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温哥华港湾
如今,很少还有哪个大城市还使用公交线路图了,取而代之的是大力发展、密密麻麻、大行其道的轨道交通线路图,因为地铁已经成为一个城市现代化的标志。而在卑诗省最有代表性的城市温哥华,市府还坚持走自己发展的道路,只建有三条地铁,而这些地铁线路,绝大部分还是架空的,也就是在陆地上行驶的,这就不能不让人产生好奇。
有意思的是,在这三条地铁线路中,从Waterfront到King George的博览线大部分还是沿着1890年到1950年,行驶了60年的有轨电车线路上建成的,至今在这条线路的路基下,还可以看到有轨电车铁轨的遗迹,让世人追溯和纪念,成为看的见的历史。
而更让人不可想象的是,如今这些架空列车都是无人驾驶的,也就是远程操控的,所以,如果乘客坐在第一排,就仿佛是自己在铁轨上驾驶着列车,通过大桥,浏览着奔腾的河流和起伏的群山。
另外,在其它国际大都市,公共汽车有公共汽车的颜色,无轨电车有无轨电车的颜色,可在温哥华,无论是公共汽车,还是无轨电车,还是水上交通工具,绝大多数都涂装成一套比较耐脏的颜色。这套颜色就是下面深蓝,中间用一条黄道隔开,上面深灰。而与公共汽车和无轨电车同时出现在大街小巷的还有无处不在的绿色出行标志,它们就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绿色出行的理念。这在只为行人通过的道口,千军万马只为一位行人通过而停下,就表现得尤为明显。
虽然温哥华的公交车色彩统一,车型也已经使用了好多年,不像北京和其它一线城市的公交车那样,更新换代很快,但它们有两个功能,大陆的公交车一个没有,一个还非常少见。
其一就是公交车停车靠站,车的前部可以凭借液压缓缓下沉,在车门口,翻开连接板,搭在路面上,方便轮椅进入。其二,公交车的前脸配有自行车架,允许骑行爱好者,同车免费托运他们的自行车。另外,温哥华的公交车,在车门的外侧上方还配有一个照明灯,夜晚给下车的乘客照亮,设计的也十分到位。
当然,如果说公交车是一个城市移动的风景的话,那么我认为,驾驶温哥华公交车的司机也有份儿。因为在这个行业中,大部分是西人,而且还是那种大腹便便,白胡子,戴着墨镜,霸气十足的纯正西人,这一点在十年前特别明显,以至于从前门儿上车,经过他们时,华人还有点紧张。后来,司机当中有了印度人;到现在,难能可贵,也有了华人的面孔。
说到这里,我们不妨就谈一谈公共交通现代化的标准。第一就是人性化,温哥华做到了,而且,做得不错。第二就是环保,温哥华做得怎么样呢?那就让我们来看一看。
众所周知,温哥华是一个风光迤逦,依山傍水的城市,环境优美,怡人宜居,很多移民,特别是来自大陆的移民就是冲着这里清新的空气来的。所以,市府没有盲目跟进,大兴土木,而是因地制宜,建造适合自己的架空列车,也就是天轨;既节省了资金,又利用大温地区的山峦景色,让人们在乘车的同时,大饱眼福。
的确,温哥华有自己独特的公共交通系统,不仅有地面交通和架空列车,还有海上巴士,是名副其实的“海陆空”立体组合模式。
可也有人说,温哥华有绿党,有大面积绿植,为什么不坚持走环保路线,多开放几条零排放的无轨电车线路呢?(目前无轨电车与公共汽车的配比是13 比247之多)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感兴趣的人不妨先在大温地区走一走,看一看,也许就明白了。
大温地区,除了南面的列治文一线属于小平原以外,大部分地区都属于丘陵地貌,高高低低,沟壑纵横,道路急转弯很多。其中,又有菲莎河挡道,只有几座桥梁,架设无轨电车所需的供电线路受限。因此,温哥华还不能像北京那样,尽情使用零排放的无轨电车取代有尾气污染的公共汽车。
而温哥华的地面公共交通,和其它城市没什么两样,唯独海上巴士,对于没有来过温哥华的人会感到新鲜。它就是连接温哥华和北温哥华的海上航线,全长3.2公里,用时12分钟,间隔15-30分钟,一次可以搭载400位乘客。很多来温哥华旅游的人,都把这条航线列为游历温哥华的“必修课”,乘船一揽市中心鳞次栉比的高楼和北温哥华的山峦景色。
说到这里,异国的车迷肯定会问,乘坐海上巴士需要单独购票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温哥华的海上巴士也是温哥华“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的一部分,列在公交卡范围之内。而说到这里,就又涉及温哥华公共交通网的另一大特点。就是一票90分钟有效。也就是说,乘客用一张票,无论中途换乘公交、地铁,还是海上巴士,都有90分钟的有效期。用零钱买票,在打印出来的车票上,就会显示有效时间,提醒中途上下车的乘客注意。
当然,“情”有“情况”,也有“情怀”。现在的情况,都在人们眼里了;而情怀,就有必要翻一翻历史了。
首先。人们发现,过去公交车的照片,就是一个时代的标签。具体到火红的八十年代,温哥华的无轨电车还曾涂装成一种引人注目的大红颜色。这款车的外观和颜色,现在看起来,也一点不过时,也正好迎合一些人的复古情怀。其二,公交车(公共汽车和无轨电车)的历史,一般都是公共汽车的历史,这在温哥华,也不例外;但极具象征性和代表性、排序在首位的1路公交车为什么缺失以及变迁,也令人好奇,也值得寻访。
罗文
曾在《北京晚报》、《新民晚报》、美国《侨报》、《澳门日报》等刊物上发表诸多散文、随笔和小品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