帷幕拉开了,
灯光亮起了。
灵动的身躯随音乐流转, 雪白的裙子随身姿起伏。
台上的舞者一丝不苟, 台下的观众正襟危坐。
诞生于欧洲宫廷的芭蕾, 总是让我们想到, 高贵、优雅四个字。
但是在世界上, 却有这样一个地方, 这样一群人, 他们每天连肉都吃不起, 大部分人都还在温饱线上挣扎, 却依然热爱舞蹈, 热爱芭蕾。
他们穿着, 衬衫、牛仔裤,
连衣裙、短裤, 在街头或在小巷, 在晴天或在雨天。
甚至不需要观众, 他们都会跳起, 喜爱的芭蕾。
这里是古巴, 2013年,古巴的GDP总量, 约771.50亿美元, 还不及中国的一个省; 2016年,只有不到5%的古巴人, 接通了互联网。
由于之前几十年, 古巴一直被美国经济封锁, 所以大部分人的生活水平, 还停留在温饱线上。
虽然吃不起肉、上不起网, 但这并不影响古巴人, 拥有丰富的精神生活, 他们喜欢艺术, 喜欢唱歌跳舞, 尤其喜爱芭蕾。
古巴国家芭蕾舞团是世界上最具声望的舞蹈团体之一。
芭蕾之于古巴, 犹如乒乓之于中国, 人们还专门为古巴的芭蕾舞, 创造了一个英文单词:Cuballet。
在古巴街头,
从小孩到成人, 随处可看见人们跳起芭蕾舞。
古巴人常常会骄傲地说,跳芭蕾舞的基因是刻在他们的DNA里的,是他们的天赋。无论是战争还是和平,生活困苦还是充裕,他们都能优雅执着地跳完一曲芭蕾。
2016年, 摄影师奥马尔(Omar Robles), 进入古巴, 拍摄了这样一组照片, 展示了一群芭蕾舞者, 在古巴街头忘情舞蹈, 与日常生活融为一体的景象。
虽然背景嘈杂, 但是他们的专注与投入, 具有足以让人安静下来的力量。
没有华丽的舞台, 没有闪耀的灯光, 也要好好舞蹈。
“古巴人一直为了能在孤立中生存下去而奋斗。在他们的芭蕾舞者身上,我看见了前所未有的弹性与优雅。也许,正是这个民族精神上的耐力,才能造就这样的精彩。”
与欧洲的芭蕾舞,
强调优雅与温柔不同, 古巴的芭蕾更注重力度与强健, 就像这个民族的人民一样,
在漫长的奋斗中迸发着强健的生命力。
在古巴, 芭蕾舞不仅仅是女性的专利, 男性也同样热爱芭蕾。
完美的肌肉线条,
高标准的动作, 热情的古巴人分分钟让你见识, 什么叫做荷尔蒙爆发。
在古巴拍摄时,奥马尔说:“虽然古巴一直处于战争和贫困之中,但这里的气氛却一直很乐观。他们热爱艺术,就像他们始终热爱生活一样,这一点深深地吸引了我。”
虽然他们的舞者衣着朴素,
生活贫困, 但是当他们跳起舞来的时候, 脸上却洋溢着一种幸福和满足。
或许跳舞对他们而言, 只是一种形式, 他们舞的是一种生活态度。
越是面对艰难的生活, 就越是要翩然起舞。
越是有风雪, 就越是能释放心中的激情。
哪怕没有观众,
没有喝彩, 只是面对空无一人的橱窗, 就越是舞出真我。
舞,舞,舞,
舞蹈成了古巴人的生活方式, 当物质匮乏, 外部条件缺失的时候, 我们能拼的确乎只有心态。
经过漫长的冬日, 是时候该迎接春天了。 在即将到来的春天里, 希望你也能像乐观的古巴人一样, 对着生活热情舞蹈, 把小芽舞成大树, 把梦想舞成现实。 来自:艺非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