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汇
标题: 为何成龙电影在香港的票房越来越差? 因为他是“港奸”啊 [打印本页]
作者: 萌村小萌 时间: 2018-1-22 11:00
标题: 为何成龙电影在香港的票房越来越差? 因为他是“港奸”啊
回首过去的2017年,成龙大概是最忙碌的电影人。如果算上2016年的2部电影,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有5部成龙主演的电影陆续公映,分别是2016年暑期《绝地逃亡》、贺岁档《铁道飞虎》、2017春节档《功夫瑜伽》、国庆档《英伦对决》,以及贺岁档的《机器之血》。
这几部电影的累计票房超过了40亿,虽然不敌吴京一部《战狼2》,但一个60多岁的老牌动作演员还能做到这个成绩,着实证明了成龙的票房号召力依然宝刀未老。
其实成龙自1970年代开启自己的电影生涯以来,拍片频率并不高,基本保持一年1-2部的节奏。
上一次成龙如此忙碌,还是在遥远的1985年,他主演的几部电影在香港以及东亚的海外市场都取得了巨大成功。
成龙1985年主演电影在港台地区及部分海外市场票房(均为当地货币单位)
成龙的电影生涯起步自香港,他也是香港电影历史上最成功的电影品牌之一。在从上世纪70年代一直到2000年代的漫长岁月中,只要有成龙新片上映,就基本在当年的香港电影年度票房榜前三预定了一个名额。
成龙独创的功夫谐趣风格,深深影响了几代香港观众。
成龙在《A计划》中的经典镜头
但那都是过去的历史了。
在最近的几年,成龙电影在香港的票房越来越糟糕。
以最新的《英伦对决》为例。这部号称成龙近年来质量最好的一部电影,于2017年国庆期间在内地公映。时隔2个多月以后,12月7日才在香港姗姗来迟。
首周末仅仅取得95万港币(下文香港票房单位均为港币),最终票房也只有150万。相比内地市场5亿人民币的票房,不过是杯水车薪。
成龙电影在香港票房如此糟糕,这早已不是第一次。
上文提到的成龙几部新片,在香港的票房均非常低迷。《功夫瑜伽》内地票房超过17亿,香港票房只有110万;《铁道飞虎》这种红色革命题材电影,香港票房大约60万……
这种现象也不是一年两年了,除了2012年贺岁档上映的《十二生肖》在香港票房达到1100万,成龙其它电影在香港的票房都只有百万左右,比如《警察故事2013》于2014年2月在香港上映,票房160万;2010年春节上映的《大兵小将》香港票房也是170万。
“港奸”成龙不受香港年轻观众喜欢
香港电影黄金时代,最有票房号召力的电影人是“双周一成”。一直到现在,他们依然是华语电影最具票房号召力的品牌。
上面说了,成龙电影在内地市场票房依然出色,唯独在香港票房表现糟糕。
相比起来,双周的电影在香港依然票房火爆。比如周润发参演的《寒战2》是2016年度香港电影华语片票房冠军,主演的《澳门风云》系列在香港票房均超过2000万;周星驰的新片《西游2》香港票房也超过2400万,《美人鱼》在香港的票房也达到5400万。
也就是说,只有成龙的电影在内地和香港受到了“双标待遇”。这是为什么呢?
怪只怪成龙太大嘴,老是出言批评香港。这个事儿最早要追溯到2008、2009年间。2009年以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身份的成龙,在参加海南博鳌亚洲论坛上发言指香港和台湾因“太自由而很乱”,认为“中国人是要管的,否则便会为所欲为。”
2009年成龙参加博鳌亚洲论坛上发言
成龙电影在香港票房开始变得糟糕,也就是从这个时期开始。之前2004年成龙主演的《新警察故事》香港票房也超过2000万,位列香港年度票房榜第3名,当时还没有成为“港奸”的成龙,香港观众还是挺支持的。
2014年香港发生所谓的“占领中环”事件,成龙再次发言批评,说“现在香港变成游行之都……骂中国,骂领导人,什么都骂,什么都游行。”“要用一种暴力的手法去对付一些暴力、不守规矩的人。”
目前担任全国政协委员的成龙,多次公开表态“没有富的国,哪有强的家”,呼吁大家要爱国爱家。
成龙的这些言论,自然和那些追求所谓“自由”的部分香港年轻人产生了巨大冲突,他们称成龙为“港奸”。
电影市场的主力观众群一般都是年轻观众。成龙在一批香港年轻人心目中的形象变成这样,那他主演的电影票房还好得了吗?
所以自从2010年以后,成龙主演电影在香港的票房就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香港电影观众只喜欢有港味的华语片其实,不仅是成龙电影在香港市场票房糟糕。所有内地色彩浓厚的电影,在香港的票房都不怎么样。
香港观众喜欢的电影,一定要具有港味。
我们看看2017年香港票房排名前十的华语片。除了《西游伏妖篇》是特效大片,其它9部电影,有什么共同点?那就是都要有香港演员主演,都是讲述发生在香港这个城市的故事,一定要有港味。
从类型片方面来看,《春娇救志明》、《原谅他77次》是讲香港年轻人的爱情故事对吧;《拆弹专家》、《追龙》、《杀破狼贪狼》这些动作片都主要是发生在香港的故事对吧;《一念无明》、《29+1》这两部文艺片也是香港故事对吧;《西谎极落》这部港式喜剧片自然也是如此了。
2016年的情况也差不多如此。上面提到的《寒战2》是当年香港电影华语片票房冠军,同样满足香港主演、香港故事。《澳门风云3》、《使徒行者》等也都是如此。
至于那些没有港味的内地电影,在香港的票房就不可能好。比如《战狼2》在香港票房不到千万,和《战狼2》类似的《湄公河行动》香港票房550万,这导演林超贤还是香港人呢。最有代表性的是徐克,同样是他导演的电影,《西游伏妖篇》香港票房就破2000万;《智取威虎山3D》就不到百万了。
所以,事情一目了然。香港观众目前的观影习惯,就是非常强调“本地化”,强调港味。
讲述大国崛起的《战狼2》、《湄公河行动》他们不喜欢;讲述红色革命题材的《智取威虎山》、《铁道飞虎》他们当然更不喜欢。
其实,观影口味背后反映了香港年轻观众目前的社会文化心理。为何这些香港年轻人只喜欢港味电影,排斥具有内地色彩的电影?为何某些香港人提出“香港是香港人的香港”?为何会发生一系列的排斥内地游客事件?
这些现象联系起来看,不言自明。
来源:观察者网
作者: gracemtl 时间: 2018-1-22 11:21
哦
作者: longlongago 时间: 2018-1-22 12:14
啊?
作者: Rongerfisher 时间: 2018-1-22 19:25
欢迎光临 蒙城汇 (https://mengchenghui.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