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买学区房与环游世界,哪个更庸俗?
这两天的朋友圈又出了一篇爆文——《对不起,爸爸妈妈给不了你800w的学区房》,讲一对父母没给孩子报3万的早教班、8万的双语幼儿园,也没买800万的学区房,反倒辞职带着孩子环游世界去了。
确切来说,文章更像是一则图文并茂的游记,但是因为话题跟教育和房价、这两个人们最关心的社会问题挂上了钩,流量蹭蹭蹭地涨到了10w+。
据了解,这对父母名校毕业10年、曾就职世界500强外企,两人的积蓄足够支撑这一波开销,途中自己买菜做饭更是节省;而且出于对孩子体力各方面的考虑,旅行的周期并不是太长。
也就是说他们是留有余地、张弛有度的,玩上一年半载还是会回归平凡的生活,父母继续工作,孩子继续上学——能不能从中收获什么暂且不提,至少拥有了一段美好的家庭回忆。
诚然,他们对这次的旅行成果也是满意的。
孩子呼吸到了新鲜的空气、见识到了童话里的风景、也掌握了一堆有意思的技能:使用相机、驾驭游船、结交外国小孩、在中文解说的帮助下独立参观博物馆……
更重要的,是对孩子寄予了一种期许:以后挣脱了我们的双手,也能掌控孤独、勇往向前——
带你环球旅行,
让你适应各种生存环境,你才有能力在未来的生活里遇事不惊,泰然自若。
让你的眼里拥有更广渺的世界,你才会带着包容与好奇之心走的更远。
带你领略更多的人生百态,你才懂得人生的意义对每个人来说本就不同。
(摘自原文)
但数以十万计的读者们并不都满意。
在很多欣赏的眼光和赞同的掌声外,还有一些人认为这是变相炫富,矫情又庸俗;或是认为孩子过几年全忘了,这样的旅行没啥卵用;又或是认为不买学区房这事儿过于哗众取宠,会害了孩子。
孩子的成长环境固然重要,但显而易见,只把环境认为是学校、老师、甚至是同学营造的氛围,也是件很可怕的事。
2.扼制了家长想象力的,只是贫穷吗?
有人说,这10万+的阅读量里,至少有5万读者还挣扎在没有学区房、没钱供早教班的生活模式中。对于他们而言,这篇文章毫无营养,毫无参照性,因为这种中产阶级的鄙视场,普通人根本就进不去。
貌似很有道理,却经不起推敲——因为让这些焦虑的父母们挤上“供这供那”独木桥的,不只是贫穷。
还有在亲戚朋友面前的虚荣心、面对其他家长的攀比心、看到别人都有自己也生怕落后的自尊心等等。
说实话,辞职带孩子旅行怎么看都是个不容易的决定,而透过作者言辞恳切的语气,我们也能感受到,这和3万的早教班、8万的双语幼儿园、800万的学区房其实没啥关系——
爸爸妈妈不想仅仅教会你如何拼命的学习,如何拥有所谓励志人生。
我们更想教会你,跌倒时如何跌的从容而有尊严;
受到伤害时,如何获得内心的平静,如何才能顽强的自愈;
冲突与分歧时,如何包容、退让和坚持。
成长的路上,我们愿意陪伴你任何的失败、痛苦、无助和彷徨,愿意教会你怎样才能勇敢,怎样才能获得智慧和力量。
(摘自原文)
他们是在欢乐的旅途中结合了家庭教育,让孩子认识世界、感知生活的方式多了一种可能。
有这份心在,把耶路撒冷换成南京西安、把墨西哥换成新疆西藏、把圣墓教堂换成西开教堂、甚至乡下的观音庙,这对父母的教学效果也差不了太多。
所谓800w学区房的标题、貌似标新立异的选择,也只是戳到了社会的痛点罢了,那些为此跳脚的人或许更期待这样一个标题:
「我带孩子环游世界去了,但跟买不买800w的学区房无关」
3.大人总期待一个结果,看本书就希望变得深刻
在这次的争论中,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无须赘述,另一方面我们讨论,短暂的童年能给孩子留下什么?
