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4-613-1276
contact@mengchenghui.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00-17:00
热搜: 房产 留学 医疗

[魁省] 狗血!蒙城80岁华人大爷与48岁女友相约自杀,结果被骗$200多万!背后的原因你肯定没想到…

[复制链接]
1044 5
萌村村长K歌达人 发表于 2019-3-19 06:44:4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来自: 山西太原


最近这段时间,蒙城发生了一件轰动整个华人圈的情感诈骗案,还上了本地媒体新闻。

据Lapresse的报道,一位华人大爷被自己的华人女友诈骗了$200万......

这位被骗的华人老大爷王先生现年80岁,是一位退休的华人大学教授,居住在蒙村尔著名的建筑景点——Habitat 67的豪华公寓里。



在今年2月某天早上,王先生的儿子在公寓里发现了于前一天自杀的王先生,当即叫了救护车把他送到医院抢救。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华人退休教授被女友骗了$200万

原来在5年前,时年75岁的王先生丧偶3年,遇到了当时43岁的徐女士,对她一见钟情,还把她介绍给了自己的家人和朋友认识。然后,两人正式同居。

徐女士在遇到王先生之前是从事SPA工作的,也住在Habitat 67里。和王先生在一起后,徐女士就从自己的单元搬到了王先生家。

在这5年里,徐女士以在国内有朋友帮忙处理投资为由,说服王先生拿出$200万去中国投资,还说在国内有可靠的朋友帮忙打理。

接着,徐女士又以鉴定真伪为由把王先生多年收藏的艺术品带回中国。结果,她跟王先生说那些艺术品都是膺品,然后王先生就再也没见过他的收藏品了。

2017年,徐女士继续出招,催促王先生立下遗嘱,把她指定为唯一的财产继承人,连王先生儿孙的名字都不让放。如此以来,徐女士就有权以“事实妻子”的身份来处理王先生的遗产,包括这套Habitat 67豪华公寓。



到了今年2月22日,48岁的徐女士告诉王先生,她之前花的$200万投资失败,不想活了想要自杀,十分相信徐女士的王先生决定和她一起自杀。

于是,徐女士给了王先生几片从中国带过来的强效安眠药,并让王先生给他的儿子留下自杀遗书。



根据向高等法院提交的法律文件显示,王先生于2月22日吞下了徐女士给的安眠药并“去洗手间等待死亡”。

万幸在第二天早上,王先生的儿子在公寓里发现了他。

昏迷了好几天后,王先生在医院里醒了。11天后,王先生回到了家中。

然而,在”自杀“那天,只有王先生吃下了安眠药,徐女士并没有服用......

自杀失败后,徐女士也被送往医院接受检查。

根据检方的说法,当她离开时,惊讶地发现王先生还活着。就是从那时起,她没有再回到她和黄先生一起住了五年的公寓......

根据王先生向法院提出的申诉书中显示,徐女士从一开始就设计好了这一切,她所做的都是为了占有他的财产。

他说,

所谓的”一起自杀“只是为了让他消失。

据法律文件显示,

尽管徐女士给了药片,但王先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几天后从昏迷中醒来并恢复意识后,他意识到自己被骗了,被骗到几乎丢了性命。


不仅如此,这个案子还涉及到了徐女士的一位朋友,据称这位朋友也参与了骗取王先生钱财,曾经向王先生借了$30万在蒙特利尔和Morin-Heights地区购买房产。

同时,中国北海市一位姓林的居民也被起诉,就是他接收了王先生$200万的投资。

在向法院提交的禁止令申请中,王先生一方请求尽快查明并冻结徐女士的财产,以防她将财产转移到海外。

目前,徐女士的手机和电脑都已经被警察扣留。

王先生的儿子说王先生正从这一次不幸事件中恢复,不想再公开谈论此事。

目前这起案件的指控尚未开庭审理。

国内老人被骗案多发

其实,老人被诈骗钱财的案件在国内早已屡见不鲜。除了情感诈骗类型,还有不少老人是因为保健品推销、理财产品或收藏品等被骗,有些老人少则损失数千元,有的被骗光一生积蓄,负债累累。

