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4-613-1276
contact@mengchenghui.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00-17:00
热搜: 房产 留学 医疗
此时此刻 现代瓷艺
现代瓷艺 文:王亭苏 中国是装在瓷器瓶子里的一缕轻烟,几千年来是个不断变化长成巨人的魔术师。是刻画在瓷器上的活色生香的人生,是描画不完的无穷意蕴……蕴藏丰富的人情人性之美。 西方人概念中的中国就是瓷器,瓷器似乎代表了中国两个字的全部内涵。瓷器在中华文明史上处于各个时期的文化投射地位,时代的风貌,民俗,习气,思维,民生等美学思想都集中在瓷器的创造力和审美表现力上。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tzWnkCFQTByf80grOjjU1TTYY9Pqc7uDk8ia2VS5a79diblWqBdDIDmUPe1UNsXQsQeAovhFMneZr3uKRB9vs5xw/0?wx_fmt=jpeg 收藏瓷器的人无疑是爱瓷器的,却也谈不上爱艺术,高雅的喜好对国人有种拔高的风险。 古代瓷器和古代官窑的投入上是普通收藏者所无法承担的,鉴别力及各种综合因素令他们不敢承担风险。现代艺术瓷因此得到国内外很多收藏家的追捧,近几年,大宋官窑陶瓷艺人和艺术家不懈的尝试和创新使现代艺术陶瓷走向世界,像刮起的一股古中国闺阁中的香风,挠着你的心肝,刺痒难耐。 https://mmbiz.qlogo.cn/mmbiz_png/tzWnkCFQTByf80grOjjU1TTYY9Pqc7uD3Pwic5fmclZNjv2VDeuczNStyK4fPm7djGWianyp9Y6h4YPsdwvU5Uhg/0?wx_fmt=png 古代官窑的陶瓷数量远不及热爱它的人多,物以稀为贵的物论和人伦思维,把古代瓷器束之高阁,捡漏或是偶然的运气成就不了多少浮华梦,现代瓷器便不必承担这样的压力,每个收藏家的特质都是不知生命苦短的,都有着唯美的喜好,愿意生生世世和这些命里注定的东西为伴,艺术永恒使生命得到延续,也达到了永恒。 大的收藏家往往不是用这些东西交易,像流落的自己被重新拾回人间,一种身心的安放。现代艺术瓷的艺术语言看上去不那么暮气,更灵动和活泼,但是也因此缺少了沉淀的厚重感,然而人的心理很微妙,可以为自己的行动画上完满的句话。不存在得失,以此达成与物的和解,与世界的良性沟通。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tzWnkCFQTByf80grOjjU1TTYY9Pqc7uDv64AhInqeCnElLiaupkKNLho3nibZZ3mWicZJibXAZpDBUaWpwK9wtYxuw/0?wx_fmt=jpeg 现代艺术瓷的新颖别致也符合现代人的大众审美情趣,家居中有一种适度的调和感和协调的能力。然而这只是收藏现代瓷器的原因之一,但是大多数人还是倾向收藏名家名品,某种程度上功利主义思想还是得到最大补偿,身份的象征,实力,未来增值的可信度。而系统化的收藏则是考验耐心和修为的,按不同年代,作者,类别等。眼界在这时候是责无旁贷的,也考验你的经济能力。收藏之前的功课一定要做足,比如成型工艺和烧成工艺,不同陶瓷就像不同的个体的人,各有优劣短长。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tzWnkCFQTByf80grOjjU1TTYY9Pqc7uDAsa0dCahbb4OWrQicucJteiabLCMicvI9NnjecM928L9BphPjWdjX5tYg/0?wx_fmt=jpeg 了解现代瓷器远比古代瓷器更容易,它和历史的链接和承继发展到现代,是和你面对面的,是现实的触摸,不存在鉴别古瓷器的多元而复杂的难度。就像阅读一本好书,连看几遍你的感受会完全不同,一次比一次更多领悟,收获到更多信息,和自己发生恋爱的愉悦。 而专利作品在未来的地位就像一个君主立宪国家的王储,有可能成为绝世孤品,因此在收藏现代艺术瓷的时候,专利作品在前面的基础上做为专项考虑不无益处。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tzWnkCFQTByf80grOjjU1TTYY9Pqc7uDCibejn2kFbib5KCh7TI8X5co764GxGDRRBiaqO4914kAmYVjW5DJibDaXQ/0?wx_fmt=jpeg 色彩是有香气的,现代瓷的丰富绚丽的想象力和融合能力发展了现代瓷器重要的特质:色彩斑斓。最没有个性的特性,因此往往被一时迷惑而忽略造型本身,作为一种三维空间的艺术形式,造型是艺术灵魂的再现,就像一个到八十岁还情愿保留身材的女人,世界都将为此精神倾倒。 瓷器的圆润感一直占主流,大概符合中国人的气质,然而因此反而有了缺口。于我个人而言,我是不大喜爱的,除非它的丰富的内涵打动我,否则我愿意离开这种市侩的自作聪明的圆滑。我更喜爱挺拔感的造型,有竹子的清瘦文雅,纤秀。对于雄阔的,文儒的,豪放的造型只要是适宜的,都是值得品味和欣赏的吧。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tzWnkCFQTByf80grOjjU1TTYY9Pqc7uDvKw5Q2EZoLRJX71ql9ZQibNOvPX56Kv8rB68ticqUhaO4ZWKR9JJApVA/0?wx_fmt=jpeg 瓷器没有过分复杂的线条感,受工艺的局限,也受人心的局限,心过于复杂了便喜欢简洁的物品,然而它给我们带来的想象力却是无穷的。 唯一性是瓷器必备的特质,就像你我互不可取代,窑变和造型是否统一,新颖是唯一性的前提,而窑变的本质应当是在任何一个角度都能给人以艺术的完整性,画面优美毋庸置疑,而达到空灵的至境似乎是个难度,相当大的考验,考验你的综合素养。而色泽就像一个人的衣着,雅而不俗,层次分明,多变,釉色靓丽莹透,令人可喜的,单调和干瘪的物欲世界被它们的色泽充满,是理想主义者的收获。斑点瑕疵就像华丽绸缎上的墨迹,不容宽恕。 现代瓷从古代瓷厚重的身影中蜕变,未来也会作为历史供人凭吊,吸纳和扬弃。可是管得了多远呢?一场人生一场春梦。
最后发表: 此时此刻@ 2016-9-15 18:04 1087 0 2016-9-15
此时此刻 德国的强大,在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就决定了 attach_img
德国的强大,在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就决定了 文:转载自美国内参 最近,很多家长都在看一篇文章《没有人会告诉你,你的孩子没礼貌》,文中说到:前几天参加了一个婚宴,婚宴的桌上有一个孩子,那孩子很没有礼貌,把转盘转得忽悠忽悠的。一席下来,家长没有阻止自己的孩子,大家因为不熟悉也没有阻止。但是在家长带孩子去上厕所的时候,所有人都说:“这孩子真没礼貌!” 在中国,没有谁会告诉你,你家孩子没有礼貌,但是所有人都会讨厌你的孩子。——我们把这种“不说”当成了一种礼貌,礼仪之邦的俗语是“老婆是别人的好,孩子是自己的好”,所以,自己的孩子自己教。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另一个故事—— 跟一个德国朋友出去,路过郊区的一条小河,看到一个小孩在钓鱼,旁边却放着两根钓竿,德国朋友不高兴地走过去,问道:“怎么有两根钓竿?”(德国规定钓鱼一个人只能用一根钓竿。) 小孩回答说:“跟同学一起来的,他上洗手间了。”(果然不一会,上洗手间的孩子回来了。) 德国朋友继续问道:“有执照吗?”(德国规定钓鱼要有执照的。) 两个小孩赶紧掏出执照:“有呢,你看。” “带尺子了吗?”德国朋友又问道(德国规定钓鱼要有尺子,钓上来的鱼不到规定的尺寸要放回去。) “带了带了。”两个孩又连忙掏出尺子来。 “哦。”于是德国朋友就走开了。 一旁的我很奇怪,不知道朋友为什么要管那么多,“那两个是你家亲戚的孩子?” “不是。” “你朋友的孩子?” “也不是。我不认识他们。” “什么?不认识?怎么可能呢?那人家干嘛要听你管教?” “呵。教育是整个社会的责任,孩子是德国的未来,我们每个德国人都有责任随时随地进行教育。”德国朋友淡淡地说着。 我沉思良久,想到一个景象:走在中国的大街上,你敢大声地喝斥那些不认识的孩子,教他们怎样做吗? 在德国期间,我一直思考着这样的问题:德国社会何以文明,德国人在全球何以受到普遍的尊重?通过了解和体验德国的教育,我们似乎找到了部分答案。 在很多人看来,德国战后之所以能崛起,与他们“严谨”、“勤奋”的民族性格密不可分。而人们通常认为,德国这种高素质的民族性格,则得益于对教育的重视。正如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说的那样:“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她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她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她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取决于她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民所受的教育,人民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 德意志的胜利在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就决定了 据说,普法战争结束之后,普鲁士大获全胜,普鲁士元帅毛奇说,德意志的胜利早就在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决定了! 在德国,中小学教师的职业有非常不错的收入。据政府的相关统计,德国政府支付给中小学教师的工资为人均国民收入的2倍多。德国中学教师人均年税前收入超过45,000欧元,与德国一些著名的跨国公司职员的人均年税前收入相当,与其他一些行业相比,中小学教师属于名副其实的“中高收入阶层”。 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之间,教师的收入也有一定差异,但不会很大,至多为30%左右,因为德国社会最不能容忍的是不公正,这种价值取向已渗入他们的血脉,积淀成为一种民族文化。 放眼整个世界,德国中小学教师的收入高于除瑞士以外的其他工业化国家而高居全球第二。在职业属性上,德国的中小学教师属于国家的公务人员,受不解雇的保护,无失业之虞,而且每年还有两个很长的假期。 这么好的收入待遇,使得德国中小学教师任职资格的门槛也随之提高。在我国,大学本科生或硕士生、博士生都可直接到中小学应聘任教。在德国,情况要复杂得多。你若想成为一名中小学教师,至少要过三道“关口”。 首先,你得拿到大学本科或者更高的学历。其次,你得一本正经地接受心理学、教育学的专业训练,参加权威机构组织的相关考试并取得合格成绩。最后,你必须参加国家组织的教师资格考试并取得合格成绩。 这三关都不是轻而易举能闯过去的。与我们国家正相反,“上大学容易毕业难”,这是西方国家高等教育的常规。在德国,大学学制一般为理工科4年,人文科5年,医科8年。大学前两年学基础课,考试不及格不能进入第二阶段的学习。 第二阶段是专业课学习,考试及格才能拿到学分,只有积累了足够的学分,才能拿到大学毕业文凭。由于大学学习要求很高,加上许多学生要一边打工补贴生活,一边又要随“不懂变通”的教授们认真读书,因此,无论是基础课考试,还是专业课学分,都难以一帆风顺。大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越来越长,据了解,目前德国大学生从入校到毕业,平均需要7年, 4-5年能毕业的人是少数。如果想当教师,好不容易拿到毕业文凭后,还要应付心理学、教育学考试,尤其是难度最大的国家教师资格考试,这大约要花3年左右时间,而且,即便你花了那么多时间培训应考,也不一定能够通过教师资格考试。 再加上自20世纪80年代起,德国的出生率呈下降趋势,中小学校学生人数减少,教师职位空缺主要靠自然减员,而德国的制度设置又基本杜绝了“走后门”的陋习,单纯的德国人要想成为中小学教师,竞争和筛选十分激烈,只有那些真正热爱教育而又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能成为教师。而一旦实现当教师的梦想时,年龄已在30岁上下了。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小学教师职业备受尊重,基础教育界人才荟萃。 德国禁止学前教育?怎么可能! 网络上经常看到“德国禁止学前教育”这种说法。德国的孩子并不是在上学前天天傻不啦叽的就是玩,而德国人对“学”前教育有自己的理解,孩子们也会学一些东西。他们的书包不比我们的小。 比如幼儿园时,老师会教孩子们如何乘坐公共交通回家,如何遵守交通规则,在公共场合不可大声说话,甚至是如何进行垃圾分类等遵守社会秩序的教育。 而如果孩子对某类学科,比如音乐、艺术或体育感兴趣,他们是有权利在一些学校或机构进行学习的,甚至有些是免费的。 在德国有一本有关儿童教育的书,十分流行,叫Struwwelpeter:以很多荒诞诙谐的故事,来告诉孩子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他们最注重孩子的性格、品德培养,很多好习惯也是因为从小家庭教育的结果。 https://mmbiz.qlogo.cn/mmbiz/tzWnkCFQTBzTOjowOicwEISC43TlnLNNOiaoLl7Y1fhI4zAKCrdMAKmPAFOGaaKOXW58myZBX18yS7BOUgOE8lvA/0?wx_fmt=jpeg 比如自理能力:如饮食、睡眠、排泄安排、自理能力训练。 比如规则意识:盛入自己盘中的食物一定要吃光;必须先吃完饭菜,才能吃零食。 比如爱心:很多家庭会在家中养小动物,如小狗、小猫,让孩子亲自照料小动物的过程中,懂得体贴入微地照顾弱小生命。 比如坚强:孩子摔倒后,只要不是很严重,父母不会马上去帮忙,而是让他们学会自己站起来。 比如尊重:告诉孩子要尊重别人的隐私。德国父母很多不会在未经过孩子同意时去翻阅孩子的东西。 比如礼貌:德国父母在寻求孩子帮忙时会说bitte(请),之后会说danke(谢谢)。 比如理财:德国父母会非常严格的控制零用钱数量,会让孩子做些简单的家务以获得零用钱,避免不劳而获。 比如承担后果:有一个德国母亲对自己总是起晚的儿子说“很遗憾,我不能开车送你去学校。这得怪你自己,你可以选择是放弃早餐,还是迟到。” 比如承担责任:有严厉的德国家庭,如果孩子忘了把脏衣服放进洗衣袋,他还得继续穿脏衣服。 比如诚信:德国家长首先会以身作则,并经常会告诉孩子,要遵守约定,不能轻易食言,答应过的事情,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到。 比如自信:德国家长非常重视自己孩子的自信培养,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家长都会给与更多的鼓励和赞赏,因为他们知道孩子从小的自信来源是父母。他们也绝不以成绩的好坏去否认自己孩子在其他方面的优秀。 比如合作:在德国无论是家里还是学校,都会有意的去为孩子们组织一些集体活动。因为在德国有这么一句话叫做“Wer alleine arbeitet , addiert. Wer zusammen arbeitet, multipliziert.”(一个人的努力是加法,一个团队的努力是乘法。) 来看看他们长大后的好习惯 看书:德国人经常手里拿着一本书,在地铁上,玩手机的人少,看书的人多。在德国如果你留心能看到各种大小的书店,而书店里永远都有不少的读者。纸质的书籍在这个电子社会当中,似乎在德国仍然流行。德国人有91%在过去一年中至少读过一本书,23%年阅读量在9到18本之间;25%年阅读量超过18本。 礼貌和谦让:礼貌和谦让其实是一种宽广的心态。有一次在德国高速上遇到事故,两排车并为一道,因为有急事,一个在我左方的车主动放慢让我先过。如果你在人多的时候坐地铁,你也会发现,站在门口的人会主动先下车,让后面需要下车的人下车后在重新上车。 准时:大多数德国人都能遵守规定好的时间,这里说的准时并不单单指德国人,还指德国的公共交通,在没有意外的情况下,每辆地铁、公交车都能按照时刻表的时间准时到达车站。 注重家庭:德国人与注重工作相比更注重家庭,他们会在下班后回家与家庭团聚,很少因为应酬而不回家,在节假日更是会把时间花在自己家庭身上。 记事本:几乎每一个准时的德国人都会有一本记事本,这个记事本不一定是要与工作相关,但一定与自己的生活相关,比如记录重要的事情或预约时间。 遵守交通规则:德国人十分遵守交通规则(不是全部,当然也有闯红灯的行人),尤其是司机,因为这关乎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在德国开车基本都会打开日间行车灯,而他们在变道时不仅要看后视镜,还要扭头去看盲点区是否有车(考驾照时必学的)。 注重生活质量:德国人绝对不是一个爱慕虚荣的民族,他们宁可把钱花在真正的品质生活上去享受,尽管他们能造出世界顶级汽车。比如他们会花200欧去买一个保温壶,而不是一个Gucci钱包,他们会花500欧去买一个厨房用具,而不是一个LV包,他们会花上千欧去维护自己的花园,而不是一件Burberry大衣。因为他们知道真正的奢侈品是自己的生活品质,而不是一个包或一件大衣。 注重环保:德国人很少乱扔垃圾,因为他们知道环境的重要性,即便身在外国,他们也多数如此。我和一个德国人在中国爬山,由于没找到垃圾箱,这个德国人拿着自己的冰糕棍一路走下山,找到了一个垃圾桶后才扔掉。 严谨:他们的严谨源自对细节的考虑,比如在德国超市里买到的每一个鸡蛋,上面都会有一个标号,而你可以通过这个标号,了解到下这个鸡蛋的母鸡的生长环境。 契约精神:在我们看来很多德国人非常死板,甚至是不会变通,但这是因为文化和从小养成的一种“契约精神”造成的,他们轻易不作出承诺,但承诺过的事情一定会做到。有了保证,才有了德国品牌质量的承诺。 不屈不挠:为什么德国汽车比普通汽车贵出许多?为什么德国的锅比普通锅贵出几十甚至几百倍?为什么德国的米勒洗衣机要几万甚至几十万?为什么Made in Germany是高品质象征?其实百年前的德国产品是被英国人嘲笑的疵品,但就是因为专注和坚持,才有了今天质量上的保证。 遵守社会秩序:每一个德国人几乎都会遵守社会秩序,比如排队,无论是人在排队,还是汽车堵车排队,很少有插队现象。 公共道德:如果你留心,你会发现大多数时候德国的公共场所(除了球赛期间)十分的安静,几乎大家都是窃窃私语的状态,很少有大声喧哗的。(除了球迷和醉鬼)。 同情心:多数德国人会主动帮助弱者、残疾人或老人。老人摔倒这种事也会在德国发生,但一定会有人上来帮忙,而且不只一个。当遇到残疾人时,也会有人主动上前帮忙。 爱国:德国人很少嘴上去说自己多爱自己的国家,甚至经常讽刺自己国家不合理的地方。但从他们坚持使用自己国家生产的产品不难看出他们的爱国精神,当然也是他们对自己产品的信心。如果遇到国际球赛,那么你肯定能够感受到他们强烈的爱国情怀。 尊重生命:当遇到特殊车辆时(拉着警报的警车、救火车、救护车等),民用车会主动靠边相让。 注:本文来源自《美国内参》2016.5.25.
