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4-613-1276
contact@mengchenghui.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00-17:00
热搜: 房产 留学 医疗

女留学生转走老爸300万 骗学费过上奢靡生活 北京有好几套房的却在辛苦打工

    [复制链接]
1564 1
萌村小萌 发表于 2018-1-29 08:00:00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来自: 江苏
                                                                                                        
近日,一则加拿大留学生转走父亲300万的新闻引起了很多华人的关注。中国留学生这一群体再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一时间,人们对中国留学在海外的生活作风的口诛笔伐。温哥华作为中国留学生重地,也被这场舆论的海啸淹没。

泣血控诉


1月12日,微博上一个名为“一个失业父亲等待女儿归”的账号爆料称,自己辛劳一辈子攒下300万人民币,原本计划用这些钱供18岁女儿去加拿大留学,结果女儿却偷偷转走这300万,在加拿大与男友挥霍无度,并拉黑全家人的联系方式。

他同时还公布了女儿的微博账号、微信号、护照个人信息页。文章一出,立即引爆网络。



这名父亲的微博上显示,他是64年生,个人简介中写道:“把她宠大了,她却把我憋(撇)开了,这样的女儿太让我寒心了。”他在微博上说,女儿7岁时他与妻子离异,自己一个人把女儿拉扯大,对她体贴入微,从不让她受半点儿委屈。今年女儿18岁了,提出要到加拿大留学,他二话没说就答应了,并当即为女儿存下300万作为留学资金。然而,女儿出国一星期后,他发现自己的银行卡不见了。询问银行,才知道这300万已经全部被女儿转到了自己银行卡上。

更令他震惊的是,女儿抵达加拿大后并没有到学校报到,反而在微博上炫耀吃喝玩乐、买奢侈品。父亲遂通过微博和微信劝女儿回头,好好完成学业,不料却被女儿拉入了黑名单,连家中的其他亲友也被女儿拉黑。

这篇微博中有不少激烈的用词,字里行间透露着一个父亲的失望与愤怒:“这是我几十年辛苦攒下的积蓄,让这个曾经的小宝贝,小公主,小棉袄,我的心肝女儿肆意挥霍、糟践。”“她弃我这个亲生父亲18年养育之恩之不顾,弃为人子之不顾,泯灭人性,践踏道德,成为一条‘子系中山狼’,上苍枉给她一身人皮,乌鸦反哺,羊羔跪乳,禽兽不如!”

疑点重重


一系列微博曝光后,除了声讨不孝女的网友,也有人发出了质疑的声音。有人觉得这件事“剧情太狗血”,怎么看都不像真的。有人对这名父亲曝光女儿的动机感到不解。还有人对严控的外汇环境下如何将300万转为外币使用提出疑问。

1月23日,这位名叫柴明森的父亲接受了国内媒体《红星新闻》的采访,出示了相关证据材料,包括户口本、女儿柴薇的出生证明和学生证,以及银行账户流水。







“我之前发的目的是让网友远离这个狼,不是让大家攻击她,也不是攻击无辜的人。”他在采访中表示,“我说的都是事实,哪有一个父亲造女儿的谣,我以我的人格担保,我说的都事实,如果有不实之词,我愿面对法律裁决。”

柴明森表示,柴薇是他与前妻共同生育的,户口薄上共有四人:柴明森、柴薇、柴明森现任妻子、儿子。

对于被女儿转走的钱,柴明森向记者出示了户头显示为柴薇的银行流水账单,上面显示,从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柴薇到中国民生银行营业厅柜台一共取出320万元现金,而这些钱又被存入兴业银行卡中,接着兴业银行户头的钱在2017年12月10日至2018年1月5日陆续被转走320万元。柴明森说,“民生银行卡是用女儿的身份证、手机号办理的,当时她未满十八岁,钱就存在她名下,但卡和密码归我保管。”


