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加拿大的学校和家长在这个时候,一般都全力支持孩子。出谋划策,出钱出力,毫不犹豫。
师长和家长的重视与支持,为毕业舞会增加了仪式感,使得一个舞会活动变成了孩子的成人礼,就像为青春盖了一枚圆满的印章。
中国的学校和家长也许很难理解为什么高中要花这么多时间和金钱在这些“没有意义”的事情上。在加拿大,如果你问任何高中老师或是校长,高中学校的责任是什么,他们多数会回答说,为学生日后的人生做准备。正是因为这样一个统一的认识,很多中国学校/家长认为浪费时间的事情,在这里都有其意义。
圣查理斯学院2017毕业舞会实拍
从小学开始,学校就会举办学生舞会,鼓励男生和女生一对对地练习跳舞。小学毕业,很多学校也会租一个比较漂亮豪华的场地,给学生办个毕业舞会。虽然只是13,4岁的8年级毕业生,也都是要求穿着西装礼服。西餐晚宴后,一起跳舞。
等上了高中,各种社团组织的社交聚会就更多了。虽然学生平日都穿着简单随便,但是到了这种有DressCode(服装要求)的活动,一个个都不含糊。男生绅士儒雅,女生美丽优雅。
在这样的社交活动中,学生从着装品位,行为举止的优雅姿态,到如何与不同的人交谈,如何在人群中不卑不亢展现自己等诸多能力都得到了锻炼。(本文中大部分相片是加拿大高中生的实拍相片,可以注意一下他们的仪表气质。)
很多非常优秀的华裔学生到大学或工作后才发现,只会努力学习/工作,不会建立新关系,认识新朋友,是很难在工作中做出成绩的。社交能力在大学及日后的工作中非常的重要。德国西门子企业服务部的训练主管Joe Santana说:“面对快速变迁的竞争环境,未来工作者最重要的3大课题是:不断学习新事物,新技能及建立新关系。” 新关系的建立,依靠的是出色的社交能力。服装的品位,幽默感甚至闲聊的能力,这些看似“没有意义”的事情,其实都是非常重要的能力。
高中毕业舞会可以说是西方文化重视社交能力的一个缩影。中国学生普遍缺少对社交礼仪的培养。从小在学校穿的就是统一的校服。学校更是禁止女生化妆甚至梳披肩发。正是这些教育的缺失,使得中国学生到了海外承受着非常大的社交压力久久无法融入本地学生的圈子。
圣本尼狄克高中生在2017年毕业舞会前晚宴上
总有家长来问,加拿大高中学生早恋是否特别普遍?不少家长担忧,加拿大中学老师不负责任,对早恋放任不管。从高中毕业舞会的相片中,更能看到男女学生相拥的相片。是不是就是加拿大的高中鼓励学生早恋呢?