最后发表: 此时此刻@ 2016-8-10 08:31 951 0 2016-8-10
此时此刻 巴黎石板路上 attach_img
巴黎石板路上的Je t'aime 文:枫子 关于巴黎,每一个人对他(法语中巴黎是阳性词,故用“他” 指代)的理解和印象与其他人的都不相同。巴黎是具象的、也是抽象的,是现实的、也是浪漫的,是一种客观存在,也是一种精神状态……有时,当我想起巴黎,思绪也并不繁乱,可能就是几个人,几件事,真实的虚幻的,恢弘的平凡的,统统重叠交织杂糅在这样的一张明信片里:虽然那人那事早已成了黑白记忆,但那句深深印刻在石板路上的JE T’AIME(法语:我爱你)却依旧历历清晰。 流动的盛宴Je t'aime, moi aussi 巴黎是民族的,更是普世的,这个爱情之都一直不吝释放他的魔力,吸引全世界的有情人在此见证他们的爱情誓言:Je t’aime。 美国来的海明威(ErnestMiller Hemingway,1899-1961)在巴黎的爱情就似一场流动的盛宴,盛宴的主角和他的妻子在那里度过了四年最清苦朴素,却又充满青春欢乐的日子(上世纪二〇年代,海明威以驻欧记者身份旅居巴黎)。那里留下了他一生中最宝贵的爱情故事!写作《流动的盛宴》时他已经离开巴黎近四十年了,当年盛宴的现场早已消失,唯有在记忆中追寻那段已在时光的透镜里失焦变形的朦胧往事。“这就是在巴黎的第一阶段生活的结束。巴黎绝不会再跟她往昔一样,尽管巴黎始终是巴黎,而你随着她的改变而改变。”(注:海明威原文中用“她”指代巴黎。)这深深的叹息发生在海明威结束自己生命的四年前。那时他身患重疾,记忆力丧失,身心均遭受着深深的创伤和摧残。他肯定是意识到了自己已处暮年,或在心里已开始预备着即将结束自己的生命。在这人生的最后时刻,还有什么能令他动容、感怀不忘的呢?那一定是他一直珍藏心底,最柔软、最不忍触及的一段湿漉漉的黑白往事吧?于是他坐在古巴的观景庄,面向东方,目光跳过茫茫大海,将思绪飞回到从前和彼岸,追忆起了那一段在巴黎度过的青春岁月。 https://mmbiz.qlogo.cn/mmbiz/tzWnkCFQTBxmw0l8nicFXVCNY6tibp005CvPIMtlfb3wCKkHpPHghAsBpiaSRZ75FFB3OHUl0H64lntvegWTLycWw/0?wx_fmt=jpeg 那时他才22岁呀!浑身都是少年那种抒情的能力!在这最美的年华里,他与第一任妻子哈德莉,沉湎在巴黎这席流动的盛宴中,享受着纯洁温馨的爱情,开辟文学创作的新里程(他的成名作《太阳照常升起》就是在那段时间完成的)。那时的生活可真是清苦,俩人时常得忍饿挨饥,可虽穷却精神富足。“我们吃的不错而且便宜,我们喝得不错而且便宜,我们睡得很好而且睡在一起很温暖,相亲相爱。”青春的纯真加上艰苦的磨练,将两颗心紧紧连接在一起:“我们绝不会爱任何其他人,只是彼此相爱。”那是他一生中真正的一段La vie en rose(玫瑰人生)。 海明威一生有过四次婚姻,相对于其他三次,这第一段最为纯洁,那时他无名无利,有的只是青春的理想和激情。他曾那样爱着他的妻子,以至四十年后,在暮年时光里,仍旧清晰地记得妻子的模样:“等火车驶进车站时我又见到我的妻子,她站在铁轨边,我想我情愿死去也不愿除了她去爱任何别的人。她正在微笑,阳光照在她那被白雪和阳光晒黑的脸上,她体态美丽,她的头发在阳光下显得红中透着金黄色,那是整个冬天长成的,长得不成体统,却很美观。……这时我把她搂在怀里,”“她说:‘我爱你,我们(指她和儿子)都非常想念你。’” 这时他一定是这样深情地回答妻子的: “Moi aussi.(我也爱你。)” 可那脆弱的青春啊,是那样容易消逝而不可靠。当有人(他的第二任妻子)“不知不觉地,天真无邪地,毫不留情地企图与那丈夫(指海明威)结婚……而如果那丈夫运气不好,又会爱上她……”海明威一直把第一段婚姻的毁灭归咎于第二任妻子的蓄谋,“一切真正邪恶的事都是从一种天真状态中发生的。” 然而覆水难收。“我爱她,我并不爱任何别的女人,我们单独在一起时度过的是美好的令人着迷的时光。但是等我们在暮春时分离开山间回到了巴黎,另外的那件事重新开始了(指与后来第二任妻子的婚外恋情)。” 海明威与哈德莉的纯美爱情就这样被他自己葬送了。怀揣着悔恨和遗憾他离开了巴黎,回到了大洋彼岸的故乡美国,在那里用一生一世来祭奠那又爱又痛的巴黎爱情往事。巴黎,记下了他的最痛,也记下了他的最爱,沉淀之后,他悠悠地说: “巴黎永远没有个完。我们总会回到那里,不管我们是什么人,她怎么变,也不管你到达那儿有多困难或者多么容易。巴黎永远是值得你去的,不管你带给了她什么,你总会得到回报。不过这乃是我们还十分贫穷但也十分幸福的早年时代巴黎的情况。” “假如你有幸年轻时在巴黎生活过,那么你此后一生中不论去到哪里她都与你同在,因为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盛宴。”——欧内斯特·海明威 遥远的梦幻Je t'aime,moi aussi 这是个随时随地、一切皆有可能的世界,因为想象力预先在这里留下了它最不寻常的关切。这个世界不再遥远,不再难以接近。雨果说:“这个又哭又闹的巴黎,风情万种,令人眼花缭乱。”这样一个多姿多彩的城市,注定是地球上很多角落里那些小女子心心向往的圣地。 这个女人年华不再,可她依旧坚定自信,铿锵豪迈,因为她的生命里有年轻时候储藏的爱的宝藏。 在那个年轻女子的心里,巴黎是在茫茫无尽的时间长河中航行时的想象,是她终极的关切和情感的寄宿。那遥不可及的空间与她热烈的憧憬对峙着,当偶然获得的一点感觉与憧憬相吻合,虽然没有任何合乎逻辑的证据,她仍旧快乐地假想着这梦想存在的合理性。那异域的一切虚幻又实在,那样令人着迷,皆因她为之陶醉的,恰恰就是那模糊的形象,朦胧的感受。 那个印象派的巴黎啊! 那吸引力从遥遥远方来到内心深处,虽脆弱却有生命力,虽飘渺却经久不散,寄托着她拳拳的期盼。“我要走向远方,很远很远的地方。”她说,远方总是好的,因为诗意的生活总在别处。 “诗人,生活在别处,在沙漠 / 海洋,纵横他茫茫的肉体与精神的冒险之旅。”——法国诗人阿蒂尔·兰波 这个把纯真情感寄予别处的女子,怀揣着史诗般壮烈的情怀,与那个住在巴黎16区的卷发男孩,孤注一掷地谈着一场跨越时空的异国恋爱。她的想象力是那样丰富,凭着唱过的巴黎歌曲,读过的巴黎书籍,看过的巴黎电影,背过的巴黎诗句,或者一部巴黎音乐剧,甚至是与来自巴黎友人的一席话……巴黎活生生地驻在她的心里。他们依托着书信和电话,认真地虚拟着恋爱的细节和情景:在布洛涅公园,在塞纳河左岸,在莎士比亚书店,在加尼叶歌剧院,在香街之上,在铁塔底下……他怀抱着她,说:Je t’aime,她依偎着他,说:Moi aussi。连背景音乐都设计好了:“Sous le ciel de Paris / Marchent des amoureux / Leur bonheur se construit sur un air fait pour eux.巴黎的天空下漫步着恋爱中的人,他们的幸福建立在专为他们营造的氛围中。”——Edith Piaf:Sous le ciel de Paris “爱情本身与我们对爱情的看法之间的差别判若天壤。爱情的本质在于爱的对象本非实物,它仅存在于情人的想象之中。”——马塞尔·普鲁斯特 她自顾自地谈着这场假想发生在巴黎的恋爱,她不是不知道:“Dreams are my reality / The only kind of real fantasy / Illusions are a common thing / I try to live in dreams. 梦境就是现实,惟一真实的幻想,幻觉已成平常事,我试着活在梦境里。”——Richard Sanderson:Reality 无论如何,她毕竟是拥有了生命中一次至纯、至真,浪漫而奇妙的爱情故事,并如愿地将它写在了巴黎的书页上,这是她一生的财富。 巴黎,是地球上很多角落里那些小女子遥远的梦幻。爱情,就应该发生在巴黎! https://mmbiz.qlogo.cn/mmbiz/tzWnkCFQTBxmw0l8nicFXVCNY6tibp005CavxibQSXwtnncicREy5IxEQAcHlVrtaKktE5vAfC4ic0YEzf6XKwKibbew/0?wx_fmt=jpeg 理性的情感 Je t’aime,moi non plus “Je t’aime,moi aussi”?Parisian(巴黎人)却怀疑这种完美爱情誓言的合理性——那好像是中产阶级的文化遗存,落满了灰烬尘埃,是外省人、外国人才追求的东西。在这个存在主义的诞生地,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早已深深地嵌进了人们的基因里。接受冲突,接受缺陷,接受不完美,是巴黎人的本性,就像承认大自然中的一部分。连波德莱尔(Charles Baudelaire,法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著有《恶之花》)都说花也有恶的也有病态的,更何况是有人参与的爱情?真正的巴黎人从不追求虚无的完美。情到浓时,也一定要理智地给Je t’aime加一个小注脚:Moi non plus。 Je t’aime,moi non plus,我爱你,我也不爱你。这样不解风情的调侃出自塞尔日·甘斯布(Serge Gainsbourg,法国流行音乐教父)。当他与碧姬·芭铎(Brigitte Bardot,昵称BB)——这个全法国最性感的象征——在床笫间缠绵之时,BB恳请Serge为她谱写一曲全世界最美丽最动听的爱情歌曲。迷人的性感小猫说:Je t’aime,丑得像海龟的Serge 却说:Moi non plus。 这首充斥了喘息呢喃性明示的靡靡之音由于太色情太露骨,被定性为音乐界的Emmanuelle艾曼紐(三级片电影),曾一度被很多国家很多地区在很多时候禁止播放。 Serge却很不服:这明明是一首纯洁的爱情歌曲,真挚坦荡,“The music is very pure. For the first time in my life, I write a love song and it's taken badly.” 这个死后被追认为“时代的波德莱尔”的叛逆音乐家,在生前,人们只看到了他形骸放浪、嫉俗愤世的一面,那内心隐藏着的深刻理智与足以让人绝望的洞察力,却无人能解。 Je t’aime je t’aime(女)我爱你我爱你 Oh oui je t’aime(女)噢是的我爱你 Moi non plus(男)我也不爱你 Oh mon amour(女)噢亲爱的 L’amour physique est sans issue(男)肉体的爱是无望的 短视的人们只听到了深深的喘息和“来来去去”的呢哝,然而Serge却在这浓情蜜意之际清醒又痛苦地意识到这肉体的爱是多么的无望,没有出路。“It was an ‘anti-fuck’song about the desperation and impossibility of physical love.” 难道人们就没有从那优美的旋律中听出背后隐藏着的忧伤吗?相信吗,心有灵犀者听到这首“色情歌曲”也会难过地落泪?有性无爱(或少爱)背后的叹息,是那样地寂寥和惆怅,就似除了遥远而一无所有的远方。理智的Serge即便怀拥着全法国人民最渴望的性感女神,也一样抑制不住那蔓延心底森森密密的绝望,为那身心灵不能融为一体的失落与忧伤,越是强调“我要进去”,那肉体实实在在的结合愈加遮掩不住内心的空虚慌张。谁能说那激情过后不是置身沙漠一般的孤独和迷茫? 你看在这首歌的MTV里,与那性感的歌词、挑逗的声息相呼应的,是Serge身裹大衣,面目严肃,站在埃菲尔铁塔下,庄重地、肃穆地,却又仿佛孤注一掷地,发出他爱的宣言:Je t’aime!同时好像又感到了这美好愿景离现实太远,紧跟着再强调:Moi non plus。就这么“我爱你”、“我也不爱你”来回往复地重申,怀着某种宿命的态度来迎接爱情。 Serge死后被葬在巴黎的Montparnasse墓园,与宣扬“美与丑恶不可分割”的诗人波德莱尔,和引领法国人实践存在主义生活态度的哲学家萨特为邻。巴黎人民在这几个哥们的带领下,在爱情面前,没有外省人、外国人那种神圣感,觉得爱就爱了,那只是没有忘记理性的尽情体验。 Serge Gainsbourg在巴黎7区的故居。
最后发表: Amy1926@ 2016-7-22 13:39 1120 1 2016-7-22
此时此刻 什么才是“中国的”文化 attach_img
什么才是“中国的”文化 文:葛兆光 葛兆光,现为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和历史系特聘资深教授,曾任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首任院长。主要研究领域是中国宗教思想和文化。主要学术著作有《中国思想史》《宅兹中国》《想象异域》等。 我今天讲的这个题目,是一个很普通的题目——什么才是“中国的”文化。略微有一点特别的是,我把“中国的”这三个字加了引号,因为我主要讨论的是,究竟什么才能算中国的文化。 为什么要讨论这个问题 大家都知道,从晚清以来,一直到现在,关于中国文化的讨论是非常多的,从林则徐、魏源“睁开眼睛看世界”,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的“文化热”,我们一直在讨论这个问题。为什么我们今天还要来讨论这个问题呢?这是因为我有以下几个特别的考虑,先向大家“从实招来”。 第一,是我们过去对中国文化的讨论,或者给中国文化的界定,往往是大而化之、似是而非的。我们有一些高度概括的形容词,可是说实话,你听完了,不知道他在说什么,这不符合一个历史学者的习惯。我今天要给大家讲得具体一点,就是什么才能算“中国的”文化。 第二,我也有我的担忧。最近这些年,很多人热衷于谈论中国文化,诸如“中国文化走出去”、“中国文化在世界上有多大的意义”,等等。可是,很多人在谈论“中国文化”的时候,首先会把它“窄化”。大家都知道,现在的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可是有人却把中国文化窄化为汉族文化,然后又窄化为汉族里面的儒家文化,然后再窄化为他认为是正统、经典的儒家文化,这样就使得我们对什么是中国文化产生误解。 第三,我现在非常担心的是,当我们讨论“中国文化”的时候,有一些人带着一种很奇怪的、不知道从哪儿来的文化优越感。因此,在所谓“中国崛起”的大背景下,很多人就会有一种错觉,觉得我们中国文化优于其他文化。其实,文化是一种现象、一种特征,文化无高低,民族无贵贱。因此,我们现在需要理性地、历史地、自觉地认识中国文化,这样才能够和各种民族、各种文化有互相交往、互相理解与平等的态度。 https://mmbiz.qlogo.cn/mmbiz/tzWnkCFQTBxibZfWBrtlibtiaHEZoXug0iaDg26g5Qra3B5zXsfLpDxj5xrs94x7AqZEuKrwZrk6q78tON7t76iczvw/0?wx_fmt=jpeg 中国文化典型的五个特点 我今天希望能够讲清楚的是,什么才是典型的中国文化。换句话说,即中国文化的特点,什么在中国比较明显,在外国不太明显,什么在中国有,外国没有,这样,我们才能把它称作“中国文化”。但是,我这里还要作一个界定,下面讲的主要是汉族中国的文化。 第一个是汉字的阅读、书写和通过汉字思维,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大家要知道,现在全世界除了极少数,像中国云南纳西族的东巴文字以外,所有的以象形为基础的文字基本都在生活中消失了,只有汉字仍然和它最起初的象形性、原初性,保持着直接的联系。汉字有的是象形的,日月木水火手口刀等等,这个在古代中国叫作“文”,用章太炎的说法,这就是最基本的汉字单位“初文”。这是古人通过图像,直接描绘他所看到的事物。但是,这些字不够,就加上会意,就是在一些象形的文字上,加上一些标志意义的符号。比如说刀口上加上一点,就是“刃”;爪放在树上,就是“采”;牛被关在圈里面,就是“牢”。会意还是不够用,就加上声音,成为形声字,比如说江河松柏等等。基础的汉字主要是这三类,当然六书有六种,但主要的是这三类。大家可以看到这三类,基础都是形。因此,用汉字来说话、思考、阅读、书写,就会带来很多特征,可能会有一些重感觉重联想、但语法相对简单的特点。 我经常举一个例子,中国人对于“文”和“字”,有一种自然的感受和联想。古代的“人”字,一看就是人,如果这个人嘴巴朝天,就是“兄”,兄原本不是兄弟的兄,是庆祝的“祝”,人的口朝天是向天“祝”和“咒”的意思。人的嘴巴朝前,又是什么?是哈欠的“欠”。但这个嘴巴如果掉到后面呢?就是既然的“既”,这是吃完了不吃了,所以是“既”,即已经结束了的意思。汉字都非常有意思,它形成了中国文化很多特点。简单地说,汉字的使用带来了书法的发达、诗歌声律的发展,比如对偶、平仄等,这些都是单音节的汉字才有的。在古代中国,汉字这种以象形为基础的文字,历史上没有中断,延续到现在,它对我们的思维、阅读和书写,都有很大的影响,甚至影响到了东亚,形成了所谓的“汉字文化圈”。 https://mmbiz.qlogo.cn/mmbiz/tzWnkCFQTBxibZfWBrtlibtiaHEZoXug0iaDPjjBicLaYPKEhjSJSyv750iaTUicGkfkibWgWs9jNbuEtyjucP7VVIvXcA/0?wx_fmt=jpeg 第二个特点,是“家、家族、家国以及在这一社会结构中产生的儒家学说”,这是非常有影响的。我上课的时候,尤其是给外国学生上课的时候,要出一个题,这个题就是,贾宝玉应该管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叫什么?外国人总搞不清楚,他们说sister,我说,没那么简单,用中国话来说,是表姐、表妹,但是,还是没那么简单。严格说,林黛玉是贾宝玉的姑表妹,薛宝钗是贾宝玉的姨表妹,史湘云隔了两代了,更远的表妹。为什么中国称谓这么复杂呢?这是因为中国的家、家族、家族共同体,要想有秩序,必须把远近亲疏关系界定得非常清楚,这就涉及到中国伦理原则和等级秩序。简单地说,这里其实就是两个原则,一个是“内外有别”,父母夫妻之间,分内和外,也就是说,女性的亲族和男性的亲族,等级远近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叔叔、伯伯,那是你的父党,同姓;但是,舅舅、阿姨,那是母党,不同姓。所以,外公外婆是外,爷爷奶奶是内,在古代中国,是分得很清楚的。第二个原则就是“上下有序”,必须讲清楚上下,伯仲季叔,分得清清楚楚,不能乱。这两个原则,在丧服制度上表现得最明显。一个人死了之后,在这个人的丧礼上穿什么衣服,一方面表示你和死者关系远近如何,一方面通过丧服,把一个大的家庭、放大的家族、更大的家族共同体联结起来。而中国的家庭、家族、家族共同体再放大,就是国家。西方不论是country、state都没有“家”的意思,中国偏偏有“国家”和“家国”,因为在中国观念世界里面,国就是放大的家,家就是缩小的国,上下有序、内外有别的伦理在国家层面上也是非常严格的。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才有了儒家学说。 https://mmbiz.qlogo.cn/mmbiz/tzWnkCFQTBxibZfWBrtlibtiaHEZoXug0iaDSQ7M4sML40dvlic1WcDxhQy6g8iawnxZjTKHM1ZsePNHVkkzgh5fxYqA/0?wx_fmt=jpeg 第三个,汉族中国文化里面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三教合一”的信仰世界。宋孝宗、永乐皇帝、雍正皇帝不约而同讲过几乎相同的话,叫“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也就是说,儒家管社会治理,佛教管精神修养,道教管身体修炼,三教看起来蛮融洽的。其实从历史上看,这个道理很简单,在中国,佛教道教没有绝对性和神圣性,所以很难看到宗教之间的辩论,也不大会有宗教之间的战争。这是中国的一个特色。 第四个特点,是中国最有趣的阴阳五行。阴阳不说了,五行有两大原则。一个是相生相克,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这是相生的轮回;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这是相克的轮转。第二个原则是,五行可以串联万事万物,比方说,五行可以配五方,东南西北中;可以配五色,青白赤黑黄;可以配五声,宫商角徵羽;还可以配五味,酸甜苦辣咸,等等。把万事万物连成一个大网络,这是我们先人对宇宙万事万物认识的知识基础,大家现在学了科学,对这个有怀疑,但是在古代,这就是我们理解世界最关键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还产生了一整套知识和技术。 https://mmbiz.qlogo.cn/mmbiz/tzWnkCFQTBxibZfWBrtlibtiaHEZoXug0iaDGicUZdcgxEtlkRLvwNpu00XibaAXV0JMAHv5icoNocMx46jlDOFNImCuw/0?wx_fmt=jpeg 第五个,是中国天下观念,用我们现代的话来说,中国古代的世界观,跟其他国家和民族很不一样。