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汇
标题:
惊天丑闻!这家知名药企被曝造假40年!口服药中混入催眠剂,近80%药品有虚假记录,多人伤亡!
[打印本页]
作者:
蒙城小队长
时间:
2021-2-18 00:21
标题:
惊天丑闻!这家知名药企被曝造假40年!口服药中混入催眠剂,近80%药品有虚假记录,多人伤亡!
来源: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网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日本老牌药企,造假长达40年!
最近,日本一家生产处方药的制药企业,
小林化工曝出造假丑闻。
有200多名患者在服用该公司药品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健康受损。
当地政府在近日对其下达了长达116天的停业整顿要求,
创下日本药企最长停业处分纪录!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2月10日,根据日本福井新闻报道:
位于福井县的日本制药公司“小林化工”生产的治疗脚气的口服药“伊曲康唑片”,
混入了催眠诱导剂成分。
而且睡眠诱导剂的添加量,
达到了日本最高限量的2.5倍。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截至2月14日,服用这些药的患者,
有239位失去意识,
造成22起交通事故,
另有2人服药后死亡。
事情一出,顿时引起了轩然大波。
“小林化工”不仅被按照《医药品医疗器械法》要求,停业整顿。
随后,更是被挖出了令人震惊的内幕消息!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根据当地政府发表的调查结果显示,
足癣皮肤病口服药之所以会混入安眠药的原因是:
制药过程中工作人员误取安眠药,
然而,“原料拿错”并非直接元凶,
毕竟在后面的制造过程中,还有许多机会可以检测和把控。可小林化工的做法却是:
明知有错,
还装作什么都看不见。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调查显示,
小林化工从40年前
就开始捏造质量检验结果。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从1970年末开始,小林化工部分产品的质检就停了,
他们的造假之路就此开始。
在他们公司生产的约500种药品中,
近80%的药品有造假记录。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据小林广幸社长表示,
大约在2005年至2007年之间,当时他还不是社长,
在他负责生产线的时候
就意识到了有这个问题。
当时他就发现有一本不能对未外公开的帐本,以及一本为现场检查而记录虚假生产记录的帐本。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从去年12月开始,
小林化工已召回共计41种问题药品。
小林广幸解释道:因为当时公司正在扩大销售管道,不能一下子停止大量生产,所以不能马上改正。“本以为用几年时间就能改正,谁知却犯了大错。我把生产效率放在了法律和道德的前面。”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员工疏忽弄错药品成分;高层心知肚明但默许造假;制药过程违规;利用阴阳账簿应付检查;发现异常后仍发货……
从产品到管理,
小林化工共有八条罪状。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一场又一场的发布会上,
“小林化工”的负责人鞠了一个又一个躬。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看到一次又一次的鞠躬,大家觉得眼熟吗?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
小编已经不止一次在媒体上看到这样的鞠躬图了。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 下载次数: 1)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小林化工只是众多存在质量问题的企业之一,
还有那些人们熟知的日本企业在造假的问题上弯下了腰……
造假成风!各种老牌企业中招!
· 三菱汽车篡改数据
2016年,著名日本品牌三菱汽车就承认作假。
他们承认篡改了,对4款微型车的燃效测试中油耗数据。
(, 下载次数: 1)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图源:cnn
更可怕的是,
有10多款车型未按规定测试,
但已出售200多万辆。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这个日本制造商,同样的弯下了他们的腰。
记者会上,总裁相川哲郎和高管们鞠躬道歉。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 铃木燃油作假
铃木燃油效率被曝造假,
发布会上,高管们再次鞠躬。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 日产汽车数据作假
日产汽车承认,尾气排放和耗油测量数据造假。
并且被查出,日产汽车可能从1979年起就存在违规行为了。
他们的丑闻始于38年前!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图源:聚贤新闻
高层再次鞠躬。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 斯巴鲁造假15年
长达15年的斯巴鲁造假事件被曝,
后又爆出刹车检测也违规,25万辆车被召回。高管们再次弯下了腰。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 神户制钢所造假引起整个产业混乱
供应全球的“神户制钢所”,被曝出产品规格数据造假,
把不合格的钢板卖给海外巨头,
全球的产业链陷入混乱。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高层鞠躬道歉。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 高田安全气囊造假隐瞒7年
全世界使用最广泛的高田气囊,
因质量召回85万辆问题车!
