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汇
标题: 史杰鹏 | 读书人丧失尊严的三个阶段 [打印本页]
作者: 此时此刻 时间: 2018-10-10 20:53
标题: 史杰鹏 | 读书人丧失尊严的三个阶段
作者简介:史杰鹏,原北京师范大学古籍与传统文化研究院副教授,作家,笔名梁惠王。
孔子一生周游列国,游说七十二君,都没有成功,最后竟然灰溜溜地跑回了家乡。这当然跟他的学说脱离了时代要求,以及他脸皮不够厚有关,但还有别的原因。
他在卫国的时候,卫灵公对他还不错,但是他老跟人家唱对台戏。
有一天人家向他请教打仗的事,他回答说:“俎豆之事则尝闻之,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意思是说,治治礼仪我还懂一些,打仗则不会。那时快要接近战国了,诸侯们都想学打仗,养孔子这么个废人有什么用?卫灵公也有些不高兴,第二天和孔子说话的时候,一行大雁从天上飞过,卫灵公就仰头看大雁,不再理孔子。
孔子一看,知道这位侯爷不喜欢自己了,羞得满脸通红,回去就打点行装,准备走路。弟子劝他:“卫侯给您每月发六万斗的薪俸,待遇相当于部长,您怎么说辞就辞啊。”言下之意,这么高的薪水可不是到处找得到。孔子说:“人家都给我脸色看了,再呆着还有什么意思。他仰头看大雁,不就是讥笑我连大雁都不如吗?大雁还知道返故乡呢。”坚决辞了职,又跑去别国游说了。
六百多年后,汉成帝时期,有一个叫孙宝的人,他因为儒学精湛,被御史大夫张忠看上了,请他来当下属,张忠差不多相当于现在的副总理。他这么做,其实是想为儿子找个免费的家庭教师。孙宝觉察出来后,当即上书辞职。张忠只好打消了原先的计划,劝孙宝留下了,但因此怀恨在心,不久又把孙宝任命为主簿。
那时候当主簿是很没面子的事,谁知孙宝欣然接受,立即搬进了主簿宿舍,还搞了个祭灶仪式,和左邻右舍碰头,摆出一副要久住的架式。张忠不理解,派侍从去问他:“以前御史大夫让你给他儿子做家教,待遇又好,还给四室两厅,你不肯答应;现在让你当主簿,住一间七八平米的小宿舍,你却欣然接受,到底为什么?”言下之意是说他是不是吃错了药。
孙宝道:“做主簿虽然没面子,稍微有尊严的人都不肯,但任命一下,府中的人竟然没有一个表示异议,说明大家都觉得我只配当主簿,我能够自以为是吗?至于做老师,那就不同了。自古以来,只有学生上门求学,没有老师上门当家教的道理,所以条件再好也不能答应。”最后还说了一句名言:“道不可屈,身屈何伤?”意思说师生之间的规矩关乎“道”,这是原则,绝对不能屈服的;只要不违背这个“道”,受任何委屈都无所谓,何况当主簿,大小还是个官呢。
侍从回报孙宝这番话,张忠听了非常惭愧,马上上书皇帝,推荐孙宝,说他经明质直,适合当近臣。皇帝马上擢拔孙宝为侍郎,迁谏大夫,益州刺史,飞黄腾达。
又六百多年后,唐太宗下令科举取士,当他看见考生鱼贯入考场时,高兴地说:“天下英雄都被我一网打尽了。”于是所有考生都跪在大殿下答卷,希望能侥幸高中,成为官吏。
上面三个故事,就是读书人一步步丧失尊严的过程。孔子见诸侯脸色不善,可以知趣告辞,因为还可以到别的诸侯那里去游说。孙宝虽然不得已接受主簿的职位,对师生之间的原则却还能坚守,因为实在不行,还可以回乡做个地方官。至于唐以后的儒生,却只给了科举一条道,除此之外,没有做官的途径。所以他们不得不腆着脸皮走入考场,头顶酷暑,挥汗如雨地跪在殿外答考卷。
《管子》说:“利出于一孔者,其国无敌。”意思是,如果国君掌握了所有的经济和政治资源,这个国家就很强大。这其实是不确的,因为满清把这种制度发展到极致,却在西方利出多孔的制度面前相形见绌。
所以应该说,当改变命运的出路只有一条,而它又掌握在皇帝手中时,那么只有皇帝无敌。除了皇帝之外,所有人都没有尊严,读书人只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读书人虽然也是人,但由于他们读书明理,掌握着一个民族的道德资源,所以,一般来说,代表着民族的良心。如果他们也全部屈服于皇权之下,不得不为皇帝唱赞歌,那么这个民族的良心就基本上泯灭了,整个民族都会变成一群奴隶。这就是中国奴性社会一直茁壮成长的秘密。
注: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处理。
欢迎光临 蒙城汇 (https://mengchenghui.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