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称他为民族败类,为一己私利甘愿充当外国势力反中乱港的政治工具。香港市民拉巨型横幅,斥责他是“美国走狗”及“祸港乱港总策划”。就连他的家族都将他剔除出族谱,斥为“逆子”,他就是黎智英。
国家怒其祸国市民痛斥恶行乡亲耻与之为伍
//劣迹斑斑的祸港行径//
黎智英,壹传媒创始人,“祸港四人帮”之一,也是这四人中最为活跃的分子。
“占中”的幕后黑金和黑手2014年,戴耀廷、陈健民、朱耀明三人发起了香港“占中”事件,这三人也被称为“占中三子”或“占中三丑”。事后根据媒体的披露报道,黎智英实乃这三丑的大金主和幕后操手。
把黎智英从“占中”的幕后扒出来,还要从一份实锤满满的爆料说起。2014年7月21日,一位署名为“壹传媒股民”的神秘人士向香港媒体披露了800多份黎智英与得力助手、壹传媒动画商务总监Mark Simon的邮件记录。
档案披露了黎智英的一些捐款和收款单据,当中包括黎智英向朱耀明开出20万元支票,支票抬头是“香港公民教育基金会”,而朱耀明则回信给黎智英,感谢他的“慷慨捐助”,信函还附上基金会开出的收据。
8月份,这名神秘人再向媒体披露了100多份电子邮件。通过前后近千份的邮件,这名爆料人称,近两年来黎智英向反对派政党、议员“豪捐”4000多万港币。消息一出,舆论一片哗然。
根据邮件记录,黎智英过去三年(2012-2014)共向九个反对派政治组织及14名人士提供了4080万元的政治黑金,其掌控的壹传媒期刊还曾免费给“占中”刊发广告,甚至资助“占中”行动在其他媒体刊登广告。据凤凰网报道,在一份由原“占中十死士”之一的徐少骅发给“占中三子”(戴耀廷、陈健民、朱耀明)的邮件里,黎智英助手Mark Simon表示愿意帮“占中”支付在其他报章刊登的广告费。
除“占中三丑”之外,被曝的黎智英资助对象还包含“祸港四人帮”中的另三人:陈日君、陈方安生及李柱铭等,2012-2014年间总计收款980万元。
黎智英与施明德
历时79天的非法“占中”,不仅造成上百亿港元的经济损失,更严重的是造成社会撕裂,并埋下“港独”的种子。如今,越来越多证据显示,非法“占中”是乱港派与境外反华势力以所谓“真普选”为由头,精心策动的一场“颜色革命”。
香港骚乱再现身影
8月3日,香港激进暴力分子发动所谓“旺角再游行”示威。示威者晚间非法聚集在尖沙咀警署外闹事,期间有人纵火。就在香港街头发生激进暴力事件的同时,港媒发现,黎智英、李柱铭等反对派头目当晚密会外籍男士。
港媒“点新闻”8月3日晚上通过官方账号在社交网站“脸书”(Facebook)发布帖文,提及黎智英等人疑似到饭店“包场”招待外国人的情况。帖文称,3日傍晚,有市民发现,中环历山大厦的一间高级西餐厅突然因为“客满”而不招待任何人士。随后发现黎智英、陈方安生、何俊仁、李柱铭、梁家杰以及两名“西方人”先后进入该餐厅。期间有市民爆料,黎智英用英语对在场人士言说:“Welcome to HK and well done with the situation”(欢迎来到香港,这个情况做得很好)。
“点新闻”评论称:“市民均对此事感到愕然,黎智英等人在此期间接触外国人及发表如此暧昧言论,绝对有出卖和搞乱香港之嫌。”
//黎智英身上的美国奴影//
舔美反中,犹如走狗
今年7月份,在香港爆发暴力示威游行后,黎智英就在《纽约时报》上刊文,发布反中言论,甚至还给美国人支招对付中国!黎智英对西方社会呼吁,不应把针对中国的目标放眼在贸易上,西方与中国真正的战场是“价值观”。
勾搭美国十多年,其心昭昭
从2003年开始,黎智英多次为美国政党提供“捐款”,全由其助手Mark Simon代办。光是2008年期间,黎智英就先后3次捐款给共和党候选人麦凯恩。显而易见,美国政治势力与黎智英有无法说清的关系,说黎智英是美英在港的“代理人”,一点也不为过。
2014年6月19日,据香港《东周刊》号外披露,黎智英当年5月底曾密会美国国防部前副部长保罗·沃夫维兹(Paul Wolfowitz),双方在黎智英的游艇上逗留五小时,二人前后脚离开。
报道还指出,身为美国老牌智库组织“美国企业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AEI)学者之一的沃夫维兹之前似乎从来没有公开过他与香港民主派人士接触的活动。
2019年6月,香港发生反修例示威游行后,仅仅过了一个月,黎智英就于7月初着急地跑到美国,并见了美国副总统彭斯,国务卿蓬佩奥以及多位共和党参议员。
黎智英和美国副总统彭斯(右)会面
给予一个香港商人如此高规格的会晤,彭博社都在惊叹,这在美国确实少见。
美国国务院在其官网上发布通告称,蓬佩奥在华盛顿会见了黎智英,两人讨论香港《逃犯条例》的事态发展以及香港在“一国两制”框架下的自治地位。
全家7本护照,早做好弃港准备