古代中国人有一个宇宙想象叫做天圆地方,就是天圆如倚盖,地方如棋局。即天是圆的,像斗笠一样,地像围棋棋盘一样。天的中心在哪里呢?古人想象在北极。古人夜观天象,视觉里天在转,地不转,因此“天道左旋”,当你面朝北的时候,天是朝左转的,你会感觉有一个地方始终不动,这就是北极,就是我们现在讲的极点。古人认为大地的中心在哪儿呢?“洛者,天之中也”,洛阳是大地的中心。这是因为这套观念形成的时候,大概是东周,那时候王都在洛阳。洛阳最了不起,特别是,到了夏至那天,“日下无影”。所以,古代中国人以洛阳为中心。想象中一圈圈放大,这就是大地的形状,所以有“九服”或者“五服”的说法,每服五百里,两边各有五百里,就是一千里,“五服”就是五千里,大地就是这么方方的。但是,从这里形成的一个观念很重要,就是越在中心的人,文明程度就越高,越在边儿上的人,文明程度越低,这就是南蛮、北狄、东夷、西戎,中国很早形成了“华夷观念”,认为中国人是文明人,周围人是野蛮人,野蛮人要接受文明人的教化,就形成了一套“天下观念”,即以我为中心想象世界。这个想象和观念逐渐发展,不仅成为一种民族志、地理志里面的文化观念,也形成了政治制度即“朝贡体系”。 https://mmbiz.qlogo.cn/mmbiz/tzWnkCFQTBxibZfWBrtlibtiaHEZoXug0iaDJN0qac7fUZm07N6tqkUiabM5ibDcYCMORZ7icktiayVJnOwibmDK3KTc6icA/0?wx_fmt=png 这五个方面如果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非常明显的属于汉族中国的文化。可是,需要再次强调的是,现代中国是五方杂糅形成的,就连汉族本身,也是五方杂糅的。从秦汉到隋唐,其实不断有外族进来,汉族也是逐渐吸纳、融合、杂糅了其他民族才形成的。 我一直在讲,中国文化是复数的文化,不是单数的文化。如果你没有这个观念,可能成为盲目的文化自大。 不同以往的文化转型 历史上,中国在很长时间,总是“在传统内变”,主流文化始终还是在汉族文化传统系统里面作调整,这是因为在古代中国,无论是佛教、三夷教、伊斯兰教,还是明清天主教,始终没有任何文化可以挑战和改变这个汉族中国文化,所以,变化都是在传统内部的调整、适应、改革、变化。但是,到了晚清,由于坚船利炮、西力东渐的原因,中国不得不“在传统外变”,不得不越出传统,文化就面临危机。 从1895年到1919年,这是中国思想和文化转型最重要的时段,在这个时段你会看到很多变化,比如说皇帝变成了总统,满清帝国变成了五族共和的民国,传统帝国不得不变成现代国家;废除科举,兴办学校;开设议会,建立政党;剪去辫子,穿上洋装;不再叩拜,改成握手;妇女解放,男女平等;破除迷信,崇尚科学;解开束缚,走出家庭。以前所谓的“三纲五常”变了,变得很彻底很厉害。面对西洋和东洋列强,中国人处于一种焦虑和紧张的心态中。以前那种很自信、很安定的样子已经很难看到了,优雅、宽宏和从容,变得越来越不合时宜。 https://mmbiz.qlogo.cn/mmbiz/tzWnkCFQTBxibZfWBrtlibtiaHEZoXug0iaDvnvUehnoMUJRRRJ127fLgnBvP2trxBWhNNtgK9daf7616ADEyDTbNA/0?wx_fmt=jpeg 相应地,刚刚我们讲的汉族中国的文化的五方面也出现了变化。 虽然大多数中国人仍然在用汉字,但现代汉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一,“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提倡白话文无疑是非常正确的,因为要普及识字率,提高国民的文化程度。但是,也出现了一个新旧文化断裂的问题。以前的书面语言,也就是文言,它代表典雅、礼貌和尊严,也代表着有教养、有文化,现在不再有了。当以前的口语变成书面语言之后,使得雅言和俗语失去等秩,同时也使雅、俗不再有分别。我不知道大家现在有没有这种感觉,自从白话文成为主流之后,写信已经不再有典雅方式了,电脑普及,网络流行,语言和文化的格调都没了。比如说,学生给我写信也不署名了,最后来一个“呵呵”,雅俗之间已经没有区别了。第二,现代汉语掺入了太多现代的或西方的新词汇,这些词汇进来以后,使得我们通过语言感知的世界已经变了。第三,特别是上世纪50年代以后,中国提倡简体字,使得文字和原来的形象之间的距离更拉大了。简体字虽然方便学习,但是离开原来的“形”,越来越像抽象符号,传统汉文化里面,通过形象的文字思考、书写和表达的这个因素,就发生了问题。 第二个,家、家族、家国,以及儒家学说,也出现了问题。虽然现代中国尤其是乡村仍然保持着一些传统家庭、家族组织,中国人至今还是相当看重家庭、看重亲情、服从长上,但是,城市化、小家庭化、人口流动,使得家庭、社会和国家的结构关系发生了变化。过去那种密切的、彼此依赖的邻里、乡党、家族关系,已经在现代化过程中逐渐消失了。因此,儒家家族伦理与国家学说,也逐渐失去了原来的社会基础。 第三个是信仰世界。自从晚清以来,儒家在西洋民主思想的冲击下,渐渐不再能够承担政治意识形态的重任,佛教与道教也在西洋科学思想的冲击下,受到“破除迷信”的牵累,逐渐退出真正的精神、知识和信仰世界,越来越世俗化、体制化和旅游化。因此,传统的信仰世界也在危机之中。 第四个是阴阳五行,在科学的冲击下也越来越难以维持,它在现在已经不能完整地解释世界万事万物了。阴阳五行学说,现在基本只在中医、风水、食补等领域里面还保存着。在整个现代的知识系统里面,它已经到了很边缘的地方。 第五个是“从天下到万国”,基本的世界观念变了。随着晚清以后西洋进入东方,不仅摧毁了原来中国的天下观念和朝贡体制,也重新界定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关系。古代传统里面的宇宙观、世界观、朝贡或册封体系,已完全不现实了。 上述变化说明,中国文化——尤其是汉族中国文化——已经处在一个需要重新认识和重新理解、重新更新的时代。 https://mmbiz.qlogo.cn/mmbiz/tzWnkCFQTBxibZfWBrtlibtiaHEZoXug0iaDYcjcQoC88LHzdSBU9DyfhQLp1RAice1vicDx9BhA7BZsV1B6qciaRdnAg/0?wx_fmt=jpeg “文化”与“文明”有何区别 我今天一再强调,各种文化没有高低,只有文明是程度不同的。在这样一个理解的基础上,我们可能才会缓解长期以来的焦虑和紧张。我这里想引用一位德国学者伊里亚斯的见解,他在《文明的进程》这本书中提出,可以把“文化”和“文明”做一个界定和区分,即“文化”是使民族之间表现出差异性的东西,它时时表现着一个民族的自我和特色,因此,它没有高低之分。而“文明”是使各个民族差异性逐渐减少的那些东西,表现着人类的普遍的行为和成就。换句话说,就是“文化”使各个民族不一样,“文明”使各个民族越来越接近。 接下来伊里亚斯又指出,“文化”是一种不必特意传授,由于耳濡目染就会获得的性格特征和精神气质,而“文明”则常常是一种需要学习才能获得的东西,因而它总是和“有教养”、“有知识”、“有规则”等词语相连。就好像说,我们经常拿着球来玩,这没问题,但是对不起,一旦你上了篮球场就不能用脚随便踢,上了足球场就不可以用手抱(除了守门员),很多人在一起玩就要有规则。虽然“文化”是让你随心所欲表现自己特色的,但“文明”是给你一些限制和规则的。如果这样理解“文明”和“文化”,我们就不必对全球化和现代秩序恐惧,也不必担心我们的文化会被侵蚀掉,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在普遍的文明和规则中,守护好独特的文化和传统。 https://mmbiz.qlogo.cn/mmbiz/tzWnkCFQTBxibZfWBrtlibtiaHEZoXug0iaDFMPIhmjurjbvnOd99gtCB9ia9iaM9Zj8Iq0ml0xYkfwgkGAV4B7Wvugw/0?wx_fmt=jpeg 再接下去,我还必须说明,各个民族的“文化”往往是固守的,它表现出一种对异质“文明”的抗拒。毫无疑问,文明始终是在不断侵蚀文化,我们承认这一点,因为“文明”常常是在前进的,时时表现着殖民和扩张的倾向。也就是说,“文化”与传统有关,它是特殊的,而“文明”与未来有关,它是普遍的。这两者怎么协调?我们今天讲汉族中国文化的特点,那么,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在一个普遍文明规则下,能够保存好特别的文化,同时在现代文明的时代,能够理解这些文化在历史中的合理性。比如说,我们在接受和赞美科学的同时,对于阴阳五行能不能有一些同情的、历史的理解?又比如说,我们在接受普遍的法律和制度的时候,能不能够对传统中国的家、家族、家国的伦理和道德准则有一点历史的理解?再比如,我们能不能在接受新的文明的时候,对传统宗教也能够有一些温情?同样,我们能不能够在接受万国平等原则的同时,也能对中国人理解世界的历史习惯有一点点理解?我本人是研究历史的,我一直认为,无论是文化还是文明,我们必须要在历史当中看,我们承认历史是变动不居的,我们回过头去看文化,面向未来看文明,对两者都要有同情。
最后发表: 小猪@ 2016-4-18 23:52 1519 1 2016-4-18
此时此刻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attach_img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文:任不寐一 阳光暖暖地照在长冬的尽头,蓝色的天空首先降落在城东的小岛上。风运行在水面上,如爱沐浴,只身一人。“穆穆清风至,吹我罗衣裾。青袍似春草,草长条风舒”(汉•乐府民歌《古诗穆穆清风至》)。这样的天气确实罕见,雪是如此的温暖,太阳和冰在光中交织在一起。树木在静静地等候着什么。我以google的方式在草地中间搜索到了2009年的第一片绿叶,激动不已。每年这个时候,我都会想起爷爷吟唱的那首童谣:“……春分地皮干,小满鸟来全……”。雅歌说,“斑鸠的声音在我们境内也听见了”。世人寻找春天的方法实在如此相同。曾有一位诗人在我生命的冬天里这样唱别:“我仍然年轻,长裙曳曳,长发飘飘”。这是杜审言的心境,“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春日京中有怀》)。与人分享自由是人生的早春心境;我们在孤独中被赋予了一种自我疗伤的能力。“禅静”是极至: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时间很残酷,时间也这样的贴心。时间就是一场希望。每个春天,上帝按一次回车键,象七天创造的节奏,让生命从头再来。这个岛屿是我生命中的一个标点符号,将两个句字连接在一起,让我在眼泪和歌唱之间的“转型”期间有思考和作诗的机会。我的岛上有条静静的小河,还没有解冻,可以让我走在水面上,那水在夏天曾潋滟着我无数的好奇和忧伤。这使我想起“耶稣行在水面上”,在和煦的风中,给我有 “写诗”的温柔。诗歌诞生在时空断裂的地带。在冬天和春天纠缠的河谷,在祖辈和子孙分手的村头,在男人和女人挥手的桥上,在人和神相遇的岸边,诗表达双方的仇恨和爱情。诗是语言贫困的产物,也是感情泛滥成灾的逃路。诗是冬天的河,给两岸架起一座可以交通的桥梁,让昔日无法通行的江河湖泊可以畅通无阻。诗是春天倾诉着的孩子,有的被神收养,有的落入虚无,再没有回来。 二陈家坪的诗使我想起李白在《早春寄王汉阳》的一句,“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家坪对春天保留着敏感的记忆,这在我们这个没有灵魂的世代是比较罕见的。他在古老“寒梅”之下逡巡,至今未得“消息”。他倾诉,无人倾听。于是黛玉从贾府出来,将河边洒落的一切句字一一收拾起来,有条不紊地陈列在家坪魂绕梦牵的故乡老屋。陈家坪的诗有一种宗教感,这种宗教感是在“乡愁”中表现出来的。“我出生的秘密被死亡抓住”,他早些年的诗试图穿越生命的意义,在那里,有海子一样清清白白的绝望:“要离开‘昏暗的森林’,只有下沉才是出路”。家坪对付绝望的方式是把一部分自己安顿在故乡,没有把灵魂全部交给北京及其城市广场。“早年的我,被留了下来”。面对城市,家坪从传统中支取了自卫能力,而海子没有故乡,就彻底返回诗和黑暗——那是人唯一的故乡。“剩余的陈家坪”就这样上路了。在进入北京城门之前,他敏感那里发生着一场灾变。20年前,天坛外有儿女经火的童年献祭和青春夭折。20年来,“国之将亡,必有妖孽”摩肩接踵,麻木与无耻一色,无知共无畏起飞。这是进京付出了两种代价,陈家坪用他的诗在自己里面掀起了抵抗运动。“什么时候离开故乡?什么时候回去?每一条路都是错的,它要诞生英雄”。然而,这种悲剧感不断被现实处境入侵,我有些担心。最近这几年,家坪的语言开始和那农民城市和农民艺术家、思想家同归于尽。当然,诗人不能容忍彻底被埋,城市里死亡的仅仅是“另一个我”,“这绝不是我,因为他即将在人群中消失”;“但又近似于我,独自朝向荒野”。我在岛上看见他已经离开北京。离开小沈阳和清华大学以死磕的方式坚守的异乡,家坪要去哪儿?“我的村庄,我的小路,我所投靠的大地”。他“朝北京相反的方向摇摆”。他能否找到永远消失村庄?在那里,“我出生的秘密被死亡抓住”。 三叶芝对史班德说:“莎士比亚的心灵是可怕的”;“莎士比亚诗中,存在的最终现实是可怕的”。弗洛斯特在这样的恐惧中让自己坚守在乡村背景中,同时藉着这种炫耀与城市听众分享他的不安。就象一个保护自己的孩子,首先将自己和成人的喧嚣隔离,然后又在寂寞中渴望城市的爱情。人类所有的诗都是“可怕”结出的果子,诗人的优势是,语言之美本身成了故乡。艾略特说:“诗歌是生命意识的最高点,具有伟大的生命力和对生命的最敏锐的感觉”,他说的是诗的语言。当代汉语诗歌语言已经公开死亡,但地下诗歌残留着生命的希望。此外,“生命意识的最高点”或“最敏锐的感觉”乃是死亡意识、死亡焦虑,或对死亡事实的记忆。《书•舜典》说“诗言志”,我赞成闻一多那个解释,“志”的主要含义就是“记忆”。从前,中国的诗更是对远西故土的记忆。没有一个民族的诗歌象中国诗歌泛滥着这样多的乡愁,李清照说“载不动“。中国人流离失所在地上,距离故土和生命乐园最遥远。中国诗歌从本质上说都是月球以下的边塞诗。西方的诗Poetry源于希腊字ποίησις,这个字的意思是make,最早上帝“造”夏娃(“众生之母”)的时候,那个“造”就是ποίησις。Ποίησις保存了诗歌所要记忆的内容:生命乐园里的一场爱情。人类最早的诗歌与死亡无关,只是赞美神和彼此相爱:“那人说,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可以称她为女人,因为她是从男人身上取出来的” (创世记 2:23)。人类堕落后的第一首诗拉开了恐惧之幕:“拉麦对他两个妻子说,亚大,洗拉,听我的声音。拉麦的妻子,细听我的话语,壮年人伤我,我把他杀了。少年人损我,我把他害了。若杀该隐,遭报七倍。杀拉麦,必遭报七十七倍”(创世记 4:23-24)。诗歌是啼哭的斑鸠,从我们童年的春天启程,寻访母亲。她在拉麦那个冬天的背后,她在冰河的那一边。在离亚大、洗拉很远很远的岛上,夏娃在水一方。
最后发表: 小猪@ 2016-4-4 16:41 1249 1 2016-4-4
此时此刻 海明威的那片海 attach_img
海明威的那片海 文:枫子 海明威的那片海,在加勒比海那一边。海水深蓝、天蓝、淡绿,浅蓝,白沙细浪,棕榈飘摇,比尼斯的英国人散步大道更旖旎温婉,比戛纳的棕榈海滩更细腻洁白。即便是在二月隆冬,加拿大人还是可以来这里戏水搏浪,摇浆出海。即便什么也不做,只是躺倒在阳光底下,倾听海浪的声音,在这唯有天与海组成的纯净大自然里,亢奋的身体也愿沉静歇息,纷乱的心绪也该重头梳理。 这海滩真是个疗心的好地方。面对着一望无际的蓝天与大海,人才意识到自己的狭隘与无聊。尘世间的那些琐事算得了什么,那些人生难题亦不再是理性与道义的两难。这加勒比的海水就是有着神奇的功能,将从前所谓困扰人们左思也难右想也不是的问题统统归零。 不知道加勒比的这片海对海明威到底有什么魔力,他将自己的后半生统统奉献给了这里。要知道以他的能力和名望,他是可以选择任何地方度过余生的:他完全可以继续沉湎于巴黎那席流动的盛宴;他亦可以呆在西班牙去尽情体验最挚爱的斗牛狂欢;他也可以留在满地都是猎物的非洲呀,为了打猎他没少受伤但却沉迷其间乐趣无穷;他也完全可以呆在自己的祖国,他的荣誉和出版生意可都是在那里促就萌生的。可他偏偏选择了古巴,这加勒比海与墨西哥湾中间的一片鳄鱼形的狭长小岛。 https://mmbiz.qlogo.cn/mmbiz/tzWnkCFQTBwOmt5PSAd2eocWCchANXCr7WuYnbibOmzvRQwqvOmic2h9SNf0oDcrzBmxZEfO2ljb6OkpCTmia2nPA/0?wx_fmt=jpeg 如果将他选择古巴说成是因为美国的禁酒令(指美国20-30年代国会立法颁布的禁酒令,规定公开饮酒为犯法),倒像是合情合理,但这也只能说是充分的而非必要条件。嗜酒如狂的他20岁时不就是因为禁酒令而北上到多伦多,从而开始了他一生的写作生涯吗?(他时任《多伦多星报》记者和海外特派员)但那时的他并没有在一个地方久住下去的意思,多伦多的新闻工作给了他常驻巴黎的机会。在巴黎,他又得以北上去到瑞士奥地利滑雪,南下到巴斯克钓鱼,到西班牙观看斗牛,去肯尼亚狩猎、到乞力马扎罗山看雪。他走过的地方着实不少,每一个地方都有让他深深着迷的事和情。然而最后,他还是选择回到了加勒比海的这一头,在古巴,这片简单得只有阳光、海滩、棕榈、椰子的地方,留下生命中二、三十年的岁月和光阴。 起初,他只是美国、古巴两地往返。在哈瓦那的Ambos Mundos酒店,在5楼的11号房间,是他每次回来古巴必住的地方。酒店在哈瓦那旧城的中心,就在西班牙殖民时期的总督府那有着400多年历史的深宅大院附近。那时古巴还是美国的友好附属,美国人在这里就像在自家后院那样得水如鱼。1939年海明威在哈瓦那附近十数里外的观景庄彻底定居下来以前的那十来年里,他在古巴的“家”就在Ambos Mundos酒店的511房,这个只有十来平米的空间里。 https://mmbiz.qlogo.cn/mmbiz/tzWnkCFQTBwOmt5PSAd2eocWCchANXCrRZM66sWAsnR5vC5wicNjGN6ExLUyRnJOFdV9Ox7bcIgacN7EoBkUgEw/0?wx_fmt=jpeg 房间太小,只容一个工作人员既收门票又兼讲解(门票是2个古巴比索,1美元相当于0.7—0.9比索,依当天汇率变化而不同)。小小的房间除了一米宽的单人床,一柜一几,就是狭窄的洗手间了。这样逼仄朴素的客房因了曾承载这位美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的气息而登时有了神圣而魔幻的气质——虽然海明威的文字一点都不魔幻,相反却是那样实在简洁,用词经济,语气平静,言近而旨远,只能以真诚著称而非以华美形容。这魔幻的感觉是我们这些后来者,慕着他的盛名,循着他的足迹而赋予他的,令我们自己深深迷恋其间的一种幻象。 带着这份自予的膜拜情结,我看到他的那部老式打字机都非比寻常:想象着每个按键上都布满了他浸着汗渍的指纹,他每一轮的触键都是那样潇洒俊逸,就好似钢琴家举手落指间,那些动作都不是机械的循环往复,而是那音符的精灵从头脑里跳跃到双肩,再顺滑到伸展的双臂,然后沿着脉搏的律动流向钢琴家那灵敏的双手,又再轻轻悄悄地滑到指尖,最终演化成叮叮咚咚铿锵悦耳的声响。海明威在这部打字机上敲打的,虽然也是26个字母的随机组合,但那组合却闪现着他阅历的淹博和长久经验的光芒。他似乎有无限的能力,将生命本身的密度和广度赋予文字,坦率再现从容阐释。 他敲打出的是欧美非三大洲游走的丰富经历,几十年人生里面的难忘点滴。他说:要想写得好就要真诚地写。他将这一宗旨贯穿始终,以一个新闻工作者的真挚与诚恳,他将小说写得认真坦白。读他的小说,我们不必似读其他小说那样需要面对一个虚构世界的心理准备,而完全可以如读散文时直接认定作者的叙述其实就是他真实生活的观照。所以热爱海明威文章的读者,肯定也有好奇与兴致分享他的生活状态:跟他一起前往滑雪、垂钓、赛马、斗牛、狩猎和捕鱼。我自己就是一个不善于虚构而只会描述真实生活的写作者,所以他文字里透露的真情实感于我完全能够体会得到。 https://mmbiz.qlogo.cn/mmbiz/tzWnkCFQTBwOmt5PSAd2eocWCchANXCrh8pMH40Y6ibzQ6OxLZ1kJibUxeyzXc0PovicKEE8mQ15s5jZLlnicP6DcA/0?wx_fmt=jpeg 且不论他是引领了“简洁直接”的写作潮流,还是“迷惘的一代”的最佳代表,我从他的文字里读到的就是真实、诚恳、坦率、生动和共鸣。他写在巴斯克国家垂钓,就那么认认真真、细致周到地将行程的每一个细节记述下来,从出发时什么天气,坐上了什么样的车,车上的人都说了什么话,到露宿的小酒馆里的女佣,及女佣的女儿和那些巴斯克风味的吃食,……一直到找钓饵,垂钓,及最后的收获……如此这般便是一篇俭约干净的文章。他描绘得活泼生动,我亦看得身临其境。每每读他的文字,我总忍不住产生这样的疑惑:以他一个七尺大男儿,臂阔肩宽,壮如水牛,经他大掌敲打出来的文字却竟是那样细腻精致娓娓道来不厌其烦。这是怎样一个内柔外刚的柔情铁汉哪! 任巴黎有各式好酒,却没有朗姆这般醇烈;巴斯克虽有上好的溪流可以垂钓,但哪比古巴这浩瀚碧蓝的大海波澜壮阔。