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超级爆料君
如果你最近在超市碰到 Sasha Ivanov,很可能会看到他在货架前拍照。
他的全新应用 Maple Scan[通过分析产品照片,帮助消费者识别哪些商品是真正的加拿大本土产品,并提供其生产地及是否符合政府“加拿大制造”或“加拿大产品”标签的标准。
如果应用检测到某款商品来自其他国家,它还会向用户推荐加拿大本土的替代产品。
“现在我去超市时,往往搞不清楚哪些产品是加拿大的,甚至不知道它们背后的公司信息。”来自卡尔加里的计算机科学研究员 Sasha Ivanov 这样表示,“到底什么才算是‘加拿大制造’,这个问题其实挺复杂的,而我的目标就是帮大家找到答案。”
Maple Scan 只是最近几周内涌现的一系列“支持本土品牌”应用之一。
这些应用的诞生主要是因为加拿大与美国之间的紧张关系加剧,后者正计划对加拿大商品征收高额关税。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从下个月起,所有加拿大商品将面临 25% 的关税,能源类产品额外征收 10% 关税。与此同时,所有非美国产的钢铁和铝产品也将被征收 25% 关税。
加拿大即将卸任的总理贾斯廷·特鲁多承诺将采取报复性措施,但许多加拿大人已不愿再等,他们已经开始主动减少购买美国产品,转而支持本土品牌。
但“什么才算加拿大品牌?”,这有着复杂而微妙的认定标准。界定产品的“加拿大属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Buy Beaver 应用联合创始人Christopher Dip认为“这个问题很微妙。”
在蒙特利尔诞生的一款名为 Buy Beaver 的应用,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它由 Christopher Dip 和 Alexandre Hamila 联合开发,专门帮助消费者筛选真正的本土品牌。
他们发现,“加拿大制造” 并不总意味着产品完全本土化: •某些产品在加拿大生产,但原材料来自国外。 •某些品牌是加拿大公司,但生产工厂设在海外。 •某些跨国公司在加拿大设厂,但总部设在其他国家。
比如: Kicking Horse Coffee 这个品牌起源于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 Invermere,但 2017 年时,意大利咖啡巨头 Lavazza 收购了该品牌 80% 的股份,使其不再完全是加拿大品牌。
Buy Beaver 通过扫码+众包(crowdsourcing)的方式解决这个难题。用户扫描商品条码后,应用会提供三个评分:
1.生产地(制造地是否在加拿大) 2.原料来源(原材料是否来自加拿大) 3.品牌归属(品牌是否为加拿大企业所有)
评分越高,表示这款产品越“加拿大”。
“我们知道会有一些错误,但大多数情况下,数据是准确的。”Christopher Dip表示。
目前,Maple Scan 采用人工智能(AI)来分析产品信息,但仍存在误判。 例如:它曾正确识别出French’s 番茄酱是在加拿大生产的。但它错误地认为该品牌属于 [Swiss Chalet 和 Harvey’s 母公司 Recipe Unlimited,实际上French’s 由美国公司 McCormick & Company 拥有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Ivanov 正在优化 AI 逻辑,让它交叉比对更多在线数据。他还计划建立一个人工审核的产品数据库,并让用户投票,以提高准确性。
与 Maple Scan 和 Buy Beaver 类似,来自埃德蒙顿的开发者 William Boytinck 和 Matthew Suddaby 也推出了自己的本土产品识别应用——Shop Canadian。
用户可以用“枫叶评分”来判断产品的本土属性
•5 片枫叶 = 完全加拿大制造(生产、原料、品牌皆在加拿大) •1 片枫叶 = 与加拿大无关
“虽然会有误差,但用的人越多,数据就会越准确。”William Boytinck表示。 这款应用最近突破了 10 万次下载,远超预期。
“我们本来只是想帮几百个人把钱花在加拿大,没想到会火成这样。”Boytinck说到。
Ivanov 也看到了 Maple Scan 用户的快速增长。上周,该应用下载量突破 2000 次,许多用户每天都会打开多次,扫描超市食品、电子产品、化妆品,甚至连商店门面都不放过。
这些新应用的兴起,似乎正在影响加拿大消费者的购买选择。
加拿大最大连锁超市Loblaw Cos. Ltd. 的 CEO Per Bank 在 LinkedIn 上透露,由于关税争端,本土产品的销售额上升了 7.5%。
上周,这一增长已达到两位数,特别是在乳制品和冷冻食品类别表现尤为突出。
尽管目前还无法确定这些应用是否直接推动了销量增长,但 Ivanov 仍然对这一趋势感到兴奋。“能看到人们越来越愿意支持本土品牌,真的很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