据《大公报》称,黎智英一家8口,除了尚未成年的小儿子,其余7人包括黎智英本人、前妻所生的两子一女、现任妻子所生的两子一女均持有英国护照,且皆在英美读书或发展。很明显,黎智英早已做好准备,一旦香港乱了,随时有出走的后招。
从向往香港的偷渡客到祸港者黎智英,1948年出生于广东,小时候家境贫困,只能到车站帮人扛行李赚生活费。一天,一位港商给了他一块巧克力。巧克力的甜蜜味道让他觉得那是人间最美味的食物,而巧克力来自香港,香港也必是人间天堂。
于是,在12岁那年,黎智英只身一人,携带1元港币偷渡到了香港。
1990年,42岁的黎智英将营业额高达16亿元的“佐丹奴”股份全部售出,创办了《壹周刊》和壹传媒集团,转做“传媒大亨”。
在黎智英的眼中,“哗众取宠”的重要性远超过“实事求是”。
为了让《壹周刊》在众多港媒中占有一席之地,黎智英采用了走偏门的方式:满版尽是夸张的标题、耸动的图片,以及不设下限的内容。如此一来,《壹周刊》迅速打开销路,占据了周刊市场的大部分江山。后来,黎智英更是将“只要是读者要的,我们就给”“没人性才能做传媒”作为办报的“名言”。
1995年,黎智英又推出《苹果日报》。身为传媒大亨的黎智英,没有一点新闻人的职业操守,任凭《苹果日报》和《壹周刊》搬弄是非。比如以偷拍名人私生活闻名的香港狗仔,就是黎智英一手培养起来的。 近日,广东顺德黎智英老家的亲戚耻与之为伍,愤而将其剔除出族谱。
香港《大公报》11日报道了一份黎智英被剔除出族谱的声明: 黎智英,广东顺德人,“智”字辈,广东顺德黎氏始祖文卿公第28世裔孙。
“黎氏列祖列宗在上:今黎氏逆子智英,祸乱中国香港,黎氏蒙羞,故开祠堂,祭先人,剔除出族谱,之后智英此人一切行事与顺德黎氏无关!”
挟洋自重,抱着西方的“大腿”,投下毒“苹果”就能为所欲为?暑去凉来,秋后的“蚂蚱”黎智英到底还能蹦多久?
《人民日报》今天刊发的评论员文章指出,香港激进示威者特别是其背后黑手,真正要干的就是反中乱港、搞“颜色革命”。我们要正告那些躲在背后的黑手们:14亿中国人众志成城,挡得住任何祸国殃民的祸水。你们别做梦了!
13日晚、14日凌晨,香港国际机场发生骇人听闻的暴力事件:非法集会的部分激进暴力分子,在众目睽睽之下非法禁锢、围殴、施虐执行采访任务的《环球时报》旗下环球网记者付国豪和另一内地旅客。我们对如此暴行表示最强烈的谴责!我们坚决支持香港警方和司法机构果断执法、严正司法,将违法犯罪分子绳之以法! 这些天以来,一次次暴力事件,让世人看清了香港所谓“和平示威”的真面目。暴力冲击、打砸香港立法会和围堵中联办大楼,用毒性化学粉末、汽油弹等危险工具攻击警察,肆意打砸私人财物、破坏公共设施,蓄意瘫痪地铁、机场等公共交通,在机场辱骂攻击旅客,甚至连病人、孕妇和儿童都不放过……示威者的极端暴力行为,手段不断翻新、烈度不断升级、破坏性不断加剧,但这般践踏法治的暴行,却被粉饰为“和平示威”;相反,香港警方依法执法、维持秩序的正当行为,却被污蔑为“武力镇压”。如此混淆是非、颠倒黑白,怎能不天怒人怨!? 香港反对派历来把“新闻自由”“言论自由”挂在嘴边,但环球网记者的遭遇揭穿了他们的真面目:这种自由只给“同声同气”的媒体,发出不同声音的媒体是无福消受这种自由的,甚至一言不合就暴力相加。反修例风波以来,无理阻挠正常采访、网络“起底”记者资料、殴打立场不同的记者、甚至恐吓“祸必及妻儿”……激进反对派一边大肆打压不同意见媒体,制造媒体界“黑色恐怖”,一边竭力鼓吹“违法达义”“暴力才能解决问题”,煽动蛊惑香港年轻人走上违法犯罪之路,企图用舆论裹挟香港市民卷入政治纷争,激化社会矛盾。一言以蔽之,他们就是要以“新闻自由”之名,行“反中乱港”之实。 就在机场暴行后不久,一些西方政客和媒体又出来“站台”了。他们对令人发指的暴行视而不见,对遭受人身侵害的无辜伤者置若罔闻,却大声赞美“勇敢的抗议者”,让人看清楚什么叫“选择性失明”。反修例风波以来,西方一些政要和媒体公然为暴行张目、为犯罪喝彩,声称激进示威者的行为“激励了全世界”,表现出了“不应该被忽略的勇气”。他们这般表演,世人已经见多了、看惯了。美、英都曾发生过大规模民众抗议示威,美国历史上多次动用军队、坦克镇压民众示威暴乱;2011年英国伦敦骚乱时,英国政府立场强硬,首相府发言人声称对骚乱事件“完全不能容忍”,暴力“没有任何正当理由”“虚幻的人权不能成为确认罪犯并对他们进行审判的拦路石”。听听这两种腔调!同样是面对暴力,他们让世人看到了,什么叫双重标准,什么叫伪善冷血。 “自由,多少罪恶假汝之名以行。”事态发展到现在,人们应该看清楚香港激进示威者特别是其背后黑手的真实目的了:所谓“反修例”只是一个名头、一种借口,他们真正要干的就是反中乱港、搞“颜色革命”。不过,他们的表演成了最好、最具说服力的反面教材,包括香港同胞在内全体中国人,对境外反华势力兜售的那一套有了更强的鉴别力和免疫力。我们要正告那些躲在背后的黑手们:14亿中国人众志成城,挡得住任何祸国殃民的祸水。你们别做梦了!
来源:城市零距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