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4-613-1276
contact@mengchenghui.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00-17:00
热搜: 房产 留学 医疗

萌友圈

    今日:0| 主题:28124
收藏本版 (67)
版主: 哆哆
发表新帖
生如夏花 #推首歌给你#走着走着就散了…… 鉴于
#推首歌给你#走着走着就散了…… 鉴于嗓子问题,不发语音了,再说,推首歌,那就纯推荐吧
最后发表: 生如夏花@ 2017-1-22 15:57 914 6 2017-1-22
生如夏花 #今天你签到了吗#今天前三[哈哈] attach_img
#今天你签到了吗#今天前三http://mengchenghui.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01.png
最后发表: 生如夏花@ 2017-1-22 15:56 699 6 2017-1-22
生如夏花 来自萌友圈 attach_img
最后发表: 生如夏花@ 2017-1-22 15:56 857 7 2017-1-22
閱薇 晚安~ attach_img
晚安~
最后发表: 夕凪ω@ 2017-1-22 15:11 778 3 2017-1-22
Mialisa 浑身酸痛,各种瞌睡…… 差不多已经是个废 attach_img
浑身酸痛,各种瞌睡…… 差不多已经是个废猫了http://mengchenghui.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35.png
最后发表: Mialisa@ 2017-1-22 18:15 947 12 2017-1-22
signal 不知道大家在Montreal怎么过春节呢
不知道大家在Montreal怎么过春节呢?
最后发表: signal@ 2017-1-22 22:21 1150 19 2017-1-22
老烟枪小岳哥 #我是段子手#周末的汤 attach_img
#我是段子手#周末的汤
最后发表: 老烟枪小岳哥@ 2017-1-22 09:53 810 6 2017-1-22
Itskpopbeauty #今天你签到了吗#[酷] attach_img
#今天你签到了吗#http://mengchenghui.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30.png
最后发表: Angie@ 2017-1-22 07:42 837 3 2017-1-22
ayihuang #过年各种拍不停#好精彩的新娘晚会表演[ attach_img
#过年各种拍不停#好精彩的新娘晚会表演http://mengchenghui.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23.pnghttp://mengchenghui.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23.pnghttp://mengchenghui.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22.png
最后发表: Angie@ 2017-1-22 07:42 894 3 2017-1-22
幸福Angel #今天你签到了吗#第一名[耶] attach_img
#今天你签到了吗#第一名http://mengchenghui.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52.png
最后发表: 萌村村长@ 2017-1-22 07:14 1541 6 2017-1-22
萌村村长 谁认识武汉大学毕业的梁耀云,请转告:老父病重,请他联系家人! attach_img heatlevel
梁耀云,可能在魁北克,1962年出生,武汉大学毕业,法国巴黎大学博士,研究生物方面。请他联系哥哥梁醒云(电话+86 13702277178)或姐姐梁珠云(+13018013824),父亲病重。
最后发表: 北方的松@ 2017-1-23 22:28 2490 14 2017-1-22
萌村村长 80后小夫妻逃离都市,5万元改造500㎡旧宅,烘焙弹琴种田养花过上神仙眷侣的生活 attach_img heatlevel
她叫小花生,浙江温州人,是一名小学英语老师,喜欢拍照和做各种各样的美食。把做好的菜拍下来po到网上,记录自己的小进步。家里的厨房逐渐被她的各种食物、道具占满了。“好想有个院子,能让我尽情的做自己喜欢的事~”这个念头,时不时的冒出来,又马上被飞快的城市生活赶跑。直到遇到了这座城中岛。这里温州七都岛,原来的小岛四周都是水路,如今造了座连通市区的大桥,从岛上到市区不过30分钟车程。一心向往乡村生活的小花生心了。小花生和丈夫Z先生在岛上转了个遍,看中了这栋老屋。老屋面积250㎡,还附带了100²的田地和150㎡的大花园。周边是小桥流水,真正的美不胜收。租金一年4万,虽然把市区房子租出去可以抵掉这里的租金。但毕竟两人不是高薪阶层,所以两个人犹豫了好久,才决定租下这里。房子一拿下,夫妻俩就开始了他们的改造工程。院子前面的鱼塘老房子因为太久没人住,院子和水塘里都长满了杂草。Z先生自告奋勇,拎起锄头来锄草,是自己的家园,总是会费心。