六旬老人被骗百万,
含恨离世

王权就是一位”收藏品诈骗“的受害者。

王权的女儿回忆,大概在2017年初,她曾听到疑似收藏品销售人员给父亲打电话,邀请父亲前去公司洽谈,他一口答应。当她询问时,父亲回答:“反正没事,去看看。”

王权从2012年查出胰腺癌,多次化疗、住院后,于2017年8月去世。女儿在房间收拾遗物时,才发现他至少在8家公司购买了收藏品或纪念币,花费180多万元。

在女儿印象里,王权是一个生活节俭的人,经常吃剩菜剩饭,有时还会捡别人丢弃的家居物件回家用。

为何花上百万元买收藏品或纪念币,妻子和女儿并不知情。

女儿有次听王权提过“想赚些钱留给孩子。”那时的王权还因患癌需定期化疗、住院,花费不少医药费。女儿猜想父亲为了减轻她的负担,也在想办法自己挣些钱。

王权生前至少在8家公司高价购买了收藏品或纪念币。销售员告诉他,一段时间后可以帮他将这些纪念币拍卖,获益巨大。

直到死的那天,66岁王权购买的大量钱币、收藏品也未能如愿拍卖。

“到死也没能咽下那口气。”王权女儿说。

85岁的杨慧同样也陷入了拍卖公司的套路。她离异多年,为了做生意,她卖掉了房子,租房独居。

她从2016年春开始接触了20多家收藏品或拍卖公司。“什么也没卖掉,还四处交钱,欠了一些债。”她有点唏嘘,又隐约怀着希望,“这些公司都说我那两幅字可以卖到一二百万”。

但希望没能照进现实。



2月24日,八十多岁的杨慧(化名)购买收藏品的收据和凭证。这些收据和购买凭证上,公司名字要么没有,要么干脆就是一个姓,也没有公章。

购买保健品被骗

还有不少老人是因为购买保健品被骗的。骗子打着老年人身体虚弱需要保健的幌子,明目张胆地搜刮老人钱财。

国内彭州市有一批购买保健品被骗的老年消费者,这些老人中少的被骗了三四千元,多的被骗了数万元,甚至有老人,借钱买保健品遭遇了欺骗。而说起这100多位老人被骗的起因,源自于他们听的几节专家课。

受骗人:“我当时就觉得是假的,但是他就是一遍遍筐你进去,骗你,之所以相信是因为看到大家都买了。”



据媒体报道,不少被骗的老人称,他们之所以会心动购买,是因为所谓的"讲师"告诉他们,这保健品,吃了能多活三十年。

受骗人:“他们给我们说买了这个产品就能多活三十年,我们俩就都买了。”

受骗人:“打招牌说能活三十年,长命百岁。”




受骗者:“我们两个被骗了8000元,他说吃了这个产品就能多活三十年。”

受骗者:“我被骗了一万多,一套是八千。”



理财被骗

据媒体报道,上海75岁的黄老先生说他一辈子的积蓄都被骗走了,“现在家破人亡,想死的心都有。”

老先生膝下有一子一女,早前,老先生从女儿那里借来了五万块,连带自己与老伴儿一辈子的积蓄全部用于所谓的理财投资。他把钱全部投给了“深圳市中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这家公司承诺按照一年24%利息计算,黄老先生用于投资的31万元,一年什么都不用做就可以净赚7万多元。黄老先生心想,靠这每年七万多的利息,退休生活可以高枕无忧了。




后来,女儿的公公病重急需用钱,王老先生决定撤回这笔投资,不料,这钱却怎么都要不回来了。这时,黄老先生才恍然大悟,原来所谓的高额回报只是一个骗局。

最终,他非但没把自己投资的31万元追回来,还因为赔掉了亲家的5万元“救命钱”,造成父女反目。

虚假“便民”诈骗

于大妈家里突然来了两位自称是燃气公司的工作人员,为用户统一安装“防煤气泄漏报警器”。于大妈热情地将两人请进门。两人将一个白色的小盒子安装到厨房后向于大妈索要了350元“安装费”,但没开具发票。后于大妈拨打燃气公司电话确认,却被告知没有此事。

