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国航天局NASA公布了一则消息,让全世界人民都惊掉了下巴:
现在,NASA已经拨款20万美元,专门来研究怎么让宇航员在天上“正确吃屎”! 要说为啥NASA要搞这么个研究? 还不是因为宇航员在太空中执行任务的时候食物补给的问题太棘手! 要说这些宇航员是真的不容易,在太空的时候没有引力,没有氧气,还到处都是宇宙辐射,而他们要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数月甚至一年。 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吃的喝的、包括氧气储备,都是在被送上天之前精密计算过的。玩意有点什么差池就会出现食物或者水源短缺的问题。 每次以上天至少就是半年,为了最优化运载效率,宇航员现在吃的航天食品都要求重量轻、体积小。 而在无重力的环境下吃饭也是一个很让人头疼的事。为了防止食物在飞船舱内到处漂,这些航天食品会被加工成一个个一口大小的食品,而且,包装内还不能有流动的汤汁。 那么这样的情况下,NASA想研究一下怎么“变废为宝”,提高国际空间站的任务效率就很能理解了。 毕竟万一出点什么幺蛾子,这些宇航员还能吃了拉,拉了吃,无限循环,生存下来…… 话说…… 这个变屎为饭真的不是不可行。 因为不管是屎还是食物,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是由最基本的碳氢氧氮磷等有机元素组成的。 人吃食物,再排泄,粪便再施给庄稼,庄稼再变成食物被人吃掉。 从化学上来讲,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物质的循环。 而研究人员开发的“从屎到饭”,就涉及到了“厌氧消化”: 所谓的厌氧消化也就是在缺乏氧气的情况下分解物质的过程,这是一种分解可生物降解物质的有效途径。 这是一种古老的方法,在如今的生活也依然使用,我们经常会用这种方法来处理污泥和工业废物,残余物可以作为肥料等。
通过这种方法,现在研究人员正在致力于把粑粑转化成一种绿绿的,好像蔬菜酱一样的东西。 具体的转换流程是这样的: 他们将人类排泄出的粪便在太空中进行“厌氧消化”,在这一过程中,会产生甲烷。甲烷可以培养一种特殊的微生物,那就是目前用作动物饲料的“荚膜甲基球菌”,而这种微生物中含有52%的蛋白质和36%的脂肪。
这种操作既可以节省资源和空间,又可以补充宇航员自身需要的能量。 听起来是个万全之策,但是能不能运用到现实还正在研究中。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国际空间站,宇航员的部分排泄物已经得到了回收。 比如,一部分尿液经过循环加工变成了空间站大家的饮用水,但是粪便现在还是在被舍弃的状态。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宇航员们就要过上真·吃屎喝尿的生活了……
来源:多伦多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