会生活的人,总能给平凡点缀些惊喜。在原本单调的墙壁上,画一只的龙猫,更添童趣。涂料并不昂贵,昂贵的是勇于探索的心。重新粉刷破旧的房子,不由得想起刚毕业租房的时候。小花生热爱美食,z先生喜欢读书,所以,我为你准备一个烘焙房,你为我创造一个阅读空间。为了节省成本,家里的桌椅是奶奶家的旧木门改造的,桌腿是从旧货市场淘来的;还有院子里木桌两侧的花架,z先生花了6个小时组装起来,弯的腰都直不起来。这个复古味儿十足的秤是从旧货市场淘来的,只花了15块钱。勤俭,有时候不光是种美德,是审美也是乐趣。院子里的小鸡棚,用几块废木板,切割组装,刷上清新的绿色,小鸡一定愿意努力多生几个蛋~从奶奶家顺回来老木椅,用对了地方,也瞬间变得逼格爆棚。经过两个月时间的爆改,老屋终于呈现出温馨的模样。而这一切,只花费了5万元钱。最初的改建工程虽然辛苦,但当真正安定下来,重新开始的生活模式让小花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舒适幸福。从前在城市,她听到的是楼下的麻将声和大街上的汽车鸣笛;现在在这个小岛上,她听到的是邻里之间的嘘寒问暖,还有属于大自然的一切音乐:风吹树叶,鸟儿叽叽喳喳,还有小蝴蝶飞来飞去……坐在院子里,只是因为刚刚一阵风吹过,小花生都会感到很幸福。而让小花生感到更幸福的,还有房屋后那100平方米的农田和150平方米的花园。从7月份一入住,小花生和Z先生就变身为农夫农妇,多年无人料理的田地,杂草丛生,翻地,铲土,当手上生出老茧时,农活已经不在话下。两人不用农药,就是杂草也亲手拔掉,所有的肥料都是牛粪鸡粪,纯天然无公害。花园里面没有路,夫妻两个就开辟出一条砖头路。有了大片的土地,只需要随手洒下花种子,便可惬意地等待下一个春天,开出遍地的娇艳的小花小草。“真正体验起来,就会发现农耕生活和网上的描述与自己之前的想象都很不一样,劳动几乎占据了我们所有的业余时间。”但是,看到果实收成后,一切劳累都烟消云散了。金灿灿的柿子颜值不高的茄子,味道却甩市场上卖的好几条街哎呦~黄瓜长得不错呢用自己种的蔬菜做出的食物,还是非常美味的,每一口都能咬出清甜的幸福。配上色拉油,来一份最清新的蔬菜色拉怎么样?做完面条发现没有葱,拿起剪刀就可以去田里剪一把~两人的田地里收获的芋头两个人一起做的葱油饼,能吃下5大张!小花生偏爱烘焙,自从有了自己的烘焙房,便一发不可收拾啦~手作的面包,没有防腐剂、添加剂,只有最清新的麦香。研究了好久的马卡龙,巧手的小花生做出来也是颜值爆表啦姑娘果的衣裳别丢了,单调的慕斯加上姑娘果,好看的要飞起呀~虽然z先生不喜欢做烘焙,但是小花生在做的时候,z先生就会在旁边学习。平淡的日子,也需要偶尔的浪漫,z先生生日,小花生准备了烛光晚餐,还做了一个生日蛋糕。偶尔小花生熬夜备课,第二天z先生就会起个大早,从田里摘一些新鲜的蔬菜,做一顿丰盛的早餐。天气好的周末,他们会邀上三五好友,趁着正好的阳光和迷人的景色,办一场露天的田园派对。或者待在家里,安安静静的享受甜蜜的二人世界。清晨5点钟,小花生做着早餐,z先生负责打理花园和农田。吃过早饭,喂过鱼塘里的小鱼,夫妻二人就开着自家的小车去到市里上班;周末一起逛菜市场,共同完成一天的食物。有了自己想要的生活,还有她的Z先生,现在的小花生并没有太多的追求。平凡的一天,却也温暖舒适。其实,在平淡的生活里,从来都不缺少诗与远方。赶早去花市买一束花,把餐桌装点一下;去逛一逛菜市场,和爱的人一起做饭......若岛屿难寻,不如按下自己的浮躁,多去发现生活里的那些小确幸,若有爱的人在身边,不如多些陪伴,去享受那些温暖的小瞬间……(来源:一起去旅行)
最后发表: 萌村村长@ 2017-1-23 07:29 1457 9 2017-1-22
哆哆笑一个 来自萌友圈 attach_img
最后发表: 哆哆笑一个@ 2017-1-22 02:51 907 2 2017-1-22
ayihuang #许下我的新年愿望##表演##精彩#好棒 attach_img
#许下我的新年愿望##表演##精彩#好棒的春节表演http://mengchenghui.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23.pnghttp://mengchenghui.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16.png
最后发表: 迎风招展的普大爷@ 2017-1-22 02:48 925 1 2017-1-21
萌村村长 她和3个男人生了4个孩子,买穷了LV和爱马仕,还敢口口声声说自己不是靠男人! attach_img
Kimora Lee Simons,听到这个名字你可能不太熟悉。她是超模、设计师,更是KLS品牌的创始人。看到这里不禁让青年君想起了一碗毒鸡汤,“比你优秀的人比你更努力,那你还努力干嘛……”。但是,不努力的人生和咸鱼又有什么区别!她从小出生在美国,母亲是日本人,父亲是美国人。因为是混血,所以她的长相兼具了东西方女性的特质,有人认为她长相野性、有人认为她长相大气,不过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她背后的经历和拼搏的故事……“有些人觉得我很疯狂,但有些人能懂。” ——Kimora Lee SimmonsKimora Lee Simons的母亲,是一位很会教育孩子的日本女人,在Kimora Lee Simons十一岁的时候,就把她送进了模特班培训。因此,与同龄的孩子相比,Kimora Lee Simons就特别的有气质!