不写作时的海明威是个铁汉子,他的世界在大海里,在蓝天下,只有这海与天的壮阔才够由他任意驰骋。他将生命的最后21年都奉献给了这里,这片只有蓝天大海的地方。我看见他有各式鱼竿竖立在房间里,我看见客房和楼下酒吧间的墙壁上,满满都是他出海杨帆,手捧大鱼的各式照片留念。他的老人与海的故事,不可能是温室里灵光一闪创意忽现的产物,那三个昼夜的日出日落,朝阳夕霞,那正午炽烈的白日,那夜晚冰凉的月色,那鱼群出没的规律与形态,那鲨鱼狡黠的心思与诡计,所有这些,林林总总,不可能是不负责任的凭空臆想,糊弄炫耀,而只能是经年累月的实操历练和丰富经验的总结和展现。只有真挚恳切、掏心掏肺地写作的作家,才是对读者负责任、并最终能够赢得读者热爱的人。读者都有自己成熟的心智。 他的《老人与海》便正是用他一生坚守的真诚品质书写的传奇。所以诺贝文学奖将荣誉送给了他,这个写简单文字、丰富生活的铁汉作家。在511房间的墙上,我看到他低头阅读获奖电文那一刻孩子般的笑容,我看到瑞士大使在哈瓦那向他颁奖的珍贵瞬间留念。 令海明威获得最高荣誉的那片海,就在古巴哈瓦那这一边。这片质朴纯净的海洋,孕育着坚忍不拔、自得其所、安于天命、知足知乐的人们。他们安心做着该做的事,至于结果和收获,则都交给上帝来安排。上帝原本为这里做了最适得其所的安置:有适宜的气候,慷慨的海洋,丰饶的土地,和质朴快乐的人民。然而有一天,500多年前,这一切和谐宁静从此不复。西班牙人来了,带着舰炮和瘟疫,没有心理和生理免疫的原居民们便在这两厢“见面礼”的左右夹攻下彻底绝灭。后来,非洲奴隶来了,欧洲海盗来了;再后来,美国人也来了。于是这加勒比海上最祥和平静的小岛从此随着征服者的意识形态变换着主义与信仰:西班牙时期的天主教国家,美帝国时期的民主国家,及卡斯特罗时期的社会主义国家。 https://mmbiz.qlogo.cn/mmbiz/tzWnkCFQTBwOmt5PSAd2eocWCchANXCrDZHRVPH5CvMKE15MpFibCDXoJQBpzqmz83xJ8ydvdUeXtFI6gBicVLOQ/0?wx_fmt=jpeg 哈瓦那革命广场上的切·格瓦拉宣传像 走在哈瓦那街头,处处可见古巴的民族英雄卡斯特罗,及那个帅哥外援切·格瓦拉的大幅宣传画像。画像中他们的目光是那样高远,他们的神情是那样坚定,他们是社会主义的圣斗士,他们是古巴人民的大救星。有人敬佩他们豪迈万丈的革命激情,深为他们那心怀天下、以拯救人类为己任的英雄情怀所鼓舞和激励;也有人说这些人在上帝眼里只不过都是罪人一枚,他们是扮演神的普通人,其破坏力远比魔鬼还可怖。在大救星/扮演上帝的卡斯特罗们揭竿起义后,古巴一千万人民便被引领着走向一条叫做社会主义的道路。 我不知道对古巴人民来说哪种意识形态是他们所喜悦的,但我有一个判别的标准,那就是看看普通民众的幸福指数,和他们的生活实质。在古巴我看到的是我曾经熟悉的那种制度,那个我深受其伤而想方设法逃离出来的社会形态。如今我以一个提倡民主和自由的国家的公民招摇来到这片国土,住在海滨度假胜地,一个除了服务人员外,本地人与狗不许入内的高档区域。我被当做有钱的外宾一般被微笑服务着,我也如怜悯第三世界国家的穷苦人民一般大方地打赏着小费。可我不能从中得到真正的快乐,因为我不是一出生就落地在每一个公民都拥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民主国度里。我当然知道身处这样集权国家里普通草民的生活状态,我用一个巴掌就可以度量他们的思想空间被允许延伸至多远。在那样的国度里,我也曾绝望地向往着外面的世界,我也曾认命地自贬身价。如今我不希望看到地球村里还有思想不能尽情舒展、心灵不能自由飞翔的地方,我宁愿世界上每一个角落里的人们都享受着一样的欢愉和福祉。 https://mmbiz.qlogo.cn/mmbiz/tzWnkCFQTBwOmt5PSAd2eocWCchANXCrkYtdU7rAbDPOdibibqhF56vCZA3kRK8OHibibsia2LXR32jS74FB2gHgWDw/0?wx_fmt=jpeg 这片国土原本可以那样美好,那些宁黄色的西班牙廊柱本可以继续大放异彩而不是锈迹斑斑,那些美式酒吧本可以继续爵士乐飘飘而非清冷破败。这里的年轻人本可以如他们的拉丁民族兄弟那般纵情歌舞,随心所欲地梦想、大胆坚勇地实现自己的理想人生。可是在这块满大街都是卡斯特罗及切·格瓦拉宣传照的地方,在这紧邻世界上第一个实行民主宪政国家的岛屿之上,一千万古巴民众仍在一个家族所描绘的社会主义美好蓝图中艰难实践着。 这一片依旧湛蓝清澈的大海,已经不再是海明威笔下老人心中的那个大海。在那个海里,老人即便出海三天一无所获,但他坚信以自己积攒一辈子的技能和一对能够掌握自己命运的双手,就可以一次次出海,一次次去碰运气。他知道,运气就在那里,没有人能阻挡他朝梦想前行的方向。可如今的这片大海,海里还有鱼,有更大的鱼,可是人们不能去一试身手,因为这抚育了祖祖辈辈的大海,这洒满世世代代汗水的土地,如今都与己无关。这里的一切,都是属于那个姓氏——他们称之为“国家”的。一千万人民的命运,几十年来竟牢牢掌握在一个家族的手里,这是幸还是祸? 海明威的这一片海,蓝天依旧,“太阳每天照常升起”(——海明威《太阳照常升起》)。我真心企盼,那血液里流淌着拉丁热情的人们,能够早一日真正跃出他们所欲的人生之舞。
最后发表: 此时此刻@ 2016-3-24 18:48 1271 0 2016-3-24
此时此刻 国乐与国民 attach_img
国乐与国民 文 / 言破空 阅赵先生《从器乐角度谈谈中西音乐的差异》一文,有读后感。 中国音乐,在此界定为:传统中国器乐。香港称“中乐”,台湾沿用“国乐”一词,大陆现称民族音乐”。传统,指西学东渐之前的华夏正声;琵琶改良成32品,或弹奏安德列耶夫的《月光变奏曲》等等,均不属讨论范围。器乐,即纯音乐;盖声乐,除非纯粹啊啊啊啊啊,一般均有唱词,文学作品配乐而已。国民,泛指中国人,包括身居海外而有中国文化背景,可能天天操番邦语言,但劳累、愤恨、迷糊,直至弥留时,中文脱口而出,思维方式乃至生活习惯仍有别于当地人者;“香蕉人”如骆家辉,不在此范围。 赵文谓“中国音乐仅仅只有五声音阶”,似可商酌。我有书为证:《战国策》记载,至易水上,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末两句悲壮,尽人皆知,但“变徵”是啥?《国语》记载周景王欲铸钟,询问乐官州鸠,后者讲解律与数的关系,并列举十二律名称。五声音阶在中国,用得多而成特色,但绝非“只有”。反之,苏格兰民谣《友谊天长地久》,全曲无Fa和Si,纯五声。 古人有五音、二变、七声、十二律。五音之外,尚添加变徵、变宫,遂有七声音阶。变徵则为徵升半音,变宫则降半音,元曲有不少“变宫调”。附图1内外两圈,顺时针为升,反之为降,一目了然。内圈五音,加二变。外圈外层为十二律,黄钟、大吕至应钟(成语“黄钟大吕”出此);内层为相应英文音名。南吕对应A。内外圈相对转动,轮流坐庄,此即十二律旋相为宫,方便嗓音尖或爱唱高调者。 取一物体定音高(如竹管、丝弦),则频率与长度成反比关系。如材质固定,长度愈长,声音愈低。古人先以竹,后用铜,制作“律管”厘定音高,作为调音标准,系度量衡之一。律制则依据乐音之间距离,以音频比计算,比值越简单越协和,就是说好听。最佳为1/2,甚至听不出差异,故任何音阶均设在一个八度之内。次则1/3, 如Do 与So, 或Re 与La,所以弦乐器往往按五度定弦,而律制也即由此推算。以九九八十一作黄钟开始,三分损益(乘2/3或4/3,使每个律在一个八度内):黄钟︰81 ; 林锺︰ 81×2/3=54 ; 太簇54×4/3=72 ; 仲吕︰44.9492×4/3=59.9323;清黄钟(黄钟的高八度音)︰59.9323×2/3=39.9549 最后这39.9549,与黄钟长度的一半40.5,有小差距,即“黄锺不能还原”问题。在连乘十二次2/3或4/3后,最后的值不可能达到原始的1/2。历史上有人设计过三百六十律,自称天衣无缝。但他又说,按此律作的乐曲大概无人能欣赏,也恐怕无法按此律制作乐器。为方便转调,让十二个音彼此距离相等。好在一般的人耳对此很满意,毕竟天籁人间难得闻。据学者考证,约在公元前二世纪中国音乐开始应用平均律,其理论,则在1584年明代朱载堉《律学新说》问世之时。理论落后于实践,相去一千六百多年,中间多少人心血。西方则最早从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开始,以五度相生法推算,原理与三分损益相同。 朱载堉(1536-1611),以自制81 档算盘开方(常用算盘为13档),将2开12次方得比率1.059463094,该值自乘12 次即得十二律中各律音高,且黄钟正好还原,解决了千古难题。关键数据“根号2开12次方”通过丝绸之路带到了西方(明朝广州布政司每两年在广州办一次交易会,东西商人和传教士交流货物和思想;朱刊行十二平均律学说时,值耶稣会传教士利马窦来华,其日记中提及朱氏学说)。巴赫(1685-1750)据此造出世界上第一架钢琴,从此凡固定音高乐器,几乎都按十二平均律制造。朱氏当年制作的十二律管,现代比利时布鲁塞尔乐器博物馆复制了其中的两支,旅欧时不妨去看看。 谈古意在论今。前文涉及数学,请勿嫌枯燥。毕达歌拉斯曾言:万物皆数也。改革伊始,有人就提出:改革如果成功,表现的将是一堆枯燥数字;若是失败,会是大起大落、可歌可泣。果然!天安门诗抄字字血泪,国家不幸诗家幸。 而数学使人清醒、理智。碰到那种几何考试画个圈圈交卷,又要领你去共产主义的,要当心!到头来付出身家性命,甚至被整死还高呼万岁。人得了受虐狂、歇斯底里或斯德哥尔摩症便不可理喻,不可救药。 音律研究领先西方约一百年,乐器制作上却鲜有长进。盖因技术落后,只得用天然材料竹子、蛇皮、椰子壳之类。二胡至今制作粗糙,功夫用在镶骨头、雕龙头(龙口还含珠)……甚至名家签名的质量证书。歪门邪道而独独不讲究音准、音色。钢弦替代丝弦几十年了,仍是老外做得最好。由此你就明白青岛下水道在大水中的表现,也会觉得刘晓波所言殖民三百年有点道理。儒家讲究修、齐、治、平,蔑视技术,认为奇技淫巧而已。直至领教洋人“船坚炮利”后才肯认错。但那老三篇里提到“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不正好显示劣性未改?而且这一班人后来把持大权。及至文革,乐器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独霸,购买乐器要革委会等开具证明。当年秦始皇只是收天下兵器,并无如此革文化的命。 中国音乐落后,因为独裁者压制、扼杀。中国乐器最为人诟病的是:音不准。solo 还可以,难以合奏,出不了《1812序曲》。赵文认为,“中国民族乐器虽不适于合奏但是很适于在独奏中充分展示每件乐器的特色。”我从中读出:一个中国人胜过一个日本人,三个中国人败给三个日本人。器乐落后,说明文化落后,满足于哼哼小调、戏文。所谓“丝不如竹,竹不如肉(肉指肉声)”,恐怕是无可奈何。不可否认,器乐更抽象,更形而上。音乐似乎什么都没说,却能“说尽心中无限事”。白居易这样有悟性的人不多,国人往往只接受具体的东西,譬如曲名,高山流水、雨打芭蕉、饿马摇铃,都行;F大调作品第几号,不懂。总得和具体、形而下的搭点关系。孔子听韶乐,赞叹:三月不知肉味。圣人如此,遑论凡夫? 更不幸的是,缺少合奏,乐曲便局限于单旋律。就像章回小说,老是时间为序,只是偶尔来点“花分两枝,话分两头”。多声部使人兼听,审美趣味,跟着思维习惯就不会单一,独裁者就难售其奸。毛喜欢一元化,当年那首《咏蛙》结尾:春来我若不开口,哪个虫儿敢出声?至今当局抵制三权分立,就因为国人能习惯、容忍一个声音,“一个领袖、一个政党、一个主义”。勿以为这仅是象征、比喻。试想不同种族,何以总有不同的行为?心理学家勒庞(GustaveLebon)认为,不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内在的性格、习惯、思维、趣味等无不受之先辈,代代相传。而逝去的先辈较活着的一代在数量上无限庞大,因此,死人的灵魂无可置辩地统治活人的头脑。吾人受先辈德行荫庇,代他们的失误受过。 有独裁强势,就有麻木奴性,社会生态的共生现象。孙大炮热衷于向华侨募捐购买枪炮军火,不懂马克思所说“武器的批判不能替代批判的武器”。倒是该多多注意后者,譬如系统介绍西方启蒙学派各家思想、欧美民权意识。香港毕竟殖民一段时期,懂得个中道理。妈妈们推着童车上街抵制洗脑,谁说港人铜臭?妇人之见?深谋远虑啊! 如今的红二代如薄熙来之流,能跟朱载堉比么?朱载堉系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孙,按皇家宗法,自然要继承王位。但他拒绝,一心要搞学术研究和散曲创作。此事轰动了明王朝,民间称他为“布衣王子”。音律之外,他在乐器制作、舞蹈、美术、哲学、数学、物理学、天文历法、文学创作方面也有建树。他不在乎权贵与钱财,平等待人,与地位低下的吹鼓手切磋技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能诞生出这么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说明中华民族有希望建立民主,他要是投身政治,就是蒋经国、华盛顿、戈尔巴乔夫式人物。何况我们有过林昭、遇罗克、张志新…… 从文化看国民性,以及影响、改造国民性,是个难题目、大题目。我这里大题小做。有道是,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有朝一日国人大部份(不说每个人)树立民主观念,事情好办。否则饶你体制改变也枉然,毕竟社会是一个个人组成的。
最后发表: 此时此刻@ 2016-3-22 22:20 1256 0 2016-3-22
此时此刻 从器乐角度谈谈中西音乐的差异 attach_img
从器乐角度谈谈中西音乐的差异 文:赵敏 许多关于宏观抽象讨论音乐欣赏的文章充满真知灼见且才气横溢。今天想换个角度,从器乐入手来微观具体地对比一下中西方音乐的特点和差异,算是与读者交流自己几十年来了解中西音乐和接触多种器乐的一些体会。当然这里讨论的是中国传统音乐而不是当下中国音乐院校里的东西,因为那也和中国的自然科学一样基本上是近代才从西方移植过来的。 西方音乐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善和科学的理论体系。作曲理论中阐述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技术在音乐作品中被普遍应用,比如旋律的重复与模进、旋律的扩展与压缩、调性变化、曲式结构变化等等,旋律发展比较科学合理。十二平均律给旋律的组合变化提供了更多的基本元素和不同选项。不同功能的和声及其交替使用造成音乐的张力变化和色彩对比。庞大交响乐团几十种不同乐器被作曲家根据和声和音色精心配器,构成一个立体有机的音乐织体来烘托主题。在多种音乐手段综合作用下,作品的总体艺术效果臻于至善至美,且具有超越地域种族的艺术美感和文化价值。另外乐器设置也比较系列化或“家族化”(如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大提琴;小号、中音号、长号、低音号;短笛、长笛等),以利于乐器的音域高低搭配和音色协调统一,便于和声和配器手段的应用,适于大型乐团进行合奏或协奏。西方乐器的制作也比较科学,所有乐器基于十二平均律故而转调方便,在关键部位使用了更多的高强度金属材料增加在不同环境条件下音准的稳定性。 而中国音乐几乎是颠倒过来:理论建树乏善可陈,一些零星的理论归纳也仅局限于少数上层文人的圈子,不成体系更谈不上推广。音乐创作主要依靠三种形式:各类戏曲班子采用基本僵化固定的程式化音乐创作(如戏剧中套用各种唱腔等);民歌或山歌在民间的口耳相传和自然筛选;再加上街头艺人进行的个人即兴创作。这样产生的音乐作品相对简单,而且受限于地域和民族,缺少能被广泛认可的美学价值,发展速度缓慢难以与时俱进。这也是中国很多地方戏剧多年来面临濒危的根本原因。中国音乐仅仅只有五声音阶(宫、商、角、徵、羽),可用以构建旋律的音乐元素较少。基本上没有和声的概念,虽然侗族大歌中有和声的大量使用,但和声种类和使用方法都很初级。至于中国音乐能称得上“配器”的大概只有江南丝竹中三五件乐器的简单搭配,还有戏剧伴奏中的三两件“行头”的固定组合。同时,中国民族乐器大部分乐器无法任意转调。设计上缺少系列化的考虑,各种乐器的音色相差较远,音域较窄(如二胡两根弦而提琴四根弦)。尤其尴尬的是没有低音乐器,民乐合奏时只好加入大提琴和低音大提琴。乐器制作上更多采用了自然材质,音准的稳定性较差(著名二胡演员宋飞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的大型协奏曲“二泉映月”担任领奏时曾慌张地中途调弦)。另外中国乐器的演奏方式也不如西方规范,不同的人演奏同样的乐器风格可以相去甚远。提琴揉弦深度被指板限定比较统一,而二胡揉弦深浅的个体差异则难以控制,加上为数众多的弹拨乐属于离散化发音。故大型民乐合奏的旋律线条不如交响乐团清晰流畅,音色也不大和谐统一,合奏效果和西方交响音乐有着不可弥合的先天差距。 但是,和中国科技与西方科技相比完全处于下风不同,前述中国音乐的有些短处弱项在特定的场合又可表现为长处强项。一、因为没有统一的音乐理论指导,中国音乐作品随着地域和民族的变化具有极其丰富的多样性,比如豪放恣意的信天游、温婉细腻的茉莉花、雄浑壮美的蒙古长调和韵若天籁的壮乡山歌。一些五声音阶组成的民歌或山歌虽然旋律简单但朗朗上口,在大自然背景中呈现出一种简约的美。二、中国民族乐器虽不适于合奏但是很适于在独奏中充分展示每种乐器的特色。高亢粗狂的唢呐、珠落玉盘的琵琶、行云流水的古筝、滑稽诙谐的坠胡往往令人击节称奇。三、由于更多地采用了自然材质,能够较好地模仿自然界和人类的声音,例如竹笛的百鸟朝凤,二胡的如诉如泣。四、民乐演奏方式比较自由和个性化,大量的滑音倚音、夸张的揉弦颤指,可以产生撕心裂肺、回肠荡气的感染力量,能够更加淋漓酣畅地抒发人类感情。而这些特殊艺术效果西方乐器难于企及。 近年来出现的大型民族乐团是对西方交响乐团模式的一种生硬模仿,但我看来无异于“淮橘为枳”或“东施效颦”。而另一种聪明的做法是采用民族乐器独奏或领奏,用交响乐队伴奏或协奏,从而形成音乐效果上的“强强联合”。事实上这种做法在中国国内和国际舞台上越来越流行。 中国民族音乐虽然有很多先天不足,但得益于一代代艺术家的艺术天赋和聪明才智,在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也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产生过一些著名古代曲目和少量类似二胡曲“二泉映月”这样高水准的作品,表现了中国传统音乐艺术的别具一格和独特魅力。从哲学上看,艺术魅力的全部奥秘就在于永不停顿而又恰到好处地变化之中。展示中国优秀传统音乐可以为全世界不同文化背景的音乐欣赏者提供几道烹自华夏的听觉盛宴,为人类文明增添几枚来自东方的音乐葩蕾。 注:本文作者赵敏博士为蒙城中华文化艺术中心主任。
最后发表: 此时此刻@ 2016-3-16 20:44 1040 0 2016-3-16
此时此刻 吃吃喝喝的民主 attach_img
