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三个月里,哈佛歧视亚裔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但哈佛的“冷漠”回应,也让不少亚裔一直心怀愤懑与屈辱。
好消息是,经过亚裔众志成城般的努力与团结,10月15日,哈佛招生歧视亚裔案在美国波士顿联邦法院正式开庭。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一天,在哈佛校园周边,我们看到不少华人举着牌子为自己的权益呐喊发声。 图片来源于网络
“沉默只会等来更大的不公”,即使“哈佛亚裔歧视案”的最终审判结果我们还无从得知,但看到亚裔群体的团结与反击,相信很多华人都会感动而欣慰。
但事实上,在美国这样一个“熔炉”国家,亚裔面临的区别对待何止是求学?无论是校园、日常生活抑或是职场,他们所遭遇的天花板与歧视,一直坚不可摧地盘踞于头顶,让这个群体感受着阵痛与无奈。
来自美国布鲁克林学院的教授杰罗姆·克拉,曾参与《纽约市人种和种族》(Race and Ethnicity in New York City)一书的编纂。他指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亚洲移民都曾在原籍国深陷逆境,“这些孩子承载着家族的荣耀。他们的成功就是整个家族的成功。”
美国的史岱文森高中(Stuyvesant High School)就是许多亚裔家庭眼中,实现家族荣耀的第一个突破口。
作为美国竞争最激烈的公立高中之一,这所学校完全根据考试成绩招生。在这样的招生政策下,仅占纽约人口12.6%的亚裔,在这所学校中占据的比例高达72%,而非洲裔和拉美裔学生加起来还不到4%。 Stuyvesant High School 图片来源:纽约时报
来自中国的12岁男孩施庭(音译),是当年569名被史岱文森高中录取的亚裔之一,另外还有179名白人、13名西班牙裔和12名非洲裔学生。
这种压倒性的优势以及它所暗示的、纽约人不同族裔之间的天资差异令人觉得不安。但亚裔不相信天赋,他们更相信通过反复练习,任何人都可以拿到高分。
在纽约皇后区的法拉盛,有许多专门为亚裔服务的补习班,老师们所教导的便是最实用的应试方法,“数学的本质不是数学。” 一个叫做直通常青藤的培训班的老师对《纽约时报》说。“就像举铁,你是在举数学的铁。”
施庭也提到自己在美国的头两年过得挺惨,因为他一直在钻研那些教你如何应试的书籍,还必须在放学后、周末、暑假期间,到法拉盛的补习班里做各种考试训练,甚至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还得反复琢磨数学公式。 法拉盛街头遍地可见的中国补习班
图片来源:纽约时报
施庭的父母在纽约东89大街经营一间洗衣房,两人在洗衣房倒班,每人工作12小时,施庭则和爷爷、奶奶还有一位表兄弟在唐人街共处一室,睡的是双层床。
只有在星期天,施庭才有机会去洗衣房见到父母。记忆里,那个空间充斥着洗涤剂的味道,洗衣机滚筒发出的嗡嗡声不绝于耳。
直到施庭接到入学通知书的那个下午,他的父亲才不再像往常那样,反复念叨着要带全家人回中国。“我想,孩子会有个好的前程”,施庭的父亲这样说。 施庭在父母开的洗衣店里 图片来源:纽约时报
和施庭父母的态度一样,公立学校这样的招生机制对大多数的亚裔移民家庭来说,是一块至关重要的跳板。
从孟加拉、韩国,到印度、中国,这些亚裔移民家庭中的父母,往往会用自己在家乡的困苦经历来激励孩子,比如赤着脚去上学、忍饥挨饿,以及求学之路被洪水和政局动荡所打断。
几乎所有第一代来自亚裔移民家庭的学生,都觉得自己面前有一条巨大的文化鸿沟,“你得设法弥补他们受的那些苦”,一位来自印度家庭的小孩这样说。 从Stuyvesant High School放学的学生 图片来源:纽约时报
比起亚裔学生追逐名校的心理,一项心理学研究发现,美国亚裔学生和白人学生之间存在一个有趣的差异:
美国亚裔学生宁愿在美国一个排名前10的学校,当一个中等偏下的学生;而不愿在美国一个排名前100的学校,成为一名中等偏上的学生。
这与中国的老话 “宁为鸡头,不做凤尾” 恰恰相反。而美国白人学生的选择,则更加倾向于这句中国老话。
他们宁愿在一个名字不那么如雷贯耳的学校里崭露头角;而不愿在一个声名显赫的学校里默默无闻。
毕业于芝加哥大学的华裔学生杰弗逊•毛,高中时也就读于史岱文森高中。
刚进入高中时,杰弗逊习惯了像往常一样埋头苦学,朝着史岱文森同学们的共同目标而奋进:哈佛。但渐渐的,在高中念到一半的时候,一种隐隐约约的不悦开始侵蚀他的内心。
他觉得自己是“一群没有名字、没有面孔的亚裔小孩”中的一员,这些小孩不起眼得“就像房间装饰物的一部分”。大约在他快要升入毕业班的时候,杰弗逊开始怀疑这场被按着头彼此较劲的“成功之路”,是否是唯一的、最好的路。
随后,他仿佛更清楚了自己的方向,并告诉自己:“学习上只要有一半的努力就够了,但在其他方面要做得更成功。” 杰弗逊的感受并非毫无根据,大量调查统计发现,虽然亚裔美籍学生学习成绩较好,但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参与性却普遍较差。
在美国校园,尤其是美国高中的“鄙视链”中,Nerd (书呆子)和 Jock (运动员)这两个标签经常被用来描述两种截然相反的人。