这是一个家长们非常关心的问题,其实也是一个非常大的话题 - 关于爱的教育。多数人对知识的教育非常看重,后来又有教育专家指出,其实素质教育比知识教育还重要,很多人都忽略了,一个人真正内在的成长是在感情与爱的滋润下完成的,爱的教育是本质。
仔细想来,对于爱的教育,中国和加拿大可以说是完全不同的。中国的爱的教育是自上而下的灌输式教育;加拿大的爱的教育则是自下而上的陪伴式教育。举例来讲,为他人牺牲自己,可以说是爱的最高境界。耶稣为人类的过错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就是这种大爱无疆的体现。在中国,"牺牲"这个最高境界的精神就是爱的教育的标杆,孩子从小开始就以这个标准被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和思想。为两岁的孩子讲“孔融让梨”,教育孩子大的梨要先给别人吃。如果孩子没有做到,就会得到“自己是自私的人”这样的暗示。从小到大,一直在这种最高的爱的标准的权衡下长大,孩子内心经历的全都是“我不够好”“我不够爱人”这样的负面信息。或是为完成老师或家长的期望,在举止和行为上表现得非常好,但是在内心思想上并没有达到那样高的境界,慢慢产生了表里不一的分裂。
在加拿大,学校老师认可也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人感受。“感受没有对错。”是加拿大老师认可的概念。在孩子小的时候,老师会告诉孩子们食物,玩具要分享。原因是我们共享同样的资源,每一个人都有权利享受。但是老师从来不会要求孩子把好的东西给别人,把差的东西留给自己。牺牲应该是在爱的驱使下的一个自发的行为,如果把牺牲作为一个标准要求学生,在行为上也许可以看到学生做到了,但是在学生还没有达到大爱而发自内心想这样做的时候,只能让学生的行为与思想分裂。在内心,学生得到的是 - 我不够好,我不配拥有这些。
中国的教育关注学生表现出来的举止和行为,但是对于学生的内心感受却关心的不多。所以表面上看,学生看似成熟,课堂纪律也非常的好。
加拿大的教育更关注学生内心的感受,鼓励学生表达出自己的感受,不论什么样的感受,没有对错。所以加拿大学生的举止和行为基本是内心真实的表现。虽然表面显得零散没有纪律或是不成熟,但是每个学生都是在构筑了一个爱自己的实体。
因为工作关系,我会同时接触到加拿大学校的老师学生和中国留学生两方面的人群。我常听到加拿大高中的老师对我说中国来的学生不爱讲话,无法了解学生的想法和学习情况。加拿大高中本地的学生对我说:中国来的学生喜欢自己抱团在一起不愿意与我们接触。而中国的留学生又苦恼于老师对他们的种种误解以及无法融入本地学生的社交圈。
有人说这就是文化不同,但是我认为,问题的本质就是爱的教育的方式不同而造成的。在中国,只有正确才能得到认可。所以中国的学生已经很难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甚至在课堂开口回答问题之前,都要在内心反复确认这个是正确答案。而加拿大的学生,从小在被接纳真实感受的环境下长大。学生没有过多的顾虑比较容易表达自己。
玛丽蒙特学院学生及男伴
情感的需要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是人生幸福与否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而人的一生都是在各种各样的关系中存在,师生关系,朋友关系,情侣关系,亲子关系。。。如何处理情感关系对人一生的工作,生活影响巨大,这么重要的事情却没有被纳入中国的教育范畴,真是一件让人遗憾的事情。
有一些家长认为加拿大高中鼓励学生谈恋爱,这真是很大的误解。在加拿大,学校只是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培养社交能力。鼓励学生与人交往,在交往过程中学会处理不同的人际关系。如果在高中阶段有学生有了感情经历,学校老师和多数家长都会比较尊重学生。不会视为洪水猛兽,给学生歧视。让学生坦然面对自己的感受,接纳自己是构建一个表里如一真实人格的基础。而了解自我,接纳自我也是将来维系一切健康的感情关系的关键。
在处理感情关系上面,加拿大学校不是屏蔽所有“早恋”敏感话题,禁止“早恋”,而是在接纳学生的真实感受的基础上,告诉学生如何面对处理感情问题。学校也会开设性教育的课程。一些天主教学校的宗教课程里面会有哲学伦理课题,就是帮助学生学习如何面对复杂的感情关系和如何理清自己的情绪。学校也有课程讲座告诉学生如何在感情关系中保护自己。另外,学校还会举办讲座帮助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
虽然加拿大高中会有这些感情,情绪管理方面的课程,但是我认为最关键的还是加拿大从小开始的爱的教育。让学生了解自我,接纳自我,培养了这样自尊自爱的真实的个体后,学生就有一定的能力成熟地面对感情关系。
高中毕业舞会之所以可以年复一年地延续下来,还受到学校和家长们的支持,甚至成为高中生活最让人难忘的一部分,其实它背后是一整套社会成熟的感情教育体系!
(转自加拿大高中那些事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