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汇
标题: 那些年江湖上流传的10大“加拿大移民谣言”,你曾被哪些忽悠了? [打印本页]
作者: 萌村村长 时间: 2018-11-5 23:32
标题: 那些年江湖上流传的10大“加拿大移民谣言”,你曾被哪些忽悠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传言会让没有到过加拿大的人觉得云里雾里,以至于我们那些没有来过加拿大的亲戚朋友都以为我们在加拿大生活得凄惨可怜。今天小编就来怼一怼那些流传极广的加拿大并不真实的传言!
传言一:加拿大完全是西方饮食天下,中国食材极其少见,中国人去了必须每天逼迫自己吃汉堡披萨,油腻难以下咽,中国胃苦不堪言。
常有人对镜头吐槽已经吃了多久方便面或者外卖披萨之类的陈词滥调来博同情。
给人的印象好像出国后中国人就完全切断了和原先食物链的关联,完全到了一个陌生的星球。
拜托这个从《北京人在纽约》那个年代开始用了几十年的套路电视人可不可以改一改?随着移民加拿大华人的增长和打拼,单温哥华一个城市就遍布了不下六十家大型华人超市,不单单提供国内东西南北中直供的各地食材,还有丰富的港台,日韩,东南亚食材可供选择,也就是说在这里不但可以找到自己熟悉喜欢的食材,而且国内超市买不到的东西这里也可以轻松买到。
我自己第一次站在豆腐货架前也是发蒙,国内通常最多不过三五种豆腐可以选,这里却有老豆腐,嫩豆腐,滑豆腐,芒果豆腐,荔枝豆腐,板豆腐,鲜豆腐......十几种豆腐。
就算生活在这里自己不会下厨也不是问题,随便哪里都能找到各地风味的华人餐馆,什么生猛海鲜,西北小吃,东北杀猪菜,上海小笼包,香港早茶,选择多到让人会犯纠结症。
如果华人说自己在加拿大吃不好,那问题肯定不在加拿大身上,因为这里汇聚全世界各地的移民,提供不止中餐,还有丰富的日韩,欧洲,中东,南美,东南亚的地道餐食可供选择,简直是世界美食集散地!
作为一个吃货,如果可以生活在列治文和温哥华这样的加拿大城市幸福的不要不要的!别再以为我们整天吃泡面了!
传言二:第一代移民必然注定埋没于加拿大社会底层,一辈子找不到像样的工作,只有第二代开始才有可能融入社会,生活有所改善。
努力且思路正确的人无论在哪里都不会白白辛劳,并不是加拿大没有提供给人民平等的工作机会和上升途径。
在加拿大工作和国内工作如果有区别的话,那就是加拿大雇主只看中你能实际贡献的价值大小,如果在靠国内喝酒唱歌,文山会海拍领导马屁一路平步青云的话,移民到了加拿大肯定会一蹶不振,因为这些国内算得上过硬的本领在这片土地上毫无价值,不客气的说这也是很多人回流的原因之一。
我见过也有很多第一代大陆移民短短数年就从入门菜鸟职位升到总监级别的管理层,他们的共同点就是工作都很勤奋,思想开放包容,只接受吸收中西文化中的精华,而且绝不在学习的路上止步。
所以不要说第一代移民肯定如何如何,作为新移民多想想自己应该怎么调整自己,学习新技能,尊重了解别人的文化,让自己成为可以为这个国家创造价值的人,而不是把自己用一文不值的高傲自尊的壳封起来活在对过去的回忆里去对抗外界,只有这样幸运的女神才会向你投来欣赏的目光,好的机会才会触手可及。
传言三:加拿大幅员辽阔,收入又非常高,随便干干体力活拥有几套豪大的洋房都不是事儿!
靠炒菜买了好几套房子,每年休假至少一个月,而且每次休假都会开着大皮卡去森林打猎,游山玩水还能带回满满一车猎物,轻松潇洒的不得了。。。
也听了不少类似某某人到加拿大做了普通护工或者翻译,一人靠工资轻松供起两套大房子,自住一套,出租一套的故事。让人内心无比向往,似乎不需要什么努力打拼,在加拿大就可以轻松过上高质量的腐败生活。
事实上呢?在加拿大体力工作和脑力工作虽然收入相差不如国内那么悬殊,但区别还是很大的,在大城市一个有经验的IT工作者时薪一两百加币也不罕见,但大部分的体力劳动者收入还是在法律规定的最低时薪附近徘徊,温哥华不过$12而已,而温哥华一辆汽车一个月的保险就要几百块。
加上加拿大整体物价逐年水涨船高,单单应付生活成本对很多加拿大中的收入阶层来说就已经几乎耗光了每周发下来的薪水,这也是为什么相当一部分加拿大家庭都是零存款的原因。
而且在加拿大的朋友心里都很清楚,如果语言能力不是很好只能给当地的华人公司工作的话,收入就更堪忧了,很多挂着经理头衔的职位也不过税前四五万块(西人工厂普通工人的平均收入),如果夫妻二人总收入在六七万以下,在多伦多这样的大都市里不要说买独立屋,能供起公寓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而且体力工在加拿大基本都是时薪,想休长假就意味着损失那段时间的收入,哪里来的收入去供每个月几千块的房屋贷款呢?