除了书籍,更多的可能是走过的路、见过的风景、和遇到的人。
这些经历对孩子气质和性格的塑造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虽然很可能只在若干年后一一掠过脑海,但也都是他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他小小年纪得来不易的见识。
反应到开头那篇文章里,他们的孩子先观了世界,再树立世界观,或许在起跑线上没有别的孩子靠前,可他的跑道无疑宽了许多。
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看明白。他们步履匆匆、揠苗助长,他们不相信个人有个人的天赋之处,他们认定买了学区房就有好成绩、出国旅游了就有大收获、努力了就必须得到回报。
《虎妈猫爸》里的赵薇就是个例子。
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学钢琴、学奥数学,有点空隙再来100道速算题,这不算什么;孩子上小学,倾尽家产卖房卖车,只为买套学区房,闹得家里鸡犬不宁,这也不算什么。
她最让人失望的,是对孩子说:你一定要努力,要对得起这房子。仿佛进了一所好学校,就必须考出一个好名次;买学区房、上双语课花了多少钱,就必须得加倍赚回来,简直就是急功近利的名词解释。
想想《天才枪手》里怎么学习都考不好的格蕾丝,为了高绩点只得作弊,这太强人所难,也太容易逼疯孩子了。
孩子无能为力,不快乐;家长求而不得,更不快乐。
我慢慢明白了为什么我不快乐,因为我总是期待一个结果。
看一本书期待它让我变得深刻;吃饭、游泳期待它让我一斤斤瘦下;发一条微信期待它被回复;对别人好期待被回待以好;写一个故事说一个心情期待被关注安慰;参加一个活动,期待换来充实丰富的经历。这些预设的期待如果实现了,我长舒一口气,如果没有实现呢,就自怨自艾。可是小时候也是同一个我,用一个下午的时间看蚂蚁搬家,等石头开花……小时候不期待结果,小时候哭笑都不打折。
——马德 《允许自己虚度时光》
除此之外,相信很多年轻人都深有体会,中国父母会无意识地给孩子们施加各种压力,一言不合就翻“旧账”,企图把“教育投资”最大程度地物质化,把对孩子的美好期许变成“努力就会有结果”的信条。
4.所有以爱为出发点的教育,都值得被肯定
说回这次的争论,如果愿意站得更高、更脱离利益相关一些,不难发现买学区房和环游世界其实是两个维度的考量——这两件事儿对孩子的意义和作用不同,而且也不是不能共存。
毕竟,无论财富多少,没人愿意自己的孩子是个差学校的学渣,也没人愿意自己的孩子是个没见识的土鳖,最理想的状态就是“静能读万卷书,动能行万里路”。
把原属两个维度的考量混为一谈,实在不是件聪明事儿。
正如原文作者所说,每个家庭都有每个家庭的相处模式,他们的行为只是一种想法的极端体现,不代表每个家庭都应该这样。
我希望孩子可以看到我们的决定,我们的决心,我们尊重内心的这种生活方式。孩子看到的世界有多大,他的心才有多大,他才能走得更远。
每个家庭的相处模式不一样,每天2小时高质量的陪伴、每年1-2次不同的旅行,其实能坚持下来一样是对孩子的重要付出。
(摘自作者回复)
如此看来,不管是带孩子环球旅行,还是买800万的学区房,甚至是为了给孩子交学费、起早贪黑扫大街……这样表达护犊之情的行为世界上有千万种,但绝不需要用某种标准去评价。
无论说哪对父母做得更优秀,对其他父母都是诛心。因为每个家庭所面临的生活都不尽相同,所以每一种以爱为出发点的教育都值得被肯定,当然,不能是盲目的爱。
既然“环游世界”这种生活方式不过是一个独立的家庭选择,那就没必要过分拔高或贬低。大家大可以表示理解和欣赏、不学习和不赞同,也可以感谢他们的特立独行给我们带来的这些思考——除了讽刺与谩骂。
因为大家都是为了孩子,都是为了守护孩子最纯真的笑容,不是吗?
来源:Vista看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