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超级生活
虽然特朗普对所有加拿大商品的关税威胁可能暂时停止,但持续的贸易战仍然笼罩着加拿大企业。
面对不确定的未来,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优先选购“加拿大制造”产品,以支持本地经济。然而,市面上的产品标识五花八门,消费者如何快速辨别哪些是真正的“加拿大制造”?
在这个特殊时刻,埃德蒙顿一家科技公司悄然推出"国民级购物神器"——只需扫一扫条形码,就能让所有"伪加拿大制造"无所遁形!
■ 贸易战逼出黑科技:条形码扫描+AI 鉴伪
这款名为"Check the Label"的 APP 由 Punchcard Systems 耗时两年研发,甫一上线就冲上应用商店生活类榜首。其核心功能简单到令人惊叹。这款简单易用的应用程序,操作方法如下:
允许摄像头访问(用于扫描条形码) 用手机摄像头对准产品条形码,即可进行扫描 查看产品信息,包括其来源国家及用户投票 找不到产品? 你可以手动输入名称添加新产品 提交你的投票 或 继续扫描新产品
■ 全民鉴伪运动:你在超市的每次扫码都在改写经济版图
最有趣的是,这款 APP 采用 AI 技术,每当用户扫描新产品,人工智能就会交叉比对 产品信息,并提供最可能的原产地和制造商详情。
这款 APP 最颠覆的设计在于"社区投票"功能——如果数据库里找不到该产品,用户还能投票,帮助完善数据,让更多加拿大消费者受益。
当扫描某款枫糖浆显示"数据不存在"时,300 位消费者的集体认证将直接录入数据库。据统计,目前已有 17 万加拿大人参与创建了超过 45 万条产品信息。
Punchcard Systems 管理合伙人 Sam Jenkins 揭秘:"我们甚至在酸奶盒上做过测试——某款在 Costco 热销的希腊酸奶,扫出来竟是美国血统!"
■ 四大标签暗藏玄机!90%加拿大人都误解的真相
Jenkins 还透露了如何通过产品标签判断是否真正“加拿大制造”,特别提醒消费者注意包装文字游戏:
加拿大制造(Made in Canada):这意味着产品的最后一次“重大改造”发生在加拿大,可能是"进口零件加拿大组装",不过至少 51% 的生产成本来自加拿大;
加拿大产品(Product of Canada):这个标签要求至少 98% 的生产或制造成本都发生在加拿大,这才是纯正"土生土长";
加拿大组装(Assembled in Canada):说明产品在加拿大组装,但可能含有大量外国零件或原材料,甚至可能核心部件全进口;
加拿大进口(Imported by Canada):最易混淆的标签,实际是"出口转内销",意味着产品原产于加拿大,但可能出口到其他国家 再进口回来,部分原料或零部件可能并非本地生产。
■ 技术背后的家国情怀
"这不是简单的消费选择,而是一场经济保卫战。"Jenkins 展示了一组震撼数据:每天通过 APP 导流的本土商品交易额已达 230 万加元,最受欢迎的加拿大产婴儿奶粉销量暴涨 300%。
Jenkins 说:“支持加拿大制造不仅仅是出于爱国情怀,更是为了打造更强大的社区和更具韧性的经济。”
“我们的目标是让加拿大消费者做出更明智的购物决策,让大家能清楚知道自己买的产品到底是在哪里生产的。”
"有位阿尔伯塔农民给我们写信,说自从 APP 上线,他的有机牛肉销量翻了五倍。"Jenkins 动情说道:"当每个消费者都成为经济哨兵,贸易战的子弹就再也打不穿我们的社区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