吃吃喝喝的民主 熊培云 卡尔·波普尔说,“人类历史并不存在,存在的只是人类生活方方面面的历史。”一个社会的民主历程同样包含了各种生活方式与生活观念的进步。 由于民主与社会生活的这种紧密联系,在我们考察民主的生成与发展时不得不将目光投向那些生长于日常生活中的细枝末节,而本文所要关注的正是那些为许多宏大叙事论者所不愿提及却又在真刀实枪地影响着人类文明进程的“吃吃喝喝”。 显而易见的是,民主实践并非只是建立起一种简单的投票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完成所谓民主精神的“间歇性发作”。民主不仅仅是一种制度,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与精神气质。 饮品中流淌江河 中国人习惯用“源远流长”来概括自己的文明。和世界上许多文明一样,饮料有着同样悠久的历史。且不说进化论相信人是从水里一点点变出来的,回顾有史可载的文明,那些曾经盛极一时的文明古国无一不是择水而居。 水是人类最早的饮品。随着文明的发展,水不断地被赋予意义。在中国,除了洪水记忆之外,诸如“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摸着石头过河”等等都印证了水与文明进程息息相关。至于《红楼梦》里的“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更说明在文人墨客的眼中“水”就是“茫茫人海”。 托尔斯泰曾经在《酒色与生命》里质问人们拒绝清醒:喝酒是为了窒息自己的良心。无疑,中国历史是充满了酒气的,其中既有天子呼来不上船也不上床的才子佳人,亦有像魏晋刘伶那样的自我放逐者——整日醉醺醺,像个村干部,还让人扛一把锄头跟在后面,嘱咐“死便埋我”。 为什么人们愿意通过饮料来寻欢作乐?美国作家汤姆·斯丹迪奇在《六个瓶子里的历史》一书里对此作了细致的分析。以酒为例,在斯丹迪奇看来,这种饮品之所以受欢迎就在于它是均质物,只要是同一坛子里的酒,每个人得到的都是一样的。在这方面,它比鱼肉更有优势。 显然,这种便于分享的特性使饮品天然地获得了进入公共生活的通行证。与此同时,这种开放性与流动性意味着一旦有人下了药,所有饮用者都会中毒。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人们会在共饮时产生一种“同壶共济”、“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公共精神。或许正是这个原因,古今中外的“梁山好汉”们在搞“和谐黑社会”时要大碗喝酒、开香槟庆贺。尽管椅子上早已排出了座次的高低,但在喝酒时大家觉得自己还是平等的。 今天,包括咖啡、茶、酒、可乐在内的各种饮品可以轻而易举地抵达世界每一个角落。如上所述,饮料的作用并不限于解渴,它同样作为一种完备的意义系统在参与人类的社会生活。当反全球化人士将象征“美国势力”的可口可乐打翻在地,我们不难看到饮料被赋予了一种怎样的文化内涵。它们汇成一条条看不见的江河,在社会中载浮载沉、见证各自的命运。 从雅典到罗马,两种饮酒方式 埃斯库罗斯说,“铜器是外貌的镜子,葡萄酒是思想的镜子。”显然,古希腊人更钟情于葡萄酒。在他们看来,只有野蛮人才喝啤酒。不过,具体到饮酒方式上,同样钟情葡萄酒的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却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古希腊人的交际酒会是一种类似现代沙龙的聚会,人们相聚畅饮,分组辩论,展示各自的才情与立场。酒的均质与平等以及人们约定俗成地从同一个容器中取酒,无疑使古希腊的交际酒会具有某种民主的品格。 据说苏格拉底能饮善辩,当时也经常光顾这种交际酒会,而且当别人都喝醉时,他能保持清醒。柏拉图因此称赞他能够通过葡萄酒寻找真理,却又不为美酒所奴役。不过,在柏拉图看来,更多的人并不配享受美酒。在《理想国》中他反对民主,认为把过多的权力放到民众手中会导致无政府状态,更多人“饮少则醉”,不配享有民主的美酒——而且,只有专制才能改变这种无政府状态,恢复社会秩序。 罗马人曾经慨叹自己征服了希腊,却被希腊文化打败了。这句话多少有些言过其实。显然,他们虽然继承了希腊人喝葡萄酒的风俗,却没有继承希腊人的民主精神。在取代希腊人成为地中海霸主后,罗马人很快将葡萄酒分出了三六九等。希腊人的交际酒会是平等的论坛,人们一边讨论哲学与人生,一边在公用的容器中取酒;而罗马人却在酒宴上为不同地位的人修筑了阶梯,大家在自己的碗里掺水兑酒,不再有公共的调酒器。与此同时,阔绰的主人还会带上仆人,以显示自己的地位和身份。 或许有人说,酒是个好东西。然而,在罗马时代,这个本可由世人共享的“好东西”,却因为程序的差异导致完全不同的结果。这种差别难免让人想起古中国人发明了“阴阳壶”。这种壶的外表与普通壶并无区别,在宴会上也被视为一个公共的容器;不同的是壶内被分隔成两半,可以一半装美酒,一半装毒酒。在这里,“阴阳壶”更像是一个隐喻。人们将“喝着相同的酒”视为一种平等,为此甚至激动得抱头痛哭,然而,在不合理的制度或人为安排下,任何貌似平等的东西都有可能被破坏。设若装在“阴阳壶”里的美酒被人下了毒,那些未曾领略“民主美酒”的人,完全可能遭到“二次迫害”:他们不仅在肉体上中了“冒牌民主”的毒,更会在精神上得出一个“民主是毒药”的结论,仓惶逃离现场。 阴阳壶 理性时代的网络咖啡 相较于理性时代的万种风情,我们今日生活似乎略显平庸,至少在饮料的发明方面乏善可陈。 17世纪以前,欧洲是啤酒和葡萄酒的天下。不过,好景不长,它们很快被一个崭新的时代所抛弃——咖啡成了理性时代的最佳饮品。用一位英国观察家的话来说:“咖啡使欧洲各国的轮廓逐渐清晰起来。” 1667年,托马斯·乔丹在《来自咖啡馆的新闻》里写到,“如果你是个追求智慧与欢乐的人,如果你喜欢打探新闻,就像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一样——就像荷兰人、丹麦人、土耳其人和犹太人一样,那我向你推荐一个去处,那里的新闻无所不有、包罗万象:去咖啡馆里倾听吧——那儿的消息句句属实……上至君主大事,下到老鼠轶闻,古今多少事,都在咖啡馆。” 从17世纪开始,欧洲的咖啡馆里聚集了越来越多的客人。他们谈论生意与政治,交流思想与见闻。为了招揽客人,一些店主特意将近日货品价格,股票价格及航海时刻表贴在墙上,订阅外国刊物供客人阅读,顾客甚至能读到刚从印刷机上印出来的小册子。 耐人寻味的是,在1680年伦敦出现廉价的邮政服务设施后,咖啡馆成了人们收寄信件的重要场所。每个咖啡馆都有自己的老主顾,就像我们今天在家上网,他们一天通常会光顾几次,边喝咖啡,边听人们谈论大事小情,时而检查是否有自己的新邮件。毫无疑问,咖啡馆为我们铺开了一个新社会的蓝图,这是一个开放的不断有陌生人加入的新世界。如有政府要员在其日记中见证:在咖啡馆里,无论是深刻的哲理,还是繁复的生活琐事,你都可以自由地谈论,但是,你永远无法预料到你下一秒钟将遇见谁,以及会听到什么。 事实上,许多著名思想家便是在咖啡馆里完成自己的著作。比如亚当·斯密在“大不列颠”咖啡馆完成了《国富论》的大部分章节,并且会将它们拿出来与大家讨论。与此同时,活跃于巴黎的咖啡馆同样成为启蒙运动的重要源头。众所周知,狄德罗编撰《百科全书》的大部分工作便是在巴黎的“摄政咖啡馆”里完成。与英国咖啡馆谈天说地,无拘无束不同的是,当时的法国咖啡馆表面上虽然可以自由进入,但是里面藏了不少政府的耳目。人们不得不学会忍气吞声,直到有朝一日法国大革命乌云压城,一些激进主义者举起手枪,旁若无人地站到咖啡馆的桌子上高喊,“拿起武器,公民们,拿起武器!” 国王查理之烦恼 当然,咖啡占领欧洲并非一帆风顺。1652年,亚美尼亚人帕卡·罗西在伦敦开设了第一家咖啡馆后,火爆的生意很快引起当地酒馆老板的强烈抗议。不久,这个外乡人被赶走。而就在伦敦的咖啡馆遍地开花时,一些知名的学者与评论家加入到反对派的阵营,指责咖啡馆消磨了人们的斗志。更有女性抱怨咖啡吞没了她们的生活:由于喝了过多的咖啡,他们的丈夫“像沙漠一样不结果子”。 任何新生事物的崛起都会触及一部分人的利益,后者的反抗难免为专制者的倒行逆施提供某种民意上的庇护。显然,伦敦市民的抱怨正中查理二世的下怀。1660年,这位年方三十的落魄者因为得到聚集在咖啡馆里的民众的支持成功复辟。但是,敏锐的国王很快注意到以清教徒为首的反对派不时在咖啡馆里“为反叛密谋”。像所有嗜权者一样,曾经依靠咖啡馆登上王位的查理二世深谙个中玄机,于是动用了一种我们姑且称之为“过河拆桥”的政治手腕,试图通过关闭伦敦所有的咖啡馆来避免自己的成功之路被“野心家”们依葫芦画瓢。 查理二世的“居安思危”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那些靠造反起家的“革命者”一旦大权在握,其针对潜在反对派的镇压往往比世袭王者还要用心险恶、变本加厉的原因所在。人们不会忘记,就在几百年后,为避免读书人的种子生根发芽冲破自己的统治,同为读书人的波尔·布特们将海内外无数柬埔寨人诱杀。 无疑,理性时代的咖啡馆更像是二十一世纪互联网的文化雏形。今日世界,我们很难想象将有怎样胆大妄为的政府会查禁互联网。然而,1675年12月,查理二世着实冒天下之大不韪颁布了一道查禁咖啡馆的公告。不过,这个公告一宣布,立刻引起全社会的反对,因为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咖啡馆已经成为伦敦社会生活,商业生活与政治生活的中心场所。 这就样,这道禁令变成了一纸空文。查理二世虽然贵为君王,有权有势,却不得不拜倒在几粒咖啡豆面前,这或许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形势比人强”。一份来自官方的统计表明,到17世纪末,英国的咖啡馆有3000多家,而当时英国人口不过60万人。 餐桌上的民主 “茶杯里的风暴!”十八世纪,当孟德斯鸠听说圣马力诺发生政治动乱时曾经这样评价。在他看来,发生在圣马力诺这个仅有万余人口的小国里的动乱,对整个欧洲局势无足轻重。然而,对于处于转型期的国家来说,“茶杯里的风暴”往往是生活与思想之双元革命的开端,不容小觑——细心者甚至可以从中听到一个旧时代被摧枯拉朽的声音。 不可否认,人类文明史同时也是一部民主发展史。人们通常错误地以为,历史上的那些伟大的时代变革不过得益于几位时代英雄的“历史拍拖”与“一夜风流”。然而,文明的发展终归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懒汉播种,可以毕其功于一夜。正如民主,无论你是否愿意,它更多是在经年累月地吃吃喝喝、唠唠叨叨中发生与消长。 回顾中国历史,人们或许会惊叹,同样是提神醒脑的茶叶为什么在英国奇货可居,而中国人却用它们换回了鸦片。关于这一点,我们或许可以“莫谈国事”等招牌中找到答案。黑暗时代,“莫谈国事”不过是一个社会无力反抗时的“免战招牌”。所幸历史终究要跨过泥潭,如今大行其道的“网络咖啡”让所有后进国家终于有机会异地重温了十七、八世纪欧洲咖啡馆文化的万千气象。“网络咖啡”像是一种饮品滋润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如有学者指出:“国家是我的,凭什么要我莫谈国事?” 今天,当我们回首英、法等国家的转型,不难发现,由咖啡馆文化应运而生的餐桌上的民主与自由,作为一种秩序文明会沿着既有的逻辑自发地拓展。任何自由都可能从餐桌上生长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从餐桌到书桌,从厨房到广场。君不见,今日巴西的议会大厦,其造型不就是一个面包外加一副碗筷? 巴西议会大厦 为开放社会立约 转型时代必定经历一个辞旧迎新的过程。当旧的已去,新的未建之时,出现价值认同危机在所难免。在此意义上,咖啡馆对于两三百年前正处于激荡中的欧洲国家来说可谓居功至伟。一方面,咖啡馆把人们从旧有生活仪式与体制中解放出来,使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压垮旧制度的最后一根稻草;另一方面,因咖啡馆而搭建的公共生活又让那些思想或灵魂失去了庙宇的人不至于无家可归。咖啡馆成了社会生活的枢纽,为人们在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间搭起桥梁。就像今天在中国开花结果的互联网一样,在理论上向所有公民开放。 不难发现,无论是传统咖啡馆还是现在的网络咖啡屋,其所订立的规则从本质上说就是为一个开放的社会立约。在这里,人们应该遵守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将自己的社会地位关在咖啡馆门外。如那些做“启蒙运动的生意”的咖啡馆老板一再声明,“不论是贵族绅士,还是商业人士,我们皆欢迎,在这里,大家笑语盈盈,平起平坐。”“此处不设上座,以省去你的担心。阁下尽管随便入座,纵有贵人驾到,亦不必起身退避。” 刘易斯·科塞在《理念人》一书中指出,咖啡馆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去除了等级,并且在彼此接触中,形成了新的标准。在咖啡馆时代以前,标准是由贵族或宗教精英人物制定的,那些听命决策的人们处于相对隔离的状态,并不能公开讨论并检验这些标准。然而,当大家在咖啡馆里聚集一堂,人们不再只是悄悄地坚持自己的观点,而且还可以通过自由辩论形成一个群体意见并由此做出决策。如果人们每天享受跨越出身、等级和地位的交往,他们也必须尊重彼此的看法,培养倾听的艺术,“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种尊重别人思想的合群、宽容的态度,填平沟壑,使分歧失去棱角。” 正是因为这种融合与重组,当许多人为往日中国价值体系的分崩离析而忧心忡忡,或为现实的羁绊而一筹莫展时,另一些人却选择了一种相对乐观的态度——一个社会改天换地的进程正在悄无声息的自斟自饮中酝酿,而那个咖啡香浓、虚拟或现实的所在,于无数键盘与杯盘的辗转起伏间,人们听见了一个时代的脉搏。
最后发表: 此时此刻@ 2016-3-14 16:31 1052 0 2016-3-14
此时此刻 私语 attach_img
私语 文:王亭苏 喜欢挑剔,是我们这个民族独有的气质,喜欢用刁钻的眼光看待一切,把一切都蔑视一遍,除自己之外,人人几乎都是异类。自己被限制中限制别人,仿佛有一种天生的敌意,话里总是藏着看不见的机锋和小聪明,刺痛,而又自鸣得意。随时准备向对方扑过去,含情脉脉,诚恳地践踏对方的自尊,彷佛自己因此获得更多机会的赞美。 中国人对于自信心的培养是畸形的,攀比心做成了通往欲望的囧途。而最终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活一天算一天,不信因果,但是又迷信一切,恶狠狠地愚钝地盲目地活着,目标不是天堂,是现世的抽象的幸福,超现实主义的虚幻,想象中的明天永远寄托着希翼,见花落泪,落叶悲秋。对自然的感受比对人的感情总是更深厚和纯粹,使人恍惚觉得我们的人文发展到了极致,然而到底是否错觉,几千年也未见答案。 中国人最神秘的地方是永远不会给你答案,也许自己也不知道答案,活在一种扩张的被无限放大的自我意识里,衍生出一个无比花哨的而又诗意的世界,种种神秘诡异的文化氛围营造了我们这个东方民族鬼祟的做派和处世的机警。 年老绅士的名士派头里总有一种疏离感,让你亲近不得,你几乎不能想象他们也同自己一样要吃喝拉撒,有七情六欲,他们是被时间浸染的活着的标本,代表着这个东方故国的渊博厚重的底蕴,站在最远的距离最高的角度俯瞰你,俯瞰一切,彷佛只有他配得到好运和赞美,是人类中心主义的典范。 到处都是热红朝天的生计,不可一世的摩天大厦,阳光直射下金光灿烂的玻璃窗子里永远是你猜不透的人心,容易使人生出厌世的念头。灰扑扑地又无限光明的一切,沾染了世故,不管不顾向前冲,没有尽头和死亡。 刻薄又克己的中国人都长着一副伶牙俐齿,吃一切可吃的,消化一切难于消化的食物和艰辛。说难听的话就像说好听的话一样容易。在美国人叫海里的虾虫子的时候,中国人已经把它作为上等菜招待客人。一个对食物有热情的民族,你很难相信他们会彼此刻薄和看不起,因此,如果你是个较被动的人,你需要有一些防范,如果你不擅长冒犯他人,就要用锦心绣口的标准要求自己。而最可气的是,往往自己先受到恶意的诋毁,而你一旦还嘴并且说服他,还嘴的人往往变成恶人,这就是中国逻辑,喜欢冒犯然而一旦冒犯失败,过错全是别人的,检讨自己相当困难。 中国人到底还是相信性善论的,人性里的美好遏制了恶的趣味,使每个中国人看上去都温和友善。孔教熏染下的人生,如果不是被统治阶级篡改利用,中国人是相当可靠的,情和义是中华文化脉络的脊梁,是礼的延伸,然而近当代对于传统的破坏几乎是没有取舍的,砸掉一切,毁掉一切旧的文物和思想,使古中国脱胎换骨,成为历史的笑柄,然而中国人对于道统似乎没有多少疼惜,教育系统脱离人文和文化含量的弱化使中国人有一种奇怪的面目,是是而非和随波逐流。爱热闹,爱喧哗,爱一切可能填满空虚的娱乐和形式。自然和艺术是用来粉饰和附庸的,自己不能成为自己的主人,便时刻想成为别人的主人,敌意来自内心的恍惚和不自信,来自彼此依存的无法摆脱的密切联系。永远无法摆脱这张生活的网,想摆脱也摆脱不了,民族基因的传承显示了强大的能量,集体人格造就了越来越深的隔膜和怨恨,彼此都成为可能的发泄情绪的对象。如果你不学会自保,时刻有遭到创伤的危险。 然而,中国人对于人性的要求是高标准的,喜欢精致的人生,有道德的人生,然而性格里有粗鄙的成分,不容许别人有不同于自己的地方,不容许你有隐私,你需要敞开心扉,过滤给世人看你自己,你才算的上是一个世俗标准里的诚实的好人。 中国因为文化发展的悠久,历史书写者的受挤压的地位和现实,回过头去看向纵深处,你听到的永远是浮泛回响,空洞,表象,莫测,然而,紧紧握在民族的苍凉的巨掌中的是被重新点燃的檀香炉里的檀香,经久地散发出华夏文明的悠远的香气,古老,风雅,神秘,参透一切悲喜欢爱,参透全部史实,就像你看得见的人体上的跳跃的淡蓝的血脉......永不凋谢的女人的发髻上的花朵,绣着龙凤的女人的艳丽的肚兜,一段残留的古城墙,帝后的王冠,朱红瓦绿的古老的宅院......张生和崔莺莺,杜丽娘的百宝箱,十八年寒窑的苦等,诸葛先生的草庐,扶不起的阿斗,大观园里的怡红院,潇湘馆.....岳飞和满江红,苏轼的月有阴晴圆缺,李清照的争渡,争渡,醉向藕花深处.....这一切,数不尽,说不完的一切都是中国...... 永远不会完,挑剔中超越困顿,也许是一种解脱的方式,应该得到体谅,得到时间的明证和宽宥。
最后发表: timcup@ 2016-3-8 03:58 1092 1 2016-3-4
此时此刻 红尘之外论三毛 attach_img
红尘之外论三毛 文:艾小禾(蒙特利尔) 90年代初的中学时代,父母严禁我跟风读言情和武侠小说,推荐读的多是世界名著和大陆的革命文学。然而我却对革命文学兴趣全无。一次偶然被书摊上的《撒哈拉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从此就读起了三毛。 三毛书里幽默生动的异域故事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是记忆中单调阴暗的中学生活中少数几片放着异彩的霞光。然而那时生活在以粗线条为美德的中国大陆,甚至革命电视剧里的开国老将领和英雄人物都把对人对物的骂娘暴粗当作一种不以为耻的常态。这样的环境影响下,我被三毛的文字和故事吸引的同时,私下里觉得三毛在接人待物上的礼貌和修养让她难以在现实中生存下去,因此不能对她完全认同。 大学毕业后顺理成章地来到西方社会,读书,约会,然后在远离家乡的地球的另一端安定下来。一下就十几年过去了,在西方社会里生活久了,被西方文明和从小受了良好教育的西方老公教诲熏陶多年以后,偶然怀旧再次挑灯夜读三毛,才发现,初读三毛时不能认同的礼貌和修养,已经是被我认作自然而然的行为规则。在西方社会,她对人的礼貌和修养,有着广泛的生存空间。 三毛生于一个父慈母爱的家庭,十九岁带着初心去欧洲学习文学和艺术。在约会了各国男友之后,跟一个叫荷西的西班牙男人一起在撒哈拉沙漠开始了家庭生活。从年少开始耳濡目染的西方修养和西方生活,让她思维和行为方式更偏西化,这一点上三毛更像个用中文写作的西方人,所以她带着平常心写欧洲,写沙漠,写海外生活。她对读者是真诚的,她用自己的真性情写作,很少用名人名言,典故或者艺术哲学的标签来端着自己向读者说教。她的文章字里行间却都是把自己放低又放低的谦和,以及对宇宙众生的悲悯和怜爱。在她的文章中,朴实中显现出的爱和勇气是让每个读过她的书的人爱她的理由。 三毛遵照自己的内心感受活着,她不肯迎合系统,不愿过循规蹈矩又充满潜在限制的生活,于是在青春年少时选择了一个人背包去远行。她带着探险家的勇气浪迹天涯。她在西方成长成熟,找到自己。半世漂泊,和十几本书之后,离开台湾时那个单纯又带着失恋的挫败感的孩子,已经变成了满心沧桑,万水千山走遍的中年人。 在先生荷西去世后,她选择了重回父母身边生活。台湾或日本更加明显的社会特征是,大众会有一种看不见的约定成俗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违背这些行为规范的人,常常会被其他人边缘化。甚至整个东亚文化都对个性自由没有太多的容忍力,因此大家常常都会为了别人的看法活着。心神自由的三毛回到故乡,势必会有压抑感和孤独感。于是,多年远离华人世界的三毛,用自己西式思维想象的浪漫,对一个终生在大陆生活的人毫无设防地敞开了心扉。 三毛离开台湾的时候还太小,对故乡的回忆已经成了满满的乡情和戏剧小说里的花好月圆,对东亚文化里的势利和虚伪已经完全不懂得设防。碰到王洛宾,成了她这辈子最后的灾难。 对于成年以后建立的亲昵关系,无论友情还是爱情,只有两个文明程度相近经历类似的人,才能对私人空间边界的界定达成共识,建立更持久的关系。文化教育背景相差太远,对于越界的界定,很容易就成了鸡同鸭讲。 很多华人习惯于对外人客气礼貌,对亲近的人就完全不讲修养和礼貌,肆意而为。越是亲近的人,就越少尊重对方私人空间的概念,理所当然的消费和利用感情。而三毛的西式修养和礼貌让她尊重他人的边界,她的个性和勇气只对自己,绝对不会对其他人和亲近的人发作。 为了见到想象的爱人,三毛两次跑去陌生的大陆。 三毛和王洛宾两个文明程度和文化背景差异太大的人相遇,一方的不懂边界必然对更文明的另一方造成伤害。王洛宾终生生活在粗线条,对尊重隐私和尊重私人空间缺少概念的中国,他才华横溢却压抑多年,对名利和声望的渴望必然大过一切。他没勇气接受三毛的感情,却理所当然的利用和消费她的感情。他用送上门来的三毛和她的名声来粉饰自己抬高自己。最终不可逆反的伤害了三毛。 年少时读三毛,就觉得三毛这样的修养,在大陆可能会完全生存不下去。如果当初她爱上的不是王洛宾,而是一个跟自己文明程度和文化背景相当的人,也许现在满头白发的她正坐在壁炉边跟老公一边喝咖啡一边回忆年少时的漂泊时光吧。然而人生没有那么多如果,去大陆访问王洛宾回来的四个月以后,三毛在台北的一家医院用一根丝袜结束了自己48岁的生命。
最后发表: 此时此刻@ 2016-1-28 17:50 1318 0 2016-1-28
此时此刻 行走于书里书外 attach_img