捡钱骗局

李大妈去银行取钱的路上,发现前面的胖男子掉下一个牛皮纸信封。她正想叫住那名男子时,从后面赶来一个“瘦高个儿”,迅速捡起信封,两人发现信封里装着两沓钞票。“瘦高个儿”让李大妈不要声张,并提议两人到偏僻巷子里分钱。这时,胖男子回来“找钱”,并一口咬定李大妈捡了他的钱。

为证明清白,李大妈将身上的钱物都拿出来给他看,并把银行卡密码也说了。在ATM机上“排除”李大妈的“嫌疑”后,胖男子悻悻离去。这时,李大妈发现卡内的5500元钱已被人取走。




为什么老年人容易被骗?

近年来,多个机构的调研报告显示,老年人已成为诈骗的主要受害人群。

有数据表明,上门推销(58.8%)被认为是老年人最易上当受骗的渠道。其他渠道还有:社区推销(46.2%)、各类讲座集会(45.2%)、电视购物(34.1%)、传单小广告或虚假出版物(32.2%)、身边亲友(31.1%)、电话推销(28.1%)和网络谣言(27.7%)等。

按理说,老年人经历事情多,阅历丰富,对生老病死,物质名誉都早已看淡才对。
那么,为什么老年人还这么容易上当受骗呢?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治安学院院长宫志刚认为,老年人是社会上主要的受骗对象,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年纪越大就越倾向于相信别人。

随着年纪增大,老年人的知识、信息结构明显跟不上社会的发展,对社会中很多复杂的现象知之不多,知觉反应迟钝,轻信花言巧语,加之与社会接触较少,分析判断能力减弱,对花样日益翻新的骗术不易识别,易被歪门邪说所迷惑,便往往成为犯罪分子诈骗的目标。

2、物质、健康需求增大。

部分老年人退休或下岗后经济状况不够稳定,常期望能有机会意外致富,因此容易上假广告和推销商的当,损失钱财。

另外,随着身体各项机能逐渐衰退,病痛增多,他们对晚年生活的不确定感以及对死亡的恐惧感会增强,这个时候,他们会特别迷信各种“神奇”的疗法,以求“不得病”,一些江湖骗子就利用部分老年人的心理,打着祛病强身、偏方有奇效等幌子进行欺骗。

3与亲人缺乏沟通、联系。

人到了晚年,就希望得到更多的关怀,而一旦跟家人、亲戚的亲密联系不足,面对陌生人递过来的“关爱”橄榄枝,老年人很难去设防,要被欺骗很容易。在很多的保健产品诈骗中,骗子就对老人关怀备至,嘘寒问暖。另外诈骗者通过电话等手段谎称自己是老人的儿孙,并且用自己遇到急事为由头要一大笔钱。看似简单的手段,却因为被骗者独居、与儿孙联系少,一时情急,屡屡得手。

4、诈骗的形式越来越专业化。

对老人进行诈骗的形式一直在变化,在物价、医疗上涨等背景下,老龄人的安全感降低,很容易陷入到许以重利等融资投资中去。老年人是投资理财风险防范最弱的群体,投资理财知识缺乏,获取市场行情信息的渠道窄,再加之耳根软,爱贪便宜。而一些不法份子就利用老年人的这些“特点”,设下投资理财陷阱,引诱老年人上当受骗。

而知乎上则有网友则从心理学的角度解释了老人容易受骗这一现象。

根据网友的说法,这其中与老年人的信任存在很大关系。

1、初次见面。

信任的差异其实在我们第一次见面时就出现了。2012年,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有一篇文章探讨了当老年人和年轻人同时看到一些陌生人的面孔时,他们会如何判断这些人的可信程度。

研究者准备了30幅面孔(根据事先的打分,将这些图片分为10幅可信面孔,10幅中性面孔和10幅不可信面孔)。结果如下:




从图上可以看出,对于可信的面孔,老年人和年轻人的感受是差不多的;但面对不可信面孔时则出现了显著的年龄差异,老年人比年轻人更容易相信不可信的面孔。

同时这篇文章还探讨了其中的神经基础(即为什么老年人更容易相信别人),结果他们在边缘系统(limbic system)中发现脑岛(更具体来说是Left Anterior Insula)可能起到了关键作用。




