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加西网
人类和新冠君斗了一年多,迄今希望仍然渺小,正在推广疫苗能不能完全抵抗新冠的攻击仍有待观察,目前人类唯一能做的还是做好自保工作。
所以,在室内想避免感染新冠病毒:请勿呼吸他人的空气!
如嫌文章太长不想看?记住:恒定通风和控制空气中二氧化碳CO 2含量,是避免在密闭房间发生新冠传播的两个关键,因为新鲜空气可能稀释空气中受感染的病毒颗粒。
一年多来,人类一直在和一个看不见的敌人作战。当然,我们不仅没有看到新冠病毒,而且在许多情况下,甚至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已经接触了新冠无症者所携带的病毒。
大流行期间的事实已经证明通风不良是所有室内感染新冠最危险的环境。因为包含病毒的颗粒会在空气中徘徊,直到有人将其吸入。尽管没有设备可以检测到这些空气中的病毒颗粒,但科学家建议可以使用测量空气质量和二气化碳CO 2浓度的仪表进行检测。
因为人们呼吸时呼出二气化碳CO2浓度越高,室内的通风就越差。通过简单的测量,就可以知道房间中其他人呼出的空气太浓或是否通风良好,从而大大降低感染新冠的风险。
以空间很小的汽车为例,当一个人进入已经有另外一个人的汽车,在关上车窗后,由于增加另外一人的呼吸,二氧碳CO 2的浓度飙升。但是,仅需打开几厘米的车窗并产生交叉通风,空气就会不断得到清新。
检测发现在封闭的车辆中,15分钟后,人们已经吸入车内4%的空气。
如果是共享汽车,10分钟后,车内8%的空气就是人呼出的空气,感染风险也随之上升。
假如车内有一人已经是新冠阳性者,30分钟内,感染新冠的风险就有30%,1小时后感染风险达到71%.
但是,如果车内两个人都打开车窗,由于空气流动,9分钟后感染风险就会变得很低。
在房屋、酒吧或教室中,基本相同。
负责疫情管理的西班牙国家研究委员会(CSIC)平台的德尔·瓦尔(Del Val)和其他100名科学家及卫生专业人员向当局致信,要求采取紧急措施防止通风不良引起的传播,其中建议以CO 2浓度为基准来测量空气质量。
专门研究新冠病毒通过气溶胶(说话,唱歌或呼吸时呼出的悬浮病毒颗粒)传染的科学家Pedro Magalhães 表示,即使在通风良好,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来稀释空气,在新冠患者呼气后不久,其他人也有可能吸入病毒颗粒,也会发生近距离传播。这就是为什么即使在户外也要戴口罩并保持安全距离的重要性。
专家指使用CO 2测量仪进行尽可能多的通风并测量空气质量……如果CO 2的浓度超过百万分之800,则建议增加通风量或减少出勤率,直到[ CO 2]低于该指标。
同时,德国,加拿大和英国等国家在其大流行指南中也包括了对二氧化碳CO 2的监测。
去年夏天,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发布了重新开放学校的参考指南, 指出监视计算教室空气质量是关键。世界卫生组织刚刚发布了针对新冠进行适当通风的详细手册。
科学家建议对不戴口罩场所的基准二氧化碳CO2水平应更严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