编者注:此文是作者为蒙特利尔华人女性作家枫子日前在台湾出版的新作《弥漫在秋光中的法国香颂》一书所做的序。 枫子,加籍华人,专栏作者,现居蒙特利尔。2004-2006年在加拿大最古老的麦吉尔大学 ( McGill University ) 学习市场营销的研究生课程。2011年其散文集《那一城枫红枫绿——生活在加拿大的法裔社会里》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她以海外生活中培养的独特视角,游历亚欧美时采撷的鲜活经历,将生活、书籍、艺术、文化里各样的点滴信息融汇交揉,附上自己的思考与诘问并诉诸笔端。 行走于书里书外 文:林锦 枫子嘱我为她即将出版的新书写一个导读。“由你来写是最合适的,”她说,“所有这些文章都是在我们的共同见证下诞生的,也是一段我们共有的美好回忆。”正是这句话打动了犹豫再三的我。是的,作为该书内文的第一位读者和编辑,我应该写点什么,让读者更好地了解枫子和她的书。 我与枫子相识的日子不短了,越来越觉得她是一个极为真诚、热情而又富于浪漫情怀的人,一个孜孜不倦地追求心灵成长的年轻作家。对于充溢着精神性的美好文字,她有着一种近乎执拗的虔诚。这种虔诚引领着枫子行走于书里书外,去拜谒一座座文化、思想的圣殿,与此同时,也拿起笔,一字一句地构筑着属于自己的精神之塔。 本书中的19篇文章其实是枫子担任加拿大文化杂志《此时此刻》专栏作者时的作品结集。专栏名称叫“读书行路”,是枫子拟定的,诚如她在《莎士比亚书店》一文中所说: “这个栏目的名称寓意着我的人生理想:一半时间在书房,一半时间在路上。读书、旅行,是我生命中最快乐的事情。读书可以使我获知世界上那些不能抵达的地方的人和事,让我的视野更广阔,心胸更包容,丰富智慧上和道德上的想象力。而行路则使我得以亲身去验证那些从书本里获悉的知识和经验,感知生命中最鲜活最生动的点滴事件;而反过来那些亲身获得的经验又会促使我去阅读更多相关的书籍以寻找坚实的理论依据……乐此不疲。” 读书行路,这是枫子(我相信也是任何人)精神成长的路径。读书能够开启一个个崭新的世界,而行路,又将书里与书外、理想与现实连接在一起。毋宁说,当我们人在书房,心灵已经在路上,去到无远弗届的地方,任意翱翔。正是自由不拘的心灵,使枫子的文章有了一种随意、流畅、变幻的特点,不同的阅读、拜访对象,带给她不同的感受,心由境生,意随笔到,于是她的文字时而深沉蕴藉,时而轻快活泼,时而像春花般明媚,时而似秋雨般浊重。读书与行路,在她的笔下又是相互交织,绵密一体的。书中大部分文章,既不是传统的游记,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书评或读后感,而是书里书外两个世界交相呼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坐在花神咖啡馆,品味着《女宾》里萨特与波伏娃的惊世爱情;读了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就一路追寻到他的家乡贡布雷小镇……枫子用自己细腻的心灵感受力、丰富的思维想象力连缀起这两个世界,游走其间,兴味盎然,也将阅读和行走的快乐,通过她的文字传递给我们。 枫子无比深挚地热爱和眷念着欧洲文化,它的文学、音乐、建筑、绘画……滋养着她,丰富着她的心灵。那块古老的土地既是她的精神培养基,也是她心心所向、梦魂所系。本书中的十九篇文章,大部分都是关于欧洲文化的,而其中,介绍法国文化的更是占了大半。本书最后定名为《弥漫在秋光里的法国香颂》,我想也是因为那流淌其间的法式浪漫,最能代表枫子的文风并体现全书的意境之故吧。法国可以说是枫子的心灵故乡,许多人读了她的文章,都以为作者必定长期在法国生活过,因为她笔下的法国,是那样的亲切稔熟,老旧的左岸香颂,巴黎的陈情往事,还有那些咖啡厅、博物馆抑或长眠着名流佳士的墓园,都可以如数家珍般地娓娓道来。当枫子告诉我她迄今为止只去过两次法国,加起来不过一个月的时间,我真觉得难以置信。 不过,深入一想,又觉得这其实不难理解,因为枫子生活在加拿大的魁北克省,在这块与欧洲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土地上,她时时处处都在感受着欧洲的风韵,经受着欧风美雨的濡染。魁北克是曾经的“新法兰西”,而她居住的蒙特利尔,是世界第二大法语城市,号称美洲“小巴黎”。与法兰西一脉相承的文化精神,每天都跃动在她的视野里,渗透于她的生活中,并化为笔下浓浓的法式情怀。她与欧洲的距离看似遥远,其实很亲很近。 不过,也正是因为本书作者生活在加拿大,所以看待事物往往有着不同的视角,并在很多文章中都留下了北美生活的印记。例如《到左岸咖啡馆朝圣》中,她将北美色彩斑斓的马赛克文化与具有深厚历史蕴含的法国文化进行比较;《到百老汇看音乐剧》中,专门提及歌剧《巴黎圣母院》中第一男主角扮演者是来自加拿大的魁北克省;《展示一个城市的灵魂》中,开首就提到“蒙特利尔国际艺术电影节”,并不忘在最后借受访人之口夸奖蒙城是“一座很年轻很艺术的城市”。当然,作者还有很多特别的感受,也是不为亚洲读者所了解的。比如《欧洲一年》中,枫子的愿望是盼着孩子年满12岁,那样她就可以随意去听音乐会了,因为加拿大的法律规定,12岁以下的孩子不可以独自在家,等等等等。这些内容,相信对于喜爱和希望了解北美文化与生活的读者也会有所助益。 本书的篇目次序经过刻意安排,与在专栏刊登时并不完全一样。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全书是以时间为经线来展开的,首篇《欧洲一年》,是作者理想中的“一年读书行路计划”,接下来,随着时间、季候的递进,依次展开一段段心灵之旅,以海外生活中培养的独特视角,游历亚欧美时采撷的鲜活经历,将生活、书籍、艺术、文化里各样的点滴信息融汇交揉,附上自己的思考与诘问,成就一篇篇渗透着思想和智慧光芒的优美小文。而末篇《莎士比亚书店》,又可看作是对全书的一个总结和回顾。在这篇文章的最后,枫子写道: “我享受读书,耽于读书带来的幸福。……得益于这一年半的专栏写作,使我可以静心读书,在阅读中享受那份与作者交流时身体的孤独。那些智慧的语言把灵魂的生命向我敞开,被这样的文字滋养时,我觉得自己变得又谦卑又富有,又多愁又幸福。所以我一直认为生活中最快乐的日子,就是在我读书写作的那些时候。” 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弥漫在秋光里的法国香颂》吧,去找寻、去体验、去分享枫子所感受到的快乐――在字里行间,在书里书外。 注:本文作者曾任加拿大蒙特利尔文化杂志《此时此刻》主编。
最后发表: 此时此刻@ 2016-1-28 17:31 1499 0 2016-1-28
此时此刻 谁按下了中国人的快进键? attach_img
谁按下了中国人的快进键? 文/陈漠 中国人为什么丧失了慢的能力?    急之国   中国人,赶时间。   最爱“快进”,狂点“刷新”。评论,要抢“沙发”。寄信,最好是特快专递。拍照,最好是立等可取。坐车,最好是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磁悬浮。坐飞机,最好是直航。做事,最好是名利双收。创业,最好是一夜暴富。结婚,最好有现房现车。排队,最好能插队。若不能,就会琢磨:为什么别人排的队总比我的快呢?   没有时间感的中国人变成了最着急最不耐烦的地球人,“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中国人为什么丧失了慢的能力?资源紧缺引发争夺,分配不平衡带来倾轧,速度带来烦躁,便利加重烦躁,时代的心态就是再也不愿意等。   可以快,就决不能慢。有了比较,加上重复、单调、复杂、呆板、逼仄、拖延、消耗、超出理解范围、失控和不公平等经常性的情境,中国人急不可耐,又因欲求未满而耐心等待,焦躁不安又心安理得。   急的心态带来了什么?欲速则不达。“大多数人在追求快乐时急得上气不接下气,以至于和快乐擦肩而过。”(克尔凯郭尔语)我们迎来了更多的灾难和意外,更低的效率和更坏的结果。   就这样,在“急之国”,我们快速地消耗着自己。等我们真正明白快慢、张弛、紧疏、得失、成败、忙闲的人生之道时,可能一切都晚了。   不耐烦透视中国人的时间观   谁按下了中国人的快进键?   人们的烦躁症,来自社会结构的不稳定。无论排队还是插位,都是为了确保自己不被社会抛离。   我们喜欢插队。我们当一米黄线不存在。我们抢出租车。我们在交通灯变黄的时候加速冲过去。我们为了节省五分钟去翻越马路中间的栏杆。我们由亲戚带着走VIP通道进去,因为排队要半小时。我们在机场大闹值班柜台。我们在电话里对着客服人员吼:“马上给我搞定!马上!”我们急急忙忙旅游,急急忙忙拍照,急急忙忙离去。我们走后门。我们送钱。   我们很急。我们很不耐烦。   可是,我们同时又是世界上最耐心的人。我们以前排队炒股,头天晚上就排队买认购证。现在我们排队买房,提前三天就全家轮班开始排。我们喜欢买促销减价货,排一上午队也在所不惜。人越多的餐厅,我们越喜欢,我们宁肯坐在门口塑料凳子上吃两个小时的瓜子。我们就是感冒也要去挂专家号,提前一个月就开始排。现在,我们还喜欢排9个小时的队去世博会看立体电影。   我们似乎又很有耐心。   这就是中国。传统心态和现代境遇扭合在一起,我们焦躁不安却又心安理得。    慢不下来的中国   19世纪末,美国传教士雅瑟·亨·史密斯曾写过一本书《中国人的性格》,他专门用了一个章节来写“漠视时间”。   “对中国人来说,盎格鲁—撒克逊人经常性的急躁不仅是不可理解的,而且完全是非理智的。很显然,中国人不喜欢我们的人格中所具有的这一品性,正如我们也不喜欢他们缺乏诚实一样。无论如何,要让一个中国人感到行动迅速敏捷的重要性,那是很困难的。”   史密斯把他观察到的中国人的缓慢行为归结为:“中国人的历史是属于大洪水之前的。它可追溯到太初时代,尔后则是混浊、舒缓、漫长的大河,其间不仅有挺拔的大树,也有枯朽的草木。除了较缺乏时间观念的民族之外,没有人会去编写或阅读这样的历史。”   最有趣的是,史密斯认为中国人漠视时间正表现在他们的勤劳之中,他们不停地劳作,实际上是在不停地浪费时间,他们一点也不担心做无用功或者返工。   史密斯说的当然有道理,实际上很多中国人也觉察到自己身上的这些缺陷。此书近年的再版序言中,厦门大学教授周宁写道,辜鸿铭论述“中国人的精神”其实是把史密斯的书作为潜在的对话者,林语堂著《吾国吾民》也是在煞费苦心地回应此书,而鲁迅则一直遗憾没有人翻译这本书,用以“自省、分析,明白哪几点说的对,变革、挣扎,自做工夫,却不求别人的原谅和称赞,来证明究竟怎样的是中国人”。   几十年后,史密斯所说的“盎格鲁—撒克逊人经常性的急躁”就变成了中国人的“经常性急躁”。自“五四”运动起,启蒙者们对泥泞的现状恨之越深,对改变现状的速度也就期之越烈。要在短时间内走完西方上百年的历程,难免显得冒进急躁,方法也往往激烈、粗暴。   又是一个外国人发现了中国人的急躁。杜威曾说:“这场运动的感情成分多于思想成分。它还伴随有夸张、混乱以及智慧与荒谬的杂合。这一切都不可避免地使这场运动在开始阶段具有急功近利的特征。”当然,近年来我们重新发现胡适,似乎为杜威的观察提供了一些例证,我们似乎又在“返工”。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到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个十年间,中国人的时间观再次提速。大跃进和大干快上,成为时代的关键词。众所周知,欲速则不达,不但没有快起来,反而导致了全面停滞。   时钟的指针来到改革开放后,“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变成了全民族的心声。到了当下,环境更加复杂,现代、后现代的语境交织,工业化、电子化、网络化的社会成形,资源紧缺引发争夺,分配不平衡带来倾轧,速度带来烦躁,便利加重烦躁,时代的心态就是再也不愿意等。   什么时候我们丧失了慢的能力?   中国人的时间观,自近代以降历经三次提速,已经停不下来了。我们需要的是时刻看着钟表,计划自己的人生:一步到位、名利双收、嫁入豪门、一夜暴富、35岁退休……   科技就是不耐烦   《连线》曾经刊登过一篇文章《让我们抓狂的33件东西》,列举了33件现代生活中让我们无法忍受最终崩溃的事物。   排在第一位的是航空旅行,作者对航空延误和堵塞的愤怒之情溢于言表:“去年(2007年)有超过1/4航班停在停机坪上,在夏季高峰时期,这个数字几乎达到30%。如果你在网上订票的话,你也许可以选择准点的航班。可是,现在还有谁不是在网上订票的吗?”   的确,在候机厅里突然被告知必须继续枯坐两个小时,是非常让人恼火的事情,更不要说那些在机舱里连膝盖都不能伸直的可怜人了。   此外,还有信用卡、顾客服务、医疗记录、复印机、打印机、道路、电话会议……这些东西都被列入了“抓狂物件”。   等一下,难道这些东西发明出来不是为了让人类生活得更便捷吗?它们不是可以减少重复的劳动,从而使事情变得更简单吗?为什么它们反而让人们更加不耐烦了呢?   我们发明东西,显然是为了更方便,是为了解决烦躁。比如,你再也不用抄写文件500份了,因为我们有了复印机。但是,高科技复印机的操作已经复杂到了办公室里没几个人能搞得懂的程度了。于是我们专门指定一个人来学习这门技术,可是他不在的时候,其他的人就完全抓狂了。甚至这个专门人才也抓狂了,他疯狂地打了一通电话把复印机公司的人痛骂一通,最后另外一些专门人才上门来帮我们把墨盒换掉,把挤成折扇一样的纸拉出来。   这就是这个高科技时代的伟大之处。我们发明了很多东西来试图解决烦躁症,但实际上却只是发明了另外一些烦躁症。   发明排号机的人,一定没有中午去银行里拿过号。当你满怀希望地按下按钮,吐出来的纸条却冷冰冰告诉你,前面还有32个人,而这32个人把所有的坐椅都坐满了,同样冷冰冰地望着你这个白痴。   发明电话等待音乐的人,一定是失聪的。他担心人们听10分钟的嘟嘟声会疯掉,就好心地让人们听10分钟的洒水车音乐。实际上,没人会听10分钟的嘟嘟声,大家都会挂掉,而耐心听完10分钟的洒水车居然还没有人接听,接着洒水车又从头开始了,这时候才真的要疯了。   发明服务性微笑和公关式语言的人,一定是面瘫和口吃。他肯定觉得服务人员的微笑和滴水不漏的回答会有助于缓解客户的情绪,但事实却是,当你迫切需要解决一件事情的时候,你希望看到的是客服人员和你一样着急,而不是对你慢条斯理地露出八颗牙齿:“我们正在跟进。”   跟进!谁发明的这个词?   不耐烦是社会心态   生活越现代化,烦躁情绪就越重。   电话不普及的时候,没人介意几个月收一封信。但手机随身的时代,几十分钟内不回短信的人就会被讽为没有机德。   只有公交车坐的年代,等上半小时也不以为奇。如今打的,随时都要提醒司机抄近道、超车。   以前我们用电话线拨号上网,56K的网速,很慢,可是并没有人觉得烦躁,因为条件如此、大家如此。论坛上发帖,有的标题就是“大图杀猫”、“小猫慎入”,提醒网友注意网速,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如今,带宽以M来衡量,数十M已不稀奇,但网页打开稍有迟疑,我们第一反应就是点刷新键,有时候恨不得砸电脑。   这是时代加重的烦躁症,既然可以快,就决不能慢。有了比较,就有了烦躁。   抛开时代,还有哪些条件会引发你的烦躁?   重复。单调。复杂。呆板。逼仄。拖延和消耗。超出理解范围。失去控制,而不知所措。   但最重要的是,不公平。   你可以不在银行里排在第33位。只要你是VIP,你就可以施施然地直接走到柜台前,把那32个可怜虫抛在脑后。难道就不可以给非VIP的人提供舒适的基本服务吗?可以,我们的基本服务就是在铁椅子上坐两个小时。   你可以不在医院里看病排一上午挂一个号。只要你认识医院里任何一个员工,从院长、主治医生到行政人员,他们就可以直接带你走到专家诊断室里。难道就没有普通人看病的便利吗?有的,就这么几家医院,你看哪儿人少你就去哪儿吧。   你可以不在春运排通宵队买火车票——你可以去订机票。难道就没有底层人民承受得起的回家方式吗?当然有,你可以在火车站广场上买黄牛票,多付一个月薪水而已,你付得起。   你可以不排队买房,反正涨起来,你卖了也没有住的地方。你可以不急着结婚,反正你还没有买房。   人们的烦躁症,来自于社会结构的不稳定。因为你总在担心,如果这个机会不抓住,你就被社会抛离了;如果你现在乖乖排队,那么就一定会有人插你的位。所以我们一定急躁,我们不顾规则——实际上也没有什么规则,抓到手的才是硬通货,排队等待的永远都只是愿景。   我们就像在超市收银台前的购物者,推着购物车在几条长龙之间踯躅,无论排队还是不排队都是两难。插位加塞挤来挤去,一分钟也不愿意等,焦躁不安。   而且,我们总觉得别人排的队比我们的快。 注:本文转载自《新周刊》
最后发表: 屌丝男@ 2015-11-22 08:25 1717 1 2015-9-7
此时此刻 不尽秋思滚滚来 attach_img
不尽秋思滚滚来 文 / 原上草(蒙特利尔)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火红的枫叶点燃了秋天,树上的枯叶颤抖着离开枝干,在风中一片片飘落,挣扎着用仅余的一丝力气跳完生命中的最后一支舞,回归到大地母亲的怀抱。 在这个白云飘逸、金风送爽的美丽季节,思绪又飞回到了九八年秋天的巴黎。八月三十一日,黛安娜去世一周年纪念日,迷人的塞纳河上的阿尔玛桥头鲜花环绕,人头攒动,怀念戴安娜王妃的民众自发聚集在“自由之火”雕塑周围。一年前的那个夜晚,戴安娜与男友多迪离开巴黎里茨饭店后,被狗仔队追踪至阿尔玛桥隧道内失控撞上了第十三号立柱,车毁人亡,双双驾鹤西去。英格兰玫瑰香消玉殒,在生命里最灿烂的季节随风飘零,与这个世界的相遇仅仅三十六个春秋。是十三的怪圈?又或是年届本命?命运最终也没有让仍保有皇室成员身份的一代王妃获得救赎,一纸死因调查报告裁定可怜的司机保罗酒驾超速。“自古红颜多薄命”,就像同是三十六岁离世的梦露,人们也许将永远无法得知当时在法国的隧道里究竟发生了什么。白发人送黑发人,老年丧子的老法耶德悲痛欲绝,坚称这是一场政治阴谋,剑指英国王室和军情六处。结伴同往的友人接过缅怀现场戴粉递来的哀悼留言簿,稍作思考后一笔一划地写下了“英格兰的玫瑰,威尔士的骄傲”十二个方块大字,萧瑟的秋风掀动起页角,映衬着傍晚天边如血的残阳。转眼已是戴妃离去的第十八个秋天,英伦民众仍在思念“人民的王妃”,思念心中永远的“平民公主”,阿尔玛桥头似海的鲜花仍一如往年的艳丽。 生命无常,天行有常。出生于英格兰,归去在法兰西,戴安娜短暂而传奇的生命轨迹的两头牵手英法,恰巧又与英法双语的枫叶之国岁岁年年同过一个生日,一个热情、包容、多元的英联邦成员,兼具自由、平等、博爱的法兰西精神。 英伦草根多巾帼。君不见,没有显赫的身世,也没有门荫可依,更没有背景可靠,身为杂货店老板的女儿,前年春上仙逝的玛格丽特•撒切尔凭借自身的努力和奋斗,跻身仕宦之列,在英国这个重门第、讲传统、不乏性别歧视的国度里,实现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成功,并以“铁娘子”的强硬风格流芳大英政坛,发出了女人不是软弱和无能的代名词的强音。 大笨钟哀伤暂停报时,伊丽莎白二世更亲率国内外政要两千多人齐聚伦敦圣保罗大教堂相送最后一程,备极哀荣。位列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和二战后在位最久的首相,她以明澈的理性与智慧,一生贯彻自由的精神,书写了人类历史的重要章节,一曲权力与魅力的交响乐,非同凡响。如同平民王妃,平民首相也名列大英历史名人和世纪杰出女性,因为她们极大地改变了英国,深刻地影响了世界。 斯人已去。时钟拨回到一九六一年,风诡云谲,暗潮汹涌,八月十三日,作为冷战表征的柏林墙在一夜之间拔地而起,把一个完整的民族一隔为二,时间长达二十八年之久。世界两大意识形态的角力使这个东西方对峙的桥头堡上的应力高度集中,第三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那不堪回首的围墙年代,记载了德国曾经分裂的历史岁月。勃兰登堡门作证,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堵不是抵御外敌而是防范内部垒砌的墙,一道拦截自己人外逃的天堑,一张专为东德公民布下的天罗地网。 德国勃兰登堡门 无独有偶。时光继续倒流到一九一一年,民国初年,浩瀚的太平洋东岸诞生了一个名叫罗纳德的男孩,多年后,迈着坚毅的步伐,他从影视界走来,“推倒这堵墙!”这句铿锵名言随着他在西柏林响彻世纪的呼喊传遍了世界。风云际会,撒切尔首相与里根总统共同构筑了西方世界最为坚定持久的自由主义阵营和世界政治信仰:市场经济的根基不容动摇,自由民主的信念不容动摇。两人形同莫逆,一个决绝的右满舵,联手合力推倒了东德柏林高墙;他们似有神助,一招漂亮的二过一,高度契合拖垮了极权国家老大。东起白令海峡,西至德国中部,共产主义试验田上回荡着“全世界无产者,请原谅我!”那无奈的叹息。 二十三年过去,弹指一挥间,蓦然回首,“网络柏林墙”依然横亘。康德曾有这样的名言:“有两种东西我越是思考就越感到无上敬畏,一是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一是深埋在我们心中的道德准则”。何日君再来?人们呼唤着当年拆“墙”业的黄金搭档再度归来。 难忘二十六年前的那个多事之秋,风雷激荡,惊涛拍岸,十一月九日,全世界目睹了在柏林上演的伟大一幕,多米诺骨牌开始倒下,东欧各国纷纷巨变。翌年十月三日,又是一个秋天,两德已然统一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旗下,“雅尔塔格局”曲终人散。从莱茵河畔的科隆重回这座欧洲历史文化名城,满街四下寻觅探访,看着商贩们兜售柏林墙的盖戳封装纪念品碎块和前苏军的镰刀锤子红五星帽徽,亲身实地感受着这个当年曾把世界拖到核战边缘的弹丸之地。漫步走过蒂尔加滕公园铺满彩叶的秋径,信步穿越勃兰登堡门,菩提树下大街充满了自由的气息,柏林大教堂前草坪上的轻风送来了日耳曼语的放飞心声:这里没有监视器,只有上帝的望远镜!亚历山大广场上那高耸入云的柏林电视塔想必也留下了铁幕后的思想启蒙者仰望星空的足迹,以理性的光明引导人们摆脱专制、走出蒙昧和黑暗。今天,美国驻英使馆前的格罗夫纳广场上,三米高的冷战英雄里根总统的青铜塑像底座上刻写着撒切尔夫人的名句:罗纳德•里根没有用一颗子弹就赢得了冷战。 格罗夫纳广场上的里根像 岁月长河的浪花淘尽英雄无数,莎士比亚说:“以往的只算是序幕”。风流人物留下的人类遗产和世纪丰碑,将永远矗立在历史长廊中。他们折射了过去,未来仍需要新的思维,历史的车轮滚滚,无法也不能仅凭借后视镜前行。 风自大洋来,吹拂着思想启蒙的这片沃土。此时此刻,正是收获的季节,普世价值这棵参天大树的枝头挂满了自由、民主、平等、博爱和科学的累累果实,斜阳西照,一树斑斓,又到了北美大地醉人的秋天。 天高云淡,西风长天,望断追赶悠悠白云的大雁。几片飘零的落叶打着旋在阵阵凉风中做着告别的旅行,仿佛在诠释着草木一秋的宿命——归根,那是每一个漂泊海外的游子回家的路……