1月12日,柴明森已经向公安局报了警,并和中国驻多伦多领事馆取得了联系。但现阶段使馆给出的回应是,只能提醒柴薇与家人联系,并没有遣返她的权利。

一波三折的剧情


目前看来,柴薇转走320万确有其事。而另一边,在某网络论坛上,有自称认识柴薇的网友也证实了这件事。据他描述,柴薇目前在多伦多,每天住高档酒店、买奢侈品挥霍,朋友们都知道她是个“嫌贫爱富的拜金女”,她还对外界声称自己的父亲有精神疾病。

在柴薇转钱这件事基本有了定论后,仍有网友质疑,造成今天这样的局面父亲应该也有问题。



1月3日,柴明森曾给女儿柴薇的微博发过这样一条私信:“只要你迷途知返,我们还是父女情深;若一意孤行,我在微博上把你做的发布出去,你将名声狼藉,身败名裂。没有人敢和你交往,你这样对待父亲,别人都不敢交你这个朋友。另外我将通过中国驻多伦多领事馆和我的社会资源不惜一切代价找到你。”

这条私信的截图被曝光后,有不少网友对柴明森对女儿的说话方式感到诧异。

有人认为,这位父亲的语气很不正常,完全是威胁命令式的,只看得出关心那笔钱,而看不出关心女儿。

有网友评论:“普通女孩怎么会想到把财产转移,怎么会忍心这么对待父亲。这个父亲口口声声说自己如何辛苦,但他关心的只有钱,至于女儿怎样,能回来就行,是生是死他根本不过问。如果说这女孩确实有错,我更想问问这女孩前几年里都经历了什么,能让她放弃相信和照顾自己最亲的亲人。”

对此柴明森也给出了回应:“关于柴薇的事,追根溯源,我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对女儿太溺爱,给她好的机会和条件出国,她却如此不珍惜。”并表示,“等你们做父母了才会知道绝望到什么程度才会将自己宝贝的劣迹发到网上去。”对于网友爆料他“4次结婚,3次出轨”一事,柴明森沒有直接回答。

现在距离女孩转走300万,和家人断绝联系已经一个多月,柴薇一方始终未联系家人,也没有公开发声。柴明森已经心灰意冷,删掉了所有微博,表示"就当没生过这个女儿,从此当陌生人,事情到此为止"。

温哥华版柴薇


父母拿出自己的积蓄供孩子出国,而这些血汗钱到了孩子们手里,却被肆意挥霍在父母这辈子都未曾拥有的奢侈品上……我们不能否认,这种事是真实发生的。在读到柴薇事件的一些细节时,很多人或许会有共鸣,或者想起了身边的某某。

诸如此类的故事,在温哥华这座被称作“富二代天堂”的城市,绝不鲜见。

《加西周末》读者小王表示,她刚来加拿大没多久的时候,在语言班认识了一个同学小刘。那时,小刘就很少来语言班上课,整日无所事事。到语言班结业,小王顺利申请到了UBC大学自己心仪的专业,而小刘却没了音信。

隔了大半年,小王突然接到小刘的电话,通话中,小刘问了小王许多关于UBC和她所在专业的事。



原来,小刘在语言班结业后根本没有申请任何学校,却对父母谎称自己申请到了UBC,专业信息全部套用小王的,跟父母一口气要了大学四年的学费。父母表示一时间拿不出那么多钱,小刘却说学校要求一次性付清,否则不给录取通知书。

据小王所知,小刘身在中国的父母文化水平不高,在二线城市开着一家小超市,这些年省吃俭用,就想供小刘读大学。小刘高考失利,便缠着父母要出国留学。一向对女儿有求必应的老两口,咬咬牙答应了。来到温哥华后,小刘发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每天混迹在“华人名媛圈”,“跟我那些朋友出去,你不拎个小香、不戴个四叶草,都不好意思抬头。”小刘曾对小王说过这样一句话。