根据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脑岛的功能包括对风险的评估、预测决策是否安全等。研究中发现,老年人和年轻人在面对不同面孔时,他们的脑岛激活出现了显著差异,老年人脑岛激活更弱。



由此可见,老年人在初次与陌生人接触时就已经比年轻人存在更多上当受骗的风险了。

2、日常接触。

大家在和一些不那么熟悉的人的接触中,往往遵循着加分或者减分原则,即这个人做了一件让我欣赏的事情(例如给我提供了帮助),我可以给他加一分;但如果他做了一件让我不愉快的事(例如骗我了),我给他减一分。而我是否与他继续保持接触就在于我给他的评分高低。

但记住,这个规律只对年轻人适用!因为老年人认知系统的衰退不支持他做这样复杂的加工(简单来说其中牵涉到记忆系统的更新问题)。对年轻人来说,他们完全可以依照对手的行为来决定自己是否继续对他投资;老年人则完全是看!脸!的!



他们决定是否继续对假想个体进行投资的决定因素就是那张面孔是否可信!只要你看起来可靠,老年人就会一直相信你,哪怕你骗他们了。

3、信息传播。

还有另外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也是在心理学中一个很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什么样的信息会令老年人这个群体买账?

骗子编造的谎言一点都不可信,为什么还有老年人相信?

可以说,老年人是不分析内容的。从社会情绪选择理论中,我们可以知道对老年人来说他们阅读的目的不在于获得知识,而在于获得积极情绪体验。

在这样的情况下,什么样的信息才是最吸引人的?“为了中国人过得更好!”“不转不是中国人!”“震惊!为了你的家人快转!”在这类信息传播的重灾区——微信,遍地都是这样的标题。




4、老年人决策的特点。

老年人和年轻人相比,另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在于他们在决策中更加规避风险。所以当有类似于”存50元,可获得10万元回报“的好事找上门时,他们是一定会趋之若鹜的。而年轻人则会判断高收益一定伴随的是高风险,天上掉馅饼的事情是不会发生的。

下图是Mata等人2016年在Psychologyand Aging上的一篇文章,无论是自我报告还是行为测量,他们都发现老年人更加规避风险。




那么,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应当怎么办?知乎网友同样给出了相关建议:

1、关注老年人决策中情绪的引导作用。

从双加工模型来看,老年人决策更依赖情绪/经验,如何让情绪发挥其引导作用可能是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案。例如Mikels等人在JEP上文章就发现,老年人关注自身情绪时的决策优度要好于关注细节时的决策。

2、家人的参与,老年人更关注亲密情感。

敲!黑!板!如果家人不能满足他们相应的需求,则会有其他人乘虚而入替代家人的作用,例如:骗子。

骗子往往不会一上来就来欺骗老年人,他们总是循序渐进,一点一点获得老人的信任。但当他获得信任后,老年人就再也不会相信其他人了(即使他们被骗了,他们甚至还会为骗子辩解)。比如说,诈骗团伙组建微信群,成员间以家人相称,一开始只是每天分享心灵鸡汤,学习正能量,还在群里进行线上虚拟升旗仪式,等到群成员成为了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再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地行骗。

看看骗子有多么用心经营,比一句简单的辟谣走心多了。

3、国家和其他相关部门的努力。

大家还是要注意,骗子们利用的是老年人的认知缺陷,所以我们无法完全从年轻人的角度出发,把问题简单化——更多立法是必要的!