最后发表: 此时此刻@ 2015-9-2 11:40 1824 0 2015-9-2
此时此刻 东方活化石(4) attach_img
东方活化石(4) 文:王亭苏 欧洲女人的胖和高大总使东方女人有种压迫感,一种不甚放松的感觉。西方的面目是一种对自身的深刻的描述,不比东方的婉约清丽。尤其站在一起时,东方的纤细秀美在磅礴的侵犯性的的美面前,有一种较怯的伶仃感。 东方的风情是人间四月天,一点点在日益舒缓的温度里舒展自己,一点点绽放,直至华枝春满,花好月圆。 东方女子的一生,更像是一场雨后的落红,虔诚,诗意,安静,飘逸。无论怎么慈悲的描述,总是难以摆脱一点凄切感。东方女子的一生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一生,是舞台上的花旦和神话故事里的仙子。被现实挤压出离到一种精神上的完满,因而被塑造,被无数文人墨客称颂,那藏在大片的月色下的影子是一幅永远的水墨丹青,是古老东方的永恒情节,然而,却也过于形只影吊了。然而,自己甘愿把这情结留着,是一点梦幻,是自己对自己的称颂,发自内心的,超越了世俗成规的,是一点诗情画意。 极至现代化的今日,男人和女人皆抱了同样的怀想,从前的,古老的历史中缓缓走远的典型的东方女子,是所有人的怀想,甚至是东方古国的象征。 东方的底色是明艳的鎏金的朱红,最具魅力和诱惑,只有东方人敢使用这两种明艳富丽的色彩表达东方的深情。这上面有东方女子的梦,少女的青涩的梦,爱情的幻梦和美满婚姻的梦,是灵魂里一点羞怯的诗意,泅染的艳丽的红。醒目,典雅,一往情深。然而总是缺点什么,也许缺点果敢和清醒,拘谨地化做丹青上的一点红,心甘情愿地僵死在大红烫金的喜悦里,化做上面的一点幽静的月色,守着自己的命运,直至终老。 东方女子最具牺牲精神,从生下来就肩负使命,不可对抗的神秘的归宿。是东方文化里最轻描淡写然而最厚重的一部份。千百年来压着所有人的神经,因而东方人总是用点莫名的小情调调配自己的人生。这种情调里充满了神经质般的诗意,也许是最接近内心的那部分被弹压的过紧而释放出的天性。是交织在唐诗宋词里的颂不完的千古愁万载恨。在既定的成规和枷锁里扮演优美,是天赋的一部分,谁说天赋和命运扯不上关系? 东方女子的命运就是天赋的使命。然而,她们看不见那束来自天国的悲悯照见自己午夜的叹息,还以为是自己不小心踩疼了窗前的月光。战战兢兢地从古代走到现代的东方女子,带着古老的文明基因,洒脱任性中永远留着点怯意,深刻地映照在人生的深处,代代相传,是朱红鎏金上的一点魂魄,一点自尊,一点骄傲,一点风情。 东方女性蜚声海内外,温良,雅致,秀美,含蓄。削肩,细腰,柳眉凤眼,薄面平胸,含情脉脉,柔软馨香.......仿佛任何讨巧的字眼用来赞美都不够用,远远不够。 在这个没有月色的晚上,两个东方女子自驾,正沿着阿尔卑斯山脉曲折前行,沿着这条路的前方就是东方女子的乡愁般的向往。是朱红烫金里的一点梦幻般的温情和回忆。
最后发表: 此时此刻@ 2015-8-19 11:51 1830 0 2015-8-19
此时此刻 狗、弱势群体和社会文明 attach_img
狗、弱势群体和社会文明 文:子禾(蒙特利尔) 时下最流行的伴侣动物,当属猫狗这两类哺乳动物。在现代社会中, 狗被带进人类社会走入人类家庭,大多数情况下是为了感情陪护或者人身安全保护。鱼类和两栖类动物也被人当作宠物来养,但在与人类建立感情纽带和进行感情交流上,远远不如温血动物的猫狗。 在很多地方,把属于两栖类动物的大蜥蜴当作宠物带入家中是不合法的。但也有人偷偷养在家中,蜥蜴更是刚进门就咬了主人一口。主人觉得伤口很小就放松了警惕,加上不想被人发现在家里养了非法宠物,就没有去看医生。转天当他强撑着下班回到家时,伤口已经发炎的非常严重,人也变得非常虚弱,进门就倒在了地上。这时,家里的大蜥蜴就扑上去把他吃掉了一部分。等他被发现的时候,只剩下被大蜥蜴啃得残缺不全的零乱尸体了。 原来大蜥蜴的捕食方式就是看似不经意地咬伤猎物,伤口小到足以让人忽视,却通过唾液把很多恶性细菌传给了对方,随后大蜥蜴会悄悄尾随猎物多达数天,直到猎物伤口发炎变得很虚弱的时候,上去把猎物吃掉。 蟒蛇也曾被不少人当作宠物来养。有位养了蟒蛇作宠物的女士非常担心地来到兽医那里,焦急地咨询道:她的蛇宝贝突然不肯进食了,而且一改往常盘成一团的状态,现在总是伸长了身体试图躺在她身边。她几乎带着眼泪伤心地问:它是不是知道自己快要死了,在留恋地跟我告别?兽医非常严肃地告诉她:这条蛇不吃东西是在清空肚子,伸长了躺在你身边是在测量你的长度能不能装进它的肚子。不是它快死了,是它正在计划吃掉你。 谁敢想象那个每天跟你同床共枕,倾注了爱和精力当作宝贝的宠物,正一步一步地计划着把你变成它们肚子里的美食呢?然而不同于这些被现代人类随意纳入生活,还分不清人类在他们的食物链上角色的两栖类宠物,狗,却是经过了漫长的历史考验和人类的选择而走进人类生活的。 狗走进人类的生活大约始于3万年前的狩猎采集时代。起因是人类在居无定所的狩猎迁徙过程中,周边留下来的骨头吸引了的一群寻找食物的灰狼,慢慢的,灰狼们在长期固定地跟着特定的原始人群迁徙和互动中,为了保护自己的食物来源,开始参与人类的狩猎活动,并且与入侵原始人类的野生动物作斗争,起到保护人类的作用。在跟随人类的漫长时光中,灰狼的基因慢慢发生了变化,演化成了新的物种——狗。 由此可见,狗与人类漫长的相互驯养历史,足以确保狗不会思维错乱地把人类纳入他的食物链中。实际上,自从人类有图片记载开始,狗就频繁地被很多民族和地区当作忠贞和信任的象征,广泛地出现在艺术创作中。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奥德赛》也记载过狗对人类的忠贞:在奥德赛结束了十几年流亡回到家的时候,唯一认出他的,不是妻儿家人和朋友,却是他的狗,这一幕常常被雕刻于古希腊花瓶上;古罗马时代更是把狗详细分类,大型狗被广泛用于战争中,小型狗被当作伴侣;中世纪晚期和文艺复兴时期兴起的章纹和袍徽上,狗也经常被当作责任和支撑的象征出现;英国画家埃德温·兰西尔爵士在1838年给一条叫做Bob的狗画了著名的肖像画,纪念在14年的时光里,Bob在英国海岸上救起溺水人23次的事迹,Bob也被英国皇家动物保护协会授予了终身成就奖的杰出会员称号。文艺复兴以后,狗更是作为人类的伴侣频繁地出现在西方的肖像油画里。 人类社会的杰出成员——埃德温·兰西尔爵士画作 因为人类和狗漫长的驯养历史,也因为狗来源于社会化的动物狼,狗与人类的协调合作非常默契:从协助原始人类打猎,到今天每次天灾人祸时候搜救犬奋不顾身的身影,再到人类史上在探索自然道路上迈出的每一步艰辛进程,都有狗们不可磨灭的贡献。 第一只送上太空的地球生物,是一名叫做莱卡的狗,她在卫星到达目的地的几个小时后,就失去了生命,永远地留在了太空;电影《极地求生》是基于一个真实的故事:南极探险队在恶劣的气候下无法使用机械摩托艇,为了完成任务只好借助于八只雪橇狗前行;最后却因为救生飞机空间有限,不得不把狗狗们留在了原地;雪橇犬们在极地艰辛求生,最终在来年春天等来了良心谴责的男主角的救援; 911恐怖灾难后300多只搜救犬从美国各地被带到纽约世贸大厦的废墟里搜救生命,他们用绝对服从的工作精神,在现场夜以继日地工作,冒着受伤甚至失去生命的危险到人类不可能到达的地方搜救寻找生命的迹象,安慰焦虑的人群;此后人们忙着疗伤,灾后重建,等一切重要的事情处理妥当的10年后,才得以正式感谢这些参与911搜救的搜救犬;可是他们等不了那么久,十几年的时光,可能就是它们短暂的一生了,表彰仪式上,一切已经物是人非,当年的300多只搜救犬,仅仅还有12只活在人世。 911搜救犬的暮年时光 狗的寿命很短,但他们的生命里的每一分钟,都在为人类全力以赴,它们对人类的要求却很少很少,少到可能仅仅是希望在有生之年守在人类的身边。 大地震后的废墟上,总有一些狗久久地哀伤徘徊在掩埋主人的废墟上不肯离去,一只狗甚至在屡次获救后又重新叼着自己的食物回到主人和家的被掩埋的地方等待,哀鸣,直到饿死;一次水灾后,主人因为不肯弃狗逃生,跟他的六只狗死在了一起,唯一幸存的小狗把救援人员带到了死亡现场:六只死去的狗紧紧的把主人的身体环绕在中间试图保护他…… 人类在大自然中艰辛求生和探索,生命是如此的脆弱,而在每次天灾人祸的时候,总有一个叫做狗的生物选择坚定地跟我们站在一起,随时随地准备着为保护我们献出自己的生命。 狗是唯一爱人类超过爱自己的动物,是人类进化的过程中大自然给与我们的最好的礼物。狗对人类的忠贞奉献精神,和它们完全依附于人类社会的弱势地位,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对待狗的态度和狗的地位,常常从一个侧面昭现了一个民族高尚与否,以及他们对待弱势群体的态度。 初到一个陌生的国家和地区,流浪狗的多少和精神状态是最能从一个侧面快速展现给游客这个国家和民众文明程度,生活状态和对弱势群体的态度的了。欧洲和北美在历史和文明程度上一脉相承,在宠物文化上也非常的类似,走在这些国家的城市里,鲜有看到风尘仆仆的流浪动物。总是看到狗主人温和耐心地牵着自己挚爱的狗走在大街小巷里的身影……能把自己的狗打理安置得井井有条的人,也一定是文明程度较高已经建立起稳定和谐照顾弱势群体的社会秩序的民族了。 只有被温和地善待,处境良好的群体才会温和地善待和回馈他的周围。如果某地的流浪狗成群,个个肮脏龌蹉瘦骨嶙峋对人充满敌意,一般来说,这个国家通常政治不稳定,政府对弱势群体的态度恶劣,导致人民生活贫苦,精神压力大。埃及曾发生过大规模的毒杀和枪杀流浪狗事件,等到他们的反政府游行示威最终演变为暴力冲突导致上千人死亡和受伤的时候,似乎一切都发生在意料之中;希腊的经济危机也同样举世瞩目,可雅典街道上的流浪狗干净友好,雅典人民的游行请愿,也在温和文明的气氛下没有任何伤亡;尽管土耳其对希腊和欧洲极力否认,但在伊斯坦布尔的街道上,总能看到无人问津的流浪动物或生病或残疾或无依无靠地在街上徘徊,而冲动的土耳其人民游行起来,也总能上升成涉及人身安全的暴乱。高尚的民族能善待依附于我们的狗,也因此能创立井然有序善待弱势群体的社会秩序。 就像不要拿文化不同作为不善待一个社会中弱势群体的理由,也不要拿社会文化的不同作为虐待和吃掉狗的借口,因为文化从来不应该被滥用成原始和野蛮落后的遮羞布。在人类历史上人忍饥挨饿为食物奔波的艰苦时光里,为了生存,确曾出现过吃掉自己宠物甚至强势吃掉弱势的行为。在食物已经不再匮乏的当今社会,不吃狗肉已经成为了很多文明发达的社会里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在文明程度比较高的社会,进入人类生活的动物们的角色分工已经很完善,但在文明程度比较低下的国家,混淆动物角色,把伴侣动物狗当作肉用动物的事情时有发生。这种概念不清的混淆,如果发生在忍饥挨饿的原始人身上,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如果发生在现代社会,只能说明,这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其实脱离原始社会并没有多远。 人类在漫长的进化历史中选择了驯养狗,接纳他们作为走进人类社会的动物。而狗,也选择了人类作为它们的主人。请在他们短暂的生命中善待他们,这不仅因为他们是唯一爱人类超过爱自己的动物,不仅因为它们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大自然给与我们的最好的礼物,更因为这也是人类社会迈向文明的最基础的一步,只有懂得善待狗的社会才是一个真正懂得善待他人,善待弱势群体的文明社会。
最后发表: 此时此刻@ 2015-7-21 16:01 1925 0 2015-7-21
此时此刻 东方活化石(3) attach_img
东方活化石(3) 文:王亭苏 中国人的人生和中国戏剧里的人生,我总是于纷纭里难以分清。中国人在西方人的观念里,被认为是很会做戏的民族。有着复杂的细密的心思,就像那舞台上盛装的哀哀嚎啕的古典美人,一身的绮罗和满头的珠翠,就是东方最古老的韵致和神秘的风情。然而,你似乎永远无法厘清那套行头底下的肉体究竟有着怎样的哀痛和心思,永远是不确定的,摇摆的,激荡的,无法自圆其说的,飘忽不定的,神秘莫测的。 我喜欢戏剧的开端是因为爱上戏里的服装和插在头上的珠翠。炫目,色彩斑斓,变化万千。走起路来摇摇摆摆的姿态和叮当作响的环佩声,很容易让人在充满幻想的年纪入迷。觉得这世界太绮丽和丰富,莫名生出无限憧憬。觉得自己就是戏里的人,咿呀唱着,苦苦怀春,期待情郎早日功名成就,拜高堂,迎佳人。 中国人的人生就是戏剧人生的衍生和延伸,无限地被放大,被夸夸其谈。在情感的漩涡里迷失再迷失,甘愿迷失,这样才符合民族的精神,诗意的,温存的,是是而非的,无论对错的,甚至是不求真假的态度,只是满足一种心灵的需要但还不够彻底的糊涂。因此哀痛是戏里的主旋律。于现实,恐怕也难以摆脱这样的基调,中华文明的种子在农耕文明时期的生发和复杂多变的社会变迁,相糅合产生的张力因过分内敛而使国人总是低眉顺眼,以礼以仁,就像夹生饭,消化困难,和现实格格不入。因此中国戏剧的舞台多呈现幻觉和理想,而正剧偏多。似乎想把现实社会的人格断喝出去,然后扬鞭上马,踢踢跶跶的舞出一片欢腾。 中国戏剧的最大特点就是结局往往圆满,有人因此断言中国人缺少承受灾难的能力。其实是不无道理的。因在现实中往往不得圆满,何不在戏里满足一下?东方的微妙心理总是很奇妙。中国人喜欢逃避,抗拒面对灾难和过错,因此很多个人和社会问题积累下来,以至满目疮痍。不忍内视。因此发展出的戏剧在结局上往往出乎所有人意料,果断跳出逻辑的圈子,来个美满的大团圆。这就是中国戏剧里的因果。 记得小的时候,八九岁的样子,偷偷约上邻居的伙伴一起跑到戏院看戏,一连两场,挤坐在夹道的空隙里,看狸猫换太子。看刘妃和李妃之争,宫廷复杂多变的命运。然而到了结局,到第二场时便觉得乏味,好人终得好的报应。但是总是显得匆忙和突兀,因此把现实里的我割裂得生疼。总是糊涂着懵然着。不知道怎么就在绝地里逃生的。东方精神在戏里达到极致,讲礼仪,知善恶,惧因果。然而,戏剧于我而言终是外行,唱作念打于我都是纷繁的热闹,华服美人才是我的主要目标。然而总是揪心,生怕美人夭折,因此也往往很入戏,看着看着便看出些门道,极致年长时,恍然大悟般突然想起某个情节,哦,原来如此。 几年前迷上京剧《锁麟囊》程派唱腔,优美华丽,也是突出因果之报。中国戏剧其实是扎根人的心底的,明目繁多的艺术形式,串联出东方的优雅风情,然而不时露出点粗俗,喜欢打探,喜欢于暗处窥探,毫无罪恶感。无论戏里戏外,皆是一派繁忙热闹。婚丧嫁娶无不热闹非凡。而且大多都有不可救药的从众心理。瞧:他说的!如果此话出自某个尊长之口,便更有无限权威性,他都说了!彷佛不容置疑。戏剧看得多了,回到现实里,便觉得生厌,因为仿佛都经历了一遍,有些沧桑的感觉。 几年前看《大宅门》,白老太太的葬礼,觉得真是奇异的景观,一个人可以死的如此热闹,气派,被很多人缅怀,恐怕也是死得其所了吧。然而还是觉得有些深冷气从心底冒出来,死都可以搞得如此戏剧和热闹的民族,果真是活在戏里的,于现实而言,无论怎样挣扎,总是有距离的吧!也许,东方的美就在于此,被艺术的光芒笼罩在坚硬的现实之外,超然地,忘我地活个惊天动地,活色生香,谁说不是一种强大的能力?!然而,又是担着风险的,现实永远不会因为艺术的再创造而发生丝毫妥协,因此,活在戏里的中国,应该时不时猛醒一下,对自己说,回到现实! 2008年在苏州,有幸看到昆曲《杜丽娘》,这一沉浸便是六年多,我时时想倒退回去,就为那句独白: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看戏而知趣味,活着而懂真趣,恐怕是人之所愿吧!戏里戏外,混沌大梦,因果循环,善恶昭彰! —————————————————————————————————————————— 欢迎订阅时代学园微信公众号,在手机上看我的文章。订阅号:TimeAcademy
最后发表: 此时此刻@ 2015-7-15 11:28 1814 0 2015-7-15
此时此刻 法国大革命 attach_img
法国大革命 文:言破空(蒙特利尔) 题头为一部电影,英、法文原名:TheFrench Revolution, La Révlution française, 法意德英加五国合摄于大革命二百周年,。上集导演为法国Enrico,下集美国Heffron。演员阵容集各国一流,群众演员数万,包括法国前总统(有影片一分钟视频,网上:Nicolas Sarkozy Figurant 萨科齐跑龙套)。 十多年前看过一遍,本地Télé-Québec播放。这家电视台独特,无新闻,但有政论,科教文节目多,电影从不插广告,而且定期播一部原版中国电影,配法文字幕。也曾播过法国学者研究中国的纪录片,资料丰富。 无远虑,必有近忧。人家对本国别国历史,始终关心反省。对这场革命,议论纷纷,史家、社会学家更其努力探讨。而中国对自己那场浩劫,也是大革命,似乎忘怀。个中有民众的麻木,更有食肉者(今食特供者)蓄谋掩盖、歪曲、强迫失忆,试图让易解的历史变成考古难题。 正如《三国演义》是文艺作品,与历史有点出入,但爱看的人多,而有几人去读《三国志》?比如,处决国王时曾有保王党劫法场,但影片只字未提,可能考虑情节不宜跌宕过多。评论一般认为该片基本符合史实,故本人在此推荐。 何况听说中文本《旧制度与大革命》几度脱销。国家大事找书找资料,总比“你解放军不跟我,我去找红军”(挽袖拔拳,凶相毕露),要好得多。美国不早已有国会图书馆?只是,此书系“论”而非“史”,托克维尔开卷就声明。治史当以史带论,根据史实导出理论。一般人读史头疼,而这段历久,曲折、反复均属罕见,最好看完电影再看书。 英美法革命比较 1100年,英王亨利一世颁布《自由宪章》(Charter of Liberties),给予教会与贵族一些权利。 1215年,各路贵族兴兵,伦敦泰晤士河畔,约翰王在羊皮纸《大宪章》(Great Charter)上签字钤印。后者内容源出前者,但加上一条:贵族会议有权否定国王之命令。 1688年,詹姆斯二世即位后加强集权,信仰英国国教的女儿玛丽继位无望,资产阶级邀请其夫婿,荷兰奥兰治亲王威廉,来英国与玛丽共同执政,詹姆斯二世出亡法国。旋即议会提出权利法案(Billof Rights) 确立“议会至上”准则。兵不血刃,史称“光荣革命”。英国以宪法约束国王,历时几百年,方修成正果。其对世界贡献良多,影响深远,美国宪法中就有大宪章的影子。 美国革命得天独厚。远隔重洋,也曾向英王上书陈情,不成就干脆反了,打独立战争。 开国先辈们气吞山河,慷慨表态:要说是反叛,就索性一反到底。(If this be treaoson, make the most of it!)保王份子也有,往北退,今天加拿大仍属英联邦,女王陛下不时来巡视,纳税人仍要养总督和上议院,此辈不敢作威,仍敢作福,时闻挥霍浪费,反不如女王俭朴低调。 法国革命一波三折,回肠荡气。论起迄则说法不一。最短从1789年5月三级会议召开,至1794年7月热月政变,电影按此说。因为虽有波旁王朝复辟,甚至拿破仑称帝,但共和已确立,深入人心,宪政不可动摇。英国至今称“王国”,而中国招牌不但“共和”,而且“人民共和”(“贵族共和”都谈不上),但专制却超过秦始皇。考其背景,多位革命人物深受启蒙思想影响,虽然卢梭、伏尔泰等均已谢世。究其原因,大抵不外天灾、饥荒、民不聊生、王室奢侈等等,但有一点史家忽略了,即革命期间重大事件均发生在夏天。开头攻占巴士底狱,至末了热月政变(热月,炎热可想而知),一波推一波。所谓闹革命,包括文革等,天热容易闹起来。盖气温升高,人心也焦躁,不肯安份守己,夏天犯罪率高。此系本人比较大革命事件而发现,引用者请注明出处。至于对这场革命的观点,褒贬不一。有人(包括托克维尔)赞不绝口:彻底、广泛、热情。有人则贬之为一场闹剧:生灵涂炭、玉石俱焚。在此不赘,现介绍关键人物与重大事件,再来看电影就有头绪。 关键人物: 路易十六 国王路易十六(LouisXVI)。路易十四、十五两位系集权君主,前者称“朕即国家”,后者有名言“我死后,管它洪水滔天”。但路易十六人品不坏,信教虔诚,有文化修养,只是受王后与周围小人左右。此君热爱机械,尤其喜欢制作各种锁,还修改过断头机的铡刀,有点像中国明朝那位皇帝爱做木工。这么个人,绝对不是暴君。他在替路易十四、十五还债,民众几代怨恨积聚,此时发作。法国学者勒庞(Lebon)所言不虚:吾人受先辈德行荫庇,代先辈劣迹受罪。