平各有不同,还有艺术价值的取向。


长江号子演出  



三峡纤夫

      四曰艺术的真实。音乐舞蹈艺术,应该反映一种基本的真实,无论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应该有生活的影子。“纯艺术”的东西是没有的,也是不能广泛持久的,把神话演变为视听艺术,离现实太远,起码要贴切生活,给人以想象的空间。我喜欢中国的民乐、民歌、舞蹈,表现出的淡然与激昂、山川的壮丽、时代的气息、浓厚的民风、悠悠的情感,往往给人愉快与无限的思绪。当然也喜欢莎士比亚的戏剧,《茶花女》歌剧。六十年代初随大人看歌剧《蝴蝶夫人》,年纪小看不懂内容,但那首主旋歌曲,至今清晰回荡耳边,这是升华真实的艺术震撼。七十年代初中国引进芭蕾舞,《白毛女》和《红色娘子军》是“独树一帜”,演技不能说差,但两部剧都不是真实生活反映,“白毛女”完全是杜撰的故事,《红色娘子军》中许多原型和情节都是编的,放到舞台上,女人扛枪挥刀跳芭蕾,显得十分牵强蹩脚,内容脱离现实,形式生搬硬套,与《天鹅湖》等芭蕾舞形成强烈反差,不能达到艺术的和谐统一,缺乏芭蕾的视觉效果,这种舞蹈艺术的感染力和延续性可想而知。
        
        
《 蝴蝶夫人》剧照


芭蕾舞《红色娘子军》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刘禹锡这首脍炙人口的《竹枝词》,描绘出这样一幅画面:春江日出,水面平平,走在岸堤,忽听阵阵歌声,轻年男女聚欢,对面踏歌,联袂起舞,又自然流露了情感漩涡。此诗妙在歌舞之中的无情与多情,显现了真实的生活本质,民间习俗与不俗的一种超然。也使人感悟到艺术的民族性,“东边与西边”历史文化的差异,传统不能丢弃,师学要“量体裁衣”,去其糟粕取之精华,才能融汇贯通……


   
      那天的讲座会上,文友介绍认识一位中年作者,是嵇康第67代孙。嵇康乃西晋“竹林七贤”之一,其人知识宏富,文章善于持论,析理绵密,辞采壮丽。大学时读过嵇康千古名篇《与山巨源绝交书》,字里行间渗透出不近世俗,不事权贵的文人风骨,令人赞叹不已。当日,我还拍摄了几位舞蹈音乐人的讲演照片,她们都很年轻,但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与实践。特配以拙文,是为写记。

收藏
收藏0
评分
评分
支持/赞
支持/赞0
反对/踩
反对/踩0
此时此刻专栏作者_3432432432

新浪博客:新浪博客此时此刻

0关注

2粉丝

803帖子

发布主题
推荐阅读更多+
广告位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微博Montreal weibo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Montreal Facebook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Montreal twitter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Montreal Youtube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Montreal linkedin

QQ-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网

© 2014-2024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萌村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