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发生的如此频繁,小伙伴们纷纷表示受到了惊吓,但是,不要怕!火灾是很恐怖,但是我们也是可以通过了解一些火灾逃生的知识把伤亡的几率降到最低!今天小编来给大家普及下,火场逃生的知识吧~
火场逃生的原则是:安全撤离,救助结合。
安全撤离是指火场中被困人员应抓紧时间,就近、就便,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通道、工具,迅速撤离危险区域。
救助结合有三方面含义:一是自救与互救相结合。在火灾现场,每个人不仅应该想到使自己尽快疏散,还要积极帮助老、弱、病、残、妇女、儿童等有秩序地进行疏 散,切忌乱作一团而导致阻塞通道,酿成大祸;二是逃生与抢险相结合。火场千变万化,如不及时排除险情,就会造成更多人员伤亡。因此,在条件和能力允许时, 要千方百计的排除险情,延缓更大灾难发生的时间;三是救人与救物相结合。在所有情况下,救人始终是第一位的,绝不要因为抢救贵重物品而贻误逃生良机。
1、熟悉环境。平时要留心所处建筑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楼梯方位等,以便在发生火灾或其他紧急事故时顺利逃生。
2、不贪财物。在火场中,千万不要贪恋钱财,要争取时间逃离火灾现场。
3、明辩方向。不要盲目跟从人流,而要沿着疏散指示标识的方向逃生。
4、低姿前进。穿过浓烟逃生时,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手绢等捂住口鼻低姿前进。
5、舍远求近。要根据火场具体情况选择最近疏散通道逃生,除通常使用的通道、楼梯外,还可利用建筑物的阳台、窗台、下水管等逃生。遇火灾不可乘坐电梯,因为电梯有可能因失控或因变形而不能运行。
6、固守待援。发现室外着火,门已发烫时,千万不要开门,以防大火蹿入室内,要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堵塞门窗缝,并泼水降温,等待火势熄灭或消防队的救援。
7、传递信号。若所有逃生路线被大火封锁,可用打手电筒、挥舞衣物、呼叫等方式向窗外发送求救信号。
8、开辟通道。利用身边的灭火器、消火栓等向疏散方向喷射灭火剂,打开一条通道而逃生。
9、自制滑绳。利用自身的绳索或床单、窗帘、衣物等自制简易救生绳,并用水打湿后固定在暖气管或其他重物上而下滑逃生。
注意!
原路脱险。这是人们最常见的火灾逃生行为模式。因为大多数建筑物内道路出口一般不为人们所熟悉,一旦发生火灾,人们 总是习惯沿着进来的出入口和楼道逃生,当发现此路被封死时,才被迫去寻找其他出入口。殊不知,此时也许已失去最佳逃生机会。因此,当进入一个新的大楼或宾 馆时,一定要对周围的环境和出入口进行必要的了解与熟悉,以备不测。
向光朝亮。在紧急危险情况下,由于人的本能、生理、心理所决定,人们总是向着有光、明亮的方向逃生。但是,这时的火场中,90%的可能是电源已被切断或已造成短路、跳闸等,光亮之地正是火魔肆无忌惮的逞威之处。
盲目追随。当人的生命突然面临危险状态时,极易因惊慌失措而失去正常的判断能力,当听到或看到有人在前面跑动时,第 一反应就是紧紧地追随,而不管是否有出口。常见的盲目追随行为模式有跳窗、跳楼,逃(躲)进厕所、浴室、门角等。克服盲目追随的方法是平时要多了解与掌握 消防自救与逃生知识。
惯性思维。当高楼大厦发生火灾,特别是高层建筑一旦失火,人们总是习惯性地认为:火是从下面往上着的,越高越危险, 越低越安全,只有尽快逃到一层,跑出室外,才有生的希望。殊不知,这时的下层可能是一片火海,盲目地朝楼下逃生,岂不是自投火海?随着消防装备现代化水平 的不断提高,在发生火灾时,如向下无路可逃时,有条件的可登上房顶或在房间内采取有效的防烟、防火措施后等待救援。这种习惯心理还表现在,发生火灾时人们 只会朝经常使用的出入口和楼梯疏散,即使那里已挤成一团,还是争相夺路不肯离去。
冒险跳楼。人们在开始发现火灾时,会做出第一反应。这时的反应大多是比较理智的分析与判断。但是,当选择的逃生路线 失败,而逃生之路又被大火封死时,面对愈来愈大的火势、愈来愈浓的烟雾,人们就容易失去理智。但此时也不要轻易做出跳楼、跳窗等危险举动,要考虑你所在楼 房位置的安全高度和楼下场地安全情况,要考虑是否有可靠的下楼安全保护措施;当然,最好还是另找出路,或采取其他办发避险待援。
面对滚滚浓烟和熊熊烈焰,只要冷静机智运用火场自救与逃生知识,就有极大可能拯救自己。因此,掌握多一些火场自救的要诀和技巧,困境中也许就能获得第二次生命。当然,更重要的是要防患于未然,在日常生活中杜绝火灾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