因为自己的表现突出,到了13岁,就被选中前往法国巴黎做起了香奈儿的时尚模特。还很年轻的Kimora Lee Simons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就如此高大上,也让她的自信心爆棚!对于时尚感也是十分的敏锐。在巴黎工作的这三年里,Kimora Lee Simons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尽量多的与顶级设计师们合作。十六岁之前,就参加了无数的大牌走秀,包括现在被人们熟知的阿玛尼、圣罗兰、纪梵希等等……更登上过《Vogue》、《Harper's Bazaar》、《Elle》等时尚杂志的封面。在时尚界算是小有成绩的Kimora Lee Simons,在92年认识了他的第一任丈夫Russell Simmons。7年后两人终于结为夫妇,并生下了两个可爱的女儿。每个成功女人的背后都有一个默默支持他的男人,Russell Simmons在事业上,对她也是有很大的帮助。两人一起合拍广告的照片当时35岁的Russell Simmons正在与男装品牌Phat Farm合作,随后要发展女装品牌。Kimora Lee Simons被一眼看中,于是请她来做了代言人。最终两人走在了一起,这也算是才子配佳人~!一直置身于世界顶端时尚界的她,自然对奢侈品也是情有独钟。她曾经在自己的Instagram上表示,自己很喜欢爱马仕的包包。几乎每一张街拍,Kimora Lee Simons拎的包包都是爱马仕。于是,她就买了这么多~!这可不是广告,这是Kimora Lee Simons的街拍照,不过这也只是冰山一角。她从不避讳自己对奢侈品的喜爱,并且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追求。Kimora Lee Simons是LV在北美洲的最大客户。有些LV箱包被摆在家里做成了装饰。能拥有这样一个衣橱,是多少女人梦寐以求的,女人的衣柜里永远少一件衣服,Kimora Lee Simons也不例外。拥有上千个LV包包,35个爱马仕和600万美元的珠宝。一次在拍摄某品牌珠宝的杂志封面的时候,她说“别说这些是我的,我的可比这好多了!”这话虽然嚣张的要命,但是Kimora Lee Simons确实是一个舍得给自己花钱的女人,她戴的钻戒就足足有25克拉~!除了她的试衣间,她与老公的豪宅也是非常的奢华。草坪上的字幕R和K,就是她和丈夫的名字哦,看起来很温暖哦!可能能你会觉得,这也不过是因为嫁了一个有钱的老公,从此过上拜金生活的富家女的故事。其实Kimora Lee Simons也绝对是个事业成功的女性。对时尚又敏感气息的她,从2000年开始,就担任了Baby Phat的创意总监。在她设计的时尚风格和自己的不断努力下,Baby Phat品牌很快成为了Coach旗下的一个时尚性感、市值5亿美元的时尚品牌。即使是Kimora Lee Simons十几年前设计的服饰,拿到今天来看,也不过时。Kimora Lee Simons虽然喜欢奢侈,但她也绝对不是一个冷漠无情的人。她与丈夫创立了基金会,为年轻的艺术家提供展示自己作品的机会、为美国高中颁发奖学金,对自己身边的佣人,也是尽力帮助。她自己也很沉醉于帮助他人的喜悦当中。事业忙碌的她,也是一个好妈妈,经常带着孩子出门。很多照顾孩子的事情都亲力亲为。然而,2009年,Kimora Lee Simons与第一任丈夫离了婚。虽然过上了单身的生活,但是她依然很潇洒。Kimora Lee Simons一共有过三段婚姻,2007年她嫁给了第二任丈夫,演员、模特Djimon Hounsou。不久后,生下了儿子Kenzo Lee Hounsou,工作上也是更加努力。2011年,创立了自己的同名服饰品牌——KLS,工作的时候,还抱着自己的儿子。在比弗利山庄有间漂亮的门店,店内的服饰都由Kenzo Lee Hounsou亲自设计。在2014年,Kimora Lee Simons与现任丈夫再组家庭,照片中的她已经怀孕。现任的丈夫曾是银行家。生下了他的小儿子Wolfe Lee Leissner。真的很可爱呢~!Kimora Lee Simons给自己的孩子起的名字都很有亚洲的味道(青木,明,高田贤三),她说“我喜欢所有具有亚洲风格的东西,因为它本来就是我身体的一部分。”如今的Kimora Lee Simons已经是一个成熟女性,很多人说,这才是没有枉费的一生!(来源:东京新青年)
最后发表: takila@ 2017-1-22 17:13 1814 8 2017-1-21
萌村村长 今天苹果首页,被这个90后中国姑娘占据了。25岁就靠画画只身闯入福布斯榜,而18岁之前她根本没有正经学过画 attach_img
