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时间就是金钱,效益就是生命”的社会,人们越来越浮躁,大家拼命向前奔跑,生怕被时代抛弃,做父母的更是这样。
1
为人父母,耐心不再
大多数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态度都是:恨铁不成钢。他们整天心急如焚,恨不得孩子做什么都快一点,再快一点。
电视剧《小别离》里,有句台词道出了父母的焦虑:
“进不了前一百,就进不了重点高中;进不了重点高中,就进不了重点大学;进不了重点大学,这辈子就完了。”
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都变得极度浮躁,不停地揠苗助长,幼儿园学小学的东西,小学上中学的课,更有精英父母,把孩子的起跑线提前到了胎教期。
有一篇文章《牛蛙之殇》,讲的是一个中产阶级的家庭,为了孩子能考上上海四大民办小学,在孩子刚3岁时,妈妈就逼孩子开启了“牛蛙模式”的教育。
从此,孩子被剥夺了童年所有无忧无虑的快乐时光,马不停蹄奔波于各种培训机构。为了赢得这场 “牛蛙战争”,父母用高剂量、高添加的饲料催着孩子长大。
结果,孩子不堪重负患上了抽动症,未能进名校。不得已,全家决定用移民来改变孩子的求学命运。
谁都知道人生是场马拉松,不是百米冲刺,没有任何一场马拉松是赢在起跑线上的。
可是攀比心、虚荣心,还有这个浮躁功利的社会,让父母越来越没耐心,他们连拉带拽,早早让孩子拼命向前奔跑。
如今,耐心,真成了父母们的奢侈品。
2
你的没耐心,正在毁掉孩子
2016年高考作文是一篇看图作文。漫画里,学渣孩子考试没及格,爸妈会一巴掌扇他耳光,可只要一及格,爸妈就立刻高兴地亲吻他。学霸父母也是一样,孩子考了满分,父母就开心,一旦考了98分,父母会立刻变脸。
现实中,这样没耐心的父母并不少见。他们一看到孩子没有达成自己的期望,对孩子轻则训斥,重则打骂。最严重的是,有的父母一气之下情绪失控,竟然将孩子活活打死。
我有一个女同学,小学时成绩优异,是我们年级永远的第一名,她爸爸别的不管,就看她的分数,考试低于95分,都会打她。
上中学后,功课难了,她的成绩没小学那么优异了,爸爸打她更多了,也更狠了。以至于后来,她特别害怕考试,生怕考不好爸爸会打她。一到考试她就紧张,越害怕就越考不好。她爸打得特别狠,直到有一次把她打得抽筋了,才减少了打她的次数。
身体上的伤痕可以痊愈,可是心理上的伤痕却永远不能消失。
受小时候的影响,长大后她性格懦弱、自卑、胆小、没有安全感,不善与人沟通。
工作之后,遇到严厉的领导,她就特别紧张;遇到强势的人,她只想躲得远远的;后来她的婚姻也深受影响……
父母没耐心,不愿意等孩子慢慢地长大,却因为用力过度,毁了孩子的一生。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会潜移默化影响着他的心理、习惯和思维方式,不知不觉渗到骨子里。
父母的耐心,是孩子的守护神,也是他们健康成长的助推器。可在这个急功近利的世界,越来越多的父母失去了耐心,而后果,却是让孩子来买单。
3
父母越耐心,孩子越优秀
4
努力, 做个有耐心的父母,陪孩子慢慢成长
如今,有耐心的父母越来越少。
我们恨不得把所有知识都灌给孩子,不管他能不能接受;
我们总是羡慕别人家的孩子,总嫌弃自家的娃儿浑身都是缺点;
我们总是盯着孩子的错误,希望他马上就改正……
中国父母最想要的是“速成”。没有多少父母,内心强大到有勇气让孩子慢慢成长。
只有内心足够强大的父母,才能不被这个功利的世界所左右,不为虚荣攀比而焦虑。
真正做到耐心淡定,让孩子在自己的时区里,不慌不忙、不紧不慢地成长。
耐心的背后,是父母的大格局,是对孩子的理解和信任。
耐心,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守望孩子,陪他成长,让他自己去寻找和发现,活出自我,长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别着急,让孩子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成长,别打乱他的节奏,你要做的就是耐心守望,请相信孩子,也相信自己。
努力,做个有耐心的父母,是天下父母的必修课。
孩子,你慢慢来,就算时光不等你,我也愿意用尽全身力气去等你。
来源:浙大黄燕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