在加拿大被控欺诈会有什么后果

回到最初王老先生的案子中来,村长觉得,徐女士对王老先生的行为很像”欺诈“。

根据“加拿大刑法典”第380条,欺诈行为是指以欺骗,虚假或其他欺诈手段,欺骗公众或任何人的任何财产,包括金钱或有价值的担保或任何服务的。
这里面的欺诈手段可以是:

谎言;用于使谎言看似真实的有组织的设计;隐藏关键信息;利用他人的弱点;未经授权盗用或减少资金等。
根据加拿大法律规定,欺诈金额超过$5,000可判处最高14年徒刑。欺诈金额在$5,000以下,最高可判处6个月监禁到2年徒刑

根据以往案例,欺诈$200万左右的大多会被判处1年以上至7年左右的刑期。

当然,根据具体案情不同刑罚将会有所不一。



(点击图片拉伸可查看大图)

本案中,徐女士涉嫌以欺诈手段获得王老先生$200万以及一些收藏品,数额巨大,远超$5000,如果她被控诉且罪名成立,徐女士最高可被判处14年有期徒刑。

加拿大诈骗也不少

在加拿大,比较常见的诈骗手段主要是电话诈骗、投资、移民等方面。

相信很多村民都有接到过来自”税务“的诈骗电话。

诈骗团伙每天给大量的目标打电话或发短信,自称是税务局,然后说对方骗政府钱,要求或或以采取法律措施等措辞来恐吓对方,迫使其付钱或透露个人信息等方式诈骗钱或骗取个人信息。




曾经就有人因类似电话诈骗损失了上万加元。

此外,还有不少人因投资受骗。

魁省投资顾问钟斯(Earl Jones)就曾被指涉嫌诈骗多名投资者总额高达5,000万元。




魁省证监机构Authorite des marches financiers曾发出声明钟斯不是注册投资顾问,他可能诈骗了客户的金钱,总额介乎3,000万元到5,000万元之间。证监机构早前表示,从种种迹象,该项被指控诈骗是典型的庞氏骗局(Ponzi scheme)。

庞氏骗局是一种诈骗性投资行径。

骗徒以投资者的金钱又或新加入的投资者的现金当作投资回报,绝非是在市场上取得的真正投资回报。这类计划通常向投资者保证风险低,回报高,但投资回报须依赖投资者不断注资去维持骗局运作,但最终一定会崩溃。

村长还是那句话,防火防盗防诈骗,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对家里的老人也要多关心关心,谨防他们上当受骗!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文系蒙城汇综合整理,转载请以不小于正文黑色字号在文前标注(来源:蒙城汇,微信号:mengchenghuiwang),否则一律视为无效授权!】

Ref:
https://www.lapresse.ca/actualites/justice-et-faits-divers/actualites-judiciaires/201903/16/01-5218482-un-octogenaire-dejoue-une-fraude-macabre.php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8138249
https://m.ifeng.com/qSBI9jp3/shareNews?fromType=vampire&aid=sub_57118183
https://www.montreal-criminal-lawyer.ca/fraud.html
http://criminalnotebook.ca/index.php/Fraud_Over_$500,000_(Sentencing_Cases)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abitat_67
http://news.sohu.com/20170320/n483872820.shtml
http://www.xinhuanet.com//2017-08/01/c_1121410599.htm
http://www.sohu.com/a/273457298_510292
http://www.dushi.ca/tor/financial/bencandy.php/fid12/aid501

来源: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网
收藏
收藏0
评分
评分
支持/赞
支持/赞5
反对/踩
反对/踩0
村长换这个号啦!

精彩评论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黄智敏 发表于 2019-3-19 08:03:15 来自蒙城汇手机APP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加拿大
黄智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板凳
Valen_gosu 发表于 2019-3-19 09:22:45 来自蒙城汇手机APP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加拿大
我怎么没看到巴菲特被骗 任正非被骗 比尔盖茨被骗 库克被骗 王石被骗 褚时健被骗? 说到底还不是自己的问题? 很多人年轻时就是弱智 年纪大的容易上当 这哪里不符合逻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地板
小猴的小狗 发表于 2019-3-19 09:22:50 来自蒙城汇手机APP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美地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5#
AnkacocoK歌达人 发表于 2019-3-19 11:19:29 来自蒙城汇手机APP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加拿大
大学教授被骗,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6#
邹赤俊 发表于 2019-3-19 15:19:09 来自蒙城汇手机APP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加拿大
骗人的人狗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8关注

385粉丝

17726帖子

发布主题
推荐阅读更多+
广告位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微博Montreal weibo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Montreal Facebook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Montreal twitter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Montreal Youtube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华人Montreal linkedin

QQ-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网

© 2014-2024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萌村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