                                                                                                这还是我们认识的苹果吗?小in一直以为,Apple官网应该是这样的:谁知,它成了这样,《吉星高照》!到底是谁,竟然把乔布斯最爱的性冷淡风,从苹果的官网上给挤下去了?来,让我们认识一下这个中国姑娘,倪传婧。2014年5月,才25岁的倪传婧(Victo Ngai)靠着插画,就成了福布斯“30 under 30”(30位30岁以下的)艺术榜单上最年轻的得主之一。那些老外们说,Victo画里浓郁的中国风,都让他们醉了。黑头发黄皮肤的她,本科毕业不久几乎拿遍了插画领域在美国可以拿到的所有大奖。受邀为《纽约时报》、《纽约客》、《华尔街日报》等美国主流媒体作画也是家常便饭,尽管那时候西方人连拗口的“Ngai倪”都念不清楚。可她并非科班出身,真正开始接触艺术,也就从大学开始。幼年在广东、成长在香港。在那时香港的中学里,大家都认为只有医生、律师才能挣大钱,才算是出人头地。要画画?“没出息”,或者“那是青少年的梦想,不切实际”,顺便附带一记白眼。不过,好学生倪传婧从没这样想过。童年在深圳学画,她一直记得老师颇为“先进”的教学模式:不会一味强调绘画技巧,而是鼓励孩子们,想画什么就画什么,蓝色的太阳也没什么好稀奇的。从那时起,小学、中学美术课作业成了她最期待的事。“当时的学习方式让我真心地喜欢上和享受画画,因为我不是为了完成任务,或者讨好他人去做这件事情。”从小就爱看漫画书,哪怕长大了还收藏着所以在高中会考的时候,成绩优异的倪传婧终于鼓足勇气,告诉妈妈:“我想学画画!”还好,向来开明的妈妈只是吃惊了一下,“想好了吗?这样的职业很可能以后是没有饭吃的。如果你做好了这样的心理准备,我就支持你。”那时年少轻狂,倪传婧腹诽:“哪有那么困难?”于是参加了艺术类考试。就这样,没经过正统艺术教育的倪传婧,来到了号称“艺术哈佛”的罗德岛设计学院。刚进大学的时候,其实倪传婧并不知道自己擅长和想做的是什么,于是选择了平面设计作为专业。可是,她的生活却渐渐被怀疑和疑问给占据了。“我画得够专业么?”、“同学们都好厉害,我毕业该怎么办?”、“这次成绩能不能及格?”原本她是怀揣着对艺术很大的热情进入学校的,这下,却成了应付毕业。手稿找到属于自己的绘画语言,就成了倪传婧在短暂的大学时光里一直努力的目标。但是导师的一句话,拨开了她心中的迷雾:“风格是绘画中必须存在的,就像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一样,每个人的绘画风格也都会不同。”而最重要的,是跟随自己内心的声音。从小,倪传婧喜欢用绘画来讲故事、表达想法。现在,经过1、2年的探索,她终于发现,自己最喜欢的,是画插画。画插画,对于倪传婧来说,就是写一篇命题作文。将一个故事、甚至一篇小说,提炼凝结,冻成一个定格画面。现在作画,已经非常熟练了更妙的是,因为在香港长大,她的插画里带了更多的东方味道,每一个都是她成长的烙印。她画画喜欢用工笔线条细细勾勒,一看,就是香港窄巷子电线杆高楼大厦的味道。画这个《碗盖头》,一看就知道,那是小时候剪西瓜皮头的真实记忆。尤其里面,还添加了很多童年的东西,比如老式的热水瓶、电风扇,还有沙发上的珠珠挂饰。如果说黑色、骷髅头,在西方的语境里代表死亡,那么蝴蝶则蕴含更深的中国味道——梁山伯与祝英台最后不都化蝶而逝了么?即使有优秀的作品,插画家找工作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如果在毕业后的一年之内,不能将学生签证换成工卡,倪传婧就必须离开美国。于是刚毕业的她就搬到了纽约,立志闯出一片天。“如果你爱他,请带他去纽约,因为那是天堂;如果你恨他,请带他去纽约,因为那是地狱。”房租太贵,她住进了远郊布鲁克林的黑人区;生活费太高,她每天只吃打折的快餐。太饿的时候,闻到SUSHI(寿司)店的味道都很幸福省下来的钱,全用来推销自己了。每天在google上搜索各个编辑的邮箱,厚着脸皮给他们发邮件,甚至不停地打电话推销自己,还将自己的作品印成明信片发出去。那一年她印了600张圣诞卡,每张卡背后都亲手写上自我介绍和作品的网址。她还记得那时候的邮票可贵了,美国国内是38美分,寄到加拿大,就要98美分。为了画画,她甚至还给花店写贺卡。“有时候觉得自己很无耻。”说起这段日子,倪传婧总是会脸红。可是除了独有的艺术风格,她坚韧的性格也才让更多人看到了她的作品。凭着独有的艺术风格和这份执着,她的作品获得了《纽约时报》美编的赏识,开始不断有作品发表当她的名字赫然出现在福布斯艺术榜榜单上时,当初的坚持都有了回报,自己的作品也被越来越多的商家所熟知,更多的工作找上门来。而她妈妈终于舒了一口气——她是真的怕女儿没饭吃。给Tiger啤酒画的广告图她画的《星球大战》,很有门神范儿,她画中国的城市和山水,耳目一新,她画捕鱼,看出了几分“荷塘月色”的味道。她画奥美广告猴年的宣传图,告诉别人团队合作,让“猴子捞月”也成了可能。18岁的女孩儿决心学画,25岁就荣登福布斯艺术时尚榜单,倪传婧觉得自己做了一个“不可能的梦”。她说,是香港的成长环境影响了她的创作风格,是罗德岛的专业学习培养了她的技能,是纽约的氛围激发了她的灵感。“我不觉得艺术是难走的路。这世界上,样样都不容易。”但最关键的是,她自己的勤奋和执着,在这个浮躁的竞争环境里找准了自己的声音。就像《春节自救指南》里唱“老王,谁要跟你去攀比,前程自己拼才有意义”,用自己的声音唱出梦想,想知道,也许就很动听呢。(来源:十万个可能)
最后发表: takila@ 2017-1-22 17:14 1328 8 2017-1-21
哆哆笑一个 #我们运动吧#keep有点贴心啊 节前减 attach_img
#我们运动吧#keep有点贴心啊 节前减脂http://mengchenghui.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04.pnghttp://mengchenghui.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04.pnghttp://mengchenghui.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04.png预感过年会增肥
