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去哪都被歧视,真是心好累。”无数定居海外的华人朋友以及留学生、游客接龙似的吐槽自己遭遇和所受到的“不公正礼遇”。
于是乎,国内的朋友向我甩来这样一个问题:“在加拿大,你有感觉到被歧视吗?”
或许因为我出国时间短,从移民登陆至今,满打满算一年零九个月,期间家里有事还回去了四个多月,所以听到这个问题,我第一反应是“偶尔有吧,没觉得多严重。”且在这种念头涌上大脑时,内心还本能提醒自己“是不是太敏感。”
毕竟,人在海外,处于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完全异于国内的社会环境中,多多少少会有一些生疏或者不够本地化的时候,当地人表现出不习惯、冷漠也是无可厚非,想想我们在国内,去外地出差、旅游什么的,不也经常会遇到习俗冲突吗?不过因为同在我天朝土地,没人“上纲上线”而已。
回到这篇热帖,谈到的关于国人素质的批评,大多指向了讲话声音大、喜欢插队、乱涂乱画、不讲卫生、爱贪小便宜……
其实无论在国内还是加拿大,无论部分国人口中还是许多的西人嘴里,常常读到或听到批判中国游客无序、喧哗、爱拍照多过看景致的类似评论。情绪激动者,对中国游客“口诛笔伐”,对国人的素质全盘否定。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以我个人有限的海外生活经验而言,不尽然。
老外真就那么安静?
去年10月,婆婆病重,我们一家要紧急回国。因为孩子旅行证的问题,我比先生晚走一天半,揪心婆婆的病,恨不得马上踏进家门,所以机票根本没有余地去选,只要了最快抵达国内的那一班机,时间很不好,落地北京已是深夜。
差不多11个小时的长途飞行,又带着当时还不到3岁的孩子,一路下来说不出的疲倦。走下飞机,都出现一种类似“解脱”的幻觉。
飞机停靠远机坪,我领着孩子(实在抱不动了),背着随身行李(当妈的都懂,孩子随身要用的东西得有多少),自然走在了人流的末端,第一辆摆渡车没赶上,后面这辆清净不少,且刚好和下班的机组人员同乘。
车里所有人都安静地站着,因为疲惫,沉默无语。
我让孩子站在车厢一个角落,用身体护着他,两只手在包里翻腾,想把出关的证件理清。身边4位西人,我不确定他们是不是加拿大土著,但都穿着航空公司制服,也都是碧眼金发,一上车就开始热火朝天地聊着,在如此的安静的氛围里,他们的声音显得异常突兀,让人心烦意乱,不少乘客投去了愠怒的目光。
与他们同行的还有一位中年华裔员工和一位上点年纪的西人女士,他们见乘客不满的表情,即刻向周遭投来抱歉的眼神。我笑了笑,忍不住和那位华裔员工嘀咕了句,“老外总说中国人吵,我看他们可也不算安静啊。”那位员工没有回答,只是更加歉疚无奈地冲我继续苦笑。
倒是身边的年长的西人女士听懂后,很紧张地开口说:“Sorry!”同时一边提醒那几位年轻人,一边解释,“他们几个都是第一次来中国,对一切都很好奇,所以声音大了些,吵了大家。”
我客套地回复“没关系,可以理解。”心里不停发出地反问则是:“大多数中国游客的喧哗,何尝不是因为第一次到那里的好奇?”
未经同意随便拍照的老外
先生的公司和中国有些不多的业务往来,偶尔会安排一些员工到国内交流。这次回国我们刚好赶上一拨儿,先生奉命招待两天,我作陪。
按照公司给的行程安排,要吃一顿北京烤鸭,8个加拿大小伙伴,平均年龄差不多得有40岁,多是土生土长的大温人士,进了全聚德,齐刷刷一块儿掏出手机、相机,对着烤炉和鸭子以及处理鸭子的厨师一通猛拍,或站或坐或俯身,还有一位男士直接上了椅子以便寻找角度,总之就跟玩了酷闪似的,这帮人迅速融入人流,折腾了好一会才算作罢。
转天中午,我和先生带着他们前往一家知名的山西饭店用餐,店内精美的12生肖和18罗汉的创意面点造型迅速吸引了这些老外,看到正在制作面点的师傅,感叹技艺精巧的同时,他们一样是拿起相机就对着年轻的女面点师不停拍照,对方一脸愠怒,却始终没有做声。
我和先生都很惭愧,碍于面子并未开口阻拦,直到其中两个人想逐一拍摄展示柜内的面点造型时,先生才在经理的请求下,告诉他们“这里不可以拍照,一定想拍也要征得对方同意。”并将柜台上中英双语“请勿拍摄”的标识指给他们。
老外们脸红,申辩着:“我们拍照时他们没说不行,我们就认为不反对便是同意。”我和先生均未作答,他们尴尬地笑了下。讲真,我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态度在生气,才沉默以对,只是想起加拿大的很多西人都时常将“中国人出门就知道拍照”“中国人不懂尊重他人”的观点挂在嘴边,想想他们说的,再看看眼前一幕,有些哑然。
一切源于“好奇”
其实,无论在中国,还是去过的其他亚洲国家,包括加拿大人在内的很多西人,每次见到本地手工艺品,特产,或是看到贫困的当地居民、可爱的小孩、令他们好奇的事物,都会拿起相机,极少或者从不问“可以拍照吗?”便按下快门。在他们眼中,好像一切都理所应当,对方没有拒绝便是默许。
但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加拿大或者其他欧美地区,便即刻会跳出来很多人标榜出所谓的“素质与文明”,老外们会立刻拒绝,也会在商品前摆上“禁止拍摄”字样。甚至,个别极端者还会用中文标注,多伦多的枫叶景区内,这样的事情还少吗?
写下此文,绝非想掰扯出到底谁素质高,谁素质低,只是觉得这些种种行为,无论国人还是加拿大人,都可以归结为那位西人女士口中的“好奇”,出门在外,无非是想领略异域风情,感受当地文化,体验不一样的人生。而当“诗和远方”终于呈现在自己眼前时,都会本能地想要拍照记录,即刻发社交软件炫耀也好,当成回忆日后翻阅也罢,无非是想给自己的人生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长城上,老外们的墨宝
而东西方对这些行为的态度与容忍度的差异,则源于两地文化背景的本质不同:崇尚“谦虚礼让”的国人大多深受“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中华待客之道影响,不太善于开口说“不”;而西方世界则更喜欢批判与直接表达个人观点,他们更加强调推崇自我的“个体感受”,很擅长说“不”。
其实,入乡随俗,在哪说哪,做人做事只要记得诚信二字,其它在我看来,还真都不叫事儿。
本文来自:温哥华港湾
本文首发于“这才是温哥华”
长按二维码关注
读懂真正的温哥华
欢迎光临 蒙城汇 (https://mengchenghui.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