正是: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拉法耶特(Lafayette):贵族,君主立宪派首脑,风云一时,后急流勇退,得以全身。他设计三色徽记,曾向国王进呈三色帽徽,说其中白色代表王权。而今巴黎有条Lafayette街,西端有豪华商场,华人阔佬称为“老佛爷”。 丹东(Danton):雄辩,热豪爽,团结一批温和份子,与激进份子争论不休,后反对恐怖专政而与罗伯斯庇尔生分。有论者认为影片抑罗扬丹,其实罗的人品学识均佳,实在是性格悲剧。 罗伯斯庇尔 罗伯斯庇尔(Robespierre):洁身自好,生活简朴,能仗义执言为穷人说话,笃信启蒙思想,力求社会公正。可惜是极端理想主义者,剧中有次与丹东讨论,丹说:是否要求过高?罗答:存在就是为了完美。为了崇高,不惜人头落地,有人曾为其作墓志铭:过往的人啊,不必为我悲伤,倘若我活着,你们就活不成。 重大事件: 上集:启蒙年代(LesAnnées Lumières) 电影开场点出两人:国王御驾途经学校,罗伯斯庇尔代表全校,雨中跪地,诵读拉丁文献辞。 三级会议 1789年5月,三级会议。王居上首,下有教士与贵族两厢打横,然后平民。财政大臣长篇报告,王后昏昏欲睡。国王意图简单——要钱。未果,愤而解散会议。国王已经让步,平民代表人数增至约六百,其他两级各三百,而且付表决将一人一票。但平民、不少教士以及一些贵族,仍不买帐,而且一不做二不休,拉出去在网球场另起炉灶“制宪会议”。 与中国秦汉以降的专制不同,法国封建制度有三级会议,其代表性亦货真价实,教士与贵族不可能冒充平民代表。第三等级选民资格:法国本土出生,或归化法国,年满25岁之男性,在居住地纳税并投票。这平民等级包括农民、工匠、小商、专业人士(律师)和大资产阶级等,其间人才济济,不乏有资产以及有技艺、专业知识、思想理念人士。 攻占巴士底狱 7月14日,攻占巴士底狱。财政大臣希图改良,劝说无效而辞职。国王不愿再退让,调动军队对付民众。群情激昂,纷纷夺取武器,或以铁棍、菜刀等揭竿而起,涌向巴士底狱。典狱官说牢内仅关押7名囚犯等等,终究谈不拢,官兵枪炮镇压。起义者浴血奋战,夺得胜利。消息传到王宫,国王问:在造反?内侍答:在革命。 娘子军围攻凡尔赛宫 10月5-6日,娘子军围攻凡尔赛宫。镜头从街角展开,一群巴黎妇女,手持长矛钢叉之类,一女童击鼓开路,更无一人是男儿。尽管雨天,队伍逐渐扩大,但仍以妇女为主,武器也增加了枪支,居然还有一尊大炮,团团围住王宫,呼号震天:leRoi, à Paris(国王,回巴黎)。拉法耶特调停,王室无奈,迁至巴黎杜伊勒宫。此系大革命中规模最大的一次事件,据史料,达数万人之众。王权神圣至此荡然无存,但也可见对国王仍抱希望,要他参与制宪。 1791年6月,国王全家乔装出逃,投奔境外敌对势力。制宪会议得悉,拉法耶特命令:“捉拿绑匪,解救国王”。近法奥边境处,国王被识破,押回巴黎。拉氏坚持君主立宪,坚称国王被绑架。诸侯勤王犹有可说,国王此举无异引狼入室,失策。 9月底,制宪会议解散,《1791年宪法》就绪,基调为“一切权力由全民产生”。翌日“立法会议”开始,君主立宪确立。 1792年6月,民众攻占杜伊勒宫。8月10日,王室成阶下囚,波旁王朝灭亡。君主立宪派倒台。 9月,为制订新宪法,立法会议解散,由普选产生议员组成国民公会(Convention,美国革命时,费城制宪会议也用此名),成立法兰西共和国,是为第一共和。七百多议员大致分三派,右、左、中次序轮番上台,搬演下集重头戏。 下集:恐怖岁月(LesAnnées Terribles) 1793年元月,国王被移解监狱、审判,最后处死。 6月,民众再次起义,推翻无力应付内忧外患,甚至保王的右派。 行刺马拉 雅各宾派上台,外省叛变、右派捣乱、王党挑唆、外国干涉。乱纷纷,只得采取恐怖政策,局势如麻,也就杀人如麻。失势者亦反扑,如雅各宾健将马拉遇刺身亡。 形势稳定后,内讧开始,恐怖政策改为对付异己。右派被镇压后,左派雅各宾自身内斗。罗伯斯庇尔左右开弓,先整激进份子,再整丹东为首的温和份子。丹东等人被逮捕,由革命法庭判死刑。其实罗氏与丹东及德穆兰(丹的挚友)私交甚笃。德与丹等醒悟而反恐怖政策,为罗所不容。行刑日,德妻求情,望刀下留人,罗伯斯庇尔扭头拂袖而去,听任囚车载同志与朋友赴刑场。 热月政变 1794年7月26日,热月政变。罗氏地位如日中天,但急转直下。是日罗在公会宣称:还有一些议员要整肃。全场哗然,有人带头喊“打倒暴君!”一呼百应。罗只得夺门出逃。鉴于丹东等被整先例,惶惶然,议员们策划政变,次日逮捕罗伯斯庇尔及其同党,第三天就送上断头机。 断头台 下集气氛肃杀,儿童不宜。残酷斗争,无情打击。刀剑枪炮加绞架。断头机太忙,(图7)王公贵族、革命党人,列队引颈受戮。此物并非Guillotin医生设计,革命前早已在欧洲使用(法国1977年最后一次用)。G氏只是推广,盖当初只有贵族犯死刑可享用,剧中向国王进呈模型,说:减轻临终痛苦,也该人人平等。国王御笔将刀刃由半月形︵改成斜直线╲,道是:如此更好。当年发明者考虑人的颈项呈半圆形,路易十六看出问题,可惜君王未能洞察历史潮流。 后来此君断头台前驻足仰望,但见高处寒光一闪,内心感慨何止万千。登台后仍不失王者风范,面众陈词:我死于清白,我原谅迫害我的人。突然鼓声齐作,原来监斩官急令行刑。从前你不让人说话,现在人不让你说话了。 丹东及其支持者们囚车途经罗伯斯庇尔居处,丹东抬头说道:接下来轮到你啦!头脑清醒,浩气长存,刑前谓刽子手:莫忘记,待会儿提我头颅让民众看看,好头颅! 果然,不久轮到罗伯斯庇尔,披头散发,面目全非,昏昏沉沉由人架上台,全无往昔气概。铡刀下滑,应声落地是木偶头颅,原来镜头跳至几个小孩,在玩模型断头机,也是编剧神来之笔。法国作家巴比塞在小说《火线》中,说是看到儿童游戏认真,大为感叹:孩子们把游戏当正经事,倒是大人们把正经事当儿戏。 重温二百多年前这段历史,令人既振奋,亦悲哀,更叹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 欢迎订阅时代学园微信公众号,在手机上看我的文章。订阅号:TimeAcademy
最后发表: 此时此刻@ 2015-7-14 10:58 2452 0 2015-7-14
此时此刻 午夜巴黎 attach_img
午夜巴黎 文、图 / 枫子(蒙特利尔) 每个人对巴黎都有自己的演绎。他(自从那幅《自由引导人民》油画反映的1830年法国革命后,Paris在法语中就由阴性词变成阳性词了)是知识分子倡导的“革命之都”,是奥斯曼改造的“现代之都”,是波德莱尔笔下的“罪恶之都”,亦是雨果眼中的“文明之都”,是埃菲尔缔造的“神话之都”,又是现代艺术家们集体描画的“魔幻之都”。 这样一座“集耶路撒冷、雅典和罗马于一体的城市”(——维克多•雨果),概括了人类最主要的文明和历史。关于他,地球上每个角落里的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和方式来诠释。 76岁的伍迪•艾伦(Woody Allen)选择了一个既魔幻且浪漫的角度来描绘巴黎:1920年代——---他心目中巴黎的Golden Aage(黄金年代)。 这部Midnight in Paris(《午夜巴黎》)的电影叫我足足看了四遍。明明它就是一部拍给文艺青年看的浪漫轻喜剧,可我看得并不轻松:影片中再现的那些作家们偏偏是我挚爱的,那些画家们偏偏是我崇尚的,那些老旧的音乐偏偏是我最钟情的,还有,还有巴黎那雨,那夜,那街灯,那石板路,那大街小巷里的一切!太多讯息,太多回忆,每一个镜头都自有它真实历史的出处,每一个人物都连带着他背后的作品和思想。这简直是一场太过华丽的饕餮盛宴,全是山珍海味,没有萝卜青菜,一时还真叫人难以招架难以消化。 影片一开场就是一组巴黎明信片式的展示,在萨克斯风吹奏的Si Tu Vois Ma Mère的音乐伴奏下,伍迪•艾伦整整用了3分又10秒来一一展示巴黎的地标:塞纳河,古街道,卢森堡公园,圣心教堂看出去的巴黎全景,红磨坊,香街及凯旋门,花神咖啡馆,塞纳河畔书亭,协和广场,卢浮宫,蒙马特,埃菲尔铁塔,……整整60个场景,从晴天到雨天,从白天到夜晚。一上来就堆砌就罗列,毫不掩饰地把伍迪•艾伦心中最美的巴黎强加给你,好像一个天真的孩子闪动着亮晶晶的眼睛对你说:看哪,这些全是我的宝贝! 他不在乎这是否太Hard sell,是否不够深沉委婉。这加了美国爵士乐元素在里面的巴黎,叫人炫目,使人凌乱,是一个美国佬的演绎,是他自己心目中的浪漫巴黎。 同他的系列城市片一样,《午夜巴黎》中描绘的也是美国人在他乡的境遇。Gil是好莱坞的编剧,有着Golden Aage Ssyndrome(黄金时代情结),最神往1920年代的巴黎,海明威、菲茨杰拉德都是他崇敬的伟大文学家。当他一次次在午夜时分被古董车载走穿越回巴黎的Golden Aage,当他亲见那些只有从书本中读到的一个又一个文学艺术大家,那种热切神往变成现实后的不可置信,欣喜惊惶,令我怀疑这一切就是伍迪•艾伦自己曾无数次做过的白日梦里的情景。 画家可以用绘画,音乐家可以用旋律,作家可以用文字来描绘自己的梦。而伍迪•艾伦不只是导演,还是编剧,还是著名的爵士乐手(定期在纽约的酒吧里演奏,更在2008年来过蒙特利尔“国际爵士乐节”献艺),所以幸运的他可以用电影——这集大成的综合艺术形式——来充分描绘他的梦。他描绘得放肆,我更看得贪婪! 在电影里,伍迪•艾伦借着一个好莱坞编剧之身,实现了一次自己对1920年代巴黎音乐、文化、艺术的穿越之旅。 整部影片里他一共在午夜穿越了四个晚上,亲见了20来个偶像,以巴黎所有知名地标为背景,所选音乐都是那个年代流行的。不单止置身其中的男主角Gil看得眼花缭乱,一时间醒不过神来,像我这样对那些人,那些景,那些音乐或了解或熟悉或有点印象或完全不甚明了的观众,感觉更像是一下子跌倒在云里雾里,懵懵懂懂,一时间分不清这都哪跟哪、谁是谁了。 菲茨杰拉德(左) 他穿越见到的第一个大人物就是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作者),他和他那神经质的太太Zelda正在幻觉派艺术家Jean Cocteau的Party上,Gil不敢相信坐在钢琴前的正是他的偶像音乐家Cole Porter,唱的正是那首有名的You've Got That Thing……你看,一上来就是一股脑名人名作的堆砌,以致于影片中不得不频繁地打出字幕。然即便字幕也不足够,比如菲茨杰拉德的妻子,那个嫉妒多疑固执自卑、直接导致了伟大的菲茨杰拉德创作的枯竭和早逝的红颜祸水,影片中没有对她做专门的交代,好在我读过海明威关于他们夫妇的详细描述,我也猜想会不会伍迪•艾伦也是从《流动的盛宴》里攫取了许多的细节和灵感。因为影片中Zelda的台词虽不多却被演绎得栩栩生动有血有肉。 遇见海明威(右二) 还有斯坦因。海明威把Gil带去斯坦因(美国女作家,“迷惘的一代”的提出者)的家里,海明威对斯坦因的信任,及斯坦因对毕加索绘画寥寥数语一语中的的批评,文学青年向斯坦因讨教时的虔诚和小心翼翼,电影中将这些发生在100年前的事情、人物刻画得入木三分,与我在海明威《流动的盛宴》中读到的一模一样。我私下里猜想这本书也被伍迪•艾伦读了又读,我甚至都猜想他会不会从这本书书出发,为《午夜巴黎》首先塑造了一个崇敬海明威的剧作家,然后由海明威带着他回到1920年代的巴黎。他后来爱上的那个女子,他后来几次的午夜穿越,都是从海明威带他去斯坦因的沙龙开始的。 斯坦因(右一)的沙龙 好在海明威在自杀之前出版了这本《流动的盛宴》,这本书不单止是他自己于1921年至1926年在巴黎生活的一段回忆,其实更是关于1920年代巴黎文化艺术界的珍贵史记。就像波伏娃在《名士风流》中的记述,是观照1950年代法国知识分子心态与命运的一面镜子,那关于史实的记载意义远大于小说的写作成就,可以说巴黎颁给她龚古尔奖应该不无这方面的考量。而海明威的《流动的盛宴》虽是生活散记,在文学价值上无法与他的恢弘巨著相提并论,可它赠予我们多少真实历史的回忆,因而书中的那句“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盛宴”已经成了巴黎名片上唯一一句导游词。 海明威是电影里男主角的偶像,我猜想他也是伍迪•艾伦的偶像。《午夜巴黎》里各路名人大家如走马灯似地出场,片长所限不可能每人都能给予充分展现,而海明威却有着大段独白的机会。他说:“(我的)书之所以是好书,因为它是诚实的书。只要故事是真诚的,只要行文干净而率真。”我想伍迪•艾伦在编导这部电影时的用心,与海明威写作时一样,都是真诚而率直的。 76岁的他根本不想掩饰自己童真的一面,借着男主角的傻劲尽情地表达他的率直。比如一个场景,Gil的女友问他:明天我们去凡尔赛宫吧?Gil说:不行啊,我们不是要去利普啤酒馆吃午饭吗?我认识一个教授,在那吃饭时见过乔伊斯(爱尔兰作家)在吃他的德国泡菜和法兰克福香肠……看到这我不禁哑然失笑了,觉得自己和Gil,和伍迪•艾伦都是一伙的!我太能理解为什么这样拐弯抹角的一个故事都足以驱使男主角想去那里吃顿饭,这么天真的想法,在那些“正常的”老于世故的人看来真是幼稚到极点。可我能明白Gil的推理:他认识的一个教授见到过乔伊斯,也就等于他和乔伊斯之间有了间接的联系;而乔伊斯用餐的餐厅,他所享用的食品,便被乔伊斯迷赋予了神圣感。所以Gil想去利普啤酒馆吃餐饭,点一客乔伊斯吃过的菜肴,这样做就仿佛一场仪式,一个能与偶像心灵最贴近的神圣方式。 我也正是常常这样犯傻的,以我几十岁之身做出一些天真幼稚的举动。对我来说,那些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的作品精神已经融入了我的骨髓,任何与他们有牵扯的事物在我看来,就是能最近最直接触摸到他们思想和灵魂的媒介。朋友怪我总去墓地闲逛,可是我最爱最敬仰的人都躺在那啊。蹲下身抚摸一下他们的墓碑,轻轻拂去积在上面的尘土和落叶,那一触,就好似与我的偶像产生了灵魂的共振,能量的连接。又好比一些地方,因记录了一堆的历史,牵扯着一堆的名人,诞生过一堆的主义和流派……于我就是神圣的所在。所以我愿意坐在Le Procope,在伏尔泰、狄德罗、卢梭们用餐的餐厅里享用智慧美食;我也会慕名跑到花神咖啡馆,坐在萨特和波伏娃的专座上,好像那样我就能深得他们的真传;也曾为了海明威找到丁香园咖啡馆,手指抚过他常坐的吧台,我知道他在这里喝牛奶咖啡,在这里写《太阳照常升起》;我也专程去拉雪兹公墓看望斯坦因,只为她曾经帮助过年轻贫穷的海明威。这样的举动于别人也许毫无意义,于我却是神圣无比。 所以我这样津津有味孜孜不倦地看了四次的《午夜巴黎》,也是因为里面再现了太多我所敬仰的人物,在内心里我曾与他们那样感情深厚。Gil爱上了Adriana,我对她发生兴趣不因为她是毕加索的情妇,Braque(立体派先锋)的情妇,是因为她还曾是Modigliani的情妇。Modigliani是我极其喜爱的意大利画家,我的前屋主留给我一幅他的画,其笔下细长变型的人物令我着迷,于是从此我深切关注他,找他的画来赏,找他的传记电影来看。所以当这个名字从Adriana的嘴里一说出来,就仿佛将我带进了一个并不感到陌生的环境,我和她一下子有了一种莫名其妙的亲近感。 Adriana与Gil 《午夜巴黎》讨巧的地方也在于此。那些鱼贯而出的一个又一个名人大家,其中总能有谁正好与某个观众的思想灵魂相契合。但这也正是难于把握的地方。都是名角,都是各自山头的大王,导演对谁都不忍舍去,可又不能全都一一正式推出,于是只好委屈一大帮名人来衬托少数几个名人。于是我们看到: 跟达利一起喝酒的是超现实电影大师Luis Bunuel和先锋派摄影师Man Ray。陪伴在劳特累克(画红磨坊闻名)身边的是高更(象征主义先驱)和德加(擅画芭蕾舞女孩)。其他大人物如获诺贝尔文学奖的T.S.艾略特,野兽派先驱马蒂斯等,都只能以微笑示人,一笔带过。 关于巴黎的什么都重要。好在以电影这种艺术形式,可以立体全方位地表现事物,于是那些举世闻名的地方就成了故事发生的所在:莫奈池塘,凡尔赛宫,罗丹博物馆,橘园博物馆,杜乐丽公园,红磨坊,莎士比亚书店。那些旧时代最迷人的歌曲就成了不同场景下的背景音乐。 别忘了伍迪•艾伦本身就是一个出色的爵士乐手。猜想男主角最钟情的美国爵士乐大师Cole Porter一定也是伍迪•艾伦所钟情的,不然为什么贯穿整部影片的都是他的歌曲:You've got that thing,let's do it,以及他向巴黎致敬的I love paris。当我看到Cole Porter就是百老汇著名歌舞剧Anything Goes的作者,自觉得在心里与他又贴近了许多,因为我曾在百老汇看过他的这部音乐剧。这种拐弯抹角的连带关系带给我的惊喜,就像我7岁的宝宝每当走进一家熟悉的地方定会欣喜地喊道:我去过这里!而吉他曲Bistro Fata又是Stephane Wrembel的杰作,他与伍迪•艾伦在《午夜巴塞罗那》里面合作过的吉他曲已经深入我心。 影片里我最爱的音乐是Parlez-moi d'Amour。这首写巴黎的老歌经手风琴的演绎更加深情悠远。每当男主角Gil一个人漫步时,当雨天,当夜晚,在石子路上,在塞纳河畔,这手风琴声就伴随着他,烘托着他悠悠的思绪。他心目中巴黎的Golden Aage是1920年代,而Adriana心中巴黎的美好时代是1890年代,而1890年代的艺术大师们心中的黄金年代则是文艺复兴时期。大家都在追踪着自己心目中的过去好时光。每个人赋予巴黎的想象都不同。但有一点是共通的,大家都深深迷恋着旧时代、从前的那个巴黎。 美好的巴黎是难以言说的。旧日的巴黎,雨中的巴黎,夜晚的巴黎——我心中美好的巴黎与伍迪•艾伦的刚巧一样。
最后发表: 此时此刻@ 2015-6-19 14:37 2479 0 2015-6-19
此时此刻 东方活化石(2) attach_img
东方活化石(2) 文:王亭苏 满清三百年最值得同情的是女人。三百年的光阴女人们似乎只能穿一种未经过多少改良的服装——旗装。 旗装的鲜明特色是宽和大。色彩的搭配上似乎也不讲究审美,任何色彩都可以被杂糅在一起,然而缺少东方繁复富丽的韵致,呈现出一种乡气和时髦的土气。样式上似乎也都大同小异,不见深刻变化。宽阔的袍褂下女人被隐藏起来,只露出一张有几分畏缩的脸。宽和大似乎更能代表文化上的意义,里面除了装着女人的肉体还同时装着四平八稳和三从四德。 中华文化似乎很排斥女人的触目,然而在盛唐时似乎女人在着装上有另一番景象,从敦煌的壁画上可见一斑,盛唐服饰明丽富贵,尺度上也更见开放和大胆。女性柔美婉约的气韵扑面而来,神情体态轻盈飘逸,脉脉含情。与大清女人的呆板和拘谨形成鲜明对照。反衬的是文化上的示范。其实是对女性的犯罪。 女人是造物主洒在世间的花朵的种子,开放在任何一个角落。填满天和地的空白,填满疮痍和种种恩怨。 汉代的服饰应该是传统服饰的代表,它超越了盛唐的宫廷气质和大清的墨守成规,更亲民,包容性更强,因此影响也更久远。 古老中国最后一个王朝——大清,是现代化近邻。然而这个王朝的女人只能在宽衣解带后露出真容。三百年的时间,她们被装在宽袍大袄里,大袄退去后还有中袄的层层包裹,在夜晚摇曳的红烛中,你才可见到紧致俏皮的小袄,大多是艳艳桃红或传统的大红或是朱红。总之,似乎红才是最合时宜,最能衬托女人的美好。然而总有几分暖暖的顶安全的暧昧。体贴地为你送上一瞥,让人联想到情色。 年画里的肚兜绝不是胖胖的可爱娃娃的专利,更是女人的权利,女人有权在夜晚里让自己从袍袄中解放出来,现代女性更是直接把它穿在外面,露出纤细雪白的胳膊和大面积肌肤,招摇过市。然而没有丝毫唐突,你只觉得这才是中国,被解放的中国,一种古老的又有几分冒险的美的呈现。击退任何想入非非,让人变得安宁和安静。 几千年的文化史,女性服装的演变过程更是文化的演进过程,然而,对于穿皮制的服饰,我总觉得有几分恐惧,把动物的皮毛穿在身上于我而言像一种无情掠夺,有一种阴沉的美丽,更像暴发户的做派。 现代服装的多样化破坏了传统的审美,总是觉得没有衣服可穿,缺少笃定的气质,设计毛糙粗鄙。随意性更强,缺少经典服饰的典藏气质。 服饰是女人的一缕诗魂,穿裙子似乎比穿裤子更显女性气质。未经改良的旗袍要比改良后的旗袍还可爱些,因为至少还保留了时代性,经过改良的旗袍就像东施效颦,穿在烫得满头卷曲的头下面的身体上,总是那么不协调和唐突的冒犯。 历史上最哀怨的女人是大清的女人,她们在隐去的时光中,从掩盖身体曲线的袍袄中探出头去,身前身后开满千姿百态的花朵,墙角那支也许就是她自己,她们来过,三百年,在文化的桎梏里痛苦地呻吟着,然而也终于开成了盛大花园里一朵,自有芬芳。
最后发表: 此时此刻@ 2015-6-17 11:37 1953 0 2015-6-17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微博Montreal weibo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Montreal Facebook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Montreal twitter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Montreal Youtube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Montreal linkedin

QQ-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网

© 2014-2024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萌村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