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看到标题你以为澳大利亚人只会烤串儿喝酒晒太阳?那你还真的是小看了这个曾经无数次改变世界的国家。
详情请看链接:盘点澳大利亚震惊全世界的30大发明!
链接打不开?那并不重要,你只要知道救人于高温的冰箱,WIFI和西瓜中的前2名都来自于这片神奇的大地就好了。
而现在,两位来自澳大利亚的设计师Pete Ceglinski和Andrew Turton将再一次刷新你对“土澳”科技水平的认知。
他们这次的发明正准备,『拯救整个海洋』
澳大利亚最著名的就是绵延无际的海滩,在电视上我们看到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旅游宣传册经常是这样▼
可事实上呢,大海却早已变成了这样▼
近年来日益严重的近海垃圾污染早已让本就脆弱不堪的生态系统雪上加霜,“从塑料垃圾海中钓鱼”已经成为很多人口中并不搞笑的俏皮话。
然而就在前不久,新西兰的Northland地区和英国Old Portsmouth港口的民众来到海边惊讶的发现,他们习以为常的垃圾之海,竟然被清澈明亮的一湾碧鸿代替。
这么多年来澳大利亚政府都没能治理好的海洋垃圾,怎么在一夜之间全部消失,是超自然力量的存在?还是这背后有着隐藏多年的阴谋?欢迎收看本期《走进科……
不好意思串台了……
住在海边的人发现,最近他们熟悉的海绵上漂浮着一个新奇的玩意儿。
无论是塑料袋还是枯枝落叶,凡是靠近这个新奇玩意儿的垃圾,都会被这个小小的黑洞照单全收。
是它,就是它,我们的英雄,海洋垃圾黑洞!
这小小的“垃圾黑洞”能在一天之内清理海港内所有漂浮垃圾的能力,立即震撼了全球,更为各大垃圾海岸的爆款!
各大报刊媒体争相对其报道,各地仿佛如获至宝一般巴不得赶紧装在自家海滩!
它叫Seabin(海洋垃圾桶),这一略显陌生甚至在Word程序里被提示为拼写错误的单词。
但在实验后证明,它完全可以配得上它的英文名!
Seabin,利用虹吸原理,在极低能耗潜水泵的带动下产生低水压区,将附近的漂浮垃圾源源不断的吸引进桶内,效率高且能耗能低,一经面世便广为各界所追捧。
原理并不太复杂,可是效果好到无话可说!
而在此之前,这些垃圾近乎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难题,在世界洋流汇集的区域,甚至已经形成了所谓的Plastic Island, 源源不断的垃圾从远处飘来堆积在这里,再源源不断的飘散出去。
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非正常死亡动物进入我们的视野,有的是满腹瓶盖的海鸟,有的是活活被勒死的海豹,喜食水母的海龟吞下了一只只的塑料袋却无法排出,眼花缭乱的漂浮垃圾变成了潜水员眼中另类的风景。
然而这并不是最严重的隐患,根据最新的研究表明,“塑料微粒”污染正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一大杀手。
它正潜移默化地威胁着人类的安全!
艾克斯特大学的海洋科学家Adam Porter表示:“我们统计了一名普通海鲜食用者在一年内会吃下的塑料微粒量,结果真的非常令人震惊。”
该研究团队发现,甲壳类动物在进食水中的浮游生物时,会连同塑料微粒一同吃下,在它们的肠胃中都积有许多塑胶微粒。
更严重的是,食物链上层的大型鱼类,体内塑胶微粒含量更高。比如6只生蚝中就含有50颗塑料微粒,每一人份量的孔雀蛤就有90颗。若经常食用,多年下来所吃下的颗塑料微粒数量相当惊人。
同时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海洋和南极科学研究学院日前发布报告说,在澳东南部海域海底沉积物同样中发现高浓度塑料微粒,
研究小组在2015年9月至11月间,从新南威尔士州、维多利亚州、塔斯马尼亚州及南澳大利亚州共计42处地点采集海底沉积物样本,并发现平均每毫升沉积物中含超过3个塑料纤维或颗粒。
而这些微粒大多来自于生活日用品中,比如磨砂沐浴露、牙膏、洗面奶中来提高清洁皮肤的效果,然而由于尺寸太过细小,这些微粒基本上不会被污水处理系统过滤而直接排入海洋。
而且,不单单是大型鱼类,大颗粒塑料威胁着所有海洋中的生物。据法国《费加罗报》10月21日报道,法国发展研究院院士劳伦斯·莫里斯女士的研究表明,每年大约有1500万海洋生物因塑料垃圾而死亡,而且近年来有不断恶化之势。
人类,也是塑料微粒的受害者。2012年,在《费加罗报》上就有这样的报道:塑料颗粒含有有毒成分,进入生物体内就会引发严重的疾病。而通过食物链,这些塑料颗粒又可能以各种方式进入人类体内。
相信美味的King Fish没人能拒绝,可如果见到的是这样的King Fish,你是否还能依然大动食指?
无论是超大号的汽油桶还是尘埃般的塑料颗粒,甚至于海港内漂浮的油污,对它来说统统不在话下。
最新一代的产品更是采用了时下最流行最清洁的太阳能电池技术,在几乎0消耗0排放的前提下发挥着数倍于人力清洁的作用。
除了大型原油泄漏外,Seabin能够搞定大多数海洋垃圾污染! 它给了人类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
真心希望,Seabin能彻底解决海洋污染问题, 让碧海蓝天重新回到我们的视线里!
来源:澳洲微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