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汇
标题: 呵呵,月入2000人民币好过月薪3000美元?你怎么看? [打印本页]
作者: 蒙城小队长 时间: 2020-8-1 08:16
标题: 呵呵,月入2000人民币好过月薪3000美元?你怎么看?
来源:这就是加拿大
最近有段演讲视频挺火的,主讲人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的国情讲谈上表示:
“在中国月入2000元人民币比在美国月入3000美元活的舒服得多。”
身在加拿大的我,看了这段视频以后,哭笑不得,而正是这段视频却迎合了国内大部分人的心理,大家,我的大中国了!看完视频以后,请各位朋友文末留言告诉我,你认同他的说法吗?我们下面就较真一下,摆事实讲道理,看看这个说法到底是不是站得住脚。
[attach]2253340[/attach]
对收入水平准确客观的理解,应该考察收入和物价两个因素。
不少中国网民看到月入3000美元,会潜意识地乘上美元兑人民币汇率(7左右),得到的结果是2.1万人民币,这个数字在中国属于比较高的收入。但直接乘汇率的做法是不科学的,因为美国人赚的是美元,花的也是美元,美国不少消费品和服务(尤其是人工相关)的费用远高于中国,所以3000美元在美国是不如2.1万人民币在中国耐用的。
那应该怎么衡量3000美元在美国的实际购买力呢?我们需要看购买力平价下的汇率。比如说一个同样大小的汉堡在美国卖4美元,在中国卖20元人民币,那么针对汉堡这个商品,应该是5人民币= 1美元,而不是市场汇率下的7:1,购买力平价汇率就是纳入了所有消费品,根据不同消费品权重综合计算出来的一个汇率,在OECD(经合组织)数据库,就有完整的数据供我们参考。
美元兑各国货币购买力平价汇率,红色一行为各年度对人民币的换算
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2000年时,1美元在美国的购买力只相当于2.72人民币在中国的购买力(尽管当时汇率是8.2),这些年来,中国物价上涨比美国快,所以到了2017年,1美元在美国的购买力相当于4.18人民币在中国的购买力,人民币的实际购买力还是比7左右的汇率更值钱。
如果用2017年的标准来看,3000美元在美国的生活体验和3000乘以4.18即12540人民币在中国的生活体验是一样的,这个数字明显远超陈平所说的2000元人民币,说2000人民币好过3000美元确实无从谈起,被数据打肿了脸。
在这段演讲中,主讲人以公共交通的差异判定月入2000人民币强于3000美元。那么,美国真的没有地铁吗?其实是有的,各个城市根据需要建设地铁,个别城市(例如纽约)地铁密度非常高,高过中国大多数城市,在市中心部分区域,同一个方向有平行的好几条地铁线运作。
纽约在美国算是一个特例,因为纽约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大,交通的拥堵和高昂的停车费让纽约市民对公共交通依赖更强。
假设有一个单身年轻人,一个月收入3000美元,这个年轻人跑到距离市纽约中心曼哈顿较远的皇后区与室友合租一个卧室(大约每月700美元租金),剩下的2300美元即使在纽约,还是可以过上温饱生活;但如果2000人民币在北上广深,那可能就要饿肚子了。
除了纽约这种特大城市,其他大多数美国城市的通勤都更依赖汽车,所以大多数美国城市确实没有地铁,因为可以开车。
真实情况是,如果要对比两国生活中各类消费的成本,开车可能是美国成本相对最低而且体验相对最好的一项。
我们别的不比,比比中美车价:一辆宝马320i,当年美国售价3.3w美元,按汇率计算22万人民币(我还没好意思按购买力平价算,才10万不到),中国官方起售价32万。
可能有人要说,宝马算豪车,那我们比比家用车,丰田卡罗拉,挺实在的车型了吧:美国1.8-2.2万美元,折合12-15万人民币,国内15-16万,这个两边卖得差不多,美国还是便宜一两万人民币。
再看看真正的豪车:保时捷卡宴3.0T:
美国卖10.1万美元,约合70万人民币,
可是国内同样的选配就是118万,整整贵47万。
再说汽油。最近国内油价较低,北京95号汽油价格每升6块人民币左右,可美国才0.668美元,折合4.6元人民币而已。
这可都没有计算所谓的“购买力平价”。
至于美国有没有地铁,当然有。不要忘记纽约市前两年还买过中国造的地铁车厢。虽然纽约地铁常因不准时、脏乱、走行速度慢而被诟病,但毕竟人家是全球历史最悠久的公共地下铁路系统之一,1904年就开通了,比中国大部分城市的地铁早了接近100年。
陈品教授是不是一个不了解美国的人?并不是啊,他自己说过,在美国学习生活很长时间。为何会如此不了解美国的实际情况?