最后发表: 蓝枫运动健身@ 2017-1-22 13:54 960 3 2017-1-21
萌村村长 一人带5部苹果手机回国被海关罚税,春节回国这些细节要注意 attach_img
春节临近,许多在美华人和留学生都已订好机票,准备回国过年;国内也有一些人趁春节假期来美旅游。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和中国双方海关近期执行政策都趋于严格,在“买买买”、“带带带”的时候要格外小心。《全球华语广播网》美国观察员余浩介绍,近期美国华文媒体不断报道有旅客在海关关口因为违规被查的消息。有的人是因为回中国,从美国购买很多高档奢侈品和电子产品,比如LV手包、IPAD等一买好几个,超过了自用范畴被查。有的则是从中国来美,携带很多现金,不管是为了购物还是为了买房,超过美国的限额而不申报。也有从美国携带大量现金回中国当红包馈赠亲友而挨查。有刚刚回国的华人旅客说,在首都机场进关时,无申报通道排长队,几乎所有行李都要放在X光机上过一下,而且被抽查的比例明显比以前高。也有从纽约肯尼迪机场出关的旅客说,在排队出境时看到有海关执法人员牵着警犬在四处嗅钱,原来是因为美国海关知道华人春节喜欢携带大量现金回国的特点,专门派出警犬在华人集中搭机离境的航站楼内检查,而华人少的其他航站楼则没有警犬检查。在“买买买”、“带带带”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呢?简单的说就是要适可而止,不要无节制地买买买,带带带。过去几年中国人在海外狂购物,海外也掀起代购热,而这正是去年以来,中国海关重点整治的目标,海关的检查的确是加强了。按照中国海关最新规定,在维持旅客进境物品5000元人民币免税限额不变基础上,允许其在口岸进境免税店增加一定数量的免税购物额,连同境外免税购物额总计不超过8000元人民币。如果超出了8000元人民币的免税额,海关会对超出的部分,按照行邮税进行征税。具体可参考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物品完税价格表》。在这种情况下,避免挨查的最好办法就是贵重东西不要买太多,超过自用范畴。比如你买一个IPONE可以说是自用,买5个带回去就很难令人相信是自用。另外,在海外购物的发票要留着,如果最后超过免税额限制,或许有助于作为超额定价的参考。在携带现金方面,中国对每个人无需申报携带出境的现金限制是5000美元,5000到1万美元之间要在银行办理携带证,申报出境,人民币出入境的限额是两万。美国海关对现金无申报出入境的限制是1万美元。以前有人用旅行箱装一箱现金来美购房的做法是非常危险的。还有一点,美国海关对携带植物和食品入境的控制是很严的,水果、种子、肉类等都不可以携带入境,即便是像瓜子、火腿、腊肉这种加工成品都不行。所以华人回国探亲回来或者国内亲友来美探亲,最好不要大包小包带好多土特产,很容易被查没。其实这些中国土特产,美国的华人超市现在也都有的卖。(来源:美国咖)
最后发表: 夕凪ω@ 2017-1-22 15:18 1216 5 2017-1-21
萌村村长 一针见血:中国式移民究竟为哪般?! attach_img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是中华民族的古训,华夏一直以来也是安土重迁的民族。但是随着经济、生活方式、特别是环境的变化,这条戒律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已经不如以前那么重要了。中国式移民已经成为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社会现实问题!财经作家吴晓波说:我想破了头,理由大概有三个,第一是追求高品质的生活;第二是子女教育,第三是财富的不安全感。那么,移民的人很快乐吗?他们真的可以“离开”吗?1975年,小说家米兰·昆德拉被迫离开捷克,移民官员递给他一个地球仪,让他随便选一个国家,昆德拉慢慢转动地球仪,良久,轻轻地问,“您还有没有别的地球仪?”你的钱走了,你的人走了,但是,你的心呢?也许,移民者都是昆德拉——在心灵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法离开自己的国家。中国强大了,我为何还要移民?  曾有数据显示,2010年时中国在海外的华人华侨数量已超过4500万。仅是2012年,获得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四个国家永久居留权的中国人总数就达到了15.2万人。与此同时,准备移民的国人数量仍在持续增长。据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公布的《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4)》显示,截至到2013年,中国海外移民存量已达到934.3万人,23年增长了128.6%。中国已经从1990年的全球第七大移民输出国,上升为目前的第四位。然而远离故土对大部分仍有着深厚乡土观念的中国人来说,绝对不是个轻松的选择。在调查采访本期内容时,记者走访调查了多家中介机构、国际运输公司和外资企业的在华分支机构,对其中正在考虑或者已经着手离开中国的人进行了采访。