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4-613-1276
contact@mengchenghui.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00-17:00
热搜: 房产 留学 医疗

[其它类] 中国留学生的40年|王辉耀:我选择了开放的人生

[复制链接]
947 0
winnertoronto 发表于 2018-10-22 13:37:44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来自: 北美地区
少年时的王辉耀有一个梦想,成为像庄则栋那样的“一代乒坛球王”,走出国门,以小球推动大球。后来,他如愿走出国门,视角不再局限于自我发展,而是着力推动国际人才事业、中国全球化的发展,并创办了全球化智库(CCG)。
王辉耀出席国际论坛并发表演讲
  一切都始于1978年。从四川到广州,从北京到加拿大,从加拿大到香港,从农村插队青年到广州外国语学院的学生,从对外经贸部到出国读书、回国创业,王辉耀兜兜转转的人生的每一次突围都站在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
  如今已花甲之年的他依然对那个时代充满感激之情。在开放的大背景之下,一个原本普通的小城少年的生命开始加速奔驰。
  第一次突围
  在地里干活,每天挣两毛钱,冬天冻得直跺脚,只能靠喝辣椒水取暖,正在成都金堂县插队的高中毕业生王辉耀此时看不到任何未来。
王辉耀 加拿大留学MBA毕业照
  此前,他非常着迷打乒乓球,每天把偶像庄则栋的名言“人生能有几回搏”挂在嘴边。和那个年代人们单调的着装一样,理想也是千篇一律,参军、当运动员是所有人的向往。拼命成为全校冠军后的王辉耀,乒乓球梦想搁浅,最终破灭于上山下乡运动来临时。
  “去了,去了,终于去了,十七岁的我终于来到了农村这一广阔天地,人生的道路就从这里开始了。”他曾在日记本里这样写道。但农村的生活远比他想象中的艰难。
  去村里拿《参考消息》,听大喇叭广播,与世隔绝的王辉耀不放过任何一个得知外界信息的机会。10月的一个夜晚,他正躺在茅草屋里发呆,突然在广播里听到了中断了十年的高考制度得以恢复的消息。他意识到,改变命运的关键时刻来临了,这也是他唯一翻身的机会。
  经过两个月的复习,王辉耀顺利拿到广州外国语学院的通知书。他是班里唯一考上大学的幸运儿,当时的高考录取率不到5%,兴奋的他骑着自行车在成都的闹市区绕了好几圈。
王辉耀 大学时期留念
  40年后,再回顾这段往事,王辉耀很感慨,称这得益于他告别校园的时间只有一年半。
  “还是很幸运的,”王辉耀说,“恢复高考、之后的派遣留学生,一个对内,一个对外,都是改革和开放的象征。所以我觉得邓小平的政策,奠定了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雄厚的基础。”
  国际化的缘分也就此结下。他选择了当时的“冷门专业”——英美文学。这和他的兴趣爱好有关,从小爱读书又想当诗人。“歪打正着,”王辉耀说,他认为这奠定了他的人文基础。
王辉耀 本科毕业后工作 签三峡合同 留念
  一封录取通知书的确改变了王辉耀的命运,他至今记得自己拿着信去生产队调户口时的心境,“原来我是大城市的户口去到农村,现在从农村调去广州。很戏剧的一个过程。”
  更大的变化是在他坐了三天两夜火车,穿越大半个中国,来到中国开放最前沿的城市广州,能透过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大量外来人员涌入看到中国与世界交流的频度,这完全是另一个世界。
  1978年,连一心只专注于读书的王辉耀都察觉到了一些变化,有同学突然带来了录音机,放起了邓丽君等港台歌星的专辑,校园里有人随着音乐跳起了交谊舞,大家的服饰也变了,喇叭裤成了流行。
  还有一些家在香港的同学,带来了各种杂志和书刊,这让王辉耀惊奇不已,他一边翻阅一边思考,“为什么大家都是中国人,港澳台那时候感觉他们跟内地人看着不一样,或者说他们气质上就感觉不一样,完全是开放的。”
  “今天的中国完全变了,我们可能跟港澳没有任何区别,甚至在发达地区,你还能感觉人们更有文化更有想法,但在当时感觉,人才流动太重要了,我们需要开放,我们需要更多地吸引人才进来。”
  来自红色中国的“陌生人”
  一心想要出国的王辉耀大学毕业后被选拔到中国对外经贸部,从事国际经济合作,成为中国最早一批负责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官员之一。
  这是一个全新的、同样处于时代前沿的岗位,他每天忙于国家层面上的政策制订、对外交往、接待外宾、参与各种谈判。
  对此,王辉耀并不感到满足,反而看到了差距,他自称是从“社会最底层”走出来的人,“在中央机构工作需要更多知识,”同时也是为了看世界,他决定放下铁饭碗,出国攻读当时尚不为人所知的MBA。
王辉耀 加拿大留学图书馆 留念
  但出国并不是一件易事,即使人在北京。“只能去北京图书馆,那里有一本世界各国大学的名录,但要进北京图书馆很困难,那个时候我还通过我们单位,弄一个照片,盖一个章,开一个证明,跑到北京图书馆办一个借阅证,非常费劲。”
  1984年,王辉耀坐上了飞往多伦多的飞机,他是学校里为数不多的中国人。
王辉耀 加拿大MBA留学 MBA留念
