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还在呼吁绿色出行
这个85后姑娘已经用一台单车
改变了国民出行习惯 站在“身价100亿”的浪尖上 温婉又聪慧的她,云淡风轻地说: “失败了就当做公益。”
上周末的《朗读者》 又迎来了一位最近的热点话题人物
一个85年的姑娘, 用2年时间,身价从0变成了100亿。 她的橘色小单车, 成了各大城市最明艳的色彩, 不仅掀起了一阵绿色出行旋风, 还带动了整个中国传统制造业的升级! 就连李克强总理都为她点赞: “谢谢你,给我们带来了一股春风。”
没错! 她就是摩拜单车创始人之一 胡玮炜
知道她是个85后姑娘, 没想到居然这么年轻漂亮! 漂亮中带着一缕温婉, 温婉中又有一丝聪慧, 聪慧里还带着一点羞涩, 简直让人如沐春风!
董卿问她: 你的创意从产生到第一辆摩拜单车出现, 花了多长时间? 胡玮炜说:10个月吧。 把董卿都惊讶得一脸钦佩: 我们这个节目都酝酿了一年呢!
为什么会想到做摩拜单车? 胡玮炜说,自己是有自行车情结的, 她希望有一辆随时随地都可以骑的单车。 如果一个城市适合骑行的话, 那这个城市的幸福指数一定非常高。
她在《朗读者》里 朗读了苏童的一篇散文 《自行车之歌》
这篇文章是苏童回忆在苏州, 爸爸骑自行车载着自己的童年时代。 在用自行车来衡量一个城市幸福指数的今天, 其中一句话读来颇为意味深长: “所有人都知道, 看到自行车的海洋就看到了中国。”
NO.1
创造世界第一辆智能共享单车前,胡玮炜当了10年汽车记者。
她不感冒汽车的硬件,却喜欢和行业里的先锋派交流。
后面几年,每天讨论的都是酷酷的话题:智能设备、汽车形态、未来出行方式。
胡玮炜觉得,科技已经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未来出行行业肯定会发生巨大变化。”
其中一点,就是个人交通工具会回归到单车,电动车。
当然,说这话时她也肯定没想到,带来巨大变化的会是2年后的自己。
在胡玮炜看来,单车有单车的好。
“傍晚骑单车是一件舒服的事情。”
“骑单车能感知到一座城市很多细微的变化。”
为此,她买过两次单车,骑着上下班。
只是和大多数人的情况一样,单车不是被偷了,就是保管太麻烦。
好多去过欧洲的小伙伴和益美君吐槽:
别人单车文化盛行,为什么曾经是单车大国的中国,骑个车都困难。
后来,公共单车引进中国,胡玮炜兴奋地去试了试,却发现“要办卡,要验身份,要交押金,要一系列的手续才能用。”
她不禁抱怨:“移动互联网支付已经那么方便了,为什么我不能随时随地骑一辆呢?”
有想法的不止她一个。2014年,胡玮炜认识的天使投资人也发出了类似的感慨:
“哎,有没有想过我们做不定桩的共享单车呢?用手机扫描开锁那种。”
结果工业设计师们一听,立马否决:
“你的自行车会被偷光的”
“你怎么知道该布在什么地方”
……
胡玮炜却一下被击中了,“这个想法刚好解决了问题。”
身边的人都退缩了,她干脆接受投资人的投资,自己来做。
NO.2
“你疯了吧……”
第一次听胡玮炜要做随骑随停的单车,她的前老板就泼了盆冷水。
智能共享单车是一个从未出现过的概念,要做出来有多难?
在他看来,眼前的这个女孩有点野,压根没预估风险。
然而,胡玮炜想的却是另一回事。
“我也没有特别简单地看成是制作一辆自行车,而是能够自己产生动力,解决零到五公里出行需求的新运力。”
如果这个新物种成了,它会让所有人都意识到,我们可以骑自行车出行,可以把城市规划得更加适合骑行。
这样的城市有自行车道,有绿树,有新鲜的空气。它可以让这些事情通通发生。
Step 1
为此,胡玮炜请了好几个设计师设计单车模型。
为了防止被偷,内置GPS;为了实现不定桩,设二维码电子锁,动能充电;
制作实心轮胎,防止爆胎漏气;用轴承传动代替链条传动,防止掉链子;车身全铝代替钢铁,防止生锈。
一个个硬件摸索下来,世界第一辆智能共享单车出现了。
Step 2
顺利设计模型,到批量生产环节,胡玮炜却气了。
找遍所有生产过公共自行车的供应商,没一个答应合作。
“工业是有惰性的。造自行车100年不变都能赚钱,他们没有那么大的动力去弄一条新的生产线。”
退而求其次,那就自己组装吧。可将北方最大的自行车市场跑了个遍,没人搭理胡玮炜。
一不做二不休,她干脆四处借钱建了个自己的工厂。
花费一年多时间,经历多次濒临资金枯竭的险境,摩拜挺了过来。
2016年4月,胡玮炜在上海开始了第一批摩拜单车试运营。
NO.3
在上海,胡玮炜投放了1万量摩拜单车,分布各个区域。
“在大城市上下班,出了地铁到单位和家里都有一段距离,步行时间太长,打车又打不上,坐摩的又危险。”
这像机器猫一样突然变出来的单车只要下载App,扫码便能使用,一下解决了0-5公里的短程出行问题。
摩拜名声因此一传十,十传百。
从上海传到北京、深圳、广州……陆续获得了李开复、马化腾等大咖的投资,估值一度达到100亿。
与此同时,胡玮炜大声喊出了“骑行改变城市”的口号。
因为摩拜单车的出现,一大批五颜六色的共享单车也随之出世。
原本不完善的单车道重新油上了白漆。
通过单车出行的人越来越多,绿色出行从口号变成了骑行。
摩拜单车的开关锁记录,一下点亮了整座城市。
每一个亮点都是一辆摩拜的一次开锁记录
恶意占用、损毁单车的人不少。胡玮炜每一次看着“凶杀案现场”都觉得心疼。
可让她欣慰的是,摩拜设置的信用积分体系(违规使用的人被举报后会扣分,积分影响单车使用价格)衍生了一群摩拜猎人。
他们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像打怪一样去寻找各个违停,并把他们拍下来,获取了信用分。
摩拜因此变成了全民的城市运动。每个人做出一点努力,然后改变城市生活。
然而,共享单车愈演愈烈,也有不少人替摩拜操心。
“盈利模式找到了吗”
“这场共享单车的战争,你们怎么面对” ……
胡玮炜对这种商业模式的“过度关注”却嗤之以鼻。
“商业模式那种思维和逻辑没有积极的社会效益,这个世界上有比数字和金钱重要一万倍的东西需要人们去关注。”
她说,“失败了,就当是公益。”
对她来说,骑行改变城市就是一件很美好的事。
比起站在“身价100亿”的浪尖,或许胡玮炜更感动的是得知:为什么深圳一天24小时有这么多人在骑行。
“很多人,像保洁阿姨她们在凌晨两点的时候刚刚下班,而那个时候已经没有公共的交通工具了。” 本文转载自益美传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