虽然他们的身份背景、出国途径、目标国家等都不尽相同,但除了个别准备出国留学的孩子外,几乎所有人在采访中都表达着对“离开”的许多不舍,他们都不约而同的对记者诉说着一件事情:我为什么要离开中国!缘由之一:无可遏制的污染将国人越推越远让刘先生最终决定出国的导火索就是北京在2014年2月出现的连续雾霾。根据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的数据显示,在2月的28天中,北京仅有7天的空气质量等级不在“污染”行列。其中20日—26日,北京的全部检测区域都被意味着严重污染的“深褐色”覆盖,PM2.5指数在175-185之间。在全球最大的钻井设备制造商、美国国民油井华高公司北京代表处工作的刘先生,学习石油化工专业出身,多年的从业经验让他对PM2.5(即雾霾中大部分有害物质所富集的细颗粒物)的危害并不陌生。“我儿子今年四岁,这半年来总是咳嗽。去北京市儿研所看病时,专家说现在他的门诊有这种症状的患儿越来越多。医生对此没有办法。对雾霾,大人也许还有些抵抗力,孩子的反应太明显了。”刘先生担忧地说。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原总工程师魏复盛对《中国民商》的记者解释说,空气中以PM2.5为代表的细颗粒物主要来自于燃煤、工地扬尘和汽车尾气。北京的雾霾更多的是后者。“这么小的颗粒很难自然沉降,会在空气中停留一个星期甚至几个月,本身对呼吸系统就有影响,造成咳嗽、不适。而小颗粒物上吸附的致癌物,更会导致癌症高发。早些年我曾对城市空气污染对儿童呼吸系统影响做过研究,其中就包括PM2.5,由于新生儿和婴幼儿处于生长发育期,污染对他们肺功能的影响和损害更为严重。”与刘先生面对同样“雾霾”困扰的,还有准备出国留学的申女士。29岁的小申在北京一家互联网企业工作已经四年,目前是高级项目主管,工作稳定。在她看来,选择放弃工作、重新回到校园,实属无奈。2012年的下半年,因为久咳不止,小申开始“徘徊”于北京各大“三甲”医院之间。北京医院、协和医院、北医三院,专治肺结核的北京胸科医院和解放军309医院,甚至是治肺癌的北京肿瘤医院,小申都跑遍了。各种检查做下来,都不能确诊导致咳嗽的病因。辗转一年后,经朋友推荐,小申找到了北京东方医院的呼吸内科主任史医生,希望能用中医方法先行调理,缓解病情。“找到史医生之前,日夜不停的咳嗽严重影响了我的生活和工作,让我坐卧不宁,我甚至一度觉得自己得了抑郁症。后来每周把脉抓药,连续两个月后,我的咳嗽终于压了下来。然后我做了肺功能检查和气道激发试验,最终被确诊为咳嗽变异性哮喘。”小申向记者说了这样一个名词。“史医生对我说,自从雾霾频发后,他一年里新增患这种病的病人至少三四十个。这些人多数都是肺功能薄弱或者曾有旧患的,所以对雾霾更为敏感。”当问及如何根治时,史医生对小申说,中医只能调理身体状态,西医也只能在咳嗽发作时,使用带有激素的哮喘喷雾来缓解症状。但这些都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史医生建议上述敏感人群离开雾霾的环境。“经常与我一同等煎药的一个阿姨,咳嗽时间比我还要长。为此举家前往新西兰,两个月后她与我联系说,不用吃药也完全不咳嗽了。”小申最终选择去加拿大多伦多附近的一所学校修读研究生。“我并不想移民,但国内空气、水源甚至是农作物的污染都太严重了。如果我毕业时,国内环境污染问题解决了,我是还要回来的。”小申对记者说。在采访中记者发现,环境污染成为近年来促使国人选择去国外生活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此次调查中,就有七成的人将此作为主要的“离开理由”。缘由之二:不能承受房价之重陈聪在上海经营着一家国际置业公司,全球金融危机之前每年的业务规模都不算大。但随着美国、欧洲等一些国家经济情况的好转,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海外房地产市场的变化。市场的复苏,让他的生意前所未有的火热起来。“新闻说美国房价已经连涨了21个月,在我们看来还不止呢!国内限购限贷,而国外土地房产私有、永久产权、外国人可以贷款、租金回报率较高且稳定,加上人民币升值和利率等因素,使得国人投资海外房地产的热情一点没有消减,未来的市场潜力巨大。”陈聪对《中国民商》的记者说。按照陈聪提供给记者的数据来看,他的绝大多数客户仍将投资的第一目标瞄准了美国。根据全美房地产经纪人协会公布的报告显示,从2012年3月到2013年3月,中国人在美国购房的总价值达到123亿美元。2013年中国客户在所有在美购买房产的外籍人士中占12%。根据美国《财富》杂志网站报道,在“2013年全球房价涨幅最大的国家或地区”排名中,迪拜以房价年涨幅28.5%位列第一,中国内地、中国香港以及台湾分别以房价年涨幅21.6%、16.1%和15.4%位列二、三、四位。内地房价的涨幅远超排名第十位的美国,更是将增幅10%的英国、9.3%的澳大利亚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因此,这些国家想当然的成为中国人选择海外置业时的考量对象。在伦敦,2012年中国买家购买了伦敦27%的新建住宅房,占总交易金额的17%,2013年上半年,来自中国大陆的买家又购买了价值约1.7亿英镑的伦敦房产。赢克沃兹中国部总监王艺表示,投资300万人民币,在北京可能买到的房产,租金在每月人民币3000元~4000元之间,如果同样一笔投资在伦敦的房产市场上,能够产生的租金折合人民币应该在15000元左右。