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网
魁北克人开始抢购汽车
随着美国和加拿大互征汽车关税的生效,加拿大消费者正面临新车与零部件价格上涨的压力。
部分魁省民众冲进车行,希望抢在汽车涨价之前下单。而另一些人则选择延后换车计划或避开美国品牌。
Photo Marie-Laurence Delainey AQMI
车行人士指出,许多经销商曾在关税落地前抢先进口大量库存以维持价格。但库存售罄后,车价恐怕难以再保持当前的水平。
来自Centre-du-Québec的Andrée Bérubé原本打算和丈夫“在未来 某一天逛车行买车”,现在“生怕涨价”,于是立马请假,当天就订下了一辆日系Mitsubishi Outlander。
她明确表示自己不会买美国车,原因是“不想支持特朗普,他根本不顾任何人的利益”。
AutoPassion专栏作者Félix Diamond透露,许多消费者得知关税即将造成车价上涨后,纷纷致电经销商抢购现有车型,预计更早买到车的能避开涨价。
从4月2日起,美国对进口汽车及零部件征收25%关税。加拿大也在4月3日回应,宣布对不符合CUSMA(加美墨协定)的美国车辆征收25%反制关税。
Diamond称,不少厂商“事先囤了很多车辆在加拿大”,因此短期内车价不会全线上调。但一旦预先库存耗尽,后续进口将面临关税冲击,成本势必上涨。
Drummondville的Sonia Thivierge表示,丈夫原计划在春夏换车,但因为新关税而“再开一阵子旧车”,想要等市场走向更明朗的时候再决定。
Groupe Beaucage公司股东Pierre-Marc Létourneau发现,现在连小到配件与轮胎的来源都受消费者关注,“有些顾客不要美国品牌的轮胎,即便那个牌子是日系或中资,只要产地在美国,就被拒绝。”
其中一位顾客想买日本品牌Yokohama轮胎,但经销商也不确定是在加拿大还是在美国工厂生产,顾客最终还是放弃了。
Létourneau坦言,很多时候同一个品牌会在不同国家设厂,想要准确定位具体产地没有那么容易。
蒙特利尔市中心名校分崩离析
位于蒙特利尔市中心的名校F.A.C.E.原本计划进行重大翻修,但魁省政府在得知修缮费用从最初的$2.43亿加元飙升至$3.75亿加元后,决定叫停工程。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变化,家长与学生们在校门口集结抗议。
Simon-Marc Charron/Radio-Canada
魁北克教育部长Bernard Drainville宣布,原本预算$1.53亿加元的FACE翻修工程,在2023年已经涨到$2.43亿加元,现又飙至$3.75亿加元,“为了让公共资金能够得到更为有效的运用”,只能全面停止该项目。
FACE成立于1975年,主要提供艺术类课程,设有小学部和中学部,约有1,300名从幼儿园至中学的学生。
政府强调仍会保留艺术课程,但未来将分散至2处校区:小学部搬至Christophe-Colomb大街(距离旧校址约4公里),中学部则在2032年搬至St-Urbain(约2公里)。
许多家长与学生得知消息后震惊不已,“大家很快就要各奔东西了,曾经的K-11同校氛围将一去不复返。”
家长Clothilde Légaré-Dionne表示,FACE特色是让高中生与小学生同在一栋大楼,师兄姐主动关照师弟妹,“分拆后对社区伤害太大。”
小学五年级学生Mirka Ralaisoa-Dionne伤心地说,“我很难过”,以后自己可能再也没有机会和大龄同学互动了。
魁省冻结维修工程后,校方与家长对“如何处置现有建筑”很关心。市议员Alex Norris称,“建筑有600座位的礼堂,这对我们的教育模式非常契合。”
教育部则坚称,原计划从$2.43亿加元涨到$3.75亿加元,成本实在过高,加上修复接替的校区本身也需庞大资金,已经超出预算负荷。“我们不能忽视巨大财务风险,只好终止专案。”
小学生最早今年秋季入驻位于Christophe-Colomb Avenue的新校址;中学生则须等到2032年搬到另一处亦在整修中的大楼,工程费用约$2亿加元。
家长Fannie Proulx-Arpin对这项决定表示无法理解,“市中心学位已经远远不够了,这样拆分会让教学资源更加紧张。”
而且如果政府要把这幢历史建筑卖掉,可能会长期闲置,“维护开支也要算在纳税人头上。”
Ralaisoa-Dionne则恳求道,“请别卖掉我的学校,我真的很喜欢它。”
Ref:
https://www.tvanouvelles.ca/2025/04/08/jai-pris-conge-aujourdhui--des-quebecois-se-ruent-chez-les-concessionnaires-pour-eviter-une-flambee-potentielle-des-prix-due-aux-tarifs-du-marche-de-lautomobi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