然而,高田公司为了节约成本,竟然在召回后
原封不动地打上“已更换标签”,
又退了回去!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之后,高田气囊爆炸的原因曝出,原因竟是
在测试数据中造假,
并从09年第一起事故开始,
一直隐瞒了7年。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日产汽车、斯巴鲁、神户制钢、三菱材料、高田气囊等等,
支撑日本经济的制造业巨头一家接一家爆出“造假丑闻”,让数十年积累的信任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急。
鞠躬、鞠躬、还是鞠躬……
也许有一天再提到“日本制造”,人们想到的不再是严谨、精密、质量无虞,
而是那些疯狂“打脸”的造假丑闻。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 世界学术撤稿排行榜,日本占一半
在世界学术撤稿的排行榜上,
日本造假占了一半。
(, 下载次数: 1)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在全世界撤稿排行榜前20位中,
排名第一的这位“大神”,是来自日本的麻醉医生藤井善隆(Yoshitaka Fujii),
一个人占了从1980年到2011年,
撤稿总篇数的7%。
他1991年博士毕业,到2012年东窗事发,
一共发表了212篇论文,其中183篇被发现完全是伪造的。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除了前面这位以外,
排在前十的还有第五名Yoshihiro Sato、第七名Jun Iwamoto、第十名Shigeaki Kato。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近年来,
日本学术造假丑闻接二连三。
2014年STAP细胞论文造假事件曾震动日本,更引发了全球的关注。
“学术女神”小保方晴子身败名裂,博士学位被早稻田大学取消。她的导师笹井芳树自杀身亡。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2014年12月,东京大学一个研究小组的33篇论文被曝存在捏造数据等学术不端行为。
2015年3月,熊本大学一个研究小组被曝9篇论文造假。
2016年,筑波大学一名副教授被曝出2篇论文造假。
2017年8月,东京大学著名细胞生物学家渡边嘉典被曝5篇论文造假。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学术造假丑闻让日本的科研界颜面无存。
然而,即便有这么多人受到了严重的处罚,在巨大的利益诱惑和压力面前,造假依然难以根绝。
“日货”为何跌落神坛?
一次又一次的道歉,让“日本制造”逐渐走下了神坛。
西方媒体不再鼓吹“日本制造”,
反倒是对其批判之声此起彼伏。
一篇CNBC文章表示:
日本的汽车质量
已经跌到行业平均线以下。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 下载次数: 1)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写道:
“日本的质量在下降。”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那么,到底是什么让日本制造“塌房”了呢?
第一,日本经济长期低迷。
近年来日本经济低迷,
那些涉及到造假的企业也是经营持续亏损。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第二,日本老龄化、市场萎缩。
日本人口老龄化在全球最严重,
老龄化率为26.3%,高于全球平均值17.8%。老龄化使国内市场大幅萎缩,需求不足导致行业内竞争加剧。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第三,日本人才缺乏。
日本人口出生率低,当下的年轻人又放弃拼搏自甘加入“下流社会”,
日本民众和政府本身对移民抱有抵触心理……
多种因素综合,导致日本高端人才缺乏。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第四,企业治理结构封闭。
从企业管理层面看,日本企业终身雇佣以及年功序列工资制度依然根深蒂固。
这些制度虽能提高员工归属感和稳定程度,但也导致人员流动性降低、新陈代谢变缓,导致企业竞争力和效率降低。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第五,日本创新“失败”。
日本并非是一个没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但是其“闭门造车”式的创新使得其技术开发与市场开拓脱节。
学术界常用“加拉帕戈斯综合征”来评价日本的创新失败。
日本擅长改良化、精细化的创新,但缺乏革命性的创新。而革命性的创新,往往才具有核心竞争力。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不得不说,一连串的造假事件对日本的冲击可想而知。曾经人们津津乐道的“日本工匠精神”也因此变了味道。
这不仅让其他高质量的相关产品无辜受到冲击,更眼中损害了海内外消费者对日本制造的信心。
“日本制造”面临现在的困境,其实也是在警示所有人:
市场与世界同步,
质量与生命共存。
欢迎光临 蒙城汇 (https://mengchenghu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