在澳大利亚,因为全球经济处于低谷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减少,极大的影响了国内的经济形势。对此,澳大利亚政府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较低的利息,希望通过房地产市场来拉动经济。当其成为一个刺激经济的导向,再配合以放松的移民政策,便会吸引大量的海外投资。由于没有房产税和遗产税,虽然房主要承担房屋的维修和物业等费用,但相比于美国、英国等国家来说,置业的持有成本还是较低的。因此,据澳大利亚房地产研究机构统计,2013年,悉尼房价上涨了14.5%,如果加上租金收益,全年的房产增值在20%左右,这使得悉尼的平均房价已经超过了65.5万澳元,约合354万元人民币。但即便这样,仍然没有超过国人对高房价的“心理承受能力”。除了个人投资住宅项目外,这两年中国公司的身影也开始频繁地出现在国际房地产交易的舞台上。从陈聪公司的调查和客户反馈来看,与之前中国客户倾向选择曼哈顿这样易出租或保值的房产不同,最近两年用于自住的购买需求明显上升。投资目标国家的多元化,表明了投资者更希望投资于一种生活方式,清洁的环境,特别是优质的教育资源对中国客户来说是难以抗拒的卖点。“现在传统的投资热门地区,美加澳英走的都是这个路线。对于已经习惯了北京、上海高房价的中国人来说,突然发现纽约、伦敦、悉尼的房子也没那么遥不可及,与配套环境和社会资源相比,国外的房子真不算太贵。”陈聪说。缘由之三:恐惧舌尖上的“化学实验室”在采访中,居于“离开理由”第三位的就是近些年来风波不断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在2014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建立从生产加工到流通消费的全程监管机制、社会共治制度和可追溯体系,健全从中央到地方直至基层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坚决治理餐桌上的污染,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这样的“描述”让身为两个孩子母亲的赵鑫有了些宽慰,但却仍然没能阻止她申请移民的脚步。身在成都的她在电话采访中对记者说,“这几年发生在食品、药品领域里的各种‘门’或者‘事件’太多了。每天都不用特意去搜索,电视、网络里的新闻,甚至是手机里的‘段子’,关于某某食品添加剂超标、有毒或者致癌,某某药品造假、甚至致死等的消息从没间断过。移民的主要原因就是看完新闻我什么都不敢给家人、特别是孩子吃,我也希望政府能够采取有力的措施,治理好现在这种到处是‘毒’的局面。但实际情况是按下葫芦浮起瓢,打击一批又出现新的,感觉成效甚微。这样慢慢等待的日子太难过了。”在采访中,记者通过每个被访问者的叙述,遗憾的整理出了一系列通过食品、药品安全事件而被公众创造或者认识的“新名词”:大头娃娃、苏丹红、地沟油、瘦肉精、染色馒头、牛肉膏、毒豆芽、反式脂肪酸、甲醛毛血旺、塑化剂、毒胶囊……一系列的新闻和事件,让很多国人熟知的知名企业,如双汇、娃哈哈、立顿、蒙牛、伊利、茅台、酒鬼酒、五粮液、汇源、农夫山泉等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信任危机”。“我们每天都在‘被科普’化学知识,就像生活在化学实验室中。移民就是不愿每天生活在担心和恐惧之中。”赵鑫最后感慨的对《中国民商》的记者说。或许我们不难理解他们的选择。当食品、药品这些最基本的生存必需品安全得不到保障时,没有一个人会甘愿冒着“吃遍化学元素周期表”的风险,让自己和家人的生命断送在舌尖!缘由之四:一切为了孩子在陈聪向记者介绍全球房价时,屡次提及一个国人并不陌生的概念——学区房。事实上,它不仅是近年来中国人选择海外置业时最为重要的考量目标,也间接反映着年青一代的中国人为什么最终选择“离开中国”的现实问题。从陈聪的一位客户王希女士一家的经历中,我们几乎可以找到年青一代追求幸福生活的全部重点。1975年出生的王希与丈夫相识于澳大利亚,两人都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就离开国内前往澳洲读书。2001年,两人从西南威尔士大学毕业时觉得国内的工作机会更理想,于是先后回国,分别在两家排名世界500强的外企里工作。“回国后的工作特别忙碌,我们俩经常是轮流加班和出差,压力非常大。直到2004年儿子出生后,我辞去了工作,感觉生活才稳定了起来。”但让王希没想到的是,随着孩子的日渐长大,一系列接踵而来的问题让她措手不及。“孩子上幼儿园之前,我就听说入园难的问题。我提前将近一年的时间向一所比较好的公立园报名,竟然被告知名额已经满了。后来辗转托了很多人,才勉强挤进了这所幼儿园的亲子班,听说这样到时候也许会有希望。但我也不敢将全部希望寄托在这里,也在找其他的出路。后来果然没能成功,但儿子进了另一所幼儿园。虽然中间花了很多冤枉钱,结果还是可以接受的。”谈到这段波折的经历,王希一脸疲惫。孩子进入幼儿园后,王希吸取了教训,立刻开始替儿子寻觅“小学”,这才发现看似公平的“免试就近入学”只是个“美丽的误会”。此刻,学区房的重要性凸显出来了。在经历了找合适的学区、卖掉原有房子、贷款买新学区房、转户口、报名、审核、面试、体检等一系列漫长到折磨人的过程后,儿子升入了海淀区某知名小学。然而折磨却仍没有结束。