所以我很怀疑同学那个靠炒菜谋生的叔叔是不是真的活得那么轻松潇洒,还是我来了一个假的加拿大。
传言四:加拿大物价极高,所有床单被褥,锅碗瓢盆都应该从国内带过去,否则根本买不起,只能去捡路边人家丢出去的垃圾回来用。
事实上,同样品质的东西加拿大普遍比国内便宜很多,尤其是生活用品,国内几千块的衣服这里几十加币搞定,国内两千多一双的皮鞋这里还不到一百加币,一台50寸左右的日本原产高清电视遇上Bestbuy搞活动三百多加币就可以搬回家,至于床上用品,在winner全新的五件套不过三四十加币,国内同样的只怕要至少翻上数倍!
吃的东西也是超便宜,现在国内超市里一斤生牛肉差不多至少要二三十元人民币,这里品质更好的加拿大本土牛肉几乎就是大连物价的一半而已。所有的商家都是全年搞活动,各种打折促销,如果办了会员卡,等到免税日,或者办理了消费返现的信用卡,那就更省钱了。
所以说如果是新移民首次登陆,除了日常用药和轻便的洗漱用品换洗衣物以外完全没必要带任何其他东西,至于笨重的家具之类的,更是不如国内就地处理掉,除非是祖传的重要物件,否则这里用国际运费就可以买一套更好的了。
传言五:能移民加拿大的人要么高财富,要么高学历,实在没有前两条,就只能祈祷自己有魔鬼身材和高颜值从而傍上前两者或者金发碧眼的老外才可能移民了。
到了加国才发现其实海外华人群体的社会结构并非想像中的那么整齐划一,虽然有不少高学历高财富人士,但整体上仍然是个复杂阶层组成的社会结构,有人每天在风景如画的高尔夫球场挥杆,也有人在黑暗嘈杂的工厂车间做体力工;有人名校毕业出入金融区写字楼,也有人偷渡过来没身份只能靠现金工作度日。
有人学会了像加拿大当地人一样礼貌的为别人扶门,积极做义工捐款;也有人去超市里占便宜吃买樱桃,大街上吐痰高声打电话。
无论华人身处哪里,个体间的巨大差异都是永远存在的,不要简单的去标签化加拿大华人,因为我们不一样,不一样。有人投资移民,有人技术移民,有人亲属投靠,有人偷渡来加,不管什么途径,经济实力如何,个人素质如何,都在这片土地上顶着加拿大华人的标签共同生活着。
传言六:加拿大和美国都是居民区距离超市非常远,所以买菜只能一周出去买一次,生活远没有国内方便。
温哥华大部分居民去商业区开车五到十分钟就可到达,而且商业区非常集中,基本上购物可以一站式购齐。而且营业时间非常长,Superstore,Walmart之类的大型综合超市通常营业到晚上十一点,Shopper药店甚至有很多都是24小时营业的,可以说加拿大一般社区购物买菜非常方便,如果你喜欢,每天下班去买点新鲜蔬果回家也是平常事儿。
传言七:加拿大英语法语是官方语言,语言不通的话寸步难行。
很多华人老移民一辈子都不认识一个英文单词,单单只会讲广东话,但完全没影响他们从年轻到年老都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不论是去银行,警局,商场,餐馆接受服务还是打各个公司的服务热线电话,都有普通话和粤语的服务,ATM上也提供专门的中文界面供华人方便操作。温哥华机场也是英、法、中三语标识。
更有多如牛毛的中文报纸杂志免费领取,还有普通话粤语的华人广播和电视台,耗不夸张的说,如果从国内带了足够的资金移民加拿大的话,住到华人社区,可以不说英语也在加拿大享受一辈子的高品质生活。
列治文到处都有的中文牌子,超市标识为中英文,完全无视英语、法语作为官方语言的存在感。
传言八:加拿大人口极少,出门几小时不见得能看见另外一个活人和你同时空出现在大街上,大白天想找人问个路都没机会。
但加拿大人又不都是傻子要跑去这个国家最冷的地方居住,绝大部分加拿大人都居住在国土的南方。
温哥华四季如春,冬季非常温暖,很少会到零下,连房前屋后的青草在冬天都会显得更绿了。国内北方的童鞋来了之后,就再也无法忍受北方的冬季了。
东部的多伦多到了冬天经偶尔会听到体感温度达到零下二三十度之类的报道,其实完全是危言耸听,体感温度不是真实温度好不好,通常这种情况也不过最多零下十几度而已,对来自内蒙,东北,西北的朋友来说这算是很温暖的冬天好么?
有一种流行的说法,在美国的外来移民必须要活的像一个地道的美国人那样才有机会参与竞争,而来加拿大的移民则毫无此类烦恼,只管好好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就好,在这个国家里没有人要去强迫你放弃自己原有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放眼世界,华人移民能享受到如此适宜的移民环境的国家并不多。在加拿大,你受不受别人的尊重很大程度上却决于你个人的言行是否得体,和金钱势力无关,和民族背景无关。
老话说的好“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留言传闻飞来飞去,如何做到去伪存真?只能以自己内心的标准去考量,亲身感受去体验了。
作者: 小猴的小狗 时间: 2018-11-5 23:59
中国菜多贵不知道吗
作者: JamesAnimal 时间: 2018-11-6 10:25
蒙城汇日渐傻逼
作者: zyzyzy8511113 时间: 2018-11-6 15:4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欢迎光临 蒙城汇 (https://mengchenghui.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