实际上,我不是第一天怀疑陈平言论的真实性。
两年前,他说,美国连高铁都造不起,真是一个摇摇欲坠的帝国。实际上美国地广人稀,比中国领土面积大,但人口只有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地广人稀,不具备造高铁的经济性。
我感到,作为一名学物理后来改行研究经济的所谓教授,应该秉持一个理科生基本的严谨和准确。对问题可以有自己的看法,但哗众取宠就不好了。
一个预设立场的学者,实际上已经失去了独立性,成为了“喉舌”。
但很遗憾的是,不知何故,最近几年,复旦老是出些这样妖言惑众的人。除了陈平,最有名的莫过于张维为。在张的口中,纽约道路坑坑洼洼,美国人不得不买SUV以提升驾乘体验。美国的机场又破又小,远不如中国一线城市的机场整洁大气。
初听这话,一部分观众们的自豪感真是噌噌的往上涨,瞬间觉得什么都很美好。原来我们如此强大。
但张维为没有告诉你的是,美国基建是在过去的100多年里完成的。2018年美国公路里程达到672万公里,中国是484万公里。不过中国的高速公路比美国要长,14.26万公里,超过美国的10.79万公里。美国很多纵贯东西南北的州际公路,路况很好、风光很妙、车流很少,这是他们没有太大动力兴建更多高速公路的原因。
1916年,美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历史顶峰,共40万公里,经过一百多年的拆除和封闭,现在仍有26万公里,其中一级铁路21万公里,轨道延长里程为35万公里。相比之下,中国到今年底预计营业总里程才会达到14.6万公里。
美国有19627个机场,其中私人机场1.4万个,公用机场5000个,其中有555座机场投入商业运营。这其中又有380个机场运载了99%的乘客。
中国截止去年6月底,有239个投入运营的机场,中美主要机场数量之比为239:380。
但总周转量美国远超中国。以2018年为例:美国为1786亿吨公里,中国大陆1207亿吨公里;旅客周转量:美国为16365亿客公里,中国大陆10712亿客公里;旅客运输量:美国为8.93亿人次,中国大陆为6.12亿人次;
最关键的是年人均乘机次数:美国为2.73,中国大陆为0.44。
无可否认,在过去的10-20年里,中国基建取得巨大发展,如果有类似张维为、陈品这样的人告诉你,中国人已经厉害了,相信那是一种极为舒适与自豪的体验。但是如果你只是看表面而不去了解真实情况,那么你就真的是掩耳盗铃了!
其实对老百姓来说日常生活体验最具有说服力。
2000块人民币,在中国一线城市,连一个合租的房间都租不到。这才是基本常识。相信每个生活在一线城市或是到过一线城市家里有这个城市的亲戚的人都可以拆穿陈平的谎言!现在中国有个怪圈,很多名人公知都可以睁着眼说瞎话而不担心自己的名誉受损,信用扫地问题,这个也的确是了不起的环境造成了他们了不起的脸皮了。
2000块人民币,假如你在一线城市,自己有房子,一天餐费算30元,那么你还有1100块,来对付穿衣,出行,上网,你不能跟朋友聚餐,你无法出去旅游,更谈不上兴趣爱好,当然你可以在公园免费散步。你的生活不会毫无质量,但会索然无味。
另外一件事,我们还有6亿人,月收入不到一千块钱。吴花燕吃辣椒酱就饭,吃了6年。安顺公交车司机因为一套使用权房被收回,一气之下带着一车人冲下了水库。这才是真实生活的体验。
更大的现实是,中国有12亿人从未坐过飞机,只有1亿人出过国。说清楚一点,就是一小部分人先富了起来,而不是全部!我想,出过国的陈平和张维为,即便描述“破落的纽约机场”、“坑坑洼洼的曼哈顿马路”,也无法带给那13亿人真正的自豪感。而事实上正因为中国大部分人根本就没有出过国,而现在国内情况大家也明白如何,所以就更加认为他们说的就是外面的世界,因为这12亿人也许永远也不会走出国,没有机会更没有钱!所以央央大国90%的人就坐在井里看青蛙。专家们说什么就是什么,电视上演什么就是什么,书上写的你平安你就真的平安了。
日本人均GDP和人均收入比我们高多了吧?开高峰会议,有些桌椅是从附近的学校借来的;办奥运会,给运动员睡的床是硬纸板做的;为了提高出生率,补贴本国的年轻父母,而不是外国人。
文章开头这段视频的演讲者陈平早年还是不错的,由于他不一样的理学背景,对一些经济问题的理解角度比较独特。
不过这个中国月入2000人民币好过美国月入3000美元明显是哗众取宠,作为物理学出身的经济工作者、而且还有着高学历高智商、在美国有长时间丰富生活经历的这样一个人,不可能不知道这个说法有多荒谬。
尽管如此,他还是当着清华大学无数师生的面把这样的反智信息传播出去了,其目的恐怕是抢夺日益粉红化和脑残化的互联网观众,毕竟在今天的市场里,流量就是一切,人民币它不香吗?但作为一个有名的学者和专家,人格的价值是用钱不能衡量的。
公众人物影响力大,又得到无数人的信赖和效仿,更应该以做好事和说真话作为自己做人和工作的底线,如果说不了真话,你也可以选择不说话。否则无论你今天多么得志,互联网的记忆总有一天会让你臭名昭著,放弃良知的人才会哗众取宠。
我还可以举很多很多例子。但这首先要求我们的专家和国民有清醒的大脑,否则说再多也没用。
穷不可怕,可怕的是傲慢。
所以,我很想对陈平和张维为说,请你团成一团,圆润地滚开!
作者: 妖艳儿 时间: 2020-8-1 10:2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温金航 时间: 2020-8-1 16:16
哈哈哈哈哈哈
欢迎光临 蒙城汇 (https://mengchenghui.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