由于王希夫妇平时对儿子采取“放养”态度,任其自由发展,因此在升入小学后,他们突然发现儿子班级里的孩子基本每人都有“一技傍身”——钢琴、小提琴、美术、珠心算、英语等等。有些孩子甚至在学前的课外辅导上,就将三年级以前的课程都学完了。面对儿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突发情况,王希慌了手脚。中国父母在孩子教育方面所花费的“良苦用心”,也许在全球范围内都鲜见“对手”。然而“中国式教育”也几乎为全体国人诟病。更让中国的家长难以接受的是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2013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达到699万,被称作“史上最难就业季”。2014年毕业生人数更是达到创纪录的727万,连同上年度未找到工作的毕业生,预计新增就业人数可能要超过900万。王希看到姐姐一家因为外甥即将高考的压力闹得家无宁日、家长歇斯底里、孩子身心俱疲,想想才上小学的儿子还要面对“小升初”、中考、高考、考研、就业等一系列几近“残酷”的压力,一家人开始考虑移民与陈聪的说法相印证的是,虽然根据教育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出国留学总人数41.39万,比2012年增长了3.58%,这是留学人数保持两位数增幅五年后,增速首次明显回落,但另一个显著特点是本科及以下学历就读人数增长仍然迅猛,且低龄化趋势明显。约80%的国人表示在能力许可的情况下,愿意更早的计划投资、移民或者直接将孩子送到国外上学。在美国实施的“十万人”中美学生之间的交流计划,加拿大推行SPP计划(学生合作计划,旨在吸引更多国外学生来加拿大接受教育),以悉尼大学为首的多所澳大利亚名校承认中国高考成绩, 欧洲公立大学一律免除学费、更为学生提供600多种奖学金等利好政策的“诱惑”下,回首看看高考的独木桥和人头攒动的就业市场,一向秉持“一切为了孩子”的中国家长怎么能不心动呢?缘由之五:追求可预期的幸福生活英国经济学家哥尔柏曾把征税的艺术概况为:拔最多的鹅毛,听最少的鹅叫。但如今在国内,普遍流传着一种调侃的说法:征税就是“见鹅就拔毛”的过程。根据财政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个人所得税6531亿元,比上年增长12.2%,高于绝大多数国人的工资涨幅标准。有机构称,在全部个人所得税收入中,近2/3来源于中低收入家庭。而且在中国,缴纳个人所得税与家庭中有无子女、子女多少等毫无关系,这与全球大部分国家的规定完全不同。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这几年在收入没有明显上涨的同时,花销却连年增加。从2010年开始,物价水平开始明显攀升,CPI同比上涨幅度最小的年度在2.6%,最大增幅时达到5.4%。在大部分一线城市里,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3500元工资,在目前的实际物价水平下,只能算是低收入,仅能解决温饱,如果家庭里有老幼需要供养,很容易就会陷入到入不敷出的困境中。“我想离开的原因其实很简单。物价高、工资低,交通拥堵,房价高企,去医院挂号越来越难、看病排队时间越来越长,每年都传闻要开征房产税和遗产税,而且起征线一次比一次低。”刚刚得到澳大利亚移民局发来体检通知的董肖对《中国民商》的记者说,“见过网上流传的那个中国最牛小县城的段子么?物价贵得跟纽约曼哈顿似的,工资少得跟非洲似的,菜价涨价跟愚人节似的。这就是现在大部分人生活的现状。如果你买过车、买过房、办过企业,就知道生活在中国,办个事情何其繁琐。我想离开的原因很简单,压力太大、活得太累,我只是想让生活质量更高一点。”(来源:环球移民)
最后发表: 迎风招展的普大爷@ 2017-1-22 02:40 1702 3 2017-1-21
QQK #烹饪大神#越南炒春卷 attach_img heatlevel
#烹饪大神#越南炒春卷
最后发表: 迎风招展的普大爷@ 2017-1-22 02:45 896 4 2017-1-21
推荐商家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微博Montreal weibo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Montreal Facebook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Montreal twitter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Montreal Youtube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Montreal linkedin

QQ-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网

© 2014-2024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萌村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