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汇

标题: 国宝“铜奔马”为何从不拍正面照?这个答案让人笑疯 [打印本页]

作者: 蒙城小队长    时间: 2019-3-16 04:50
标题: 国宝“铜奔马”为何从不拍正面照?这个答案让人笑疯

来源:人民日报


1969年9月初,武威县某生产队的村民正在挖防空洞,其中一个挥舞着镢头的村民,突然感觉触到了什么坚硬的物体,刨开一看,是一块石头,再拨开浮土层,发现是一块砖头,而且砖头连着砖头,好家伙,下面有一片砖头砌的墙体啊!


村民们将砖拆开,发现是一个墓室。胆大的人组成了一个小队下墓室查看,发现里面放着不少陪葬品。

  当地政府赶紧向上反映情况,很快有文物工作者来到现场。经过勘察,初步认定是一座东汉晚期墓(不过后来有学者提出异议,说可以晚到西晋)。后来,出土了各种铜人、铜车、铜牛,数量还不少,有近200件,其中就有举世闻名的“马踏飞燕”(但文物部门及有关领域的专家一直将其称为“铜奔马”,所以,以下内容我们会遵循学术界的叫法,将其称为“铜奔马”)。
  这匹高仅34.5厘米,长45厘米,宽13厘米的铜马,重量足有7.15公斤,而飞马脚下的“龙雀”(有人认为是燕子,有人认为是神兽)却巧妙成了整件雕塑的支点,像是电影中的慢镜头,大概只有在天上才可以做这样的动作。

此马出土,“一洗天下凡马空”。整体上看,“铜奔马”体现了汉代人勇武豪迈的气概、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反映了汉王朝的强大与富足。

(, 下载次数: 0)


马的胸前刻有“冀张君骑一匹,牵马奴一人”,可见它的主人应该是冀县(今甘肃天水)人,而马肯定与墓主相关,或许正是以死者生前坐骑为原型,或者专为死者订制的“天马”。原文中记载的“牵马奴一人”,正是在提醒人们,跟这座雕塑配套的,应该还有一个人俑。

不过,若是天马正在云间飞驰,还能脚踩龙雀,说明速度极快,那么这位牵马奴还能顺利牵引飞马,想来也不会是普通人。


而“铜奔马”被发掘出土后,它的价值一度没有被世人发现。真正让它举世闻名的,是郭沫若,他是“铜奔马”的伯乐。


1971年,郭沫若到西北地区访问时,参观了当地的博物馆,并且看到了这座“铜奔马”,他当时就觉得它既有风驰电掣之势,又符合力学平衡原理,无疑是一件稀世珍宝。便和当地的博物馆建议,希望能将这件文物送到北京去展览,并承诺,会为它大力宣传。


1983年,“铜奔马”的形象被正式确定为我国的旅游标志,1986年被定为国宝级文物,2002年1月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 展览文物目录》。

(, 下载次数: 0)

后来,“马踏飞燕”成功入驻小学《语文》课本,文章活灵活现介绍了这座小型雕塑的外形样貌,从此,何为“铜奔马”,连小学生都能说出个道道来。

(, 下载次数: 0)
(, 下载次数: 0)
(, 下载次数: 0)
(, 下载次数: 0)

不过,如果你读小学时也学过这篇课文,你还能回忆起文中插图“铜奔马”的样子吗?


是不是这样的?

(, 下载次数: 0)

只有侧面对吧?

即使是搜网络上、博物馆官网的照片,你也很难发现这匹神马的正面照,是因为拍正面角度不对,看不到“龙雀”?因为正面有残损?太难看?

现在就让我们揭晓一下它的正面形象,看完你就知道为什么了↓


(, 下载次数: 0)

惊喜吗?


意外吗?


网友:我好像看到了一匹撒了欢的野马。


(, 下载次数: 0)

所以,并不是因为这铜奔马的正面照片有多么的难看,而恰恰相反,马的正脸高度还原了急速奔跑中的马形象,显然已经跑疯了,不但表情失控,面部表情都有点扭曲了。

  

当然了,之所以始终“侧身”见人,更是因为以马为造型的大型铜器,侧面能够更好地展示它的线条美。

作为甘肃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铜奔马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它的身上代表了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同时极具肌肉线条美。对于希望通过它来展示当年的文化的人来说,自然是希望它能够以更加完美的一面面对大家了。


(, 下载次数: 0)


作者: Jeromeqiu    时间: 2019-3-16 08:36

作者: Zosy    时间: 2019-3-16 10:25
阿哈哈哈
作者: 小猴的小狗    时间: 2019-3-16 10:33
4699468635
作者: 娜娜nana    时间: 2019-3-16 18:30
马:妈卖批




欢迎光临 蒙城汇 (https://mengchenghu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