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网
加拿大央行是一个政府机构,但也将首次录得亏损,原因是加息导致存款利率也同步攀升,并预料未来三年都会出现亏损,具体取决于压制通胀的进展情况。
在大流行期间,加拿大央行与通缩作历史性斗争,不断减息,将政策利率降至接近零的0.25%低位。
但在大流行后期的经济复苏阶段,加拿大央行又要和破40年记录的高通胀作斗争,6个月内将政策利率加到3.25%。
现在出新问题了,央行可能会结束其从未亏损的盈利能力,首次录得亏钱,还有可能连亏三年。
央行在最初提供给《多伦多星报》的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预计,当在11月29日公布第三季度业绩时,央行的净利息收入将为负数。由于我们支付的存款利率上升,银行的利息支出正在增长。”
加拿大央行的运作方式与任何其他金融机构一样。 有一个董事会,代表其股东(即纳税人,通过联邦政府收税)监督管理层,包括行长Tiff Macklem和副行长Carolyn Rogers,并拥有资产负债表。
央行通常是赚钱的,加拿大央行自从成立以来年年赚钱。之所以赚钱,主要是因为负债几乎完全由不需要支付利息的银行票据组成。而另一方面,央行从其资产中赚取利息。
《加拿大银行法》规定,央行必须在每个财政年度结束时将其利润上缴联邦财政部。
最近几年,央行每年约赚$10亿元。
但加拿大央行在大流行期间首次部署了量化宽松QE政策,向金融系统注入了相当于数千亿加元的资金,以帮助保持利率下行压力并提高银行放贷的能力。
量化宽松政策奏效了,而且可能有点过头了。经济似乎进入了“需求过剩”阶段,同时严重的供应链问题限制了商品供应,而俄乌冲突引发了大宗商品价格的飙升。
加拿大央行在其87年的历史上首次出现长期亏损,因为存款利息支出与基准利率同步攀升。而过去6个月,央行已经提高了三个百分点,以试图冷却通胀。
加拿大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年化率徘徊在8%左右,远远高于央行2%的目标。
政策制定者现正执行一个硬性政策,通过提高利率和缩表来控制通胀。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遏制通胀可能引发经济衰退。
世界上大多数主要央行都采取量化宽松措施来应对经济衰退,现均发现要努力防止达到两位数的通胀。
与此同时,加拿大央行在声明中表示,已停止支付政府准备金的利息以减少负债,并指出其他国家的央行也采取了同样的做法。
CIBC Capital Markets 副首席经济学家Benjamin Tal表示,央行的业务不是赚钱,为了避免可能发生的可怕衰退而承担损失是可以接受的权衡取舍。
加拿大央行重申会将重点放在应对高通胀上,并称央行在过去两年中进行的大规模资产购买与其维护国家金融福祉的使命相吻合。
加拿大通胀3大指标马上见顶
经济学家告诉路透社,推动加拿大通胀的潜在压力可能在今年第四季达到顶峰。不过多数人认为,物价快速上涨的迹象正变得根深蒂固,并警告称,可能需要一次经济衰退来避免恶性循环。
下周二,加拿大将发布8月通胀数据。分析师预测,总体通胀率将从7月的7.6%和6月的四十年高点8.1%下滑至7.3%。
但所有人的目光都将集中在三个核心通胀指标上:CPI调整指数(CPI-trim)、CPI中位数(CPI-median)和CPI常用指数(CPI-common),这些指标合在一起被视为反映潜在价格压力的更好指标。
三者的平均数在7月达到了5.3%的历史新高。
在接受路透社调查的8位经济学家中,有6位认为随着潜在的国内与全球压力开始缓解,核心通胀率将在第四季度达到顶峰,不过重返2%目标的过程不会很顺利。
BMO银行资本市场首席经济学家Doug Porter说,“经济增长迅速降温、房价回落以及供应链压力减轻,将有助于较快地遏制核心通胀。但我们认为它是带有粘性的,直到2023年才会缓慢下降。”
经济学家告诉路透社,物价上涨的范围扩大,工资的增加以及消费者和企业通胀预期的上升,都是通胀在经济中日益根深蒂固的迹象。受访的8人中,有6人均表示看到了通胀巩固的迹象。
这是加拿大央行(Bank of Canada)希望避免出现的情况,并称需要更大幅度的加息才能将通胀控制住。 夸张的通胀也让不少华人网友叫苦不迭,吐槽许多原物料也疯狂涨价,菜籽油都价格翻倍。
还有人崩溃发言:普通人活不起。
尽管如此,经济学家预计工资和物价间恶性循环的趋势不会是永久性的,尤其是在经济放缓的情况下。
RBC银行助理首席分析师Nathan Janzen称:“我们认为,在大幅升息之后,明年会出现经济衰退。”
Desjardins集团与牛津经济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的经济学家也预计,大幅加息将导致经济衰退,但他们认为将是一种温和的衰退。
就此而言,加拿大央行表示,可以在不破坏经济的情况下减缓经济增长。
高级副行长Carolyn Rogers本月早些时候对记者表示,“央行仍然认为有可以软着陆的路径,这仍然是我们的目标。我们需要给经济降温,让通胀回到目标水平。”
至于整体通胀率,央行预计将在2024年回到2%。大多数经济学家同意这个时间表,或者认为这种情况会更快出现。
TD证券首席经济学家Beata Caranci表示,“我们认为这将是2024年的事情。但到了2023年下半年,应该就会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现正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