所谓Nerd,是那些可能对某一知识领域非常在行,但缺乏社交能力、内向害羞的“书呆子”。Jock则是擅长体育,外向而自大,凭着自己体格强壮或人缘好,喜欢欺负别人的“运动员”。 虽然这条美国校园文化里的“鄙视链”,大多都是对不同个体过于简单且不准确的概括,但在美国,亚裔男性往往会被贴上“Nerd”标签。
一项报告发现,哈佛大学在申请人的“个性”评估上一直对亚裔申请人打出低于其他族裔申请人的评分。在“积极人格”、亲善力、勇敢、善良和“广受尊敬”等性格特质上,“只会读书”、“不善交际”的亚裔学霸往往难以获得哈佛的青睐。
与此同时,公立高中单纯依靠分数选拔的优势,在大学的招生模式中并不存在,亚裔的身份反而将这个群体置于劣势之中。
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家Thomas Espenshade计算出,亚裔申请人的SAT成绩要比白人学生多出140分,才能拥有同样的录取机会。
Silicon Valley
不少硅谷华裔戏谑地称自己为“码农”或“码工”,随着工作年龄的增长,大批的华裔开始有种束手束脚、处处碰壁的感觉——一层看不见、摸不着的玻璃天花板阻挡着大批华裔从执行层走向管理层。
在最精彩的硅谷故事里,华裔往往是那些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分母:优秀、可靠,却鲜有人能登上金字塔尖,和美国本土人士、犹太人甚至印度人同台竞技。
公益组织 Ascend Foundation 在2017年末发布的一项报告中更是直接指出:在硅谷,以华裔为代表的亚裔群体最容易被科技公司所雇佣,却最不容易被公司提拔,进入高级管理层。 数据表明,硅谷中1/3的软件工程师为亚裔,然而在圣弗朗西斯科湾一带的25所大型公司中,仅有6%的董事会成员是亚裔,仅有10%的公司管理人员是亚裔。
也就是说,众多在学业上获得优胜的亚裔学霸,当他们走出象牙塔进入职场后,却很难在企业高管的队伍中见到他们的身影。
不仅在硅谷,华人在欧美等西方国家遭遇“职业天花板”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在大多数情况下,亚裔在低级别职位中都有很好的表现,但跻身管理和行政层面的比例却严重不足。 最近一项调查显示,亚裔在美国人口中大约占5%,但在企业管理层中仅占0.3%,在董事会中还占不到1%,在大学校长中占约2%。在财富500强企业中,仅有9名亚裔CEO。
根据澳洲“多样性委员会”2013年的研究报告,澳洲私人公司中,首席执行官是亚洲人的比例只有1.9%,而董事会中亚裔的比例也仅为4.2%。相比于女性在职场中遇到的天花板,亚裔所面临的“职业天花板”现象更加严峻,如果说前者是看不见的隐性阻碍,后者就可以说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如来神掌”。
美国人将这种瓶颈称之为“竹天花板”(Bamboo Ceiling),这些遭遇“竹天花板”的亚裔们,顶着“勤奋”的刻板印象,被压制在身边的美国同事之下,成为了一群隐身人。
在纽约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韩裔美国人Jane Hyun,根据她在工作中遇到的亚裔美国人的情况写下了《打破竹制天花板:亚裔的求职、升职、当老板宝典》一书。在她看来,双重文化的冲击,是亚裔在找工作或职业发展阶段,首先需要克服的问题。
Jane Hyun引用“亚太领导敎育”组织公布的硏究结果,系统地阐明亚裔与西方人士的不同,尤其是在价値观层面的表现上,存在几项显著的差异。
一.西方人重视“自发与闲适”的价値,他们注重社交能力、接受情绪的表达、在行事上较富有弹性;亚裔则主张“自我控制与纪律”,他们多在别人先开口的情形下再说话、并且善于隐藏情绪、有更强大的内在意志以及对危机的容忍力。
二.西方人重视“个人的价值与成就”,强调个人主义与个人的权力;亚裔看重的却是“谦逊”的价値,他们致力于保持低调。
三.当西方人普遍较为强悍、独立、富于创造性、勇于挑战权威时,亚裔则倾向采取团体合作、集体决议的过程,并且对于权威忠诚与服从。
Jane Hyun
在许多高管眼中,亚裔给人的印象是这样的:聪明、勤奋、专注、称职、少言。
这些特点,让亚裔人成为老板们想要的员工,却不是想要的公司领袖。由于这种刻板印象太过深刻,以至于即使亚裔工作人员表现出创造力和敢于探索的精神时,他们的上层主管还是倾向于提拔其他人。
Jane Hyun的归纳在美籍亚裔蔡美儿身上也得到了验证,作为畅销书《虎妈战歌》的作者,蔡美儿本身就是中国式强力教育下的产物。
在蔡美儿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一直反复向她强调:“要谦虚、要低调、要朴素”,蔡美儿的妈妈告诉她“绝不能抱怨,也决不要找借口”;她的父亲教导她“如果学校了发生什么看似不公平的事情,只管加倍努力,变得加倍优秀,以此证明自己”。
但蔡美儿直言,父母的中国式教育帮助她进入了精英学校,但这样的教育方式,并没有帮助她为进入现实世界做好准备。于是在下一代的教育上,蔡美儿决定在孩子18岁后“采用西方的方法,让每一个个体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路”。 亚裔努力打破天花板的过程,可以用“任重而道远”来形容,一味的哀叹和抱怨显然是无济于事的。如何寻找一条适合的路线,从而让亚裔获得尊重以及平等对待的权利,或许将是几代亚裔终生探索的课题。
来源:精英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