拿到了四年的“学费”后,小刘如愿以偿过上了纸醉金迷、纵欲无度的生活。对于这笔钱,小刘有自己的“安排”:“先花着,我不是读书的料,上学也是浪费,不如拿来投资自己,温哥华遍地金龟婿,等以后结婚就好啦!我虽然一事无成,但等我结了婚,就是人生赢家了。”

在小刘眼里,“投资自己”不是读书学习提升自己,而是购置名牌,让自己看起来光鲜亮丽,好赢得富有异性的青睐,进而找到自己人生的下一个物质依靠。

持有这样价值观的女孩或许大有人在,但如此想法,实在不该是一个父母倾尽毕生积蓄送出国的留学生该有的。被蒙在鼓里的父母,如若有一天知晓真相,该是多么心痛。

另一种留学生


和很多聚集了众多中国留学生的国际都市一样,温哥华也时常带着“富二代天堂”的标签,随各种负面新闻见诸报端。

不论是纽约时报的深度报道文章《飙超跑炫豪宅 温哥华已成为中国富二代小留天堂》,还是火爆一时的网络真人纪实节目《温哥华的巨富亚裔女孩》《公主我最大》,都是一部分温哥华留学生生活状态的缩影。



当“生活奢靡”成了温哥华留学生的名片,有一群人却从来没有被媒体关注到。他们就是在温哥华奋斗的普通留学生们。他们大多勤恳、善良,他们努力生活,积极追求,他们自立自强,同时也懂得感恩父母。

BCIT毕业的小张就是这千千万万普通留学生中的一个。她在BCIT苦读一年,成绩名列前茅,争取到了带薪实习的机会。实习一年,外加做家教、得奖学金,她已经挣出了BCIT第二年级的学费和生活费。从BCIT毕业后,她直接被曾经实习的公司聘用,成为了一名工程师。一个20岁刚出头的女孩子,每天在公司焊电路,手上的一块块小伤疤让人看了心疼,但她却从不喊累。她对自己的事业有着清晰的规划,打算在工作之余去读一个Part Time的研究生,继续精进自己的专业技能。现在,她用自己赚的钱买了辆车,还定期给家里的父母打钱。



看到这里,有人或许会认为小张家里条件一般,小张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而实际上,小张的父母都是成功的商人,在北京有好几套房子,家里人也早就在小张名下存了一大笔钱。可小张还是觉得,父母把自己送出国不容易,在她这个年龄,已经应该开始回报父母,而不是继续索取了。

这种鲜明的对比值得我们思考。同样是留学生,为何差距如此之大?究竟是国外的环境在主宰他们的成长方向,还是他们在近20年的家庭生活中形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决定了他们看待世界的眼光?

在BC省,有近10万名中国留学生,大多数集中在大温地区。他们告别家乡,飞往大洋彼岸时,身上背负的是家人的牵挂和期望。有的人在灯红酒绿中迷失,有的人在势如破竹地成长。这些年轻人身上,是他们家庭的印记,是他们所受到的教育的浓缩。

柴薇事件值得我们关注,这些孩子“迷途”的原因,更值得我们反思。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温哥华有一群像小张这样的孩子。这些向着阳光成长的留学生,在向世界传递他们的“正能量”。他们有想法,有热情,有信仰。在他们身上,我们能够看到华人未来的希望。



来源:加西周末
               
                    
收藏
收藏0
评分
评分
支持/赞
支持/赞12
反对/踩
反对/踩0
村长小助理~

精彩评论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178011101 发表于 2018-1-30 16:24:1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美地区
这件事早就辟谣了,发帖的根本就不是什么老父亲,图中的女生也是微博上一个小有名气的博主,小编发文之前麻烦查实一下好吗。

1关注

240粉丝

15626帖子

发布主题
推荐阅读更多+
广告位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微博Montreal weibo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Montreal Facebook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Montreal twitter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Montreal Youtube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Montreal linkedin

QQ-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网

© 2014-2024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萌村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