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蒙了个城
卫生医疗工作者的病例、住院、死亡和缺勤率都在下降。
Boileau建议所有成年人、孕妇和卫生工作者注射第3剂,至于第4剂则建议用于特定人群,如居住在长期护理院或老人院的人,居住在社区中的80岁及以上的魁北克人以及其他免疫功能低下的人。
从上周开始,所有成年人都有资格接种第4剂。
自5月14日凌晨12:01起,魁省将取消对大多数室内场所的口罩规定,但Boileau敦促感染风险比较高的人继续戴口罩。
另外,在公共交通、长期护理院CHSLD以及医疗机构中,仍需要戴口罩。
而Institut National d'excellence en santé et en services sociaux(INESSS)今天也发布了新预测,表明未来两周新住院患者人数的增加速度将放缓,预计新住院人数将减少至每天约55人。
上周INESSS预测每天约有90例新住院病例。在此之前的一周,预计每天约有150例新的住院病例。
虽然一切都好像在宣告着生活回归平常,新冠大流行也不在是政府的首要任务,但专家表示,世界可能永远回不到2019了。
BA.4及BA.5呼啸全球,Omicron变种BA.2的新版本BA.2.12.1也开始了疯狂扩张之路。其传播性比Omicron还要高出30%,有着“超强变种”之称。
据韩国《中央日报》10日报道,韩国新增6例BA.2.12.1感染病例,均为美国输入病例。
韩媒指出,这种“超强变异新冠毒株”已登陆韩国,其传染性比现有的Omicron高30%,甚至比传播速度最快的BA.2亚型毒株还要高25%左右。
在美国东北部一些州,这个变种病毒已经占了主导地位。在新泽西州及纽约州,超过62%新感染属于BA.2.12.1。
加拿大UBC大学教授Sarah Otto表示, BA.2.12.1也出现在全国各地,现在几乎占新病例的一半。
澳洲有3款Omicron变种:BA.2.12.1、BA.4和BA.5齐聚,使澳洲成为全球感染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越来越强的变种让专家也头痛不已:每个新突破具有更强传染力,并可绕过疫苗。
美国传染病专家阿戴尔贾早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大家应认识到,新冠感染时无法避免的,每个人迟早都会感染这种病毒。因为这个病毒是无法根除的,它属于导致30%普通感冒的那个病毒科。
“世界不会回到2019年,任何人在社交场合中都有感染新冠的风险,就像我们一直有感染呼吸道疾病的风险一样。”
除此之外,越来越多的后遗症研究让人们更多地认识到,哪怕只是轻症,后果也可以很严重。
近日,泰国知名女歌手BOWKYLION就透露了自己的染疫故事,后遗症很有可能影响她的职业生涯。
今年4月,BOWKYLION被曝出感染新冠。幸运的是,在及时的治疗下,她很快就得到了康复。
但她的工作却一直没有恢复。近日,BOWKYLION在Facebook上发布一则动态。她表示,自从康复后说话或唱歌就一直喉咙酸痛,声音还十分沙哑。
一开始,她仅仅以为是胃酸倒流。但在去了医院后,医生诊断为声带肌无力,并表示这是感染了新冠后可能会出现的后遗症。
对于一名歌手而言,这样的后遗症等于是对职业生涯的重大打击。粉丝们十分心痛,纷纷送上鼓励,希望她尽早康复。
另一边,一个华人妈妈近日也为染疫的孩子揪心不已:染疫后的轻症竟然会导致孩子“横纹肌溶解”,痛到无法走路,差点肾衰竭。
据报道,6岁华裔女童暄暄在近期发烧后被确诊,因为是轻症,妈妈就居家陪伴照顾。
很快暄暄就退烧了。但在退烧2天后,她突然抱怨腿脚疼痛,无法站立或行走,甚至碰到就痛得受不了。
妈妈将暄暄送医后发现,她血液中的磷酸肌酸激脢(CPK)高达6900 U/L,是正常值小于300U/L的23倍,诊断她得了染疫后并发的“横纹肌溶解症”。
为避免暄暄并发急性肾衰竭,医生实时给她注射了大量生理食盐水,帮助补充水分和帮助代谢,才使得情况有所缓和。幸亏及时就诊,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纽约时报近日还报道,愈来愈多研究显示,新冠肺炎可能导致男性阳痿风险高20%。
报道称,已有数百份论文指出新冠肺炎与男性性功能障碍可能存在关系,且发表相关论文的机构遍及世界五大州。
迈阿密大学泌尿科学主任Ranjith Ramasamy指出,曾染疫者有性功能障碍的风险比一般人多20%。
罗马第二大学内分泌学教授捷Emmanuele Jannini的论文则认为,染疫者有性功能障碍的比率是一般人的6倍。
另一边,越来越多的研究也指出新冠后遗症与神经系统症状之间的联系。
以色列的研究发现,有近13%的新冠住院患者出现了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包括常见的脑病。
研究发现,接受检查的16000名新冠住院患者中,13%出现了神经系统疾病,包括脑损伤。
研究人员还观察到这些病人有中风和癫痫及脑膜炎,都以大脑炎症为特征。研究人员正在探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以及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干预。
人人都可能感染,这一点很多人都已经认识到了;但从轻症到后遗症这条路该怎么避免,却是无人能回答的问题。
希望大家还是更多留意,口罩戴回去,保护好自己和家人,不变应万变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