  “哇,我摸了一个来自红色中国的同学的头,”教室里,一位金发碧眼的学生得到王辉耀同意后,摸了他的头,随后大声叫了起来。还有同学缠着王辉耀问,中国有飞机吗?有电灯吗?
  王辉耀感到无奈,“西方人看待中国当时还是戴着有色眼镜,理解偏差还是很大的。”为了让众人了解中国,他举办了讲座,主动介绍中国,包括如何与中国做生意。
  如果说留学是第二次突围,那么如何融入北美的主流社会,是王辉耀人生中的第三次突围。他并没有像其他留学生那样找一份洗盘子的工作,他奉行的是“要去干那些能写上简历的工作,报酬哪怕很低,但经历是更有价值的财富。”
  留学期间,王辉耀先去往了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当时李嘉诚的大儿子李泽钜正好也在这家银行实习,两人经常一起相约吃午饭。
王辉耀 在加拿大留学期间
  他还为加拿大留学城市联合会工作过,参与接待了以李岚清为团长的中国市长代表团,长达一个月,横跨加拿大东西南北,考察了西方现代社会各个方面。
  1990年,通过公开竞争招聘,王辉耀被加拿大魁北克聘用为驻香港及大中华地区首席经济代表,成为当年为数不多能打进海外主流社会的来自中国大陆的留学生。
王辉耀 任加拿大魁北克代表时期
  仍在路上
  1993年,中国政府提出了“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出国留学工作方针,这让王辉耀想到了数年前,还是插队青年的自己从大喇叭里第一次听到恢复高考时的心情,他毅然决定回国发展。
王辉耀 加拿大工作期间 留念
  当时下海经商已成主流,“基本上那个时候见到一个人都跟你谈,有什么生意,哪儿可以买钢材,哪儿可以进矿石什么的,都是这些东西。”
王辉耀 回国创业照片
  王辉耀也打算创业,但当时海归创业尚未成气候,国家政策扶持力度较小,一切事宜只能靠王辉耀自己。拿出海外工作的积蓄,他在北京友谊宾馆租了一间房,既是生活起居的地方,也是办公室。他的创业的项目五花八门,但大多与国际合作、经商有关,比如吸引外资进入中国、参与三峡融资等。
  “我觉得我们是中外交流的桥梁,或者说变压器,能够沟通中外双方。”这是王辉耀当时对事业的定位。
王辉耀在宾大沃顿中国中心发表演讲
  2008年,中国举办了北京奥运会,王辉耀说“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这是中国开始与世界联系更加密切的讯息。就在这一年,王辉耀创办全球化智库,并将中国的全球化战略作为智库研究方向,尤其注重国际人才研究和企业国际化两方面的相关研究。CCG从创办的第一天开始,便将国际化作为重要的目标。
  其实,早在留学期间,王辉耀就有建立民间智库的想法,他发现,现代意义上的智库是一个能集合官产学各界精英的组织,其能量之大上到影响国家政策、国际格局,下到触动百姓民生。
  如今,CCG在中国有100多名的全职研究和工作人员,在海内外还有上百名兼职学术专家、顾问和特邀研究员参与其中。CCG总部位于北京,有近10个分支机构或海外代表处,目前拥有全职智库研究和专业人员近百人。
  在过去的十年时间里,王辉耀提出了成立国家移民局、进一步提前“绿卡”发放时间、探索研究外籍华人申请华裔卡制度等建议。而这些建议的背后或许都与他这些年丰富的生活经历、所见所闻有关。
  “中国仍然还处于一个开放的过程之中,远远没有完成,还需要更高层次的开放,推动开放,这也是我们的使命。”王辉耀说。

http://canadaeasy.ca/


蒙城汇免责申明
本版块是提供给各类用户互动交流的非付费版块,蒙城汇不会对任何用户或商家发布的信息和服务问题负责,请各位用户自己做好交易方资质、服务内容审查等事宜。本网站中所载一切文字、图片、信息、广告、服务、或其他数据(以下简称“内容”),无论其为公开张贴或私下传送,若有不实、侵害他人权益或违法情况,均为“内容”提供者之责任,蒙城汇概不负责也不承担责任。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收藏
收藏0
评分
评分
支持/赞
支持/赞0
反对/踩
反对/踩0
发布主题
推荐阅读更多+
广告位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微博Montreal weibo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Montreal Facebook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Montreal twitter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Montreal Youtube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Montreal linkedin

QQ-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网

© 2014-2024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萌村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