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匆匆而过,粗来乍到踏上加拿大这片异国土地时的激动之情还仿佛昨日。
13年的8月到现在,约莫着也留下了3年多的青春与汗水。
相比于其他朋友,3年并不是很长的一段经历。
但是也想与蒙友们分享一些小感悟。在我家里和家人通话时最常听到的就是要注意身体健康,好好吃饭,想必是朋友们最能入耳的了。为此我最初也是上下求索,每天早饭吃什么… …. 哎呀中午吃什么… … 晚上… …,每每一下课就是最苦恼的大问题。
刚到加国,只身一人说起独立,必不可少就是要问问会不会做饭了。
估计小留学生手机里面必定会有一个做饭的应用软件。锅碗瓢盆也是个家必备,从国民基础“番茄炒蛋”到现在接触面粉,过年过节大家一起制作手工饺子;从第一次走进超市,即便只是菜米油盐,都是种类繁多挑花了眼,再到大家光说说酱油都能挑的有板有眼:从做饭至少3小时,到现在进厨房1小时能做2到3个菜,这都只是小厨子们留学所获的冰山一角。
我听很多人都说自己是吃货,来到加国这片不再是下楼就是烧烤摊,想吃什么都能有的土地时。
常言说道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才是被一个个吃货们诠释到了极致。
一谈及做饭买菜,必定离不开加拿大传统活动-逛超市,要是到了下午,有些闲空三两好友相约逛个超市,也是比购物更让人提得起兴趣。
更别说入了冬天,大雪封路。一开始,还没有那么多的送餐公司,接送部队时。为了买菜,吃饭估计就是我寒风咧咧还愿意出门的唯一动力了。
拎着几袋子的菜,坐在车站等着公交车,虽然回头想想总是不容易,但是也是一番生活的滋味。
留学之路,潜移默化的改变着每一个留学者,人人都会有那么几道拿手菜。朋友小聚,佳节小酌。不变的是对吃的追求。
可能也会出门吃个大餐,也不会每天都坚持做饭,但是这一份乐趣是留学路上所领悟的。没出国的时候,很少为家里做顿饭,洗个碗。吃在嘴里的味道,却最是对家人的思念。
当自己从割伤手指,血祭菜刀之后,也体味了家人一直对我照顾的不易。
也十分的感谢这段经历,给我更多的动力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